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女
张扬从河内筹集来的粮食,不到一个月就吃完了,杨彪从赵宅地下室挖出来的陈腐粮食,也很快吃光了。当时在洛阳因为没有吃的,尚书郎以下的人都得四出采挖野果和野菜,许多人饿死在颓墙断壁之间,就连小皇帝刘协自己,每天也是饥肠辘辘,心慌难忍。
一个天气阴霾的日子,小皇帝刘协饿得头晕眼花,由小和尚赵兴去找吃的东西,也不见回来。刘协就独自溜出赵宅,来到一条又宽又深的沟边,沟底还有缓缓水流,发出呜咽的声音,如同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刘协左瞅瞅、右瞧瞧,终于看见河边一棵树枝头还挂着几个紫红色桑葚,他是多么想吃到这又酸又甜的红葚啊,但是娇弱的小皇帝却无力爬上树去采摘这果实,只是望着那紫红蜜葚发呆。说来也巧,就在这时,来了两个手提破篮子的挖野菜姑娘,年龄大约都有十五六岁,和小皇帝刘协的年龄也差不多一样。她们看到这位贵族子弟那副窘态,便放下竹篮,一齐爬上桑树,一个人扒枝,一个人摘果,把红葚递到小皇帝刘协面前,很有礼貌地说:“请吃吧。”
绝境救驾(4)
刘协伸手去接红葚,这才看见这位姑娘的两条柳叶眉中间,有一颗小小的黑痣,给姑娘的漂亮脸蛋更增添了风韵。他实在饿极了,把红葚塞进嘴里,才想起来说:“谢谢两位姑娘。”
“不必道谢,这里还有几个,请慢慢吃,别呛着。”另一位姑娘又把几个红葚递了过来让刘协吃。
刘协也毫不客气,伸手又去接了过来,这才发现这位姑娘的下巴上,也长了一颗黑痣,他一时感到很纳闷,心里想,怎么美女脸上都要长一颗黑痣呢?刘协觉得,两位民女脸型真是好看,无奈都有点黄瘦,要能再胖一点儿该多好啊!刘协看到,两位姑娘的眼中,都放射出和善的光亮。刘协看着那衣衫褴褛的两位民女,心里想着:怎么能治理好天下,让她们不再受苦呢?他自言自语地说着自己改元的年号道:“建安,建安,我要建立一个平安社会!”
“你要建立一个平安社会?”眉心有痣的那位姑娘惊讶地问刘协。
“你脑子有毛病吧!你是谁呀?”下巴有痣的那位姑娘也诙谐地问刘协。
刘协吃了两把红葚,有了一点精神,又见两位善良的姑娘看不出自己是谁,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是谁,就也破谜语让两位姑娘来猜,道:“我是一个大丈夫,只是尚未出头;我是一棵大李树,只是失去了上边的木头,请二位猜猜我是谁。”
“我猜不着。”
“你直接告诉我们吧。”
刘协说:“请先说说你们的姓名吧,以后我做生意赚了钱,来报答你们的赠予红葚之恩!”
“我也不叫报恩。”眉心有痣的姑娘说,“我姓张名妍。”
“我也不图报恩。”下巴有痣的姑娘说,“我姓潘名姣。”
刘协:“你们两位姑娘爬树的技巧真高呀!”
“俺常爬树。”
“俺本都是采桑养蚕的女子哪。”
正在这时,赵兴气急败坏地跑来了,大喊道:“皇上啊,你真让我找得好苦!”
刘协说:“大惊小怪干啥哩!朕饿了,刚才多亏这两位姑娘给我摘了红葚,否则,我可能会倒在地上起不来了呢。我想赠给她们点小礼物,无奈无物可赠。”
小皇帝刘协说着就去解自己身上的玉佩,要赠给两位姑娘。这时一群寻找小皇帝的人都赶来了。吓得两位姑娘提起破篮子,仓皇逃走了。
小皇帝刘协回到赵宅,见了伏后,高兴地说:“寿姐姐,我给你带回来有好吃的东西呢。”
伏寿心疼地说:“小弟呀,你是皇上,可不能到处东奔西跑呀,找不到你,把人都快吓死了。”
刘协在河沟边吃红葚时,往口袋里装了一点儿,这时,像变戏法一样,刘协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把红葚,递给伏后说:“寿姐姐,你快吃了这红葚,补养一点身体吧。”
伏后苦笑道:“小弟呀,你有这份心意,姐姐也就心满意足了,跟着你,就是舍了性命也心甘情愿。”
刘协道:“快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吧,我让赵兴去找来那两位摘红葚的姑娘,请她们帮忙来照顾你。”
接着,小皇帝刘协把在大河沟边遇见张潘二位姑娘的事,给伏后说了一遍。
伏后道:“看来小弟你是喜欢上她们了,现在姐姐我怀有身孕,不能很好服侍你,你把她们找来,姐姐出面让小弟把两位姑娘纳为妃子,这样,咱们也可多两位亲人。”
“姐姐说的是心里话吗?”
“我还能骗小弟吗?!”
第二天刘协又让赵兴同他一起去河边等张潘二位姑娘,如同那守株待兔的愚人一样,那怎么能天天碰上呢?
救驾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下旬,在洛阳建成了一座简陋的小宫殿,就成了汉献帝刘协的金銮宝殿。这是大司马张扬将军出资,由安集将军董承负责建造的。油漆和彩绘等内装饰的资金还都没有到位,张扬已经发话了,下边的工程不管是谁出钱,他已经取得了这座大殿的属名权。张扬亲笔写了“扬安殿”三个大字,让木工刻在一块大木匾上,镶嵌在大殿正门的上方。
绝境救驾(5)
小皇帝刘协听说后,心如火焚,又如刀绞,不觉潸然泪下,他哭了。他觉得张扬太有点儿仗势欺君,目无天子。心中也恨董卓作乱,放火焚烧了洛阳原有的南北二宫。两宫原来的繁华景象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宫内殿亭楼阁,排列井然,金碧辉煌。南宫的前殿却非殿,是南宫主殿,是光武帝宣布在洛阳定都的地方。南宫的宫城,四面筑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座门阙,其中南面的朱雀门峻极连天,最为宏伟壮观,四十里以外,还能看见。北宫最大的德阳殿,里面可以容纳一万余人。可惜这人间天堂南北二宫,现在已化为灰烬。这是在刘协当了小皇帝以后,发生的灾难,他心里实在愤恨老天处事不公,把灾难降到了他的头上。他自己哭,伏寿也替他难受,安慰他说:“小弟,你已经长大了,快为人父了,不能遇事哭哭啼啼。皇上要有个皇上的样子,遇事不乱,处事不惊。现在洛阳四面受敌,又是一座废城,量难久居,应速与大臣商议进退,作出决策,才有出路。否则大难临头,就会措手不及。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如今危难之际,人愿建功留名,本是好事,张扬前几个月出力很大,应该褒奖,不要责怪;太尉杨彪忠心不二,多次救皇上出险境,要让他注意自己的安全,遇事多听他的意见。”
刘协道:“寿姐姐,你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如同雪中送炭,燃起了我心头的希望之火。”
正在这时,太尉杨彪从外面赶来。急火火地说:“臣有重要情报禀告皇上。探马报告,李傕、郭汜又狼狈为奸,合兵一处,攻占函谷关,正向洛阳进发。请皇上委曲求全,到扬安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张扬将军若能同意调虎牢关之兵,先来守卫洛阳,也不失为上策。他若不同意,陛下可随张扬将军退居河内,微臣愿留守洛阳,尽忠报国。”
刘协:“朕要与太尉生死与共,要留一齐留,要走一同走。”
杨彪:“微臣以身许国,万死不辞;陛下万乘之尊,应尽快脱离险境。也有消息传来,曹操从颍川已派大将曹洪为先锋,带兵救援洛阳,他自己率大军随后起程。陛下宜先到扬安殿见群臣议事,稳定军心。”
刘协由小黄门赵兴搀扶上车,太尉杨彪护驾,来到扬安殿前,张扬已率领文武大臣在殿外跪迎。小皇帝刘协见此情景,又是一阵激动,百感交集,心中如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说道:“众位爱卿平身,进殿议事。”
张扬带头,山呼万岁。进到殿里,按文东武西的规定,依次站立。小黄门赵兴对如何服侍皇帝,也听义父赵忠讲过一二,他扶皇上登殿坐到龙椅上,然后宣布百官听旨,文武大臣又是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帝刘协心里想,今日坐在金殿上,虽还显得有点寒酸,但毕竟自己有了皇帝的尊严,不像董卓、李傕挟持下那样,自己老是像老鼠见猫一样,心怀恐惧之感,他振作精神,显出他原本聪颖的本性来,大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先遭董卓乱政,又遇李、郭横行,西迁东逃,不得安宁。民不聊生,朕心更忧。今多亏大司马张扬将军尽心尽力,百官相助,修起了这座扬安殿,朕才能坐在这龙椅上与众爱卿相聚议事。无奈李傕、郭汜又来进犯京都,诸位有何退敌良策,尽管启奏,朕洗耳恭听。”
全殿中鸦雀无声。
还是安集将军董承打破了僵局,他慷慨陈词:“微臣董承启奏陛下,为臣之道,自古以来,文死谏,武死战,在这叛贼兵临城下之际,微臣愿领新募千余步兵西出迎敌!”
刘协问:“朕知你太劳累了,夜以继日在这里监工,修成了扬安殿,你还能出征迎敌吗?”
董承答:“微臣愿尽忠报国,保陛下平安。”
刘协默然无语。
大司马张扬道:“臣张扬禀告陛下,我得知李傕来犯,心想事不宜迟,已调虎牢关守军,西来洛阳拒敌,今日即到,陛下无忧。”
刘协:“张将军真是忠臣良将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绝境救驾(6)
这时、〖xc儇。tif〗辕关守将派人将报帖送到太尉杨彪手上,杨彪看了出班奏道:“微臣杨彪刚刚得到最新消息:曹操派大将曹洪等人已从洛阳南关直接西进,抗击李傕、郭汜之军,曹操也率大军抵达〖xc儇。tif〗辕关。”
说曹操,曹操到。
只见一员大将,身披铠甲,头戴缨盔,个虽不高,但挺有精神。他一直走到金殿阶前,面向刘协打拱施礼:“罪臣曹操,参见我主!”
刘协认得曹操,当年要不是他举刀架住袁绍利刃,自己恐怕早就成了刀下之鬼了。便问:“曹公前有救命之恩,今有救驾之功,何罪之有?”
曹操道:“救驾来迟,该当有罪。”
刘协:“不迟,不迟。朕封你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负责守卫京都。”
曹操:“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大将军的职位还是留给袁绍吧,现在各路军阀中,他的势力最大,陛下不能不留一手。如今司空的职位暂缺,臣就担任司空的职位吧。”
小皇帝刘协点了点头,内心佩服曹操考虑事情周密,说道:“那好吧,朕现在就封卿为司空,与太尉杨彪、大司马张扬,共同辅政。”
曹操叩头:“臣领旨谢恩。”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曹府赐名(1)
争都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九月,曹操和张扬的联军打退李傕和郭汜之军以后,进驻洛阳。这样军粮就发生了困难,各自的兵士都有饿死的。甚至发生火并,互抢战马,杀马充饥,连兵变都有可能发生。
曹操在青州和颍川收编了黄巾军余部几万人,安置在颍川许县一带,实行屯田,夏秋两季都有较好收成,屯有粮食。张扬也在白波谷改编了黄巾军余部数千人,部署在河内郡野王县一带屯田,也有存粮。两人现在各自打着小算盘,都不肯把粮食运来洛阳。
太尉杨彪心急如焚,他在外无兵,在内无粮,知道自己是个光杆司令,说话不灵。去找曹操商量,曹操说:“你去找大司马张扬吧,他能帮你解决问题,他手中有粮。”杨彪去找张扬商量,张扬也说:“你去找大司空曹操说吧,他手中有粮,他能帮你解决军粮问题。”杨彪是个忠厚之人,只得把这情况如实向汉献帝刘协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提出自己的看法说:“皇上,现在又是一个危急时刻:兵士不能只喝西北风,百官也不能把嘴挂起来。曹操和张扬采取的手段如出一辙,就是要逼皇上和百官就范,听从他们各自的摆布。皇上虽然年少,但确是一个英明之主,现在还真是一个金字招牌,曹操和张扬都想把这招牌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皇上现在出头说话,他们或许还会听进去的。请陛下降旨把他们召到一起商谈,免得他们互相推辞,袖手旁观。”
汉献帝刘协从小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一事,长一智。他心如明镜,知道曹操和张扬如同两只老虎,自己如同一只幼鹿,两虎争鹿,鹿该如何行动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呢?再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若是曹、张两军先打起来,李、郭两军卷土重来,谁去抵敌呢?献帝刘协把这番心事,向皇后伏寿倾诉,说到伤心处,他掉下了眼泪。他说:“寿姐姐,这皇帝我也真不想干了,我实在愿意和寿姐姐去到一个小山村,种上一块地,过上平安的日子。不能让百姓过太平日子,我心里实在难过。”
伏后道:“小弟,你别再说傻话了。你我贵为帝后,实是无家可归之人。秋天后边有冬天,那冬天过去就是春天。你可让赵兴去请来我父和董承将军商议一下,请他们出个主意,看有没有办法。然后到扬安殿召见曹操和张扬二将军,表倚重之意。他们都已位居三公,自不会不顾大局自相残杀。”
献帝让赵兴传旨,召见辅国将军伏完和安集将军董承。他说:“你们两位大人,都是我的长辈,我就是你们的孩子,现在孩子即将落入虎口,你们也无力相救。现在就是想请你们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要让两只老虎一齐向我扑来,那样我不是顷刻之间就被撕成两半了吗?再说,老虎也有不伤人的时候,你们看看我这头小鹿,该先去找哪只虎为伴呢?”
伏完道:“前时我们在河内几个月,张扬将军是尽力相待的,皇上要回洛阳,他也陪同而来,并出资修了这座扬安殿和内宫,使皇上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他无加害皇上之意,臣以为在这关键时刻有事是可以和他计议的。”伏完虽是献帝岳父,但也只是心平气和地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董承道:“现在看来,曹操的力量比较雄厚,不能小视。这次若不是他派曹洪及时援救,洛阳就危险了。听说曹操决策,主要是听从谋士荀彧的意见,据说他主张把皇上接到颍川。这次曹操亲自来洛阳,恐怕他就是怕张扬再把皇上接回河内,这事要请皇上斟酌而定。”
献帝刘协道:“好吧,我就和他们当面鼓对面锣,直接谈谈再说。”
刘协命赵兴去传旨,通知曹操和张扬到金殿议事,二人准时到达。献帝刘协开门见山地说:“二位将军退敌有功,朕心怀感激,但现在朕一贫如洗,无物可赏,权且记下,后必重赏。现在我们在洛阳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困难,特请大司空和大司马来此相商。”
张扬干脆利索:“臣启陛下,依我之见,可定都河内郡野王,那里是京畿之地,物华天宝,民富兵强。复兴汉室有望。”
曹府赐名(2)
曹操针锋相对:“臣启陛下,依我之见,可定都颍川郡许县,那里人杰地灵,得颍川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汉室复兴,在此一举。”
献帝不慌不忙道:“二位将军乃朕左膀右臂,皆是股肱之臣,同朝议事,不必剑拔弩张。朕力排众议,舍生忘死回到东都,朕对于洛阳有深厚感情,朕确定,都城就是洛阳。眼下为了暂避李傕锋芒可以离开一时。朕前时已在河内逗留数月,深得张扬将军厚爱,朕没齿不忘,现在也考虑随曹将军到颍川巡视数月,再作定夺,朕恳请二位将军,察我之心,体谅我的苦衷!”
曹操听了当然高兴,心里乐滋滋的,但闭口不言,想听张扬的反应。张扬听献帝刘协话语恳切,又不是说改定都城,也不好再公开反对,只得说:“陛下若要去颍川,恕臣不能陪同,我要回到河内去了,以防袁绍南攻。”
献帝刘协看张扬情绪稳定,言之有理,就道:“张爱卿真是明理之人,你的大司马之职永任不变,还兼河内太守,为国尽心尽力。希望不久时日,能再相会。”
曹操也说:“我可留下曹洪在洛阳防守,张将军有事可以调遣。刚刚有新郑县令派人送来一批桑葚干儿,可以分开让两军兵士食用,曹某暂迎皇上到颍川,与张将军后会有期。”
就这样,第二天,献帝就移驾往许地去了。
幸许
许地,是曹操选定的发迹地。他迎献帝幸许,还要在此极力留住小皇帝,定为许都。
曹操为什么会一下子看中这个地方呢?此地在历史上可是个很出名的地方。相传公元前22世纪的唐尧时期,尧帝老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要把帝位传给一个叫许由的人。这位许由是一个高士,他听说后,以为尧这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去洗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又跑到许地隐居起来,长期住在这里,并传下了后代。这许地因许由而得名。许地一带草木茂盛,水清甘甜,久喝此地的水,能轻身延寿,传说许由就是因长喝这里的水,得道成仙的。
许由的后裔——公元前11世纪的文叔,受周武王之封,在许地建立许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置许国故城为许县,属颍川郡。到汉献帝建安元年九月,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是为许都。
曹操这年春天二月再到颍川驻军许地时,一天夜里,一位鹤发童颜的白胡老人,闯营求见,曹操以礼相待。白胡老人对曹操说:“古人有言:得颍川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失颍川者失中原,失中原者失天下。将军有意治国安邦,为啥不在颍川打下基业呢?”
曹操虚心求教:“老先生有何高见,请不吝赐教。”
白胡老人道:“我这里写有十六个字,请将军一阅。”
曹操双手把字纸接在手中,只见上面写的四句话是:
地下用兵,
地上储粮,
房中藏玺,
房外筑墙。
曹操一连看了几遍,心中不甚明白,还想请教于白胡老人,抬头一看,老人已走。随即让人找来谋士荀彧。荀彧一看,顿时明白。他说:“从颍阴城向东到许县城,挖一条四十五里的藏兵洞,这叫地下用兵;在许地、鄢陵一带屯田,这叫地上储粮;能迎接大汉皇帝移驾都许,这叫‘房中藏玺’;整修许县内城宫室,外部城墙,使许县、颍阴、繁阳三城畅通连环,这叫‘房外筑墙’。我的理解,若能照办,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曹操拍手称快,说道:“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白胡老人所言四项,曹操已按荀彧的理解,实施了三项,现在就差这“房中藏玺”了。现在已迎皇帝到许地,曹操决定举行一个隆重的迎驾仪式,让献帝刘协有个好心情,对许地、对曹操本人产生好感,心甘情愿定下许县为都城,实现自己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宏愿,平定中原,平定北方,力求统一全国。
深秋九月,天高云淡,日丽风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曹府赐名(3)
这天,许地古城,黄罗漫卷,旌旗飘扬。通往许县皇帝行宫的大道上,文官武将排列有序,城外周围数十万大军勒马雄立。寅时,礼炮声中,一乘黄舆缓缓驶进城门。曹操率群臣跪拜,山呼万岁,这就是曹操为迎接汉献帝刘协而举行的大仪礼。曹操跪在一块四尺见方、乌黑发亮的石板上恭迎,献帝刘协禁不住热泪滚滚。在洛阳处于穷途末路的哀怜之主,突然得救,受到如此的礼遇,他怎能不被感动得泪如泉涌呢?
而曹操跪在石板上,心里也在思虑着,完成“房中藏玺”的大事,就可以取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
献帝刘协,住在行宫里,感到异常舒适,就像他住在沁园里那时的心情一样,怡然自得。但他毕竟还是摸不透曹操的底细,就让赵兴扮作化缘的小和尚,外出打听情况。
赵兴出去时,刘协交代他先把太尉杨彪请来。杨彪来见,看到献帝住的虽是旧殿,但粉刷一新,室内窗明几净,献帝左右有数十名美女服侍,有一俏丽少妇负责指挥,各样活儿都有人干,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心中暗自佩服曹操用心良苦。杨彪看那少妇,不是一般人家出身,就问她姓名及何方人氏,那少妇只答道:“姓尹,南阳人。”其余再不说话,侍立一边。杨彪让她到外边休息,她道:“荀彧先生有交代,他要随时来检查,让我们服侍皇上,不得离开。”
杨彪道:“我是太尉杨彪,我让你离开休息,你就可以离开,有事情我再喊你进来。”
尹氏出去后,杨彪向汉献帝说:“圣驾临许,龙体康泰,臣甚感欣慰,不知陛下近日所想何事?”
献帝道:“事已至此,朕也只能同意把许县定为临时都城,在洛阳已封曹操为司空,看他如何行事。朕年幼之时尚能求王允除掉董卓,李傕、郭汜作乱,朕又赖汝之力,逃离险境,今若曹操行不义之事,请你设计除掉他。”
杨彪道:“曹操智谋过人,非董卓、李傕能比,他迎皇帝都许,决不会容我总领朝政,陛下应早作安排。”
献帝问:“以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杨彪答:“曹操谋士荀彧是个正派之人;皇上可封他为尚书令;处理日常政务;这样皇上不至于完全成为曹操的傀儡。”
正在这时,荀彧来了,行跪拜大礼:“小民荀彧,叩见皇上。”
献帝急忙扶起,赐座,说道:“先生请坐。曹将军迎朕来许,是先生之意,朕已知晓。正欲召见先生,封你为尚书令,表朕倚重之心。”
荀彧说:“圣上美意,荀彧感激涕零,但圣上重大决策,要与曹公相商,不然君臣生隙,对我大汉朝廷不利。”
献帝说:“曹将军现在何处?”
荀彧说:“曹公一家老小,原来住在这宫中,为迎陛下,他让一家数十口人,都搬到临时军营搭建的房子里去了。”
献帝刘协听了,心中自想:都说曹公多疑,滥杀无辜,为人奸诈;现在倒是我小肚鸡肠,多疑曹公了。想到这里,就对荀彧说:“尚书令,你带朕去曹将军家探视一下吧。”
荀彧说:“臣忠心耿耿,望皇上明鉴,我不求做官,只求能为国家统一献出微薄之力,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请皇上一定要信任曹公,君臣一心,同仇敌忾,扫荡割据群雄,统一国家。”
献帝刘协紧握荀彧之手,热泪盈眶。
曹府
汉献帝刘协到了许地,就像是一只虎皮鹦鹉一样落入了曹操的金笼之中。他无可奈何地看着曹操的脸色行事,自己身为天子,倒不敢越雷池一步。曹操的思路也非常清晰:日常琐事,尽量顺从献帝刘协的心意,有关大事决策,必须由他自己来定。他要求献帝降诏宣布:定下许县为都,是为许都;由他统领百官,总揽朝政。献帝提出加封荀彧为尚书令,处理日常政务,曹操满口赞同。可是曹操却无端提出要罢免杨彪的太尉职务,并且不容献帝刘协表示异议,献帝也只得忍痛割爱,听从曹操的安排。百官皆称曹操为丞相,曹操也以丞相自居,献帝刘协也迫于形势,默认此事,可就是不下诏书正式任命,他还心存观望。
曹府赐名(4)
百官上朝,刘协也让荀彧制定有严格制度。在金殿之外有两排武士持戟相向而立,文武官员上朝都得从武士戟下走过,曹操本人也不例外。一次,曹操走在戟下,忽然想到,如果这样下去,时间长了,献帝刘协若有对自己不满之处,设计买通武士,自己上朝时执戟打下,自己不就死于非命了吗?他想到刘协尚在童年之时,就和他的老师王允在一起策划杀掉董卓,如今他又大了四岁。不得不多加提防。本来是想打着他这块金字招牌来扫平天下的,可不能轻易就把老命搭进去呀!想到这里,他在心中作了决定:把自己的府邸搬到颍阴城中去,先把旧县衙整修一下,将就使用,逐步再加以扩建。这样自己也可省去每到皇帝登殿,自己就得上朝。和皇帝住得有点距离,彼此也可都有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在金殿上,曹操向献帝上奏道:“微臣有事启奏:皇上驾幸许都,乃万民之幸,只是现在尚在困难时期,百废待兴,皇上暂居旧殿,不久将建新宫。朝廷各部衙署,由尚书令荀彧安置调整。臣打算把司空府搬到颍阴县衙,特奏请皇上恩准。”
献帝刘协已听赵兴说了他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知道曹操一家住在军营里,房舍十分简陋,天降雨时,屋顶甚至漏水。还说曹操去洛阳迎皇上之时,他的卞夫人生下一女,没有奶水吃,女婴不会哭,只会流泪。他的正妻丁夫人说小女面部有滴泪痣,不吉利,派人把女婴扔到郊外了。曹操回来听了卞夫人哭诉,大为恼火,严厉训斥了丁夫人。丁夫人一气之下回了老家。曹操派人四处打听小女下落,尚无结果。刘协听了赵兴禀报,对曹操一时也产生了钦敬之情,听他所奏,要住到颍阴城去,心里还真有点过意不去。就回答说:“爱卿若住颍阴城中,朝中有事,不便相商,朕以为还是住在许都城中为好。”
曹操:“许都与颍阴,地上有官道相通,地下有藏兵洞相连,来去方便,陛下无忧。”
献帝:“爱卿为国殚精竭虑,公而忘私,若再每天跑来跑去,朕心何忍?”
曹操:“现在国家已成四分五裂局面,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恐怕今后臣将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很难守在皇上身边。托皇上洪福,若能早日统一大汉,解民倒悬之苦,微臣万死不辞,何惧劳苦!”
献帝:“爱卿四出征战,其余大事该由谁来办?”
曹操:“皇上已经加封荀彧为尚书令,处理日常事务,还要让他负责筹备军需。派枣祗、韩浩负责屯田,派钟繇和司马懿负责养马。任命满宠为许都令,负责都城建设,保证许都安宁。”
曹操所述,献帝全部准奏。由荀彧具体安排,一一落实执行。许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曹操把司空府搬到颍阴县衙,也进行了整修。人们称它曹府,也称它相府。此处是一块风水宝地,曹操初来颍川时,就到过这里,那时正逢天降暴雨,颍阴城中水流成河,只有这附近地方,高出地面丈余,没有一点儿积水。
曹操对颍阴城和许都城一样重视,在实行“房外筑墙”工程时就进行了加高加固,他在颍阴城西北角挖土筑城,起土很多,挖出泉水,成了一个清水大湖。在湖中种荷,在岸边植柳,这里成了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人称小西湖。
一日,曹操去许都宫中看望献帝,偶尔发现宫女中有个俏丽少妇,比那几十名少女更多了几分成熟之美,心情为之一动,燃起一股欲火。但在皇帝与众宫女面前,也无法向这位少妇表###迹,反正他已拿定主意,要把这个女人弄到手。
曹操问献帝:“皇上到许都这些天,觉得这里与洛阳相比如何?”
献帝:“那真是不可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有天壤之别!”
曹操:“这些宫女,皇上有喜欢的吗?”
刘协:“朕与伏后情深似海,既是姐弟,又是夫妻,虽贵为帝后,而这几年遇到的苦难比一般平民还要多。伏后现在虽有孕在身,很少同房,但朕也不想乱幸宫女。”
华人小说吧 m.hrsxb
曹府赐名(5)
曹操:“有不如意的,陛下可以让她离开,让荀彧派人再招进来一批就是。”
刘协心想,国不像国,家不像家,要那么多美女有何用呢?就说:“这里服侍的宫女已经不少了,爱卿府上卞夫人刚刚生产,恐怕还正需要人照顾,爱卿可挑选两人带回去。前时我就想到你府上看望,你一再拒绝终未去成,今爱卿住在颍阴,朕还想去府上看看。你为去洛阳迎朕,不幸失去爱女,朕颇感内疚,不知小女可有下落没有?”
“小女至今仍无下落,有兵士报告说,见一白胡老汉从一桐树下把女婴抱走,正在各地寻访,卞夫人日夜啼哭,我也无法安慰。”曹操说,“既是皇上美意,我就把这个少妇带走,看她是个精明人,就让她去服侍安慰卞氏,也许能使我少操一份心思。”献帝刘协对这位少妇尹氏也一直怀有戒心,怀疑她把自己和伏后,或者和杨彪等人说的话,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曹操现在提出要带走她,献帝立刻表示同意说:“好,好吧。”
曹操把尹氏带回颍川曹府,当夜就和她同了房。曹操对这个尹氏女人的感觉比自己所有的几位夫人都好,他表示要纳尹氏为夫人。这时尹氏才栽到曹操怀中哭泣起来,说自己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她是原大将军何进的儿媳,何进被宦官杀死后,满门遇害,她怀抱一个婴儿侥幸逃出,孩子如今已经七岁了,取名何晏。自己进宫谋生,把孩子寄托在许都一位亲戚家里。尹氏答应嫁给曹操,但要求把何晏带在身边,曹操实在喜欢尹氏,当场表示要收何晏为义子。
何晏被接到曹府之后,这时十岁的曹丕比何晏大一点儿,曹丕带领几个曹操的亲生儿子,围着何晏叫骂“假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一个方框框,用石块在地上写出“何氏之庐”四字,说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你们不要进来,我爷爷何进是大将军,那也是丞相,现在你父亲曹孟德是司空,也干着丞相,我爷爷被人杀害了,难道你父亲就不会被人杀害吗?”
这事让曹操知道了,曹操感到何晏这小孩子不好对付,便打消了收他当义子的念头。
赐节
世间事情的发生,总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曹操卞夫人所生的女婴,失踪一个多月之后,居然有了下落,有个神奇的白胡老人把她送到了曹府。
一天清晨,一个白胡老汉,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曹府门前,口称来送女领赏。门卫赶去向曹操禀报。这时曹操刚从尹夫人屋里起床,来看望卞夫人,她又是一夜未眠,思女心切,哭泣不止。曹操刚想安慰她几句,忽见门卫来报,有一白胡老人送女上门。曹操大为惊奇,传话请白胡老汉进府。
白胡老汉进来,直接把女婴递给曹操说:“小民给大司空送女儿来了,请让尊夫人辨认。”
曹操问:“这是怎么回事?”
白胡老汉略述道:上个月的一天中午,他在河边上放羊,忽然发现岸边梧桐树上飞来许多鸟儿,不停地鸣叫,真如人们传说的百鸟朝凤,老人感到情形很是少见,就走近观看,不想在一棵大梧桐树下发现有个女婴,包裹她的小被子里还卷有一纸,写有小女婴的生辰八字。面部两眼下边,各有一颗很小很小的朱砂痣;老人觉得可怜,不知小女是死是活,正好一只母羊刚刚生过羊羔,鼓鼓的奶子里有奶汁,就挤出一些在手心中,灌在女婴口里,那女婴小嘴竟然蠕动起来,咽了下去。老汉喜出望外,把小女抱回家中,让老伴每日喂她羊奶,女婴就活了下来。老人没有儿女,本来想抚养做女儿,没想到官府贴出告示,寻找女婴。老汉说,见告示上所写情况,与这小女相符合,特意送来相府。
卞氏看了小女后,果有两颗朱砂痣,确认是自己所生。刚生下她时,小女只会不停流泪,丁夫人就说这痣是滴泪痣,不吉利,要克父的,派人把她扔了出去。曹操只相信事在人为,不太相信天命,他听了卞夫人所述,见她确认了女儿,又转悲为喜,也非常高兴。要奖赏白胡老汉,这时发现白胡子老汉早已不声不响地离开走了。
曹府赐名(6)
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刘夫人所生,可惜刘夫人早逝,曹昂就由丁夫人抚养长大。丁夫人没有儿子,对待曹昂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卞夫人已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三个儿子,建安元年八月,又生了这个女儿,且又失而复得,当然被曹操视为掌上明珠了。
曹操:“这小女出生在金秋八月,就取名叫金桂吧!”
卞夫人:“小女在梧桐林里、百鸟朝凤的景象中,由老人拾回,就叫‘金凤’吧。”
曹操:“好的,希望我的这个小女儿,将来能成为一只金凤凰!”
文武百官们听说曹操丢失的女儿又寻了回来,都纷纷带了礼物来曹府祝贺。曹操也派人去四处打听救小女性命的那对老夫妻的下落,要为他们老两口养老送终,但始终没有打听出来。
汉献帝刘协也听到了这些,他命赵兴传旨给荀彧,让他安排车仗乘舆,献帝要亲自去曹府慰问。
刘协让备了礼品,伏后还专门给卞氏母女准备了衣料,由赵兴和两个宫女在身边服侍,亲自陪同献帝去颍阴曹府探视。
这次曹操再也无法拒绝,闻报皇上驾临,只得在曹府门外行了跪拜大礼,迎献帝伏后进门。赵兴等送上礼品,曹操恭敬接纳,都由仆人接了过去。伏后提出要去看望卞氏,曹操又只好亲自引领帝后去卞氏房中。卞氏正在怀抱小女逗乐,赶忙把孩子交给女仆,迎了上来,向献帝与伏后跪拜。伏后急忙伸手扶起,让宫女送上衣料等物,又夸奖小女躲过大难,必有后福。
伏后问道:“令爱起了名字没有?”
卞氏答道:“有了名字,叫做‘金凤’,随便起的。”
伏后一听,心中一惊,都说天子是龙,皇后是凤,卞氏这小女儿,就算长在丞相之家,怎么就能叫金凤,而无一点顾虑呢?但她虽年轻,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了,就说:“叫金凤,好名字。”
献帝却说:“曹爱卿,我给令爱起个名字,你看如何?”
曹操说:“那太好了。微臣环夫人所生小女,就是皇上赐名,那是侍御史裴茂到兖州,宣达圣旨定下‘曹宪’之名的。今日圣驾光临敝舍,恭请皇上给卞氏所生小女赐名。”
献帝看着门外院里生长的竹子说:“朕赐她一个名字,就叫‘曹节’吧。”
卞氏一听,心想过去袁绍和曹操杀掉的十常侍中,不是有个宦官叫曹节吗?怎么现在皇上偏偏给自己的爱女赐个曹节的名字呢?她很不理解。
曹操说:“好,臣谢皇上对小女的厚爱,就叫曹节。”曹操立刻想到了小皇帝的用心所在,他是暗示曹操应该保持臣节,忠于汉室。
伏后抱过女婴说:“曹节,曹节真乖,长大一定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子。”伏后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自己会被曹操杀掉,让曹节当了皇后。
祭师训丕(1)
惊梦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正月十六,二十一岁的伏皇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汉献帝刘协高兴得飘然欲仙。他心里想:老天还是很有眼的,让我刘家皇族后继有人。他看一看孩子,亲一亲伏寿,心中有表达不出来的兴奋。他给孩子起名叫刘熙、刘懿。曹操也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孩子到头九的时候,就让荀彧安排了庆宴。
宴散当夜,刘协让赵兴服侍他住在许都皇宫前殿之中。伏寿刚生了孩子,又不放心让女婢们照顾,她不能离开孩子,也就无法再去照顾刘协。刘协不能入眠,一直保持在亢奋之中。半夜里他刚入睡就做起梦来,喜庆的日子里,他却做了噩梦,梦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刀痕,浑身血污,步履蹒跚,走到他跟前说:“皇上,老臣来向皇上道大喜喽,皇后一天生下两位皇子,是大汉朝要复兴的征兆,老臣特来祝贺,并祝皇上龙体圣安。”
刘协一时看不出是谁,心中大惊,急忙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这般模样?”
“莫非是皇上忘记老臣了吗?”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