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部分阅读

作品:定慧初修|作者:猪八戒他弟|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1:00:33|下载:定慧初修TXT下载
  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大居士接待这位禅师,知道他来化缘,就说:〃好啊,大和尚,我问你,答得出来一切供养,答不出来,免谈。”和尚说好,你问吧。居士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一个古老的铜镜,脏兮兮的,生满铜锈,没有擦干净前怎样呢?和尚答:〃黑如漆。”染污得像沾过油漆一样,黑乌乌的一片。居士又问:〃古镜既磨后如何?〃假使好好靡擦干净了后怎样?和尚答:〃照天照地。〃这下可好,大居士说:“不行,对不起,请出去,不供养你。

  没有错啊!依教理讲,那禅师这样回答,一点都没有错,古镜未磨,此心还没得定发慧,没悟以前,黑如漆,那里有错?古镜既磨后如何?照天照地,那不是唯识所讲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了吗?但是宗门祖师禅与如来禅不同。你们如果去化缘,遇到同样的情况,给人扫地出门,你服不服气啊?不服气。这和尚当然不服气,再去修行,又住茅蓬潜修,三年以后,再回来化缘。大居士看到他又来了,好啊,请坐,我问你,还是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答:〃此去汉阳不远。〃再问:〃古镜既磨后如何?”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嘿!请接受供养。

  这是什么道理?三年的历练毕竟没有白费。他先前所答,已非泛泛之辈玩口头禅的阶段,真也到了相当程度,也有相当的功夫,但仍不行。照见五蕴皆空,便算了道吗?不对的,我们这位大维摩居士说不对就不对,你有什么办法。

  这次寒假共修,每个人都要好好观心,不做观明点,或者念佛念咒等等其他功夫。明点是心造,念佛念咒也都是此心在念,观想佛菩萨亦是同样这颗心在想。凡所有想,皆是境,佛也好,魔也好,山水也好,人物也好,都是境界;能起境界,能想,能诸般造作的,非境。所观所照的是心念的变相,是境界般若;能观能照的,不是境界般若,而是实相般若。修行人必须找到能观能照的那个,才算开始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

  苦由我来、有我就有苦

  我为了怕你们听了似懂非懂,因此婆婆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将心经般若观法,从头至尾,从尾至头,反反覆覆,不厌其烦地加以说明,希望大家好好体会,好好在八识田中记牢。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你们当中已有少数人有一点入门的样子了.但大部分还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甚至有些更妄作聪明,自以为是,在那里理上推理,头上安头,越来越离谱,要不得。在座之中,每人至少已有七天的禅修经验,放下一切法,放下一切心。现在好好求忏悔,每一上座,不要忘记先前所讲,先诚敬地忏悔,然后真心地发愿。再来,依心经观心,如此修去。

  观自在菩萨开始从四谛法〃苦集灭道〃的苦谛开示我们,痛下一锥。苦海茫茫,一切众生有求皆苦。不但世间法求不得苦,求出世间法而不能相应更苦。想学佛,想出家,想成道,多苦啊!世出世间,一切皆苦。如何了脱这苦呢?苦由那里来呢?……由〃我〃来。有我就有苦。我从那里来?由身由心.由念头思想和四大和合而来,是名〃色受想行识〃五蕴。先要了此五蕴,才能跳出苦海。跳出苦海即是“度一切昔厄〃。如同乘船由此岸到彼岸,需要借助工具。般若观行,正是最好最妙的工具。依之起修,自性自了,自性自度,还怕跳不出痛苦深渊,照见五蕴皆空吗?

  我们如果做白骨观,身上肌肉、气脉、神经、细胞等等都化掉了,还有什么气脉不气脉的,不就好了吗?有气脉就是还有肉体,肉体是受阴。受蕴那里来?从色蕴的四大来。四大空不了,其余受想行识四蕴更免谈了。因此无法度一切苦厄,长日都在苦中。所以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从观心去了世间诸苦。

  观心不要蓄意,不要用力,自自然然去观。实际上,你一观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已经跑掉了。跑了的不去追寻,未来尚未生起的,不去迎取。当下即是空。管它空也好,不空也好,一念清净自在。有杂念妄想来,---舍,布施掉,即传统禅宗讲〃放下〃。念念舍,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世间念头,佛法念头,一切皆是虚妄。譬如圆觉经所讲,“知幻即离〃。知道这念头是虚假幻化的,它来了,不必费力赶它,轻轻一观,本来空嘛!〃不假方便〃。用不着求佛菩萨帮忙。〃离幻即觉〃。离开了妄想,不就清清静静,明明白白,自性般若,没有程序,〃亦无渐次〃,当下现前,这不是很好吗?可是有些人也许错解了圆觉经,以为觉了就成佛。他不知道,纵使如此,还是初觉始觉,不是本觉。

  四大并没有障碍你

  般若观行的功夫真到了家,突然之间,顿悟,照见五蕴皆空。身心内外统统空,见自性真空。若是还有气脉,还有感觉,还有痛苦,坐着不舒服,那都陷在受阴、想阴里头,还谈个什么其他的呢?纵然你得了定,呼吸停止,脉还不止,依旧没能脱离行阴。即使脉也停了,你暖、寿、识仍在,依旧无法超出识阴的控制。

  那么,借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修法,人人直修下去,由观到照。等到照的时候,那便一点也不吃力,也用不着修,但又不离修。自然而修,修而不修,也无着力之处,好像无修无证,但又清明在躬,才能度一切苦厄。

  如果这种观心法门,一时功夫不能得力,我们还可利用接下来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方便观慧,与之配合而修。有大智慧的人,一听〃色即是空〃,两腿盘着也好,不盘着也好,一念顿住,把色身一抛,就丢掉了。凡夫怎样都丢不开,无始以来就舍不得这个集根本业气于一身的肉体,禅宗称之为色谷子,一投胎钻到这里面去,以后便爬不出来。好像那个蜡丸一样,药一装入蜡丸之中,一封,困住了,打不开。你看,这色谷子有多麻烦,多厉害。

  但是,你若真把色身空掉了,却也不要就此执着一个空,只知性空,不晓得缘起,不能起妙用,那便落在〃见取见〃上,还不算数,这时更要回心向大,转成菩萨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的诸种宇宙现象,本性是空的;而正因为本性是空的,所以才能缘起所有世间的事事物物。因此上面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指的是〃缘起性空〃;下面两句话马上一转,直入大乘菩萨道〃性空缘起〃的妙有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四大丢不丢开都一样,它本身自然就是空的。你觉得你被四大障碍住,其实是你自己的念头在作怪,自我拘束,四大并没有障碍你,你和念头一样,本空。你若参透了这个道理,又何妨四大之存在?!有了四大才能创造诸般事业,成就种种度生功行,多么棒!

  如此,〃受〃的情况也是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们坐在这里,就算感受空掉了,也不必一直贪着这个空境。换句话说,陷在受阴境中受苦也不错嘛!双腿一盘,坐久了,哎呀我的妈!人生能有此番经验,岂不有趣?!(一笑)

  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

  我昨天告诉大家,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无始以来,我们破坏人家的好事,伤害其他众生,使其身心受大痛苦,这类勾当我们做得多了,现在自己也尝尝看,消受消受,何必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扭扭捏捏,多没出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腿麻,你难过,那么就自己回转来往内观照一下,正在那个酸痛胀麻的时候,自己仔细看看,满好玩的。我们还可跟它讲话,格老子,你痛个什么鬼?乖一点好不好?!嘿,这不痛得痛快吗!你那清清楚楚知道痛的那个并不痛,对不对?懂不懂?你要真懂了,般若修法就人门了。

  再接下来轮到〃想〃。〃想不异空〃,它本来就是虚妄的、假的、认不得真的,所以叫妄想,为什么还要那么死心眼,上当受骗呢!想,你尽量想,给你想个够,想累了,看你还想不想?一个念头过来,它在你那里留都不留,一刹那便溜走了。来无影,去无踪,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根本就是它来空你,难道你还真有本事空它吗?

  可是,当你感受进入清净的状态时,也别猛抓住清净,执着空,自以为高明。〃空不异想〃,空的境界本是妄想的双相,有何稀奇?一般凡夫妄想落在有边,生生世世不离六道轮回;而小乘声闻缘觉落在空边,不能起诸妙用,普济群生,尚未究竟。〃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与空不二,根本没有什么想不想,空不空的问题。你死守一个空,自以为是,其实正是个要不得的大妄想,该打香板!

  受阴、想阴解决了以后,紧接着行阴和识阴的问题。〃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行和识一般人无法认得,很难懂。你们有人自以为懂心经,随随便便,信口开河,不要谤法造孽呀!你色阴受阴了了,想阴也了了,慢慢才体会到没有妄想,虽然好像没有妄想,可是有个东西。是什么,讲也讲不出来,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却有一个什么似的在那里,这就是行阴。无明缘行,正是这一念无明在作怪,而你却以为是清净;以为是道,活见你的大头鬼。

  再说,受想行识的〃想〃和〃识〃,彼此有别。想只能说是识阴所起的表层作用。唯识的〃识〃很深奥,很不简单。你们听〃成唯识论”的课听不懂,应该的,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如果能做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便能一路下去,了解并解脱后面紧跟着的几个阴境---受、想、行、识。

  善念恶念都不沾

  观自在菩萨在谈完了五蕴的真相之后,继续更进一步给舍利弗做结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但要身空,不但要我空,连法也要空。般若也好,佛法也好,有为也好,无为也好;无一不是幻化假名。〃法不异空,空不异法,法即是空,空即是法〃,什么法都丢,都空掉。一切法空,小乘法、大乘法、显教、密教等等,凡所有法,一股邋遢统统没有,但不贪恋一个空,那样子就对了。

  然后,在这诸法空相当中,你正好修持。这个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相般若,自性真空。于此境界,自自然然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此即行深。然而什么是不生?……无生法忍。一天到晚,尽管吃饭、穿衣;尽管开玩笑,打哈哈,乃至忙碌奔波,喜、怒、哀、乐样样都来,却是动而不动,生而不生。每个念头用过了,当下即舍即空,即用即有。既然不生,当然不灭,不生不灭,圆满无碍。并且,在这诸法空相当中,还有什么脏不脏、净不净的,〃不垢不净〃。善念恶念皆不沾,譬如宇宙虚空,香的、臭的,好的、坏的,它一概包容,也一概不失自己本来面目。在这诸法空相当中,你修它也多不起来,你不修它也少不了一丁点儿,空就是空,无所谓大小多寡,增加减少,你们大家功夫不到,没有悟道,空不了五蕴,难道这样便少了道吗?……没有少啦!〃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得寸进尺,一步一步再开导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你如此身心空灵去修,什么障碍都没有。你说你腿痛,那么且看看那个腿痛的念头痛不痛?别看腿。知道痛的那个,其实不痛,根本没有怎样嘛!〃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睛,你们打坐还有个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等等这些名堂呢?〃无色声香味触法〃,既无六根,何来六尘?六根六尘空得一干二净,彻底没有。有也无妨,因为〃诸法空相〃,有也空啊!我们出家学佛,天天念经,到底念什么经?!打起坐来,不是眼睛,便是耳朵,时时抓得牢牢的;哎呀,我的眼睛不舒服啊,耳朵难过啊。去你的!怎么不好好了解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下就都空掉了,毫不拖泥带水。什么白骨、明点、气脉这些热热闹闹的玩意儿,理都不理,直截了当便空了六根六尘。

  生死本空、有何可怕

  六根六尘空了还不算数。经文又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眼界,无耳界,一界一界算到无意识界,这十八界都空;四谛也空,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所谓灭,无所谓道。由无明缘行、行缘色,一脉相承的十二因缘,环环皆空。因此,〃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你说那我把无明空了,就完了,对吗?---不对。自以为空到了头,便算了事,那是昏了头。其实无明也没有什么尽不尽、了不了的啊!乃至十二因缘的最末一位〃生死〃,同样没有什么解脱不解脱的。为什么要了生死?了了干什么?生死本空,有何可怕!故说〃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了了生死的人,人到那里去了?……还在生死中啊!注意哦!大家注意听,别会错意,自找麻烦。

  观自在菩萨如此这般,细说般若观心法门,娓娓道来,无一不是为了要一切众生,真放下,真解脱,真自在。他起先由四谛法起讲,现在又归结到它。〃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生老病死苦的烦恼都没有了,又须要什么智慧不智慧的法药来治疗呢?又有什么成败得失呢?〃无智亦无得〃,得什么?得道啊?有个道可得,那就错了。本来无所得,何必大惊小怪,患得患失,庸人自扰呢!〃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当修行到这一地步,无智亦无得,便算你证得般若了,由观起修,终于照到了。但仍没有彻底解脱,还未完全明心见性。不过般若智慧已经登堂入室,因此〃心无挂碍〃。休息也好,工作也好,在家也好,出家也好,一切心,一切法,不相妨碍。

  那么,〃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时于任何境界皆无惊怕之心,不畏生死,不怕轮回。正因为悟到自性般若的大智慧,所以才能更上层楼,没有任何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成就佛果。大乘菩萨的境界不是没有梦想,普度众生,觉悟有情,正是大乘修行人的梦想。你们朝暮课诵楞严咒的偈子里,有两句话:〃销我亿劫颠倒想〃与〃希更审除微细惑”,要消除那个微细惑业可真难了。我从几十年的经验,看了老一辈子,看了年轻一代,许多都走了岔路还不自知,少有功德圆满的。这细微到极点不易检查出来的业惑,越是修到最后,越难捉摸。结果自己搞不清楚,处处怀疑,东找西找,没有了结。

  见性解脱、能所双泯

  因此,连这一丝丝、一些些虚无飘渺的惑业,也都得依般若波罗密多,彻底断除。〃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般若正观现前,这才大功告成,究竟涅盘。这个时候真正是悟了,不是观,也不是照,而是见性解脱,能所双泯,大圆满,大自在。经文前面,由观自在起到照见五蕴皆空,属有为法,即是维摩经所讲的“尽”法门;后面“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多。依般若彼罗密多故,心无挂碍”到“究竟涅盘〃这一段,属无为法,即是维摩经所讲的“无尽〃法门。

  接着,观自在菩萨又很慎重地吩咐舍利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真正要能大彻大悟,成就正等正觉的圆满果位,非依自性般若智慧的解脱不可。你们惘惑,以为念个咒子可以成佛,那么〃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般若波罗密多正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咒语,能让一切众生证到自性光明宝藏,再也没有另一个咒子超越过它了,无有能与匹敌者。所有的咒语,一碰到般若波罗密多,还有什么戏唱呢?你们为什么不念呢?不过光嘴念还不行,你要用心眼观照,确实证到,不然你无法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灵感的地步。般若波罗密多真能破除你们那些莫名其妙的迷信思想,真能顿消三界一切烦恼痛苦,不是随便说说,闹着玩的。

  《心经》讲到这里,观自在菩萨知道大家喜欢神秘,喜欢弄个咒语,念念有词,于是为了满众生愿,干脆也把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无上大咒传了:〃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你们现在一起念,用闽南语或广东话比较接近原音。

  自度自度、快快自度

  至于这个咒子意思如何呢?〃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自度自度,快快自度;〃波罗僧揭谛〃,大家快快自度,并度大家。菩萨传你这个法,就是要你自我承担,别再自欺欺人。人贵自立,自助天助。唯有自度,才是正法。光死皮活赖,向佛菩萨求这求那,终究不是办法。各人生死各人了,自己业障自己消。任何法门修到最后,都要依般若波罗密多,才能悟入自性如来大光明藏。别再颠三倒四,窝窝囊囊,好好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吧!〃菩提〃,觉悟啊!脑子清醒啊!〃萨婆诃〃,快快觉悟,不要做梦,不要迷迷糊糊了。

  你们看看,般若正观修行之路,多么洒脱,多么直截了当。因此今年此次寒假禅修,要大家把密法、净土等等各种修法,统统暂时搁一下。少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疑神疑鬼。那么你说学禅宗,这才有一点相似,懂了吗?大家昼夜二六时中,如此观照下去,必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进入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的心中心。下座。自己在座位前向佛、法、僧三宝,顶礼三拜。以无所求之心,一心一意,虔诚恭敬;敬重佛,敬重僧,自己才能得益。好了,休息。

  第七章 观音法门略讲

  定慧初修

  这一次禅修,本来是十方丛林书院同学们自动发心的寒假静修,社会一般人士要求参加,也不准随便进出,一切应遵守禅堂规定。“大磬”打三声,集体进入禅堂,在自己的位置坐好;再敲“木鱼”三声以后止静。“引磬”三声下坐。真正打坐入定的人,叫不醒他,身体柔软像棉花一样,动摇他身体会受伤害,所以打坐出定要用引磬。

  你们到此地来,身心放下,初步练习“静坐”,不可说是来学“禅宗”。现在时代变化太大,禅宗几已不绝如缕,所以这个观念千万不可混淆。至于如何是静坐的姿势?我先请明光法师向诸位报告七支坐法后,再来补充说明。必需先把姿势坐准确了,两足的气脉就容易打通。

  佛门“三皈依”,念“皈依佛,两足尊”。在教理上说,佛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故称两足尊,看来只是理念上的事。其实,这两足气机的流畅,和得身通确实有极大的关系。一般静坐的人,两腿一盘就发生酸、麻、痒、胀、痛、冷、热等等身体内在的感受,都是毛病。金刚经上说:“降伏其心”。其实“降伏其腿”也不易。假使有人双跏趺坐能够坐上六小时不动,能不能算是腿气脉打通?不能。为什么原因?慢慢再与诸位讲解。

  其次诸如生理上的种种病苦障碍,如何过关?与心理上第六意识如何起修?而得证戒定慧的道果,这是我这一次寒假静修要求同学用功的方向。

  初学静坐,如何达到静?大家不要特别求一个静,姿势坐好,六根不用,眼睛不外视,耳朵听到外界种种音声,虽然非常吵闹,但六根意识不动,与你如同两个世界,毫不相干,闹市就同山林一样,内心自然就静了,何必再去求一个静的境界?当然,自己觉得心理的思想妄念来去不停,这是个问题。大家不要忘记了一切学问修持都从静中来,人性本来是静,动是后天的染污,从古至今,从生至死,始终是静,思想来去你不要理它,也不要欢迎它,不迎不拒,自然“随它落地自成灰。”你越想去注意思想,反而激荡内心的思想,发而成为外在的语言声音,从身心深入体会参透这些道理,慢慢就会进入观世音入道之门。

  一上座你不要管自己的妄想,比如街上的车水马龙,我昼夜在此境界中,我把它当成什么声音呢?当成海潮音。普门品上说:“梵音海潮音”。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浙江普陀山。那海水的浪潮,比现在还要吵;风涛浪起,如同风吹高楼呼呼作响,各种声音都有。但是,你只是听到而不干扰,不是听不见声音。听不见不就如同死人一样?也不是用意去听它,本来现成,不要另外去听。声音来了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作用,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自然就对了,非常简单。

  所以,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报告自己修持的心得,观音菩萨作总结论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认为娑婆世界众生修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最好。所谓“圆通”,就是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因声音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十方无障碍,能够清净圆满通达进入道的境界。希望在座男女老幼共同走观音念佛的法门,不管行住坐卧之间,一心不乱的念去。念念之间与观世音菩萨根根相连,自然亲证观音菩萨“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到达入流亡所的境界。

  说到观音法门,插进一段有趣的事。一般说来,每个宗教,从古至今多半重男轻女,释迦牟尼也不例外。尽管提倡人性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还是重男轻女。何以重男轻女?可从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找出原因来,暂时不去讨论它。我常说一件有趣的事,中国道家推崇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最后还是崇拜他的母亲瑶池圣母;天主教供奉圣母玛利亚;而佛教中观世音菩萨普遍被崇信。几乎所有宗教最后还是以母教为依归,其理由安在?可以说,每一个宗教都是以“母爱”为人类仁慈博爱的具体表现,非常尊重女性道德典型。

  从人类文化思想上看,观音菩萨,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早就存在,尤其在东方普遍的被流传崇拜。他比释迦牟尼发早先成佛,叫正法明如来,本身也是男性。因为同情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所以在东方经常以女性来示现,辅助释迦牟尼的教化。尤其是中国,白衣观音非常流行,与天主教圣母玛利亚有时几乎不可分,像佛教中咒语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早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已有流传,而且佛教密宗的修法,修法时多半是画十字的,如护身手印,先印额,再印左肩,印右肩,印胸,印喉,如同画十字一样。且学密宗的人,必须先经过灌顶,就大似西方所讲的洗礼。现在更可以证明,在南非共和国,以及印地安人,早就发现流着六字大明咒,可是很难考证到究竟起于何时。

  因此我们可以得一结论:不问形而上道,就形而下讲,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文化已经统一,可是当精神文明达到最高处时,这个世界就毁灭了,又形成第二个世界,与我们人生一样的悲哀。我们生命的最高成就,多半中年就完成了,老年不过是停滞在中少年的理想,使之变成事实。世间出世间的事业都是如此,每一代每一代累计经验加上去,始终停止在中少年阶段。人智慧最成熟的时候,是五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可是智慧成熟了,就像苹果掉下地来一样,一代一代永远掉下去。所以,我说人类的历史文化,永远只有二三十岁。我们认为东西方文化长达几千年,颇有自抬身价之嫌,这是人类文化一大讽刺,非常可悲。

  在佛教地区中,西藏号称佛国。当年在西藏,有的区域,到了晚上只听到金刚念诵的声音,夜阑人静,家家烤着火,都在念诵此咒。念诵的方法,唇齿不动,舌头微弹,念:唵是头部音,阿是胸部音,吽 是丹田音,音声拉长,一口气称念。如我们头痛感冒只念唵音,可以出汗治头痛;念阿音治胸腔病,念吽音治肠胃病。我现在告诉大家这个咒语流行全世界。但中国还流行大悲咒。很多人持大悲咒,与人治病,非常灵效,有人问起大悲咒原来的梵音,如果真正研究梵文,今天全世界所诵的梵音恐怕没有一个人绝对准确,都是根据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因此我们暂且不要管发音如何,只要真诚念下去就对了!

  再说观世音菩萨与观自在菩萨这二个名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一还是二?可以说是一,也可以说是二。观自在菩萨有时又化身为大梵天的天主,也穿白衣,他庇荫一大千世界。佛教讲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问题研究起来很深、也很多。先简单讲这二尊佛号所代表的修法。观世音菩萨是用耳根圆通修法,而观自在菩萨是用眼睛修色界大光明定。人体内部本来有光,宇宙本来是光,光与音声充满这个宇宙,甚至于到太空。太空里有个黑洞,黑也是光啊!黑色黑光,白色白光,学过科学都应知道。黑光、白光、红光等等,都是光,光波一样,只是分子排列不同而已。等于金刚钻与煤炭成分都是碳,只是原子排列构不同,普通碳原子排列是不定形,而金刚钻之碳原子排列成结晶形的八面体构造,在高压下方能形成金刚钻。所以,金刚钻融化了,其实与煤炭成分一样。由此得知暗光与亮光,只是光度不同而已。

  观自在菩萨是修光,用眼睛起修配合意识;观世音菩萨是用耳朵起修配合音声。这两个法门,我想你们修半天就可以见大效,自然心领神会,身体也得祛病延年,受用不尽。但是,有一点必需先吩咐大家,修这两种法门,可以发起相似的神通,很快可以听到世间以外的音声,甚至可以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你自然会有前知。但如果执着向这一面走,也很可能会走入魔道了。因你福德善行,功德智慧不够,走向神通的路线,道业容易耽误。其实既没有佛亦没有魔,只是怕自己玩弄神通,诱惑众生,怪力乱神,以神通自满而妨碍菩提大道。

  如果把菩提大道比喻作一百层楼,玩弄神通可说只到第二层楼,再也上不去。这句话我先申明在先,希望男女老幼,尤其是老一辈的道友们都要注意,必须走渐修的路线才有成就。老一辈的朋友们,又有道德,又有学问,那么多年来,我只看到你们垂垂老矣!衰病不堪,大概是修乌漆菩萨法门,一脸乌相。先不讲有道无道,对生理效果应先见效。

  佛法是非常科学的实证,因此,大家应各走各的路,个人选定一门深入,至死不变。有人修念佛三昧,那还是依此修,有人持大悲咒习惯还是持大悲咒,有人念六字大明咒达到一心不乱,则还是念六字大明咒;或修六妙门、白骨观,种种法门都可以,但是,大家不要变来变去。有人如果有其他信仰祷告,一样的可以各走各的路线,选定一门。或者有人说:“我什么法门都用不上路”,那你就用观世音法门。

  我现在讲话的声音与外面车水马龙的声音,大家都听到了,但不要注意听它;现在鞭炮声也听到了。鞭炮放过就清净了,本来清净的。这是最粗浅的观音法门,马上可以体会。不管是念佛也好,走任何修行法门,慢慢宁静回转来可以听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不需做任何功夫。身体内部本来是有声音的,为什么大家听不见?如果从事科学研究,人体血液的流动,心脏的跳动,身体内部音声的震动,却比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声音还大。老子说:“大音希声”。宇宙运行的声音很大,可是人们自己习惯了,反而听不见。银河系统声音最大,我们人类也听不见。连我们身体内部的音声也是一样听不见。

  什么时候你才听见呢?当人睡下去靠在枕头上,还没有睡着以前,你用手把两耳朦起来,像包饺子把耳朵合拢起来,此时就听到心脏血液流动声音很大。搭乘飞机时的噪音或在战场上炮弹爆炸的巨声,拿手朦起耳朵,同样比较容易与外界音声隔离;那时,内在音声就很大。但是,修持观音法门的人,在静态之时,可以听到自己内在的音声;即使在最热闹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到自己内在的音声。修持到此地步,身体上的转化,可以到达相当的情况。慢慢听自己内部的音声静下去,血液流动、心脏跳动的音声都静下去,静到什么程度呢?连身体内部的音声都清净了,那时会出现一种非常奇妙的音声。顺便告诉你们,当年我在四川峨眉山顶上闭关时候的经验。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峨眉山顶上,冰天雪地中,夜里起来静坐,万籁俱寂,飞鸟亦无,清净境界,如身游太虚中,安心自在,就像神仙境界一般非常舒适。而且常听到虚空中天乐之音,非常美妙。因而想到庄子所谓“天籁之音”。庄子形容冷冷然、清雅悠美浑厚的音声,那真是闻所未闻的天音。依我的经验,现在虽在吵闹的都市中,心灵一静,天籁的梵音仍然可以听到,与嘈杂的音声毫不相碍。所以恳切希望诸位依此修观世音法门,一定会有所成就。

  现在引用楞严经观音圆通法门这一段经文,再加以说明。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二十五位菩萨,一一起来报告心得,现在轮到观世音菩萨起立自述。先向佛顶礼,然后向佛报告说:“我现在回想过去无量数劫以前,那时有一位观世音佛出现世间,我就在佛前发起求证自性正觉的菩提心。观世音佛就教我;从闻、思、修(闻声、思惟、修证)三个阶段去修持,证入如来的正定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音声缩短的翻译)。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他说:我一上坐,耳根清净自然听到外界一切音声,乃至呼吸的声音,对于这些音声不讨厌它,也不用心去听它,第六意识不起分别,慢慢静下来,自然听到自己内在生理血液循环流动的音声,再静下来,忘记了所听的声音,就入与能闻的自性之流,忘去所闻的声音之相。“入流亡所”,忘掉所听的音声,乃至于念佛的音声都没有了,内在的声音也没有了,外面的声音也没有,完全清净到极点,再由这了无所闻的寂灭中进修,有声与无声动静两种境象,都了然无碍,却一念不生。我们耳朵听到有声音是动相,注意听到“没有听到的”叫做静相,动相与静相都是生灭相对法,道不在动相与静相上,所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声音来听见动相,声音没有了听到静相;有时当我们很静的时候,忽然又来声音,马上又听到动相,动静只是现象的不同。我们能听动相与能听静相的,不在声音本身,更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所不在,而心理却明明白白,没有动过。动来知道动,静来知道静,能知道动与静这个没有动过,生而不生,用而不用。如此再加以精进,能闻与所闻的作用功能,都涣然冰释净尽!能听声音的本题功能,以及所闻声音的作用,不管动与静,都涣然释然,“尽闻不住”,你甚至于觉得超越跳出宇宙观念的范围,如此,再进一步就可以彻底明心见性,与形而上的道体浑合为一。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我们听声音后面还有能感觉到自己在听的,那个觉性与所觉的声音,能觉与所觉都空掉了,空的境界与自己大彻大悟的境界都没有了,能所双亡,尽闻无相的境界也无所住,空与觉性就浑然一体,至极于圆明之境。“空所空灭”,能空与所空的现象也没有;“生灭寂灭”,自然就灭尽生灭的作用;于是绝对真空的寂灭自性就当下现前。空去能生能灭的,达到浑然一体圆明道体,所以到此时,呼吸也停了。(呼吸法是练气修脉的方法,它本身是生灭法。凡是生灭法都是现象,不是道体。在此告诉你们一个重要道理,我们念头思想先动,还是呼吸气先动?念头动了气就动了。一个人如果念头完全不动,呼吸自然停止;呼吸停止的时候,身体本能也就完全充电贯满。所以练气功修九节佛风种种呼吸往来的修法是很笨的事,不能完全充电;真正充电的时候,念头完全不动,不呼也不吸,就充电了。)

  那么,你把握观音法门,慢慢向内听声音,达到一念不生,身体气脉自然起变化,定力也增加了。因念头完全静止,呼吸不往不来,自然腿就容易打通。坐着舒服极了,不想下座,动也不想动了,坐上七天七夜又有何困难?到此时,形而上的道体自然完全呈现了,突然超越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境界。十方世界立即洞彻圆明,(十方代表整个空虚宇宙)岂止是天人合一,完全圆满清净一体了。这时,获得两种特殊胜妙的功能:上合十方一切诸佛,本元自性的妙觉真心,与过去一切所有成就的圣贤诸佛,心心相印,同具有大慈大悲的能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天、魔、人、畜生、饿鬼、地狱),与众生的心虑同体。故与一切众生同样具有悲天悯人的行止,不分上下。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我常希望女性的道友们,尤其用功不上路,智慧不开、福报不具足,求求最同情女性的观世音菩萨。男性也一样。古代禅宗很多位祖师,就以专心称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而大彻大悟。有这些先辈作榜样,我们更应效法学习观世音耳根圆通的修法。佛当时教导弟子,一般声闻众也都是听佛的声音而入道、证果。因为东方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为灵利,一切修法皆靠耳根而传导,不管禅宗、净土、密宗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观音法门。尤其初步静坐,必需由此入手。佛经叫“预流向”,准备证果向此方修;修成功了就叫“预流果”。不由此修想成就道果,无有是处。

  尤其高研班的同学们,把硕士、博士学位看得牢牢的,这叫死人棺材。所有的学问,都是死人的古董,抵不住生死。如果真正放下向此修去,悟道的成就很快,那时,世间上的学问自然通彻,甚至于不需博闻强记,念头一提就懂了。当然,见地、修证、行愿三位一体,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不要捡这个便宜。各人的根器不同,所以,禅师的教育没有一定。自负高慢者抑之,自卑贱下者扶之;过与不及扶仰之间,应机而施教。有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不可一概而论。

  此次寒假静修,希望你们自动自发的,平常行住坐卧间,多向此中体会。如何打断妄念,启发智慧,修证自己心理行为,不起心动念,真正向此用心,我自然会来指导。平常少闲聊交谈,珍惜自己生命短暂光阴,不要管自己身体上的变化。色身的感觉,也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师说法至此时,明光法师突然身体震动,离座连续跳跃,身动座椅。师即以香板击案,赫然一拍云:“明光!不要随身动!”当即寂然。)

  师示云:明光,不要被感觉受阴所使!这个就是受阴境界。色身的生死,由意识现行习气,追逐色阴而生觉受,到了此时,意识不随它转,受阴也空,就转不动了。色身觉受,没有加上意识去助伴,它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