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9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关上的守军齐声叫好,为周毅一手高超的箭法而惊叹,周毅在并州也算是一个名人了,在雁门关多次杀退来犯的异族人,尤其是箭法,百步穿杨,更兼臂力惊人,所以使用的弓都是特大号的,在并州更是有着小李广的名号。

  慕容枫双目炯炯的盯着老对手周毅,冷哼道:”雁门关又如何?强大的汉军不还是败在了鲜卑的手中!”

  昔年,李广镇守雁门关,威名遍传匈奴,被封为飞将军,而周毅有着’小李广的名号’,一身箭法神乎其技。

  鲜卑骑兵脸色大变,不顾狼狈形象,逃向鲜卑军营。

  周毅振臂呼道:“鲜卑人杀我汉人百姓,劫掠汉人村庄,滥杀无辜,乃是大汉的敌人,我们是汉军,哪怕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雁门关,汉军威武!”

  关上的士兵振臂齐呼:“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初始还有些凌乱的呼声,渐渐汇聚在一起,响彻关内关外。

  关上的守军感到,方才的大呼,关外浩浩荡荡的鲜卑士兵带来的恐惧竟然消失了,眼中流露的是浓浓的战意,他们是汉军,是雁门关的守军,就是死,也不能让敌人攻下脚下守护的土地。

  “传令下去,关内但凡是青壮之辈,全部组织起来,负责为守军搬运粮草箭支、滚石檑木等一应物资,有志抵御鲜卑的,军队将发放兵器,战后有功的百姓论功行赏。”周毅下令道。

  多年来,周毅一直镇守雁门关,在关内威望颇高,而且其为人豪爽,言出必行,百姓倒是挺信任,有些青壮在家人的鼓动下,加入守城队伍中,久居边郡,民风彪悍.

  鲜卑军中,慕容枫听到雁门关传来的阵阵呼声,诧异道;“关内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鲜卑士兵上前,一五一十将雁门关外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慕容枫沉思良久,喟然叹道:“雁门关,恐怕鲜卑又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了,周毅,非寻常人也。”

  士兵安静的在一旁倾听,对于眼前的大帅,他们的心中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敬仰,即使大帅被汉人抓走了,那英明高大的形象却未受折损。

  阙居皱眉道:“关中的汉人守军不过是三千之众,我军有八万人,不出半月,定能将其攻下,中原诸侯互相征战,自顾不暇,岂会考虑雁门关之事。”

  慕容枫道:“阙居大人,不要小视汉人,当初的匈奴是何等的强大,不还是被汉人击败,几乎灭族,雁门关地势险要,只要城中有五千守军,就是我军有八万人,攻打起来也极为不易,希望我们能在汉人的援军抵达之前将雁门关击破。”

  阙居大笑道:“慕容兄所言极是,只要你一声令下,我麾下的儿郎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鲜卑经过再次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四位大人做大,魁头的实力在慕容枫被扣押在长安的时间里,发展的速度如同雨后春笋,较之阙居亦不相上下,魁头乃是鲜卑不折不扣的可汗,稍施手段,就能拉拢一大批追随者,当年檀石槐的影响力可比慕容枫大多了。

  魁头甚至隐隐希望慕容枫被贾荣抓住之后不再释放,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实力.

  和汉人开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慕容枫回到鲜卑之后,看着四面血战的鲜卑故土,召集各部的主事人,将所有鲜卑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大汉,只有这样,才能暂时消除各部落的连绵不休的战乱,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攻打汉人的好处,大部分部落同意了慕容枫的提议。

  八万鲜卑大军出动,百万头牛羊,几乎耗尽了鲜卑的全部国力,孤注一掷,务必将雁门关拿下,劫掠汉人的物资,缓解鲜卑的现状。

  一连三日,鲜卑人没有任何的动静,不过鲜卑各部的骑兵皆是耀武扬威的到城外走上那么一圈。

  “将军,将军,鲜卑人开始攻城了。”一名士兵气喘吁吁的来到周毅身边拜道。

  周毅神色微变,旋即恢复神色,摆手道:“惊慌失措,成何体统,鲜卑人何足挂齿,我并州有数万精锐,一旦援军到来,鲜卑自会退军.”言毕,周毅疾步向关上走去.

  “诺!”士兵见周毅神色轻松,没有丝毫的慌乱,紧提的心也随即放下。

  匈奴人反叛,不足为虑,却偏偏在鲜卑人犯境之时,如此以来,丁泰的援军肯定不能到达,说不定粮草物资都不能得到保障,丁义是丁泰的族人,对其言听计从,若丁泰不允,休想从丁义手中得到援兵。

  看着巍峨的雁门关,周毅心中暗暗发誓:“关在人在,关破人亡!”

  丁泰多次意欲让周毅到并州军中担任要职,周毅皆推脱,国势衰弱,他想尽最大的努力守护着这道关卡,让鲜卑人不能在汉人的土地肆虐。

  “何日我大汉能恢复昔日的强盛,远击鲜卑,将鲜卑之祸彻底清除!”周毅暗道。

  蓦然周毅想到远在长安的贾荣,当初西凉军能够在北地郡将鲜卑大军击退,擒住慕容枫,端的是一员骁将,为何不向其求救,只要西凉军肯发兵,击退鲜卑大军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鲜卑大军并不是攻城,不过数万鲜卑士兵给城上的守军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看来,明日鲜卑就要攻城了.

  念及此处,周毅急忙走命令多名士兵带领书信前往长安传信。

  同为大汉臣子,周毅敢肯定贾荣不会拒绝。

  鲜卑犯境,匈奴叛乱,中原屡起黄巾之祸,但从城内的百姓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慌乱,有强大的西凉军守护,他们很放心,就连并州的富商也开始向长安迁移。

  “奉孝,鲜卑犯境,匈奴反叛,此事你怎么看?”贾荣品了一口香茗,问道。

  郭嘉正容道;“匈奴之祸,疥癣之疾,鲜卑之患,才是切肤之痛,鲜卑八万士兵犯境,雁门关岌岌可危,值此时,匈奴叛乱,那并州牧丁泰乃是目光短浅之辈,料想会聚集举州之力,镇压匈奴,如此,却是便宜了鲜卑人,攻下雁门关后,整个幽州并州的门户大开,两州之地,将会成为鲜卑的马场。”

  贾荣微微动容,郭嘉此人的才能果然是名不虚传,一向很少夸人的贾诩在自己面前不少夸赞他。

  “奉孝继续说!”

  郭嘉回首四顾,见一众官员认真倾听,继续道:“同时,这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贾荣很配合的问道:“什么机会?”

  郭嘉将目光投向贾诩,见其依旧是一脸淡然之色,眼中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色彩,他敢肯定,贾诩肯定想到了这些,只不过这个西凉军的首席谋士不会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让人感觉有哗众取宠之嫌,这几个月和贾诩相处,郭嘉始终看不透这个脸上始终淡然之色的人的想法。

  当然,郭嘉对自己的谋略有着足够的自信,而贾荣明显是那种能够听得进言语之人。

  “主公,我军可以发兵前往并州,帮助并州牧丁泰平定匈奴之祸,而后齐心同力击溃雁门关外的鲜卑军。”郭嘉道。

  不待贾荣评定,张昭拜道:“此计万万不可,那丁泰乃是昔日丁原的侄儿,对西凉军有着极大的仇恨,恐怕西凉军进入并州的敌人不是匈奴人和鲜卑人,而是并州军了。”

  贾荣微微点头,将目光再次投向郭嘉。

  求支持,求包养!

  四零六章:谋划

  “当日卑职前往大将军府赴宴,曾亲耳听到主公的凉州词,不知诸位可还记得?”

  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甚至将凉州词给背诵了下来,这首诗风格别异,而且诗句之中内涵深刻,早已在大汉流传开来,不少治学大家都给予了好评。

  郭嘉道:“在场的诸位认为西凉军最大的敌人是谁?”

  贾荣心中恍然,笑吟吟的看着帐内诸人的反应,以郭嘉之才,接连提拔不是什么问题,但进入西凉军集团的时间毕竟短,缺乏足够的威信,若是这一次的计谋成功,被提拔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袁绍”“曹操”“刘表”甚至有人说出并州的“丁泰”,不知丁泰知道后作何感想。

  郭嘉微微摇头,端起面前的香茗优哉游哉的品了一口。

  见郭嘉托大,很多官员的脸上露出了不愉之色,不管如何,郭嘉在西凉军的历练尚浅,若是换做贾诩来做这一番动作,众官员一定会习以为常。

  “西凉军最大的敌人乃是草原上的鲜卑!”郭嘉轻飘飘的说道。

  郭嘉身边的贾诩露出淡淡的微笑,轻轻点头,似是赞同了郭嘉的说法。

  “鲜卑举国皆兵,士兵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耕田,这样的敌人在大汉国力强盛之际,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当初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麾下控弦之士二十余万,为何还要甘心屈居在气候恶劣的草原,而不是问鼎中原?”

  “而今中原诸侯互相侵吞,皇室衰弱,若鲜卑攻破雁门关,诸位试想,幽州并州的百姓将会遭到怎样的局面,记得鲜卑人有一个规矩,但凡是超过车轮的汉人男子全部杀死,女子全部带走,为奴为婢。”

  不少官员面色微微发白,鲜卑人的这些作风,显然他们是知道的。

  “鲜卑的存在,将会在极大的程度上牵制西凉军,试想,主公带领士兵和中原诸侯交战,鲜卑人趁机攻打北地郡,西凉军将会陷入何等局面?”

  郭嘉微举双手,重重的落下“所以,鲜卑必须铲除!”

  在座的都是西凉军的核心人物,郭嘉也不怕这件事会泄露出去,当然,若是天下的百姓知道西凉军有将鲜卑铲除的决心,定然会欢欣鼓舞,汉朝就是和鲜卑乌桓羌人交战,才将国力耗尽,加重赋税,引得天怒人怨。

  贾荣见郭嘉分析的细致入微,拍案定音:“击破鲜卑势在必行,粮草等一应物资,务必准备齐全,各司其职,不可怠慢,一切事务听从大将军府全权指挥,违者军法从事。”

  众人神情凛然,齐声称诺。

  “王大人,粮草之事还望你多多费心!”贾荣将目光投向王木。

  “诺!”王木抱拳道。

  “张大人,与鲜卑交战需要一个强大的后援,长安的事,就托付给你了。”

  张立神色凛然,上前一步拜道:“诺!”

  “其余众人,各尽其责,听从命令!”贾荣朗声道。

  待众人散去之后,贾荣留下贾诩张立张昭郭嘉四人。

  “奉孝,说一下你的具体谋略!”方才的会议,几乎成了郭嘉的一言堂。

  “主公,卑职才疏学浅,愿闻军师之见。”

  贾荣含笑道:“如此,就有劳军师了。”没想到郭嘉还挺会做人的。

  “主公,鲜卑起兵八万,已经是所有的国力了,内部必然空虚,若是突然有一支汉军出现在鲜卑本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贾荣神色一凛,姜还是老的辣,自己想的是如何将鲜卑人击退,贾诩却是想的如何将鲜卑彻底击溃,若是鲜卑本部大乱,在雁门关作战的鲜卑大军定然战意全无,一心想要回到部落,到时雁门关内的汉军趁胜追击,将鲜卑击溃,并不是什么难事。

  “愿闻其详。”贾荣神情肃穆。

  “雁门关,乃是天险,周毅是沙场老将,手中有三千兵马,足以镇守月余之久,主公可一方面派遣兵马前往并州,帮助并州牧丁泰平定匈奴祸患,而另遣勇将,带领人马,前往鲜卑本部。”

  听到贾诩的计策,郭嘉轻松的神色亦是消失不见,这个计谋不可谓不毒,帮助丁泰平定匈奴之祸,那么西凉军占领下来的城池的归属自然就是一个问题了,派遣将领带军到鲜卑本部,定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计谋一出,数万人的死亡。

  周毅被留在雁门关拒敌,一月下来,手下的兵马能够剩下多少,丁泰手中的兵力在西凉军上层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西凉军中多有并州人士。

  “好!此事就交由军师和奉孝来办,务必拿出一个十全的方案。”

  “诺!”二人互视一眼,起身拜道。

  贾荣将目光转向张立“长安的钱粮可让糜家卫家还有仙恋阁负责以下,城中的大小事务,烦劳先生了。”

  张立拜道:“义不容辞!”

  “张大人,西凉军此次和鲜卑交战,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若是发现麾下官员有异动,先斩后奏,钱粮不够的话,可以向糜家周转。”

  张昭神色激动,拜道:“诺!”贾荣交给他的这个权力,不可谓不大,先斩后奏,手中有了这柄宝剑,西凉军的哪个官员以后见到张昭不是毕恭毕敬,贾荣的这句话也彻底奠定了自己在西凉军中的地位。

  待四人离去之后,贾荣起身前往匠作坊,战争,精良的兵器乃是士兵杀敌的重要保障。

  “这是按照主公意思生产出来的连弩车,共计五百部。”蒲元说道。

  贾荣看着一字排开的连弩车,神色动容,似乎已经看到这样的弩车突然出现在战阵的前方,敌人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下的情景。

  “很好!”贾荣道。

  蒲元道:主公,这是两万把战刀,全部是使用煤炭作为火源打造,锋利坚固较之之前的兵器强了不止一倍!”

  贾荣微微点头,在下属面前,自然要竭力表现出平静。

  一万把弯刀静静的躺在箱子内,如同展览,赵云跟在贾荣身后,神色难以平静。

  至于手弩等一干孤狼士兵使用的兵器,全部是保密的,就是军中的高级将领也不知晓,孤狼士兵手中的匕首,被贾荣换成了威力骇人的三棱军刺。

  “这是士兵使用的板甲!完全是按照主公的意思打造的。”

  可以说,西凉军挣得钱,大部分都投资在了匠作坊。

  贾荣大笑道:“我军有如此多的利器,何愁大敌不破!”

  “主公,不过这些弩车,消耗的箭支类似短枪,耗费甚大。”蒲元肉疼的说道。

  贾荣摇头道:“蒲大人此言差矣,有此利器,能够极大的削弱敌人的实力,保全我军将士的性命,何来耗费之说,尽管打造,至于弩箭,先造两万支!”

  “诺!”蒲元躬身拜道。

  这样的弩车在野战的时候威力极大,但也只是给敌人一次的震撼,以连弩现在的速度,根本来不及将第二波的箭支准备好。

  西凉军这台庞大的机器在贾荣一声令下,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骑兵分到了崭新的铠甲和弯刀,士兵分到的精良的武器,为了适应新的武器,士兵的训练热潮空前高涨。

  三日后,中军大帐,贾荣沉声道:“郭汜为主,姜羽为辅,徐庶为随军军师,带领三千骑兵,五千步兵,前往并州辅助丁泰平定匈奴叛乱,会有华雄将军接应,进入并州之后,不得扰民,打下的城池,长安方面会派遣官员和士兵前往接收。”

  “诺!”三人齐声拜道,尤其是郭汜,第一次统兵出征,而且还是统帅,意义非凡。

  自从投靠西凉军后,因为身份的问题,在西凉军中自然没有人敢小觑,身居营将职位,却是缺乏足够的威信,说白了就是没有立过什么大的战功。

  “郭汜拜为师长,姜羽副师长!各部人马即日开拔!”贾荣命令道。

  “一应粮草物资,王木张昭二人负责,不得有误!其余官员,各司其职,不得怠慢。”

  “诺!”众人齐声拜道。

  待官员散去之后,贾荣留下郭嘉贾诩张昭张立四人,而今西凉军中,四人可谓是位高权重。

  “前往鲜卑本部的人马,由本将军亲自带领,骑兵三千,赵云为副将,郭嘉为随军军师!”贾荣面色平静的说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贾荣再次出征,对四人的震撼之大可想而知,他们可不想贾荣以身犯险。

  “主公,三思啊,而今西凉军治下百姓百万,军队十万,主公切不可以身犯险,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贾诩神色大惊。

  郭嘉打量了贾诩一眼,终于见到了这个平日神色淡然的军师激动的时刻。

  “主公,三思!”四人齐齐拜道。

  “此事我已决定,长安城内有文和主管情报,有子荣负责内政,有子布负责官员,王木负责粮草,我无忧矣,怎么说我也是大汉的将军,不能坐忍鲜卑做大,铲除鲜卑,势在必行,之前奉孝也曾言,鲜卑是西凉军最大的敌人。”

  不待四人辩驳,贾荣继续道:“从北地郡通往鲜卑的沙漠,我曾经走过,也算是比较熟悉的,不必担忧!而且北地郡的官员也曾派人多次探查过,只要准备妥当,没有什么危险。”

  求支持,求包养!

  四零七章:并州

  贾诩长叹一声,不再言语,熟知贾荣性格的他,知道无论怎么劝,都不会有用的,不过贾荣带领士兵前去却是最好的结果,他是士兵心中的顶梁柱,能够极大的调动士气,战场上,除去武器的精良之外,就是士兵心中所向无前的气势。

  “主公,三千人着实有些少了,不若派五千骑兵前往。”张昭面露担忧之色,在他的想法里,贾荣坐镇长安是最好的选择。

  贾荣笑道:“张大人,五千人马在沙漠中生存下来极其艰难,鲜卑大举出动,留在族中的大多是老弱之辈,三千人足矣决定大局!”

  “事不宜迟,明日就行动,此事在西凉军是最高机密,除了我们五个,不能传到第六人耳中。”

  “诺!”四人面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看似平静的长安城,其中不安分者不知有几何,汉帝走后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离开了,流下者不乏朝廷的奸细,还有一些世家表面上老老实实,和西凉军相安无事,心中小算盘肯定打得响亮。

  离开长安,被视作长安的头等机密。

  长安城内调兵遣将,自然是瞒不住的,不过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每个出城士兵的队伍里都会莫名其妙的消失那么百十来个人。

  次日深夜,贾荣出现在距离长安五十里的地方。

  三千名骑兵静静的站在那里,除了偶尔的马嘶声,没有任何交谈之声,在贾荣到来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主帅是何人。

  贾荣来到队伍的前方,也不废话,直接命令道:“目标,北地郡!”

  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沿途被惊醒的百姓,想到自己是在西凉军治下,又安心的睡下。

  每个骑兵的脸上都隐约可见兴奋的色彩,不错,战场的血腥没有让他们感觉到畏惧,主帅是贾荣,这样的好事在西凉军被视为最高的荣耀,当然是在私下士兵之间,多少曾经和贾荣一起经历过战斗的士兵引得他人向往。

  鲜卑大军兵临雁门关,贾诩和郭嘉根据关内士兵的情况,粗略估计只能守住城池一个月,时间有限,不顾身下的战马,向着北地郡的方向连夜赶去。

  贾荣秘密带领士兵来到北地郡,吕布奉命出来迎接,此时却是半夜时分。

  “奉先,想必你已经得到了军师的命令,你带领百人加入到我身后的队伍中,连夜杀向鲜卑人的老窝。”贾荣沉声道。

  “诺!”吕布抱拳道。

  纵横战场是吕布的梦想,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最大的价值,前者无意之下将王允连同汉帝放走,更是让他明白这一点,对于贾荣将自己发配到北地郡,他隐隐的有些庆幸,不在长安那种错综复杂的城市,手中有数千雄兵,他的信心再次恢复。

  “郡内的事情安排好了吧?”贾荣问道。

  “主公,卑职走后,郡内不出出现任何的差错!进入沙漠一应的粮草水源等都已准备妥当,战马安置的地方。”

  离开长安近一年,看到吕布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贾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奉先,此战之后,你回到长安吧,那里有更多的战争等着你!”

  “诺!”

  “这位是随军军师郭嘉郭先生!”贾荣郑重的将郭嘉介绍给吕布。

  吕布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礼“拜见军师!”

  郭嘉将吕布扶起,语气老成的说道:“吕将军真乃世之虎将,有吕将军护卫,此番前往鲜卑本部,有更大的胜算。”

  吕布面露欣喜之色,任谁都喜欢好听的话来着。

  将战马安置妥当,趁着夜色,一行三千余人,向着茫茫的大漠而去。

  想到当初被耿鄙逼到大漠,九死一生,反倒有些缅怀,在沙漠中,见到了一段有一段的兄弟情谊,还收到吕布赵云这样的猛将,可谓是因祸得福。

  三千一百人的队伍,水源的消耗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浩浩荡荡的骆驼队在了无一人的大漠中倍加显眼。

  西凉军上层早已将鲜卑视作大敌,从北地郡通往鲜卑的路程也大致摸清,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且说郭汜姜羽徐庶带领八千西凉军经过十日便到达并州地界,出军之初,贾诩就以大将军府的名义昭告天下“今有并州匈奴祸患百姓,大将军心存仁慈之心,发兵前往平叛,大军到处,各郡县不得怠慢,提供粮草等一应物资!”

  大义凛然的话语堵住了天下的悠悠之口,不管怎么说,贾荣都是大汉的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战事,并州有战乱,那将军府就有责任发兵前往平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西凉军这是要将扩张的大手伸向并州了,不过雁门关外的鲜卑大军却是不好对付,暗中不定有多少人等着看西凉军的大戏呢,并州牧丁泰是原并州牧丁原的侄儿,和西凉军可谓是不共戴天,想要在一时半刻占据并州,恐怕不可能。

  丁泰大急之下,欲要调兵遣将,抵御西凉军,被手下一众谋士劝住。

  “大人,贾荣是大将军,对天下的兵马有权调度,而今匈奴肆虐,何不借西凉军之手铲除匈奴,而我军只需要固守城池,不失兵力,恐怕西凉军难有作为,卑职听闻,此次前来救援的西凉军不过八千人,而我军却有四万之众,岂会惧哉!而大人率军攻击西凉军,贾荣就有借口讨伐并州,到时将军怎么应对贾荣的虎狼之军?”并州别驾陈义劝道。

  当初丁原是并州牧的时候,陈义就是其幕僚,胸中颇有谋略,丁泰这个声名不显之人就能在他的辅助下占据并州,其手段可想而知。

  听到陈义发话,并州的一众官员不再言语。

  丁泰大喜,道:“如此,就烦劳陈别驾了。”

  “为主公办事,何来烦劳之说,但有所命,义不容辞。”陈义躬身道。

  对陈义的态度,丁泰很满意。

  陈义在并州的手段,说出来足以让闻者惊骇,丁泰最初上位之时,有很多不服之人,而陈义就以重金收买不服官员府中的仆人,让他们出面污蔑官员的罪责,处死了一批人。

  有些官员只是一句话,得罪了陈义,轻者罢官免职,重者栽赃陷害,锒铛入狱,家中之人尽皆受到牵连,征召士兵,加重赋税,这两人联合起来,干的好事屈指可数,坏事罄竹难书。

  在并州,每个官员谈及陈义都是一脸的惊惧,那一张平淡的脸色之下,蕴藏着怎样的阴谋诡计,让人无法猜透,也没有人敢去尝试,时间一长,陈义在并州树立的威望,比丁泰这个并州牧还要大,官员可不知丁泰,却皆知陈义。

  有了陈义的一句话,沿途郡县果然是倾囊相助,粮草物资等倾力相助。

  临近广衍,映入西凉军将士眼帘的就变成了荒村,一堆堆灰烬,似乎是在向将士倾诉着他们的遭遇,雨水的冲刷,不能掩饰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的一幕幕悲壮。

  姜羽见此一幕,咬碎钢牙,跟随贾荣日久,那种心向百姓的思想也被完整的学了过来,而今乍见百姓遭此厄难,心中之愤懑当即充盈。

  郭汜轻轻拉了一下姜羽的马缰,低声道:“姜将军,主公派我们来是为了救更多的百姓,切勿因小失大!”

  姜羽思虑片刻,当即明了,微微躬身拜道:“多谢郭将军提醒!”

  “同为将军帐下,无需客气!”郭汜轻声道。

  姜羽细目打量了郭汜一眼,说实话,出征之前,对于贾荣的任命,不仅是西凉军的将领不解,姜羽亦是如此,在他看来,郭汜不过是在巧合的情况下,从董卓帐下投靠到了西凉军麾下,再加上是贾荣结拜兄弟的身份,在军中如鱼得水,这种不是依靠军功上位者,在西凉军很容易被士兵鄙夷。

  行军大帐,郭汜居于上首,徐庶姜羽,分别在其左右,华雄等一干将领居于下首。

  “军师,观匈奴之所为,该怎么做?”郭汜将目光投向了徐庶。

  “大帅,匈奴在汉境之作为,实乃是天人公愤,不过匈奴的兵力依旧强大,若是硬碰硬取得了胜利,却是便宜了丁泰,主公派我们来并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辅助平叛,他想要的可是一个稳定的并州,而不是一个铲除匈奴又继续和并州军开战的并州。”徐庶道。

  郭汜点头道:“军师所言甚是,沿途郡县已经暗中留下火苗,只要主公攻打鲜卑老巢的消息传来,就立即占领这些地方,上郡可以说成为了西凉军的囊中之物。”

  姜羽冷哼一声不再言语,他是战场上的勇将,对于这样的夺人城池有些不以为然。

  徐庶道:“大帅,而今的局势却是如何从匈奴手中搬回劣势,将匈奴人镇压下来,却又能不消耗我军的兵力。”

  “愿闻其详!”

  徐庶缓缓说道:“并州丁泰,手中可战之兵大约有四万余人,与匈奴对峙在桢林一带,得知我军到来之后,并州军按兵不动,显然是想要我军和匈奴死拼,而对雁门关守将的求援,充耳不闻其心昭然若揭,昔日主公在雒阳城外打破并州军,丁原身死,并州牧丁泰是其侄儿,心中必有愤恨,即使我军剿灭了匈奴,丁泰也不会心存感激之心,反倒会刀兵相向。”

  红票月票打赏,狠狠的向铁骑砸吧!

  四零八章:吕义出军

  “丁泰巴不得我军和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而后从中取利呢,并州陈义据说性格乖戾,很多官员就是死在他的手下,为人残暴,不过此人颇有谋略,深受丁泰重用,并州军按兵不动,估计就是出自他的手笔。{百度搜索神控天下全文阅读,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说}”出发之前,徐庶做了很多的功课,将并州的官员仔细研究过,包括他们的军队。

  郭汜见徐庶分析的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