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实力的差距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看向贾荣的目光也充满了感激。
一传十,十传百,贾荣击败姜羽的事情迅速的传遍了北地郡大营,所有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竟然都流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惹的散播消息的骑兵一阵白眼,不满的给他们解释,这些士兵听过之后才露出恍然的神se,贾荣击败姜羽的事情也被传的越来越邪乎,传到民间的版本甚至成了贾荣一个人击败了十几名骑兵将领,手上无一合之敌。
北地郡的战马加马镫、钉马蹄铁,全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些铁匠对于贾荣在马掌上钉一块弯曲的铁块实在不解,不过还是不折不扣的实施了。
有了马蹄铁,战马能骑的更远,不用担心路上的小石子什么的会伤害到马脚,这些铁匠哪能明白这么多,马蹄铁的事情,贾荣也和身后的骑兵将领一一说清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即使不说,迟早也会被他们发现这个秘密,还不如早点和他们说,让他们心存感激。
几ri后,经过加工的战马被送往各部,骑兵训练的激情更加高涨,那些士兵惊喜的发现了身下的战马的惊奇之处,骑在战马上对训练场中的靶子进行攻击的时候也能做到顺心如意,激动的士兵对此事却是不做任何的讨论,因为他们的将军提前发话,若是谁干泄露骑兵营的这件事,定斩不赦!那些羌人士兵一个个憋的脸se通红,他们最喜欢的嗷嗷叫被禁止了,对贾荣的感激也是如同泉涌,羌人最崇拜的是实力、强者!
而今整个北地郡除了有些凄凉荒芜以外,不存在任何的劫匪、马贼之流,那是因为贾荣不定期的派遣骑兵对北地郡进行扫荡,这在战火纷飞的大汉是十分罕见的,附近郡县的不少百姓迁往北地郡定居,来者不拒,贾荣将迁移过来的百姓做好妥善的安置,战争年代,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贾荣最喜欢的就是清剿贼巢,得到的金银珠宝自然不在少数,经过最近的事情,贾荣也明白了自己的风头出的太过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应该养jing蓄锐晦光养略。
如今北地郡十分安稳,羌人叛乱时有发生,却不会危及北地郡,贾荣打算进京一趟,上下打点一番,但是仅靠这些钱财肯定是不够的。
贾荣派遣士兵向邻近郡县的县令太守带去消息,北地郡愿意出兵清剿当地的强盗、劫匪之流,而当地的郡县除了负责北地郡士兵的粮草问题,还要付给贾荣一笔不少的费用,当然,讨要钱财是秘密进行的,贾荣打的是为民除害的旗号。
附近郡县听闻贾荣愿意带兵帮助清剿之事,与之前借粮的态度不同,纷纷派遣士兵向北地郡求助,更是对贾荣帮助清剿的价格进行了询问。
对此,贾荣和长史张立进行了秘密商谈,身为文人,张立对此事嗤之以鼻,挣钱就能缓解目前北地郡的财政危机,这点张立还是明白的,与贾荣相处了这么久,不知不觉对贾荣先前的抵触心理也消散了不少,若是在张立来北地郡之前,张立肯定会选择拂袖而去。
按清剿的对象进行收费,少于五十人,五十贯钱,约合后世人民币一万元;大于五十人少于一百人,二百贯;大于一百人小于二百人,五百贯;出于这些范围的酌情进行收费。
张立的一句“这些太守、县令的钱全是搜刮的民脂民膏”让贾荣将价格落了下去,若是以贾荣本意,肯定会将价格提升一倍。
张立毕竟还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什么实际经验,需要不断的磨练。
消息传到附近各郡县,王方十分气愤贾荣真的收取钱财,而且还明码标价,太市侩了,这些钱看似不少,但各县还是付的起的,有些县的县令甚至组织百姓商人捐钱请贾荣剿匪,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搞臭贾荣的名声。
此次随从糜竺的步兵五百人、骑兵五百人,统军的是李飞,李飞在北地郡军中兢兢业业,做事认真负责,行事风格也变的越加稳妥,让李飞随军其实也是贾荣着重对李飞进行培养;如此规模的士兵相随,糜竺可是高兴坏了,一路上宵小是闻风而逃;如今北地郡有骑兵三千二百人。
新的一周!大家一起努力,把铁骑推上新高!
第一百章:白袍小将
第一笔买卖是来自安定郡的王方,纵然黄巾之乱已经平定,安定郡内却潜伏着一支人数约为五百余人的黄巾余党,靠劫掠村庄、打劫过往行人为生;再加上今年的大雪天气,导致了安定郡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而官府也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一部分的百姓迁往了北地郡,另外一部分却是投靠了黄巾余党,这股黄巾如今已经发展为一千余人,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期间王方也组织士兵进行了几次清剿,却是收效甚微,甚至还遭遇了几次大败,无奈只好放之任之;这样以来这股黄巾余党也就成了气候,有一次甚至攻打了彭阳县,若不是援救及时,彭阳县就被攻打了下来。全文字..
王方的来信中十分客气,言明只要贾荣将这股黄巾余党剿灭,价钱好商量,王方的算盘打的可是响亮,只要将这股黄巾余党清剿,上报朝廷之后就是天大的功劳,而自己只是花了一点钱,这样的升官来的也名正言顺,不用受朝廷那些腐儒的批斗。
贾荣率领五百骑兵,带足干粮,星夜赶往安定郡,这五百骑兵是北地郡中骑兵的翘楚,而且战马加上了马镫,这些骑兵战斗力直接上涨了一倍有余;同时贾荣也想看看当初说话那么嚣张的老邻居长的是什么样子,若是有可能,一定要狠狠的黑他一把。
临泾县,作为安定郡的治所,城池规模虽然不小,却没有北地郡治所高平县雄伟,北地郡作为连年与羌人交战的第一战场,城池逐渐加固加高;其实北地郡里真正居住的汉人反倒在少数,一半的羌人,还有一些羌汉混血儿,是大汉管理强度最低的地方。
人如其名,王方长了一副正宗的国字脸,方方正正的,随便朝哪一站,绝对没有人会说这个人是坏人,贾荣对他的第一印象挺好的;贾荣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会在之前自己的求粮信里大放厥词,还说什么有粮食也不借。
王方对贾荣带兵前来一事非常的重视,城内百姓在王方的组织下在街道的两边夹道欢迎,里子面子都给够了。
搞不清楚王方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贾荣行事更加的谨慎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己很少与这些世家打过交道,唯一的一次还是向北地郡的四大世家借粮,别一不小心被王方给yin了,古人那层出不穷的yin谋诡计,贾荣可是没少从书上看到。
王方是不是真心的,贾荣看不出来,不过安定郡的百姓却是发自内心的欢迎贾荣军队的到来,贾荣率领的军队清剿了北地郡一个又一个的贼巢的事情早就传遍附近郡县,贾荣的军队在北地郡一带就是正义的代名词;贾荣亲切的和街道两旁的百姓打着招呼,这也是从书上学来的,树立仁者形象,无意间贾荣发现躲在人群中悄悄看向自己的少女,几丝红晕攀上贾荣的脸庞,反观身后的骑兵,一个个把身子挺了又挺,有几个羌人骑兵甚至用袖子反复擦自己黝黑的脸膛,惹得百姓一阵大笑。
贾荣身边的王方看到这样的情景,眼神里闪现出一丝yin霾,不过随即他又恢复之前的一脸和气,面含微笑与贾荣交谈。
安定郡看起来和北地郡一样的荒芜,只不过城中却很少出现羌人的面孔,原来不少安定郡的羌人听说了北地郡事迹之后,携妻带子的搬往北地郡,王方对此也是不加阻拦。
太守府的宴席非常的丰盛,贾荣却是滴酒未沾,掌兵不沾酒,这是贾荣给自己定的目标,作为穿越人士,酒量虽然很大,贾荣却是坚持滴酒不沾,酒醉误事的典型可是不在少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方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安定郡的黄巾余孽主要活动在彭阳县一带,我也曾带军清剿,奈何黄巾余孽实在太狡猾,没能彻底铲除。”
肯定不会这么简单,贾荣暗暗想到,若不是黄巾余孽太过猖狂,王方恐怕早就将其拿下,还犯的着请北地军。
看着贾荣怀疑的目光,王方脸se难得一红,打个哈哈说道:“也是安定郡的兵力不足,当初董中郎将带兵抵御羌人大军临走之际将安定郡的士兵带走了大部分。”
贾荣装作恍然的点点头,而后说道:“王太守尽管放心,我生平最恨那些宵小作乱,危及百姓。”
王方附和说道:“贾太守英明在外,平定那些黄巾余孽肯定不在话下,到时我会亲自上表为贾太守请功。”
“不知王太守给价几何?”贾荣盯着王方问道。
巨大的转折令王方思想有点跟不上,刚才还说的好好的,为国为民,铲除黄巾余孽,眨眼间却变成了要钱,眼前的贾太守太不按常理出牌了,竟然连要钱这种低俗的事情都拿到宴席上来说,实在是有失文雅,王方暗暗想道。
王方似乎不愿意谈论价钱的事情,扯开话题说道:“安定郡兵力有限,愿意支助贾太守五百步兵!”
贾荣不乐意了,感情这是在耍我啊,价钱不谈好就想着开工,哪有那么便宜,当我们是老实的民工啊,“王太守,我们还是把价格商量妥当了再说剿贼一事。”
王方强忍住拂袖而去的冲动,眼前之人实在太俗了,“贾太守,价格好商量。”
“嗯,王太守先说说他们的兵力大概有多少?”贾荣摸了摸嘴巴上密密的胡茬子,装成一副胸有谋略的模样,殊不知贾荣的形象在王方的眼中就像是一个在卖弄的猴子。
王方彻底被贾荣打败了,若不是顾及身份,早就落荒而逃了,“大概有一千多人。”
“这不太好办啊,黄巾余孽的兵力不在北地郡价格表的范畴之内。”
王方的脸se十分难看,这人怎么三句话不离钱,“贾太守说个价格!”
贾荣还以为王方是心疼钱才一副死了儿子的表情,欣喜不已,让你个老小子之前借粮不借给我还说难听的话,“这样,你我是邻居,我也不要多,王太守,五千贯如何?”
王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王方想明白了,以后贾荣再来,就让功曹来作陪,砍价不是自己的强项,最好找一个城内的商人也与贾荣交谈。
贾荣愕然,没想到王方答应的那么快,不禁懊恼自己要价太少,不过随即露出不解的表情;五千贯,也就是五百万钱,在汉帝那里能买个不小的官了,看来世家的底蕴就是丰厚。
实际上,王方也是肉痛不已,眼前的无赖太守令王方很无奈,贾荣不注意形象,王方可是世家中人,士农工商中头号的存在,若是传出去自己与北地郡太守针对剿灭黄巾余党一事纠缠不清,如此行为与商人何异,多年来的名声就全毁了。
彭阳县附近的地势复杂,而且黄巾余孽往来无影,着实令贾荣头疼不已。
贾荣又一次的发挥了群众的力量,凡是提供黄巾余孽消息的百姓,只要消息属实,皆可从贾荣军中领取一贯赏钱,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即使再狡猾的敌人也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就是贾荣带领的军队不给赏钱,当地的百姓也是很积极的提供黄巾余党的信息;根据当地百姓提供的情报,贾荣在地图上圈圈点点,很快就确定了彭阳县黄巾余党活动的大致范围。
两名斥候策马狂奔至贾荣马前,一拉马缰,战马前蹄跃起,换做是以前,这些骑兵肯定不敢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自从这些战马装上马镫之后,这些骑兵竟然追求起马上姿势,刚才的那个动作正是而今北地骑兵普遍的追求。
“启禀将军,前方发生战事。”斥候下马拜道。
贾荣怒道:“是哪部人马擅自做主攻击的?”
为了加快对黄巾余孽的清剿,贾荣将骑兵分为三部,贾荣带领二百骑兵,其余两部个带领一百五十名骑兵和二百五十名安定步兵,搜刮黄巾余党,好不容易盯上了一支人数约为两百的黄巾士兵,本想着趁他们休息的时候偷袭,减少损失的,没想到被破坏了。
斥候据实答道:“是一名身披白se披风的人与黄巾余孽发生了冲突,而今正打的不可开交!”
“猛将来了?白袍小将,莫非赵云?”贾荣yy道。
“兄弟们都跟上了!”贾荣振臂一呼,身后二百名骑兵如影随形。
大约盏茶功夫,贾荣见到了斥候口中的白袍小将,战马奔驰之间一袭白se披风迎风飘荡,一杆长枪舞的密不透风,所过之处,黄巾余孽无一合之敌,来回冲杀,死到白袍小将手上的黄巾士兵已经有数十名,一袭白袍染上了点点血迹,别有一番韵味。
贾荣一时看呆,因为眼前之人太拉风了,不是武艺高强之辈,就是一个爱装之人,战场之上,主将首先要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的位置,不给敌人任何机会,像这样一袭白披风只会引来敌人的箭雨。
喜欢本书记得收藏一下,各位兄弟姐妹对本书有什么意见尽管去书评区提出来,断崖一定会一一过目!多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一零一章:收服张绣
二百余名黄巾余党尽是步兵,这也是白袍小将能与其游斗这么久的原因,若非如此,白袍小将恐怕早就成了一滩血肉。
双拳难敌四手,何况是四百双手,白袍小将已经渐渐有些不支,战马也被一名悍不畏死的黄巾士兵砍伤。
二百骑兵奔跑起来声势惊人,白袍小将与黄巾余党尽皆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与黄巾余党的反应恰恰相反,白袍小将大喜,喊道:“这群人乃是无恶不作的贼人,请将军救援!”仅此说话的功夫,白袍小将被一杆长枪扎中左臂,鲜血喷涌而出,这白袍小将端也是名人物,忍住疼痛,抖手一枪将那名黄巾士兵穿了个透心凉。
贾荣霍地拔出战马左侧的战刀,呼喊一声,二百骑兵瞬间压了上去。
如果说古代的骑兵是下山的猛虎,那么装备了马镫的骑兵就是长了翅膀的老虎。
二百骑兵眨眼已至,就像一群狼窜进了羊群,黄巾士兵根本难以抵抗,迅速的被分割包围,一一击破,整个过程不过盏茶功夫,其中尤以贾荣最为武勇,所过之处,血腥至极,交手的黄巾士兵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有的黄巾士兵被贾荣拦腰砍断,肠子混着血水流了一地,轻微的只是断手断脚,血腥的手法让这群黄巾士兵发自内心的颤抖,贾荣在他们的眼中就像一个从地狱而来的魔王,相反,麾下的羌人骑兵发出兴奋的嗷嗷声,贾荣的冷血手段刺激了他们骨子里的血xing,羌人天生崇拜强者。
进过短暂的交手,贾荣也看出来了,眼前的这支黄巾队伍不过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刚刚开始战斗就已经有人开始逃窜,砍瓜切菜一般将这支黄巾士兵击破,死的死,降的降,而二百名骑兵仅仅有几名骑兵受伤。
白袍小将看的目瞪口呆,这支骑兵的强悍程度完全超乎了他的认知,白袍小将敢肯定仅仅十名这样的骑兵围攻自己就能将自己拿下。
战事就这样结束了,贾荣吩咐士兵打扫战场,单骑来到白袍小将的身边,“小将军意yu何往?”
惊醒的白袍小将急忙抱拳行礼道:“启禀将军,我yu往陇西郡投靠叔父,不想遭遇贼人yu劫我战马,于是发生冲突,幸亏将军及时赶到,否则张绣危矣!”对于眼前之人,张绣还是很佩服的,言辞之间十分恭敬。
贾荣惊疑道:“张绣?”
张绣茫然的点点头。
看着张绣左臂上简单包扎的白布上渗透的点点血迹,贾荣关心的问道:“小将军伤势无碍?”
对于贾荣的关心,张绣显得很感激,抱拳答道:“多劳将军挂念,皮外之伤,无甚大事!”
贾荣翻身下马,以手扶额,想了良久,对着紧随身后一脸迷茫的张绣说道:“你是童渊的弟子张绣?”
张绣点点头,激动的说道:“莫非将军认得恩师?”
贾荣摇摇头,实在费解会在这里遇到张绣,不过既然遇见了就不能放过了,这位可是赵云的正牌大师兄,以后的北地枪王,激动的问道:“张绣,你可认识赵云赵子龙?”
张绣恭敬的答道:“不认识。”
贾荣失落不已,本想着张绣认识赵云,然后将那个绝世武将招揽到麾下。
看着贾荣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张绣请辞道:“将军若无其他事情,张绣就此告别,将军今ri相救之恩,张绣来ri必定报答!”
贾荣一把拉住张绣,说道:“小将军,不必如此着急,我于你师童渊有一面之缘。”
张绣脸上闪现出惊喜的神se,激动的问道:“恩师现在可好?”
贾荣发挥厚脸皮的jing神,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嗯,童渊现在很好,身体也很好,小将军不必担心,而且你师童渊曾告诉我,他有两名得意弟子,一曰张绣,第二个是赵云,你师反复叮嘱我,见到你二人之后,一定要代为照顾。”
张绣不疑有他,拜道:“多谢将军告知,但有用得着张绣的地方,万死不辞!”
贾荣亲切的将张绣扶起,俨然一副仁者模样,“小将军不必多礼,来ri见到你师,代我向他问好!”
张绣脸se微红的说道:“将军以后称呼我张绣即可,张绣目前还是白身,哪是什么将军。”不过张绣对贾荣称其为小将军确是挺受用的。通过短暂的聊天,贾荣也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张绣,并且把北地郡的军队夸的跟一朵似的,成功的把张绣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北地军。
“不知小将军可愿前往北地郡军中效力?”见时机成熟,贾荣问道。
张绣面se涨红,单膝跪地,抱拳答道:“多谢将军,张绣愿意在将军麾下效力!”眼前之人是恩师的友人,仅凭这一点,张绣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天地君亲师,古人对老师的尊重可见一斑。
贾荣愕然,没想到这么顺利,难道自己的身上真有什么王八之气,将张绣扶起说道:“小将军快快请起,北地郡能有小将军相助,必定是如虎添翼。”
张绣对贾荣的话很受用,不断的表忠心。
“张绣,即ri起你就是一名北地郡骑兵,在军中一定要牢记令行禁止!”贾荣于一瞬间恢复了上者的威严。
张绣迷茫的看着贾荣,一时没反应过来,眼前之人认识恩师童渊,而且亲自邀请,竟让自己当一名普通的士兵。
“怎么了?对本将军的命令有质疑?”
张绣浑身一颤,急忙抱拳答道:“卑职不敢!但凭将军吩咐!”
看着张绣的脸se不是很好,贾荣笑道:“只要你立军功,在北地军中升官是很快的!一句话,只要你有本事,在北地军就能有用武之地,若是没有本事,即使是友人弟子,也没有特例!”
张绣的脸se缓和了下来,回道:“张绣领命!”对于这样的解释,张绣生不起恼怒,反倒对以后的战斗充满了期待。
张绣虽然是一员猛将,但却是一个个刚刚入伍的士兵,贾荣并没有一次xing将张绣的职位提拔上来,而是让他从一名士兵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将军才会赢得士兵的爱戴,如糜威,加入北地郡很久仍旧没有得到张伟的以及大部分士兵的认可,长远方面来看,贾荣这也是为张绣好。
看着张绣眼神中传达的不屈,贾荣赞许的点点头,若是张绣一怒之下而走,贾荣绝对不会挽留,一个不肯从底层做起的将军算什么好将军,赵云、关羽、张飞、黄忠,哪一个不是从小兵一路走来。
原来张绣回到家乡之后,得知叔父现在董卓军中,举目无亲的张绣前来投奔叔父,不想在路上遇到这群黄巾,见其胯下骏马生出歹意,拦路索要,张绣不允,于是两方人打了起来,也是贾荣一番花言巧语,用童渊的名义将张绣给骗了过来,否则就算王八之气再浓,也没有用。
战场很快就被士兵打扫完毕,看着堆成一堆的杂乱兵器,以及蹲缩在一角的黄巾士兵,贾荣说道:“收兵回去。”这些被俘虏的黄巾士兵大多都是当地的百姓,迫于生活的无奈才加入了黄巾余党,战场之上的贾荣是铁血无情,对敌人给以最严厉的打击,“对敌人不手软!”是贾荣在军队时被灌输的思想,也一直伴随着贾荣。
随后,贾荣将张绣介绍给了身后的骑兵。
张绣方才英勇的与那些黄巾士兵拼斗,这些骑兵可是看在眼里,对张绣加入北地军也是格外的高兴,不一会儿就与张绣聊到了一起,也将方才的不快抛弃到了一边。
有了张绣,慢慢的就能引出赵云,历史上张绣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降曹之后一直不得重用,最后又被处死,手下谋士贾诩却在曹营混的风生水起,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某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先是贾诩投到了自己的麾下,而后张绣又来了,这对主仆的命运能回被改变吗。
贾荣带领军队驻扎在附近的彭阳县,彭阳县令亲自出城迎接,极为热情。
其余两支队伍陆续返回,令贾荣欣喜的是五百骑兵无一损失,不过受伤的骑兵显得很惭愧,因为这样的敌人实在是不堪一击,五百安定步兵死亡了一百多人,伤者无数。
最近几ri,贾荣一行人一共杀黄巾余孽五百余人,俘虏四百多人,所获兵器不计其数,金银珠宝装了满满的两大箱子,四百多黄巾俘虏贾荣派兵将其押往临泾,由王方发落;根据可靠消息,活动在附近的黄巾仍旧有八百余人,是黄巾军中的jing锐,贾荣最近剿灭的这些都是外层人员,是一群刚刚将农具放下的百姓。
根据王方传来的消息,这支黄巾余孽的统领是一名叫做李大目的黄巾将领,据说此人跟随大贤良师张角参加过黄巾起义,后流落到此,颇有武艺、谋略,统兵有方。
贾荣在彭阳县整顿好军队,带足粮草,迎着凛冽的寒风继续寻找黄巾主力。
半月之后,贾荣率领骑兵与李大目的主力军队相遇在一处平原地带。
平原地带,冲锋起来的骑兵是步兵难以战胜的梦魇,即使五名步兵也很难造成一名骑兵的死亡。
一零二章:击破黄巾主力
贾荣举目观看远处的黄巾军,这是一支经过加强的黄巾军,披坚执锐,较之身后的安定步兵更加的jing锐,面对自己的五百骑兵竟然只是轻微的sao动而后严阵以待,罕见的是黄巾军中竟然有一支人数约为五十的骑兵队伍,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书斗大的“李”字。..
面对如此黄巾jing锐,容不得贾荣不重视,身后的每一名骑兵都是自己的心血,迅速的制定好作战方略,五百骑兵直接以雁行阵对黄巾士兵进行冲击,待骑兵冲散黄巾军阵营之后,步兵再掩上冲杀,争取一举将黄巾军打残。
双方的主将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战场部署,这次的战争,贾荣一方占据绝对的优势,贾荣的目的是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李大目却不得不组织士兵死战,平原地带,步兵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骑兵的追击,李大目现在就是抱着鱼死网破的思想。
贾荣将糜威、张绣叫到身边,各自下达了作战任务。
看着身后跃跃yu试的骑兵和目光躲闪的安定郡士兵,贾荣进行了最后的作战动员。
“大声的告诉我,谁是最强的?”贾荣拔出腰间的青釭剑大声吼道,映着阳光,青釭剑发出幽幽的青光。
“我是最强的,我是最强的……”五百骑兵整齐的吼道。
这句简短的问话成了贾荣每次巡逻北地军时必问的话,出奇的是每次士兵吼完之后,总是能超额完成每ri的训练。
骑兵身后的三百余名安定郡步兵被眼前骑兵的吼声所感染,渐渐的也跟着吼了起来。
骑兵的士气被带到了一个极高点,特别是那些羌人骑兵更加的夸张,高举着兵器,手舞足蹈的大喊,完全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步兵的士气也被提了上来,士兵的眼神中传来的是浓浓的战意,而不是方才看到对面的黄巾余党躲躲闪闪的眼神。..
贾荣收起青釭剑,把出腰间战刀,大喊一声:“杀啊!”一骑当先,向黄巾军冲去。
五百骑兵如一股洪流,向着黄巾阵地冲去,密集的马蹄声就如同催命的战鼓,敲打在每一个黄巾士兵的心中。
对面士兵的吼声早已惊醒了正在部署的李大目,显然李大目也不是等闲之辈,只言片语,就将黄巾士兵的士气提了上来,眼神也愈发的坚定,不过看着对面骑兵冲锋的气势,不少黄巾士兵不由得紧了又紧手中的兵器。
大约百步距离之时,五百骑兵纷纷搭弓上箭,瞄准远方的黄巾军。
李大目大吼一声:“盾牌兵!”
六成的箭支都被挡了下来,不过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力,一百余名黄巾士兵中箭倒地,自从贾荣将北地校场中的靶子zhongyang加了一块小红布之后,麾下士兵的she击jing准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再加上战马之上的马镫,更是一大助力。
李大目脸se发青,眼前骑兵的jing锐程度出乎他的意料,继续组织士兵抵挡。
即使眼前的黄巾兵士气再高,也抵挡不住五百骑兵的冲锋,李大目率领的五十名骑兵也被张绣带领几十名骑兵牵制住;骑兵不愧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一个又一个的黄巾士兵倒在了北地骑兵的战刀之下,有的士兵直接被高速奔跑的战马撞飞,落在地上生死不知,骑兵,强悍的不是战马上士兵的杀伤力,而是战马的冲撞、践踏。
贾荣带领骑兵迅速将黄巾军阵地击了个对穿,如今黄巾军的情况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虽然悍勇有加,奈何敌人更加jing锐,三百余名步兵加入战场,将那些散兵游勇一一击破,边打嘴里边喊“降者不杀!”
李大目也是骁勇之辈,一柄长刀舞的虎虎生风,转眼之间,,死在他手上的北地骑兵已有三名。\\..\\
张绣见此情况,击杀一名黄巾骑兵之后,跃马前来与李大目游斗,一杆长枪舞的密不透风,李大目也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力,但还是能招架;突然,张绣大喝一声,挑过李大目的大刀,一枪戳到了李大目的右臂,李大目手中的兵器应声而落,右臂被扎了一个血洞。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