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34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的利刃。一下子捅入吴国的后背。

  也许,水师绕行数千里偷袭吴郡就是诸葛诞的提议。这段路可不近,而且这段时间风高浪急,是一段非常危险的征程。当然了,一旦实现,其战术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要不然孙权也不会慌成这样,除些不战而降。

  如果说,诸葛恪对长沙的战事还有一点把握,那么他对诸葛诞率领的这支水师究竟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

  可是,这并不能击垮诸葛恪的意志,相反让他更加斗志昂扬。他认为,魏霸在长沙部署的七万大军看起来兵力雄厚,可是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预备役,只经过基本的战斗训练,却没有上过战场,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那三万常备兵。以这样的兵力配比,魏霸面对长沙的四万吴军并没有足够的胜算,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把那支奇兵透露出来,增加威慑力。否则,他根本不用告知,直接动手就是了。

  这是魏霸心虚的表现,也坚定了诸葛恪要守住长沙的决心。现在,他已经不敢肯定魏霸不会动手了,但是他有信心能守住长沙。同样,他希望孙权能顶住压力,不要被魏霸吓倒。在诸葛恪看来,孙权虽然还没有同意称臣,可是他把杜琼请到武昌进行谈判,提高了谈判等级,实际上已经在示弱,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只是为了挽回一些面子。从心理上,他已经认输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

  东海。

  胡综站在一艘楼船上,看着远处的两艘巨舰,心生寒意。

  他从武昌一路赶来,就是为了看一眼这些巨舰。在张温等人的表述中,魏霸新打造的这些巨舰有着强大的战斗力,足以对驻防在这里的吴国水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孙权将信将疑,当夜就命令胡综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东海,亲眼见证一下。

  为了赶速度,胡综坐的不是舒服的大船,而是一艘作战用的蒙冲,这种战船船体狭长,也因此空间狭小,除了那二十个桨手之外,留给胡综的只有躺着睡觉的地方。

  胡综在这样的船上两天三夜,终于在九月二十八日凌晨赶到了横海将军卫温的大营上。听完了胡综传达的命令,卫温二话不说,立刻击鼓聚将,率领水师出击。

  两天前,他刚刚发现了这些巨舰,但是对方一直停在离岸较远的荒岛上,没有进入吴国的疆域,又没有挂任何战旗,他没敢主动挑衅,现在有孙权的命令,他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这些体量巨大的战船的实力,如果可能,最好能缴获过来,当作自己的座舰。

  三千吴军水师出寨,卫温陪着胡综留在中军,登上了飞庐,观察远处的战况。诸葛直率领本部一千人走在最前面,他乘坐的也是一艘三层楼船,装备战士五百余人,在他的前面和两侧,有四十多艘中型战舰,上面各装备战士百人。

  迎着灿烂的朝阳,吴军水师斗志昂扬,摩拳擦掌。

  诸葛直扶着栏杆,站在飞庐上,看着远处如墨点一般的海岛,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和卫温一样,他对胡综转述的相关信息将信将疑,体量超过吴军最大楼船一半,速度却和中型战舰一样快,矢石难破,那还是战船吗?

  “将军,你看,敌军战舰出寨了。”亲卫将指着远处,大声说道。

  诸葛直眯起了眼睛,抬起手,挡在眉上,遮挡有些刺眼的阳光。在水天交际处,他看到了一个黑点。

  “来了。”诸葛直在心里叫了一声,立刻举起下令:“聚——”

  旗语打出,分散在两翼搜索的战船立刻聚拢过来,形成一个以楼船为底的三角矢形。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突击阵型,厚实的阵势可以确保穿透对方的战阵,而展开的两翼又能保证杀伤面积。

  吴军调整呼吸,桨手们往掌心唾了口唾沫,再次握紧船桨,战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弓弩手们拉开了弓弩,搭上了箭,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还有一些舀起水,在船上四处泼洒,把任何可燃的东西都淋湿,以免遭到对方的火攻。

  吴军水战经验丰富,这一切做得有条不紊,双方相距五百步时,他们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桨水开始加速,正式开始发动冲锋。

  水声哗哗,泛起白沫,碧蓝的海面被搅得白花朵朵。

  诸葛诞端坐在飞庐上,看着越来越近的吴军战船,不禁笑了一声:“仲英,你觉得这个战术如何?”

  周胤寒着脸,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战船:“中规中矩,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能破否?”

  “易如反掌。”

  “哈哈,那我就欠你一个人情,将来加倍奉还。”

  “不用,是我欠将军一个人情。”周胤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周胤被魏霸连骗带吓,反复思考了几天之后,只得向魏霸举手投降。他自己一死无所谓,真要是被魏霸扒了父亲的坟,再把母亲、妹妹送到辎重营去做营妓,那周家的脸可就丢光了。他可以求死,但是求死解决不了问题,要想避免这个悲剧,他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击败魏霸,一是投降魏霸。

  前一个想法也就想想而已。魏霸现在已经不是他能对付的,他领兵到现在都没超过五千人,可是魏霸现在能调动七八万大军,羽翼已成,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存在较量的可能性。别说他个人,就是整个吴国都不是魏霸的对手,除了依附魏霸之外,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不情不愿的投降了,魏霸却非常重视他,让他随军出征,并且准备给他一艘楼船,实际上是授予他偏将军的官职,有指挥两千水师的权力。不过周胤不想这么露脸,他甚至不想挂起自己的战旗。如果孙权知道他投降了魏霸,还领着交州水师来偷袭吴郡,只怕母亲和妹妹都会有牢狱之灾,所以他恳求诸葛诞不要让他挂起战旗迎战。

  诸葛诞很体谅他的难处,答应了他的请求,挂起了自己的战旗,却把指挥权交给了他。

  周胤非常感激。

  周胤盯着远处的吴军战船,慢慢的举起了手,突然下令:“开始加速,准备撞击!”

  “喏。”传令兵大声应喏,挥动手中的彩旗,传出命令。鼓手敲响牛皮大鼓,雄浑的战鼓声突然炸响,打破了海面上的平静。

  随着一阵雄壮的号子声,巨大的楼船后面喷出雪白的水花,像是两条巨龙在摇动尾巴,楼船轻晃了一下,开始加速,船头劈波斩浪,向前冲去。

  诸葛直听到了隐约的战鼓声,也发现了对方的动作,不过,他心里却松了一口气。对方现在才开始加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能在他们达到全速之前就撞击,对自己还是有利的。

  “加速,加速,弓弩手准备!盾手准备!”诸葛直一连串的下达了几个作战命令。

  双方越来越快,越来越近,战鼓声越发激昂,战意冲天。

  (未完待续。。)

  正文 第8o2章 东海有敌(下)(第二更)

  水战和6战差不多,或者说,和骑战差不多。

  骑兵冲杀,需要速度,战船交锋,也需要速度。穿插需要速度,撞击更需要速度。对于楼船这样的大型船只来说,撞击是他们最常用的战术,仅凭着体量,利用厚实的船板和船首的金属撞角,直接碾压小船战船,冲击同等大小的敌手,是每一个水师将领都会优先考虑的战术。

  要不然楼船也不会成为决定性的力量。每一艘楼船都是一个移动的战斗堡垒,都是一个可以主动撞人的小城池。

  要想有较高的速度,就要有足够的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否则,再好的船也很难达到全速,面对速度更快的对手,肯定要吃亏。

  看到蜀汉军的战舰迟迟才加速,诸葛直很高兴。对方的战舰既然体量巨大,加速必然慢,速度必然有限,撞击的时候自然也要吃亏。

  由此可见,对方的将领是个新丁,根本不懂水战。要不然,他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诸葛直看了看那艘战船上的战旗,他现在还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但是大致可以看得出来是个复姓。

  不知道魏霸从哪儿找来的这么一个蠢货,不远万里的给我们送战船来么?

  诸葛直得意之时,双方前锋已经接近到两百步左右,几艘蒙冲如离弦之箭,冲出了队列,向迎面驶来的蜀汉军战船冲了过去。他们的速度非常快,不是会了撞击时的力量。而是为了缩短冲过箭阵的时间。蒙冲上的战士数量很少,弓弩对射时不占优势,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入敌群,跳帮近战,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在他们的身后,中型战舰上的吴军士卒拉弓搭箭,准备射击。和6战一样,百步左右是射击的最佳距离,因为战船的速度毕竟不如人的奔跑速度,更不可能和狂奔的战马相比。留给射击的时间相对充裕一些。所以水师弓弩射击的重要性更大,是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

  可是让吴军惊讶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双方距离刚刚进入两百步,吴军战士有的刚刚搭上箭。有的刚刚摘下盾牌。还没完全进入战斗状态。对面的巨型战舰上忽然跃起一片黑影,转瞬之间,那片黑影就带着厉啸声飞到了吴军将士面前。

  嗖嗖声不绝于耳。铺天盖地的密集箭矢就射穿了吴军将士的身体,没有防护的弓箭手受到了重创,转眼之间,十几个弓弩手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就连盾牌手都因为防护不够周密倒下了三四人。

  诸葛直目瞪口呆,他的楼船离对方还有三百多步,却同样遭到了攻击,数枝如长矛一般的巨箭划破长空,越过三百多步的距离,仿佛穿过了云层,撕裂了天空,突然出现了他的面前。如矛头一般的箭矢洞穿了甲板,射出一个大洞,消灭在甲板下面,几枝略小一些的箭矢钉在甲板、舱壁上,箭羽震颤,嗡嗡作响。

  诸葛直惊骇莫名,他看着远处正在疯狂射击的楼船,再看看那只离自己不到五步远的巨箭,一阵寒意从背后升起,沿着脊柱直冲后脑,让他感到彻骨的寒意。

  三百步外开始射击,一出手就是如狂风暴雨,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时间,箭矢密集如云,天空为之一暗,这是何等密集的箭阵?那哪里是一艘楼船,看着那不断射出的箭矢,诸葛直觉得这分明一头喷雨的巨龙,只不过现在它喷出的不是普通的雨,而是箭雨。

  诸葛直非常狼狈,他和船上的吴军将士都没有料到对方会在这么远的距离就开始攻击,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打懵了。幸存的将士们呼喊着,有的举起手中的盾牌,有的寻找躲避的地方,有的则拉起手中的弓箭进行反击,等长箭离手,他们才反应过来,他们的箭根本射不到对方,只可能误伤前面的战友。

  冲在最前面的吴军将士承受的压力远远比楼船上的诸葛直等人来得更直接,更具有压迫力。吴军将士还没有从被箭雨袭击的震惊中回过神来,那艘巨舰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巨大的身影如同一座大山压了过来。远处看,只能感觉到这艘楼船比一般的船要大,却谈不上震撼。如今相距咫尺,才真正感觉到巨大的体量带来的威压。

  冲在最前面的几艘蒙冲从巨舰的身边掠过,他们不敢和这样的战舰正面相撞,他们就像面对一头巨象的老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仅是这艘巨舰涌起的水花,就让他们的蒙冲颠簸起来,无法保持平衡,如果实打实的撞上,只有一个可能,不会有任何意外。

  倚仗着船体的灵活,倚仗着桨水们熟练的操桨能力和多年合作的默契配合,几艘蒙冲都在毫厘之间避开了与巨舰的正面相撞,冲向后面的中型战舰,而与巨舰正面相迎的中型战舰就没这么幸运了。惊恐的吴军将士看着那艘巨舰势无可挡的碾了过来,却来不及调整方向。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冲过了箭雨,进入了射击死角,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喜悦。他们看着像山一样雄伟的巨舰压了下来。

  “呯!”一声闷响,一般中型战舰结结实实的撞在了巨舰上,船头往下一沉,船尾翘了起来,在吴军将士的惊呼声中,战船迅速的沉入水中。

  巨舰的船头往起一抬,随即又向下一沉,像是抖擞了一下身躯,精神更加振奋,劈波斩浪,继续向前奔驰,向百步外正在紧急转向的诸葛直座舰冲去。

  诸葛直脸色发青,他亲眼看到一艘战舰被压入了水底,却没能阻止敌人的继续前进。现在,敌人离他不到百步,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这艘巨舰的威压,他不觉得双方相撞,他有任何取胜的可能。他的楼船体量是比普通的中型战船要大一些,可是他的速度同样远远不如中型战舰,在这艘怪兽面前,他没有任何幸免的可能。

  “转舵,转舵!”诸葛直面色煞白的怒吼着。

  十几个舵手咬紧牙关,肌肉贲起,奋力扳动七八尺长的巨舵,企图让全速前进的楼船转向。虽然楼船的速度不快,可是体量太大了,要在急切之间转向,避开正在撞来的巨舰,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更何况头顶还有密集的箭雨袭来,片刻之间,就有三四人中箭倒下。

  更多的吴军将士举着盾牌冲了过去,有的用盾牌掩护同伴,有的一起扳动巨舵,将巨舵转到了极限。在一阵让人惊肉跳的呻吟声中,楼船艰难的开始转向,向右前方滑去。

  在没入巨舰的阴影面前,诸葛直看到了对方战旗上的复姓,他赫然发现,对方居然也姓诸葛。

  原来是同姓相残。诸葛直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不过他随即把这个念头抛之脑后,他的楼船虽然及时转向,却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巨舰的左腹还是向他压了过来。

  在诸葛直惊恐的目光中,双方侧面相撞,楼船猛的晃了一下,船体向右侧倾斜了过去,诸葛直早有准备,双腿分开,战靴死死的扒住甲板,几乎扭曲得变了形,左手紧紧的抓住了栏杆,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的亲卫们也经验丰富,各想办法,避免了摔倒的结局。吴军将士们大多有多年的经验,虽然楼船倾斜高达三十度,却没有引起太大的马蚤乱。

  在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中,双方擦肩而过,楼船左侧一空,猛的向下一落,拍打在水面上,激起一阵水花,楼船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猛的摇晃了几下,这才慢慢的平稳下来。

  诸葛直沉身湿透,不仅有水花,还有冷汗。如果不是他及时下令转舵,他相信自己即使不会像那艘中型战船一样被压入水底,也会被撞得倾覆。尽管如此,他刚才还是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如果撞击得更激烈一点,他这艘楼船就避免不了船底朝天的厄运。

  他看着远去的巨舰,后怕不已。

  巨舰上,诸葛诞满面春风,一点也不担心。周胤也松了一口气,他是半路上追上水师的,远不像诸葛诞那样熟悉巨舰的性能,与体量略小的楼船正面相撞,巨舰有优势,那是不用说的,可是能有多大的优势,他心里没有把握。现在巨舰轻松的碾沉了一艘吴军战船,侧面险些挤翻了诸葛直的座船,而巨舰只是小幅度的摇晃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双方的实力已经很清楚,即使正面相撞,巨舰除了会减速之后,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仲英,接下来该如何?”诸葛诞转过头,看了一眼身后还在摇晃的楼船,笑道:“是回头收拾诸葛直,还是继续向前?”

  “继续向前,直取卫温。”周胤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诸葛直心胆已破,就留给夏侯都督收拾吧。留住卫温,才能一口吃掉这三千水师,首战立威。”

  诸葛诞微微颌着,一手背在身后,一边抚着短须:“就依仲英。让太初捡个便宜,我们直接去抓卫温。”

  (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求月票,为第三更积累动力,要来了,老庄需要鼓励啊。

  正文 第8o3章 全军覆没(第三更,求月票!)

  卫温停留在五百步以外,却依然感受到了和诸葛直一样的震撼,他面色发青,心中后悔不已。他知道自己太轻敌了,而这将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现在,对方洞穿了诸葛直的防线,直接向他杀了过来。很显然,对方根本没有把诸葛直率领一千人放在眼里,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吃掉自己,吃掉整个三千人的水师。

  对方的战船数量虽然不及自己多,可是有了这两艘巨舰,他们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他现在想逃都逃不掉,对方的速度比他快,不等到回到岸边,就会被对方赶上。更何况他是主将,如果临阵脱逃,就算活着回去了,也生不如死。

  “胡君,你上小船暂避。”卫温寒声道:“我要再试试交州水师的成色,将来胡君向大王汇报时,也好言之有物。”

  胡综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带着两个随从,迅速的转移到小船上。等胡综坐好,卫温挥了挥手,小船栽着胡综等人迅速向西划去。

  他刚刚离开,卫温就下令楼船加速,转向。看过了诸葛直的遭遇,卫温很清楚,正面相撞,他没有任何胜算可言,现在只希望自己避开这头巨兽之后,在它调过头来之前,利用自己的体量,欺负一下跟在巨兽后面的中型战船。

  避其实,击其虚,剪除其羽翼之后,再来和这头巨兽缠斗,哪怕最后全军覆没。也要取得一些战果,为吴军水师挽回一点颜面。

  水师一直是吴军的强项,如果在水师上被蜀汉军打得全无还手之力,对吴国来说,在心理上的打击也许会比在战场上的打击更大。卫温很清楚这个后果。

  卫温的反应非常及时,他抢先转向,避开了巨舰的行向,从双方的位置和速度来看,他至少不会和巨舰发生直接接触。

  只是他依然无法完全避开巨舰上密集的箭雨。

  三百步外,周胤下令开始密集射击。目标很明确。就是卫温的楼船。他发现卫温在转向,在下令射击的同时,命令弩手们转动射击台,调整方向。紧紧的盯住卫温的楼船。每一架弩车都是固定在射击台上的。射击台可以旋转。三百六十度射击。

  卫温的楼船遭到了箭雨的单方面蹂躏。他的楼上虽然也有弓弩手,可是射程没有弩车这么远,也不如弩车这么密集。为了避免被巨舰撞到,他只能谨慎的保持在百步左右的距离,这样一来,他的弓弩手几乎无法发挥作用,只能看着巨舰持续不断的向他们倾泄箭雨。

  “滑行,转向!”周胤下达了新的命令。

  随着一连串的命令转到船舱以下,巨舰开始转向,那些正在他航线上的吴军战船忙不迭的转向。连楼船都不能和这艘巨舰相撞,那些中小战船更没有底气,只有敬而远之。

  即使吴军操舟水平熟练,还是有两艘战舰未能逃脱厄运,被巨舰撞翻。吴军将士落水,在水中扑腾着,大声呼救。巨舰充耳不闻,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在战场的西侧五百步调过了船头,虎视眈眈的注意着战场,切断了吴军水师的退路。

  此刻,诸葛直、卫温已经指挥楼船和尾随在巨舰后面的中型战船接战。面对这些战船,他们的楼船终于可以摆脱面对巨舰时的窘迫,可以利用自己的体量横冲直撞,找回几分强者的感觉。

  可惜,这种感觉却大打折扣。

  那些战船虽然没有巨舰的体量,却有着巨舰无法企求的速度,相比于诸葛直、卫温的楼船,他们就像一头头灵活的鲨鱼,来回奔驰,一面避免被笨重的楼船撞上,一面追逐着那些体量与自己相差无已,速度却要差上一大截的吴军战船,能和他们展开追逐的只有那些以速度见长的蒙冲斗舰。

  楼船空有体量,却追不上这些战船,反而把自己的战阵搅乱了。

  正如费祎对孙权所说,交州水师以海盗为主,两艘楼船上的十卒大多是交州的渔民,他们在交州有土地,是按兵役制征召的正卒,而那些中型战船上的将士大多是或强迫,或引诱来的海盗,他们习惯了在海上作战,这种灵活的中型战船正对他们的胃口。

  在南海,海盗非常猖獗,这里面既有专业海盗,也有兼职海盗,都靠打劫来往于交州的商船为生。他们的日子原本过得不错,魏霸到交州之后,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他们的客源越来越丰富,随便出海一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换来半年一年的清闲日子。

  当合浦船厂开始正常生产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魏霸组建了水师,到处清剿海盗,还派水师为大型商队护航,让他们看着一艘艘满载的货船垂涎三尺却不敢上前。这种日子过了几个月,魏霸开始招募水师将士,不少海盗根据海盗的思维习惯,决定跟着强者混,于是摇身一变,成了交州水师。

  他们投靠魏霸可不是想从良,而是想组团抢劫,不与魏霸正面对抗。魏霸没有辜负他们,很快就安排他们来吴郡找生活。对于海盗们来说,吴郡作为吴国曾经的国都,当然是一块肥肉。

  要想吃肉,先得出力,所以现在他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四千多海盗围着三千吴军水师,杀得热火朝天。海面上浪花翻滚,箭矢交驰,不时有人跳过船帮,短兵相接,杀得血肉横飞,你死我活。

  当战局开始胶着时,一直停靠在战场两端的两艘巨舰再次开始发力,径直杀入战场,直取卫温和诸葛直的楼船。

  卫温指挥着吴军将士正在奋力反击,他们兵力不战优势,战船上又处于劣势,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如果不是吴军训练有数,在配合上远远超过这群海盗,互相支援,还能勉强守住阵势,恐怕早就被这群海盗撕成碎片了。尽管他们全力以赴,战况依然不容乐观,当两艘巨舰再次杀入战场时,卫温终于支持不住了。

  他顾不上指挥战斗,首要任务是指挥楼船避开巨舰的冲撞。他的楼船想要冲撞其他的战船时,受限于速度,有力不从心之感,可是面对这艘比他更大的巨舰时,他却依然找不到一点占上风的感觉。卫温觉得很憋屈,深感受制于人。

  这一次,周胤不是和卫温正面相撞,而是紧紧的追着卫温,用一阵阵密集的箭雨射得卫温狼狈不堪,损失惨重。在巨舰的追击下,卫温再也顾不上指挥吴军作战,只能仓惶逃命。可是他的速度不及巨舰,灵活性也没什么优势,没逃出多久,就被周胤追上了。

  两船首尾相衔,双方在体量上的差距让卫温的楼船无力还手,被巨舰连续的撞击、挤靠得东倒西歪,船体大幅度的摇晃起来,如狂涛巨澜中的一叶扁舟,即使吴军将士下盘功夫不错,也无法保持平衡,他们在摇晃的楼船上翻来滚去,不时有人摔入海中,扑通之声不绝于耳,楼船上惊叫声一片,就连卫温本人都站不稳身体,只能躲入飞庐,在舱内打着滚。

  楼船被制,吴军彻底失去了指挥,再也支持不住。没过半个时辰,开始有吴军投降。

  两个时辰后,海面上恢复了平静,三千吴军水师全军覆没。

  胡综站在岸上,看着海面上重新立阵的交州水师,感到手心一阵阵的巨痛。他摊开手,看着掌心的的指甲印,翻身等候在一旁的跳上马车,一言不发。

  驭手仿佛了解胡综的心思,轻轻一抖马缰,两匹健马拉着马车,向广陵方向飞奔而去。

  ……

  “三千水师全军覆没?”征北将军孙韶大吃一惊,面色煞白。

  胡综心情沉重的点点头,一边揉着自己的腿,一边把自己亲眼看到的水战场面描述了一遍。孙韶认真的听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三千水师,不到两个时辰,就被魏霸的水师打得全军覆没,这个结果太让人震惊了。没错,费祎的确说魏霸派出了一万水师,可是谁能保证这是真的而不是魏霸的恫吓之言?兵不厌诈,这种夸大其辞的情况太多了,曹操准备征江东的时候,还说有大军八十万呢。

  卫温派人侦察过,对方只有两艘大型楼船,中型战般大概四五十艘,没有小型战船,卫温估计,对方的兵力最多五六千人,所以才敢出战。现在看来,卫温严重低估了对方的实力,按照这个结果,对方完全有可能是真正的万人。

  “现在怎么办?”孙韶心情复杂的看着胡综:“这个消息要尽快报告给大王,今天可就是九月二十八,时间不多了。”

  胡综点了点头:“我想请将军用烽火将消息传回武昌,尽可能快的给大王消息。”

  孙韶没有说话,转身去安排了。在国都还在吴郡的时候,为了能尽快传递武昌的战情,武昌和吴郡之间建有烽火台,一夜之间就能把消息从武昌传到吴郡。孙权在武昌建都之后,这些烽火台也没有废弃,一直维护得很好,只是没想到今天会用上了。

  片刻之后,一股青烟直冲云霄。

  与此同时,一个骑士跳上了马背,向西狂奔去。

  (未完待续。。)

  ps:第三更到,求月票!咬得很紧,相差不过几票,请大伙儿看看荷包,在月票的赶紧帮个场子。

  正文 第8o4章 生变

  孙权是从睡梦中惊醒的。

  看着有些惶恐的凌烈,听完了胡综用烽火传来的消息,孙权半晌没有说话。

  烽火传递消息是快,可是表达不了复杂的信息。根据孙权和胡综的约定,烽火只传达了一个意思:惨败。

  其他的一无所知,具体的消息要等到用快马送来的军报,至少还要三天。

  虽然消息很简单,但是孙权却很清楚,情况肯定很不好,否则胡综不会用这么紧急的信息。不管是水战惨败,还是6战惨败,都是一个意思:魏霸的这支奇兵绝对不是虚张声势,他是来真的。

  李严难道想就此灭吴?孙权倚在床上,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如果这真是李严的真实想法,他就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谈判,说什么师出有名,那全是废话,如果他真有这个把握,根本不需要什么名义。这么郑重其事的谈判,甚至连儿子都送到了武昌,只能说明李严是真心想谈,武力压迫不过是在造势。

  难道仅仅是为了造势?这都已经开战了,哪里像是造势的样子。

  今天已经是九月二十九,虽说离最后期限还有两天,可是考虑到这里到长沙的路程,实际上已经没有时间了。除非现在就签字,否则十月初一是否开战,全在魏霸一念之间。

  那么……是魏霸要打?他有把握吗?

  孙权还真说不准。魏霸这个人向来让人摸不准。很多人认为能打的时候,他不一定看好。很多人认为不能打的时候,他却偏偏以为是个好时机,而且,他最后往往能把事情办成了。就如他入武陵,就如他攻严关,就如他取南阳。

  惨败,究竟惨到了什么程度?孙韶撤回广陵,能不能能挡住那支奇兵?

  孙权盯着天青色的帐帷,沉吟不决。

  ……

  阳光照进驿馆的时候,费祎睁开了眼睛。却没有听到魏兴练武的声音。不由得披衣而起,走到窗前,挑起了窗户,耀眼的阳光涌了进来。刺痛了他的眼睛。他眯起眼睛。回头看了看屋角的漏壶,不禁吃了一惊。

  已经是卯时三刻了。

  魏兴有每天早起习武的习惯,风雨无阻。哪怕是在赶路也不例外。这段时间以来,费祎几乎已经习惯了在他习武的呼喝声中醒来,再在床上躺一躺,想想今天要办的事,等完全清醒过来,再起身洗漱。这个时间通常都是寅时三刻,一觉睡到天色大亮的情况从来没有过。

  费祎有些不安,匆匆的洗漱了一下,走了出去。走到正堂的时候,他一眼看到了正坐在堂上喝茶百~万\小!说的杜琼。费祎连忙行了一礼:“杜公,魏兴来了没有?”

  杜琼放下书本,有些不悦的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不能吃苦。冬天还没到,就开始睡懒觉了。前几天看他早起习武,我还当他是好后生呢,唉,真是……”

  费祎没时间听这老夫子唠叨,他很清楚魏兴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能被魏霸委以如此重任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怕冷睡懒觉的年轻人。他匆匆走到魏兴的房前,却见两个武卒扶着战刀站在门前。

  “这是……”

  武卒见是费祎,连忙躬身行礼,其中一个说道:“费君,中郎病了,不能见客。”

  “病了?”费祎眉毛一挑:“昨天不还是好好的吗,怎么说病就病了?”

  “水土不服。”门帘一挑,露出魏兴半张脸。魏兴咧嘴一笑,招了招手,将门拉开一道缝。费祎闪身而入,却见魏兴穿着单衣,一头的汗,手里还提着一口刀,看样子是刚刚在屋里练武的。

  “就你这样,还水土不服?”费祎又好气又好笑:“你又搞什么鬼?”

  “没什么。”魏兴将刀插入刀鞘,挂在床头,自己到床上躺下,笑道:“费君,孙权到现在还没有做决定,这分明是要看我们的决心。既然如此,我就装病,让他着急去。今天中午之前不把签约成功的消息送出去,少主肯定会出兵长沙。嘿嘿,我看孙权到时候拿什么来抵我们的军费。”

  费祎坐到床头,推了推魏兴:“将军究竟打的什么主意,真要打么?”

  魏兴挤了挤眼睛,又点了点头。

  “为什么?我们没必胜的把握啊。”

  “兵不厌诈嘛。”魏兴笑眯眯的说道:“孙权现在是乍着胆子,不敢服输。我们只要露出稍许软弱,他就会得寸进尺,前面的事就全白做了。跟他赌到底,看谁能撑到最后,谁先退步,谁就认输。”

  “可是,长沙有四万吴军,将军只有三万常备兵,剩下的都是刚征召的,没有胜算啊。”

  “费君,你不要忘了,四万吴军不比我们刚征召的人强到哪儿去,跟我们的常备兵相比更是差得太远。如果不是为了造势,将军只要三万常备兵就可以拿下长沙了。”魏兴拍拍费祎的手:“你放心吧,十天,如果十天之后孙权还不认输,我们就罢手,下次再说。”

  费祎眉毛一挑,明白了魏兴的意思。他咧了咧嘴:“好,那我去给你请医匠,抓药,要玩就玩得像个真的。”

  “那就对了,我就等你来呢。”魏兴往被子里缩了缩,哈哈一笑:“我终于找到借口睡个懒觉了。”

  费祎啼笑皆非,起身离开。他先到堂上向杜琼汇报,说魏兴病了,他要去请医匠,如果孙权派人来请,就请杜琼和李丰先去。杜琼一听就急了,他也知道今天是谈判的最后期限,如果今天谈不成,那长沙肯定会开战。没等他抓住费祎,费祎已经匆匆的走了。

  杜琼慌了手脚,连忙派人来请李丰。李丰听了之后,也没什么办法。他没有杜琼那么迂,找了个借口,安慰了杜琼两句,先去了魏兴的房间。

  “不谈了?”

  “谈,但是要孙权先谈。”魏兴很直接的说道:“少将军,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你如果主动去找孙权,气势便弱了,这一仗反而非打不可。要想避免这场战事,就必须沉住气。”

  李丰叹了一口气:“如果开战,将军有胜算吗?”

  “至少不会输。”魏兴说道:“如果孟镇东能吸引住6逊和步骘,将军有七成的把握拿下长沙,吃掉诸葛恪或者孙登。少将军,你难道还不相信将军的能力?”

  李丰的脸颊抽了抽,看了魏兴一眼,抽身离开。他对此很不高兴,魏兴有想法,却不和他商量,到现在才和他说,而费祎也没有来和他商量,直接去找医匠了,他们的眼里还有他吗?

  这大概也是魏霸的主意,他就是想打这一仗。整件事已经有些脱离他的控制了,主动权已经不知不觉的转移到了魏霸的手上,他就是一个傀儡。别人都以为他们父子才是这次谈判的主导,魏霸是听他们的命令行事,可是谁又知道他现在也是被魏霸推着向前走。

  魏霸,希望你能真的打赢,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

  孙权心跳加速,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吕壹站在他的面前,连大气都不敢说。

  杜琼等人所住的驿馆是吕壹最近最关心的地方,驿馆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吕壹的耳朵里,然后传到孙权的耳朵里。魏兴病了,没有像往常一样起来习武,这件事早在费祎发现之前就传到了孙权的耳中。

  孙权有些不安起来。他原本想看看这最后半天蜀汉使者是什么反应,从中判断他们究竟有几分诚意,如果他们急于达成合约,他多少还掌握一些心理上的优势,能够争取一些有利的条件。可是现在魏兴病了,费祎在替他寻医访药,而李丰看望了魏兴之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