阅读历史
换源:

第 25 部分阅读

作品:安徒生传|作者:51536110|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05 20:20:42|下载:安徒生传TXT下载
  她的丈夫回答说:“你难道听不出来这有多么的滑稽吗听听亨里克是怎么说的”然后他大声地把整个故事又读了遍。

  另方面,鞋匠的儿子吸收了父亲给他阅读的所有东西。1822年首名叫我的生活的小诗这样写道:“当我回想,泪水慢慢的流淌我那充满快乐喜悦的童年。”以这种方式,17岁的安徒生描述他童年的文学阅读经历。这其中包括阿拉丁,莎士比亚笔下的邪恶的女巫和魔法师,以及霍尔伯格的全部作品。在霍尔伯格的作品中,人性和人的冲动都是经过检验的,而个人必须学会审视和发现自我。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刚刚来到世界的第天,他的父亲就坐在妻子的床前,大声朗读霍尔伯格的作品,而伴随着读书声,婴儿的哭声也越发的洪亮。然后汉斯安徒生猜测着开玩笑说:“你是想要睡觉呢,还是想安静地听呢”

  在安徒生的第本自传中,他提到他的父亲“并不是没有受过教育,并且有着睿智的头脑;而我的母亲,则是个热情的人”。在他的描述中,父亲和母亲的性格迥异。父亲看上去是个思维清晰而又理智的人,而母亲则是个相信宗教而又有些迷信的人。她深信不疑自己同上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同时她又对于预言巫术和庸医的医术很感兴趣。关于生命的宗教问题是安徒生父母争论的焦点。他们在性格态度和智力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有次安徒生的鞋匠父亲决定全家人起大声地诵读圣经,可是随即他又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并不像妻子儿子和其它所有虔诚的欧登塞教徒样忠于上帝。“基督跟我们样都是人类,但他是个超凡脱俗伟大的人。”汉斯安徒生带着强调和重音的语句给他的儿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父亲称自己是个“自由的思想者”,并且认为圣经很有可能并不是上帝的作品。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地狱,而这些无非都是人们的想象而已。虔诚的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听到了这些大不敬的话,这位母亲马上在胸口画十字,并把自己的儿子抱到了屋后面的小煤棚里,在那里,她摘下自己的围裙扔在他的头上,并且小声地说:“这是魔鬼的胡言乱语,而并不是你父亲说的话他并不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但是父亲却始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父亲后来进步挑战母亲的权威:有天,当着儿子的面,他对妻子宣称,世界上没有什么魔鬼,真正的魔鬼出自人们的内心。然而父亲的这些话以后在安徒生看来是十分“合理”的。

  上帝或拿破仑1

  拿破仑是汉斯安徒生心目中最伟大的人。这位鞋匠所有想要飞黄腾达的梦想,以及他想要成为个英雄式的人物,都来自于这位具有领导天赋的战士和指挥官同时又是个征服者的启发。具有天赋的拿破仑那种捍卫社会改革成果的巨大勇气和尝试以及他充沛的精力和自信,在这位鞋匠看来是“最值得效仿的楷模”。1808年,黑颜黑面的法国士兵出现在欧登塞。他们是被派来帮助丹麦人攻打瑞典人的。这些法国士兵的出现极大地燃起了汉斯安徒生想要开阔眼界成就番事业的渴望。他打算结束永无止境地给别人修补破破烂烂臭气熏天的破旧鞋子的职业。就如同他的裁缝父亲当年受到个军士浪漫的英雄主义故事感染:军人们总是为了荣耀而牺牲,总是伴着雄壮的歌声前行。安徒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自己有这样敏锐和聪明的头脑,肯定比现在拿着锥子和锤子能成就番更大的事业。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在他的儿子的小说的第1章里面有所体现:“旅行和行军就是你的生活。战场是最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前进你胸前挂满了荣誉的勋章,在你军旅生涯结束前,你将会成为个优秀的指挥官。”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同丈夫起分享他的梦想。就像她的儿子在第部自传中描述的那样,她对军人毫无好感。当他的父亲每天大声朗读报纸上从德国传回的战事的时候,这也就到了他天中情绪最激昂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往往会有拿破仑最新在德国的行进以及从战场传回胜利的消息。这时候,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就会说:“他坐在那儿就知道念那个什么拿破仑。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看到个人杀了别人就这么有意思”

  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位鞋匠的躁动和不满也随之增加。随着拿破仑的前进,丹麦国内的就业机会也不断减少。欧登塞也同别的地方样,在1810到1814年这段时间遭受通货膨胀实际工资减少食品价格飞涨等问题的困扰。而这些问题使穷人们的生活水平进步恶化。对于欧登塞的鞋匠们来说,生活就更加困难。在1809年,双靴子大概需要8个到10个银币;但是在1814年,由于皮革成本的增加,这个价格增长到了20到30个银币。没有人愿意买新鞋穿了,因此鞋匠们只好努力工作来维持每周的收入。这个时候,大概在欧登塞的每条大街上平均都有两个或者三个鞋匠。这就促使汉斯安徒生需要做出决定了。到了他“系上背包”寻求新的机遇的时候了,比如参军。在那里他可以得到食品,有固定的军饷,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冒险。但是如果他能够自愿代替别的人完成任务,他还可以额外得到些贿赂。在几年反反复复的考虑之后,汉斯安徒生在1812年入伍。值得提的是,他取代了另个受政府应征的人的参军资格。由于汉斯安徒生和他的家人生活在城市里,他被排除在普通军队之外。他承担起那些不愿意参军的富足农家子弟的参军义务。1813年夏,国王第五团第三营在菲英岛驻守9个月后,开始向南进发,这时个维比来的富裕农家子弟不知给了汉斯安徒生多少钱,让他代替自己从军。

  现在家里只剩下小汉斯和母亲。18131814年期间,丹麦出现财政危机,家里更是缺钱。显然,汉斯安徒生代替别人完成任务所得的奖赏已经远远不能维持家里的开销。1813年,我们可以在欧登塞接受公众事务部门援助的超过55个个人和家庭的人员名单上发现“鞋匠和步兵汉斯安徒生的妻子和儿子”。这种政府援助的形式是发放黑面包猪肉谷物黄油以及泥炭等。

  1813年9月,当我们的鞋匠要出发前往霍尔斯顿的时候,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高兴。他的儿子还记得那天鼓声响起来,队伍离开欧登塞的时候,他是如何高兴地又唱又跳。当货真价实的毛瑟枪和得体的红色制服代替了国民军的鼓乐声的时候,汉斯安徒生手中拿着剑,已经正式成为了他的祖国武装力量的分子。他生命中那些因为这个理想而产生的渴望和失望现在终于被自豪和希望所取代。作战计划是1万名丹麦士兵由腓特烈王子率领,到霍尔斯顿与那里由达伍德元帅率领的法国部队汇合。敌军则是北部的德**队和瑞典伯纳多特的辅助部队。他们威胁着丹麦南方的边界。安徒生在只是个提琴手中写道,他聪明的父亲对于建立在爱国主义之上的拿破仑的战争机器十分着迷。在小说中,安徒生提及丹麦努力取得同法国人的良好关系,却事与愿违:“拥有忠诚和热诚的心,但是热情与希望差距甚远。”

  鞋匠的军旅生涯非常之短暂,而且并不那么光彩。在法国的振翅雄鹰的旗帜下他没有打过仗,然而他也遭遇了自己的“滑铁卢”。汉斯安徒生在战争中甚至没有开过枪。根据计划他们应当与法国部队在霍尔斯顿汇合,但当他们的团在1814年最终到达霍尔斯顿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和漫无边际的行军,汉斯安徒生最终在1814年返回了家乡。在战场无功而归这件事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他留下了烙印。除了设法没有被敌人的子弹打死,他的其它想要成就番事业的目标都未能得以实现。到1815年3月8日,军队不再付给他军饷,至此,他所得到的酬劳只有4个银币和46个铜币。

  上帝或拿破仑2

  很快,汉斯安徒生重操旧业。在窗户旁边,他的锤子钳子锥子还有补鞋用的线,这切都还在老地方等着他,好像在提醒他作为个鞋匠,那里才是属于他的地方。在个很短的时间内,他似乎又重新恢复了他的活力。他把自己从军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儿子听:在通往前线行军的路上,合唱和靴子踏在地上的声音。这些关于勇往直前的谈话深深地吸引了只有10岁的儿子。在他1847年的自传中,安徒生回忆他是如何模仿父亲只言词组的德国话。当他的父亲听到这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的儿子说,“多出去旅行对你会有很大好处的。不管你能走多远,但是定要出去看看记住这点,汉斯克里斯蒂安”

  但是父亲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完全从这次失败中恢复过来。“他的身体被毁了”,儿子在回忆录中这样准确简练而又痛心地描述自己父亲的状况。1815年的个寒冷的冬天,所有的窗户都上了冻,精疲力竭的父亲用胳膊撑住自己的身体说:“瞧,你能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冰女神,她要来把我带走了。”汉斯安徒生疾病缠身,变得越来越消瘦;他被发烧所折磨,经常神志不清,产生幻觉,看到拿破仑的战斗。天,他对自己受到惊吓的儿子挥动手臂,错把他当成个法国士兵:“孩子,难道你没看到我的陛下吗当国王走过来时要给他让路,脱帽小鬼”

  在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汉斯安徒生苍白虚弱,卧床不起,瘦弱得皮包骨头瘦弱得看起来就好像童话旅伴中约翰尼斯的父亲样。1816年4月的个晚上,安徒生的母亲让他去埃吉比找个名字叫麦特摩根斯达特的智慧女人来给情况已经很糟糕的父亲看病。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从来没有去看过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医生。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去看医生,另方面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相信巫术可以治病。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安徒生描述了他与这个智慧女人的相遇:她用条羊毛纱线来测量他的手臂,在他的头上作奇怪的记号,然后在他的胸前挂上根树枝,宣称这根树枝与当年耶稣受刑的时候所用的木头都是出自同棵树。最后,她说:“你要沿着河回家。如果你父亲这次熬不过去,你将会遇见他的灵魂。”安徒生战抖着跑回家,可是他路上也没有遇到他父亲的灵魂。他试图说服母亲去找位医生来给父亲看病,但是没有成功。两天后父亲就去世了。也许对于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来说,1816年失去丈夫的痛苦还可以承受,但是对于她的儿子来说,虽然父亲在过去的几年中并不是朝夕相处,但失去父亲的痛苦还是难以想象的。许多年之后,安徒生在他的小说生存还是毁灭里面,描述了个年轻的男孩子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对他来说这是最大的损失。“这是对我给自己描绘的美丽生活的第次打击天都快塌下来了。”

  1816年4月30日,在圣克努德教堂,就好像童话旅伴中所描述的约翰尼斯那样,安徒生的帽子上带着长长的黑色挽纱。也许就是牧师向父亲的棺材上抛撒泥土的时候,汉斯克里斯蒂安决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他已经拿到了父亲的为军队服务的账本。那里有他亲爱的而又虚弱的父亲留给他的最后的遗产。日复日,年复年,从1816到1818年,渐渐地,这个本子里写满了儿子疯狂的念头。他偷偷地写下了今后他有可能创作的伟大的剧作的主题。有朝日他将写出并上演这些剧本,并且他也将因此而功成名就。他这种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梦想证明了他跟他父亲的相似之处。他们父子二人内心的梦想永远都不会停歇。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1

  在安徒生对于自己家庭的描述当中,在他8岁以前的日子里,全家人似乎都过着安静祥和田园般的生活。时局也非常的稳定,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紧张之处。我们只好跳过安徒生的自传来考察他另部作品。我们找到这样的话:“我的摇篮摆放在家徒四壁的房间的墙边。”在他的日记中,我们同样发现了关于贫穷困苦的描写。就好像他已经对这种贫穷习以为常,只不过是老调重弹样。

  1840年夏天,安徒生因为他的剧本黑白混血儿而在尼索受到国王的奖赏。他在那里同斯丹普男爵夫妇索瓦尔德森以及其它名流起度过了那个夏天。有天他去了布拉斯托的市场,他对那里的所见所闻感到厌恶。无论是廉价的纱布姜饼,还是那里的农夫。“切都是那么破败贫困。普普通通的纱织品,令人作呕的姜饼,迟钝的人们手拉着手盯着个小摊上几条彩色的丝带看。”

  r是个古老的丹麦词与之意义最相近的英文词就是r,意为赤贫。译者注,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但经常出现在安徒生的文学作品中。它不能被直接翻译成为“贫穷”或者是“穷困”。根据丹麦语词典,这个词是形容“非常贫穷,身无分文”。安徒生在自传中没有使用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可以经常在他的诗歌戏剧和小说里看到。比如在1827年的诗歌新年之夜中,其中句写道:“在赤贫与痛苦之中,母亲让我来到了人世。”我们同样可以在18世纪30年代的3部小说中反复发现这个词。比如在只是个提琴手中,克里斯蒂安被人们称为“赤贫之子”。在后来的剧作中,如1840年的黑白混血儿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语句:“国王的内心深处经常受到赤贫的折磨。”

  但是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3部自传里又是另种情况了。“r”词所表达的关于贫穷的含义在今天的工业社会中已经很难想象了,慢慢地也就消失了。

  这是不是说,汉斯安徒生和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就不贫穷呢事实上他们很穷。但是在安徒生的回忆录中,他设法把自己贫穷的童年时代的家描绘成为个干净舒适整洁并且高雅的地方。当然这就与安徒生的父亲在1816年以及继父尼尔斯热根森冈德森在1820年去世后遗嘱验证书的客观的评估报告中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了。在他的自传中,安徒生写道:“绿色的植物和油画装饰着我们小小的家。”这个家是由间起居室兼卧室的房间组成的,大约只有18平方米左右大小。用石灰粉刷过的墙壁,低矮的天花板上横着道房梁,窄小的窗户朝向街道。在窗户的旁边,放着鞋匠的板凳和工具。在安徒生的回忆录中,屋子里摆着带抽屉的柜子,张床,漂亮的窗帘,还有个带着铜管的亮闪闪的壁炉。他在1847年写道:“这就是我们小小的家,母亲把家里打理得干净而整洁;她以家里洁白的床单和窗帘而快乐和自豪。”在1855年的我的童话人生中,他们家的窗帘虽然有些短,但是却总是“像雪样的洁白”。他在20年后还反复回忆着这幅场景“阳光夏日里雪白的窗帘”。这句诗出自他的我儿时的家,这首诗发表于1875年4月2日,他最后个生日。

  1816年4月,当欧登塞遗嘱见证法庭代表们和委托人们走进这座矮小并且几乎是家徒四壁的房子中,眼中所看到的窗帘可并不是“夏日里雪白的窗帘”。而安徒生在回忆录中所描述的过道中间的那个摆放的都是闪亮的盘子和罐子的小厨房,在遗嘱见证报告中根本就找不到踪影。所有的地产检验内容都是在极为慎重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继承的东西了。所有的房产如同记录里面说的“基本上不能满足债方的需要。”于是在寡妇同意偿还地产债务并且支付遗嘱见证费用的情况下,这些微不足道的遗产就转交到了她和她11岁的儿子手中。最终,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勉强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她是个文盲,根本不能阅读也不能书写。

  人们常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富有想象力是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而他的身材则是遗传了他的母亲。也就是他得到了父亲的智力和母亲的身材。但是当我们仔细检查过安徒生的遗传特征之后,这些说法就站不住脚了。父亲和母亲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是金黄色的头发,身材矮小。母亲则很高大,有着强壮的手臂和棕色的眼睛。同有些驼背并且内向的父亲相比,他的母亲站在矮小的房子中间定看起来高大魁梧。

  据说,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是个对异性有相当吸引力的女性。她的着装与当时下等妇女的着装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也戴着帽子。根据她的儿子的回忆录,生灵降临节前后当全家人到树林里面郊游时,她总是盛装打扮。那个时候她会穿起那件只在领圣餐时候才穿的棕色的棉布花裙子。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2

  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安徒生提及,他早期的两本小说即兴诗人和只是个提琴手都写于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去世之后。他描绘了母亲在各个年龄和各个方面的性格特征。她在只是个提琴手里面扮演现实的玛丽,这个角色与她的年龄相同。而在即兴诗人中,她则是年长些细心健谈的多梅尼卡的原型。玛丽作为个年轻的女子,据说有着丰满的身材,有着大大的棕色的眼睛,能够把远在南方的男人的心召唤到身边。这个玛丽对自己的儿子慈爱而又严格,但有时候也会严厉和喜怒无常。小说里有这样的描写:“现在就给我闭嘴不然我让你哭都来不及”在其它玛丽雅与克里斯蒂安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找到那些母亲针对父亲做白日梦的谴责的痕迹。在玛丽看来,父亲给孩子很坏的影响。比如,她说孩子“胆小怕事”,跟他的父亲“个样”。玛丽有时候会变成个暴躁的母亲,当她说:“那孩子就是个爱埋怨的人跟他爸爸个样没人会说是我把他给惯坏了”

  我们对于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童年和成长知之甚少。也不清楚她的父亲是谁,她何时又是在何地出生。各种欧登塞的人口统计信息表明她大概是17731775年间出生。而在安徒生的回忆录中有关母亲家庭的信息,只是提及她出生在个叫博根斯的镇子。但是没有教堂或是人口记录能够证明这点。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以及安徒生外祖母在1770到1783年这段时间居无定所,我们只能假定安徒生的外祖母安妮索伦斯达特大约在18世纪70年代生下了他的母亲。而他的外祖母当时是无产阶级单身母亲族的员。在当时,这也就意味着她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地。他们通常在乡村带游荡,充当仆人或者在春夏两季帮助收割;冬季来临的时候,他们就到欧登塞去过冬。有学者调查了关于18世纪丹麦社会底层妇女的道德状况之后指出,“有些带着私生子的妇女,尤其是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的那些,偶尔会卖滛来维持生计。”我们并不能肯定地说安徒生的外祖母是否就是定期地从事这种活动,但是这是极有可能性的。因为安徒生在他的传记里对于母亲的家庭只字未提。他的外祖母与不同的男人生下了3个孩子这事实也没有记录在内。安妮索伦斯达特同那个时候的许多妇女样,是个粗心大意的母亲。她让自己的大女儿自己照顾自己。有些时候她还被送去跟大群孩子们起乞讨。就好像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述的那样,不管在什么样的天气里他们都被派出去乞讨。

  各种年龄的大群乞丐在18世纪90年代的菲英岛登陆,欧登塞以及周边地区则情况尤为严重。每天清早,孩子们和年长点拄着拐杖的人成群结队地去敲镇上村民的门,就像开始了天的工作样。傍晚,他们会带着或大或小的面包谷物以及其它的必需品归来。回到城市里,他们就用这些物品来交换酒咖啡和其它高级物品。这就是报纸出版商和书商索伦亨普尔所描述的19世纪初欧登塞市民贫富不均的状况。如同欧登塞其它社会地位较好的市民,他也对成群结队的乞丐大为厌恶。在他看来,这是因为懒惰造成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缺少什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回忆录中也证实了他的母亲也曾经是乞丐孩子们中的员。但是他没有描述过他曾经在童话故事中描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划完了所有的火柴之后冻死在街头,眼睛还盯着富足的商人家丰盛的圣诞除夕大餐那样悲惨的画面。在他的传记中,他曾经描述自己的母亲当年不知道应该如何合适地乞讨,因此有天她很伤心地坐在欧登塞河大桥下面哭泣。她的乞讨生涯几乎还没怎么开始就基本上结束了。

  但是这个故事同样还是站不住脚。可能这仅仅是安徒生从母亲口中听来的。现实对于当时只有10岁的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来说更加的残酷并且团糟。跟那时候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样,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她没有父亲,只有个妹妹。而母亲在1783年又为她生下了个小妹妹。随即母亲因为多次通而受到惩罚。

  相对于用在社会底层妇女们身上的那些讽刺挖苦和冷酷无情的词语,安徒生的童话她无是处中用“愚蠢”这个词已经算是比较温和了。被认为是私生子的父亲的人需要支付12个银币的罚款,而在此之后的通行为就基本不受限制了,最糟糕也就不过是再支付张罚单而已。然而,行为不检点的妇女则要遭受鞭打,然后被驱逐出这个城市。1781到1782年这段时间对于快40岁的安妮索伦斯达特来说并不算是太糟糕。由于考虑到她正在哺育孩子,她被免除了1年的牢狱之灾。但是在1783年,她再次被判处拘留1个星期,这期间仅供应给她少量的食物和水。她出狱就马上结了婚值得提的是这是她的第次婚姻嫁给了个也是刚刚出狱的男人。她是从法院的拘留室出来,而他则是刚刚被欧登塞监狱释放。

  电子书分享平台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3

  那时,只有大女儿安徒生的母亲能够照顾自己。她那时候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1787年,她第次在人口统计部门登记。当时她登记在案的职业是在格拉布罗德莱斯特拉德个酿酒商兼旅店老板拉斯姆斯伊卜生的女仆。大概1800年的时候,她在诺里盖德的伯奇罗德杂货店打工。从那以后就不知道她做些什么或者去过哪里,直到汉斯克里斯蒂安的出生。她有可能在欧登塞的中心做些仆人或是看孩子的工作,但是1805年4月她是在诺里盖德还是汉斯金森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后者现在是安徒生的纪念堂所在地。就连安徒生的出生地都如此的不确定。

  小说上传分享

  菲英岛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女人1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具有迷信的倾向同样证明了她是个充满了想象力的人。引用童话安妮利丝贝特中的话,她的迷信“在她的血液里和冷却”。她对于种种迹象和征兆极为感兴趣。比如1811年的那次彗星。安徒生后来记录下整个事情的经过:

  “彗星出现了,它的星体部分燃烧着,闪耀着,拖着长长的尾巴。人们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寒酸的房子里,拥挤的街道上,或是孤独行走在荒野之上都能看到它。每个人看到它都有自己的想法。快来看天堂的神迹,快来看看这神奇的景象人们拥挤着,争相观看。但是在房子里面,小男孩和她的母亲并没有出去。点燃的蜡烛慢慢地因为热度弯曲了。她想,或许这个小男孩马上就要死了。毕竟木屑已经转向了他。这是种古老的迷信,她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

  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同样相信这点。到了每年的仲夏,她都满心虔诚地去菲英岛东南弗洛鲁普的圣雷吉斯泉参加各种宗教。在那里,在仲夏夜的月光之下,生了病的人们在泉水里,寄希望这泉水能够治好自己的病。传说在这天,泉水拥有神奇的功效。这个泉现今依然存在,大约距离安徒生最喜欢的格洛鲁普与利克施尔姆有几公里之遥。

  在所有的通灵者之中,安徒生的母亲最经常拜访的就是来自埃吉比的麦特摩根斯达特。她因为用草药油脂和石膏做成的药物而出名。同时,她还会通过看别人的手相或者是通过咖啡粉的形状来预知他们的未来。安徒生的母亲相信这位聪明的女人的能力远非仅仅会背诵祷告词那么简单。有些通灵者可以用松节油蚁酸酒草药浴和黑石膏来治疗小病小灾。还有些人则向病人们建议让他们找到死囚犯执行死刑的地方,在他们身首异处之后马上喝下他们的血。而这位聪明的女人尤其擅长的是“替别人煮药”。这可算得上是种艺术。她把几页赞美诗小块苔藓石莲花新鲜的鸡冠子和订婚戒指放在起煮。在适当的调制之下,这种药剂会产生神奇的作用。无论爱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会受到召唤而回到你的身边。我们在安徒生的童话老约翰娜讲的故事篇中可以见到关于这种药剂的描写。在这个故事里,当上弦月的时候,每当煮这种药剂,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就会被激起,无论在何方都会听受召唤而回到家乡。“锅子开始,他的爱人就已经在等着他了。”

  麦特摩根斯达特不仅仅为人看病,还可以给动物治病。她给伤口止血有绝招。1813年她因为庸医骗术而被审判,至此她已经行医有25年了。此后她很快又继续行医。1816年,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派自己的儿子去她家,正是她告诉安徒生,如果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父亲的灵魂,那么父亲将很快就要死去了。

  鬼魂在那个时候是丹麦现实生活的部分。夜幕降临之后,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你都有可能在任何地方遇见鬼魂。在欧登塞,尤其是圣克努德的公墓,也就是1816年4月安徒生的父亲被埋葬的地方,有许多的鬼魂在那里活动。在夜晚,人们有可能会被粗野的女人们纠缠,她们坐在自己的坟墓上,就要临产,祈求别人能给她们些亚麻布来包住自己即将诞生的孩子。人们通常会被这样的场景吓呆,然后转身逃离公墓。身后还可以听到女人痛哭声由大变小,然后慢慢沈入地下,最后听到棺材重重地扣上。这类闹鬼的故事在19世纪丹麦的穷人中间非常盛行。直到安斯加把基督教介绍到丹麦的1000多年之后,人们还深信如果个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死去,她仍然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孩子生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在孕妇死去后的棺材里放上小孩子的衣服。如果有些勇敢的人在圣克努德公墓遇到那样的幕并不转身走掉,他将会迅速从自己的衬衫上撕下块布递给这位母亲。

  “我从小到大,直都很虔诚,还有点迷信。”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之中回忆道。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找到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的身影和她直率的个性。她是个地道的菲英岛人,具有着种先见之明。安徒生后来对她的评价是“无条件的虔诚”。尤其是通过母亲这种迷信,汉斯克里斯蒂安从童年时代就与菲英岛的宗教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并且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孩提时代,还是长大成人之后,他都觉得自己与普通百姓紧密相连。他与生俱来拥有对诗歌的灵感,对耶稣的信仰,以及对北欧的雷神和欧丁的崇拜。自小时起,安徒生的骨子里就深深藏着那种不安于现状和不安分的思想,就好像他所热爱的奔流不息的欧登塞河样。尽管安徒生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敬仰不已,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对原始农民文化的热爱。这些在他的回忆录中对儿时所发生的系列超自然的事情上有特别的体现。他把迷信描述成为是大众言行的种基本的属性。安徒生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回忆当他小时候也被种幼稚的想象所左右的情景:“在我身边所发生的切有关于迷信的事情我都非常相信,当时对于我来说,那就是种最高的信仰。”从各方面来看,这是种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这种思想对普通人民有广泛的影响,并形成他们宗教信仰的本质,无论是北欧印度还是土著的血统。

  菲英岛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女人2

  安徒生这种相信万物皆有生命的思想大部分都是从他的母亲那里传来的。虽然他的母亲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她在同自己的儿子谈论那些神秘的力量的时候如此富有想象力。她向他描绘了个充满了不可征服不可驱使的生命和事物的世界。原先汉斯克里斯蒂安从父亲那里所吸收的现代和文明的教育和启发,让他看到自然的神灵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渐渐地,随着母亲和她的朋友们给他灌输的切,他开始对于世间的神灵充满了敬畏。在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看来,这些神灵数目众多,并且具有强大的邪恶力量。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家里壁炉上悬挂桦树枝,在房梁上悬挂常青植物,在门上挂上马蹄铁用来防止狼人和鬼怪等不速之客。在他的早期生活中,这个鞋匠的儿子对于晚上出现的可怕的声响和影像非常之熟悉。他对于坟地里出现的那些鬼怪们也颇为熟悉;还有幽灵马精灵女孩吸血鬼乌鸦海怪龙仙女和鬼火。他相信,水中的精灵就住在欧登塞河中,所以夜幕降临之后,人们可以看到从水中升起的雾霭,并且听到猫头鹰和乌鸦的叫声。汉斯克里斯蒂安可以看到和听到这些统治自然的神秘力量,但从未对别人提起,除非你是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超乎寻常的聪明而又很敏感的男孩子很受欢迎。例如,有次在格拉布罗德医院的位老妇人深为这个小男孩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并喜欢听他讲故事。“心脏肺还有肠”他有时候在医院会边讲着,手中拿着根粉笔边在门上写。“你看,这就是我们里面看起来的样子”然后所有的老妇人都面面相觑,议论说:“这样聪明的孩子肯定会死得很早的。”

  在所有的这些生灵中,与安徒生联系最紧密的应该算是河神。每天汉斯克里斯蒂安都要渡过欧登塞河好几次。在他独自人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他会坐在河岸上休息。或者有时候他会去研究那个在街道尽头的水车,距离他家的房子不过100码而已。欧登塞河与许许多多菲英岛的有名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毫无疑问,18051819年间,它是汉斯克里斯蒂安的乐园。

  1822年,正值青春年少的17岁的安徒生把女作中那个9岁的孩子放在了欧登塞河畔。这个9岁的小男孩用芦苇做成小船,并让它带着他想要成为个诗人的梦想在欧登塞河面上启航,去探寻外面更精彩的世界,而再也不是他原来放在脸盘里纸折的那条小船了。这条河对于这个小男孩的意义在于,满怀向往的他,有天会从这里起程,奔赴外面宽广的世界。如果需要,哪怕是逆流而行。每当汉斯克里斯蒂安的生命中发生重大的变故时,比如他的父亲死了,来了新的继父,整个家庭突然间必须搬到座异常的房子,这条河就是他经常出现的地方,是他熟悉的地方。那是个永恒的迷人的世界:无论是当他顺流而下地向东行或向西走,还是当他坐在蒙克博附近,看着水流冲过那古老磨坊的3个巨大的车轮时,到处都是芦苇荷花鱼蜻蜓垂柳阔叶植物蜗牛以及整天在他身边飞舞,跟他说话的蝴蝶。他喜欢倾听水车上流水湍降的声音,看着水闸打开时可见的河床,有时可以在海藻中发现些小鱼或是胖胖的河鼠,也许是刚从水车底上的小洞逃出来的吧。

  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年,即18051819年间,到处都是故事和故事家。尤其是在乡村田地和啤酒花藤栽培园里, 9月份的时候母亲会带着儿子出去,加入其它收割工人的行列。太阳落山以后,就在谷仓安顿下来,修剪黄色的啤酒花藤茎,他们边工作,边讲故事。正如安徒生所写的,那时“迷信的灯塔照亮了整个图画”。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讲着有关预兆鬼怪啤酒花的故事以及酿酒的秘方。在丹麦,除了菲英岛,没有别的地方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啤酒花藤,所有这些采集来的啤酒花藤将被酿成好喝的啤酒。年老的工人们会讲起以前的日子,大家会为了使啤酒更加的可口美味,而无所不用其极。对于啤酒的发酵过程和口感来说,没有什么比新鲜的血淋淋的小偷的手指更好的东西了。当然,这必须是从个刚被绞死的人身上取来的。所以,在幽黑昏暗的夜晚,酿酒工必须悄悄地溜出去,从还吊在绞刑架上的尸体上切下根手指。然后,再把那根切下的血淋淋的手指从桶孔放到啤酒桶里。这就是那个年代,这就是当花藤越堆越多时,流传的有关啤酒桶和酒糟的童话故事。有次,汉斯克里斯蒂安听位坐在啤酒桶旁边的老人说,上帝知道将要发生的切。长大后的安徒生在他1847年的自传中说,他被这个想法完全控制住了,于是决定晚上去验证这个理论正确与否。他悄悄溜到村里的池塘边,站在位于水池最深处正上方的那块大岩石上,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如果他跳进水里淹死了,那这就是上帝的意志,那个酒桶边老人的话就是对的。该不该这样做呢他冥思苦想着,突然间另个想法冒了出来:“这是魔鬼想要控制我。”于是,这个小男孩发出声尖叫,撒腿就跑,就好像被菲英岛所有的侏儒巨人和鬼火追赶着。回家后马上投进他母亲的怀抱。像谷仓里所有其它妇女样,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相信极度忧伤的人会看见鬼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菲英岛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女人3

  年轻的安徒生也曾听过有关格拉布罗德医院过道的奇怪故事,他偶尔会去那里听同屋们的演讲和唱歌。或是来自于奥弗盖德救济院或欧登塞监狱的童话故事,那里靠近他童年时居住的孟克姆里斯特德。这里,当年轻的女孩与老主妇转动着手中的纺锭时,在不间断的河流里,流淌着这些蜚短流长与至理名言。这些妇女中的很多人可能被控偷窃卖滛或付不起通罚款。虽然她们没有任何金钱,但她们却是个故事宝藏,尤其是最年长的人。正如安徒生在他的本童话故事中说,就像“本编年体史书,记载着处方和古老的故事”。

  但是安徒生的些最奇怪的农民的故事则来自于他精神失常的祖父,安德斯特雷斯汉森或叫特雷斯基勒拉普,当时他在菲英岛也非常出名。安徒生的祖父是欧登塞的怪人之,在他从乡村进城的时候,他喜欢用山毛榉的枝和花圈来装饰他的头。他会带着装有各种造型奇异的木雕的篮子,在街上四处溜达。在这些木雕里,人有着动物的头,怪兽装着奇怪的翅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