纫丫墒斓奶镆凹洹
从图斯特佩克镇前行,连绵不绝的大山一座接一座矗立在我们眼前。我们转向南方,沿着第175号公路行驶,前往瓦哈卡城。从地图上看,这段路程只有这儿到维雅艾尔摩萨市一半远。上路后,我们才发现,这条道路九弯十八拐,有如一道狭窄陡峭的天梯直通云霄,把开车的人折腾得腰酸背痛,神经衰竭。路上,我们经过一层又一层属于不同气候的高山植物生长区,最后来到云端,看到巨大的植物,有如英国科幻小说家约翰·温德姆(j0hn wyndham)描写的三尖久,可以追溯到王朝之前的时期。首席祭司率领四位辅祭出席葬礼,手中挥舞一种名为〃佩申克赫甫〃(peshenkhef),有如菜刀一般的神器,用来〃撬开〃法老遗体的嘴巴,以确保他的灵魂会顺利飞升天空。现存的浮雕和壁画显示,在法老的葬礼上,已制成木乃伊的尸体确实被人用〃佩申克赫甫〃重重敲了一记。此外,最近的证据也显示,位于基沙的大金字塔内部的一个房间,可能就是这种仪式举行的场所14。
古埃及的这些习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异的、扭曲的翻版。上文提到,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墨西哥盛行杀人祭神的牺牲仪式。值得注意的是,牺牲仪式也是在金字塔举行,由一位首席祭司和四位辅祭主持;他们手持一种类似刀刃的神器,重击牺牲者的身体,以确保他的灵魂避开阴间的磨难,直接飞升天堂15。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
我们发现越多这一类的〃巧合〃,就越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根深蒂固的关联。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古代中美洲各个民族都称〃牺牲〃为〃帕奇〃(p’achi),意思就是〃张开嘴巴〃16。
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文化习俗,尽管出现在两个相距遥远的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代,有没有可能,不仅仅是一连串令人惊异的巧合,而是远古时代遗留下的一个共同的、模糊的、扭曲的传统和记忆?我们不能说,埃及的〃张嘴仪式〃直接影响墨西哥的类似礼仪(反过来也是如此),因为两者之间毕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点,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地区从一个共同的祖先手中继承到一笔文化遗产。对这笔遗产,中美洲民族和埃及人的处理方式固然不同,但是,一些共同的象征和术语,双方都各自保存下来。
限于篇幅,在这儿,我们不打算进一步探讨埃及和中美洲文化之间古老的、难以捉摸的关联。但是,讨论其他课题之前,我们应该指出,类似的一种〃关联〃,存在于古代墨西哥和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古国的信仰体系。再一次提醒读者,这方面的证据显示的并不是任何直接影响,而是一笔共同的,古老的文化遗产。
以翁尼斯神(oannes)为例。
〃翁尼斯〃是希腊人对苏美尔神祗〃乌安〃(uan)的称呼。在本书第2部,我们曾经探讨这位水陆两栖的神;据说,是它把文明和技艺带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17。根据五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神话,乌安晚上栖息在海底,每天早晨钻出波斯湾水面,从事教化人类的工作。在中美洲玛雅人的语言中,〃乌安纳〃(uaana)是指〃居住在水里的人〃18。这不会是单纯的巧合吧?
我们再看看另一位苏美尔神祗——代表原始暴力的海洋女神蒂雅玛特(tiamat)。根据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传说,这个生性残暴贪婪的女妖魔,有一次,不知怎的,竟然跟所有神祗作对,在世界上制造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暴乱,后来才被天神马杜克(marduk)杀死:
他祭起一阵神风,使她不能闭上嘴巴。
神风直灌进她的肚子,使她心痛如绞。
她拼命张着嘴巴。
他射出一支箭,贯穿她的肚子。
他挖出她的内脏,把她的心撕成两半。
他狠狠修理她,把她的生命摧毁。
他把她撂倒,纵身一跳,站在她身体上19。
怎么处理蒂雅玛特的尸体呢?
马杜克想出一个好主意。他一面凝视这个女妖怪的尸身,一面〃构想艺术创作〃20,于是,创造世界的伟大蓝图开始在他心中成形。第一步,他把蒂雅玛特的头颅劈开,将她的动脉血管切断。接着,他把她整个身子撕成两半,〃就像撕开一条晒干的鱼〃,用其中一半做天堂的屋顶,另一半则用来铺地面。她的乳房,被他造成山丘;她的口水,被他转化成云雾。他引导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从她的两只眼睛流出来。
这则传说可真诡异,充满血腥暴力,而且十分古老。
中美洲古代文明也有类似的神话。在这个版本中,扮演屠妖英雄的是身为造物主的奎札科特尔;蒂雅玛特的角色则由〃大地女妖〃奇帕克特丽(cipactli)取代。趁着奇帕克特丽在水中游泳,奎札科特尔伸手握住她的四肢,将她的身子活生生撕成两半,一半用来造天,一半用来造地。她的头发和皮肤,被他转化成各种花草。〃她的眼睛变成井和泉;她的肩膀变成山脉〃。
中东的苏美尔和美洲的墨西哥,神话竟然如此相似。这究竟是单纯的巧合,抑或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遗留下的文化〃指纹〃?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远古文明的英雄,可能就是那些雕像的主人翁。他们的面容被保存在石头上,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时而显现,时而隐晦,经历了好几千年岁月,终于在本世纪被我们的考古学家挖掘出来,赋予〃奥梅克人头〃和〃山姆大叔〃之类的名称。
这些远古英雄的面容也出现在阿尔班山的废墟。可是,在那儿,他们讲述的却是一则悲凄的故事。
阿尔班山:英雄的殒灭
相信已有3000年历史的阿尔班山废墟,坐落在山顶被铲平的一座山丘上,俯瞰着瓦哈卡城。废墟中央是一个长方形〃大广场〃,四周环绕着好几座金字塔和其他建筑物,全都依照精确的几何关系排列。当初,这整个场地显然是根据一份精心设计的蓝图兴建的,四处弥漫着一种和谐、匀称、整齐的气氛。
离开维雅艾尔摩萨市之前,我曾造访〃奥梅克与玛雅文化研究中心’,咨询那儿的专家。来到阿尔班山后,我依照他们的指示,先到废墟西南角落看一看。就在这儿,我看到了堆集在一座低矮金字塔旁的文物。这些正是我专程赶来一看的东西:好几十块石碑,上面雕刻着黑人和白人肖像……生前平起平坐……死后平躺在这儿……
这些雕像,如果真的属于一个已经被时间湮没的伟大文明,那么,从它们描绘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文明是讲求〃种族平等〃的。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黑人头像,脸上的神情是那么高贵威严、充满自信,我们实在很难相信,这些人物生前曾经当过奴隶。我们在拉文达看到的那些脸孔瘦削、额下蓄着胡子的白人肖像,也同样流露出一种尊贵的气质。这种人是不会轻易向人屈膝的。
然而,阿尔班山废墟的雕像,记录的却似乎是这些尊贵人物的陨落。两地出土的雕像,显然不是同一批工匠的作品。比起拉文达雕像,这儿的雕像显得粗糙得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不论他们是谁,不管他们的作品有多低劣,阿尔班山的雕刻家所呈现的人物,正是我在拉文达雕像上看到的那些黑人和留着山羊胡子的白人。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雕像,充满活力和威权。阿尔班山雕像所描绘的却是一具具死尸。雕像上的黑人和白人,全都赤裸着身体,其中大多数曾经遭受阉割去势。有些蜷缩着身子,宛如胎儿,似乎在躲避敌人的追打;还有一些伸开四肢,仰天躺在地上。
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雕像显示的是〃战俘的尸体。〃
哪一场战争的俘虏?在哪里被俘呢?
这儿是哥伦布出生前的中美洲,位于西半球,然而,阿尔班山雕像描绘的战地死伤惨况,却不见一个美洲土著,死难者全都是来自东半球的白人和黑人。这不是挺诡异的吗?
由于某种原因,正统学界不愿探究这个问题,尽管根据他们的推算,这些雕像年代十分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之间。如同其他废墟出土的文物,这些雕像的年代,是检测相关有机物质后鉴定的。雕像本身很难用客观的方法鉴定年代,因为它是镌刻在花岗岩石碑上。
奇异的文字迷宫
一套精巧复杂、体系完备的象形文字,在阿尔班山废墟被发现,学者至今犹未解读出它的意涵。这些文字大部分雕刻在石碑上,跟粗糙的白人和黑人肖像并列。专家公认,它是〃墨西哥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证据显示,当初居住在阿尔班山一带的民族,建筑技术非常先进,尤其擅于观测天象。形状有如箭头的天文台矗立在废墟中,和中央轴道呈45度角,而轴道本身则刻意偏离南北直线数度。钻进这座天文台,我才发现,里头装设着密如蛛网的窄小隧道和一道道陡峭的阶梯;通过这些隧道和阶梯,可以观测天空的各个区域。
古代阿尔班山居民,和崔斯萨波特居民一样,遗留下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的数学知识相当高深,懂得使用〃点线计算法〃。他们也使用奥梅克人发明、玛雅人改进的奇特历法。
这套历法,以及玛雅人对时间异乎寻常的关注,如果真是一个古老的、已经被遗忘的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那么,玛雅人应该称得上是这笔遗产最忠实、最热诚的守护者了。诚如考古学家艾瑞克·汤普森(eric thompson)在1950年指出的:〃’时间’是玛雅宗教至高无上的奥秘。它主导玛雅人的整个思想,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我继续访查中美洲其他废墟,一步一步被吸引进这座奇异的、令人敬畏的文化迷宫。
注释:
1见下列各书:《古代埃及百科全书》,69~7o页:《古代墨西哥和玛雅人的神祗与象征》,82页;哈烈特例《小矮人基达布》,84~106页。jean pierre hallet,pygmy kitabu,bca,l0ndon,1974,pp.84…106.
3《古代埃及百科全书》,85页,及《墨西哥和中美洲神话》,148页。
3戈特兹与莫尔礼泽《波波武经:古代奎契族玛雅人的神圣典籍》,163~164页。deliag goetz and sylvanus g.morley,trans,popol vuh:the sacred book ofthe ancient quiche maya,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p.163…64.
4同上,181页,及《墨西哥和中美洲神话》,147页。
5博克纳泽《古代埃及金字塔经文》,155页,第466段经文。r。o.faulkner,trans,the ancient egyptian pyramid texts;oxford univer sity press,1969,p.155.书中搜录的经文,有许多处提到法老的。〃星辰转世〃,例如第248、264、265、268及57o(〃我是照亮天空的一颗星星〃)各段。
6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大英博物馆出版,博克纳泽《古代埃及亡灵书》,1989年。r.o.faulkner,trans,the ancient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british museumpublications,1989.
7《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墨西哥神祗》,37页。
8《古代墨西哥和玛雅人的神祗与象征》,128~129页。
9这幅壁画刊登于1989年10月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 grahicmagazine)第176卷第4期,468页:〃’学生舟神’是玛雅神话中的重要神祗;在它们引导下,’双梳’搭乘一艘独木舟进入阴间。伴随这位大行君王的是一只大蜥蜴、一只猴子、一只鹦鹉和一只狗。〃在本书第5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狗〃在各民族神话中的意义。
10这幅壁画的局面细节,刊印于罗梅尔《君王谷》,167页,汉魏斯特《古代埃及旅游指南》,282~297页。j0hn romer,valley of the kings,michael o’marabooksl limited london,1988,p。167,and j。a.cient egypt;harrap columbus london ,1989,pp.28297.
11古埃及神话中,狗代表〃开路神〃乌普奥特(upuaut),鸟(通常是一只兀鹰)代表太阳神霍鲁土(h0rus),猿猴代表知识与魔法之神索斯(thoth)。见《古代埃及旅游指南》,284页,及《古代埃及亡灵书》,116~130页,古代中美洲部分,请见注9。
12《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墨西哥神祗》,40页。
13布奇译《埃及亡灵书》,21页。e a. book ofthe dead,arkana。london and nebsp;14鲍伐尔与吉伯特《猎户星座之谜》,208~210、270页。r0bert bauval andadrian gilbert,the orion mystery,wm.helnemann,london,1994’pp.208-10,270.
15《古代墨西哥和玛雅人的神祗与象征》,40、177页。
16《玛雅历史与宗教》,175页。
17史蒂芬妮·达利《美索不达米亚神话》,326页;杰瑞米·布雷克与安东尼·格林《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祢、妖魔和象征》,163~164页。staphonie dalley;mythsforom mesopotam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326。lereonv,black andanthony green;gods;demons and sym bols of ancient mesopotamia;british museumpress;1992;pp。163…4。
18《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169页;〈神王与巨人〉,234页。
19《拉路斯最新神话百科全书》,53~54页。
20同上,54页。
(21)《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墨西哥神祗》,59页;英格·葛速汀能《阿兹特克人》,177页。inga glendinnen,azte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177.亦请参阅《古代墨西哥和玛雅人的神祗与象征》,144页。
(22)《墨西哥》,669页。
(23)《古代墨西哥的城市》,53页。
(24)《墨西哥古代王国》,53页,及《墨西哥》,671页。
(25)《墨西哥古代王国》,54页。
(26)艾瑞克·汤普森《玛雅象形文字》,155页。1.enc thompson,mayahieroglyphic writing ,carnegie institution,washington dc,1987,p.
第20章 魔法师的金字塔
●墨西哥奇雅帕斯省(chiapas province)帕连克(palenque)废墟
傍晚时分,我坐在玛雅人的〃碑铭神殿〃(temple of the inscriptions)东北角下面,朝向北方,眺望暮色愈来愈浓的丛林,一直望到丛林外乌苏玛辛达河(usumacinta)的冲积平原。
这栋庙宇耸立在一座10o英尺高的九级金字塔顶端,总共有三间殿堂。整栋建筑物结构十分简洁和谐,给人的感觉是柔美,而不是柔弱。它深深植根于土地,饱历风霜,古老而永恒——它是纯几何学加上想像力的产物。
我把视线转到右方,看见那栋建立在金字塔地基上汽派恢宏的长方形皇宫。一座狭长的四层石塔矗立在皇宫中央;据说,那是古代玛雅祭司观测天象的场所。
羽毛鲜艳的金刚鹦鹉,在我周围的树梢上飞掠。木叶间,我看到好几栋宏伟的建筑物蹲伏在荒烟蔓草中,即将被日渐扩大的丛林吞蚀。这些建筑物包括〃叶状十字架神殿〃(tem ple of the f0liated gross)、〃太阳神殿〃(temnle of the sun)、〃伯爵神殿〃(temple of the count)和〃狮子神殿〃(temple of the lion)——全都是考古学家所取的名字。玛雅人的思想。信仰和古老的记忆,一大部分已经遗失,再也无法挽回。虽然我们早已经懂得诠释玛雅人的历法,但是,他们那套繁复精巧的象形文字,我们到现在才开始研究如何解读。
我站起身来,爬上最后几级阶梯,进入〃碑铭神殿〃的主厅。后墙嵌着两块灰色大石板,上面携刻着620个玛雅象形文字,排得十分整齐,如同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这些文字有些看起来像人的脸庞,有些像怪物的面孔,还有一些仿佛是蠢蠢欲动的某种神话怪兽。
这两块碑铭到底叙述什么?现在还没有人弄清楚,因为它的文字是由图形和音符混合组成,至今犹未被完全破解。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碑上的一些文字提到古老的、好几千年前的时代,也提到参与过史前重大事件的民族和神祗1。
帕卡尔陵墓 最初人类的孩子们
象形文字碑铭左边,用大石板铺成的神殿地板上,有一个楼梯口,下面架设着一道陡峭的阶梯,直通到隐藏在金字塔深处的一个房间。这儿就是帕卡尔大君(lord pacal)陵墓所在地。这道梯是用光滑的石灰岩砌成,狭窄而潮湿,走起来让人提心吊胆。我采取蟹行方式,打开手电筒,挨着南边的墙壁小心翼翼走下楼梯,进入那一团阴暗中。
公元683年,这道阶梯被封闭后,再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52年6月,墨西哥考古学家艾伯多·鲁兹(alberto ruz)撬开神殿的地板,它才重见天日。1994年,考古学家在帕连克废墟发现另一座类似的陵墓,然而,鲁兹毕竟是第一个在美洲金字塔内发现这种建筑物的人,值得大书特书。建造这道阶梯的工匠,在完工后特意用瓦砾将它填塞。考古学家花了四年时间,才将瓦砾全部清除,打通这道阶梯。
进入金字塔底部,考古学家发现一间狭窄的、用石柱支撑的拱形厅堂,地板上散布着已经腐朽的骨骸。据考证,这些骨骸是属于儿童所有。他们可能是五个或六个陪葬的小孩。厅堂另一端有一块巨大的三角形石板。鲁兹把它撬开,发现里头隐藏着一座奇特的坟墓。根据他的描述,这座陵墓看起来像〃用冰块雕凿成的大房间,又像一个顶端和四壁都被刨得十分光滑的岩穴,更像一座荒废的小教堂,圆形屋顶下悬挂着一个个钟乳石,地板上长出粗大的石笋,好像燃烧的蜡烛滴落的蜡〃2。
墓室长30英尺,高23英尺,拱形屋顶也用石柱支撑。四周的墙壁装饰着灰泥浮雕,描绘的是高视阔步的〃九神〃——统治黑夜的九位玛雅神祗。墓室中央,在〃九神〃俯瞰下,躺着一具巨大的石棺,盖子用一块重达5吨的石板制成,雕刻得十分精美。棺中躺着一副高大的骨骸,身上堆满各种珍贵的玉器。死者脸上戴着200块玉片镶嵌成的面具。据说,这就是公元7世纪帕连克城统治者帕卡尔的遗体。根据碑铭的记载,这位君王80岁驾崩,然而,考古学家在石棺中发现的这副用玉器装饰的骨骸,经鉴定只有40岁左右3。
拾级而下,我走到楼梯底部,穿过一间厅堂,看见陪葬的几个小孩躺在地板上,眼睛直直瞪着帕卡尔的陵墓。这间地下厅堂坐落在金字塔深处,距离头顶的神殿约莫85英尺,空气格外潮湿阴凉,充满腐朽的霉味。石棺嵌在墓室地板上,形状十分奇特,底部向外伸张,就像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箧。但是,木乃伊箧是用木材制成,基座特别宽广,好让箧子直直竖立地上;帕卡尔的棺墩却是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成,而且是平放在地上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玛雅工匠要费那么大的工夫,加宽石棺的基座,而他们应该知道,这样做并没有实际的用途。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盲目抄袭古代流传下来的棺墩模型,尽管加宽的基座已经丧失当初的作用4?帕卡尔石棺是否显示,古代埃及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文化关联,甚至分享过一笔共同的文化遗产,一如灵魂转世的神话所显示的?
帕卡尔石棺的长方形盖子也是用石头凿成,厚达10英寸,宽3英尺,长12.5英尺。显然,这种棺盖也是依照古老的模型打造,一如古埃及人使用的那种雕琢精美、气派恢宏的棺盖。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它移置到埃及的君王谷也绝不会显得突兀或不搭配。不过,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重大差异。雕绘在石棺盖上的图像,怎么看都不像是埃及的文化产物。我把手电筒对准棺盖,仔细一瞧,只见上面镌刻着一个剃光胡须的男子,身上穿着一件紧身衣服,袖子和裤管末端反折,装饰得十分花哨。这个人半躺着,坐在一张圆背折椅里,下背和大腿紧贴着座垫,颈背舒适地靠在椅端的头枕上,眼睛凝视着前方。他伸出两只手,仿佛在操作汽车的变速杆或飞机的操纵仪;两只脚没穿鞋子,随随便便地叠放在他身前。
这就是玛雅君王帕卡尔?
如果真是他,为什么在石棺的雕像上,他仿佛在操作某种机器呢?一般学者都认为,玛雅人并没有机器呀。据说,他们连〃轮子〃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然而,雕像显示的帕卡尔却坐在一个装设着各种仪表、按钮和管线的机械里。这玩意看起来倒像某种高科技产品,而一般学者却说,这幅图像显示的是〃灵魂从阳世进入阴间的过程〃5或者〃国王被骼髅怪物活生生吞噬的情景〃6。
我想起奥梅克浮雕所呈现的〃蛇中人〃(见本书第17章)。它看起来也挺像艺术家用近乎童稚的手法所描绘的高科技机械。〃蛇中人〃是在拉文达废墟出土,而拉文达跟脸上留着胡子的神秘客——显然是白种人——关系颇为密切。比起拉文达出土的文物,帕卡尔的陵墓可没那么古老;两者的时代至少间隔1000年。不过,考古学家却在石棺中找到一尊玉制小雕像,年代比其他陪葬品显得古老许多,而它所描绘的就是一位身穿长袍,额下蓄着一撮山羊胡的白种老人。
侏儒之家
●犹加敦半岛乌斯马尔(uxmal)废墟
午后,山雨欲来,我开始攀登坐落在帕连克废墟北方700公里的一座金字塔。这座塔十分陡峭,呈椭圆形,而不是一般的正方形;底部长24o英尺,宽120英尺,塔身非常高耸,达120英尺,俯瞰着周围的平畴旷野。
自远古以来,这座酷似西方童话中的巫师城堡的建筑物,就一直被称为〃魔法师的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agician),有时人们也管它叫〃侏儒之家〃(h0use ofthe dbsp;越往上攀登,阶梯就变得越狭窄,仿佛故意整人似的。我本应倾身向前,紧贴着塔身慢慢拾级而上,以确保生命安全,但不知怎的,我却仰起脸庞,只顾眺望头顶那一片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的天空。一群群飞鸟四下盘旋,不断聒噪着,仿佛在逃避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几个钟头前就已经把太阳遮蔽的云层,这会儿被大风吹得满天翻滚,宛如一锅沸腾的开水。
玛雅人的传说把〃魔法师金字塔〃和侏儒的法力连接在一起,这点并不奇特,因为在中美洲地区,人们都认为侏儒是第一流的建筑师和泥瓦匠。一则典型的玛雅传说就毫不含糊地指出:〃盖房子对他们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只消吹一吹口哨,石头就会移动,各就各位〃7。
读者想必还记得,一则非常相似的南美洲神话提到,当初安第斯山神秘古城帝华纳科兴建时,巨大的石头〃在号角吹奏下,穿越天空飞过来〃8。
在中美洲和遥远的安第斯山区,人们都相信,某种神秘的声音能使大石头飘浮在空中,就像变魔术一样。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也许纯粹出于巧合,这两个在地理上相隔十分遥远的地区,各自创造出如此相似的〃神怪故事〃。但是,这种巧合未免太巧,似乎不太可能发生。我们不妨考虑另一种可能:这类故事保存着两地人民对某种古代建筑技术的共同记忆,而这种建筑技术十分高超,能够轻易地将巨石从地上举起,有如〃神迹〃一般。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埃及的传说也提到类似的神迹。这难道也是单纯的巧合吗?根据一则典型的埃及神话,一位魔法师曾经施展神通,让〃一块长200脱尺、宽50腕尺的巨大拱形石头〃飘浮在空中9。
我正在攀登的这道阶梯,两旁装饰着华丽的图案——19世纪美国探险家约翰·劳埃德·史蒂芬斯(j0hn lloyd stephens)把它称为〃雕刻的镶嵌拼花图案〃10。诡谲的是,尽管〃魔法师金字塔〃的兴建是在西班牙人征服中美洲之前好几个世纪,这儿的镶嵌拼花图案,却一再出现类似基督教十字架的符号。事实上,这座金字塔上镌刻的〃基督教〃十字架有两种:一种是12、13世纪〃圣堂武士团〃(knights templar)和其他十字军组织崇奉的宽掌十字架,另一种是圣安德鲁(saint andrebsp;我攀登上最后几级阶梯,来到矗立于〃魔法师金字塔〃顶端的神殿。它只有一间庙堂,拱形屋顶用石柱支撑。成群蝙蝠悬吊在天花板下。就像屋外的飞鸟和乌云,它们也受到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惊扰,显得十分烦躁不安。一大窝蝙蝠倒吊着身子,毛茸茸挤成一团,不断拍扑着它们那细小坚韧的翅膀。
我坐在神殿周围的台阶上歇息一会儿。从这儿望下去,我看到更多十字架图徽。毫不夸张地说,十字架遍布这整座古老、奇异的玛雅建筑物。我想起,在安第斯山帝华纳科古城〃普玛门〃四周的巨石上,我曾经看见一些十字架图徽,那是古代工匠在哥伦布出生前镌刻的11。拉文达废墟出土的奥梅克〃蛇中人〃雕像,上面也镌刻着两个x形十字架;据专家考证,那是耶稣基督出生前的作品。这会儿,在乌斯马尔废墟玛雅文化遗址的〃魔法师金字塔〃上,我又看到十字架符号。
脸上留着胡子的神秘客……
身上有羽毛的蛇……
十字架符号……
这些奇特的象征,一再出现于不同的历史时代、相隔十分遥远的文化。这难道真是意外的巧合吗?为什么这些象征会如此频繁地被表现在艺术品中,镌刻在建筑物上?
预言科学
我一直怀疑,我看到的可能是某个秘密教派或团体遗留下的符号和圣像;在漫长的黑暗时代中,他们守护着文明的火把,让它继续在中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燃烧。我注意到,在这趟美洲之旅中,我每到一个曾经有外来先进文明跟本土文化发生接触的地方,胡子神秘客、羽毛蛇和十字架的象征就会突然出现。而我感觉到,这种文化接触十分古老——古老到人们已经把它遗忘。
我又想到,公元前大约15o0年时,奥梅克人突然走出史前的混饨,建立起辉煌的文明。考古学上的证据都显示,从一开始,奥梅克人就膜拜石像和石碑上的胡子神秘客。我越来越相信这么一种可能:那些奇特的雕刻品,有一部分是某个古文明留下的遗产,在公元前1500年之前的许多年,就留传给中美洲的民族,后来交由一个秘密文化组织——也许是奎札科特尔教派——保管和守护。
这个古文明的遗迹,很多已经被时间湮没了。不过,中美洲的民族——尤其是兴建帕连克和乌斯马尔古城的玛雅人——不但保存了那些谜样的石头雕像,甚至还保藏一些更神秘、更奇妙的东西,使他们更有资格自诩为一个古老、先进的文明真正的继承者。在下一章,我们会发现,玛雅人保存最完整的,是古代天文学家发展出来的一种和〃时间〃、〃测量〃及〃预言〃有关的神秘科学——甚至可以干脆称为预言科学。同时,他们也继承了这个古文明对一场浩大的、淹没整个世界的古?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