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
魏霸这些天跟着赵云学习兵法,赵云经常会拿出地图来解说,魏霸对三国的总体形势已经了如指掌,赵广虽然画得简单,他还是能看得清楚。
“先说江东。”赵广用树枝指了指江东的位置,“丞相从辅佐先帝开始就倾向于联合江东,只是因为先帝忿于关侯之败,愤而起兵,这才撕破了脸。丞相主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东吴恢复盟好。所以说,丞相如果要出兵北伐,联合江东是必然之事。”
魏霸无奈的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这个招法一点也没有什么新奇,是个人都会想得到。
“至于孟达……”赵广轻笑一声,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你在汉中长大,不知道成都的情况。我们却是一清二楚。孟达投降曹魏,可是他的家人却在成都,一直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前年丞相南征回来,还特地派人去他家中慰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魏霸眨眨眼睛:“向孟达示好?”
“嗯,应该说,他从那时候开始,就有策反孟达的意思。东三郡是汉中门户,掌握在曹魏手中,就是悬在汉中头上的一把刀,丞相怎么能坐视不管?”赵广直起腰,长叹一声:“不过,这一招有利有弊,最后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说。”
魏霸没有立刻再问,他知道赵广的脾气,如果愿意说,他不用问,赵广也会告诉他,如果不想说,他问了,赵广也不会透露一个字。不过,这不代表他自己不能去揣摩。赵广说有利有弊,利是很明显的,收回东三郡,就是守住了汉中的门户,好处不言而喻。
那坏处呢?
收回东三郡,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孟达,孟达和法正一样属于东州系。当年法正受先帝刘备信任,作威作福,连诸葛亮都只能忍气吞声,东州系的实力远远过荆襄系,仅在元从系之下。随着关羽、张飞等人的去世,元从系迅衰落,而法正早逝,孟达投降,东州系的实力大损,现在只剩下一个脚跨东州系和荆襄系的李严勉强支撑,荆襄系才有机会独大。
如果孟达带着东三郡回归,在短时间之内,他不会轻易离开东三郡,换句话说,孟达将成为一个拥有部曲四千余家的军阀,东州系的实力暴涨,足以和荆襄系抗衡。要知道荆襄系现在虽然在朝廷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兵权上却不相匹配,武力最强悍的也就是魏家,只有部曲三千余家。
孟达回归,将再次形成蜀汉内部的权力斗争,就算是东州系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辉煌,却也足以对以荆襄系为根基的诸葛亮形成牵制。党争从来都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内耗,特别是对于蜀汉来说,党争很可能会将本来就有限的资源和jg力消耗殆尽。
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策反孟达,是一个有毒的苹果,不管吃与不吃,都是个难题。
想通了这一点,魏霸也为诸葛亮为难起来,他不知道自己如果处在诸葛亮的位置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管他采取哪种方案,都会遭人诟病,受到极力打压的巴蜀系现在可是眼巴巴的等着他出错呢。
就连魏霸自己也不希望东州系重新崛起,毕竟他也是荆襄人,不想失去手中的既得利益。
魏霸和赵广相视而笑,不过都是苦笑。魏霸经过赵云近半年的薰陶,对赵家父子的思路脉络有一定的把握,而赵广却从魏霸的苦笑中知道他大致明白了这其中的要害。
“丞相会怎么办?”
“不知道,我猜不出来。”赵广摇摇头,见魏霸一脸的鄙视,又连忙解释道:“你别看我,我是真的猜不出来。这种进退两难的事,我向来不善于处理。”
“那师父呢?”
“我父亲的xg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赵广撇了撇嘴:“他的建议看起来都对,但是很少会被采纳,所以不说也罢。”
魏霸耸了耸肩,赵广这句话看起来是自谦,实际上是有些怨气。既有对赵云的埋怨,也有对上位者的埋怨。如果不是他们已经做了师兄弟,有兄弟之义,这样的话赵广是不可能对他透露一丝一毫的。
魏霸不想在赵云背后说他的不是,哪怕是当着赵广的面。一方面是因为他景仰赵云,另一方面是赵云都快七十了,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他冲劲不足。这样的年纪本来就应该在家颐养天年,而不是征战沙场。
“走吧。”魏霸意兴阑珊的站了起来,一想到这些权谋的事,他就觉得头疼。朝堂上的争斗虽然不像战场上一样刀光剑影,实际上凶险不亚于战场。
……
就在魏霸在阳平山上感慨朝堂险恶的同时,诸葛亮的中军大帐里也爆了一场争执。如果魏霸看到这一幕,他一定会觉得悲哀,却感受不到一点预言命中的得意。
诸葛亮聚将议事,商量北伐方略,作为丞相府前军师的镇北将军魏延满怀希望的看着马谡,希望能从他嘴里听到有关子午谷的事,哪怕不提及他的名字都无所谓,只要能让他执行这个计划,突袭关中,他就心满意足了。可是马谡一开口,他就有些心凉了。
马谡说,大军的主力将会出陇右。
陇右?魏延里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他想起了魏霸说过的上中下三策,脸se有些变了。不会被这臭小子说中了,丞相不取我的上策,也不取中策,偏偏取了怯懦的下策吧?
魏延竖起耳朵往下听,当他听到将会联合江东孙权同时起兵,并计划策反孟达,重夺东三郡,牵制在宛城的司马懿部,为兵出陇右创造时机的时候,他的心彻底的凉了,忍不住站起来,打断了马谡的话。
“丞相,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然后扼守潼关,全取关中?”
大帐里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魏延。诸葛亮眉心微蹙,马谡看看他,正要开口。诸葛亮摆了摆手,示意这个问题由他亲自向魏延解释。
“文长,你这个计划,我已经仔细斟酌过,的确是别出心裁,颇合兵法奇正之道。只是兵出子午谷有很多变数,成功的可能xg太低,所以……我暂时放弃了,等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再予考虑不迟。”
诸葛亮说话的度并不快,字字清楚,而且说话之间,目光一直落在魏延的脸上,平静中藏着一些焦虑,甚至有一些请求。魏延见了,心中一动,本想暂时安捺一下,稍后再和丞相细谈,可是一想到魏霸曾经说过,这次出兵是机会最好的一次,一旦失去,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忍不住大声说道:“丞相,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啊。夏侯懋不通军事,是个庸材,正是我们实施突袭的好机会。丞相兵出陇右,等你攻到关中,魏贼的禁军主力只怕也到了关中,到时候双方决战于长安,我军又有什么机会可言?这是小儿都懂的道理,丞相……”
一看到魏延站起来,坐在他身边的镇东将军赵云就知道大事不妙,这个魏文长驴脾气犯了,指不定要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呢。他正琢磨着怎么替丞相解围,没想到魏延一时嘴快,居然说出这样犯忌的话来,来不及多想,立刻拽住了魏延的手肘,急声道:“文长,休要口无遮拦!”
诸葛亮的脸se也变得非常难看。他没有全盘否决魏延的计划,只是说时机未到,这已经是很给魏延面子了,没想到魏延居然当着这么多的人说他连个小儿都不如,如果不是赵云及时打断,还不知道要说出什么难听的话。
马谡也沉下了脸:“文长,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探讨便是,何必出口不逊。否决你的子午谷计划,是我的建议,难道我连一个小儿都不如?”
魏延这时也回过味来了,看看默不做声的诸葛亮,躬身致歉:“丞相,参军,我一时嘴快,并无贬低参军之意,还请见谅。”
诸葛亮见魏延道歉,脸se稍缓和了一些,刚要说话,杨仪忽然不y不阳的开了口。“马参军,你虽然胸有韬略,不会不如一个小儿,不过,这世上不乏奇才,有些小儿,你还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魏将军的爱子,魏霸魏子玉。”————————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第o65章 被你说中了(第二更)
魏延被赵云一劝,原本已经放弃了争执,不过杨仪说这句话说得y险,而且直指他的儿子魏霸,他的火腾的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不假思索的反唇相讥:“我儿子虽然不敢和马参军相提并论,不过的确有些小才,至少在算学上,可以让某些人一辈子也赶上不。”
杨仪的脸se顿时煞白。那次被魏霸逼得吐血,是他这辈子最丢脸的一件事,亏得魏霸后来没有入丞相府,他们没有机会再碰面,这才一直相安无事。现在魏延当着众人的面再次提起这件事,等于是揭开了血淋淋的伤疤,让他彻底颜面扫地。
在短暂的苍白之后,杨仪的脸忽然又涨得通红,唯独嘴唇没有一丝血se。他霍的站了起来,浑身颤抖,指向魏延的手指也如风中枯枝,颤颤巍巍。
“魏文长,把你儿子叫来,我们再来比过。”
“且,我怕你的血不够吐。”魏延不屑一顾,又y森森的说道:“我提醒你一句,你指着我没关系,我不会与你这种人计较,千万不要指着我儿子,我儿子少年心xg,还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拧人手指头。”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掌晃了晃,杨仪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把手缩了回去。魏延见了,哈哈大笑,笑了两声,突然笑声一收,面寒如水,轻蔑的吐出两个字:“鲰生!”
杨仪气得脸红一阵白一阵,一阵没来由的委屈涌上心头,眼泪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他转向坐在正中的诸葛亮,忍不住放声大哭:“丞相——”
诸葛亮很郁闷,好好的军事会议,怎么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他连个反应的时候都没有。更让他觉得丢脸的是,这两个人偏偏都是荆襄人,一个是难得的猛将,马上就要派上大用场,一个是他倚重的财会能手,大军粮草都要靠他来调配,更是须臾不可缺。他们争得不可开交,他帮哪个,不帮哪个都不行。
他不用看,都能感受到某些人正幸灾乐祸的看笑话,在心底里鄙视他这个丞相,鄙视所有的荆襄人。
马谡见了,厉声喝道:“威公,你失态了,还不退下!”说着,给一旁的诸葛乔使了个眼se,诸葛乔连忙上前,半搀半拖,把杨仪拉了出去。杨仪身体瘦弱,根本不是诸葛乔的对手,他也知道今天自己丢人了,不敢再留在大帐里,再闹下去,难保魏延那个匹夫不会拿刀来砍他,所以也不挣扎,由着诸葛乔将他拽了出去。
魏延眉毛一掀,有些小得意,不过他随即又意识到自己让丞相为难了,尴尬的拱拱手:“丞相,我……我刚才的确没有贬低幼常的意思,只是……只是……”
诸葛亮见了,无可奈何的挥挥手:“好了,我们继续讨论出兵事宜,文长,你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待会儿再来找我细谈。”
“喏。”魏延识相的没有再坚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老实实的低下了头。丞相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是再不让一步,那就是和杨仪一样不识抬举了。在他心中,他可不屑和杨仪一般见识。
诸葛亮示意马谡继续,不过经过魏延和杨仪这么一闹,这气氛就有些不尴不尬了,有些人坐在角落里,虽然不说话,可是眉来眼去的,分明还在回味刚才那场闹剧。诸葛亮见状,只得宣布暂时休会。
众人离开了大帐,唯独魏延没走,他还准备再向丞相好好解释一下自己的计划,希望丞相改变主意呢。他在帐中等了好一会,也没听到丞相请他进后帐,正在奇怪的时候,诸葛乔走了出来,一脸歉意的说道:“魏将军,真是惭愧,丞相忽然有些不适,不能与将军探讨军计了。将军请先回去,丞相有空的时候会去请你的。”
魏延脸se一黯,他又不是呆子,岂能听不出其中的意思。诸葛亮根本不想和他再谈这个计划,刚才当着众人说那些话,不过是给他魏延面子罢了。
魏延非常失望,他沮丧的抬起头,叹了一口气:“没想到真被那小子说中了。”
诸葛乔眼神一闪,忍不住问道:“将军,这真是子玉的计划?”
魏延自知失言,也不解释,摇摇头,转身出帐。诸葛乔赶出帐外,魏延却已经上了马,在亲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营。诸葛乔站在原地,目光闪动,脸se变幻了片刻,一咬牙,转身进了帐。
诸葛亮正坐在案后,眉头紧锁,马谡坐在他对面,也是愁容满面。两人相对无语,听到诸葛乔进来,他们不约而同的抬起头:“走了?”
“走了。”诸葛乔咬着嘴唇,有些犹豫。诸葛亮和马谡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皱眉说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诸葛乔胆怯的看了诸葛亮一眼:“父亲,刚才魏将军说,魏霸的确说过些什么。”
“说过些什么?”诸葛亮莫名其妙:“究竟是什么?”
马谡忽然想起当时魏霸送他们出营时的情景,他抬起头,哦了一声:“我明白了,魏霸也是赞成这个计划的。”
“是吗?”诸葛亮也有些好奇起来:“他怎么说?”
马谡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看他的意思,的确是觉得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不可轻易失去。”
诸葛亮笑了一声,瞟了马谡一眼,摇了摇头。马谡不解其意,连忙问道:“丞相,你这是何意?”
“幼常,那是魏霸几个月前的想法,如今的他还会这么想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那块玉岂不是白送了?”
马谡愣了愣,随即也笑了起来。“不错,还是丞相有远见。经过赵老将军的几个月点拨,如今的魏霸肯定不会还有那样鲁莽的想法了。如此看来,魏霸这几个月很用功,魏延这个做父亲的却不怎么关心儿子,没什么交流啊。”
诸葛亮也笑了,他的目光落到了诸葛乔的脸上:“伯松,你这段时间很辛苦。既然粮食已经运完了,你也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多和营里的年轻一辈接解接触,特别是魏霸,他如今拜赵将军为师,学习兵法和拳法,听说进步神。你去看看他,也好互相增益。”
诸葛乔大喜,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连忙点头答应。
马谡又道:“丞相,不管怎么说,魏霸有几个月前便能有这样的见识,也算是难得。如今经过赵老将军教诲,是不是该把他辟至丞相府,与伯松共游处?”
“我的确有此意。”诸葛亮挠挠头,露出些许难se:“只是威公那边有些麻烦,我看威公对魏家父子恨意未减,怕是会和魏霸再起冲突。”
马谡略作思索,笑道:“这也无妨,魏霸既已学了兵法,为何不让他辅佐伯松一起去东三郡,不要和威公见面便是了。而且,我看魏延现在对这个儿子很器重,想来他应该不会反对让魏霸去立功吧?”
诸葛亮目光一闪,笑了起来,点点头。他看看诸葛乔,诸葛乔喜出望外,感激的看了马谡一眼。
……
魏霸一回到大营,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老爹魏延背着手,在大帐前来回踱着步,不时的叹惜一声。大哥魏风扶着刀,站在一旁,耷拉着脑袋,一副想劝又不敢劝的为难表情。一向调皮的魏武在不远处,一丝不苟的练着刀法,不过魏霸看得出来,他这纯属是装乖讨好,免得惹火老子挨揍。
魏霸走到魏风面前,轻声问道:“怎么了?”
魏风嘴角抽搐了一下,身体向前倾了倾,附在魏霸耳边,轻声道:“军议的时候,爹和杨仪又吵了一架,回来之后就这样了。”
“不至于吧?”魏霸诧异的看着魏风:“难道老爹吵架吵输了?”
魏风嘴一撇,手一摊:“我也觉得不可能。我看到杨仪哭得像个女人似的,应该是爹赢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爹一出来,脸se就不好。
我估摸着,会不会是被丞相责备了?”
魏霸想想,也觉得有这个可能。虽说丞相一直很给老爹面子,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杨仪吵架,弄不好还动了拳头甚至刀,丞相不呲他两句才怪呢。一想到此,他转身就准备走,老爹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好离他远一点,防止误伤。
魏霸身子刚转过去,还没等他迈步,魏延就现了他,一看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子,不由得断喝一声:“小子,你过来!”
魏霸愕然,求助的看着大哥魏风。魏风以手捂眼,顺便捂住了大半个脸,只看到他嘴唇翕动了几下,声音低得像蚊子:“兄弟,你自求多福吧。”
“没义气。”魏霸小声的骂了一句,转过身,换上一副灿烂的笑容,向老爹走去。还没等他说话,魏延没好气的斥道:“笑得这么假干什么,正经点。”
“喏。”魏霸立刻收起了假笑,成立正姿势,一脸严肃。
魏延看了他一眼,一抹笑意从眼角绽放开来,不过还没等魏霸放松一些,笑意又化作失意。他长叹一声,说不出的沮丧。
“小子,被你说中了,丞相取了下策。”——————第二更,最后一次求三江票!还有三个小时,三江推荐就结束了,多谢诸位支持,老庄终于小威风了一把。哈哈,爽!
第o68章 上座(第二更,求推荐)
“去东三郡?”魏延揪着颌下的短须,眼神中透着几分不解:“诸葛乔?”
魏霸点点头,却没有吭声,他已经把诸葛乔来找他的经过对老爹说了,也把他推荐赵广和傅兴的事说了一遍,但是他没有解释为什么。如果让老爹知道他现在有心与诸葛丞相对着干,天知道老爹会有什么反应。
魏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心思,他被诸葛亮的任命搞得有些糊涂了。
如果说东三郡重要,那就应该派一个重将去,诸葛乔根本没打过仗,又只安排了五千人,能顶什么用?东三郡仅是孟达就有部曲四千余家,孟达本人征战近二十年,又岂是诸葛乔能对付得了的?
如果说东三郡不重要,那更说不过去,谁都知道,东三郡是汉中门户,收复东三郡对汉中的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丞相的安排真是出人意料啊。”魏延左思右想,还是搞不明白,只能半真半假的叹了一声。
魏霸嘴角一撇,随即又恢复了庄重。他虽然不完全明白诸葛亮的这个安排究竟是何用意,可是他隐约能猜得出来,这里面不完全是军事意义,还掺杂着不少政治意义,老爹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可惜他在政治上近乎白痴,肯定不会想到那一层。
似乎古往今来都有这个特点,军事上有过人之处的,大部分在政治上都是白痴,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同时,朝堂上往往一败涂地,像王翦那样的高人实在少之又少。
“参军虽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之职,可是能入丞相府做事,本身就是丞相对你的栽培。你要小心做事,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妄生是非。”
魏延既然考虑不明白,干脆不考虑了,一本正经的教训起魏霸来,说得魏霸哭笑不得。这些道理原来你也懂啊,怎么你自己就做不到呢,和马克思主义手电筒一样,照人不照己。不过看着一向威严狠厉的老爹像个碎嘴婆子似的絮絮叨叨,魏霸心里热乎乎的,就不计较老爹这种教条主义了,一一点头答应。
“既然到军中,婢女就不要带了,有女人在……终究有伤士气。”魏延迟疑了一下,似乎是觉得那个长了一个大青斑的小婢女似乎和美se不怎么搭边,可他还是建议魏霸将彭小玉留下,以后的ri常事务就由敦武他们代劳。为了保证魏霸的安全,魏延亲自挑选了二十个jg悍的亲卫交给敦武,又特地关照了一番,这才作罢。
“阿爹,我想顺路回庄园一趟。”
“回庄园干什么?想家了?”
“出征在即,想回去见见阿母。”魏霸笑笑,又对魏风说道:“大兄,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阿母?”
魏风摸了摸脑袋,憨厚的笑道:“我没什么话,你就帮我问她老人家好就是了。”
“行。有件事,要请大兄帮忙。”魏霸道:“我不在营里的这段时间,彭小玉就跟着你吧,别让人欺负她。”
魏延诧异的看看魏霸,不满的责备道:“一个婢女,也值得你这么慎重?子玉,我现你现在真是有些不分轻重了。大丈夫当以功业为重,岂能以女子为念,更何况还是一个婢女。”
魏霸笑笑,没有解释,他相信大哥魏风会替他照顾好彭小玉。其实他们三兄弟和老爹都不太一样,老爹和彭小玉接触得少,在他眼里,彭小玉就是一个婢女而已。在魏风和魏武的眼里,彭小玉还是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而在魏霸的眼里,彭小玉更是半个谋士,又岂是一个婢女那么简单。
回到自己的大营,彭小玉已经将他的行装收拾好了,整整齐齐的放在一边。魏霸将他的安排对彭小玉说了,彭小玉静静的看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嗯了一声,便低下头,摆弄着自己的衣带。
“好了,我大兄其实比我好侍候,你从此解脱了。”魏霸故意笑道,“说不定等我回来的时候,你都不想再做我的婢女了。”
彭小玉幽幽的说道:“风少主是好人。”
魏霸翻了个白眼,没有接她的话头。他前世就接过无数的好人卡,当然知道“好人”二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彭小玉这话里面未必有多少感情的成分,但是她的确指出了魏风的xg格弱点:为人忠厚,却不知权变,说得难听些,他连老爹的霸气都没有。
……
第二天,丞相府的任命状就送到了魏家大营,魏霸被任命为丞相府参军,全名是参丞相军事,按照不成文的品级,属第七品。比老爹兼任的前军师低两品,与杨仪、马谡等人相齐。当然了,这仅仅是在文字上,在资历上魏霸和那些人不能比,同样,在丞相府,也不是纯以品级论高低,不同的人担任同样的职位,可权力大小轻重却完全是两码事。
魏霸的具体任务是辅助诸葛乔,负责诸葛乔所部大军的粮草筹集、运输,算是后勤工作,工作任务并不重,也不用带兵上前线,危险xg较低。这也是考虑到他没有真正带过兵的因素。魏霸对此也早有预料,倒也没什么意外。他在老爹身边这半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倒也算得上轻车熟路。
与他相比,有过带兵经验的赵广和傅兴却担任了比较重要的任务,傅兴原本就有两百多部曲,这次诸葛亮又拨了一曲二百人给他,让他做了真正的都尉。赵广也分到了一曲两百多人,负责后勤运输,算是和魏霸做工作对接。
诸葛乔率领的十多个参谋、都尉中,有十一个是荆襄文臣武将的子弟,真正非荆襄人除了赵广,只有一个麋威。麋威是麋竺的儿子,因为麋芳投降江东,麋竺惭愧而死,麋家现在的当家人便是麋威。麋竺虽然跟着刘备多年,官至安汉将军,可是他没有战功,未能封侯,所以麋威也没有爵位可以继承,现在还只是一个空头都尉,手下只有百十余老卒,看起来很凄凉。
麋威被安排做赵广的副手,看似身份和魏霸差不多,可是一想到魏霸的参军职务,麋威就差得太远了。就连赵广这个看起来是辎重营主将的都尉和魏霸这个不带兵的参军相比也要低上一截。
大军乘船顺沔水而下,目的地是魏兴郡西侧边界处的安阳县。有船代步,将士们轻松多了,粮草运输也方便些。主将诸葛乔坐的是一艘中型战船,并不张扬,不过在大多是运输船的船队中,再不张扬也足以让人感受到诸葛乔的与众不同。
船队开始出之后,魏霸就登上了诸葛乔的战船,诸葛乔要第一次聚将议事。
魏霸和赵广上了船,现其他人大部分已经到了,傅兴坐在靠门一侧的位置,看到魏霸进来,便笑着点点头,打了个招呼。魏霸见他身边还有空位置,刚想过去落座,傅兴连忙摇头道:“你怎么能坐在这里,这是给仲德留的位置。”
魏霸刚要问为什么,诸葛乔笑了起来:“子玉,到这边来,你虽然负责粮草事宜,却不是辎重营的将领,怎么能坐在那里。来,到我身边坐。”
魏霸尴尬的摸摸脑袋,他前世没做过官,公司里开会虽然也分位次,毕竟没有官场上这么讲究,到了这一世,他又没参加过什么像样的会议,根本没机会领教这种官场文化,一出场就露了怯。
魏霸走到诸葛乔身边。诸葛乔坐在面对舱门的主位上,左右还有两个位置空着。在右手边的下,坐着一个魏霸最不想看到的人:杨伟。很显然,杨伟也不想看到魏霸,一看到魏霸进来,他的眼神就变得凶狠起来,瘦削的面庞也因为牙关咬得太紧而崩了的,甚至连听到咯咯的切齿声。魏霸皱了皱眉,不想和这个仇人靠得太近,转身走向诸葛乔右手边的位置。
不料,他一举步,杨伟就y恻恻的笑了起来:“我说魏参军,你虽然有才,却也太自负了些。难道这里除了诸葛都尉,你以为自己就是最尊贵的人,居然想上座?”
魏霸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年头不仅位置的上下有区别,左右还有区别,主人左边的位置尊于右边的位置,所谓虚左以待,就是这个意思。上朝的时候文东武西,也是文臣高于武臣的一个标志。
魏霸有些尴尬,他没理会杨伟的冷嘲热讽,刚转身走向诸葛乔右边的空位,舱门外响起一个声音:“且慢,请魏参军上座。”——————第二更,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o69章 考验(第三更)
杨伟看着魏霸吃瘪,心里正高兴,脸上的笑容刚刚绽开,忽然听到这一声,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魏霸扭头向门口看去,只见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汉子快步走了进来,迈步如风,来到魏霸面前,拱手施礼。“魏参军,请上座。”
魏霸不解的眨眨眼睛,连忙拱手还礼,问道:“敢问足下是……”
“南阳宗预,将与魏参军一道,协助诸葛都尉东行。”
诸葛乔长身而起,微微一笑:“子玉,这是丞相安排给我的老师。”
魏霸立刻明白了,连忙摇头笑道:“宗参军太客气了,有宗参军在此,我岂敢坐上座。宗参军,你请。”魏霸一边说着,一边热情的将宗预往座位上让。
“不然,有德不在年高。”宗预摆摆手:“我与魏参军都是丞相府参军,除了虚长几岁以外,其他方面概无可称道之处。再者,丞相当面交待,魏参军长于汉中,对汉中的事务非常熟悉,此次行动,当以魏参军为主,我为次,所以,这上座该你来坐。”
众人顿时哗然,就连诸葛乔都有些诧异。他们虽然没有杨伟想得那么恶毒,可他们同样也不认为魏霸有资格坐上座。与在座的所有人相比,初入仕途的魏霸都是资格最嫩的,他还没满二十岁,几个月前才由诸葛丞相赐字,与拜师礼一起行的冠礼,算是初出茅塞的后生,怎么能比年近四十的宗预还要尊贵?
诸葛乔看看宗预,心中狐疑,这么重要的事,丞相怎么会没有关照他?难道是看他自己如何处理?他看着宗预,想从他脸上看出些许端倪,可是宗预一脸严肃,不苛言笑,根本看不出虚实。正在他犹豫的时候,魏霸连连摇头:“就算是丞相的意思,我也不敢坐这个位置。宗参军,你就不要谦虚了,如果你不肯入座,那我现在就下船,向丞相辞职去。”
宗预眼角一颤,笑了:“为何?”
魏霸苦笑道:“虽说论职务,我与宗参军相齐,可是论资历,我却不能和宗参军相提并论。和这些同辈在一起,我还可以放肆些,胡来一通,和宗参军面前,我怎么敢放肆?不瞒你说,不久前家父还说过,南阳乡党中,他唯敬宗参军,我如果遇到宗参军,一定不准放肆,否则定然不饶。”
宗预疑惑的看着魏霸:“镇北将军当真如此说过?我宗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镇北将军这么看重?”
这不能怪宗预不相信。一来魏延是出了名的目中无人,那么多南阳人,他从来没有夸过谁,服过谁,就连他对傅肜的敬重,也只是因为傅肜战死沙场,对傅肜的能力其实并不以为然。宗预在南阳人中更是不起眼的一个,年近四十,却还只是丞相府的一个参军,眼下更是落得和魏霸一个毛头小伙子并肩,要说魏延佩服他,这岂不是笑话?
魏延的确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魏霸却知道宗预是标准的大器晚成,这样的憋屈ri子他还要再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宗预直到诸葛亮死后多的,年逾六十岁才领兵作战,是蜀汉后期屈指可数的重将之一。
既然知道是这位大能,魏霸岂能坐到他的上位去,不管是不是丞相诸葛亮的命令,他都不会坐。谁知道这是不是捧杀?他今天坐了这个位置,明天别人就会认为他和老爹一样目中无人,骄傲自负。
魏霸坚决不肯坐,诸葛乔松了一口气,笑着对宗预说道:“既然子玉一片好意,参军就不要谦虚了,敬请上座吧。”
宗预嘴角抽了一下,看了魏霸一眼,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宗某就托大了。”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魏霸一身冷汗,殷勤的把宗预请到座前,看着他坐好,这才自己走到右手边的位置入座,脸上还不敢露出一丝得意,一定要平静平静再平静。
见魏霸如此尊敬长辈,不惜违抗丞相的命令,众人对魏霸的印象有所改观。之前不少人都认为魏霸能一跃而成为丞相府的参军,不过是因为他有一个手握重兵而且蛮不讲理的爹,再加上之前魏霸和刘琰父子、杨仪父子之间的那些冲突,都以为魏霸和魏延一样骄傲自负,不近人情。现在看魏霸如此作派,多少有些意外,看向魏霸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些。
唯独杨伟很郁闷,他本想嘲笑魏霸一下的,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个位置原本就应该是魏霸的,只是魏霸不肯座,这才让给了宗预。
诸葛乔咳嗽一声,宣布会议开始。他转身对宗预点头示意:“宗参军,请你先为我们解说一下此次行动的目的吧。”
宗预欠身施礼,起身走到诸葛乔身后,有亲卫挂起一幅帛书地图,递上一杆荆竹。宗预接竹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朗声道:“我军此次的行动目的是汉中的东三县,即西城、房陵、上庸……”
东三郡是私底下的称呼,因为蜀汉以继承汉室为口号,连曹魏政权的合法xg都不予承认,更不可能承认他们对东三郡的制置,所以平时说的时候都说是东三郡,正式场合都是称东三县。而这片地方的制置也一直在变动,现在曹魏的称呼也不是三郡,而是新城郡和魏兴郡,太守便是孟达和申仪。
孟达投降之前,西城便已经单独设郡,称魏兴郡,太守是西城豪强申耽。后来孟达、刘封、李严联合攻击,申耽投降,魏兴郡取消,变成了西城郡。孟达投降之后,引魏军西攻,打败了申耽,又取消了西城郡,以孟达为太守,并重设魏兴郡。申耽被迁到了洛阳,他的弟弟申仪还在西城,任魏兴太守。
所以在曹魏的官方称呼中,这些地方被称作魏兴郡和新城郡,属荆州,归驻扎在宛城的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节制。
魏霸这半年除了练武之后,就是一直在考虑老爹的子午谷计划,以及即将开始的北伐方略,也和老爹魏延、师父赵云多次讨论过相关的形势,对东三郡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他身边的敦武曾经多次出入东三郡,有更多的切身体验,这些都被魏霸吸收过来,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对于宗预的讲解,魏霸的理解比一般人更要透彻,甚至比宗预还要清楚几分。别看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荆襄人,对山地并不陌生,可是生活在南阳盆地、襄阳城里,对真正的山地未必就了解多少。
魏霸懂得多一点,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纸上谈兵,毕竟没有像敦武他们一样在山谷间来往过,没有切身体会,所以他也没有太张扬,认真的听宗预讲,不轻易表任何看法。
可是他的认真落在了杨伟的眼中,那就成了虚伪,那就成了心虚,就成了不懂装懂。
仇恨会让人失去理智,虽然魏霸从来没将杨伟放在心里,可是杨伟却把魏霸当成了真正的仇人。魏霸逼得他父亲杨仪当众吐血,这足以让他们父子把魏霸恨到了骨头里,凡是有能让魏霸吃瘪、丢脸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
宗预讲解完毕,还?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