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果的时候了;是虎还是虫,就看你们接下来自己的了,有信心吗?”
“有!”士兵齐声喊道。
“你们的声音难道就这么大吗,一群大老爷们的,平时怎么训练的,我再问一次,有信心吗?”贾荣说道。
“有!”士兵齐声大吼,几千人一起齐声大吼,那是喊声震天,让贾荣有震耳yu聋的感觉。
见此,贾荣才满意的说道:“很好,阅兵开始!”
一阵打鼓声响过之后,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这次的阅兵很简单,每个方阵将围着训练场走一圈,然后于场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军姿站好;当齐步走到训练场高台前的时候,要停下,面向高台,练习最近练习的枪法,然后再齐步离开。
考核的主要是他们练习的枪法,其次就是齐步走、转向训练场高台的时候整齐不整齐。
这样的话,贾荣和李县令、张先生、朱将军在训练高台上就能将下面士兵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方便对各方阵的士兵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十章:阅兵
阅兵的方法,贾荣早在三天以前就和各小组长说的一清二楚,同时让他们为自己的方阵取一个响亮的口号,各小组长也模拟着训练了好多次,所以阅兵进行的也是有条不紊的。
随着一声“齐步走”,第一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着,走到训练高台前的时候,只听见一声“向右转”,然后所有士兵集体面向训练场高台,也就是贾荣他们所在的方向。
然后就是士兵平时训练的枪法练习,第一方阵是李家村的士兵组成,贾荣是名誉上的总教练,所以他们平时的训练更是刻苦,因为贾荣是他们的骄傲,他们不能给贾荣丢脸。
当枪法施展一半的时候,所有士兵齐声大喊:“刻苦训练,报效祖国!”;施展完枪法后听着口号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这时,就连猪头猪脑的朱将军也是大声的叫好,李县令、张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神se。
紧接着,阅兵仪式紧锣密鼓的继续进行着;各种口号也是花样百出,什么“战场杀敌,忠君爱国、努力训练,之为第一…”。总体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李县令、朱将军的脸上一直笑容不断的。
大约一个时辰,阅兵结束了;看着下面静静站着的士兵们,李县令脸上露出满意的神se,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我会吩咐厨房为大家做顿好吃的,大家以后要更加的努力,以后战场杀敌,博取功名。”
士兵们听了,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se,齐声叫好。
最后朱将军、张先生也都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也就宣布阅兵结束,大家各回自己平时的场地训练,等待阅兵的结果。
李县令和朱将军在阅兵宣布结束的时候就各自回去了,贾荣和张先生又经过半个时辰,将好的方阵名单确定;最后确定下来:表现优秀的方阵有第一、四、八方阵,差的方阵则没有选出来,表现的都没什么差距,其实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鼓励。
当阅兵的结果宣布到各个方阵时,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选上了好的,自然是皆大欢喜;而没选上优秀方阵的士兵自然是愁眉苦脸,平时训练他们的军中士卒脸上也不是很好看。
在上午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贾荣将士兵们聚集在一起,说道:“大家着一个星期都很努力,我为你们而高兴,没有选上优秀方阵也不要气馁,要更加努力,以后还有机会;选上了优秀方阵也不要骄傲,也要更加的努力,不然别的方阵也可能会超过你们的。总体上,大家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
结束后,贾荣将十个小组长召集到了一块,说着一些鼓励的话,并让他们不用担心,这次的训练效果不错,贾荣表示一定会在李县令面前为大家请功的;听到贾荣这么说,那些没有选上优秀方阵的小组长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对贾荣,也是更加的信服。
回到自己的住处,贾荣意外的发现张先生在自己的营房里等自己,平时都是自己去找张先生的,今天他怎么来了。贾荣慌忙迎上去,殷切的说道:“子荣兄有什么事,派人通知我就行了,何必大老远的亲自来此。”
说完贾荣赶紧招呼张先生坐下,打心眼里,贾荣是很感激这位张先生的,自己的训练方案得以实施和张先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张先生笑了笑说道:“志远何必如此客气,我来只是为了看看你,顺便与你说些事情而已。”
贾荣听见张先生如此说,遂问道:“子荣兄,不知是何要事,小弟洗耳恭听。”
张先生看了看门口并没有什么人,于是低声对贾荣说道:“其实我们的朱将军是没有什么才华的,只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志远,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而李县令呢,人已经老了,没有什么进取之心,而志远却是年轻有为,所以为兄想帮志远一把。\/\/..\/\/”
贾荣听了后,发自内心的感激道:“子荣兄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弟一定鞠躬尽瘁。”
“志远客气了,你我以兄弟相称,何来那么多的客套;这批少年兵的训练是为期一个月的,你也是知道的,不知志远是打算跟着这批士兵去武威郡城,还是打算留下来?”张先生说道。
贾荣听后一阵诧异,自己也是选上来的士兵,难道还能抉择去处吗。
似乎看出了贾荣的疑问,张先生说道:“朱将军是肯定不会跟着士兵去武威郡城的,这里是他的安乐窝,他绝对不舍得离开;若是志远不想去郡城,我可以为志远打点,让志远留下来,以志远的才华将来成为县尉甚至县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贾荣听了后,内心一阵感动,说道:“多谢子荣兄,不是我不留在河池县,你也知道李家村的少年兵都是由我带出来的,我不可能将他们抛下;辜负了子荣兄一番好意,望子荣兄莫要见怪。”
“无妨无妨,其实我也看出来志远是不会留在河池县的;既然志远打算去郡城,我会为你谋个好差事的,听说这次去郡城的领头人是李县令的儿子李兵,我会尽力为你打点的。只是你要注意了,李兵此人没什么才华,骄横*逸,而且为人不是那么的好相处。”张先生道,说完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贾荣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对张先生俯首一拜说道:“子荣兄大恩大德,贾荣定铭记于心,他ri兄长若有驱策,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其后,张先生又和贾荣商量了许多接下来训练要注意的事情,毕竟张先生的历练比贾荣多多了,有些事情甚至都是贾荣闻所未闻的,一本三国演义也就八十多万字,也不肯那个什么都记载的详详细细,贾荣对张先生说的事情记得也是格外的认真。
其实,贾荣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张先生会对他这么好,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展露的才华?古人真是难以让人理解,看张先生的行为不想弄虚作假,想不明白的事情贾荣也没有细想;不过这位张先生也为贾荣以后的军事生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天,贾荣将所有士兵聚集起来,下面的士兵经过几天的训练,纪律军姿那是没什么说的。
看着士兵们投来的目光,贾荣郑重的说道:“这次给大家召集过来,是宣布一件事情的,大家经过这么一个多星期以来的训练,相信都收获很多。接下来的训练,所有的方阵将会整合到一块,你们是一个整体,上战场了更是如此,不仅要学会战场杀敌的技能,更要学会相互扶持,团结互助。”
看着下面睁大眼睛看着自己,认真的听着的士兵,贾荣继续说道:“一支筷子容易折断,而十只百只的筷子就很难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不要因为接下来的训练是整合到一块,就有什么消极的思想,你们的原训练的组长是不会变的,他们会继续的监督你们。你们想想,你们平时训练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可是杀敌立功的前提是要保住自己的命,如果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建功立业。请你们记住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番话说的贾荣是口干舌燥,古代没有喇叭,只能凭借自己干吼。
那些被从河池县军队里调来的士兵也都深以为然,他们有些人是上过战场的,比这些少年兵对战场的感悟更深。
贾荣歇了歇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就是一个整体,时刻铭记,下面的训练你们就一起进行,无论是齐步走、跑步,还是练习枪法,都是如此,各小组长协同训练,还是采取优秀奖励,差了处罚的措施,不过处罚的对象变为全体士兵,明白了吗?”
“明白了!”贾荣话音刚落,下面传来震天的吼声。
经过这几天的训练,这一百名军队来的士兵对贾荣那是越来越佩服,他们自认为让他们训练这群少年兵不会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成绩,对贾荣自然是越来越言听计从。
看着下面士兵的反应,贾荣继续说道:“表现的差了,你们就吃灰馍喝稀饭,甚至还要受到处罚;当然,表现好了的话,自然是有白馍吃,有肉汤喝。”大棒槌加甜枣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不断磨合,贾荣将这些少年士兵训练的是如同一个整体,无论是出枪的动作,还是齐步走是的步伐,跑步是的队伍,都是整整齐齐。训练的闲暇之际,贾荣还将后世的接力跑步比赛在军队里推广开来,贾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对团结互助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同时,贾荣还不断让那些小组长做士兵的思想工作,自己不时的去士兵的宿舍慰问,都还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时间长了也是会想家的。
光yin似箭,ri月如梭,眨眼间的功夫,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就要结束了。明天,这群孩子就要赶赴武威郡,以后他们面对的就是战场了;战场无情,无论他们的未来怎么样,贾荣要教给他们的也只有这些了。
贾荣感觉和这群少年士兵相处,是快乐的,虽然自己在他们的眼里,是个严厉的教练,其实自己的内心还是关心、爱护这群士兵的。
新书上传,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第十一章:前往武威郡
今天上午训练结束后,贾荣将士兵聚集起来,做最后的讲话。
看见士兵们站的整整齐齐的队伍,每个士兵都站的昂首挺胸,贾荣不禁一阵感慨,似乎昨ri自己还在教他们如何站军姿、如何守军纪,没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
贾荣迅速的调整好心态,郑重的说道:“我亲爱的“士兵”们,恭喜你们明天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士兵了,从今以后将不会再有教练这一说;以后的ri子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一个月来在这里所学的,你们是一群优秀的士兵,你们听从指挥,令行禁止,团结互助…我希望不管ri后你们前途怎样,都要互相扶持,就像现在这样,你的教练也永远与你们同在。”
贾荣的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不少的士兵听后都流下了眼泪,就是军队里来负责训练的不少士兵也是眼眶通红。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怀念;士兵们,你们以后要听从长官的话,我以你们为傲。”贾荣语气哽咽的接着说道。
整理好激动的心情,贾荣继续说道:“大家也不要伤心,我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去武威郡的,你的教练不会离开你们的。下面解散,大家回去好好收拾收拾,明天就要走了。”
说完,贾荣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训练场,他怕他训练的士兵会看到他这个平时很严厉的教官流眼泪。
贾荣一路来到张先生的住处,由于已经和张先生很熟,所以贾荣也没敲门就直接进去了。
刚进屋内,贾荣就发现张先生的旁边坐了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人,贾荣这才意识到自己进来没敲门有些唐突了,站在那里一时不该说什么。
张先生看见了,急忙站起来迎身道:“志远啊,赶紧进来坐。\\..\\”
看到张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唐突而生气,贾荣这才放下心来;见贾荣坐定,张先生为其介绍道:“这位是李兵李校尉。”
又指着贾荣说道:“这位是贾荣,贾总教练。”
根据张先生所说,李兵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鸟;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贾荣急忙站起来拱手给李兵行礼道:“卑职见过李校尉。”
李兵对此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而是哼哼道:“一个山村野夫,也敢妄自称什么总教练。”
听李兵这么说,张先生立刻脸露愠se,站起来说道:“李兵,你这是什么意思,贾荣是我的朋友,请你放尊重点。”
李兵没想到张先生的反应这么大,自己可不敢得罪他,赶紧起来不停的给张先生道歉,同时以不善的眼光看着贾荣。
贾荣见此,对张先生的身份更加的迷惑了,不过他还是劝解张先生道:“子荣兄,没什么的,你也不要责怪李校尉了。”
张先生听见了贾荣的话,脸se才稍微缓和,不过还是对李兵严厉的说道:“李兵,以后对志远客气点,不要见着谁都这么的骄横,志远心胸宽广,不与你一般见识;以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事也要虚心的向志愿请教,志远是个有才华的人,明白了吗?”
李兵听了后不断的说着:“是、是…”
不过贾荣还是从李兵看自己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善,也没有放在心上,认为李兵只不过是对贾荣一时气不过而已。
张先生看见李兵的态度还不错,示意李兵和贾荣坐下,然后说道:“明天这批士兵就要前往武威郡,将由李兵带兵,贾荣从旁辅佐;不过,李兵,你要事事听从于志远。”
贾荣听到后,怕李兵心中对自己产生不喜,毕竟之前张先生和自己说过李兵的为人的;急忙对张先生说道:“不必如此的,一切以李校尉马首是瞻。”同时以眼神示意张先生不要再说了。
这时,张先生也猛然意识到李兵的为人,急忙收住刚才没说完的话语;对着李兵说道:“当然,你是领军校尉,一切以你为主,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好好的配合,安全无误的抵达武威郡。”
李兵诺诺称是。
“没什么事情,你就回去,替我向令尊问好。”张先生说道。
等李兵走远后,张先生才语重心长的对贾荣说道:“刚才失礼了,还请志远兄不要见怪;我也不打算瞒你,我是李县令的亲戚,李县令是我舅父,刚才你也看到了,李兵很害怕我的,这家伙从小就很怕我,只不过他被我那个舅父给宠坏了,唉。”
贾荣听了张先生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怪不得朱将军会对张先生言听计从,连带着李兵也是对张先生毕恭毕敬的,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关系放在这。贾荣说道:“听子荣兄一言,真是茅塞顿开啊,哈哈。”
“我其实刚才也是对李兵恨铁不成钢,才有之前的那番言语的,失言了失言了。”张先生说道。
贾荣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
“志远兄,刚才你也听到了,这次去武威郡,你有什么看法?”张先生道。
贾荣说道:“一切但凭子荣兄安排。”
张先生正容说道:“我也希望你能扶持李兵一些,不管怎么说总是亲戚的,为难志远了;但若是他实在不听志远了,也是他自食其果了。”
之后,张先生和贾荣说了一些在军中要注意的事情,最后隐晦的提醒贾荣要小心李兵这个人,彼此都是亲戚,所以了解的很多。
离开张先生的住处,贾荣信步来到昔ri的训练场,看着此刻空空荡荡的训练场,贾荣一阵感叹;孰说人能无情,往事历历在目:和李力李顺一起去砍柴、那次去集市碰到劫匪、秀儿为自己织衣衫的、李老头在临行前的谆谆教导…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贾荣感叹良久,转身离开训练场,回到了自己住宿的地方。
一群士兵叽叽喳喳的整理着自己的东西,完全没有要上战场之前觉悟,仿佛还是自己在家里玩过家家的时候似的。
贾荣也被这轻松的气氛渲染了,也加入到了他们中间去;士兵们见贾荣来了,急忙止住吵闹说话声,齐声说道:“教练好。”
贾荣摆摆手说道:“大家不必如此拘谨,放轻松,我上午不是说了,从今以后没有教练这个说法了;大家该收拾什么就还收拾什么,我只是来看看大家。”
听到贾荣这么说,大家又都投入到了整理东西之中,不同的是,没有了刚才的吵闹,一个个都安安静静的;对此,贾荣发出一阵苦笑,看来自己是已经很难融入他们了,回头向外走去,那身影分明透露着一种萧瑟之感。
贾荣挨个的宿舍查看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想着以后去郡城的ri子;想着在李家村等待着自己的秀儿姑娘,还有那已经喁喁老矣的李老伯。
第二天,士兵依旧是在昨ri的训练场集合;李县令讲了一大堆的话,无非就是要遵守军令,令行禁止,去到郡城军队不能违军纪、在路上要听李兵和贾荣的命令之类的话,他刚说完,李兵又上去发表演讲,听的贾荣是昏昏yu睡;贾荣心中疑惑:难道在上面说话上瘾?
最后在李兵的一声“全军出发”,演讲才宣布结束。
张先生一直将贾荣送到了城外的十里长亭,才依依不舍的回去,贾荣很高兴能和张先生这样的人交朋友,见惯了后世的尔虞我诈,所以贾荣对与张先生结下的友谊也是格外的珍惜。
在去武威郡的路上,贾荣见识到了西凉当今的凄凉现状,一路上民生凋敝,路上的乞丐随处可见,看着他们那饿的脸se蜡黄、满头土垢,贾荣的心中也是十分不忍;怎么样才能让百姓过上好ri子,战争吗?但哪一个朝代的更替最倒霉的不是百姓?
这时,从队伍前面走过来一个士兵,对着贾荣、李兵抱拳说道:“启禀将军,前方出现一个断了车辕的马车,挡住了去路。”
李兵听到后,大怒道:“这点小事还用来禀告我,将那挡路的刁民给打到一边去,大军前往郡城,不可耽误。”
士兵诺诺道:“是是。”
贾荣急忙摆手制止传话的士兵,转身看着李兵道:“大人,为何不问明情况再下定论呢?”
李兵听了贾荣的话,脸se立时变得更难看了,对着贾荣说道:“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定吗?”
贾荣怕李兵误会,急忙解释道:“不是,不是,大人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问明了情况后再处理这件事情会比较好,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李兵想了一下来的时候自己的表亲,那个自己平时很害怕的张先生的嘱托;也就没有再指责贾荣什么,对着前来禀告的士兵怒道:“发什么楞,没听见贾大人说的话吗,赶紧在前面带路。”
贾荣听后也是一阵无语,这不是典型的变se龙嘛。
士兵自然不敢说什么,唯唯诺诺的急忙在前面带路。
开学了,不过以后保证每ri一更!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二章:途中偶遇
李兵和贾荣下马来到队伍前方,只见两个穿着华丽的人围着断了车辕的马车急的不停的走来走去,几个仆人围着车辕摆弄着。..
来到近前,李兵用手中马鞭指着那对夫妇一指说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阻挡官道,影响大军进程。”
夫妇听了,急忙对李兵行礼说道:“大人,我们是前去投奔亲戚的,不想走到此马车却坏了,大人恕罪啊。”
“哦,原来如此,车中还有什么人?”李兵听到了车中的小动静,问道。
夫妇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态说道:“车中坐的是小女,不方便出来见大人,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李兵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走到马车前,用手中马鞭将车帘掀开,边掀边说:“有什么不方便的。”
车帘掀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二八年龄的少女,乌发红唇,瓜子脸、柳叶眉,身上那是多一分偏胖、少一分偏瘦;看的就连贾荣也是一阵惊艳,没想到能在这种荒郊野外见到如此美se。
再看李兵,更是不行了,典型的一副猪哥的模样,目瞪口呆,就差口水直流了,连少女对他行礼都没什么反应,楞到那了。
贾荣急忙推了推李兵,然后对她说道:“姑娘免礼。”
李兵这时反应过来了,急忙说道:“姑娘不必客气,不必客气。”可他那双眼分明是直的,一刻也不想把眼从这位姑娘的身上离开。
看着李兵这副模样,贾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那对夫妇看到这种情景,急忙走到姑娘的旁边低声呵斥道:“还不回到马车中去。”
等姑娘回到了马车中,李兵才彻底从刚才的“猪哥”形态中恢复过来。
李兵打着哈哈说道:“老丈啊,我看小女也正是芳华年龄,而我呢,也是尚未婚娶,不如老丈就舍爱将她嫁于我。..”
贾荣听了后也是一阵目瞪口呆,没想到李兵的脸皮这么厚,据张先生私下的跟自己说,李兵别说家中无妻了,连小妾都有几个了。
夫妇听了后,顿时急了,跪在了李兵面前,低声哭泣的说道:“大人,放过小女,我们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再说小女已经与别人婚配了。”
李兵听了后,立刻没有了刚才的好脸se,怒道:“什么?我看上你家女儿是看得起你们,竟然敢编出什么已经婚配的言语来糊弄与我,真是刁民,不打不老实。”
夫妇不跌的磕头说道:“不瞒大人,小女真的已经婚配,我们这就是前去夫婿家投靠的。”
贾荣走上前来对李兵说道:“大人,我看他们说的也不像假的,何况我们还要前往武威郡,一切以军事为重啊。”
李兵听了不仅没有听从建议,反而怒斥贾荣说道:“贾荣,你别太过分了,我看在张先生的面子上一路上让着你,别不知好歹;来人啊,将这夫妇还有少女带到中军。”
李兵话音刚落,从军队里出来几名士兵,向夫妇走去,这几名士兵是李兵从城中军队里带来的亲兵。
贾荣看见,立刻走上前去拦着了几名士兵的脚步,对着李兵说继续劝道:“大人三思啊,我们此行的任务是将士兵带往军中,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而耽误了,望大人三思。”
李兵对着贾荣努努嘴,立刻从队伍里又出来几名士兵朝贾荣走去。
看着这阵势,贾荣知道今天是不能善了了,平时这个李兵就对自己积怨挺深的,今天更是一并的爆发了。
贾荣这方也并不是势单力薄的,看见几个士兵向贾荣围来,再傻的人也知道李兵不想干好事;李家村的几个少年不声不响的从队伍里走了出来,只待贾荣一声令下,李家村附近那几个村里的少年也有不少站了出来。
贾荣并没有慌张,而是看向李兵问道:“校尉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兵冷笑道:“什么意思?贾荣罔顾军令,意图谋反,你们还不把他给我拿下。”
几名围上来的士兵听到李兵这么说,就更没什么犹豫的,之前还顾忌着贾荣的身份;不过这些士兵并没有动用武器,而是空手向贾荣扑来,贾荣见躲不过了,也没再客气,拿住一个士兵打过来的手臂,右腿一记正蹬,将其打的倒飞而去;反身来到一个士兵的背后,照着脖颈一劈而下,不过几个回合,就将围上来的几个士兵全部撂倒。虽然最近贾荣在忙着训练这些士兵,但自己的手上功夫却一刻也没落下,所以打起来是一点也不手软。
事了,贾荣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面带讥笑的看向李兵,一言不发。
李兵也被吓傻了,虽然自己是校尉,但那都是明码标价的买回来的,手上的兵也是河池县的那点士兵;哪见过贾荣这么彪悍的身手,平时看贾荣也是挺和善的,没想到动起手来却这么的利索,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带的亲兵给搞定了几个。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好歹也是个校尉,岂能服软与他;回过头去,准备再让几个士兵上去帮忙。
这一回头不要紧,吓的李兵一跳,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后面全部被一群陌生的面孔给围住了,看着他们看向自己不善的眼神,李兵急忙将到了喉头的话语给咽了下去。
李兵害怕了,怯怯的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是你们的校尉大人。”
可李兵后面的一群生面孔显然不买账,一个个都一言不发的看着他。
贾荣走到近前,说道:“校尉大人,谁谋反啊?请大人给卑职一个说法。”
听见贾荣这么说,李兵知道贾荣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是就坡下驴,李兵指着刚才和贾荣打斗的士兵说道:“是他们,他们不听号令,妄图伤害贾大人;来人啊,还不将他们几个给我拿下,拉出去砍了。”
贾荣想着以后行军的ri子,还要仰仗这位李校尉,于是也就没给他太大的难看,想着和解就算了。
看着几个跪下不断求饶的士兵,贾荣也没想到这个李兵行事这么狠,杀人的事贾荣是不想见到的,他对李兵说道:“大人,就饶他们这一次,希望他们能知错就改。”
几个刚才还围捕贾荣的士兵听了,不断的给贾荣磕头,嘴里不停的说着:“多谢贾大人,多谢贾大人。”
“看在贾大人的面子上,这次就放过你们,以后可要注意了。”李兵说道。
李兵不知道,他的这么一番行为,让跟随他而来的这些亲兵内心一阵的失望,本来就是自己的不对,却还要扬言贾荣造反;见自己势弱,又将几个士兵推上去顶罪,以后谁还敢在他的手底下做事呢。
贾荣听到李兵这么说,也才彻底的放下心来;与李兵闹翻,也是不愿看到的。
他看向李兵说道:“大人,不知这对夫妇还有其小女如何处理。”
虽然内心有千分的不舍,但李兵不会再傻的上脑,要硬娶那对夫妇的女儿了;他看着贾荣低声说道:“这件事情呢,就交给贾大人处理了,由你处理我才放心。”
说完,亲切的拍了拍贾荣的肩膀,显得对贾荣很新人;贾荣也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变se龙变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