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7章

作品:烟醉|作者:津夏|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0:50:34|下载:烟醉TXT下载
  缘妹挥衅肺唬 ?br/>

  “来这儿都没品位!”

  “哎—你我在其中哦!”

  “那你坦白点带个头,也算帮人家妈咪解围—”

  “算了,冤大头你来当!”

  结果人是没得换,那边总裁一声令下:“把制服脱了吧,你们是把朋友们吓倒了!”他的这个主意很绝,小姐们脱掉各色制服,身上也就没剩下几样东西了。于是,总裁指定了搭配,这才算扯下了大家绷起来的面子。

  总裁发言:“条件有限,大家见谅。”并一一敬酒,对于每个小姐,忘不了叮嘱多陪身边的大哥喝酒;末了,总裁一声“祝大家幸福”,起身道别了。

  印刷厂的业务员加上尽职尽责的小姐们,老老实实把姜灿和阿弥灌了个大醉;另外那两个总工不知道是何下场。

  姜灿和阿弥早上醒来只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白,两个人都庆幸各自分开住在一边,要是同住一个房间,还不知道醒来谁在谁的怀里呢!

  早餐时阿弥对姜灿说:“我昨天不该喝酒的,我本来想看你的好戏!”

  “什么好戏?没戏的!这种场合啊,还是把自己灌醉了来得直接。”

  “啊,醉了什么也干不了!”

  “关键是想不想干,就像想不想醉一样。”姜灿自信于对自己的把控。

  bsp;第十章 瘾(8)

  阿弥怀疑地说:“你能做到想醉就醉、想醉才醉?”

  姜灿说:“任何事其实都是内心有,才会发生的。你不觉得一个人独自喝酒容易醉、心情不好容易醉吗?孤独、心情不好抽烟也要醉!”

  阿弥略略点点头,无意间看到远处另一桌上,那个总工正跟昨晚的一个小姐吃饭;赶紧示意姜灿,姜灿埋头说,“赶快吃你的,指指点点地,人家会不好意思!”

  阿弥默然地看看那个家伙,又看看姜灿;作为男人,觉得男人间的体恤之意,也是蛮让人感动的。

  印刷厂的打样车间大得惊人,竟然有两条丝网印刷线作为打样之用。阿弥所历,两条流水线已经足以开个印刷厂了。工人们没有设计室里的那些人冷漠,对于姜灿和阿弥提供的设计稿精心打版;还从烟包立体效果上提出了种种建设性意见;姜灿和阿弥很快看到了样品。趁姜灿和打样师傅研究工艺的空当,阿弥走马观花地看了整个印刷车间。好家伙,十几种知名卷烟的包装,正在机器上流淌。这哪里是印包装,简直是印钞票!在阿弥看来,每一种烟标都代表着那款香烟的品牌和价值。

  印刷工人自豪地说:“除了水印工艺,这些机器印钞票也可以的!”

  阿弥问:“那你们厂肯定被管得很严格啦!”

  工人说:“那当然,经常有上面的人来检查。但行有行规嘛,我们给烟草企业印东西是很注意保密的,要不然被假烟贩子搞到烟标就麻烦大了。”

  阿弥想想真是,怪不得印刷厂可以派头大;在防伪方面,烟草企业真还要靠着点印刷厂呢。

  打样由于仅仅是打样,所以进行得格外顺利。但印刷厂里所有的人都对这些样品不抱有希望,原因很简单,在烟包有限的空间内,扩大健康警示语的位置,毫无疑问也就压缩了其他有用品牌元素的面积和张力。姜灿虽然硬着头皮督促工作按计划进行,心里也对这种做法的可执行性产生怀疑。

  阿弥开导姜灿说:“作为储备方案总可以吧?烟包的设计从具像走向抽象、从淡雅走向色彩纷呈、从口号化走到今天的意念化,已经无路可走了!下一轮的设计方向,应该是朝品牌主张包装化做起。你不是用心在人文关怀上做品牌形象吗?对烟民主张健康,就是眼下最大的人文关怀。还记得原来的方案在现在发挥的作用吗?现在的方案在将来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姜灿说:“好像这样的烟包该由政府主张使用才对,它毕竟是对企业不利的!”

  阿弥说:“还记得小时候给你老爸买的重庆牌香烟吗?那时候的烟包,是不要求印上‘吸烟有害健康’字样的;但现在的烟包都印上了,烟民就减少了吗?烟民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现在的准备,就是为在下一轮烟包改头换面的运动中,以标准的制定者、行业的领先者面目出现。”

  姜灿无奈地说:“你说的,就跟我们故作清高一样。明知道突出健康警示语也无助于控烟,为什么要去做呢?”

  “有法律而得不到执行和没有法律是两回事。突现警示语可以让控烟成为更加突出的社会性话题,跟艾滋病的防治必须社会化一样的道理。”

  姜灿和阿弥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让一旁的印刷厂工人也听出了味道,他们似乎已经信服了。

  当他们从汕头满载新样品回到成都时,姜灿和阿弥是大街上惟一在脸上洋溢微笑的两个人—别人都戴着口罩,就算高兴也没有办法在脸上表露。

  姜灿回到公司,并不急于向老总们汇报汕头之行的成果。原先的经历让他了解到,再好的方案,也要等时机到来时提出。自己如今已是公司专司一职的部门负责人,应该保留这样的方案、等待那样的时机,没有必要在事前放炮。

  虽是特殊时期,但各方面邀请赞助的函件不断传来。在一般人的眼中,烟草企业依然是富有的封闭世界和“红顶生意”的最佳选择。所以,自从姜灿担纲品牌营销这个部门以来,案头上积累的此类文件已经堆积如山,姜灿想在这个阶段集中处理。影视赞助和贴片广告的邀请,常常花大量篇幅介绍剧本如何新颖和立意如何高远。姜灿惟一有兴趣的,是发现电视剧的题材已经由清朝向唐朝以至汉朝推移,中国人始终想在浩淼的历史烟云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启示,这种需求看来并没有变!那些关注现实的题材,大多也局限在毒品、离婚这样的阴暗面,叫姜灿更加厌倦。他疑惑,所谓主流文化的东西究竟在哪里!体育方面也有各色各样的赞助邀请。虽然奥运会、足球赛这样的大单不会落到烟草方面,但上海即将举办的f1车赛居然发来邀请;另外,一项有关本市全民健身的赞助计划也吸引了姜灿的注意。

  公司曾经零星主办或者赞助过一些活动,诸如高尔夫邀请赛、保龄球邀请赛、网球赛等,车赛方面还未有涉足。全民健身活动,当然是投入小、能贴近社区的利好项目;特别经过“非典”的洗礼,人们客观上需要,社会也有义务提供健身的场地和器材;这基本上是姜灿马上可以决定去做的事。惟有f1的问题,他既感兴趣、又没有把握;就决定再召集一次久未开张的“品牌顾问组”会议,来评议、定夺此事。

  第十章 瘾(9)

  阿弥这边,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费些思量。自己好像水上的浮萍,或者天上的风筝;从一个城市飘到另一个城市,终究是没有根的人。他曾经给自己的要求是换地方、换公司,但不换行业;好像男人女人在爱情上的底线一样,可以换不同的恋人,不论年龄、地域和国籍,但不换性取向!这个底线,曾经让他自信是有目标的人。新世纪的青年,也许做到这一点,已经是有原则和理想的了。但无意中开“烟酒所”这样的馆子,不能不说是他对于目标的偏离。阿弥偶尔觉得这种偏离存在于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一份稳定的感情。很多时候,人只有把目标放在别处或者放在别人那里,自己才不会迷失;这可以认为是一代人的悲哀,也是对悲哀的补救措施!当然,根本的解决有赖于当事人的信仰,偏偏大家是没有信仰的,有的人干脆信仰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弥补。阿弥记得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无法驾驭你的精神,信教去吧;把灵魂交给主,你就不会迷失!如果你无法驾驭自己的肉体,结婚去吧;把身体交给妻子,你就不会孤独!自己的问题在两方面都有,该如何解决呢?姜灿说是要结婚了,他看来是“驾御不了自己的肉体”!但在汕头的经历,也未见得如此。想到这里,阿弥无奈地怅然!生活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阿弥把它想复杂了;娶妻生子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皈依生活的简单真理,可能更容易得到幸福。姜灿这样,很多人都是这样,我阿弥又何必去思考这些!

  正如生活常常不是想像的那样,想像的结论也是经不起真实生活推敲的。阿弥头脑中有千万条思绪,却感到百无聊赖;所以姜灿通知他重开顾问会议时,他愉快地接受了。

  专家们很久没有见面,原本的敌意和卖弄、显摆的作风有所收敛,毕竟大家在久别重逢的兴头上;并且就上次的经验看,也不见得语出惊人者就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姜灿感谢大家的再次赏脸,申明本次会议不再是漫谈式的品牌问题,而是f1赞助这样一个具体项目的评估。既然是与汽车运动有关的项目,本次会议新增一名汽车运动方面的专家,是曾参与过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活动策划的一名旅游界人士。话题就是从这位专家的介绍开始。

  “中国已经上升为汽车大国,中国保有的汽车品牌之多、名车豪车之多是蔚为壮观的事情,汽车已经从身份的象征、代步工具之中异化出一种玩车的文化。但汽车运动在国内是刚刚开始的事情,f1这样的纯粹汽车运动项目,更是汽车文化的高端体现。我曾操作过的汽车拉力赛也有光荣的历史和巨大的号召力,但跟f1比起来,远不能相提并论。汽车、时装、it是潮流世界的三大语言,以各种方式参与这个运动,我个人觉得都是有万利而无一害的;况且,f1的历史上有烟草赞助的传统,现在仍然有万宝路、英美这样的烟草品牌在赛场上出现。我敢断言的一点是,f1来到中国,有很大的原因是冲着中国的烟草企业和烟草市场而来的!当然,中国的汽车消费旺盛是前提。”

  汽车运动专家的发言几乎无懈可击,大家面面相对、陷入了沉默。姜灿感到人们的积极性大不如前,只好点名发言。阿弥是最有可能给姜灿面子的一个,所以,他被第一个点名。

  阿弥对汽车运动专家的发言本身并没有深刻的评价,但对汽车运动专家的身份颇有意见—旅游界人士,你怎么就成了汽车运动专家呢?我阿弥也做过汽车广告,也可以叫“汽车专家”么?他以反对“专家”漫天飞的气愤,说出了对于f1的不屑—

  “两个问题。一是汽车这个东西本身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而烟草是对人体小环境构成污染的罪魁祸首;两者相加,无异于群魔共舞!第二个问题是,国外的品牌巴不得我们国内的企业先动起来,他们就有了进入的机会。f1可能是最烧钱的运动娱乐秀,我们烧钱烧得过国际烟草巨头?所以,这个问题上,还是要坚持我们的环保主张、控烟主张、人文关怀主张;非但我们不去参与,我们还要站出来反对烟草企业参与!”

  阿弥说得慷慨激昂,他曾经恨透了一些用嘴巴思考、信口雌黄的人,但这一次,他自己也有这个嫌疑。

  阿弥的信口开河,得到了来自大学的“学者”赞同:“阿弥的话很有价值。我认为他预见到了政策的走向,政策上肯定不会同意烟草企业的介入,这也是不合法的。”

  汽车运动专家说:“按合法性来死扣的话,电视上出现烟草业广告也是不可以的;但实际情况是总有办法绕开法律。”

  姜灿忙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