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9部分阅读

作品:上帝的指纹|作者:黑骑士cv|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0 14:59:26|下载:上帝的指纹TXT下载
  ●开罗市埃及博物馆1993年12月

  祭祀用的〃胡狼神〃阿奴比斯神雕像,虽然双脚仍然搭在那口镶金边的木箱上,但它的形体已被收纳于博物馆的玻璃展示柜内。我站在展示柜外,凝视许久,发现它是以粉刷过的木块雕刻而成的,漆黑的身体上,以非常精细的嵌工,装饰着黄金、白银、雪花石膏、方解石、黑曜石等珍宝。眼睛附近嵌入的白银装饰,尤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得阿奴比斯感觉上不但眼光锐利,而且深沉警觉。强劲的肋骨与柔软的肌肉线条之间,清楚地表达出阿奴比斯的力量、能源与优雅。

  在感觉到从阿奴比斯木雕中释出的那股神秘而强烈的力量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世界各地都有的关于岁差的神话。过去几年中,我花了相当的精神研究岁差与神话。神话中,犬类的存在不容忽视,令人感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犬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而且我怀疑,犬、狼、胡狼等的象征,正是远古的神话作者想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已经失落的科学知识宝库的线索。

  而且我相信,欧西里斯的神话,也属于这个神秘的科学知识宝库中的宝藏之一1。欧西里斯的神话其实不算神话,因为它已超出神话的范围。古埃及将它编成神秘戏剧,每年定期演出,使得它已成为从史前传承下来最重要的〃有情节〃的文艺作品之一。正如第5部中所述,神话中暗含的许多表达岁差运动的数字,不但非常精确,而且一致性高,绝不可能是偶然凑成的。另外,每出神秘剧都以胡狼神为主角,也绝非偶然。在这些戏剧中,胡狼经常扮演欧西里斯的精神领导的角色,带领欧西里斯在冥界旅行。此外,古埃及的祭司向来将阿努比斯视为〃玄秘及圣书的守护者〃(guardian of the secret and sacred writings),其中也必定有某种重大的意义。埃及博物馆中的木雕阿奴比斯,前脚所搭的木箱边缘上,有一行雕刻的象形文字,写着:〃进入秘密之门〃2。另外,也有人将它翻译为〃在秘密之上的他〃或〃秘密的守护者〃。

  不过,埃及还有任何秘密吗?

  在经过100年考古学者的挖掘后,这个古代土地的沙土下,还能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吗?

  波法尔的星星和魏斯特的石头

  1993年,埃及又出现了惊人的新发现,使世人察觉,关于古埃及,我们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带领我们找到这最新发现的,并非那些一直坚持己见的考古学者,而是一个外行人:一位名叫罗伯·波法尔(robert bauval)的比利时土木工程师。波法尔对天文研究很有兴趣。他发现天空和基沙的金字塔之间很有关系,而这是只注意地面却忽略了天空的古埃及学专家们始料未及的。

  波法尔发现,从基沙的南面天空上可以看到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不过这三颗星星的排列并非在一直线上。如果我们以下方的两颗,尼他克(al nitak)和尼兰(al nilam)为准拉一条直线的话,第三颗星明他卡(mintaka)势必落在这条直线的左边,也就是在偏东的位置上。

  而基沙高地上三座神秘的金字塔,在地面上的配置关系,恰好与这三颗星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波法尔发现,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基沙古迹群,会发现胡夫的大金字塔正好与尼他克对应,卡夫拉的第二金字塔与尼兰对应,而曼卡拉的第三金字塔则比其他两个金字塔相较,稍微偏东,建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猎户星座构图。

  基沙的金字塔果真是依照星座而排列的吗?我知道波法尔后来的一些研究成果,被数学家及天文学家全面肯定,证明了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他证明(本书第49章中另有详述),三座金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之间的对应关系,精确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不但位置上完全呼应,连三颗明星不同的光度,都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示出来。而且,这天空地图还可向南北延伸,将基沙高地上的其他建筑结构都非常精确地囊括进来。不过波法尔的天文计算中,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从天文学的观点,大金字塔本身和金字塔时代确有一些关联,但是基沙高地上建筑配置所记录下来的,并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而是——惟一可能是——公元前10450年左右的天空模样。

  我此行来埃及的目的,便是和波法尔一起到基沙一游,并访问他星座论的详细内容。同时,在1万多年前遥远的古代,如果已有人类社会的话,那个能够精确探知星座的方位,并彻底以数学的、全盘性的眼光规划基沙古迹群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方面我也想知道他的意见。

  另外,我也想趁这次来埃及之便,访问另一位挑战正统派古埃及学的研究者约翰·魏斯特。美国学界出身的魏斯特,最近找到一些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早在公元前1万年时,尼罗河谷便已有高度的文明了。正如波法尔所掌握的天文学资料,其实能够证明古文明存在的资料相当多,但是没有一件能引起高高在上的正统派古埃及学者的注意。魏斯特认为专家们没能注意到那些资料,并不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有找到。他们显然找到并看过资料,只是没能正确地理解、阐释它们而已。

  魏斯特掌握的证据,主要在一些重要的建筑古迹上,包括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基沙的河岸神殿,和上埃及古都阿比多斯的神秘建筑欧希里恩。经科学验证,在这些耸立于沙漠的建筑物上,发现了很多被雨水冲刷耗损的痕迹。从石块被冲刷、侵蚀与耗损的情形来看,当时的降雨量应该不小。而基沙一带,有如此大量的雨水的时期,则非冰河时代的末期,也就是公元前11000年左右莫属了。

  一位英国的专题研究记者如此写道:

  魏斯特的存在,可谓学者最害怕的噩梦成真,因为他从一个学术界从来没有思考过的角度,经过缜密的思考,而提出了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他搜集到丰富的资料,让学界毫无反驳的余地,并逼得学界人士走投无路。到了这个地步,学术界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好采取漠视的态度,希望魏斯特的理论会因此而消失于无形……但是它不会消失。

  尽管我们〃能干的古埃及学者〃不以为然,但是魏斯特的新理论却获得科学家庭中另外一支学者——地质学家——的支持。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地质学教授罗伯·修奇(robert schoch)博士,在证实魏斯特推算狮身人面像的年代正确性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修奇博士的说法,在1992年美国地质学会的年度大会上,也获得了300名同侪一致的支持。

  于是,地质学家与古埃及学者之间,私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3。虽然除了魏斯特以外,鲜有学者发表公开的谈话,但这场辩论却关系着人类文明进程的理解,是否会被全面颠覆。

  根据魏斯特的说法: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直线的——从头脑简单的洞穴人,逐渐发展到会制造氢弹和挤出来有花样牙膏管的聪明人。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证明狮身人面像比考古学家以为的要古老上好几千年,甚至比埃及王朝还要古老好几千年的话,那么我们便可肯定,传说中一再出现的主题——在遥远的太古时代中,曾经有过非常成熟的文明——确有其真实性。

  经过四年的调查旅行与研究,我非常惊讶地发现,那些古老的传说可能不仅是传说,而是事实。正因为如此,我决定回到埃及,与魏斯特及波法尔见面。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魏斯特及波法尔之间的调查与研究,表面上并没有任何关联,实际上却能完全结合4,从天文、地质两个不同的角度,他们分别找到了失落文明的指纹。这个文明或许是,或许不是,从尼罗河谷中发展出来的,不过可确定的是它早在公元前11000年,便已出现在地球上。

  胡狼一族

  阿奴比斯,秘密的守护者,埋葬室的神明,专门为死人开路的胡狼头神,欧西里斯的指导者兼伙伴……

  下午5时,开罗博物馆差不多该休馆了。就在桑莎说她已经照够了那些晦暗木雕像的照片时,我们正好听到楼下的守卫吹哨、拍手声,赶走最后的一批游客。游客来来往往,但在这栋有上百年历史的建筑物二楼,阿奴比斯却不分昼夜地维持它几千年来一贯安静的、警戒的、蓄势待发的姿势。一切都停顿在原点上。

  我们走出昏暗的博物馆,进入依然炫目,遍洒在开罗喧哗的塔希瑞尔(tahrir)广场的阳光下。

  即使走出博物馆,我的心思仍盘旋于阿奴比斯的身上。阿奴比斯在神话中的角色为灵魂的指引者和秘卷的保护者,与另外一个神——〃开路神〃乌普奥特——非常接近。同样以胡狼为象征的乌普奥特名字本身都有〃开路者〃的意思5。从最远古以来,这两只神犬便和阿比多斯,有很深的渊源。阿比多斯的神祗肯提阿曼杜(dhentiamentiu,字面的意思非常奇妙,为〃最初的西洋人〃),也以犬狼为象征。它通常横卧在黑色的蜡烛台上。

  这些神秘而有强烈象征性的犬狼族一再出现,代表着什么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解开什么样的秘密?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因为阿比多斯的欧希里恩建筑物,根据魏斯特的研判,可能比考古学家所认定还要古老得多。再说,我已经安排过几天要到上埃及的路瑟,也就是离阿比多斯不到200公里的一个城镇,去拜访魏斯特。我原本准备从开罗坐飞机去的,后来却发现我不但可以乘坐汽车前往,而且还可以顺路探访几个古迹。

  我们的司机穆罕默德·华利利(mohamed a house)旅社前面排队等客。我们和他攀上交情后,每次来埃及都坐他的车。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和他讲价。有很多事必须先考虑清楚,例如往阿比多斯及路瑟(luxor)的路上,正是激进派恐怖分子经常出没的地方。终于,我们讲定了一个价钱,并安排好第二天清晨出发。

  注释

  1例见大卫,《阿比多斯宗教仪式之介绍》,121页。rosalie david,a guide

  to religious ritual at abydos,aris and phillips,warminster,1981,in particular p。121.

  2可特吉安尼,《开罗博物馆所见法老的埃及》,118页。jean pierre corteggiani,the egypt of the pharaohs at the cairo museum,scala publications,london,1987,p.118.

  3亦即美国科学协进会1992年辩论:狮身人面像有多老?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chicago,1992,debate:hox?

  4魏斯特及布法尔在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分类进行其独特之调查研究,直到笔者介绍两人认识。

  5《埃及诸神》,第2部,264页。s,methuen & co。,london,1904.

  第41章 胡狼的房间

  穆罕默德·华利利第二天清晨6点,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便来到旅馆接我们。

  我们在路边摊档喝了一小杯浓烈的黑咖啡后,便上了一条人迹稀疏但灰尘满天的道路,往位于西边的尼罗河开去。我请华利利绕过梅但(maydan al…massallah)广场,因为我想要看一眼坐落在广场的世界上最古老而完整的埃及方尖碑(egyptian obelisks)1。这个石碑是以粉红色的花岗岩做成的,重350吨,高170英尺,为法老色努色勒特一世(senuseret 1,公元前1971~公元前1928年)所建。它原是海里欧波里斯的太阳神殿(heliopolitan temple of the sun)入口处的两个大石碑之一。4000年后的今天,神殿和第二块石碑已完全消失,事实上,海里欧波里斯的古都遗迹也几乎完全消失,原来那些优美的石板等建筑材料,也被几千年来的开罗市民剥夺殆尽,只剩下这一根石柱。

  海里欧波里斯(太阳城之意),在《圣经》上的名字为〃翁〃(on),而在古埃及文中则被称为伊努(innu),或伊努·梅锐特(innu mehret),亦即〃柱〃或〃北之柱〃的意思。那是一块非常神圣的地方,与九个太阳和星座之神都有奇妙的关系。色努色勒特选择这地方来建他的尖塔时,海里欧波里斯便已经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了。一般相信,基沙以及更遥远的南方古都阿比多斯,都和伊努/海里欧波里斯一样属于〃开天辟地〃(first time)——创世时代——土地的一部分。这里就是神抵们开始治理地球时,最先降临的地方。

  海里欧波里斯的创世神话中,有不少非常独特而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根据地方传说,宇宙最初被称为〃南〃(nun),是一个黑暗而充满水的虚无之地。慢慢地,从宇宙的大洋(被形容为〃没有形状,比最暗的暗夜还要黑暗〃)中,升起了一块干燥的土地。太阳神〃雷〃以自己的化身,创造了亚檀姆(atum,经常被描绘成一个留着胡髭、拄着木杖的男性)2。

  天空还没有创造出来。土地已经创立出来了。地球上还没有孩童或爬虫……只有我亚檀姆一个人……没有人与我共同工作……

  感到非常孤独的不灭之身亚檀姆,于是创造了两个同样为圣体的子孙:空气与干燥之神〃修〃(shu)、湿气之神〃太夫纳〃(tefnut):〃我使种子进入我的手中。我把它倒入我的口中。我排泄,修显形,我放尿,太夫纳显形。〃

  尽管出生的方式不怎么荣耀,但修和太夫纳(经常被形容为双胞胎,有时还同时以狮子形象出现)长大以后,结合,并生下了孙辈:土地之神葛布,天空之女神奴特。他们两人也结合,生下四名子女:欧西里斯、爱瑟丝、赛特(set)和内普特斯(nepthys),因而完成了海里欧波里斯九神家族。九个神明中的雷、修、葛布、欧西里斯等四神先后统治埃及后,埃及王位便传给了荷罗斯(horns),和最后一个却统治埃及达3226年之久的指挥之神索斯。

  这些人——或者我们称呼他们为生灵,甚至神明——到底是谁?他们只是祭司想象力的产物,还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体或暗号?这些故事会不会是真实事件,但经过记忆的扭曲而成为神话?或者,这些故事其实为太古传下的符号化讯息,为超越时间,传达给后人而编造出来的?它们会不会是现在才正准备解开的讯息?

  这些想法或许听起来很花哨、甚至无稽。不过,令我无法释怀的是,有关爱瑟丝和欧西里斯的神话中,隐藏着许多显然属于海里欧波里斯传统的一部分的岁差运动计算,精确无比。而担负有保护海里欧波里斯(伊努)传统的祭司,在埃及向来以才智兼备著称,不但能预言,而且还精通天文、数学、建筑、魔术等。他们也因为持有一个神圣而强有力的神器——本本(benben)——而闻名。这些都显示神话的背后应该隐藏着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深意。

  埃及人将海里欧波里斯称为伊努,亦即〃柱〃之意,因为根据传统,自古以来便保存于人间的〃本本〃,最早被保存在一根石柱的顶端。

  一般人相信〃本本〃很早以前便从空中落下人间。但很不幸,〃本本〃在非常久以前便已遗失,公元前1971年色努色勒特(第十二王朝)即位时,已没有人记得它的样子了。当时人只记得,〃本本〃是呈金字塔形状,而这份记忆便成为后来所有埃及方尖碑的原型。〃本本〃也从此成为金字塔型,或在金字塔顶上的石头的意思。从某种象征性意义上来看,〃本本〃和拉及亚檀姆之间的关系紧密而直接3。关于拉及亚檀姆,古代文件上记载道:〃你们升高,像本本石一样,到凤凰的宅邸之上……〃

  凤凰的宅邸指的是海里欧波里斯原始神殿,也就是当初收藏〃本本〃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本〃这个神秘的器物,同时也是传说的神鸟凤凰的象征。凤凰之名为贝奴(bennu),它的出现与消失,被视为与宇宙大周期及世界的崩坏及再生有关4。

  相同的指纹

  早上6点半,车子向海里欧波里斯的郊外移动。我闭上眼睛,尝试在内心描绘出神话〃开天辟地〃的创世时,太阳神亚檀姆以岛屿之姿,从水之神〃南〃的洪水中冒出来的景象。想到这里,我不能不联想到南美安第斯山的古老传说。根据安第斯的传说,文明之神维拉科查,在一场毁灭性洪水之后,从的的喀喀湖中升起。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欧西里斯的存在。欧西里斯不仅下巴蓄着胡髭,与安第斯文明中的维拉科查及奎扎科特尔外形很相像,而且在埃及的故事中,他也同样为有名的贤君,废止埃及人食人的习俗,教导民众务农、饲养家畜,并将文字、建筑及音乐等介绍给人民,这些地方也都与安第斯的神明功绩相同。

  我们很容易便可看出新大陆与旧大陆传统之间的相似之处,却不知应如何阐释这些相似之处。纯属偶然的可能性也有,但更有可能的是,它们同样代表未知的太古文明留下的指纹。不论中美洲的神话、安第斯的神话或埃及的文化中,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指纹。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或许将创世纪传播给人民,但是他们的知识又是谁教出来的?这些故事就这么无中生有地出现的吗?还是,故事中的教条和复杂的象征性意义,反映出经过长时间洗练的宗教思想?

  果真如此的话,这些思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抬头看窗外,发现我们已经离开海里欧波里斯,进入了弯曲狭窄、嘈杂混乱的开罗街道。通过〃十月六日大桥〃,到达尼罗河西岸后,车子很快便进入了基沙。约莫有15分钟的时间,只见厚实的巨型金字塔一个接一个地从右车窗外晃过,然后汽车便向南转往上埃及的道路,沿着世界最大的尼罗河的南岸疾驶而去,而窗外的景色也从无情的红色沙漠一转而成为一排排绿色枣椰树与田地。

  古埃及人一切的世俗及宗教生活,都受到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和他们的思考、想法的影响。然而,这些祭司又受到谁的影响呢?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从埃及本地发展出来的,还是从外地传进尼罗河谷的?我们应该从埃及人和海里欧波里斯的传统中,为这些问题找到明确的答案。海里欧波里斯所有的智慧,有人说都来自于传统,而那些传统正是神明传承给埃及人的遗产。

  神明的礼物?

  汽车驶离大金字塔约10英里左右,我们离开干道,进入沙卡拉古迹区。耸立于沙漠边缘的这个古迹区的重心,为第三王朝的法老宙赛所建立的〃阶梯金字塔〃。庄严肃穆的阶梯金字塔共有6层,高60米,四周有优雅的围墙,完成于公元前2650年左右,被考古学者认定为人类最古老的巨石建筑物。根据传统的说法,建筑此金字塔的是海里欧波里斯的一位祭司〃魔术巨匠〃(great of magic)英荷特普(imhotep)。英荷特普还有许多其他的称号,包括贤者、魔术师、天文学家、医者等。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还会对阶梯金字塔有更详细的叙述,不过在这里,这一次我造访的目的并非参观阶梯金字塔,而是要进入附近另外一个由第五王朝乌纳斯(unas)法老王所建的金字塔,并花一点时间进入它的地下墓害中。乌纳斯王统治埃及的时间为公元前2356年到2323年。其实,我已造访过乌纳斯金字塔好几次,并且对它从天花板到地板的墙壁上,雕满了的金字塔经文(pyramid text)相当熟悉。金字塔经文为非常古老的神圣经书,以豪华绚烂的象形文字书写而成,上面记载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思想。因为金字塔经文的存在,使得第五王朝的金字塔,与沉默无言的第四王朝金字塔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五、第六王朝所建的金字塔中的经文,正是这两个朝代(公元前2465~公元前2152年)最大的特色之一,其中有一部分,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撰写而成;另外一部分,则应为一些祭司从王朝时代开始以前的先人手上传承下来的5。我对这一部分特别感兴趣,并于这一次造访前的好几个月便着手研究。我感觉很有趣一同时也有一点迷惑的是:19世纪的法国考古学家们,几乎就像被〃开路者〃神明指点一般,打开金字塔后,便直接进入了这间有金字塔经文的秘密房间。根据相当可信的资料显示,一个参与沙卡拉考古挖掘行动的埃及工头,有一晚彻夜未眠,天亮左右,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被摧毁的金字塔旁,一头琥珀色眼睛在闪烁发光的胡狼,站在他面前:

  那动物简直就在嘲笑人类观察者……并邀请这个表情困惑的男人来追逐它。胡狼缓慢地往金字塔的北面行进了一会儿后,刚停住脚步一会儿,突然就消失在一个洞穴中了。这位好奇的阿拉伯人决定要一探究竟。他随着胡狼,也钻进那狭小的黑洞,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房间。提起手上的光源,这工人发现整个房间的墙壁,从头到脚,都是象形文字的碑文,而那些在坚硬的石灰岩壁上的文字雕刻,不但手工精致,旁边还嵌有土耳其玉和黄金6。

  今天,要进入乌纳斯金字塔中雕满象形文字的地下室,必须从北面入口,并通过一条冗长的下坡走廊才能到达。这条长廊是法国的考古小组,在那埃及工头的惊人发现后所挖掘出来的道路。地下室其实有两个长方形的房间,中间的隔间上,开有一个相当矮的出入口。两个房间的屋顶都采用山形墙构造,上面画着无数的星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通过长廊,桑莎和我先进入了地下室的第一个房间,再通过小出入口,进入了第二个房间。一眼望去,便知道这是典型的墓窖。乌纳斯王硕大的黑花岗岩石棺,就置放于这房间的西端,而墙壁上的金字塔经文,好像在夸示法老的存在一般,包围着整个房间。

  面对着满壁的雕刻,我感到这些象形文字,在直接对我们说话(而不像大金字塔,通过朴素的墙壁、谜样的数字拼图传达意思)。但是,它们到底在说些什么?我知道,就某种程度来说,这要看我们用的是哪一种翻译版本。金字塔经文因为使用了太多古代的字眼,和引用了许多一般并不熟悉的神话,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用大量的〃猜功〃来解读它们7。不过,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伦敦大学古埃及语言学教授佛克纳(r.o.faulkner,已过世)的翻译本最为权威。

  佛克纳的译文,我曾逐行仔细研究过。他形容金字塔经文为〃现存资料中,对古埃及宗教及葬仪保存最完整的文件。而且,这种文件最值得信赖,是研究埃及宗教的学者最基本的资料……〃。至于(如大多数学者都同意的)为什么这些资料这么重要,则是因为那是连接人类记忆力所及的最近的过去,以及人类已经逐渐遗忘的遥远过去之间,惟一的开放道路:〃这些碑文,对已失落的世界的思考与语言的记录虽然已经模糊不清,却清楚地告诉在现代的我们,在遥远的过去,那些生活在史前的人们,他们的思考和语言仍然保留在这块土地上……一直到现代的我们能完全理解为止。〃

  我们不能不同意这种感觉:经文显然传达的是一个已经失落的世界的模样。但是这令我感到困惑:那个失落的世界中居住的不是野蛮人(一般人听到史前,便联想到野蛮人),而是一些精通宇宙科学的男男女女。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这件事:金字塔经文中,有相当成分的原始要素,但另一方面,它也有许多高深的法则与观念。我每次沉浸于这些古埃及学者所称的〃古代咒语〃时,都不能不被从那一层层阻碍理解的厚壁的背后隐约传来的高度知性所感动,并提醒自己,那绝对不是原始野蛮的〃史前人〃应该会有的复杂思考与概念。换句话说,金字塔经文通过象形文字的媒介,就如同大金字塔通过建筑的媒介,传达给后人一个令人震撼的印象:史前人拥有并知道如何使用高度的技术。但以现代人的常理,我们推定,太古时代的人类绝对不可能有高度的技术水准

  注释

  1〃沙卡拉,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一块绿色大理石的方尖碑,也是现在所知最早且最完整的方尖碑,是为接近4300年前的法老佩皮一世(pepi 1)之妻子英提(inty)所建。英提死后被尊奉为神。〃节录《伦敦泰晤士报》及《伦敦电报》。times,london,9,may,1992;see also daily tele graph,london,9 may 1992。

  2《古埃及百科全书》,110页;《古埃及旅行之钥》,66页;《古埃及之神》,140页。the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ed margaret bun son),new york and oxford,1991,p.110;traveller’s key to ancient egypt,p.77; ancient e gyp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p.140.

  3《王与神》,153页。henry frankfort,kingship and the gods,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1978.p。153.

  4细节请见《猎户星座之谜》,17页。波法尔认为本本为一流星:〃根据描述,这个流星应该有6到15吨重……陨落时必定非常恐怖……〃204页。robert bauval and

  adrian gibert,the orion mystery,wm heinemann,london,1994.

  5《古埃及地图》,36页。atlas of ancient egypr.

  3《猎户星座之谜》,57~58页。

  7《古埃及旅行之钥》,166页;《古埃及金字塔经文》,5页:〃金字塔经文……包括了非常古老的经文……其中有许多神秘或幻象用语,无法以今天的语言翻译。〃the ancient egyptian pyramid texts,p.v.

  第42章 迷惑的历史年代

  置身于乌纳斯法老王的墓窖,放眼望去,灰色的房间墙壁,从上到下,都填满了象形文字——一种被称为金字塔经文,已经没有生命的文字。但是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经文中反复提到的却是生命——永远的生命。法老王经过再生,成为猎户星座的一颗明星后,便可获得永生。正如本书第十九章中对墨西哥宗教观的观察,金字塔经文中,有几个地方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再生的愿望:

  噢,王哟。你是伟大的明星,猎户星座中的旅伴……你从东方的天空升起,因适当季节而新生,并在适当的时机重生……1

  尽管境界极为凄美,但是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法国考古学家玛斯佩罗因此认为,金字塔经文应该是〃经常保持半野蛮状态〃之人的作品2。而且,由于玛斯佩罗是第一个进入乌纳斯金字塔的古埃及学者,他被认定为鉴定经文的权威。我们可以理解,从1880年代他开始发表这些经文的翻译以来,他的意见如何主宰着学界。在胡狼的推波助澜下,玛斯佩罗将金字塔经文介绍给全世界,不过在这同时,他也将对金字塔经文的偏见传染给了学界,使得学术界一直以有色眼光看待这方面的知识,而未能及时尝试去解开一些经文相关的谜题。这实在是不幸至极,因为即使在今天大家开始以科学、技术的角度,谈论基沙的大金字塔之谜之际,古埃及学的学者们仍不愿意正视金字塔经文中一些惊人的文字内容,以及它们代表的意义。

  经文的内容读来相当怪异,好似在尝试以完全不适合的语法结构,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不过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用乔叟式的英语来解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用中世纪的德文词汇来形容超音速飞机,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经文内容是如此怪异了。

  失落技术的破碎图像

  就以一些帮助法老王死后飞往永生星界时使用的一些器材和附属品为例,经文中有这么一段叙述:

  天际的群种降临,地上的群神集合至你的身边。他们将手置于你的身下。他们为你做成一把梯子。你乘坐着梯子,升往天际。天空之门为你大开。群星闪烁的天空,大门为你而开。

  升天的法老王,时常与欧西里斯结合为一体,也被称为欧西里斯。我们在前面也提过,欧西里斯经常与猎户星座连在一起。欧西里斯/猎户星座被视为第一个攀爬神明做的梯子升天的人。经文中另外几节的文字中,也非常清楚地交代,这个梯子为绳梯,连接在一块悬在天上的铁板上,平常不是由下往天空,而是从空中下降至地面用的3。

  我怀疑,难道经文上的这些叙述反映出的仅为一些祭司的怪异想法?还是,从这些隐喻中,可以找到其他的解释?

  在经文的第261节中这样写道:〃国王为火焰,随风飘浮,从天际来到地面的尽头……国王在空中旅行,在地上旅行……他用从空中降下的方法升空……〃

  第310节,则以对话的方式这样写道:

  〃哦,那个世界在头上、在后脑的你,把这个拿来给我!〃

  〃把哪个渡船拿来给你?〃

  〃给我’飞行——着陆’的东西。〃

  第332节,应该是国王本人,吐露心声道:〃我就是那个从毒蛇缠绕中逃脱的人。改变方向,我在爆发的火焰中升空。两个天空从后面追我而来。〃

  第696节,经文提出一个问题:〃国王在哪里变成会飞的?〃

  经文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答:〃他们会给你带给哈努皮(hnwbark,hn…bird,hn的意义不明)。你将与它们同飞……你将飞,并着陆。〃

  另外,经文中有一些段落,我觉得学者应该更深入探讨的,例如:

  噢,吾父,大王,天窗的入口,已为你而开。

  水平线上的天门为你而开,神祗很高兴与你会面……请你坐在铁的宝座上,正如同在海里欧波里斯的大王一样。

  噢,国王,请你升天……天空为你回旋,地面为你动摇,不灭的星星因你而生畏惧。我为你而来。

  噢,你的座位隐而不见,我将迎你升天……

  土地说话,天门打开,天神葛布的门为你而开……请你往天上移动。乘坐铁的宝座。

  噢,我的父王,当你成神而去时,你以神明之尊,在空中旅行……你站在天地交集的地方……坐在神明都惊叹的铁制宝座上……

  虽然常被忽视,但是我们不能不提出,铁座的一再出现,令人感到困惑。据我所知,铁在古埃及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物质,尤其在金字塔时代,只有在陨石中才能找到。然而,在金字塔经文中,铁出现之频繁,几乎令人感到尴尬的地步:天空中的铁板、铁制的宝座以外,还有铁的权杖(第665c节)甚至国王的铁骨头(第325节、684节、723节),不一而足。

  在古埃及文中,铁被称之为布加(bja),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天上的金属〃或〃神圣的金属〃,也就是说,有关铁的知识,被视为神明赐予的另外一项礼物……

  失落的科学宝库

  神明在金字塔经文中还留下了什么其他指纹?

  我在读经文的过程中,竟然在最古老的一些章节中,发现了与岁差运动的时间有关的比喻。这些比喻用一套与其他章节完全不同的专业用语,也就是西班牙诗人桑帝拉纳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戴程德称之为〃哈姆雷特的石磨〃的古代科学语言,而与其他章节的文字几乎格格不入4。

  读者或许还记得,四根撑住天空支柱的〃宇宙图〃(cosmic diagram),是古代埃及语言使用的基本思考工具之一。这四根支柱存在的目的,是将因岁差运动而产生的世界性年代的四条线加以视觉化。天文学家将这四条线取名为〃秋分、春分、夏至、冬至的分至经线〃,并认定它们从天空的北极降下,将星座切成四大块。太阳以这些星座为背景,每2160年为一周期,太阳每逢春分、秋分的分点,以及夏至、冬至的至点,便惯性地分别从四条线上升起。

  金字塔经文中,似乎赋予宇宙支柱图很多的变形,而且就好像很多史前神话实际内藏有许多天文学资讯一般,岁差运动与天空戏剧性崩坏的图像之间也强烈重叠。金字塔经文暗示,〃天空石磨大乱〃,就是在指每2160年星座的十二宫就要轮回一次的运动,可能会造成一个坏运势的环境,肇始天空异变,而为地上带来大灾害。

  因此有一段这样的记述:

  自己创造出自己的太阳神雷——亚檀姆,原为万神及人类之神。可是人类开始反抗他的统治,因为他开始老化,狗头变成银色,肌肉变成金色,头发则变成了藏青色。

  发现人类的反抗后,上了年纪的太阳神亚檀姆(令人不能不联想到阿兹特克族中嗜血的第五太阳神托纳提乌),决定要惩罚那些叛乱者,因此杀掉大部分的人类。他把这个毁灭的任务交给塞克梅特(sekhmet),赛克梅特以满身沾血的恐怖狮头为特征,有时从自己身体喷火,并以虐杀人类为乐。

  恐怖的破坏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最后,雷终于介入,而拯救了〃残余〃的生灵;而他们,便是今天人类的祖先了。太阳神介入的方法便是发动一场大洪水,让口渴母狮喝下、睡着。当她醒来时,已经对追求毁灭不感兴趣,和平因而来到了这已饱经破坏的世界5。

  在这同时,雷决定从这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抽手:〃我对和人类在一起已感到厌烦。我已经把大部分的人类都杀光了。剩下来的几个,我已无兴趣……〃

  太阳神雷然后便骑在将自己变身成一条母牛的天空之女神奴特的背上(奴特是为了接下去的岁差运动的比喻而存在的),升空而去。不久后,母牛开始〃昏旋、颤抖,因为她离开地面太远了〃。这个情节,与冰岛的安姆洛迪神疯狂地旋转石磨,使得轴棒颤动的故事非常相似。当母牛对太阳神抱怨这不安定的状态时,太阳神雷命令道:〃把我的儿子修放在奴特的下面,成为天空支柱,守护着我。蜘蛛与黄昏同时退场。修,把母牛载在你的头上,安定母牛的身体。〃当修把自己放在母牛的下面,安定住她的身体后,立刻,〃上面的天空与下面的地便形成了〃。就在此同时,正如古埃及学者华理士·布奇爵士,在他古典名著《埃及人的诸神》(the gods of the egyp tians)中所述,〃母牛的四只脚,成为天空四个方位上的四根支柱〃。

  和大部分学者一样,华理士·布奇爵士假设古埃及传统中所说的〃四个方位〃仅为写实性的描述,所谓的〃上天〃除了你我头上的那片天空以外,没有其他意义。而在这段情节中出现的母牛的四只脚,也就是东南西北的意思而已。他以为——就算今天的古埃及学者也大都同意他的说法——头脑简单的海里欧波里斯祭司们,认真地以为天空有四个角落,分别以四根母牛的脚支撑起来,而修更为优秀,不动如柱地挺立在天地的中央,支撑起整个世界。

  但是,在桑帝拉纳及戴程德教授的新发现后,我们必须要重新阐释这些传统的故事。修和天上母牛的四只脚,应该是岁差运动上代表年代区分的古代科学符号,极轴(修)和分至经线(四只脚,或四个支柱,表示太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