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部分阅读

作品:怨女|作者:千夜即墨|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0:01:20|下载:怨女TXT下载
  第一章

  上海那时候睡得早,尤其是城里,还没有装电灯。夏夜八点钟左右,黄昏刚澄淀下来,天上反而亮了,碧蓝的天,下面房子墨黑,是沉淀物,人声嗡嗡也跟着低了下去。

  小店都上了排门,石子路上只有他一个人踉踉跄跄走着,逍遥自在,从街这边穿到那边,哼着京戏,时而夹着个〃梯格隆地咚〃,代表胡琴。天热,把辫子盘在头顶上,短衫一路敞开到底,里露着胸脯,带着把芭蕉扇,刮喇刮喇在衣衫下面煽着背脊。走过一家店家,板门

  上留着个方洞没关上,天气太热,需要通风,洞里只看见一把芭蕉扇在黄色的灯光中摇来摇去。看着头晕,紧靠着墙走,在黑暗中忽然有一条长而凉的东西在他背上游下去,他直跳起来。第二次跳得更高,想把它抖掉,又扭过去拿扇子掸。他终于明白过来,是辫子滑落下来。

  〃操那!〃

  用芭蕉扇大声拍打着屁股,踱着方步唱了起来,掩饰他的窘态。

  〃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

  一句话提醒了自己,他转过身来四面看了看,往回走过几家门面,拣中一家,蓬蓬蓬拍门。

  〃大姑娘!大姑娘!〃

  〃谁?〃楼上有个男人发声喊。

  〃大姑娘!买麻油,大姑娘!〃

  叫了好几声没人应。

  〃关门了,明天来。〃这次是个女孩子,不耐烦地。

  他退后几步往上看,楼窗口没有人。劣质玻璃四角黄浊,映着灯光,一排窗户似乎凸出来做半球形,使那黯旧的木屋显得玲珑剔透,像玩具一样。

  〃大姑娘!老主顾了,大姑娘!〃

  蓬蓬蓬尽着打门。楼上半天没有声音,但是从门缝里可以看见里面渐渐亮起来,有人拿着灯走进店堂,门洞上的木板啦塔一声推了上去,一股子刺鼻的刨花味夹着汗酸气,她露了露脸又缩回去,灯光从下颏底下往上照着,更托出两片薄薄的红嘴唇的式样。离得这样近,又是在黑暗中突然现了一现,没有真实感,但是那张脸他太熟悉了,短短的脸配着长颈项与削肩,前刘海剪成人字式,黑鸦鸦连着鬓角披下来,眼梢往上扫,油灯照着,像个金面具,眉心竖着个梭形的紫红痕。她大概也知道这一点红多么俏皮,一夏天都很少看见她没有揪痧。

  〃这么晚还买什么油?快点,瓶拿来。〃她伸出手来,被他一把抓住了。

  〃拉拉手。大姑娘,拉拉手。〃

  死人!她尖声叫起来。〃杀千刀!〃

  他吃吃笑着,满足地喃喃地自言自语,〃麻油西施。〃

  她一只手扭来扭去,乌藤镶银手镯在门洞口上磕着。他想把镯子里掖着的一条手帕扯下来,镯子太紧,抽不出来,被她往后一掣,把他的手也带了进去,还握着她的手不放。

  〃可怜可怜我吧,大姑娘,我想死你了,大姑娘。〃

  〃死人,你放不放手?〃她蹬着脚,把油灯凑到他手上。锡碟子上结了层煤的黑壳子,架在白木灯台上,他手一缩,差点被他打翻了。

  〃嗳哟,嗳哟!大姑娘你怎么心这么狠?〃

  〃闹什么呀?〃她哥哥在楼上喊。

  〃这死人拉牢我的手。死人你当我什么人?死人你张开眼睛看看!烂浮尸,路倒尸。〃

  她嫂子从窗户里伸出头来。〃是谁?──走了。〃

  〃是我拿灯烫了他一下,才跑了。〃

  〃是谁?〃

  〃还有谁?那死人木匠。今天倒楣,碰见鬼了。猪猡,瘪三,自己不撒泡尿照照。〃

  〃好了,好了,〃她哥哥说。〃算了,大家邻居。〃

  〃大家邻居,好意思的?半夜三更找上门来。下趟有脸再来,看我不拿门闩打他。今天便宜他了,瘪三,死人眼睛不生。〃

  她骂得高兴,从他的娘操到祖宗八代,几条街上都听得见。她哥哥终于说,〃好了好了,还要哇啦哇啦,还怕人家不晓得?又不是什么有脸的事。〃

  〃你要脸?〃她马上掉过来向楼上叫喊。〃你要脸?你们背后鬼头鬼脑的事当人不知道?怎么怪人家看不起我。〃

  〃还要哇啦哇啦。怎么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不怕难为情?〃炳发已经把声音低了下来,银娣反而把喉咙提高了一个调门,一提起他们这回吵闹的事马上气往上涌︰

  〃你怕难为情?你晓得怕难为情?还说我哇啦哇啦,不是我闹,你连自己妹妹都要卖。爷娘的脸都给你丢尽了,还说我不要脸。我都冤枉死了在这里──我要是知道,会给他们相了去?〃

  炳发突然一欠身像要站起来,赤裸的背脊吮吸着藤椅子,吧!一声响。但是他正在洗脚,两只长腿站在一只三只脚的红漆小木盆里。

  〃好了好了,〃他老婆低声劝他。〃让她去,女孩子反正是人家的人,早点嫁掉她就是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反成仇。等会给人家说得不好听,留着做活招牌。〃

  炳发用一条丝丝缕缕的破毛巾擦脚,不作声。

  〃告诉你,我倒真有点担心,总有一天闹出花头来。〃

  他怔了一怔。〃怎么?你看见什么没有?〃

  〃喏,就像今天晚上。惹得这些人一天到晚转来转去。我是没工夫看着她,拖着这些个孩子,要不然自己上柜台,大家省心。〃

  〃其实去年攀给王家也还不错,八仙桥开了爿分店。〃他歪了歪下颏,向八仙桥那边指了指。

  〃也是你不好,应当是你哥哥做主的事,怎么能由她,嫌人家这样那样。讲起来没有爷娘;耽误了她,人家怪你做哥哥的。下次你主意捏得牢点。〃

  他又不作声了。也是因为办嫁妆这笔花费,情愿一年年耽搁下来。她又不是不知道。朱漆脚盆有只鹅颈长柄,两面浮雕着鹅头的侧影,高竖在他跟前,一只双圈鹅眼定定地瞅着他,正与她不约而同。她瞅了半天,终于拎起脚盆,下楼去泼水,正遇见银娣上来。在狭窄的

  楼梯上,姑嫂狭路相逢,只当不看见。

  银娣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热得像蒸笼一样。木屋吸收了一天的热气,这时候直喷出来。她把汗湿的前刘海往后一掠,解开元宝领,领口的黑缎阔滚条洗得快破了,边上毛茸茸的。蓝夏布衫长齐膝盖,匝紧了黏贴在身上,窄袖、小脚管,现在时兴这样。她有点头痛,在枕头底下摸出一只大钱,在一碗水里浸了浸,坐下来对镜子刮痧,拇指正好嵌在钱眼里,伏手。熟练地一长划到底,一连几划,颈项上渐渐出现三道紫红色斑斑点点的阔条纹,才舒服了些。颈项背后也应当刮,不过自己没法子动手,又不愿意找她嫂子。

  上回那件事,都是她嫂嫂捣的鬼。是她嫂嫂认识的一个吴家婶婶来做媒,说给一个做官人家做姨太太。说得好听,明知他们柴家的女儿不肯给人做小,不过这家的少爷是个瞎子,没法子配亲,所以娶这姨太太就跟太太一样。银娣又哭又闹,哭她的爹娘,闹着要寻死,这才不提了。这吴家婶婶是女佣出身,常到老东家与他们那些亲戚人家走动,卖翠花,卖镶边,带着做媒,接生,向女佣们推销花会。她跟炳发老婆是邀会认识的。有一次替柴家兜来一票生意,有个太太替生病的孩子许愿,许下一个月二十斤灯油,炳发至今还每个月挑油送到庙里去。

  这次她来找炳发老婆,隔了没有几天又带了两个女人来,银娣当时就觉得奇怪,她们走过柜台,老盯着她看。炳发老婆留她们在店堂后面喝茶,听着仿佛是北方口音,也没多坐。临走炳发老婆定要给她们雇人力车,叫银娣〃拿几只角子给我。〃她只好从钱台里拿了,走出柜台交给她。两个客人站在街边推让,一个抓住银娣的手不让她给钱,乘机看了看手指手心。

  〃姑娘小心,不要踏在泥潭子里。〃吴家婶婶弯下腰去替她拎起脚来,露出一只三寸金莲。

  她早就疑心了。照炳发老婆说,这两个是那许愿的太太的女佣,刚巧顺路一同来的。月底吴家婶婶又来过,炳发老婆随即第一次向她提起姚家那瞎子少爷。她猜那两个女人一定是姚家的佣人,派来相看的。买姨太太向来要看手看脚,手上有没有皮肤病,脚样与大小。她气得跟哥哥嫂嫂大吵了一场,给别人听见了还当她知道,情愿给他们相看,说不成又还当是人家看不中。

  她哥哥嫂子大概倒是从来没想到在她身上赚笔钱,一直当她是赔钱货,做二房至少不用办嫁妆。至今他们似乎也没有拿她当做一条财路,而是她拦着不让他们发笔现成的小财。她在家里越来越难做人了。

  附近这些男人背后讲她,拿她派给这个那个,彼此开玩笑,当她的面倒又没有话说。有两个胆子大的伏在柜台上微笑,两只眼睛涎澄澄的。她装满一瓶油,在柜台上一秤,放下来。

  〃一角洋钱。〃

  〃啧,啧!为什么这么凶?〃

  她向空中望着,金色的脸漠然,眉心一点红,像个神像。她突然吐出两个字,〃死人!〃一扭头吃吃笑起来。

  他心痒难搔地走了。

  只限于此,徒然叫人议论,所以虽然是出名的麻油西施,媒人并没有踏穿她家的门槛。十八岁还没定亲,现在连自己家里人都串通了害她。漂亮有什么用处,像是身边带着珠宝逃命,更加危险,又是没有市价的东西,没法子变钱。

  青色的小蜢虫一阵阵扑着灯,沙沙地落在桌上,也许吹了灯凉快点。她坐在黑暗里煽扇子。男人都是一样的。有一个仿佛稍微两样点,对过药店的小刘,高高的个子,长得漂亮,倒像女孩子一样一声不响,穿着件藏青长衫,白布袜子上一点灰尘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怎么收拾得这样干净,住在店里,也没人照应。她常常看见他朝这边看。其实他要不是胆子小,很可以借故到柴家来两趟,因为他和她外婆家是一个村子的人,就在上海附近乡下。她外公外婆都还在,每次来常常弯到药店去,给他带个信,他难得有机会回家。

  过年她和哥哥嫂子带孩子们到外婆家拜年,本来应当年初一去的,至迟初二三,可是外婆家穷,常靠炳发帮助,所以他们直到初五才去,在村子里玩了一天。她外婆提起小刘回来过年,已经回店里去了。银娣并没有指望着在乡下遇见他,但是仍旧觉得失望。她气她哥哥嫂子到初五才去拜年,太势利,看不起人,她母亲在世不会这样。想着马上眼泪汪汪起来。

  她一直喜欢药店,一进门青石板铺地,各种药草干涩的香气在宽大黑暗的店堂里冰着。这种店上品。前些时她嫂子坐月子,她去给她配药,小刘迎上来点头招呼,接了方子,始终眼睛也没抬,微笑着也没说什么,背过身去开抽屉。一排排的乌木小抽屉,嵌着一色平的云头式白铜栓,看他高高下下一只只找着认着,像在一个奇妙的房子里住家。她尤其喜欢那玩具似的小秤。回到家里,发现有一大包白菊花另外包着,药方上没有的。滚水泡白菊花是去暑的,她不怎么爱喝,一股子青草气。但是她每天泡着喝,看着一朵朵小白花在水底胖起来,缓缓飞升到碗面。一直也没机会谢他一声,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拿店里东西送人。

  此外也没有什么了。她站起来靠在窗口。药店板门上开个方洞,露出红光来,与别家不同。洞上糊上一张红纸,写著『如有急症请走后门〃,纸背后点着一盏小油灯。她看着那通宵亮着的明净的红方块,不知道怎么感到一种悲哀,心里倒安静下来了。

  第二章

  大饼摊上只有一个男孩子打着赤膊睡在揉面的木板上。脚头的铁丝笼里没有油条站着。早饭那阵子忙,忙过了。

  剃头的坐在凳子上打盹。他除了替男主顾梳辫子,额上剃出个半秃的月亮门,还租毛巾脸盆给人洗脸,剃头担子上自备热水。下午生意清,天又热,他打瞌睡渐渐伏倒在脸盆架上,把脸埋在洋磁盆里。

  一个小贩挑一子竹椅子,架得有丈来高,堆成一座小山。都是矮椅子,肥唧唧的淡青色短腿,短手臂,像小孩子的鬼。他在阴凉的那边歇下子,就坐在一只椅子上盹着了。

  店门口一对金字直匾一路到地,这边是〃小磨麻油生油麻酱〃。银娣坐在柜台后面,拿只鞋面锁边。这花样针脚交错,叫〃错到底〃,她觉得比狗牙齿文细些,也别致些,这名字也很有意思,错到底,像一出苦戏。手汗多,针涩,眼睛也涩。太阳晒到身边两只白洋磁大缸上,虽然盖着,缸口拖着花生酱的大舌头,苍蝇嗡嗡的,听着更瞌睡。

  她一抬头看见她外公外婆来了,一先一后,都举着芭蕉扇挡着太阳。他们一定又是等米下锅,要不然这么热的天,不会老远从乡下走了来。她只好告诉他们炳发夫妇都不在家,带着孩子们到丈人家去了。

  她一看见他们就觉得难过,老夫妻俩笑嘻嘻,腮颊红红的,一身褪色的淡蓝布衫,打着补钉。她也不问他们吃过饭没有,马上拿抹布擦桌子,摆出两副筷子,下厨房热饭菜,其实已经太阳偏西了。她端出两碗剩菜,朱漆饭桶也有只长柄,又是那只无所不在的鹅头,翘得老高。她替他们装饭,用饭勺子拍打着,堆成一个小丘,圆溜溜地突出碗外,一碗足抵两碗。她外婆还说,〃揿得重点,姑娘,揿得重点。〃

  老夫妇在店堂里对坐着吃饭,太阳照进来正照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但是他们似乎觉都不觉得,沉默中只偶然听见一声碗筷叮当响。她看他们有一种恍惚之感,仿佛在斜阳中睡了一大觉,醒过来只觉得口干。两人各吃了三碗硬饭,每碗结实得像一只拳头打在肚子上。老太婆帮她洗碗,老头子坐下来,把芭蕉扇盖在脸上睡着了。

  她们洗了碗回到店堂前,远远听见三弦声。算命瞎子走得慢,三弦声断断续续在黑瓦白粉墙的大街小巷穿来穿去,弹的一支简短的调子再三重复,像回文锦卍字不断头。听在银娣耳朵里,是在预言她的未来,弯弯曲曲的路构成一个城市的地图。她伸手在短衫口袋里数铜板。她外婆也在口袋里掏出钱来数,喃喃地说,〃算个命。〃老太婆大概自己觉得浪费,吃吃笑着。

  〃外婆你要算命?〃她精明,决定等着看给她外婆算得灵不灵再说。

  她们在门口等。

  〃算命先生!算命先生!〃

  她希望她们的叫声引起小刘的注意,他知道她外婆在这里,也许可以溜过来一会,打听他村子里的消息。但是他大概店里忙,走不开。

  〃算命先生!〃

  自从有这给瞎子做妾的话,她看见街上的瞎子就有种异样的感觉,又讨厌又有点怕。瞎子走近了,她不禁退后一步。老太婆托着他肘弯搀他过门槛。他没有小孩带路,想必他实在熟悉这地段。年纪不过三十几岁,穿着件旧熟罗长衫,像个裁缝。脸黄黄的,是个狮子脸,一条条横肉向下挂着,把一双小眼睛也往下拖着,那副酸溜溜的笑容也像裁缝与一切受女人气的行业。

  老太婆替他端了张椅子出来,搁在店门口。〃先生,坐!〃

  〃噢,噢!〃他捏着喉咙,像唱弹词的女腔道白。他先把一只手按在椅背上,缓缓坐下身去。

  老太婆给自己端张椅子坐在他对面,几乎膝盖碰膝盖,唯恐漏掉一个字没听见。她告诉了他时辰八字,他喃喃地自己咕哝了两句,然后马上调起弦子,唱起她的身世来,熟极而流。银娣站在她外婆背后,唱得太快,有许多都没听懂,只听见〃算得你年交十四春,堂前定必丧慈亲。算得你年交十五春,无端又动红鸾星。〃她不知道外婆的母亲什么时候死的,但是仿佛听见说是从小定亲,十七岁出嫁。算得不灵,她幸而没有叫他算,白糟蹋钱。她觉得奇怪,老妇人似乎并没有听出什么错误。她是个算命的老手,听惯那一套,决不会不懂。她不住地点头,嘴里〃唔,唔,〃鼓励他说下去。对于历年发生的事件非常满意,仿佛一切都不出她所料。

  她两个儿子都不成器。算命的说她有一个儿子可以〃靠老终身〃,有十年老运。

  〃还有呢?还有呢?〃她平静地追问。〃那么我终身结果到底怎样?〃

  银娣实在诧异,到了她这年纪,还另有一个终身结果?

  算命的叹了口气。〃终身结果倒是好的哩!〃他又唱了两句,将刚才应许她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还有呢?〃平静地,毫不放松。〃还有呢?〃

  银娣替她觉得难为情。算命的微窘地笑了一声,说︰〃还有倒也没有了呢,老太太。〃

  她很不情愿地付了钱,搀他出店。这次银娣知道小刘明明看见她们,也不打招呼。她又气又疑心,难道是听见什么人说她?是为了她那天晚上骂那木匠,还是为那回相亲的事?

  〃太阳都在你这边,〃她外婆说。是不是拿他们的店和对过药店比?倒像是她也看见了小刘也不理他?

  〃不晓得你哥哥什么时候回来,〃老太婆坐定下来说。〃我有话跟他们说。〃她大模大样添上了一句。她除了借钱难得有别的事来找他们,所以非常得意,到底忍不住要告诉银娣。〃小刘先生的娘昨天到我们那里来。小刘先生人真好,不声不响的,脾气又好。〃

  银娣马上明白了。

  她继续自言自语,〃他这行生意不错,店里人缘又好,都说她寡妇母亲福气,总算这儿子给她养着了。虽然他们家道不算好,一口饭总有得吃的。家里人又少,姐姐已经出嫁了,妹妹也就快了。他娘好说话。〃

  银娣只顾做鞋,把针在头发上擦了擦。

  〃姑娘,我们就你一个外孙女儿,住得近多么好。你不要怕难为情,可怜你没有母亲,跟外婆说也是一样的,告诉外婆不要紧。〃

  〃告诉外婆什么?〃

  〃你跟外婆不用怕难为情。〃

  〃外婆今天怎么了?不知道你说些什么。〃

  老太婆呷呷地笑了,也就没往下说。她显然是愿意的。

  算命的兜了个圈子又回来了。远远听见三弦琤琮响,她在喜悦中若有所失。她不必再想知道未来,她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她要跟他母亲住在乡下种菜,她倒没想到这一点。他一年只能回来几天。浇粪的黄泥地,刨松了像粪一样累累的,直伸展到天边。住在个黄泥墙的茅屋里,伺候一个老妇人,一年到头只看见季候变化,太阳影子移动,一天天时间过去,而时间这东西一心一意,就光想把她也变成个老妇人。

  小刘不像是会钻营的人。他要是做一辈子伙计,她成了她哥嫂的穷亲戚,和外婆一样。人家一定说她嫁得不好,她长得再丑些也不过如此。终身大事,一经决定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女孩子,尤其是美丽的女孩子。越美丽,到了这时候越悲哀,不但她自己,就连旁边看着的人,往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惋惜。漂亮的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是前途不可限量,或者应当说不可测,她本身具有命运的神秘性。一结了婚,就死了个皇后,或是死了个名妓,谁也不知道是哪个。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外婆再问炳发什么时候回来,她回说︰〃他们不回来吃晚饭。〃老夫妇不能等那么久,只好回去了,明天再来。

  他们刚走没多少时候,炳发夫妇带孩子们回来了,听见说他们来过,很不高兴。炳发老婆说他们没多少日子前头刚来要过钱。吃一顿饭的工夫,她不住地批评他们过日子怎样没算计,又禁不起骗,还要顾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银娣没说什么。她心事很重。刘家这门亲事他们要是不答应怎么样?这不是闹的事。一定要嫁,与不肯又不同。给她嫂嫂讲出去,又不是好话。

  晚饭后有人打门,一个女人哑着喉咙叫炳发嫂,听上去像那个吴家里。她又来干什么?偏偏刚赶着这时候,刘家的事恐怕更难了。听炳发老婆下楼去开门招呼,声音微带窘意,也是为了那回给姚家说媒的事。吴家婶婶倒哇啦哇啦,一上楼就问︰〃你们姑娘呢?已经睡了?我做媒出了名了,我一到姑娘们都躲起来。〃

  她满脸雀斑,连手臂上都是,也不知是寿斑。看不出她多大年纪,黑黑胖胖,矮矮的,老是鼓着眼睛,一本正经的神气,很少笑容。蓝夏布衫汗湿了黏在身上,做波浪形,像一身横肉。走到灯光底下,炳发老婆看见她戴着金耳环金簪子,髻上还插着一朵小红绒花。

  〃到哪儿去吃喜酒的?〃

  〃到姚家去的,给他们老太太拜寿。〃

  〃我们今天也出去的,刚回来,〃炳发老婆说。

  〃吃了老太太的寿酒马上跑到你这儿来,这是你的事,不然这大热天,我还真不干。〃

  〃嗳,今天真热,到这时候都一点风都没有。〃

  吴家婶婶把芭蕉扇在空中往下一揿,不许再打岔。〃今天也真巧,刚巧我在那儿的时候他们少爷少奶奶来给老太太拜寿,老太太看见他们都一对对的,就只有二爷一个人落了单。后来老太太就说,应当给二爷娶房媳妇,不然过年过节,家里有事的时候不好看,单只二房没有人。只要姑娘好,家境差些不要紧。我就说,先提的那个柴家姑娘正合适。老太太骂︰老吴,你碰了一次钉子还不够,还要去碰钉子?天下的女孩子都死光了?难道非要他们家的?〃

  炳发夫妇只好微笑。

  她用扇子搔了搔颈项背后。〃我拚着老脸不要了,我说老太太,这就看出这位姑娘有志气,不管怎样了不起的人家,她不肯做小。孔夫子说的,娶妻娶德,娶妾娶色。这不是说人家长得不好,老太太自己的人亲眼看过的,不用我夸口。老太太笑,说孔夫子几时说过这话?不过你这话倒也有点道理。〃

  她看他们夫妇俩还是笑着不开口,她把芭蕉扇向衣领背后一插,头一伸,凑近些,把声音低了一低︰〃我向来有一句说一句。不怕你们生气的话,老太太说店家开在内地不要紧,在本地太近,亲戚面上不好意思。我说嘿咦!老太太你不知道他们本地人,这些城里老生意人家,差不多的外路人他们还不肯给──是不是?〃

  〃要是过去做大,那是再好也没有,〃炳发老婆的口气还有点迟疑。

  〃不怪你们不放心,你们是不知道,你出去打听打听,他们姚家还怕娶不到姨奶奶,还要拿话骗人?本来也是为了老太太有那句话,二房没有人,娶这姨奶奶是要当家的,所以又要出身好,又要会写会算,相貌又要好,所以难了,要不然也不会耽搁这些时,也是你们姑娘福气。你等着看,三茶六礼,红灯花轿,少一样你拉着老吴打她嘴巴。真的运气来了连城墙都挡不住。也不知道你们祖上积了什么德,这样的亲事打灯笼都找不到。〃

  炳发咳嗽了一声打扫喉咙。〃我们当然,还有什么话说。不过我妹妹要先问她一声,她也有这么大了──〃

  〃哥哥嫂嫂到底跟父母不同,〃他老婆说。

  〃这是一辈子事,还是问她自己。〃

  〃你问她。你们姑娘又不傻。他们家的两个少奶奶,大奶奶是马中堂家的小姐,三奶奶是吴宫保的女儿,都是美人似的,一个赛一个。所以老太太说这回娶少奶奶也要特别漂亮,不能亏待了二爷。他们二爷才比你们姑娘大三岁。他眼睛不方便,不过人家都说兄弟几个是他最好。学问又好,又和气又斯文,像女孩子一样。等你们姑娘过去了,要是我说的有一样不对,是他们北边人说的,叫我站着死,我不敢坐着死。〃

  大家都笑了。她说明天来讨回话。她走了,炳发老婆和他嘁嘁促促商议了一会,独自到隔壁房里去,银娣背对着门坐着做鞋。

  〃姑娘,吴家婶婶说的你都听见了。〃她在床上坐下来,又告诉了她一遍。〃姑娘你说怎么样?〃问了几遍没有动静,胆子大起来,把她的针线一把抢了过去。〃姑娘,说话呀!〃

  她低着头撕芭蕉扇上的筋纹。

  〃你说。说呀!〃

  迸了半天,她猛然一扭身,辫子甩出去老远,背对着她嫂子坐着。〃讨厌!〃

  〃好了,姑娘开了金口了。〃炳发老婆笑着站起来万福。〃恭喜姑娘。〃

  她走了。这房间仿佛变了,灯光红红的。银娣坐着撕扇子上的筋纹。她嫁的人永远不会看见她。她这样想着,已经一个人死了大半个,身上僵冷,一张脸塌下去失了形,珠子滚到黑暗的角落里。她见到的瞎子都是算命的。有的眼睛非常可怕。媒人的话怎么能相信,但是她一方面警诫自己,已经看见了他,像个戏台上的小生,肘弯支在桌上闭着眼睛睡觉,漂亮的脸搽得红红白白。她以后一生一世都在台上过,脚底下都是电灯,一举一动都有音乐伴奏。又像灯笼上画的美人,红袖映着灯光成为淡橙色。

  她想起小刘。都是他自己不好,早为什么不托人做媒?他就是这样。他这样的人不会有多大出息的。也甚至于是听见人家说她,也有点相信,下不了决心。有这样巧的事,刚赶着今天跟姚家一齐来。也是命中注定的。

  邻居婴儿的哭声,咳嗽吐痰声,踏扁了鞋跟当做拖鞋,在地板上擦来擦去,擦掉那口痰,这些夜间熟悉的声浪都已经退得很远,听上去已经渺茫了,如同隔世。没有钱的苦处她受够了。无论什么小事都使人为难,记恨。自从她母亲死后她就尝到这种滋味,父亲死的时候她还小,也还没娶嫂子。可惜母亲不在了,没看到这一天。

  她翻来覆去,草席子整夜沙沙作声,床板格格响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一会又被黎明的粪车吵醒。远远地拖拉着大车来了,木轮辚辚在石子路上辗过,清冷的声音,听得出天亮的时候的凉气,上下一色都是潮湿新鲜的灰色。时而有个夫子发声喊,叫醒大家出来倒马桶,是个野蛮的吠声,有音无字,在朦胧中听着特别震耳。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所以也忘了怎么说话。虽然满目荒凉,什么都是他的,大喊一声,也有一种狂喜。

  她嫂子起来了,她姑娘家不能摸黑出门去。在楼梯口拎了马桶下去,小脚一搠一搠,在楼梯板上落脚那样重,一声声隔得很久,也很均匀,咚──咚──像打桩一样。跟着是撬开一扇排门的声音。在这些使人安心的日常的声音里,她又睡着了。

  第三章

  三朝回门那天,店里上了排门,贴出一张红纸,〃家有喜事,休业一天。〃店堂里摆上供祖先的桌子,墙上挂着旧货摊上买来的画像,炳发拣了长得富泰些的男女,补服的品级较低的。这也不算太过于,现在差不多过得去的人家都捐官。椅帔桌围是租来的,磁器与香炉蜡台都是办喜事现买的,但是这钱花得心安理得。

  亲戚已经都到齐了,吴家婶婶忽然来送信,说今天不回门,二爷不大舒服,老太太不让

  他出来,他向来身体单弱。炳发夫妇猜这是避免给柴家祖宗磕头,当然客人们也都是这样想,一方面表示关切,也不便多问,话又回到新娘子身上,从小就看得出她为人,又聪明又大方,待人又好,是个有福气的人。吴家婶婶本来今天不肯来,说当着二爷和新二奶奶,没有她的坐处,现在没关系了,炳发夫妇忍着口气,拉着她留吃饭。菜是馆子里叫来的,冷盆已经摆在祭桌上许多时候,给祖宗与苍蝇享受。开饭另外摆上圆桌面,吴家婶婶一吃完就推有事,匆匆走了,不让柴家有机会对她抱怨。

  大家都还坐着说话,街上孩子们喊了起来,〃看新娘子,看新娘子喔!〃

  〃不是我们家的?〃

  一担担方糕已经挑到门口,一叠叠装在朱漆描金高柜子里,上面没有盖,露出一片刺眼的深粉红色糕面。柴家忙放炮仗,撤台面,腾地方,打发挑夫,总算赶上轿子到门放鞭炮。两辆绿呢大轿,现在不大看见轿子了,这是特为雇的,男女仆坐着人力车跟着,下了车黑压压围上来。男佣把新郎抱了出来,背在背上背进去,一个在旁边替他扶着帽子,瓜皮帽镶着红玉帽正,怕掉下地去。炳发这还是第一次看见他妹妹嫁的人,前鸡胸后驼背,张着嘴,像有气喘病,要不然也还五官端正,苍白的长长的脸,不过人缩成一团,一张脸显得太大。眼睛倒也看不大出,眯着一双吊梢眼,时而眨巴眨巴向上瞄着,可以瞥见两眼空空,有点像洋人奇异的浅色眼睛。他先怔住了,看见姚家仆人驱逐闲人,他连忙帮着赶,陪笑张开手臂拦着。

  〃对不起对不起,大家让开点,今天只有自己家里人。〃

  大家也微笑,仍旧挨挨挤挤踮着脚望,这一会工夫已经围上许多人。新娘子跟在后面,两个喜娘搀着,戴着珍珠头面,前面也是人字式,正罩住前刘海。头上像长上一层白珊瑚壳,在阳光中白灿灿的。累累的珠花珠凤掩映下,垂着眼睛,浓抹胭脂的眼皮与腮颊红成一片,穿着天青对襟褂子,大红百褶裙,每一褶夹着根裙带,吊着个小金铃铛。在爆竹声中也听不见铃声,拜祖先又放了一通炮仗。两个喜娘搀着新娘子,两个男佣人搬弄着新郎,红毡上简直挤不下。

  柴家雇来帮忙的人早已关上那扇门板,门口的人还围着不散,女人抱着孩子站着。有两个半大的男孩子叽咕着,〃什么稀奇,不给人看。要不要到城隍庙去,三个铜板看一看。〃

  〃三个铜板看一看,三个铜板看一看!〃孩子们拍着手跳着唱,小的也跟着起哄。佣人去撵,一窝蜂跑了又回来,远远的在街角跳跳蹦蹦唱着。

  里面另摆桌子,一对新人坐在上首,新郎坐不直,直塌下去。相形之下,新娘子在旁边高坐堂皇,像一尊神像,上身特别长。店堂里黑洞洞的,只有他们背后祭桌上的烛火。两个喜娘一身黑,都是小个子,三十来岁,叽哩喳啦应酬女家的亲戚,只听见她们俩说话。炳发老婆捧上茶来,茶碗盖上有只青果。〃姑爷姑奶奶吃青果茶,亲亲热热。〃

  两个喜娘轮流敬糖果。〃新郎官新娘子吃蜜枣,甜甜蜜蜜。〃〃吃欢喜团,团团圆圆。〃〃新娘子吃枣子桂圆,早生贵子。〃

  坐了一会,炳发老婆低声附耳说,〃姑奶奶可要上楼去歇歇?〃

  银娣站起来,跟着她上楼去,看见她自己房里东西都搬空了,只剩一张床,帐子也拆了下来,只铺着一张破席子。桌子椅子都拿到楼下去了,因为今天人多,不够用。她像是死了,做了鬼回来。

  〃姑奶奶到我房里去,这里没地方坐。〃

  但是她仍旧进去坐在床上。炳发老婆在她旁边坐下来。她哭了起来。

  〃姑奶奶不要难过。姑爷虽然身体不好,又不靠他出去挣饭吃,他们那样的人家还愁什么?姑爷样样事靠你照应他,更比平常夫妻不同。姑奶奶向来最要强的,别人眼红你还来不及,你不要傻。〃

  银娣别过身去。

  〃姑奶奶不要难过,明年你生个儿子,照他们这样的人家,将来还了得?你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

  银娣脸上的胭脂把湿手帕都染红了。

  〃姑奶奶不要难过了,脸上又要补粉。我去打个手巾把子。〃

  正说着,楼下忽然一阵喧哗,似乎是外面来的,吓了她一跳,连忙到窗口去看,是那班轿夫在门口嚷成一片。

  〃舅老爷高升点!舅老爷高升点!〃

  有人蹬蹬蹬跑上楼来,是她大儿子。〃爸爸说再拿点钱来,〃他轻声说,站在门口等着。

  〃晓得了。我马上下去。〃她也等着,等他下去了才到她房里去开箱子。

  她走了,银娣才站起来,躲在窗户一边张看。门口围得更多了。灰色的石子路上斑斑点点,都是爆竹的粉红纸屑。一只椅子倚在隔壁墙上,有一个梯级上搭着一件柳条布短衫,挽了个结。是那木匠的梯子,她认识他的衣服。他一定是刚下工回来,刚赶上看热闹。小刘也在,他的脸从人堆里跳出来,马上别人都成了一片模糊。他跟另一个伙计站在对过门口,都背剪着手朝这边望着,也像大家一样,带着点微笑。所有这些一对对亮晶晶的黑眼睛都是苍蝇叮在个伤口上。她不是不知道这一关难过,但是似乎非挺过去不可。先听见说不回门,还气得要死。办喜事已经冷冷清清的。聘礼不过六金六银,据她哥哥说是北边规矩。本地讲究贵重的首饰,还有给一百两金子的,银子论千。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就当他们这样没见过世面,没个比较。她哥哥嫂嫂当然是拣好的说,讲起来是他们家少爷身体不好,所以没有铺张,大概也算是体谅女家。替他们代办嫁妆,先送到他们店里,再送到男家,她看着似乎没什么好。等过了门,嫁妆摆在新房里,男家亲戚来看,都像是不好说什么,连佣人脸上的神气都看得出。再没有三朝回门,这还是娶亲?还是讨小?以后在他家怎样做人?

  她来到他家没跟新郎说过话。今天早上确实知道不回门,才开口跟他说他家里这样看不起她。

  〃你坐到这边来。〃他那高兴的神气她看着就有气。〃我听不见。〃

  〃眼睛瞎,耳朵也聋?〃

  他沉下脸来,恢复平时那副冷漠的嘴脸,倒比较不可恶。两人半天不说话,她又坐到床上去,坐在他旁边,牵着钮扣上掖着的一条狗牙边湖色大手帕,抹抹嘴唇,斜瞟了他一眼,把手帕一甩,掸了掸他的脸。〃生气了?〃

  〃谁生气?气什么?〃他的手找到她的膝盖,慢慢地往上爬。

  〃不要闹。嗳!──上床夫妻,下床君子。嗳──再闹真不理你了。你今天不跟我回去给我爹妈磕头,你不是他们的女婿,以后正好不睬你,你当我做不到?〃

  〃又不是我说不去。〃

  但是她知道他怕出去,人杂的地方更怕。〃那你不会想办法跟老太太说?〃

  〃从来没听说过,才做了两天新郎就帮着新娘子说话,不怕难为情?〃

  〃你还怕难为情?都不要脸!〃她把他猛力一推,赶紧扣上钮扣,探头望着帐子外面,怕有人进来。

  他神气僵硬起来,脸像一张团绉的硬纸。她自己也觉得说话太重了,又加上一句,〃男人都是这样,〃又把他一推。

  他马上软化了。〃你别着急,〃他过了一会才说。〃我知道,这都是你的孝心。〃

  归在孝心上,好让他名正言顺地屈服。于是他们落到这陷阱里,过了阴阳交界的地方,回到活人的世界来,比她记得的人世间仿佛小得多,也破烂得多,但是仍旧是唯一的真实的世界。她认识的人都在这里──闹烘烘的都在她窗户底下,在日常下午的阳光里。她恨不得浇桶滚水下去,统统烫死他们。

  楼下闹得更厉害了。新的一批红封想必已经分派了出去,轿夫们马上表示不满。

  〃舅老爷高升点!〃

  〃好了好了,你们这些人,心平点,〃姚家的男佣七嘴八舌镇压着,更嚷成一片。〃舅老爷对你们客气,你们心还不足?〃〃好了好了,舅老爷给面子,你们索性上头上脸的,看我们回去不告诉。〃

  〃舅老爷高升点!舅老爷高升点!〃

  第四章

  老夏妈的阔袖子空垂在两边。她把手臂缩到大棉袄里当胸抱着,这是她冬天取暖的一个办法。在暗黄的电灯泡下,大厨房像地窖子一样冷。高处有一只小窗户,安着铁条,窗外黎明的天色是蟹壳青。后院子里一只公鸡的啼声响得刺耳,沙嗄的长鸣是一只破竹竿,抖呵呵的竖到天上去。

  厨子去买菜了。〃二把刀〃与另一个打杂的在后院子里拖着脚步,在水龙头底下漱口,淘

  米,打呵欠,吐痰咳嗽,每一个清晨的声音都使老夏颤栗一下,也不无一种快感。

  她在姚家许多年,这房派到那房,没人要,因为爱吃大蒜,后来又几乎完全秃了,脑后坠着个洋银大的假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