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6章

作品:云舞月扬 (全本)|作者:天外飞星|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6:54:36|下载:云舞月扬 (全本)TXT下载
  字。马道上黑压压的军卒身披铁甲蓑衣,尽管在雨中,依旧钉子般肃立不动。

  而城外的连营之中,种字、郭字、王字、苗字等大小数十面将旗,此次章桀亲自点将,将泾原第五副将郭成被提拔为第十一正将,镇守平夏城。郭成原本乃是镇戌军守将,现在折可适调任镇戌军之后,他就改守灵平寨,现在干脆又调他来守平夏城。

  而四面来援的援军则皆是精兵猛将,麟延军的主将乃是苗履,此人上次被朝廷追究战败责任,降职赶去陕州监酒税。但是其实没过多长时间就又给调到了麟延路任钤辖,毕竟同西夏的战争还在继续,苗履这样的猛将还是有可用之处的。

  而且苗履到任后又是屡立大功,先于五月率军攻夏州,破大沙堆营垒,败夏将嵬名乞勒,掠西夏边户上万。后又于八月间与泾原折可适、河东张世永、熙河王舜臣等三路联军会师柳青平,大破西夏名将嵬名济于青岭。这两战都是苗履最擅长的「死冲硬打」式的战斗,结果全部获胜,随即官复原职,重为大将,此次更是担任一路主将。

  环庆主将乃是种朴,种家将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上次平夏城战役种朴就立下大功,之后转战西蕃,屡败吐蕃阿里骨,功勋卓着。而环庆之地乃是他种家三代经营之地,自他爷爷种世衡就代代有人做这里的地方官,当地藩部,极乐效命。秦凤军主将乃是李宪旧部王道,这也是当年开拓熙河时的着名骁将。而总领各路援军的,则是西军着名猛将,有「泾原王骑将」之称的泾原路副都部署王恩。

  如此阵容,足见章桀对此次战役实在是煞费苦心,志在必得!

  城内北关鼓楼之下,韩月身穿纸甲,手持大弓长枪,躲在房檐下,仔细看着对面大街右侧的城隍庙大门。

  中原王朝,不管是唐宋五代,所有城池建筑都有在城北盖城隍庙的规矩。这个规矩到底是啥时候开始有的谁也说不清,但是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据说筑城也不是随便筑的,选基址的时候要看风水,而这城隍庙就是城内镇压风水的建筑。如果盖对了风水穴位,那城池就将成为难攻不落的坚城。

  其实唐宋数百年来无数内外战争,早有无数城池陷落,城隍庙也未有发挥什么作用,但是这种玄而又玄的传统依旧有广阔的市场,任何筑城者都不敢等闲视之。

  韩月此时的身份乃是平夏城的巡检弓手,从大名府到陕西,一路走了快两个月。到了之后,陕西已经是风声鹤唳,大批的边民内撤。陕西又一次开始大规模的征募乡兵弓箭手,此时各路盘查严密,几乎没有行商再往这兵危战凶之地前来,故此想要在平夏城中立足,只有参军,韩月的官凭路引乃是真的,倒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以他的武艺身手,一石的强弓一口气拉开二十多次,自然得到了募兵官员的青睐,但是身高却未达标,入不得禁军。虽然脑门上多了一个小小的刺募金印,却成了巡检乡兵的一个都头,手下管着百十号人,顺利混进平夏城军中。

  但是城内的军队虽多,却各负其职各有防区,不能随便乱窜。郭成军法严格,无人敢犯。开始韩月被分配到了东城,根本无法接近北城一步,急的他是心烧火撩却只能干瞪眼。三日前却是老天开眼,河东援军入城,各城关调动换防,他奇迹般的如愿来到北城,但是三天过去,虽然每天都能眼看着那城隍庙的大门,但是满大街都是兵马走来走去,日夜如此,想要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偷入城隍庙而不被发现,实在机会渺茫。隐忍了这几日,老天爷竟然下起大雨来,当真是天赐良机!

  今天晚上,便是机会!管他龙潭虎穴,也要硬着头皮闯一闯。尽管有大雨作掩护也未必能保证一定得手,但是等雨过天晴,机会一定更小。

  「兄弟们,且等雨小些,再出去走上一趟,莫要恼了那些禁军老爷们,军棍可不是好耍的。」韩月在这群乡兵之中武艺最好,故此颇有威信。弓手们纷纷答应,穿好蓑衣便又走入雨中。韩月故意绕着城隍庙走了几遍,沿途道路建筑了然于胸,踩好了点之后,便又绕回鼓楼。

  此时另一队乡兵与他们擦肩而过,众人慌忙避雨让道。韩月低着头退在一边,丝毫没有注意到队伍中有道冷历的目光在他身前扫过。入夜,三更天,雨一直下,但是小了些。

  平夏城地处前线,实行严格的宵禁,大街上除了频繁经过的巡夜厢军和城头点点灯火,再无其他人出现。待一队巡更铺兵过去之后,韩月的身影好像幽灵一般飘然而出,闪至鼓楼之下。

  平夏城乃是巨镇大城,城内有专门的兵营,平日里驻扎个几千兵马根本不用征用民居。若是前些日大军云集城内之时,不少民居倒被征用。后来各军逐步又开往城外,于是城内显的又宽敞了,守城禁军自然是驻扎在条件好的军营之内,厢军和藩军乡兵便四散在各城民居之内,这也给了韩月方便,若是在大营之内,戒备森严,进出真的十分麻烦。

  城隍庙倒是宽敞,但是却没人住。军中的规矩便是如此,城隍老爷乃是保佑本城的神仙,他的地头,轻易不会有人随便进去。

  韩月又等了等,他知道这些宋朝的西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巡更守夜都是自有一套手段,经验丰富无比。若是掉以轻心,只恐被人发觉。果然拐角处突然又闪出二人,还牵着狗。若是刚才那对逻卒过去之后自己马上现身,则正好被这俩人撞见,韩月暗呼好险,躲到阴影处一动也不敢动,屏息凝神,生恐给那只狗发觉。

  恰好这时,又一队逻卒打着灯笼斜刺里出现,看来给他们设计巡逻路线的将领是个能人,各队逻卒的路线都是交叉的,能保证连续性,而且不留死角。那队逻卒对那俩人大喊:「谁何?」

  「马铺巡丁。」

  「作何?」

  「定铺!」

  「口令!」

  这二人应道:「踏破贺兰!」他们拉着的狗见到生人,汪汪直叫。这俩人用力拉住狗,心道这畜牲怎的叫得如此之欢,喝都喝不住。

  那队铺兵回道:「元符天威!」接着便走了过去,那两人始终弄不明白为啥狗一直叫,最后照狗屁股踹了一脚,狗儿委屈的呜咽一声,终于住口。然后这俩人继续前行,那边鼓楼下的阴影里韩月吓得心都快从腔子里跳出来了,那狗当真灵敏,好在狗主人是个笨蛋。

  他没有任何犹豫,等那俩人的身影一消失直接想都没想就蹿了出来,脚尖点地身形一飘在雨幕中斜飞而起,好似没有重量般飘上了城隍庙的墙头,手一撑墙头翻身便进了院内。跟着外面又一队铺丁走过,时机当真是险的很。

  韩月提气落地,足尖轻点,连冲了好几步才站稳,将胸中一口剧烈翻腾的真气压住。这等内家轻功十分损耗体力,不同于外门的旱地拔葱、草上飞等纯靠力气的轻身术,但却能让人暂时真的如鸟儿般「飞」起来,不用这等功夫,那一丈多高的庙墙还真非人力所能逾越。

  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城隍老爷的香火处,他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抬头看,头顶距地面约有两丈。韩月再次提气,飘身而起,凌空脚蹬墙面斜着借力又起来七八尺,终于够着了大梁。这一连串动作累得他够呛,双手扒着房梁吊在半空喘了会气,身形一缩好像只灵猴骑了上去。

  在上面摸索了几下,很快便找到了一处暗槽,韩月心中大喜,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

  拿出卷轴,熟悉的感觉,不用看就知道是当初自己的杰作。韩月急急展开,打着火折子,却见确实是当初自己的那幅春宫艳画,透着火光看看裱糊的夹层背里似乎画有东西,仔细看却是一幅地图,定是孙二娘藏那批东西的地点。这他倒不关心,举着火折子就想烧画,刚点着了一角,突听得外面有动静,吓得他赶紧把火弄灭。

  然而就这样已经晚了,外面鬼影般的闪进一人,身形一蹿好像大鸟般冲天而起,带着呼啸风声直扑房梁上的韩月。

  韩月大惊,来不及多想便是一个黄龙大转身。便在房梁上屁股发力,身形便绕着房梁陀螺般疾旋,一家伙躲出去七八尺远。那道黑影一扑不中,倒像是早已料到,手撑房梁身子便横着弹至,如影随形再扑韩月,一掌穿影而出,却是又打了个空,间不容发之际,韩月却是已经成功落地。

  韩月大急,自己半夜出来手里没带着兵器,看对方这武艺不凡,万一手里拿着家伙,自己徒手相搏实在是必败无疑。又不知到底对方有多少人,却又不敢往外跑,只是侧耳倾听,外面又似乎没人埋伏。这打起来,万一惊动外面巡更的逻卒,那可就大事不妙。

  就这稍一迟疑之际,房梁上的人影已经跟着下地,动作轻盈连闪几步,封住了他的脱离路线,同样是赤手空拳。

  「大胆蟊贼!某家乃是本城巡检都头!尔胆敢袭击官差!」韩月压低声音威吓,试图收先声夺人之效。不过他却没带腰牌,即便带了大概也无甚效果。眼前这人的身手显然不是一般的蟊贼草寇,九成九就是专门冲他来的。

  「官差?哼哼哼,弥勒教的人何时也成了官差了?不瞒你说,某家在这城内倒也是个官兵的身份。韩月,你还认得我吗?」说着来人将蒙面摘掉,露出本来面目,韩月其实已经听出来他是谁了,只是心中吃惊,但是面上还要假惺惺的抱拳说道:「原来竟是唐大哥,大哥这是做甚?小弟何时得罪大哥,惹的大哥这般问罪?」

  「还给我装呢?」唐云冷笑,「你这厮当真骗得我好苦,原来你和孙二娘都是弥勒教同门,可笑我还向你打听孙二娘。说吧,孙二娘到底在何处?」

  「这……小弟虽与孙二娘确实认得,但是交情不深。大哥所言,小弟确实有愧。只是孙二娘已死,大哥与她的仇也算解了吧,何必苦苦相逼?」

  「孙二娘真的死了?你亲眼所见?」唐云似乎吃了一惊。

  「确是亲眼所见。」韩月刚要再说,却突然醒悟,再看唐云又是一阵冷笑,这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失言了。

  「你亲眼所见?那相比也是你收拾的她的遗物吧。想必她和你提起过我,否则你如何知道我们之间有仇怨?那你想必也知道某家是为何对她穷追不舍。她当年劫夺的那批军纲,乃是某家之物,她到底藏在何处了?」

  韩月心中叫苦,那批军纲他倒是不在意,但是那地图却是和那副春宫画在一起的,自己如何能让他看到那幅画。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将手中的画卷向身后藏。但是这微小的动作如何瞒得过唐云,唐云本来看他手中拿这个棒子样的东西,开始以为是兵器,但是现在却看清了。

  「那是何物?」

  韩月把心一横,狠声说道:「唐云,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识相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你若逼人太甚,爷爷也不怕你。你一个外族的马贼,潜入大宋军中。爷爷只要喊一嗓子,到时候自然有人拿你。到时候莫让人把你当了西夏的奸细拿了!」说到这里他心一动,这唐云莫不是真的西夏奸细吧?

  唐云哪会被这些话吓住,待到弄明白韩月手中不是兵器,顿时胆气壮了。蹭的一个箭步眨眼间已经到了韩月跟前,手中一晃多了一把匕首,直取他小腹。

  韩月一个翻身,身形如飓风疾旋,闪过这一刀。左脚一立,右脚横扫,使了个横飞腿,却扫了个空,随即脚尖点地弹起,躲过唐云反击的一拳,身形飞退,直至墙角再一蹬,借力而出,做大鹏展翅直扑唐云。

  唐云举刀便迎,匕首直刺当面。谁料韩月半途急坠,直接身子贴地飞滑而来,双脚如狂风般幻出重重脚影,眨眼间已经欺入脚下,直攻他的下三路。唐云未料到这厮的身法如此可怕,简直迅如鬼魅,更知他下盘功夫厉害,实在不敢硬接,玩了命纵身飞退,同时双臂齐甩,袖箭连发。

  未料到如此近的距离也能失手,那韩月双臂撑地便是一个兔子蹬鹰,身形扭转,两只袖箭全都是擦着脸面而过,却连眼都不眨一下。双脚如影随形冲天而起,便又是一个倒踢紫金冠,唐云实在躲不过,手中匕首横使,拚着接一脚也要伤他一脚。韩月果然不肯硬拼,凌空撤脚转身,发腿又去踢他小腹。

  唐云身形急坠,险险躲过。待到韩月双脚落地,唐云顺势往地上一滚,使了趟地躺刀,手臂狂挥化作一团黑影,翻展腾挪,匕首快的几乎肉眼难以看清,转瞬之间已经连挥数十下,竟被韩月一一躲过,待要变招,却见韩月的脚尖轻轻的在地面上连点八下,接着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好像没重量般迅疾无伦的「滑」了过来,突破了他连续挥出的三击。唐云大惊,还没翻身起来一只鞋底已经遮蔽了他的视线。

  唐云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用力一闪,身子硬生生往旁边窜出二尺,堪堪躲过这必杀的一脚。韩月这一脚轻飘飘踩在青砖地面,没有一丁点声息,就像是羽毛飘落。但是地面直接陷下去一个一寸深的脚印。

  「八步蹬莲?今日才领教弥勒绝技!」唐云腰眼一拧翻身而起,单臂撑地双脚连踢,韩月举臂便挡,借力飘身至院内。唐云纵身追出,举匕首连续进击。韩月手无寸铁,只好亮个门户,使一趟太祖散手,左躲右闪,不时出脚反击,两人各显本领斗在一处。

  两人要说都是军中高手,以前在军中时上阵厮杀多练弓弩枪棒诸般实战武艺,本用不上这等闪展腾挪的江湖功夫。但是此时却是单打独斗,不免各显所长。两条人影上窜下跳猱进鸷击,各种各样的花活竞相显露,真个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但是时间一长,韩月就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他本来武艺超群,但是吃亏在赤手空拳,适才绝招尽出也未能得手,而唐云以前和弥勒教高手过过招,对他的套路有所了解,一旦加着小心,韩月便逐渐落了下风,左支右拙之下渐渐步法乱了。唐云却是越战越勇,手中匕首上下翻飞,眼看便要把韩月逼到死角,突然脚下一个拌蒜,踉跄之下抢了过去。

  韩月大喜,正好迎面一个单风贯耳,肩膀一扛便是一拳猛击唐云太阳穴。

  这一拳结结实实的击中唐云的头,但是预料之中的骨碎之声并为响起。韩月只觉得自己这一下砸到铁块上了,手指差点骨折。再看唐云眼都没眨一下,匕首破衣而入,小腹一凉之下韩月惊的魂飞天外,拼命一躲,刀尖贴肉而过,直接将他的衣服全都划开了,借着肋下便挨了一拳,然后一指点的自己半身发麻,身不由己的倒下了。

  油锤灌顶,硬气功,点穴!这厮好本事!韩月在倒下的时候,竟然脑子里想得这样的念头。

  唐云得势不饶人,匕首顺势贴在了他的脖子上,韩月闭目等死,手中的画卷也被抢走。但是迟迟不觉的刀子割开自己的喉咙,韩月说道:

  「你还等什么?给我个痛快吧。」睁眼看,却见唐云神情古怪的看着自己,手中竟拿着自己贴身携带的那块玉佩仔细察看。甚至连抢走的画卷都放在一边。

  「这玉佩是你的?」

  「正是某家之物,关你甚事?」

  「你从何处得来的?」

  「某家从小便带在身上,你却问这做甚?与你有何相干?要杀便杀!」韩月此刻万念俱灰,只是生死早已不在心上,嘴硬不休。

  「你是不是辽人?你是不是在辽国长大的汉人?你是不是本不姓韩?」唐云神色凝重,声音甚至都有些颤抖。

  「你管爷爷姓甚名谁?」韩月也有些奇怪了,这厮到底发什么神经?

  唐云脸色又变,打开画卷看了看,问道:「这画上女子可是宫内的贵人?这画是不是你画的?你与这女子莫非有奸情?」

  「这干你何事?」

  「你说实话,说不得我还能救你一救。你可知汴京早已有人出来追查于你,你……」唐云话没说完,突然头顶生风,三条人影鬼魅般凌空掩至。

  唐云一看这熟悉的身法就知道不好,果然是熟人。只可惜他现在手中只有一把匕首,翻手往后一挥,击中凌空激射而至的铁针,双臂挥动,与童贯和杨烈战在一处。

  这俩人穿的也是官兵的衣甲,但是手中都持的长兵,又是生力军,打了二十多招之后,唐云逐渐力气不济,想抽个空子逃跑,结果城隍庙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从外面涌进一伙官兵来,全都打着灯笼,为首一员武官正是何灌,他大喝道:「大胆,尔等是哪部军汉,竟敢造次私斗,还不住手!」

  说着外面的厢军呼啦一下就闯进来了,手持弓箭,三人再也打不下去,只好住手。唐云不惊反喜,他自己是官兵的身份,这个身份很扎实,乃是那群叔伯前辈们给他弄得。他可不信这个太监和宫女竟然也能有正当的官兵身份,不定这身衣甲是从哪里偷来的,此刻正牌的官兵来了,自己正好来个浑水摸鱼。

  他大喊着冤枉,说末将又下情回禀,周围军汉围定了他却并不反抗,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瞒哄过去这官,没留神突然下巴挨了重重一击,直接天旋地转,仰面栽倒。

  在他昏过去的时候,他最后看到的是那个美貌的宫女假扮的官兵,得意地笑着从自己手中拿走了画卷……

  *** *** *** ***

  昏暗的油灯光影之下,唐云逐渐从昏睡之中醒过来。

  在大牢里已经连续十天了,每天只有一顿牢饭,饥饿和伤痛让他恢复的没有想象中快,鬼知道将会被关到何时。与韩月争斗并没有受伤,只是耗费体力,但是之后被打昏抓获,又被打过军棍,之后就被扔到大牢里面。一连几天也没人来带她过堂,也没人来审他。

  这些虽然是皮外伤,但是没有医治的情况下,也很难熬。他的下巴没事,骨头倒是够硬,不过肿了一大块,而且牙齿碎了两颗。原本头脑受了震荡,视线模糊眩晕,过了这几天症状倒是已经减轻,不过浑身依旧疼痛。

  不过终究是练武的底子,身上伤痛却也是能够忍受克服的。举目四望,这出牢房倒像是衙门的大牢,不似牢城营之类的地方。唐云不知所以,军中犯军法的军校最多就是打军棍罚苦役,或者犯了重罪砍头示众,很少有监禁的。不过那是禁军,土兵厢军,谁管那么许多。

  好在手脚没有被绑,但是牢门紧锁。外面虽然无人看管,但是那大碗口粗的木桩子牢笼足以令人绝望。

  大牢内空荡荡的,除了几个不能动的老弱病残和他们一起待在这里,所有的囚犯此时肯定都在城墙上干活修筑城防。据说官府开恩,刑徒配军们只要上城出力,便可赎罪。有立功的,便可免罪开赦。大牢里所有能动弹的囚徒全都踊跃为自己的命运争取一线机会去了,甚至连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争着去,剩下不能动的便只有实在无法动弹的老弱病残,像自己这般身上带伤的其实也无不可,但是唐云不想在自己的伤势恢复时期无端耗费体力。身体就是自己最后的本钱,不管被关多长时间,尽快恢复体能才是一切。

  但是这几天却未见韩月,不知道是不是也被关在这大牢内。大概是在别的牢房关着呢,三侧具是砖墙,只能看到牢门对面。对面牢房却是空的,却不知他有没有上城,自己吃了军棍,他没道理不吃。军棍可不是说着玩的,自己这练过硬气功的人都吃不消,别说是他。

  正想着却听见另一侧响动大作,进来一大群人,再看竟都是囚犯们,他们这些天原本日夜都在外面施工,不知如何却回来了。却听见丁丁当当响动,竟是在拆牢房,大根的木料被人连续运了出去,剩余的犯人被集中在有限的区域内,再看却见韩月被人带了来,正好关到了他的对面,趴在草铺上,正看着他,显然是挨了军棍屁股有伤。

  两人隔着牢门和走廊对视片刻,待到人都走光了,韩月咬牙骂道:「杀千刀的贼配军,便是你多事,如今倒好,连累爷爷受罪。」

  唐云出奇的没有骂回,只是扒着牢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韩月。韩月骂了几句,实在被唐云那暧昧的眼神盯得有些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终于不再骂了,怒视唐云:「你这贼厮鸟直顾看着你家爷爷做甚?你……」话未说完,却被唐云打断。

  「你原本可是姓韩?」

  「干你甚事?」

  「你可知你自家的身世?你是旁人收养的姓韩,还是你生父本就姓韩?」唐云没头没脑的继续问道,这下可让韩月心中一动。

  他自然知道自己本不姓韩,但是自己本姓什么早就忘记了,唯一自家身世的线索就是从小一直带在身上的玉佩,小时候的记忆对他来说本就模糊,而且也算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唐云的话,却莫名勾起了他的回忆。

  这厮当时治住了我,本可取我性命,却拿着我的玉佩看个不休,还神情古怪。还有孙二娘临死前曾说过要我问问这厮的身世,莫非……可能吗?!

  韩月饶是聪明人,也要过了好一阵才意识到一个可能性。但是这等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真令他难以置信,天下会有这般巧合之事?

  自己确实记得小时候还有个兄长,不过那时候都是小孩子。大家的玉佩是一对……

  十几年没见过的兄长,天各一方,曾经见面不相识,还曾经敌对相向,现如今在大牢里相认……?

  这简直是天下奇谈……

  「你姓唐,乃是本姓么?」

  「非也,我姓唐,乃是我义父之姓,我本姓李!我之真名原为李云字汉臣,乃是西夏汉人。」唐云说得斩钉截铁。

  「如此说来,孙二娘死前让我问问你的身世,便是此意。」韩月自言自语。

  「孙二娘,我与她在床上相好时,她定是见过我的那半边玉佩。」

  「你也有那半边玉佩?」

  「正是,那是我从小带在身边的,与我那苦命的弟弟人各一半。那玉佩之上,各刻有我和我弟弟的名字,我乃是云,另一面乃是月!」

  「你……」韩月看着唐云,真地说不出话来了。现在同为阶下囚,朝不保夕,他实在认为唐云没有必要还拿这种谎话来欺骗自己有何意义。

  「你可还记得,当初你那大哥?当初咱们随唐大叔离开村子,结果半路上与辽人相遇激战,你我就此失散,你被个汉子挟在马上,嘶哭的哭喊至今仍在我的梦中。你若不信,我那弟弟的右腿肚子上,有一颗黑痣,你……」唐云的声音也颤抖了。韩月身子再次震动,勉强挣扎着缅起裤子,却见正有一颗黑痣。

  「我是记得的……」说实话那个混乱的夜晚大概是韩月关于自己小时候唯一清晰的记忆了,但是他的心中还抱着一丝疑虑。

  「我大哥身上也有记号,你……」

  唐云毫不犹豫脱下衣服,肚子上那道疤瘌清晰可见。那是幼年时被野狼袭击,留下的记号。

  「大哥……?」韩月终于相信老天开眼了,迟疑的喊出了大哥。但是这句话之后,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乃是极度的狂喜和激动。

  「兄弟!」唐云早已是泪流满面,这是他二十多年来头一次如此激动。以往的隐忍图谋,所有压在内心深处的情绪,全都火山般的喷发出来。兄弟俩人隔着栏杆,拼命想伸手抓住对方,又哭又笑,当真是老天怜悯,骨肉终于团聚。

  「哥哥,你既然姓李,我自是也姓李,此后我便叫李月了。」

  「正是,这名字乃是你我生父所赐,我名李云字汉臣,你乃是李月字汉卿,父亲为我们取这名字,自是希望我等莫忘了汉家身世,继承父亲遗志。」

  「哥哥,我们的父亲是谁?」韩月对他的生父毫无印象,既是模糊的记忆之中,他也从来不记得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甚至他觉得他从来都没见过他的生父。也从来没人跟他说过他的生父到底是谁。

  「你我生父,便是已故西夏前御卫马军侍卫副都统,西夏汉臣之首李清!夏主秉常的忠臣!西夏权奸梁氏一族的死敌!」

  韩月听了,不由的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是宋人,没想到,居然是西夏人。

  自己居然是西夏人……

  「哥哥,我们如何是西夏人?这是从何说起?」

  唐云长叹一声,娓娓道来。

  原来他们两人确实是西夏已故大臣李清之子,或者说,乃是李清隐藏起来的血脉。

  李清原是宋人,在河东宋军之中做一小武官。宋英宗嘉佑年间,宋夏开始争夺屈野河流域耕牧区的控制权,宋廷纳司马光之策主动向西夏挑战,结果引发没藏阿庞大举反击,宋军于断道坞之战中大败,不但丢了地盘,河东名将郭恩更是因此殉国,身为郭恩部将的李清于此役被俘降夏。

  然而讽刺的是,降夏后的李清却得到了在宋军之中不曾得到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之后夏主凉乍三攻吐蕃均告失败,李清却在这些战争中立下战功,受到夏主赏识。待到秉常继位,更是以国士相待,委以高官贵爵,令李清感激涕零,从此彻底作了夏主的忠臣。

  然而当时来说,梁氏家族已经崛起。凉乍时代,西夏第一权臣乃是没藏阿庞,夏主秉常的生母梁太后原本是没藏阿庞的儿媳妇,乃是西夏着名的美人。夏主凉乍乃是着名的好色淫徒,这俩人暗中通奸,而凉乍也颇为忌惮没藏氏的权势,得梁太后这个金牌卧底之助,成功铲除国相没藏阿庞,废没藏氏王后,改立梁氏为后。从此梁氏家族一飞冲天,梁太后之弟梁乙埋取代没藏阿庞成为西夏第一权臣。

  到了秉常继位,梁氏家族在西夏已经是羽翼丰满一手遮天,梁家一门两后,梁乙埋又任国相,宗族党羽遍布朝廷内外要津,把持兵权,秉常虽为夏主,每欲施政,梁氏阳奉阴违,颇多干预,实则与傀儡无异,这就引起了包括李清在内的一批忠于夏主的大臣的不满。

  而梁氏自知外戚柄国,国内各方势力必然多有不服,为了转移矛盾,频频发动对宋战争,导致两国生灵涂炭,同时又在国内绝汉制用胡俗,赏罚自专,这就更引起了李清的敌视。

  李清虽然降夏,但是并未忘记自己乃是汉人。他身为夏主近臣,一直鼓吹宋夏和睦,罢兵休战,主张西夏全面汉化,绝胡俗用汉礼,全面亲宋,梁氏政策等于和他完全相反,如此政敌已是不共戴天,更别说梁氏专权,凌迫夏主,毫无人伦纲常,李清以国士自居,誓要报效夏主,于公于私,都已经将梁氏家族视为国之大贼,准备设法诛除。

  然而在西夏已经待了多年的李清也知道西夏的权力斗争可不像宋朝那么文明,他是亲眼看着没藏阿庞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垮台并被毫不留情的血洗一空的。西夏的权力斗争简单而残酷,就是看谁兵强马壮,失败的一方将被斩草除根,就这么简单。

  而夏主秉常虽然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是却无兵权。因为梁氏家族连年发动战争,名正言顺的掌握着兵权。李清虽然暗中联合如禹藏花麻、仁多氏等实力派军阀,但是对梁氏的力量对比依然不占优势。而李清知道一旦真的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彼此双方都只有一次机会,输家将会身死族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