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2章

作品: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作者:别克陆上公务舱|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5:31:14|下载: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TXT下载
  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第二天天昏地暗,北风怒吼,初雪飘落,大地渐渐一片银白,冯小怜又认为气候不佳,看不清楚,要求暂停攻城。殊不知夜暗之际或天气不佳正是军事作战进攻的最佳时机,囿于妇人之见,北齐大军竟然平白无故地丧失了两次大好时机。等到雪化天晴,北周武帝已亲率大军赶到平阳,两军连日血战,齐军大败,退入晋阳。

  天生尤物:冯小怜(2)

  平阳之战结束后,北周武帝认为将士在严寒中作战特别艰苦,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北周大将梁士彦献计献策,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该直捣北齐重镇晋阳。北周武帝采纳了梁士彦的意见,自统大军追迫齐军,直逼晋阳城下。晋阳是北齐经营多年的北方重镇,城高壕深,守备严密,非常牢固。城中粮谷、器械充裕,支持一年半载绝无问题,周兵远来,又值严冬,要不了多少时日便会知难而退,高纬等着北周军队自动撤走。

  高纬命人在城中建筑一座高耸入云的天桥,时常与冯小怜一道登桥遥望城外敌军的情况,不是分析敌情,而是在观光消遣。下得桥来冯小怜为高纬献上舞蹈以消愁解闷。高纬居然厚颜无耻地说:“看了能够头脑清醒,精神百倍。”

  一天,木架搭成的天桥忽然垮了下来,冯小怜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一再要求高纬放弃晋阳返回邺城。高纬就真的听了冯小怜的劝告,回到邺城,北周轻而易举地夺得北齐重镇晋阳。

  北周越战越勇,直扑邺城。高纬退守邺城后尚有精兵十万,可以奋力抵抗,甚至可以卷土重来,大获全胜。但是,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居然“病急乱投医”,一面祈求菩萨保佑,一面将皇位传给太子高恒,自己带着冯小怜自邺城往东逃奔青州,北周顺利地取得邺城。后主高纬、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均被擒获,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再度统一。

  高纬成为俘虏后向周武帝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但是高纬既没有要回冯小怜,连自己也命丧黄泉。

  冯小怜被抓后,被周武帝赐给其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本不好色,然而得了这个冯小怜,竟被她迷住,非常宠爱。不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杨坚把冯小怜又赐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

  当年代王宇文达为宠冯小怜而冷落李氏,现在李询的母亲为了给女儿报仇,令冯小怜改穿布裙,每日舂米、劈柴、烧饭、洗衣,并且对她多方谩骂,还不时地给以叱责和鞭打,冯小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她自知生无可恋,亦不能容于众人,最终自缢而死。

  品读:尤物何罪

  尤者,《红楼梦》里尤二姐尤三姐之尤,冯小怜真乃尤物,何为尤物?美人也。尤物本是有形似无形,非物而胜似物,女子美得让男人怀疑眼前的美女是物非物。在古汉语中尤物常指美好的事物,后来就引申为美女,但常常带有轻薄的贬义之意。尤物也是一种非常女性。

  尤物在历史上是一种很厉害的物种,她的载体就是女性,她的特质是一种催化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男人的上进心,把他变成女人的绵羊、男人的暴君。比如褒姒,可以让她的国王丈夫烽火戏诸侯;比如陈圆圆,可以令吴三桂冲冠一怒做汉奸……比如冯小怜,她可以让北齐皇帝高纬说:“仗败了又如何,只要小怜无恙。”

  在倾国倾城这些毁灭性的工作中,尤物其实并没有什么主动的意见,然而,男权社会里男性们为了维护权力,把尤物视为猛兽,最后往往把尤物往死里整,好像尤物消灭了自己就安全了。冯小怜正如她的前辈一样,最后落得红颜薄命的份儿。《隋书》以:“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坐小怜而失机者数矣,因而国灭。齐之士庶,至今咎之。”把北齐覆灭,算到了冯小怜头上,而帝王的私欲和荒唐却毫不涉及,这是古代女性的悲哀。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女音乐家:蔡文姬(1)

  悲愤诗

  蔡文姬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她出身名门,却不能安享幸福人生,乱世中她三度为人妻,这与封建儒家正统思想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相悖,这也是她的大幸和不幸。幸运的是,她能嫁三夫而不受人指责,并成了中国古代女性史诗的第一人,不幸的是她却一直处于流离失所的悲苦之中。

  名门贵族

  蔡文姬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

  蔡邕是家,也是大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备、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蔡邕和曹操还成了挚友。

  蔡邕是个大学问家,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很大,同时他也很懂得音乐。他会作曲,古琴曲《河间杂曲》和《蔡氏五弄》都是他创作的,他自己制作的柯亭笛和焦尾琴都是著名的乐器。其中焦尾琴列入我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其余的三架琴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

  一次,蔡邕路过吴县,看见一个人架起大铁锅在江边烧火,火炉里火势很猛,柴火在烈焰中噼啪作响。蔡邕走到炉边,发现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连忙把这块梧桐木抽了出来,将火熄灭。他仔细端详着烧焦的木头,连声说:“可惜!可惜!”弄得烧火的人一时摸不着头脑。蔡邕告诉烧火人,这块木头是制作琴的上好材料,烧了岂不可惜?烧火人说:“既然有用,就送给您吧!反正我拿它也只能当劈柴烧。”蔡邕欢天喜地的把木头拿回家,精心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木头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所以将它取名为“焦尾琴”。

  蔡文姬受到家庭的熏染,从小也很爱好音乐,并且具有非凡的音乐听觉能力。一天,蔡邕在家中闷坐弹琴,忽然啪的一声,一根琴弦断了。蔡文姬在房门外说:“父亲!是第二弦断了吧?”蔡邕一看,果然不错。他把第二弦接好,故意略去第四弦不弹,然后问蔡文姬:“又断了一根弦,你听是第几弦?”蔡文姬回答:“第四弦。”古琴共有七条弦,每条弦上都能发出数十个音,所以,能听出是第几弦断了实属非易,况且那时的蔡文姬只有七八岁。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是当时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沦落匈奴

  东汉末年,政府腐败,各路英雄纷纷起义,这促使以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迅速扩大。董卓进军洛阳,把持朝政,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董卓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后来董卓被杀,蔡邕也免不了一死。

  羌胡番兵趁汉朝局面一片混乱,伺机掠掳中原一带,在“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妇女被掳,并被一齐带到南匈奴。这年她23岁,这一去就是12年。

  女音乐家:蔡文姬(2)

  到达胡地,匈奴左贤王看上了蔡文姬,并封她为王妃。她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12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作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到胡地去赎蔡文姬回来,这年蔡文姬35岁。

  一旦要结束这种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还与她的两个亲生儿子生生离散,蔡文姬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12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使蔡文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三嫁董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又嫁给了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又因为思念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人说:“蔡伯喈之女在外,诸君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地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恩爱有加,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定居于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这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品读:战乱遗恨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所谓“激烈人怀抱”,是说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