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1章

作品:山乡静悄悄|作者:低诉|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0:19:58|下载:山乡静悄悄TXT下载
  放刁……”

  刘春如话未说完,就被一阵嚷声打断:“你不打她,她能喊救命?”

  “大年三十日,抓人,打人!还让人过年不?简直是一群土匪!”

  “我行公事,你们少放屁!”刘春如高声骂道,“谁要是再吭声,我就告诉他,明年的今日就是他的周年!”

  “别拿死来吓唬人!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不是吓唬长大的!”刘春如以为他一骂,就能封住众人的嘴。谁知真有不怕死的人,冒被刘春如吓唬住。

  “这是做么事?”刘春如正要寻找那位顶撞自己的人,冒想到众人身后有人高声喝问道:“围在这里,聚众闹事,想造反?”

  “汤保长,”刘春如听出是汤丙奎的声音,立刻高声道,“看看你们四保这些刁民,真该好好治治他们一下!”

  “还不快走!”汤丙奎又一声喝,众人才慢慢地散去。汤丙奎走到刘春如跟前,问清事情的前后经过,道:“刘乡队长,算啦,办正事要紧。”

  “章仁凤抓到手冒?”刘春如赶紧问汤丙奎。原来,这日抓壮丁,刘春如和汤丙奎又是兵分两路,汤丙奎和王松林领着三个乡兵抓章仁凤去了。

  “章仁凤冒回家,他哥在家里,”汤丙奎告诉刘春如说,“我们就抓住了他哥哥。”

  “人咧?”刘春如问。

  “王松林他们带上牛粪塘去了,”汤丙奎说。接着又问刘春如道,“这边咧?”

  “抓住他老弟!”刘春如告诉汤丙奎。

  “先把人带走,”汤丙奎悄声提醒刘春如道。

  “嗯,”刘春如稍一默神,觉得这样还保险些。随着朝屋里的刘金伢和曹二白一挥手,“把田天勤带走!”

  天勤被推出门,刘春如朝娘、翠兰和应花甩出这么句话:“你们听着,田天俭回家来,让他赶紧上乡公所一趟。明日一清早,我们就不等他,送天勤上队伍去!”

  刘金伢领着两个乡兵,推着天勤往牛粪塘方向去了。刘春如和曹二白咧?他俩没回牛粪塘去,而是随着汤丙奎走的。显然,是汤丙奎邀刘春如上他家去了。

  天断黑以后,刘春如、汤丙奎、曹二白三人离开野鸡冲,又来到天俭家,还是要等天俭回来。

  快到半夜的时候,天俭果然回到家。他衣襟敞开,脸上红扑扑的,额头上一层细汗珠,背上背着个包袄。显然,他是一路跑着回家来的。

  近一年时间不见面,娘、翠兰和应花见到他,又惊又喜,又忧又伤心,六行眼泪从三人的眼眶里喷涌而出。仲子、华琼和芸妹子见到天俭,一齐扑上去叫爹。天俭含着泪水看了看崽女,随即眼光落到娘、翠兰和应花的脸上。

  “哼!到底回来啦!”刘春如发出一声冷笑。

  天俭一转脸,才能发现屋里还坐着刘春如、汤丙奎和曹二白三个外人,急忙问道:“你们在我家?”

  “是啊!”刘春如又一声冷笑,“田天俭,我们等你一天啦。”

  “等我?”天俭心里明白,脸上却表露出一种不明白的神情,“等我做么子?”

  “你莫装糊涂,”汤丙奎笑着说,“田天俭,你中壮丁……”

  “哦,”天俭打断汤丙硅的话,“还是那码事!”

  “既然明白,就跟我们走!”刘春如不客气地说,“不然,我就要动手的。”

  “走?”天俭冷冷地瞟刘春如一眼,爱理不爱理地说,“只怕冒那么容易吧?”

  “你不走?”刘春如吼问天俭道:“难道还想要我用轿子来抬你?”

  “你用轿子抬,我也不走!”天俭话语干脆且有力地回答道。

  “他娘的!”刘春如朝曹二白一招手,两人扑向天俭,很快就抓住天俭的胳膊,推着就要往外走。

  娘、翠兰和应花忍不住哭起来。仲子和两个妹子也哭了。天俭道:“娘,你们莫哭,他们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抓我走……”

  “哼!”刘春如发出第三声冷笑,“田天俭,告诉你!我不仅吃豹子胆,还吃了老虎胆……”

  天俭没等刘春如把话讲完,就对翠兰说:“你过来,把我背上的包袄解下来,打开让他姓刘的看看。”

  包袄打开了,里面除了几件破烂衣服之外,还有一套黄衣服。刘春如见到那身黄衣服,顿时傻了眼。全身上下象触了电一样。天俭一使劲,甩开刘春如和曹二白的手,抓起黄衣服朝刘春如脸上甩去,嘴上骂道:“姓刘的,睁开你的那双狗眼,看清楚!”

  第五十七章 除夕(四)

  屋里的气氛突然发生变化,娘和翠兰她们还冒明白是怎么回事。天俭又走到汤丙奎跟前,从怀里摸出一张迭成方块的纸,亮在汤丙奎的眼前,接着骂道:“汤丙奎,莫忘了你是哪方人!你的良心喂狗了不是?平尽使坏主意害人,今也看看这个!”

  汤丙奎接过纸条来扫视一眼,只见是一张消去田天俭的壮丁差、家属受优待的证明。证明上还盖有长沙绥靖公署警卫团的方印章。这下急得汤丙奎慌忙向天俭说好话,赔起不是来:“天俭,我们都是乡里乡亲,请你多担待点!都怪我不好……”

  “呸!”天俭见汤丙奎这副恶心模样,顿时火从心里冲出,怒骂起来!骂声中把刘春如捎带在一起骂:“你们这帮家伙,平日横行霸道,到处作恶!穿着衣服像人,脱下衣服就是畜牲!我当兵两个月了,家里得不到你们优待,倒还被你们搅得年都过不成!还称甚么乡里乡亲?真是不要脸!我回来前,我们团长跟我说了,如果家里遭人害,他出面替我打官司。我要告你们!不然,你们不知道厉害!”

  汤丙奎、刘春如和曹二白挨了天剑这一顿臭骂,不但冒回嘴,还倒赔了好一阵不是。稍后,刘春如、汤丙奎和曹二白他们想要告辞出门。可是,使他们冒想到是,门被翠兰和应花拦住。翠兰道:“这门好进不好出,话不讲清楚,谁也不准出门!”

  “哎?还有么子话冒讲清楚?”汤丙奎压住嗓门问翠兰道。

  “人咧?抓走我们家的人咧?”说这话的是应花,“人还冒放回来。”

  “你问的是天勤吧?”刘春如说,“我回去就放他回家……”

  “放?”翠兰打断刘春如的话,大声地说,“抓人容易放人难!这回不同上回。”

  “那你要何式搞吧?”曹二白替刘春如问翠兰道。

  “深更半夜,又是大年三十夜。必须得前打灯笼后抬轿子送天勤回来!”翠兰对曹二白说。

  曹二白听罢翠兰的话,不敢说答应,又不敢说不答应。他望着刘春如,刘春如答应道:“行,打灯笼用轿子送人回来。”

  “还有,”和翠兰在一起,应花的胆量也放大了些,她向汤丙奎说,“一个壮丁三十二担优待谷。去年你抓我爹的壮丁时,我亲耳听你讲的!如今我哥当壮丁,三十二担谷咧?么子时候送来?”

  “过完正月初五,就让人送来,”汤丙奎马上应承。

  “还有第三项,”翠兰见刘春如急着要出门,仍不让开,继续说道,“为抓我男人的壮丁,你们这些乡兵,三天两头来我家,吃鸡、吃鸭、要草鞋钱,害得我家借下三十块大洋。四个债主今日一早,一齐找上门讨帐。这钱?得由你们还!”

  刘春如不想答应,他看汤丙奎一眼,汤丙奎说:“好吧,这钱由保上出。”

  “嗯,答应还干脆,”翠兰这才让开身子,让刘春如、汤丙奎、曹二白出门。

  “慢点,”天俭这时却又叫住三人,说,“走一个人回去送信,乡队长和汤保长留下来。等我老弟回到家后,再走也不迟。要不的话,我们冒完!”

  “唉?”刘春如和汤丙奎面面相观,但也无奈。等到三个乡兵前打灯笼后抬轿子把天勤送到家后,天俭才让刘春如和汤丙奎出门走人。

  翠兰和应花在堂屋中央烧起一堆火,全家人围坐在火周围,说说一些离别的话。相互问话之后,天勤问天俭道:“哥,你到底当了么子官,能让乡兵用轿子送我回家?”

  “当个屁官,”天俭摇摇头,“我还只是两个月的新兵。”

  “那你说你们团长还出面替你打官司,是真的吗?”翠兰问。

  天俭指着那套黄衣服,苦笑说:“那是抓黄皮当虎皮,吓唬他们的。”

  “当时我还当是真的哩。”应花的心嘣嘣直跳,原来是在唱假戏。

  “唉,”娘长长地叹口气,“假戏也好,真戏也好。这年算是过来啦。只是天俭身穿黄皮,倒有点叫我放心不下。”

  “娘,这你不用操心,哥哥他会自己照料自己的。”天勤忙安慰娘说。

  “不,我默神的不是那层意思,”娘对天勤说,“如今这世上,兵就是匪,匪就是兵。我是担心你哥穿黄皮学坏样……”

  “娘,你放心,”天俭没等娘把话讲完,就说,“我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缺德事。”

  “对!”天勤接过天俭的话茬来,对天俭道,“哥,身穿黄皮,肩扛铁筒,心里要有本帐!我们是受苦人,枪子不朝穷人身上打。这也是给你自己留条后路。”

  “这些我心里都有数,在长沙就听人讲过,国民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天俭说,“给国民党当兵,身在长沙心在家,为的是过抓壮丁这一关。”

  火一直烧到大年初一日黎明前,公鸡叫起来了。天俭一惊,说:“我该走啦。”

  “哎?”大家都一齐怔住。

  “身穿黄皮不由己,”天俭从怀里摸出积攒的两块大洋交给娘,然后一下跪倒在娘跟前,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全家人含着泪水送天俭出门。天俭又说了些请娘多多保重的话,速速离去。他赶到青龙铺时,章仁凤早已等候他多时,两人一起朝长沙城赶去。

  在路上,章仁凤边走边告诉天俭说:“天俭哥,我赶到家时,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王松林带着一帮子乡兵,围着我娘,坐在家里等我回家过年。我那六十岁娘,哭了一天一晚。白天,汤丙奎也来了,把我哥哥抓走,还关到了班房里。我昨晚上要是冒赶到家的话,只怕真把我哥送到前线去了。”

  澄清且呈现出一点点淡蓝色的天空,穹顶似地笼罩着山乡大地,远处的山峰,近处的山峦和房屋,都浸沉在黎明的恬静和严寒中。就连那为数不多的星星,也被寒气冻僵得一动也不动,但仍然闪烁着亮点。”

  第五十八章 城楼下的呼救声(一)

  农历的正月初七日,正是立春的日子。

  嵩南乡的穷苦农民,冒见到立春的信息,见到的却是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天地。从初三日晚上起,鹅毛雪整整下了三天,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顶上也白了。

  先年抓壮丁,整整抓了一年。天勤家里已经折腾得揭不开锅了。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日,已经冒见到一颗米,餐餐都是糠和南瓜过日子。也幸亏先年南瓜收了不少,要不的话,就只能吃糠糊糊了。

  初七早晨一起床,娘对天勤说:“你跟我走,找汤丙奎去,要那三十二担优待谷去!”

  汤九老倌把天勤娘崽让进门,道起新年的祝福来。天勤娘道:“这我可承担不起啦!从大年三十到今天,我一家人是冒见到一粒米,只好来找你崽汤保长,要我天俭出壮丁的优待谷。”

  汤丙奎打了一个通宵麻将,天亮才上床睡觉。听说天勤娘崽到家要谷,懒洋洋地起床来,一脸的不高兴;嘴巴里咕咕咚咚,冒一句好话:“老规矩还在:大年三十吃团圆饭之后,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前,是不兴讨帐的!冒见过你们这样的人家,今日才初七,就上门来了……”

  “汤保长,话可不能这样讲,”娘冒好气地打断汤丙奎的话,“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