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部分阅读

作品:点一盏心灯|作者:寂寞风尘泪|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4:50:02|下载:点一盏心灯TXT下载
  有位教美术史的教授,在谈到古代国家使用的颜料时说:“将贝壳烧烤之后,磨成细粉,再以胶水调和,可以做成白色的颜料。”

  接着,教授便举行考试,其中有一个是非题:

  如果你在海边捡到了贝壳,带回家放进烤箱,以五百度烤上三十分钟,再拿出来磨成细粉,以胶水调和,可以做成黑色颜料。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看完这个题目,便十分自信地答“是”。

  注意结论,而忽略细节;或专注细节而忽视结论。匆匆忙忙地,以自己想当然的方法去思想,却忽略了查证的功夫,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啊!

  平凡

  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一个人平凡,因为他是一个人。

  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应该有:一个人不平凡,因为他不是别人,古往今来就他这一个人,是为真正的他。

  也就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矛盾之间,在这既具备基本的人性,又有着天生不同的特性间,平凡人使自己成为不平凡,再以这些不平凡来影响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于是:

  伟大的哲学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不平凡的思想理论,使平凡的人们读了,能找到生命不平凡的意义。

  伟大的艺术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创作题材,使平凡的人欣赏之后,将心灵提升到不平凡的境界。

  伟大的科学家,在平凡的事务中,找到不平凡的秩序与方法、使平凡的物质,能化腐朽为神奇。

  最重要的是,这些伟大的,在创造那许多不平凡之后,却仍然跟我们一样,有爱、有憎、有喜、有悲,是那么的平凡!

  痛苦的抉择

  凶暴的敌人,一步步地接近,躲在树林里的人们知道,只要被发现,就将全部遭到屠杀,男人摹地抽出尖刀,将幼小孩子的喉管割断,以免他们发出惊恐的哭声,黑暗屏息中,可以听见仍然抱在母亲怀中,却已死亡的幼儿滴血的声音。

  这是一段二次大战时,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真实故事。由于一个被割断喉咙丢弃的孩子,后来为善心人救活,成年之后寻亲,才被世人知晓这段令人谏然的往事。

  有人问那孩子,你恨不恨你的父母?

  孩子说:如果当时我是父母,也会那样抉择。而且若不那么做,今天也就谈不到亲人重聚这件事了。

  有人问那母亲:当你的孩子被割断喉管时,你为什么能不痛哭?

  母亲答:因为我当时已经想不到悲哀这件事,更被剥夺了哭的权利。

  当人们做最痛苦的抉择时,常没有痛苦的权利。而当痛苦被唤起时,抉择却已经成为往事。

  先做朋友

  每次到酒庄(卖成瓶的酒给顾客的商店),总看见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挂了一个大牌子: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而当酒庄老板知道有人要请客,也必然会在把酒交给顾客时,叮嘱似他说:“先做朋友,再做主人。”对于这两句话,我一直不了解,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地问老板,到底其中的意思是什么。

  “当你举行宴会时,就主人的观点,自然要做到酒水无缺,客人能喝,你就能提供,甚至他要什么酒,你都能拿得出来,才显示主人的周到与慷慨。”老板十分郑重他说:“这时问题就发生了,因为你只顾敬酒,却没想到当客人酒醉后开车有多危险,或对他的身体有多大伤害,结果是做了最好的主人,也成了最坏的朋友。所以朋友比主人重要,先从朋友的角度考虑,再去做个好主人。”

  中国人请客时的劝酒、罚酒、敬酒、拼酒,举世闻名。相对的,因常喝酒引起的肝硬化比例,也堪世界之冠。当您做主人,给客人斟酒时,何不也说一声: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且慢下手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地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就在真正努力为公的人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突然发疯了——坏分子一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来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了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

  “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野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迸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野草给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里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什么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闲。

  在那富丽的庭园里,你可以看到大理石的雕刻、层叠的泉、清澈的池水、嵌瓷的走道和如茵的碧草、似锦的繁花。

  在那悠闲的庭园里,你可以看见曲折的长廊、团圆的月门、奇形的大湖石、青石板道和萧散的修篁、虬劲的松柏。

  西方人种花,喜欢花团锦簇,将那花坛点缀得华丽而整齐;西方人莳草,喜欢一色的碧丝,剪得如同地毯般均匀柔软。

  东方人赏花,喜欢疏影横斜的幽意,昨夜一枝开的,苔痕上阶绿的蕴藉,即使原能扶得挺直的枝干,也常任其歇斜错。

  如果将这东西方的庭园,就表面上比较,西方的属于贵族的华丽,东方的则近于乡野的寒碜:但是就其间含蕴的境界相比。东方的仿佛无羁的雅士,西方却有着暴发户的浮奢浅薄了。

  最重要的是:

  富丽的,常需要以争逐来换取,换来了财富、华贵与美丽的庭园;也换走了悠然宁静的情怀。于是喧闹的心境,只有那富丽的庭院能够憩息,而小憩之后,又得投入争逐。

  悠闲的庭园表现的是悠远和闲适,因为心远地自偏,所以能无争;闲里天地宽,所以能安适。于是在那悠闲的庭院里,不论是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朗日和风石下堪息,落然;不是为了许多优美,而是为了几分闲适。

  治视与治世

  假使你戴眼镜,而镜片脏了,在郎日下一定很容易觉察,因为明亮的光线,使镜片上的脏斑,成为在眼前遮翳的灰影。但是相反地,如果你处在黑暗的环境,因为四周一片晦暗,反倒难以发现镜片的污痕。

  问题是:在明亮的情况下,就算眼镜不干净,也没有大碍;反而在黑暗中:最需要光洁的镜片,帮助我们原本不清的视线。

  同样的道理,愈是在圣明的朝代,邪佞的小人愈无所遁形;愈是板荡黯檐的时际,愈难以辨别忠奸;不是人们不愿,也非因眼睛不好,而是环境不行。

  然则,常在黑暗中工作,而不知眼镜情况的人怎么办?很简单:不管眼镜是不是脏,常常脱下来擦一擦。治“视”如此,治“世”的道理也一样啊!

  中卷

  笔情

  我早生华发,未30岁,已经花白了许多,每有朋友问,便自嘲说:

  “不正像是“七紫三羊”的毛笔吗?

  同辈少有不知七紫三羊的,记忆好的人,甚至叫得出“集大庄、文清氏”或“老店林三益”这些制笔厂的名字,只因为早期的中小学生,多半都跟这种毛笔打过仗。

  “七紫三羊”正如其名,笔尖一段黑毛,约是那占全笔十分之七的所谓“七紫”;后面近笔杆处,包了一圈白色的短毛,则是占十分之三的所谓“三羊”。紫毫性刚,作为笔的中柱,有利于运锋转折;羊毫性柔,像是棉花般吸水,可以补紫毫载墨的不足。一主内,一主外;一在前线作战,一在后方供输,两者原该是最佳的搭配,但不知是否偷工减料,抑或因为幼年溺管,常觉得笔锋毛太刚太少,写小字时扭来扭去,作大字时又嫌硬。临柳公权尚能称手,若逢颜鲁公,就力不从心了。

  小时候写毛笔字真是苦差事,每次把笔插回套子,稍不小心就会折损笔毛;笔上潮湿的时候,直往外冒墨泡,溅得四处都是,笔干时又怕粘在套子中。尤其是放假之后,小小一支笔管,插在铜制的套子里,早已凝固成一杆枪,左摇右撼拔不出,硬拉出来,但见一截空笔杆,毛笔尖却留在了套子中。

  每次掉了笔头,母亲总先沾些松香粉,放在火上将松香烤化,再即刻插入笔杆里,不一下子就坚固了。这时我便会拿到水龙头下,打上肥皂,将那千年黑垢一并洗净,只是不知毛笔为什么那样吸墨,不论洗多少遍,还是挤得出黑水,也绝对没有办法把羊毫恢复新笔时的洁白。

  不过有些同学是只用“七紫”,而不用“三羊”的,他们泡笔时,我发开那紫毫的笔尖,笔腹以上,羊毫的位置则一律不动,据说这样特别好使力,我曾借来用过几回,觉得像在用羽毛笔。

  羽毛笔在中国是不流行的,何况那时大家早用了自来水钢笔,不过我倒是私下自造过几支,方法是捡公鸡的翅膀大羽毛,用刀片将羽茎削成斜面,再于尖端处垂直切一刀,完全成为钢笔尖的样子。

  只是用这种上造的羽毛笔别有一种钢笔所无的趣味。

  这是因为羽毛不似钢铁的坚硬,随着运笔的轻重,能变化出许多粗细不同的线条,正像是西洋中国世纪羊皮书上的字,有一种特别的立体效果。此外羽毛笔还有一妙,就是书写时沙沙作声,随着笔划的轻重转折而抑扬高低,除了实用价值不及钢笔耐久,在艺术表现上,羽毛笔显然跟中国毛笔一样,更具有变化,也更贴心。

  小学时,签字笔尚未发明,不过我也早已尝试,用厨房洗锅的“轻石”,靡成小小的尖头,再配上自来水笔的笔管,由于轻石多孔而吸水,笔管内的墨汁自然顺石而下,颇能写上一些字。

  只是我这自造的签字笔太不耐用,笔尖又脆弱易折,为此我弄脏了不少本子,受了许多责骂,但后来想想自己是最早使用签字笔的人,倒还有几分得意。

  似乎在签字笔发明之前,原子笔就流行了起来,也便总可以见到染得一身一脸原子笔油的人,和写在这一面,不久之后全透到纸背的情况。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