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报酬就在眼前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养儿育女也如此。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交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这种体验是不能从任何别的地方获得,也不能用任何别的体验来代替的。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大事业,在初当父母的日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生命丰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面对这样的奇迹,邓肯情不自禁地喊道:“女人啊,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当律师、画家或雕塑家呢?我的艺术、任何艺术又在哪里呢?”如果野心使男人不肯这么想,那决不是男人的光荣。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报酬就在眼前。至于日后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顺,实在无需考虑。那些“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父母亵渎了神圣。
14付出与爱
许多哲人都探讨过一个极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父母爱儿女远胜于儿女爱父母?
亚里士多德把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关系譬作诗人与作品、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用后两种关系来说明施惠者何以更爱受惠者的道理。他的这个说法稍加变动,就被蒙田援引为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了:父母更爱儿女,乃是因为给予者更爱接受者,世上最珍贵之物是我们为之付出最大代价的东西。
阿奎那则解释说:父母是把儿女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却不可能把父母当作自身的一部分。这个解释与蒙田的解释是一致的。正因为父母在儿女身上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生命,才使儿女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付出比获得更能激发爱。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确实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这样重要。”
父母对儿女的爱的确很像诗人对作品的爱:他们如同创作一样在儿女身上倾注心血,结果儿女如同作品一样体现了他们的存在价值。但是,让我们记住,这只是一个譬喻,儿女不完全是我们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发表,也会获得独立于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昧于此,就会可悲地把对儿女的爱变成惹儿女讨厌的专制了。
15亲子之爱与性爱
让我对亲子之爱和性爱作一比较。
从理论上说,两者都植根于人的生物性:亲子之爱为血缘本能,性爱为性欲。但血缘关系是一成不变的,性欲对象却是可以转移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亲子之爱要稳定和专一得多。在性爱中,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寻常事。我们却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因喜欢别人的孩子而厌弃自己的孩子。孩子愈幼小,亲子关系的生物学性质愈纯粹,就愈是如此。君不见,欲妻人妻者比比皆是,欲幼人幼者却寥寥无几。
当然,世上并非没有稳定专一的性爱,但那往往是非生物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性爱的生物学性质愈纯粹,也就是说,愈是由性欲自发起作用,则性爱愈难专一。
有人说性关系是人类最自然的关系,怕未必。须知性关系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可能不把他们的社会性带入这种关系中。相反,当一个成年人面对自己的幼崽时,他便不能不回归自然状态,因为一切社会性的附属物在这个幼小的对象身上都成了不起作用的东西,只好搁置起来。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社会关系的比重就愈来愈增加了。
我发现,一个人带孩子往往比两个人带得好,哪怕那是较为笨拙的一方。其原因大约就在于,独自和孩子在一起,这时只有自然关系,是一种澄明;两人一起带孩子,则带入了社会关系,有了责任和方法的纷争。
亲子之爱的优势在于:它是生物性的,却滤尽了肉欲;它是无私的,却与伦理无关;它非常实在,却不沾一丝功利的计算。
那么,俄狄浦斯怎么说?尊老爱幼公约怎么说?养儿防老怎么说?
跟你们没什么说的。
16真假亲子之爱
我说亲子之爱是无私的,这个论点肯定会遭到强有力的反驳。
可不是吗,自古以来酝酿过多少阴谋,爆发了多少战争,其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血亲之子争夺王位。
可不是吗,有了遗产继承人,多少人的敛财贪欲恶性膨胀,他们不但要此生此世不愁吃穿,而且要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第二章新大陆(札记之一)(4)
这么说,亲子之爱反倒是天下最自私的一种爱了。
但是,我断然否认那个揪着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儿子的耳朵,把他强按在国王宝座上的母亲是爱她的儿子。我断然否认那个夺走女儿手中的破布娃娃,硬塞给她一枚金币的父亲是爱他的女儿。不,他们爱的是王位和金币,是自己,而不是那幼小纯洁的生命。
如果王位的继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这位母亲却挡住前来拥戴小王子即位的官宦们说:“我的孩子玩得正高兴,别打扰他,随便让谁当国王好了!”如果一笔大买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这位父亲却对自己说:“我必须帮我的女儿找到她心爱的破布娃娃,她正哭呢,那笔买卖倒是可做可不做。”——那么,我这才承认我看到了一位真正懂得爱孩子的母亲或父亲。
17圆满
照片上的这个婴儿是我吗?母亲说是的。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蛛丝马迹可寻。我只能说,他和我完全是两个人,其间的联系仅仅存在于母亲的记忆中。
我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三岁,再往前便是一片空白。无论我怎么试图追忆我生命最初岁月的情景,结果总是徒劳。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是一册书,那么,它的最初几页保留着最多上帝的手迹,而那几页却是每个人自己永远无法读到的了。我一遍遍翻阅我的人生之书,绝望地发现它始终是一册缺损的书。
可是,现在,当我自己做了父亲,守在摇篮旁抚育着自己的孩子时,我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好象是在重温那不留痕迹地永远失落了的我的摇篮岁月,从而填补了记忆中一个似乎无法填补的空白。我恍然悟到,原来万能的上帝早已巧作安排,使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终能读全这本可爱的人生之书。
面对我的女儿,我收起了我幼年的照片。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小生命与我的联系犹如呼吸一样实在,我的生命因此而圆满了。
第三章祸从天降(1)
一
刚把妞妞接回家的那一天,我们是多么手忙脚乱啊。全家人围着这个娇嫩的小生命,七手八脚,好不容易换了块尿布,把她在摇篮里安顿下来。刚安顿好,她突然打了四个喷嚏,然后号哭起来,小脸胀得通红,小手向空中乱抓。雨儿一筹莫展,急得要掉泪。
“没关系。”雨儿的母亲说。
“都到这地步了,还说没关系!”她喊起来,重重地倒在床上,直喘粗气。
我坐在摇篮边,让妞妞的小手握住我的一根手指,低声和她说话。她安静了,睁大眼睛望着某处,像在倾听。不一会儿,她又哭。
“她饿了!”雨儿恍然大悟,跳下床,给她喂奶。她果然止哭了。
妞妞连连打嗝,她又着急,坐在摇篮旁,边哭边数数,伤心地说:“她一连打了九十七个嗝!”
我笨手笨脚地给妞妞换尿布,把小东西弄哭了。雨儿心疼,责备了一句,夺过来自己换。我是好意,怕她月子里受累,心里委屈,顶她一句。她一听,便躺倒流泪。我把妞妞放回摇篮,也躺到床上哼起来,一边说:
“两个妞,叫我怎么带得了呀。”
她噗嗤笑了。“当时我想,三个人一起哭,多可笑。”后来她告诉我。
那些日子里,雨儿沉浸在当妈妈的幸福中,当得津津有味,挺像回事。她好像变了个人,过去做事丢三拉四的那种劲儿暂时没了,每天给妞妞喂奶、喂水、洗澡,样样安排得井井有条。她这个懒妞,从来生活在无文字之境,连写信都要我代笔,现在居然坚持写育婴日记,一天不漏。她过去爱赖床,睡起来没个够,现在睡得极警醒,每夜起好几回,按时给妞妞哺乳和换尿布。
她还一心让别人分享做母亲的幸福,我听见她兴致勃勃地劝一个来看她的女友也生个孩子,说道:“养孩子真好,生生地养出这么一个小生命,有鼻子有眼,会哭会笑,会打呵欠,放屁倍儿响。”
从前,她整天懒洋洋,无所事事,她母亲看不惯,批评她一事无成。久而久之,我也开始劝她找点有意思的事做了。她半开玩笑地说:“你们人太复杂了,我要回到动物世界去。”我满意地想,这会儿她终于回到使她如鱼得水的动物世界了,同时也找到了最适合于她的事业——做一头刮刮叫的母兽。
初为人父人母确实是人生最奇妙的经历之一。那些日子里,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笼罩着我们,小生命的存在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显示的奇迹。无论走到哪里,那张像百合花一样开放的光洁可爱的小脸蛋总是浮现在我眼前,召唤我回家去,立即回家去。事实上,我几乎不出门,我舍不得离开她。我意识到我生命中有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发生了,心中充满一种最真实的幸福感。我满以为幸福之路还很长,因为给我带来幸福的我的女儿刚刚开始她的生命之旅,我的幸福将跟随她的旭日初升般的生命经历多彩多姿的风景,何曾想到灾难早已潜伏着,我的幸福实际上是一只金光灿灿的小球停留在悬崖顶端,一眨眼就滚下了万丈深渊……
二
还有三天就满月恕m砩希屯r谎甓谏撤5希妥磐罚ゆげ溉椋獾乜存ゆな咕7蔽难印k哪趟恢焙茏悖ゆこ怨涣耍煽橥罚梁诘难劬δ潘路鹪谖约夯竦萌绱顺┛斓穆阆蚵杪柚乱狻?
突然,雨儿被一股恐惧感攫住。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妞妞举起来,拍拍她的小背,让她打嗝,却急急抱她到灯下,让我看她的瞳孔。
几天前,在灯光一定角度的照射下,我看见过妞妞左眼的瞳孔有时会呈透明样,如猫眼一闪。我多么无知,以为这是正常的,还惊奇婴儿的眼睛如此清澈见底。
阿珍叫来了雨儿的母亲。老人家仔细看了看,沉吟良久,给她认识的一个眼科大夫拨了电话,约定明天去检查。
雨儿放声大哭。
夜里,我通宵失眠,眼前一直悬着妞妞可爱的小脸蛋和那只突然变得醒目的病眼。我作了种种推测,想到妞妞一只眼睛可能先天失明,就感到阵阵恐慌。我哪里想到,事实比这凶险无数倍。
第二天一早,妞妞睡得正香,我们就抱她去医院。这是北京最权威的一家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让我们把妞妞放在诊床上,透过眼底镜查看她的瞳孔,又让另两名医生来看,彼此商量了几句。然后,把我叫到诊桌旁。
“这是一种眼底肿瘤。”她说。
“是恶性的吗?”我问。
“是的,恶性度很高。”
“能不能治?”
“可以动手术,不过预后不良。”
“再生一个吧。”另一个女医生同情地望我一眼,插话说。
“先别这么说,还没有查遗传呢。”眼科主任制止她。
接着她还在向我交代些什么,可是,我觉得她的声音那么遥远,她的话全无意义。我只知道一件事:妞妞活不长了。这件事如此荒谬绝伦,却被我的理智一下子看清楚了。
离开诊室,雨儿急切地问我。我如实以告。
我们抱着妞妞走出医院大门,站在街上,满面泪水。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还有什么必要去哪里。街上行驶着纸人纸马。顷刻之间,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的世界已经崩塌,那个在她诞生前存在过的老的世界也无从恢复。世界多么假。
第三章祸从天降(2)
还是那间婴儿室,但一切都已经被不祥的咒语改变。那支在月子里听熟了的摇篮曲凄凉地重复着,出殡的脚步声取代新生命跃动的节律,注定要纠缠我一辈子。摇篮上空悬挂着的五彩气球、布娃娃和玩具化作祭幡在寒风里飘摇。每一件娃娃衣都可能是寿衣,每一条童毯都可能是尸布。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
死亡如同一个卑鄙的阴谋,已经把这个毫无戒心的小生命团团包围。她依然美丽,健康,宁静,活泼。但魔鬼玩弄一个简单得无以复加的乘法,悄悄给这一切加上了一个负号。昨天她的啼哭也是欢乐,今天她的笑容也是哀痛。此刻她在我的怀里安睡了,突然迸发出一声脆亮的笑……
泪水长流的日子,雨儿的眼睑哭肿了。楞楞地望着她,一幕幕往日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怀孕时她那宁静满足的神态,住院时每次哺乳归来她那率真的喜悦,回家后见妞妞稍有不适时她那焦急的模样……现在,她怎么经受得住这可怕的打击呵。
但她是好样的。就在当天,从眼科医院回来后,她流着泪,仍然强忍悲伤,喝下了一大碗鸡汤。
“我一定要保证妞妞吃到充足的奶水,迎接治疗的消耗。”她说。
她一如既往地给妞妞哺乳,喂水,洗澡,换衣,一样不拉。我默默注视着她张罗这一切。
妞妞对突然降临的灾祸毫无知觉,她安静如常,躺在我的怀里,依然睁着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定定凝望着我,听我絮叨。我喜欢对她絮叨,仿佛她什么都能听懂。可是,我说着说着,再也止不住眼泪了。
不,我也一定要挺住。
接下来几天,连续带妞妞去医院,做各种检查。
b超诊室外,我抱妞妞坐在长椅上候诊。候诊的人很多。一个年轻农妇来回好几次走近我们,怔怔地看我怀里的妞妞,眼中满含惊羡之情。她终于说出声来了:
“长得真好,真漂亮!”
我苦笑一下,没有说话。说什么呢?没人会相信,一个这么健康美丽的婴儿竟然患有绝症。我仿佛为发生这种荒唐事感到惭愧。
那个姓胡的女医生心地善良,后来始终真诚帮助我们。此刻她启动仪器,用探棒触压妞妞的眼部。探棒上抹着冰凉的糊剂,妞妞感到不适,一次次伸出小手拨开这讨厌的东西。胡大夫笑了:
“小家伙真灵!”
但检查结果是残酷的: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左眼底有一个大病灶,右眼底有三个小病灶,其一长势不好,弯向鼻后。这两天我读了一些医书,对这种病已有所了解。在婴儿中,其发病率为一万二千分之一。不足万分之一的厄运,偏偏落在我们头上,成了我们在劫难逃的百分之百。而在这种患者中,双眼病例占百分之二十,预后尤其不良。已达顶点的厄运,竟然又升了一级。
“这孩子真可惜了。也怪,患这种病的孩子,多半长得又漂亮又聪明。”胡大夫说。
回到门诊室,眼科主任签署医嘱:左眼摘除,右眼试行放疗和冷冻。
没意义,完全没意义。世上是有绝望这种东西的!
一间实验室,靠墙是摆满试管和瓶子的木架,屋子中央横着一张大桌子。医生让我们把妞妞搁在大桌子上,然后到走廊上去等候。为了做遗传学检查,他们需要取妞妞的血样。
我们给妞妞裹好小被子,满怀疑虑地离去。
走廊和实验室隔着两道门,侧耳倾听,听不见屋里的动静。我想象着长长的针头插进妞妞小脖子的情景,仿佛看见可怜的妞妞被孤零零地遗弃在那张祭坛一样的大桌子上,宛如献祭的牺牲。既然难逃一死,何必再让她在死前遭受这番痛苦呢?
“不,不能让他们抽!”雨儿好像和我想得一样,突然嚷道,去推实验室的门。门已被锁上。这时屋里响起了妞妞的尖利的哭声,尽管隔着两道门,仍然那么响亮。这哭声仿佛持续了很久,伴随着这哭声,我觉得那支长长的针头深深扎进了我的心房,不停地搅动着,把我的心搅成血肉模糊的一团。
门终于开了,我们冲进去,从祭坛上抢回妞妞。
三
妞妞偎在雨儿胸前,出声地吮吸妈妈的乳房。她吮吸得既有力,又从容不迫。她时而停住休息一下,发出一声低低的满足的叹息,时而暂时松开乳头,转过脸来,挥一挥小手,悠闲自得地玩一小会儿。
雨儿袒露着两只丰满的乳房,暂时闲着的那只乳房不停地滴淌乳汁,低头凝视妞妞,脸上有一种陶醉的神情。
此时此刻,分不清母婴俩谁更快乐,谁更满足。仿佛合着同一生命的节律,孩子饿了,妈妈胀了,孩子渴望吸取,妈妈渴望给予。当乳汁从妈妈的身体源源流进孩子的身体,她们同时感到了畅快。
我喜欢听妞妞欢快有力的吮吸声,也喜欢听雨儿一边哺乳,一边柔声说:
“小妞妞,吃得真好,多多地吃,一口一口地吃……”
可是,这一回,我听出声音不对头。偷偷看,只见她脸颊湿了,泪珠一颗一颗掉下来,同时仍在对妞妞微笑。
妞妞吃得真好,一口一口出声地吮吸着。
和往常一样,育婴在一丝不苟地进行。雨儿逐日认真记录每回哺乳喂水的时间,妞妞拉屎撒尿的次数。每天给妞妞洗一次澡,仔细量水温,怕她烫着冻着。纠正妞妞睡觉的姿势,不让她睡扁了一侧脑袋。满月以后,又给她加喂鱼肝油和钙片,天天带她到户外晒太阳。
第三章祸从天降(3)
她沉浸在育婴的细节中,仿佛这一切仍有无比重大的意义似的。
即使现在,只要在妞妞身上发现一个几乎看不出的小小疹子,一点儿痱子,或者哪里破了一小块皮,她还是心疼不已。一旦妞妞便秘或厌食,你仍然焦急不安。而当妞妞终于排便,胃口好转,她又会由衷地高兴。
有一回,我要给一位认识的儿科专家打电话,她叮嘱我问一下,服钙片和吃奶应该相隔多久。
“你总是关心细节。”我笑着说。
“妞妞还活着,是不是?”她解释,又说:“我管眼前,你管长远。”
其实,我哪里管得了长远?在父母眼里,孩子的小小身体是无价之宝,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心扉。然而,别的父母在育婴时怀着一个极平凡的希望,知道孩子会渐渐长大,我们却被剥夺了这个极平凡的希望。作为父母,我们不由自主地关注育婴的细节,可是关注背后已经没有了一个目的支撑,这颗心愈是关注就愈堕入可怕的空。也会有忘却的片刻,因为抚育小生命原本就是一件极能吸引注意力并且使人感到充实的事情,那时候我们像一般父母一样也感觉到了这种充实。可是,一旦想起,心里就突然空荡荡的,仿佛一脚踩空猛然想起自己正在掉下深渊,使刚才那虚假的充实显得格外可悲。
出生后第四十天,按照约定,我们带妞妞去原先接生的那家医院注射乙肝疫苗。
在注射室里,雨儿遇到好几个一同住院的产友,也都抱了孩子来打针。母亲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要逗逗彼此的孩子,拉拉关于孩子的家常。我在一旁直担心,怕她们发现妞妞的眼病,问长问短,又怕雨儿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但我看到,她始终若无其事地谈谈笑笑。有一个产友生了个八斤一两重的男孩,她们曾开玩笑要结亲,见了这产友,她格外高兴,不断说着妞妞的种种趣事。
她该怎样强压住心头的哀痛,才能表现得这般轻松?
“不,”她说,“我当时真的感到高兴,没想别的。”
妞妞也表现出色。打针时,针头扎进去,她一声不吭,只是在推药水时响亮地啼两声,针头拔出,啼声就嘎然而止。
这是妞妞打的唯一一次预防针。我们何尝不明白,连这一次也是不必要的。可是,几天前雨儿就念叨要带妞妞去打针,我未加反对。我知道,至少现在,我们还必须捍卫把妞妞当作一个健康孩子抚养的权利和错觉。
妞妞头发长得真快,一个半月时,一头浓密的黑发已经盖住耳轮和脖子,像个小嬉皮士了。天气渐热,雨儿一再说得给妞妞剪胎发了。我不吭声,心想既然她活不长,她来时一头黑发,也让她这么美丽地走吧。损坏她原初的完整,我几乎觉得是一种亵渎。
可是,雨儿已经动手做了,做得小心细致。每当妞妞睡着时,她就俯下身,用那把儿童专用的安全小剪刀,一点一点剪。妞妞醒来,她就暂停。她分几次才完成这项工作。
妞妞变样了。雨儿给她剪了个小平头,看上去显得脸蛋更胖,眼睛更大,愈加精神了。
“哈,显了原形。”雨儿好奇地左看右看,然后幸灾乐祸地说。
剪下的胎发,我藏在一只丝绒小盒里,它成了妞妞小身体留在世间的唯一纪念。
迄今为止,妞妞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她几乎不生病,只是常常便秘。这一回,已经四天没有排便了,合家都很着急。
我正在小屋里写作,突然听得雨儿跑到我的屋门口欢喊:
“哦——,哦——,拉巴巴了!”
“没用开塞露吗?”我问。
“没用!”
我赶紧跳起来,跟她跑回大屋,共同欢庆妞妞在便秘四天后成功排便。在我们眼里,妞妞成了功臣。她的确是功臣,听我连连赞道:“真棒!真棒!”她斜了我一眼,还挺傲呢。
套一句金圣叹:看见小宝宝便秘多日后忽然拉出黄澄澄的屎,岂不快哉!
唉,不为人父母者,岂足与言此种快乐?
唉,我随后感到的那无底的空,又岂能与天下一切幸运的父母言?
夜已深,万家灯火已灭。妞妞的房间也熄灯了。
每天夜晚,都是雨儿陪妞妞睡。妞妞的摇篮是一张折叠小铁床,紧靠着雨儿睡的大床,床架四周围一圈小绒毯,只在朝大床的方向敞开一个窗口,以便雨儿随时观察她的动静。
我在隔壁小屋住,习惯工作到深夜,临睡前总要去大屋看看。多少回,我悄悄进屋,看见雨儿斜躺在大床上,侧着身,脸蛋搁在小床的敞口处,正目不转睛地怔怔望着熟睡的妞妞。这一回,雨儿自己也睡着了,脸蛋仍然搁在小床的敞口处,保持着侧身望妞妞的姿势。
屋子里很静,我站了很久,望着这熟睡中的一大一小。
第四章哭不是懦弱(1)
一
“想开点,就当我们没有生她。”
“可是我们生她了,而且她多可爱。她来世上一趟,一点儿没让我操心,还给了我这么多东西。”
“这些东西永远留下了。”
“这辈子我最感谢的是她。虽然她不能跟我说话,但她一直在和我交流,我觉得我更完全了。过去我的确有欠缺,老那么没牵没挂,以后不会了。”
“以后我们一起写小说。”
“真人是最好的。”
“人生不过如此,你想想一百年后……”
“我知道,早去晚去都是去。”
“活八十年是一生,活八十天也是一生。我们让她好好活一场,我们和她也好好父女一场,母女一场。”
“现在我看别人,觉得谁都那么幸福。哪怕养个病孩,丑孩,弱智孩,也比我们好。”
“这是命,我们得认命。”
“我的脑子都木了。我不想别的,只想一件事:怎么把她喂好。”
“这就对了,过一天算一天。这世界上谁不是过一天算一天?”
“不饶我呀,上帝对谁都公平,没有宠儿。从小到大,一向顺顺溜溜,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就给我这么一个大痛苦。”
“公平什么!罚我倒也罢了,你和妞妞这么天真,毫无戒心,上帝不该对你们下毒手。”
“我一向幸运,你不该再受苦了。”
“最不该受苦的是妞妞。不管她能活多久,这些日子我们快快乐乐过,也让她快快乐乐过,好吗?”
“好。”
“不哭了?”
“你不哭,我就不哭。”
她朝我扮了个笑脸,忽然想到什么,又补充说:
“咱们照样买童车,天热了,推妞妞到户外散步。”
“我们还给不给她上户口?”
“当然上,她是咱们家的人,是不?”
“对,我明天就去上。”
凌晨五时,她披着睡衣到我的小屋来。
“亲,你睡着了吗?你一定要挺住。”
“我在想,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
“我们更近了,是吗?”
“世界又变小了。”
“我妈说,你是个哲学家,通过这件事,一定会更了解人生。”
“我只是更了解你了,你是一个很够格的妈妈。”
“你这个爸爸才登峰造极呢,妞妞和你这么好。”
“妞妞能活下去该多幸福,她有这么好的爸爸妈妈。”
“她还这么漂亮。”
“刚出生那会儿,你觉得她哪里不漂亮,你就说她哪里象我。”
“现在她越来越像你了。”
“像我还能漂亮,妞妞真为爸爸争光。”
“你可不能再哭了,眼睛坏了怎么写作?”
“我眼睛本来就不好,咱们家得靠你,你更不能哭。我们还要周游世界呢。”
“长这么大,还是觉得养孩子最有味,比恋爱、出国都有味,叫人没脾气。我这个人原来不想结婚,结了婚,觉得结婚真好。原来不想要孩子,有了孩子,觉得有孩子真好。让我一辈子养孩子,我也愿意。夜里起来喂奶,睡眼朦胧地到摇篮边抱起她,一点儿也不烦。”
“要是查出我的染色体有问题,你跟别人生一个。我得让你当妈妈。”
“不,我就要你的。妞妞性格像你,她多好。”
“我有病呢?”
“我就爱你和讽刺你,说你染色体有毛病,所以有点儿小才气。”
“你倒不是个歇斯底里的小女子。”
“你可是个多愁善感的小男人。”
她给了我一吻,含笑离去。
二
“我们总得做个决定。”
“没法决定,哪种选择都是最坏的。”
“就这么拖着?”
“都说顺其自然,其实这已经是一种选择了。”
“我还没有决定不要她了。”
“那就动手术。我们守着她,好好照料她,和她相依为命。只要她活着,我不在乎别的,什么出国、写作,都无所谓。”
“这也是一种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只能有一种活法?”
“我们会有乐趣的。”
“不行,成了个小瞎子,就不是她了。”
“我们好好爱她,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小瞎子。”
“这会儿我已经听见别的孩子在骂她小瞎子了。看她遭人欺负,我受不了。”
“我们也叫她小瞎子,让她从小就习惯。”
“太惨了,给强奸了都不知道是谁干的,我看过一个电影就这样。”
“没法想这么多。不瞎也有给强奸的。”
“我们死了怎么办?”
“没准等不到那一天。动了手术,死于癌症复发或第二肿瘤的可能还很大。”
“何必让她再受这些苦!既然注定要去,迟去不如早去。现在她毕竟还不懂得留恋生命。”
“在懂得留恋生命的时候死去,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命运。”
“人家都说,父母能给孩子的也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了。我们连这也做不到,她长大了会埋怨我们的。”
“如果她现在懂事,她也不会原谅我们放弃她的生命。”
第四章哭不是懦弱(2)
“我是她,我就不想活了。”
“是又想又不想,所以惨。”
“你决定动手术了?”
“不。”
“放弃?”
“不。”
“究竟怎么办?”
“不知道。”
她好像变了个人,瘦了,苍白了,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一向无忧无虑的她,脸上难得再有从前那灿烂的笑容。我悄悄打量她,暗自心疼。
她并未觉察,正若有所思,抬头对我说:
“刚才喂奶,她拼命大口吃,一时找不到乳头,急成那样。以前她从来没有这么急切。”
“今天她消耗太大。”
“我永远忘不了她平时吃奶的样子,那么健康,那么不慌不忙。”
“她是世界上最乖的孩子。”
“那天我妈请教一个老专家,那个老专家说,活下来也后患无穷,但还是要尽人道主义责任。我一听就火了。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就是要尽力救活她,不是尽一尽人道主义责任做到心安理得的问题。”
“可是我们救不活她。”
“我的同事说,不是我们欠了她的债,是她欠了我们的债。”
“什么债不债,谁也不欠谁的。归根到底只是爱。我们爱她,就不能不伤心。”
“我真不敢想那一天……”
“不能想。”
“等待死亡,这种感觉真是异乎寻常。”
“尤其是等待自己孩子的死,她看起来那么健康。上帝让我们有与众不同的体验。”
“我宁愿做普通人。”
“这种经历也相当普通。”
“我在电视上看到,科学家们预测地球变暖可能导致人类毁灭,心里就松了一下。人类都要毁灭了,妞妞的死还算什么?可是,和妞妞在一起时,我又觉得管它人类毁不毁灭,反正妞妞不能死。”
“上帝向我们撒了一个美丽的谎,故意逗得我们如痴如醉,然后又把它戳穿。我们看清这个阴谋,就不会悲痛欲绝了。”
“你看清了?”
“这会儿好像看清了,一见妞妞又糊涂了。”
“她是那么实实在在的一个小生命。”
“小生命的确是最实在的生命,我们大人的生命就比较虚假,加了许多伪饰。”
“那么好吧,现在我要去闻闻她的味儿了,她的味儿真好闻。”
她回到婴儿室,向摇篮俯下身去。
“也许会有奇迹。他说得这么肯定:吃我几副药,瘤就慢慢缩小,没有了。”
“他们这些人全这样。那个气功师不是更绝?他说他能用意念把癌细胞调出来烧死。”
“我恨西医,没有一点人性,只知道宰人。还是中医好,即使治不好,至少有人情味。”
“我们也只好指望奇迹了。”
“你不相信?”
“不信也得信了。相信上帝就是希望真有个上帝。问题是我不愿意相信妞妞必死无疑。”
“妞妞真有救,就太好了。”
“不是一点儿希望没有。我寄希望于西医。”
“手术?”
“一做手术,什么希望也没有了。我寄希望于西医的失误,这种事多得很。”
“那天你和病理室医生讨论,把他给镇了,他还以为你是学医的呢。”
“我专挑西医的漏洞,还不是自我安慰?其实,找中医和气功师也是自我安慰。”
“妞妞五官端正,耳垂长长的,倒是福相。不是有个说法: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不死足矣,要什么后福。”
傍晚,她闷闷不乐地靠在床上。我邀她出去散步,她不理。
“怎么啦?”
“没怎么。”
“唉,两个妞,这个妞还不如那个妞好哄。”
她一笑,起身跟我下楼。我们在住宅附近遛达,我找话说,但她始终沉默。返回时,她在楼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来。
“跟你说句真话吧——妞妞绝对完蛋!我天天都看见,它就这么一点点长大,一刀刀割我。小妞妞,小妞妞……妞妞太可怜了,她这么孤立无助。长在我身上就好了,我从来没有这样心疼一个人。”
我转脸看,昏暗的光线下,她脸上泪光闪烁。
一会儿,她低声说:“有时我真想早点结束。”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我想劝慰她。
“我一直是幸运的。”
“所以不该让你一下子遇到这样的不幸。”
“不幸只是开始,我有预感。爸爸死,你死……”她泣不成声了。
“妞,别哭,勇敢些。”
“哭也不是不勇敢!”
“不管发生什么,你的日子还长着呢。”
“没准我还死在前头。现在我才感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这些天老做恶梦,有一回梦见我自己得了癌症,躺在床上快死了,醒来后脑子里一直响着《红楼梦》里的好了歌,真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了。”
“好了歌是佛教思想。佛教主张无我,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儿女。所以要跳出来。”
“我就不赞成!要沉就沉到底,事情结束了再跳出来。”
“你妈去山西出差,你跟她上五台山玩玩。”
第四章哭不是懦弱(3)
“妞妞一共这么些天,我还走?”
“我怕你到时候拔不出来,现在就应该慢慢拉开距离。”
“那就没有牵挂了,有牵挂就不能老想着跳。”
“陷得太深,到时候想跳也跳不出了。”
“跳得出就跳,跳不出就疯呗。”
回到家里,妞妞已入睡。她席地而坐,傍着摇篮,伸手握住妞妞的小手。我劝她上床睡觉,她听从了。她让我也回小屋睡觉,一边说:
“我也顾不了你了,你爱多晚睡就多晚睡,强求不了。我知道什么事都是强求不了的……”
说罢,脸埋在枕上又恸哭起来。
三
客人走了,那个九岁的女孩长得很漂亮。我们的女儿正发病,整日闭目昏睡。
“妞妞能长这么大就好了,她一定也很漂亮。”
“不能这么想。我们失去的不是九岁的孩子,而是几个月的孩子。”
“这有什么区别?我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她大哭。
“陷在哪里,就在哪里找意义。以后我们还会陷在别处的。”
“回过头看,和妞妞在一起的日子最有意义。那些恋爱、调情什么的,都很轻飘。”
“人生无非是一堆体验。比起不育,我们毕竟多了许多体验。”
“我宁肯不育。现在这样,真受不了。”
“你愿意自己根本不出生,还是有生也有死?这道理是一样的。”
“不一样!知道她活不成,为什么还要让她受苦?你让她这样受苦,你就是罪人!留不住的就不要留了!”
“她现在活着。”
“这么活着还不如不活。”
“她还会有好转的时候。”
“那有什么意义呀!你总说意义在于过程,过程和过程还不一样呢。别的孩子有明天,她没有。这样一天天养着,我心里空空的。”
“世界上许多孩子死于急病或意外事故,我们不过是预先知道罢了。你想想邓肯,两个孩子一下子死于车祸。”
“那也总比我们眼看着死神一点一点宰割孩子好些。”
“邓肯会羡慕我们有精神准备。自己这里的死总是最坏的死。”
“我要这精神准备做什么?都快把我准备疯了。打这件事发生后,情况总比预料的坏,越来越坏!根本抵抗不住!一切希望都是自欺欺人。”
我知道她说得对。今天我一个劲儿自欺欺人。可是我仍然说:
“那也不能不抵抗。抵抗了,终归慢些。”
“快些比慢些还好呢,还是早些结束吧?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