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0章

作品:云舞月扬 (全本)|作者:天外飞星|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6:54:36|下载:云舞月扬 (全本)TXT下载
  在街上转了几转,便直奔左边里坊的一处宅院而去。

  而在他身后的城楼上,有双眼睛始终看着他。眼神之中流露出来的,是不加掩饰的讥讽和杀气……

  药宁此时正牵着骆驼从南门而入。

  怀州小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她此刻装扮像是一个西域的胡女,西夏风气开放,军中尚有数万麻魁寨妇,民间则有过之无不及,妇女在外抛头露面的多的是,这等西域湖人在西夏境内遍地都是。怀州靠近西夏国都,亦算是极其繁华的所在,大街集市上人很多,并没有人特别注意这样一个胡女。

  她脚步匆忙,急切的想见到朝思暮想的情郎,这不仅仅是心中情爱急迫,更是有些关于兴庆府的情况一定要让唐云知道。

  兴庆府先暂时回不得,仁多保忠放出的风声可能只是个障眼法。若回毫无准备的回到兴庆府,很可能便落入仁多保忠的算计之中。

  但是就在她距离那里坊还挺远的时候,突然之间便见到前面大队披甲兵马冒了出来。霎时间将那里坊团团围住,附近房顶上冒出了一群弓箭手。路上的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吓的顿时鸡飞狗跳一阵混乱,家家关门闭户,转眼之间大街上的人都消失的差不多了。

  药宁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

  坏了!是陷阱!

  她自以为中计,正待取出暗藏的小弩。突然旁边闪过一人,一扣她脉门,当即身子麻了半边,那人急忙拉着她直接闪进了旁边的一个土院内。她以为落入敌手,正待拼死一搏,那人却道:「别动手,我是李云的朋友。」

  李云!药宁停下动作,凡是知道李云真名的,都是信得过的人。

  但见身后那汉子是个皮肤黝黑的矮个男子,大约三十许岁,双眼有神,一身普通牧民的打扮。

  「某家宋江,乃是李云的朋友。前路已断,莫要自投罗网。」

  药宁毕竟是做大事的人,从最初的震惊之中迅速恢复了冷静,她急道:「大郎呢,大郎有没有陷在里面!」

  「晚了一步。云儿哥刚刚进去,周围埋伏便发动了。」

  「地道!对了,有地道!」药宁一听唐云身陷险境,心立刻沉到了谷底。她只盼唐云能够顺利从地道脱困,尽管这不太现实,因为时间太短了。而且对方既然是处心积虑的在这里守株待兔,想来这处堂口早已暴露,对方多半已经堵死了地道。

  「没用的,地道只怕不可靠。」宋江阴沉着脸摇了摇头。

  「那难道眼看着他送死不成?」药宁现在只是衷心希望对方只是想要生擒唐云,但是猜想对方的来历,她只能想到仁多保忠,若是仁多保忠,只怕唐云凶多吉少。

  「现在只能等着了,我早就警告过他莫要轻易回西夏。」宋江无奈的叹了口气。

  药宁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自打和唐云认识以来,他们就做好了随时去死的准备。但是唐云屡次死里逃生,屡次险中求活,一次又一次扳倒强劲的对手,让药宁觉得也许唐云真的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残酷的现实终于让她猛醒,原来唐云也是普通人,也有中计的一天。

  她想起了两年前唐云临走时交给他的那封信,那时他似乎就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准备。

  若是他真的做好了必死的觉悟,自己又做什麽小儿女之态呢!

  宅院内。

  唐云看着周围屋顶上的弓箭手,看着满院子手持兵刃的甲士,面露苦笑。此时面对死神,他心中反而平静得要命,一点没有激动、恐惧等情绪,有的只是遗憾。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自己终日算计别人,终于也轮到自己被别人算计。看来这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了,只是自己没办法再见药宁一面了。

  也许是大事已了,自己心中没牵挂了,他显得很从容。

  再见一面药宁已经是奢望了,但是他很好奇究竟是谁在这里等着自己,或者说他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死在谁的手上。

  人丛中有人越众而出,是一个锦袍金甲的老将。他那笑面虎似的神态之中带着嘲笑和酷厉,走到唐云面前嘿嘿笑道:「唐郎君,别来无恙。」

  唐云平静的看着他,自嘲的笑了下:「仁多保忠,果然是你。」

  大胆!敢对统领无礼!甲士之中有人暴喝,仁多保忠举手止住部下,得意地看着唐云:「唐郎君,可知本官在此等候所为何事?」

  「必是取某家性命。」唐云淡淡说道。

  「果然高明。」

  「是太后让你来得吧。」唐云摇摇头,长叹道:「可笑我唐某一生算计,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想不到太后她老人家也不再需要我了,我还傻傻的回国为她分忧。自取死路,不死待何?」

  「你如何知道是太后要取你性命?」

  「你此刻既然不在天都山,那还不是一切都不言而喻了吗。」唐云冷冷得看着他,「某只是有一点想不通,你可不是那种忠义之辈,为何要投往太后一方?」

  「谁说我投往太后一方?我为何不能左右逢源?」仁多保忠狡诈的奸笑。

  「我等三帅联手,太后必败无疑,但是战果却是三方平分。太后又岂能坐以待毙,拉拢我是必然的选择。既然两方都需要我,我为何不能待价而沽。除掉了你,只能领太后更加需要我。」

  唐云一听就明白了,仁多保忠不愧是投机的专家。即使放出了三帅联盟的风声,其实还是暗中保持着和梁太后的接触,不管是和谁合作,他都抱着个随时变卦的心态。太后为了拉拢他,必然将自己作为了妥协的条件。

  毕竟她现在的地位不稳,急需军中有威望的大将支持,仁多保忠在军中威信素著,这种威信是自己无法带给她的,自己擅长的只是阴谋诡计而已。

  而一旦宋辽开战,西夏的国防压力减轻,她也就不是特别需要自己了。或许自己不在的这两年,她已经扶植了新的一品堂首领,一山不容二虎,既然有了新人,自己这个旧人若还不知好歹的不愿谢幕,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自己知道太多的秘密,这些秘密必须随着自己的尸体一起埋葬在黑暗当中。

  自己确实没想到这一点,但是在这种级别的较量当中,一点错误就足以致命了。

  「而且还有一点。」仁多保忠阴笑,「你知道太后的阴私实在太多了,一旦你为别人所用,祸事不小。太后为绝后患,你也必须死。」

  「我明白了。」唐云已经知道自己决不可能活着走出这间院子了,「只是最后还有一问。」

  「请说。」

  「我死之后,你是否还是要回天都山?」

  「正是,做戏总要做全套才是。」

  「看来你也已经有对付其他二帅的计策了,既如此,我也算死个明白了。动手吧。」

  「唐郎君也算是我大夏重臣,岂能受小人所辱。给你个机会,自裁吧。」

  唐云一笑,将钢刀架在了脖子上,眼睛望向兴庆府的方向。

  想想这一生,只是为了报仇。先依附梁乙逋,后依附梁太后,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往上爬可以不要良心。自己做了多少昧良心的事,手中沾染了多少无辜的鲜血。自己要报仇,那些被自己视为踏脚石而无辜牺牲掉的人呢?他们应不应该来找自己报仇?

  也许,这真的是自己的报应到了……

  药宁,察哥,来世再见了……

  运刀一抹,血光迸溅。唐云的身子摇晃了两下,气管中发出呵呵的怪声,喷溅出来的鲜血已经染红了他半边身子,钢刀落地,身体瘫倒,气绝身亡……

  远处,当药宁看到那西夏骑士手提的那颗首级之时,两行热泪终于滑过面庞。

  他身后的宋江,亦是仰天长叹。

  李云啊李云,你最终还是和你的父亲一样,最终都是为了西夏而死。现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你们的路是走不通的,要改造西夏,以后便只能看我的了……

  *(分隔线)

  十一月乙辛,宋泾原路,渭州。

  折可适看着眼前的女儿折月茹,还有那个神情中带着悲伤之色的青年男子,再看着手中的这个信封,心中阵阵触动。

  自己的女儿亲自引荐的这个人,确实激起了自己的兴趣。

  唐云,或者说李云已死,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最后送出来的一份情报。自己当年亲自简拔出来的奸细,早看出他不是池中之物,却没想到唐云的身世竟然这般离奇,他竟是李清的后人,而面前这个男子,竟是他的亲弟李月。

  李清乃是西夏名臣,他居然能瞒自己这麽久,当真隐忍非凡。

  难怪他要潜入西夏,他是要为他的家族报仇。

  现在呢?他却已经为了大宋牺牲了。他的大仇报了吗?

  「这个信封,乃是我大哥离开我嫂子时亲手交给她的,他亲口说过若有不测,便将此物亲手交给折太尉你。你们根本不知道我大哥为了宋朝是何等的披肝沥胆,你们也根本不会知道他究竟为宋朝免除了何等的灾难。若非是我嫂子的嘱托,我根本不会来送这封信。」

  折可适听着,看了女儿一眼。他已经知道了雁门关外发生的一切,深知眼前这青年男子,正是令大宋免除大难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月说完,便将那面当年折可适亲手交给唐云的铜腰牌递交给折可适。

  「此物物归原主,从此我们李家,与宋朝再无瓜葛。」

  「等等。」折可适叫住了正待转身离去的李月,「这封信里写的是什麽?」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却来送这封信?」

  「这封信不是我送的,是我哥哥的遗命,或者说我嫂子才是真正的送信人。我不过是个跑腿的。若真说起来,该是我嫂子药宁才是。告辞!」

  折可适一生杀伐,早已心如铁石,但是这个年轻男子的背影,却让他呆呆得看着发愣。心中居然有中说不出的感触,让他没有下令将他拦下,而是就这麽任他离去。

  待到他离开了,他才拆开信封,却见里面只写了六个字:

  锉子山,锡翰井。

  折可适陡然一惊,抬眼看去,却已不见那男子的背影。

  片刻之后,折可适出现在渭州经略帅司衙门之内。

  渭帅章楶正在一幅粗糙的地图前烦恼着。自他主持西事以来,屡破西贼。所打的胜仗,都是党项叛乱以来百余年数一数二的大胜仗,西贼迭遭重创,元气大伤。但是其顽固的韧性也令人瞠目结舌。

  官兵在平夏城、镇戌军令西贼尸积如山,国内溃不成军。但是这麽快他们就计划着卷土重来。有情报显示西贼三帅在天都山一带秘密汇合,很明显是准备明年开春之后黄河解冻,再次侵犯宋境。

  章楶实在弄不明白这些党项人死伤那麽多,难道不需要补充?粮草器械军资财货,这些都不可能凭空掉出来。他们就打不累吗?就算能够占点便宜,但是必将面对宋军猛烈的报复,这实在是两败俱伤。但是西贼就是这样一群疯狗,哪怕打得我自己成为残废,也要咬掉你一大块肉。即使自己死,也要让你吐三斗血。

  他们不在乎自己废成什麽样,他们只关心能把你废成什麽样。

  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狠酷坚韧,才在宋辽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站住脚的。

  章楶决定先下手为强,自他经略陕西以来,严守步步为营的浅攻战略,严禁各将出击百里之外,但是今次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抢先对三大贼酋下手。

  但是天都山一带方圆百里全都是深山峡谷密林,藏个几万兵毫不费力。而此次出兵要出其不意,速度是第一要素,所以参战部队必然全是精锐马军。除去各路驻守之兵,能够动员集结起来的藩汉精锐马兵能有一万骑,而一万骑兵行军起来的动静绝对是小不了的,指望不被西贼发现实在是白日做梦。

  在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这万余骑兵不可能有时间去对天都山地区进行大范围的搜索,必须一击致命。否则对方必然逃遁甚至反击,到时候休说取胜,甚至全身而退都不可能。

  也就是说,必须精确定位这三贼的具体位置,这正是章楶头疼的。

  但是折可适带来的情报,让他大喜过望。

  「药宁?这个人可靠吗?」

  「此人…乃是嵬名阿埋的亲随,唐云将其策反之后送出这条情报,末将愿以性命担保此人情报有十成把握。」折可适先是不易察觉的犹豫了一下,但是接着说得斩钉截铁,说到最后,竟是跪拜在地。

  折可适乃是章楶的爱将,他深知折可适为人沉稳精细智谋过人,兼且实战经验丰富无比,绝非徒知大言之辈。若是西贼设计,他不可能看不出来。他敢当着面说有十成把握,这在章桀所知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他非常信任折可适的判断,若是三贼帅当真在锉子山锡翰井峡谷,这一战说不定将会像雪夜袭蔡州一样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战例。

  「遵正请起!容某细思……」章楶急忙扶起折可适,原本儒雅的面庞之上此刻已经布满了百战煞气……

  十二月乙辛,天都山。

  寒夜中的天都山好像蜷伏在黑暗中的怪兽,群峰连绵,山势陡峭。夜晚无月,天上竟还飘起了小小的雪花,给山峰披上一层银装素裹。

  锡翰井大营,仁多保忠离开了嵬名的大帐。

  这是他们第十次密会。

  这两老朽对自己毫不怀疑,看起来,计划一切顺利。

  但是,宋江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辽国那边进展如何,按计划是早应该发动了。也不知道辽国现在反应如何,不知道向宋朝宣战了没有。自己时间上需要把握好,但是在宋朝的探子多没有情报传回,实在不好掌握。

  这两个老家伙,自以为能够凭借军力压服梁太后。却忘记了两厢各监军司只会听从来自兴庆府的命令,你嵬名阿埋已经不是六路都统军了,你现在能够指挥的只有保泰军柔狼山的那几万人。

  不过这正好方便自己左右逢源。

  此二人带兵打仗确实不俗,但是若要论阴谋诡计和自己比还差得远呢。仁多保忠信马由缰,向锉子山方向走去。走着走着,没有来突然打了个冷战,想起了唐云。

  那个汉蛮子,大概是自己平生仅见的阴谋家,和自己是同一类人。

  当自己第一次见到他时,就能感觉到那种同类的威胁。就像是食肉猎食者发觉同类闯入自己领地一样的那种威胁,自己和他注定了一山不容二虎。

  他从来没小看过那个汉蛮子,就像他从来都不轻视自己。后来果然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这小子巴结梁太后,行事不择手段且杀伐果决,竟然执掌一品堂成为国之重臣,竟还以监军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平夏城之役。

  那时他才惊觉这汉蛮子在梁太后心中的地位已经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别看这汉儿位卑权却重,再加上自身也是才干出众,加以时日必将取代自己的地位。

  不过幸好自己还是技高一筹,先结果了他。

  不过他临死前问我是否还回天都山,到底是什麽意思?

  当年他执掌一品堂,军方在天都山锡翰井一带秘密开凿水源,以备大军隐蔽驻扎之用,有些事确实瞒不过他。但是他能想到几年以后?除非他是诸葛武侯再世!

  但是不知为什麽,他越想越觉得心中忐忑。

  这种野兽般的直觉已经不知道救了他多少回,突然之间,他感觉头皮发炸!那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让他莫名其妙,他突然之间下了马,摸黑爬上旁边的一个乱石山头,往远处眺望。

  他的心脏甚至都停止了跳动!

  却见黑压压的人马暗影在风雪之中,好像沉默的黑色洪流一样,漫山遍野的滚滚而来……

  李月和云娘、宋江、药宁站在一座山头之上,身边是几具西夏斥候的尸体。他们看着远处的峡谷那满山遍野的灯火,还有那洪流般的兵马呐喊冲杀,到处是火光,到处是厮杀。

  那里就是锡翰井峡谷。

  「起风了,风雪天都山,此战必将名垂青史……」宋江喃喃而言。

  「要开始了……」李月好像在自言自语。

  大哥,你在天之灵别散,看着吧。今夜,将是仁多保忠的命运终结的时刻……

  「我要走了……」药宁突然说道。

  「嫂子不想看到仁多授首吗?」李月微讶。

  「此战宋军必胜,仁多再经此败,将在朝廷内再也无法翻身。今晚之后,他不管是死是活,他和他的部族都将失去以前的地位。这对于他来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在我的眼中,他死还是活已经没有区别了。」

  药宁说完,转身飘然而去。

  「我也要走了。」宋江自顾自的也走了,「云哥儿与我有个赌约,我可不能偷懒。从现在起,我却是要重头开始奋斗了……」

  云娘看着李月,李月的目光竟是有些痴了,不过终于还是恢复了清明。

  「咱们也走吧。」

  「去哪里呢?」

  「不管去哪,我都跟着你」

  「那就走吧。」

  两条人影,渐行渐稀,终于完全融化于夜色之中。天地之间,只留下寒冷的朔风,在默默地注视着、诉说着……

  后记:

  宋元符元年十二月,宋渭帅章楶集精骑万匹,以折可适、郭成为将,六路出兵奔袭天都山,大破夏军,斩俘数千。西夏名帅嵬名阿埋、妹勒都逋皆被宋军生擒。仁多保忠为宋将李孝杰所袭,赖部下死战侥幸负伤逃生。

  此战之败,夏军彻底丧胆,曾经代表西夏军威的天都山自此被宋军完全占领。也为哲宗朝宋夏军事对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次年正月,辽主遣萧燕六为使入夏言和亲事并仁多楚清事,耶律翰特剌陈兵十万于辽夏边界以壮声威,并秘遣精兵数千自沙漠入界。李乾顺暗结萧燕六,借助辽国力量在兴庆府发动政变,成功推翻了西夏太后小梁氏的独裁统治,并将小梁氏鸩杀。自此持续三十多年的梁氏专权局面终于结束,李清父子俩带夙愿在李云死后两个月终于成为现实。

  折可适在此战之后,再次成为天下敬仰的名将。哲宗特别在文德殿召见折可适,亲自为他庆功。并将他占领的天都山地区改为西安州,并以折可适为历史上第一任西安州知州。之后折可适继续以武将之资态活跃在宋夏前线之上。在五年之后的崇宁三年,他终于坐上了他的老上司章桀曾经的位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渭州知州,成为了对西夏作战前线最高司令官。又七年之后的大观四年,折可适终于活着达到了宋代武臣成就的最高峰:淮康军节度使,并成为历代折家将之中唯一活着建节的人。在当年十月,这位戎马一生的传奇名将在边关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章楶在此战之后名满天下,不过哲宗驾崩后他也被调离前线。宋徽宗登基之后他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成为大宋帝国军事最高负责人。在崇宁元年,章桀病逝。而他身后的评介非常之高,宋史之上对他的评价在狄青和王韶之上,称为「西边功为最」。

  章惇与此战之后继续执掌政权,并且直至哲宗驾崩,他始终独相。之后因为在皇位继承斗争之中站错了队而遭到政治报复,堂堂宰相最后被贬到岭南雷州成为司户参军,并最终死在雷州任上。而他认为「轻佻不宜为人君」的端王最终的表现也证明了章惇的预言正确无误。

  何灌此后继续在河东为将,历经岷州、沧州、河州等地,与西夏作战之中屡立战功。后参与镇压将南方腊之乱立下大功,得到旧识童贯赏识,被点名参与宣和北伐,北伐失败之后调入汴京殿前司为将,卷入宋徽宗二子夺嫡争端,在宋徽宗退位之后以武力恐吓恽王赵楷阻止其入宫。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包围汴梁,何灌以武泰军节度使之身份率领殿前禁军出城迎战,结果腐朽的京师禁军全军崩溃,何灌与其长子何蓟,部将韩综、雷彦兴全部殉城死节。

  仁多保忠此后失去了在西夏国内问鼎权利顶峰的资格,并且势力逐渐削弱,终于在四年之后的西夏贞观四年被夏主乾顺借口与宋将王厚私下交通而彻底废除了一切权力,仁多族也彻底从党项望族名单之中除名。

  李乾顺,历史上的夏崇宗。他在位期间是西夏历史上少有的没有外戚权臣欺凌君权的时期,他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应辽国的要求发兵攻打上京道拔思母阻卜叛军,在辽夏两军的双重绞杀之下,轰轰烈烈的阻卜大叛乱终于被镇压,但这也是辽国的最后一次胜仗。

  李察哥此后以西夏晋王之资态继续活跃在西夏朝廷之上,并在乾顺朝成为权倾一时的重臣,不过他对于夏主乾顺非常忠诚,令乾顺放心的将军权交付给他的手中,贞观年间他主持了西夏的军事改革,令西夏有限的恢复了部分元气,天盛二年李察哥病逝,西夏失去了最后的擎天之柱,西夏再次陷入了外戚干政的深渊。

  宋江(任得敬)此后继续以宋江之名在宋朝境内浪迹江湖,发展势力。在仁多保忠垮台之后恢复了任得敬的本名,后来混入了宋朝的官场,成为西安州通判。元德七年投降西夏,献其女给夏仁宗成为皇后,得封为都统军,随后大庆四年镇压萧合达之乱立下大功得以掌握军权,贿赂晋王李察哥不断获取权利。天盛八年进位为西夏国相,在其掌权期间,不断排挤党项贵人势力而拉拢西夏汉人将领,成功令汉人势力第一次在西夏国内占据了绝对上风,其也成为远远超过没藏氏、梁氏等诸多权臣前辈的空前绝后的盖世权臣。乾佑元年,任得敬得封楚王,逼迫仁宗分国,试图将西夏一分为二,他自领兴灵富饶之地建立汉人国度,仁宗等党项人被赶入河西走廊寒苦之地,至此他与李云所言的被称为「不可能实现」的设想基本实现。但是在金国的干预下,分国最终失败,任氏家族在政变之中彻底毁灭。

  刘贤妃此后继续淫乱后宫,在哲宗死后成为了著名的「元符太后」,但是很快就因为试图干涉朝政而被蔡京算计,很快太后淫乱宫闱的传言就流传到了宋徽宗的耳中,之后刘太后就诡异的自杀于宫内,一代淫后就此香消玉陨。

  耶律南仙此后并没有改变成为西夏皇后的命运,贞观五年她正式嫁给李乾顺,并被册立为皇后,给李乾顺生下了太子李仁爱。但是元德七年辽为金所灭,金兵穷追辽主至夏边境,乾顺权衡利弊终于出卖辽主,耶律南仙与太子李仁爱忧愤而死。

  全文完。

  *

  编者话:前后两年,总算是连载完毕,当初动笔的时候可没有想过会写这麽长时间,但是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早就想写一篇古代文,一直没有合适题材。这个题材说起来也很难写,因为北宋中后期的党争实在是牵扯到了这个帝国从上至下的方方面面,太过错综复杂,即使专门的史学家都不一定能说得清楚,我不自量力挑战这个题材,有没有写出应有的效果也不知道,不过能够按照我事先拟定的大纲坚持完毕,能够在春节前完本,我自己就已经很满意了。

  开新书的话已经有了合适题材,还是都市人妻,不过要休息一段时间才会动笔,暂定名字为《错欲》,敬请期待。

  还是那句老话,本人并非职业写手,只是个玩票的。行文难免有矛盾疏漏的地方,各位看官多多包涵。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