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的点了点:“长安。”
“攻长安?”这次不仅邓芝不能理解,就连赵云、魏霸都有些糊涂了。攻城可不是个简单的事。特别是长安这样的巨城,就算长安城现在破坏了,要想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在短期内攻克长安,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错,我们要攻打长安。”魏霸挠了挠头:“我也知道,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决定。可是,我这么考虑,也有这么考虑的原因。”他竖起三根指头:“第一。夏侯懋还在长安,他虽然无能。却是曹魏的重臣,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曹睿的姑姑,他不可能坐视不理。也就是说,如果不杀死或者生擒他们夫妻,曹魏必然要在第一时间派出重兵来救他,也就是说,援军可能来得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
“第二,夏侯懋是关中都督。长安是关中的中心,长安一天不失守,对关中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关中就还在他们的手中,他们会负隅顽抗,对我们掌握关中非常不利。”
“第三,关中还有两千曹军jg锐。如果不解决他们,我们也要留出相当的兵力来提防他们。目前我们的兵力远远不足,再腹背受敌,情况会非常糟糕。”
魏霸说完之后。目光从三个长辈的脸上扫过。他知道自己这三个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非常勉强,而这三位都是经验丰富的人,要想骗过他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比攻打长安容易多少。
果不其然,邓芝还没有提出异议,赵云缓缓的开了口:“既然你知道我们兵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何还要攻打长安?就算攻打长安有无数的理由,这两个困难你又如何解决?”
魏霸沉默了很久,最后一字一句的说道:“我打算征兵。”
“征兵?”赵云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莫名其妙:“征什么兵?”
魏霸故作从容的笑了笑:“师父,邓将军,你们可能不清楚,可是我父亲应该清楚,汉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口不足。汉中曾经是个富庶的地方,张鲁占据汉中三十年,汉中没什么大的战事,户口一直在十万以上,为什么现在只有两万余户?”
邓芝一下子明白了:“他们被迁到了关中?”
“正是。”魏霸笑得更狡黠了。“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些汉中人就分布在长安周围。虽说离开家乡已经有十多年,可是想回家的人依然不在少数。我准备征他们,帮我攻克长安,守住关中,报酬就是能回到汉中故乡,同时补偿他们的所有损失。”
赵云抚须沉吟,“那你估计能征多少兵?要多长时间?”
“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能征一万到一万五左右。眼下他们正在抢收粮食,收到的粮食,正好可以供应军粮。半个月之后,我就可以有一万多人,以及足够的粮食。”
“在此之前怎么办?”
“在此之前,我想请师父率领两千人坐镇长安。以师父的威名,想必夏侯懋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我会和他谈判,以拖延时间。”他转向邓芝笑道:“我父亲要去潼关,还要负责蒲坂津的防务,他没有什么余力,我师兄要去陇山和萧关,至于武关,可能就要辛苦邓将军了。”
邓芝正在冷笑,魏霸得寸进尺,居然想主意打到他的头上来了。征兵万人?开什么玩笑,魏延是镇北将军,赵云是镇北将军,他们不过领兵万人,你是丞相府参军,按理说,没有领兵的资格,更别说领兵万人了。领兵万人,就是一方重将,镇守关中都足够了,要知道曹魏的关中都督曹夏侯懋就是统兵万人的方面重将。
你想独霸关中么?你可以想,那是你的事,但是你要想拉上我给你垫背,那可没这么好的事。可想而知,丞相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怕他的反击不会比曹魏来得温和。
我虽然也是南阳人,可是有必要陪你冒这个险吗,我们有那么深的交情吗?
就在邓芝准备拒绝魏霸征兵的提议时,他听到了魏霸要他领兵镇守武关的话,顿时心中一动,刚才所有的不快都扔在了一边。“我去守武关?”
魏霸点点头:“是的,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只好烦请邓将军了,不知邓将军……”
邓芝沉思良久。他对魏霸的主张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对魏霸的这个提议心动了。别看他是个扬武将军,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带过兵。不带兵,就没有机会征战立功,也就没什么机会封侯。对于出身南阳新野邓氏的他来说,不能封侯,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他刚到益州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刘备重用,他非常失落,就去找益州从事张裕相面。张裕给了他一个哭笑不得的结果:可以封侯,不过要到七十岁以后。当时邓芝差点气晕过去。虽然失望,他也只能认命,只好耐着xg子等,现在魏霸突然说,你可以带兵去守武关,就像一道阳光,突然穿透了厚厚的云层,在他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出现在他面前,让他为之眩晕。
难道张裕看错了,我不需要到七十岁就能封侯?肯定是的,要不然那竖子怎么会被先帝杀掉,号为善相,却没相到自己的命。
邓芝迅在脑子里权衡了一下利弊。他当然清楚魏霸这个提议不是白给的,要想得到这个机会,就要同意魏霸征兵的建议,作为监军,他等于是代表诸葛亮给了魏霸这个许可,至少不能表示反对。将来诸葛亮责问起来,魏霸当然是第一责任人,可他也逃脱不了关系。
而更大的可能是,魏霸立了大功,坐拥重兵,又有老子魏延和师父赵云做后盾,诸葛亮一时半会不能动他,只能表示默许,而他邓芝就会成为了替罪羊。
一个领兵机会,值不值得冒这个险?邓芝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鬃角浸出了微汗,沾湿了头。
魏霸打量着邓芝,他不怕邓芝反对。自从得知诸葛亮摆了他一道之后,他就做好了独霸关中的准备,有老爹和师父撑腰,再加上他自己手中能够积攒的实力,他有七成的把握将关中收入囊中,不让其他人染指。邓芝是监军不假,可是他没有兵,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他同意更好,不同意,就踢开他,自己干。愿意和他合作的人多的是,诸葛亮有多少敌人,他就有多少潜在的盟友。有邓芝不多,没有邓芝也不少。
房间里突然静得有些诡异,赵云云淡风清的喝着醒酒汤,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毫无察觉,魏延显然并没有意思到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只是不耐烦的咂着,催邓芝早点答应。魏霸静静的看着邓芝,邓芝汗流浃背。
过了很久,邓芝才哑着嗓子,干笑了一声:“我没领过兵,怕是担当不起这么重的责任啊。”
赵广刚要说话,魏霸抢先道:“不然,宗德艳以前也没领过兵,可是房陵一战,他有大将之风。我相信邓将军不会比这位乡党差。”
一听宗预二字,邓芝的脸se一变,沉吟片刻,重重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尽力而为。”
——————
求月票,求推荐!
第152章 攻城和攻心
见夏侯徽扑出城头,刚刚转过头的魏霸不假思索,也跟着扑了出去,伸手就抓住了夏侯徽扬起的手腕,不过他自己也被夏侯徽带出了城墙,左手刚刚抓着城垛,还没等他握紧,便滑了开去,跟着夏侯徽一起坠落。
“少主!”敦武眼急手快,一把拽住了魏霸快要滑脱的手腕,死死的拽住了他。
魏霸吓出一身冷汗,手腕一翻,反握住敦武的手,大声叫道:“敦武,把我拉上去。”
“少主放心。”敦武的声音也有些颤,看来刚才也被吓得不清。他用力试了一下,却现魏霸和夏侯徽两个人实在太重,他又无法用力,根本拽不上去。只好叫道:“少主,撑住,我叫人帮忙!”
“快点!”魏霸承载了两个人重量的手腕疼得厉害,似乎快要断裂。他低下头,看着飘荡在半空中的夏侯徽。夏侯徽正用的扭动手腕,想要挣脱他的手。
“臭丫头,别动,再动我就把你扔下去了。”
“求你!”夏侯徽仰着脸,泪水在风中飘散:“求你放开我!”
“你想都别想!”魏霸嘶吼着断然否决,他喘了口气,又叫道:“这才十丈高,摔下去,最大的可能是重伤。你受伤了,我不会要你,只会把你赏给士卒,折腾你到死。”
夏侯徽明显打了个寒颤,慢慢的不挣扎了。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唐千羽和朱壹赶到,大起一起合力,把魏霸和夏侯徽拽了上来。夏侯徽靠着城墙,瘫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不是胸口还在起伏,简直就是一具尸体。
看着夏侯徽胸口那个起伏的血手印,魏霸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才现衣服全被冷汗粘在了身上。他看了城外的灯火一眼,不禁心惊肉跳。他刚才对夏侯徽说摔下去不可能死,最多重伤,其实都是吓唬她的,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很可能会一命呜呼。如果大头冲下,那就更没戏了。
看不出这个贵小姐还真有几分血性,居然敢跳城,不愧是将门之女。他喘匀了气,蹲在夏侯徽面前。睁着她的眼睛:“宁可去死,也不愿给我做妾?”
夏侯徽木然的看着他,脸上还有泪痕,眼中却不再流泪,脸上也看不出有什么表情,如果一定要说有,只有冷漠和轻蔑。还有一丝丝自嘲。
魏霸被她看得毛,站起身,挥了挥手:“好了好了,不愿做就算了。你先去洗个澡。吃点东西,过会儿,我和你商量个事,只要你能帮我一个忙。我就把你完完整整的送回去。”
夏侯徽还是木然的看着他,连眼珠都没动一下。魏霸觉得有些无趣。让人把夏侯徽带下去洗干净,再给她拿点吃的,自己先回了大堂。经过这么一出,他原本想戏弄戏弄夏侯徽的恶趣味突然间变得一点意思也没有,就连那点绮念也飞得无影无踪。
在堂上坐了一会,夏侯徽被带来了。她在郿坞的房间还保存完好,里面有她的换洗衣服,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换上一身漂亮的丝衣,整个人顿时焕然一新,除了精神还有些憔悴之外,和刚才那个失魄落魄,一心求死的女人判若两人。
魏霸打量了她片刻,指了指对面的坐席。“坐!”
夏侯徽双手拢在袖中,置于腹前,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俯视着魏霸,却没有一点坐下的意思。魏霸愣了一下,笑了起来:“你搞清楚一点,不管怎么说,你现在都是我的阶下囚。要想和我玩这些心理战的小手段,我怕你会失望。如果你不想再回到那个地牢里去,就不要有太多的想法。”
夏侯徽咬了咬嘴唇,原本坚定的眼神退缩了一下,低下头,在席上坐了下来。
魏霸把面前的地图转了个方向,推到夏侯徽面前,在长安的位置上点了点。“目前整个关中都在我的掌握之中,除了长安。”
夏侯徽不说话。
“如果不是你来搅局,你伯父会被我生擒,然后我会用他的印绶拿下长安,全取关中。”魏霸平静的说道:“可惜,你识破了我的计划,就差了那么一会儿,长安成了我的心病。”
夏侯徽轻轻的哼了一声,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终于有了些变化。
“可是,如果你以为长安能够坚守到援军到来,那你可就想得太简单了。不瞒你说,武关、潼关,现在都有重兵把守,别说你们的主力现在都在东南和孙权开打,就算全部赶到关中来,我也能守三个月以上。有三个月时间,足够我攻克长安城。”
“既然如此,那还找我来干什么?”夏侯徽抬起头,冷冷的看着魏霸,眼中有一丝讥诮。
魏霸迎着她的目光,嘴一撇:“能不打,当然还是不打的好。我又不是好战之人,没有把杀人当乐趣的爱好。”
夏侯徽狠狠的瞪着他,过了片刻,眼神一闪,避开了魏霸直视的目光。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怕死人,我是不想逼着你们的皇帝和我拼命。”魏霸也放缓了口气:“你和你伯父死了无所谓,反正夏侯家也是日落西山,他丢了关中,就算是回到洛阳也没什么好结果,临阵战死,也许更光荣一些。只是清河公主死了,却是大大的不妥。”
夏侯徽无声的冷笑。
“说实话,我本不想和你做这个交易,放你伯父和清河公主回去,没什么关系,反正他们也没什么用处。只是放你回去,让我非常犹豫。”魏霸搓着手指,沉默了片刻,好像还在对自己的决定不太肯定:“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女子,将来还要嫁给司马师。司马师已经是个非常强劲的对手,有了你,司马师如虎添冀,将来不仅曹睿不安,我也会很不安。”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可惜,我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本想纳你为妾,没想到你居然宁可死,也不肯从我。”他搓着手:“我现在很犹豫,既想让你劝夏侯懋弃城,又想杀了你,以绝后患,夏侯姑娘,如果你站我的位置,你说我该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现在会杀了你。”夏侯徽不假思索的应声答道,眼中冒出怒火,她绷紧了身子,重重的喘了两口粗气,像是欲扑的母豹,过了片刻,她又无力的放松了身子,沮丧的说道:“不过,你是男子,我是女子,不可同日而语。司马父子被你所败在先,我被你生擒在后,都是你的手下败将,就算合力,也不会是你的对手。”
魏霸眨眨眼睛:“你这是哄我开心么?”
夏侯徽脸一红,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咬着嘴唇。
魏霸咬咬牙:“好吧,我就冒个险。你给夏侯懋写封信,让他弃城,我保证他的安全,送出回洛阳。如果不然,等我攻破长安,他后悔就迟了。”
“我会写,不过,我不保证他会听我的。”夏侯徽缓缓的站了起来:“如果他不听我的,你会怎么处置我?”
魏霸笑笑:“如果是那样,我只好再委屈姑娘几天,等将来生擒了你的兄长,也许他会愿意把你献给我做妾。到了那时候,我想姑娘就是再看不起我,为了家族的前途,也会委曲求全的。你说是不是?”
夏侯徽有些羞恼的扭过头去,不过她也不得不承认,魏霸说得有几分道理。如果魏霸真能严重威胁到曹魏的江山,天子曹睿和她的兄长夏侯玄不会介意把她当成一个礼物送给魏霸,以求一时的缓急的。在曹家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看你不会有那么一天。”夏侯徽看看四周,“我现在就写?”
“这倒不急。”魏霸笑笑,“姑娘受了惊吓,精神未复,还是先好好休息两天再说吧。”
……
庐江郡寻阳,吴军大营。
吴王孙权坐在正中,辅国将军6逊坐在一旁,奋武将军朱桓坐在他的对面,身躯挺得笔直,目光炯炯的看着6逊。
6逊凝神沉思,脸上却平静得没有一点情绪,面对朱桓的急迫,他视而不见。
魏大司马曹休率领大军十万,已经赶到皖城,没有见到预期前来的鄱阳太守周鲂,诈降之计,已经明白无疑。不过曹休并没有立刻退却,相反,他立下战阵,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见此情形,朱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认为曹休能做大司马,不过是因为他姓曹而已,并非是真有本事。此次中伏,胜负未战已定,但仅仅打败他远远不够。魏国实力雄厚,纵使损失两三万人,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致命的伤害。不如先派一支人马,绕到曹休背后,然后三路合围,把曹休这五万多人全部吃掉。
吃掉这五万人,给魏军一个重创,还只是朱桓的目的之一,他更想趁此机会将吴国的势力推进到寿春一带,占领整个江淮,威胁许昌、洛阳,为将来北伐做好准备。
主意是朱桓提出来的,可是6逊知道,孙权肯定是心动了,否则他不会这么着重其事的赶到大营来。以孙权对他的信任,不是涉及到这种战略上的大事,他是不会亲自赶来的。
可是,6逊有不同的看法。
他摇了摇头。朱桓顿时沉下了脸,孙权也眼神一紧,抬手抚着紫髯,问道:“伯言,为何?”(未完待续)
第153章 石亭之战
“至尊,臣有一言,还请至尊明鉴。”6逊欠欠身,语气从容的说道:“曹休身为曹魏大司马,跟随曹操起兵,掌虎豹骑,至今已近四十年,与我大吴交战多次,虽无大胜,却也不能说无能。”
孙权目光一闪,点了点头。曹休身为曹魏东南方面的统帅,的确是个劲敌。黄龙元年,他刚刚击败大举来犯的刘备,曹丕因为他不肯送质子,命曹休率张辽等二十余将,破吕范于洞浦。前年,他又击破皖城的审惪,致使刚刚入手的皖城再度失守。他都督扬州军事的这些年,虽说没有什么大的成绩,可是东吴方面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这样的一个人,说他仅仅是因为曹氏宗亲而身负重任,并不完全符合实情。
“曹休明知中伏,却不肯退,自有倚仗。这次他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兵精粮足,虽然主力被围,可是在他的身后两侧,还有贾逵和司马懿两路援军,总兵力并不比我们弱,再加上他们有铁骑的优势,如果阵而后战,我军纵有至尊亲征之威,胜之固然不在话下,可是损失必然也不小。纵使得了江淮,又怎么能守得住?”
孙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已经知道自己冒失了。6逊说的这些道理,他也不是不清楚,只是他被全据江淮的诱惑吸引住了,一时忘了江淮虽美,却不是他能吞得下去的,现在勉强吞下去,迟早还得吐出来。真如朱桓所说,占领寿春,威胁许洛,曹睿那个小儿还不跟他拼命?
“再者,我军出征之前,诸葛亮已经坐镇汉中一年有余。他到汉中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北伐中原,图谋关中。”6逊的声音高了起来,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看朱桓一眼,他的眼里只有孙权。“联络我军,策反孟达,他不就是想让我们来牵制曹魏的主力,好让他趁虚而入吗?”
孙权的碧眼眯了起来,神情更加凝重。诸葛亮的心思,他一清二楚。所以没有如约定所说,一直迟迟未动。原本以为诸葛亮会按捺不住,在年初就动进攻,让曹魏的主力西移,他才设计让周鲂来诱曹休。没想到诸葛亮居然在汉中一动不动。搞得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鱼饵。
如果所料不差,现在诸葛亮一定已经开始北伐,曹魏主力都在东南,西北战区最多不过万人马,诸葛亮是趁虚而入。很有可能全取关中。
一旦诸葛亮全取关中,对曹魏的压力固然大增,对东吴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不错,吴蜀现在是盟友。可是盟友总是暂时的,我们终究有对决天下的时候。我付出惨重代价,最多占领江淮,最大的可能是江淮都占不住。不过是为诸葛亮创造了一个好机会,让他轻取关中。
这。值得吗?
眼下想要全歼曹休,不仅困难很大,而且从长远来看,对我吴国不利,不如以最小的代价重创曹休,得到我应得的利益之后就撤走,让曹魏腾出手去对付蜀汉,而不是独立承担曹魏的压力。等曹魏和蜀汉打得两败俱伤,我再卷土重来,收渔翁之利。
要想损失最小,收获最大,就必须趁贾逵和司马懿赶到之前,攻击曹休,重创他,而不是全歼他。围三阙一,让敌人有退路,才不会逼得他们死战,才能减少己方的伤亡。
这就是6逊的用兵意图。
孙权能明白,可是他不好直接说,这个建议虽然是朱桓提出来的,却是得到了他的认可,朱桓才会当着6逊的面再说一遍。如果现在当面否决朱桓,以朱桓的脾气,他肯定会很生气,进而生出隔阂。
“那伯言的意思是?”孙权淡淡问道。
6逊无奈,孙权不肯做恶人,只好由他来做这个恶人了。这次领兵出兵,吴军总共十万余人,除掉孙权亲自掌握的两万禁军,剩下的九万余人,他和朱桓、全琮各领三万,朱桓虽是偏将,其实和他这个主将是并驾齐驱的,从中不难现孙权的意图。
“臣以为,奋武将军勇气可嘉,从长远看,此计并不妥当。”
不出6逊所料,朱桓勃然大怒,站起身,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扬长而去。
孙权无奈的笑了一声:“伯言,他就是个粗人,你不要太介意。”他停了一下,又道:“我赞成你的建议,就按你的想法打吧。”
“喏。”6逊满嘴苦涩的躬身领命。
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之后,6逊立刻下达命令,命令诸军迅前进,在贾逵和司马懿没有赶到之前,围攻曹休。吴军以逸待劳,兵力两倍于曹休,再加上孙权亲征大大鼓舞了士气,斗气昂扬,前锋迅击溃了曹休的主力。曹休见势不妙,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石亭附近。当夜,惊魂未定的魏军生炸营,6逊立刻抓住机会,督军猛攻,再次大败曹休。
曹休连遭重创,雄心壮志付之东流,再无一战之意,只能率领残军急退。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朱桓再次建议出兵截断曹休的后路,全歼曹休。孙权见曹休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也心动不已,没有通知6逊,就下令朱桓率领大军赶往曹休的身后夹石设伏。
得知朱桓脱离了阵地,不知去向,6逊心知有异。他也装不知道,却不动声色的放缓了追击的度。曹休见吴军减,也放慢了度,等赶到夹岸的时候,这才知道吴军突然减是有目的的,他的后路已经被吴军切断。
没了生路,曹休反而定下了神,他一面安排人击破朱桓的堵截,一面派人通知贾逵增援。贾逵比他希望的来得还要快,他亲自上阵,猛攻朱桓的阵地。想要夺路而逃的魏军了疯,朱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还是没能挡住魏军的夹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逵把曹休接应出吴军的包围圈。
在朱桓苦战的时候。6逊却在挂车打扫战场,曹休只顾逃命,丢弃的辎重堆积如山,仅是各种车辆就有万余辆,可谓是收获颇丰。闻说朱桓被贾逵击破,陷入魏军的包围圈,6逊再一次下令追击,一口气追到夹石,再次击溃曹休。救出朱桓。
灰头土脸的朱桓看着平静如水的6逊,恨得牙痒痒,一肚子怒火却无处泄,还得上前向6逊谢救命之恩。6逊不冷不热的说了两句,话说得很客气。意思却很明白。你看,我说不行吧,你非要去,这可怪不得别人。
朱桓气得炸肺,他知道自己被6逊阴了,恨不得臭骂他一顿,不过形势逼人。谁让自己的确打败了呢,孙权也无法帮他说话,他也只能把打碎的牙往肚里吞。
至此,东南战事以吴军大获全胜结束。
……
洛阳皇宫。太极殿。
天子曹睿背着手,站在门槛内,看着远处的天空出神。散骑常侍孙资小心翼翼的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曹休战报。
孙资很紧张。虽然曹睿不怎么火,可是在曹睿身边侍候多年。他太清楚曹睿的禀性了。
越是平静,越是愤怒,更多的是失望和沮丧。
失望和沮丧来自于两个人:一个是夏侯懋,一个是曹休。这两个人都是曹氏宗室,却都辜负了曹睿的希望。夏侯懋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他能守得住关中,他这才让曹真在洛阳养病,把西部战区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夏侯懋。他没指望夏侯懋能够击败来犯的诸葛亮,只希望他能够守住陇右,至少也要守住关中,固守待援,给他留出解决东南战事的时间。
随后夏侯懋说,因为魏延之子魏霸的来降,他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军事安排,做好了准备,一方面屯田积粮,一方面修城备守,总之一句话,固守几个月没有问题。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心,曹睿才会同意曹休的计划,意图一举夺回庐江,把东吴人赶出江淮一带,隔江对峙。
如果这一切都能如愿,那不仅可以得到江淮地,在东南战区取得有利的态势,更能借此让曹休和夏侯懋立功。曹休倒也罢了,他已经是东南战区的最高将领,夏侯懋却不然,他没有战功,他这个关中都督一直做得名不正言不顺,在很多大臣的眼里,这就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的表现,对此颇有微词。如果夏侯懋能守住关中、陇右几个月,等到禁军主力从东南战区撤回,他就有功,不仅这个关中都督做得心安理得,以后还可以继续升迁。
对于曹睿来说,让夏侯懋立功,既可以破除任人唯亲的怨言,又可以重新扶植夏侯氏在军中的实力,平衡现有的几个权臣,特别是外姓大臣司马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和他的祖父曹操,曹睿对司马懿一直保持着警惕。年初,司马懿兵败房陵,他之所以不肯撤去司马懿的骠骑将军之职,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他觉得时机不到。等曹休甚至夏侯懋都能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还能不上书请辞了?他主动请辞,比因为他战败而撤职好。
然而,现在他遇到了最大的危机,禁军主力调住东南的时候,诸葛亮却突然出兵陇右,这不仅比他预计的秋后出兵提前了一个多月,而且方向也和夏侯懋所说的不同,不是关中,而是陇右。就在他觉得情况还不是特别糟糕的时候,更糟糕的消息传来了。魏延兵出子午谷,并派兵占领了潼关,切断了洛阳与关中的联系。
自此之后,关中就没了消息,潼关以西,似乎突然之间从大魏的版图上消失了。
这比长安失守,蜀汉军战领潼关,还要让曹睿震惊。
子午谷,不是所有人都说子午谷无法行军的吗?(未完待续)
第156章 风云聚
“为何要等到现在才写?”
“因为我相信姑娘看了这么多天之后,肯定有一些新的感悟要告诉安西将军。”魏霸很自然的在席上坐下:“再说了,从我军进入关中,马上就要一个月了,我想有这么长的时间,他想必能好好的权衡一下眼前的形势,不会再有一死报君王的鲁莽念头。此时劝降,比一个月之前更有效。”他笑道:“更何况他如果不愿意降,我也不勉强,我可以放你们走,这么好的事,我想他不应该拒绝吧?”
夏侯徽若有所思:“原来你一直在等?”
“是的,一来我要给安西将军一个体面的退路,二来我要等援军。现在快满一个月了,援军也基本集结完毕,你也看到了我的实力如何,如果他再不献城,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夏侯徽眉头微蹙:“你的实力的确增长很快,可是还不足以攻下长安城。”
魏霸轻笑一声,有些自恋的看着自己的手:“夏侯姑娘,就和打麻将一样,我的底牌怎么可能全部让你看见?不过有句话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以我现在的实力,我也绝对能拿下长安。不因为别的,只因为长安城里的那个人,你必须承认,他实在不是一个做将军的好人选。”
他笑了笑,很坦然的说道:“不瞒你说,我父子定下的这个子午谷计划,就是专门针对他的。”
夏侯徽无奈的叹了口气,魏霸说得没错,夏侯懋是关中最大的弱点,而魏霸的子午谷计划,更是处处针对夏侯懋而设。围而不攻,要逼夏侯懋献城。也是魏霸出于同样思路的一贯手法。
“我写便是。”
魏霸点点头,命令人拿上纸笔来。夏侯徽提笔在手,略作思索,便不紧不慢的写了起来。写完之后,她双手递给魏霸,魏霸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称赞:“姑娘真是聪慧,简直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像是我心里想的一样。这一句……”魏霸突然停住了,沉吟了片刻:“这一句就不要了。删掉。”
夏侯徽嘴角微微一挑,语带讥讽的说道:“魏君连我这个敌人都有慈悲之心,难道对彭姑娘就一点怜惜都没有,还是怕提醒了我伯父,彭姑娘会受更多的苦楚?”
魏霸眉头一皱。有些恼怒的瞪了夏侯徽一眼:“姑娘,请你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说能写,你才能写,我说不能写,你就老老实实的给我删掉,哪来这么多话?”
夏侯徽拿回书信。也不看魏霸,坐回书案后,重新写了一份,又递给魏霸过目。魏霸余怒未消。愤愤不平的看了一遍,这才点头同意,封了起来,加了封泥。
“让徐然去送信吧。”夏侯徽突然说道:“我伯父会相信他。”
“徐然?”魏霸想起了那个曾经是他手下的憨厚都尉。也觉得他挺合适的,作为近卫营的军官。夏侯懋肯定是信任他的,而且他是为了掩护夏侯懋逃走才被擒,对夏侯懋还一份救命之恩,多少要给些面子。他刚要点头答应,无意间看了夏侯徽一眼,见她神情虽然从容,握在袖中的手却在不由自主的抖,突然意识到了些什么,不禁笑了一声,摇摇头:“谁送信并不重要,姑娘的书法别具一格,我相信夏侯将军不会认不出来。”
夏侯徽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明显多了些失望。魏霸对徐然注意不多,她却对徐然比较了解,知道这个看似不怎么说话的将领其实颇有心计,如果让他进了长安城,魏霸想要不战而胜的梦想就破产了。而魏霸不肯让徐然去送信,她的梦想就破产了。
魏霸拿着夏侯徽写好的信回到自己的住处,一眼看到赵云坐在屋里,不免有些诧异。赵云虽然年纪大了,可是身体很好,这些天一直和新兵们住在一起,很少到给他安排的住处来,这么早就回来,更是难得。
“师父,累了?”魏霸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给赵云倒了一杯水,双手奉上。
“累倒不累。”赵云接过水,看了一眼魏霸手中的信:“劝降的?”
“嗯,刚让夏侯姑娘写的,马上派人送进去。”
“离一个月还有几天?”
“如果从夏侯懋逃出郿坞算,还有一天,如果从他进入长安算,还有三天。”
“三天后,他如果不降怎么办?”
“不降?”魏霸沉吟了片刻:“不降就只有强攻了。”
“那岂不是要白白浪费三天时间?”
魏霸听出了赵云的话音不对,顿时紧张起来:“曹魏的援军到了?”
赵云点了点头。他这些天一直在训练骑兵,骑兵兼作斥候,最远的一直到潼关、蒲坂津一带。曹魏如果有援军要来,他当然是最先知道的。
“曹真率领两万步骑,已经到了潼关城外。”赵云呷了一口水,脸上浮起一丝忧虑。“他来得太快,过我们的预计,我担心他在潼关的是疑兵,真正的主力在蒲坂津,你父亲只有一万人,无法顾及周全,我们要尽快解决长安,赶去支援。”
魏霸凝眉沉思。当初与诸葛亮定计的一个先决条件,便是东南的孙权动对曹魏的攻击,吸引曹魏的主力,给他们以足够的缓冲时间。只不过那时候是以诸葛亮的主力进入关中为前提的,现在诸葛亮变卦了,关中只剩下两万多人,兵力严重不足,而曹魏来得又有些太快,潼关、武关防线面临着被魏军突破的危险——既然曹真来了,司马懿恐怕很快也会到。
他的时间不多,夏侯懋如果愿意投降,那当然是好事,可如果夏侯懋不愿意投降,最后还是要强攻长安的话,就不如趁早动手。
三天,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我还是想等一等。”魏霸想了很久,还是摇摇头:“未央宫、建章宫虽说都废弃很久了,却依然坚固,强攻不是易事,能不战而胜是最好的。”
“万一他不肯降呢?”
“万一他不肯降,我就留下骑兵营监视他,把主力调往蒲坂津增援。”
赵云打量了魏霸片刻:“这样也好,能拿下长安,对我们意义很大,值得试一试。”
“那这两天就要麻烦师父小心些,多派一些骑兵打探消息,不要让曹真钻了空子。”
赵云笑了笑:“我知道了,必不会让曹真钻了我的空子。”
魏霸也笑了,赵云是以谨慎出名的老将,曹真再狡猾,想要钻他的空子,还真不太容易。他笑了两声,又收起了笑容,一想到曹真来得这么快,心情还是有些沉重起来。面对曹魏即将到来的反扑,他手头的兵力严重不足,刚刚征召的这一万多人要想形成真正的战力,还需要一段时间,仓促拉上战场,伤亡会非常大,对后面拉拢人心非常不利。
魏霸把自己的担心对赵云说了一遍。赵云想了想:“武关道,我想问题不会太大。一是司马懿从扬州赶回来,长途跋涉,体力不足,很难即刻动猛攻。二是东南战事结束之后,6逊也会回到武昌,司马懿不能不?br />shubao2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