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斤0.3元;加上运输费和人工费,一斤干辣椒的成本达到了近1.8元,利润是一斤1.2元以上,还是相当可观的。
雷鸣不知道的是,当时做副食品生意,利润率在5成以上很多,目前这个利润对很多在场的人没有吸引力。但这对雷鸣不一样,他可以利用一些资源,让利润最大化。
很多老板表示,只要雷鸣生产出产品,他们就帮忙推销,不计利润,只收成本,争取帮他把货推销到全国各地去。
干辣椒只是他们经营产品的一种,西江省没有人专门做干辣椒的生意,都是多种经营,少一两种生意对他们来说还能承受的,关键是雷鸣要做这个生意,又有王海罩着,谁还敢赚他的钱?倒不如送个人情痛快。
雷鸣信心大增,但关键的资金问题当然没有提,没有人那么傻的。
雷鸣发现,干货行做得最大的老大黄叔一直抽烟不讲话。黄叔生意做得大,人也磊落,在菜市中威信极高。当年就是他一句话,大家都服从王海管理。
雷鸣恭恭敬敬地对他说:“黄叔,您有什么好建议”黄叔不禁又高看雷鸣一些:“我就说两句,一是这生意利润不大也不小,可以做,特别田县是我们省的,是全国有名的辣椒产地,光我们省市场就不小,二是这生意风险不大,干货不如鲜货那么娇贵,就是几天不做生意问题也不大,销售渠道也是现成的,关键有三个问题你还没有解决,一是技术问题,现在你没有技术员,别看见简单,做什么都讲技术,没技术你做什么都不行,学费交了也不一定学到手,二是管理问题,采购、加工、销售都需要人管理,第三个也是最大问题,那就是资金问题,没有10万元启动资金你别想做,场地我就不说了,随便租一个地方就行了”这些问题雷鸣也考虑过,但就是不如黄叔想得周到,他说:“谢谢黄叔了,三个存在的问题,第一个我是想去田县找师傅,不知道行不行,第二管理人员方面,我已经有安排,资金问题也不是很大,我有房子场地抵押,又和人民银行的人熟,应该没问题,至于场地,我想在我老家武县做,我刚刚买了个院子,里面就在两个篮球场,几十间房子,随便摆开做”听了雷鸣的话,有条有理,黄叔不禁打心底佩服这小子。说道:“看来雷小弟是势在必得了,我有个帮工,学的是食品加工,中专的,以前在肉联厂上班,当过车间副主任,现在厂子跨了,在我那打工,绝对是你要找的人”雷鸣听了大喜,马上请黄叔叫他过来见面。
黄叔的帮工叫罗少武,长得很精瘦,已经30岁了,因为家里穷,工作也不顺心,谈了两年的朋友也分手了,现在工厂下马,只身来到菜市场找工作,因为长得矮,没什么力气,所以没有人收留他,黄叔见他可怜,给他打点杂工,却没想到他竟然是中专毕业,而且当过中层领导,就有意给他一点机会,这不,机会来了,得到黄叔召唤,他马上就到。
黄叔介绍过后,他坐下,一句话也不说。
雷鸣问他会不会做大批量的干辣椒,罗少武点头。
雷鸣问他会不会设计烘干辣椒用的烤房,罗少武点头。
雷鸣无耐,就问道:“我要做一个以生产干辣椒为主的食品加工厂,给你做厂长,你做得不?”
罗少武嘴巴动了几下,才小声地说:“我可以做生产副厂长”雷鸣大笑,大家也善意地笑起来。
雷鸣拍了拍罗少武的肩膀,说:“工资暂定800一个月,包吃住,做好了有奖金,收拾好行李,明天我过来接你”
第22章公司开张
第二天一早,雷鸣就去找梁根,要他帮借高利贷,但人家一听说是雷鸣借的,就为难了。凡是借高利贷的人都怕把钱借给强势的人,但雷鸣开口了,不借也不行,毕竟雷鸣不是那么好惹的。最后那些人宁愿把钱借给梁根,再由梁根借给雷鸣,还表示利息只收一半。
放高利贷的人都必须有黑道的背景,毕竟放高利贷中很多没有什么抵押物,只靠信用来保障,如果对方赖帐,放高利贷的一般不会把他们告上法庭,而是直接采用黑手段去收贷,传经引发很多社会治安问题,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所以政府对个体放高利贷是绝对禁止的。沿海发达地区地下钱庄其实就是非法组织。
拿到一万块钱,雷鸣马上去接罗少武,王海对雷鸣办公司办厂很好奇,就开了一部面包车和他们一起去纳怀村。
一进入西院,罗少武就精神百倍,象换了一个人,只过半小时,就把西院的整体利用规划草图画出来了,根据雷鸣的计划,在大队后来建的房子中间建设一个烤房,一边改造成鲜辣椒仓库,另一边作为成品仓库,整个改建工程大约需要两万元。当务之急就是要马上建烤房。
雷鸣心中有了底,马上叫爷爷、妈妈、二叔、三叔过来,讲了他的打算,大家都很惊呀,但见雷鸣信心十足,也不再说什么,表示马上把店面搬迁到家里去,雷鸣说妈妈和爷爷的店可以不搬,因为他们占地不多,雷鸣需要他们照看工厂。
雷鸣把一万元钱全部交给妈妈,交待妈妈只要罗少武需要,签字就可以领钱,花完再说,还要爷爷和三叔协助罗少武做好厂房改建工作,做到尽快完工投产,三叔表示下午就开始拉原材料,一刻也不耽误。
消息传开,整个那怀村都轰动了,雷鸣从小就不老实,架没少打,坏事没少做,但人家上了大学,比他老实的那些同龄人没一个能比上他。现在他虽然还没参加工作,但一回来就给村支书卢明勇下马威,硬是从罗克嘴里把西院拿下,把罗克轰走,现在又办一个工厂,别人几十年都没赶上他一个月做的。
正在吃中午饭,胡须飘飘的太爷过来了,太爷听说雷鸣要建厂,就亲自来找雷鸣,刚刚坐定,太爷就说要雷鸣把西院的大门改掉,不能面向公路,要面向河水来向,具体改动的时间由他再定。
太爷讲的都是圣旨,雷鸣马上表示一定按太爷说的做好。
以前,纳怀村附近的那座西江大桥没有建起来,西江水从上游下来就直接流走,有点“天际流”的意思,在风水说上来说,这是漏财的格局,现在纳怀西江大桥造起来了,就有了“关拦水”的聚财格局,太爷有不少风水方面的古书,参学了几十年,深有体会。
太爷信风水,况且现在大门占了两个门面地,很浪费。所以雷鸣没什么想法的。
下午,雷鸣通过王德敏介绍,找了县农行信贷科科长,因为有了项目,又有抵押,雷鸣顺利拿到10万元贷款,不过贷款得由雷鸣的妈妈去办,而且过几天才转到帐,其中奥妙,只有银行的人才知道了。不过王德敏提醒雷鸣,有是条件许可,先把西院的土地办成他妈妈名下的国有土地。
在工商执照方面,王海都包办了,王海在工商界的威望,不比工商局领导差。
1995年8月5日,“江宁市纳怀实业公司”正式成立挂牌成立。万头炮竹响过,雷鸣亲自押车从田县收购了满满一车新鲜红辣椒的大卡车徐徐开进改建后的西院中式大门,罗少武指挥新招的几个工人就一拥而上卸车,雷鸣的爷爷奶奶、几个叔婶和附近的几个街坊都帮忙卸车,罗少武亲自把第一批新鲜辣椒送进烤房。太爷坐在那排他亲手修建的旧房子前,看着忙碌的人群,点头微笑。
8月6日,烤好的第一车成品干辣椒运到十里亭菜市,各干货店老板为了帮雷鸣托市旺场,也是为了讨好雷鸣和王海,带着现金,把第一车货瓜分一空。
第一车货10吨,收购和运输成本为5000元,加工成本为4000元,人工成本大约1000元,烤后净得干辣椒2.5吨,也就是5000斤,每斤卖3元,共收入15000元,毛利5000元。
其实雷鸣可以卖贵一点,卖四元一斤也行,因为是第一车,也是为了感谢众老板,所以就优惠了大家,愽个开门红。
第一炮打响,雷鸣马上做好下一步的生产安排,由杜兰的爸爸负责收购,每斤给他一分钱,已经相当可观了,一车就有两百元收入;由三叔负责运输管理,费用随行就市,报酬另计,杜兰暂时帮忙在十里亭发货收钱,反正每袋已经固定了重量的价钱,她只管点货收费。妈妈则在家做总管,管帐管钱。
这时,他又碰到了王莹。
8月7日上午,雷鸣一大早就到西院,他要安排好工作后去市里办事,基建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原来的大门要封起来,生产基本正常,就是各种多余的照明电线要清理,还有发货的记录本要完善,值班记录要完善,工人食宿要完善,他把这些工作交待罗少武后,就要走出来,这时,三叔运来的一车红砖正在卸车,雷鸣发现四个卸车的工人中,有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往前一看,正是王莹,汗水把她全身都湿透了,把大尺寸的内衣都显出来。
那天晚上雷鸣帮王莹吊到楼下后,王莹迅速地离开了仙湖,但她不知道方面,却往武县走过来了,慌乱中把雷鸣给她的几百元钱也弄丢了,身无分文的她因为害怕,连续走了一个晚上,累得要命,第二天,一个砖厂的老板娘妯发现了睡在砖垄中的王莹,就收留了她,几天来,老板被王莹的美色迷住了,想方设法接近王莹,老板娘火在头上,正想办法把她弄走。
雷鸣叫王莹的名字,王莹疑惑地抬起头,发现一张英俊的脸,正在看着自己。
雷鸣直接问她想不想来公司上班,王莹想都不想就答应了,雷鸣马上交待罗少武给她安排工作和食宿。
第23章惨淡
8月10日,在离开学校40天的时候,雷鸣和杜兰再次来到江宁市人事局,被告知,市人事局对杜兰的分配方案还没有确定下来,还要等待通知。
杜兰又怕又喜,单位没有最后落实,自然心中无法安定,但没有直接分到县区,说明有可能会分在市直单位,能在省城工作,是她的愿望。
雷鸣的分配方案却下来了,就是回到武县待分配。
又是继续待分配,不过雷鸣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一个专科生,朝中无人,不分到县一级那才不正常。所以他马上到武县人事局报到。
在武县人事局,雷鸣见到几个同学,都是三年制大专毕业的同学以及几个本科毕业学长、中专毕业的学弟学妹也在报到,雷鸣简单招呼一下后,就回家了。
纳怀实业公司的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办。
纳怀实业刚刚挂牌,这几天,各路神仙都陆续上门来了:工商、税务、企业局、企业办、卫生、消防、环保,有事无事,都来了。
雷鸣自然不知道,城关镇镇长“特别关照”了他这个皮大肉少的公司了。
雷鸣大闹村委、强硬拿下西院,敲打了罗克,罗克是个明白人,他已经不再吱声,甚至他那个县长表哥那儿也不再去解释。说起来,碰到雷鸣这种人,他躲开都不及,就是已经在那经营,他都可能会撤出来,更何况还没有投资,儿子太重要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罗克可以说是一个识时务者,所以在1995年的时候,他已经通过他老婆名字在县城经营的五金店,身家百万,不过他很低调,别人不知道罢了。
卢明勇没法发作,但不能阻挡他向镇长报告,镇长大人没法完成米县长交待的任务,内心是极度不爽,自然发号施令,让镇里各所站多“关照”纳怀实业。
最大的隐患是工商登记手续,但工商手续是王海托人帮忙办的,还货真价实地转了五十万元在公司帐户上,自然没问题,不过雷鸣现在还不能掌握这个帐户,那个帮忙注次的人还在掌握帐户,直到那人将里面属于自己的钱取出来才会把相关资料交给雷鸣。
其他部门来到纳怀村,知道了纳怀村的情况,心中也底气不足,也不能叫他关门停业,只做出一些处理措施,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做出这种极端的处理决定,自己还能不能站着到镇里。
武县民风彪悍,明朝时习武成风,纳怀村曾经出过武状元。解放后纳怀村因为打架斗殴太多而远近闻名,曾经把附近几个村打得落花流水,因此一些身怀武艺的老人只传给极少数的老实人,但纳村恶名远扬,连路过纳怀村的人也心惊胆战。
虽然受到的处理并不是致使打击,但雷鸣已经厌烦至极,以前他在学校经营健身房,从来没有人查过什么,对比之下,他心态极差。
最令雷鸣难受的是经营方面的问题,公司的业务已经钻进了死胡同,一点生气都没有。
生产方面一点事情都没有,收购环节没有事,罗少武也很能干,技术上和生产安排上井井有条,烤出来的干辣椒质量上乘,完全可以卖最高价。
问题出现在销售上。第一车货卖出以后,已经过了几天,第二车货只卖出几百斤,公司已经积压了近万斤成品。
西江省大部分市县不属川菜区,饮食清淡,没有吃辣椒的习惯,所以干辣椒在本省销量不多。
省外的销路一下子没有打开,这是销售停滞的原因。
纳怀实业的定价不高,但在渠道为王的年代,光有好货是不行的,就是价格再低,也没有好销量。
雷鸣有点灰心,把高利贷和镇基金会的借款还了,手头还有近两万元资金,不知道做什么好。
西院里只有四个人,罗少武带一个技术工人和王莹整理厂房,其他工人都已经放假回家。
幸好罗少武做主按天计酬,不然近10个工人都要发工资,就更难了。
下午的阳光很毒,气温很高,雷鸣坐在办公室里抽烟,电风扇已经开到最高速,但他的衣服还是湿了一大块。
关键还是销售人员。雷鸣压根就没有销售人员,杜兰这几天要参加面试,所以雷鸣把货直接放在黄叔的店里让他代发。
10万元的贷款压在雷鸣的头上,雷鸣有点透不过气的感觉,10万元,当时一个干部的工资就300多元,一年下来收入大约5000元,10万元,相当于一个干部20年的工资收入。
雷鸣父母几年前建的两层平顶房,有近300平方,加装修也不过花三万多元,父母已经负债累累了。
雷鸣不担心整体亏本,他相信西院就能卖五万元以上,加上存货和现金,他不会因此破产,但生意做不下去,让雄心勃勃的雷鸣焦急。
一个又一个假设被自己否定,雷鸣已经把一包烟抽完。
太阳已经落下,王莹做好了晚饭,过来叫雷鸣去吃。
王莹无依无靠,雷鸣把她交给罗少武安排工作,也没有讲工资待遇,只安排她住一个单间。罗少武和另外一个技术员住外面的大间。
王莹干活起来不比男人差,听话,话又少,虽然姿色上佳,属于让人想入非非的尤物。但大家都知道是雷鸣收留的人,连话都不敢和她多说几句。
罗少武买了一包一斤装的米酒,分倒在简易木桌上的三个碗中,三个男人就分开喝起来。王莹不喝酒,就装饭吃。
菜很简单,只有一个肥肉炒节瓜、卤猪头皮、一个油菜、一个蛋汤。
王莹坐在雷鸣对面,因为还没有洗澡,出汗后的体味很浓,有一股女人成熟的香味,不是那种让人厌恶的味道,但也好不到哪去,毕竟是汗味。
吃了一半,雷鸣就把公司情况说出来。雷鸣打算听一下他们的意见,至少罗少武是学食品加工专业的,虽然木讷,不懂市场营销,但总比雷鸣知道的多一些。
罗少武是一个屁也不放出来。
雷鸣只好问他:“少武,要是你有10万元钱,你会做什么?”
罗少武想也不想,就说:“要是我有那么多钱,那我什么也不干了,回家起一个房子,娶个媳妇,然后象你爷爷一样开个小店,多舒服,什么都不用想了!”
雷鸣大笑起来。
雷鸣又说:“我的意思是借给你10万元,你要还给我的”罗少武红着脸说:“我不会借那么多钱的,要是我做生意失败了,那我一辈子也还不起”雷鸣再次大笑起来,把眼泪都笑下来,这罗少武,真绝了。
王莹和那个技术员也笑翻天了。罗少武也不好意思起来。
笑过之后,大家又埋头吃饭,王莹几次欲言又止,雷鸣示意她:“王莹,有话就说嘛,又没有外人”王莹有点感动,毕竟这句话很能让人感到温暖。
王莹说:“我家也离镇上不远,我们那地方做面条、月饼、榨油、杀猪都有,大家都富裕起来了,要不是我父母生病,我家也不会穷到这地步”说完眼泪流下来。
罗少武说过话茬,说:“这叫多种经营,要是老板想做这些生意,投资也不大,都要一两万元,效益也不可观多少,但如果只做干辣椒一项,我们可能很难维持下去。”
那技术员说他做过面条。
王莹说:“你们这地方根本没多少人吃辣,我们那地方没辣就吃不下饭,人家讲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孩哭闹不吃奶,大家都没办法,后来来了一个老人,老人把辣椒涂到妈妈的*上,让小孩去吸,小孩就吸起奶来不闹了”众人都笑癫了,别看平时王莹不讲话,一讲出来还带色。估计这个笑话在当地太流行了。
王莹很保守,经常穿小圆领的宽大t恤衫,一件也就10来元钱,穿长裤,全身严严实实的。
王莹接着说:“我想,要生意好,一定要把辣椒卖到习惯天天吃辣椒的地区去才行。”
吃过饭,洗过澡,雷鸣就骑单车去镇派出所找黄新龙。
黄新龙正好和几个协警员值班,见雷鸣来了,就叫雷鸣一起打牌,四个人玩三副牌的“升级”打到11点多,黄新龙几人就吃宵夜,五个人要了一个炒牛鞭、一个干鱼仔、一个炸花生,就喝啤酒。
雷鸣问黄新龙,做屠宰场怎么样。
黄新龙直摇头,说:“投入太大,至少要几十万元到百万元,前段时间我们去查了几个地下的屠宰场,没上什么规模,听说已经投资上十万元了,主管是商业局,要办卫生、畜牧、消防、工商、税务,太多了,那生产线还要买专门的机械,要拉电,反正我没胆子做这项目”黄新龙建议雷鸣开一个路边饭店:“你要是开这么一家路边饭店,我帮你找几个妈咪,每天至少帮你拉一台客,保证你亏损不了。小姐多了,你小子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怕你腰不好了!”
雷鸣笑了笑不言语。
雷鸣是想发财,但还没有那种经营风月场所的念头。
雷鸣回到家中,爸爸妈妈都在等他,父母都看到了雷鸣的困难,心里很着急。
妈妈说:“要不咱不干了,你上班以后也没有人管理,如果要外人来管理,恐怕那点收入都不够他们贪污。”
爸爸从源头上帮雷鸣分析:“关键是没有推销出去,干辣椒在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市场,要推销到四川、湖南、贵州这些地方去才行,能不能找几个推销员去推销,或者找那几个方向的客商,不然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局有不少推销方面的人才,但没听说过有谁做过副食品方面的推销”又说:“你要是有门路,帮我们局推销煤碳差不多,现在煤碳产量多了,推销也是个问题”三个人聊了一会,也没什么结果,就睡觉了。
雷鸣躺下许久就是睡不着,干脆拿了一本武侠小说看起来。看完一本小说,已经是凌晨四点钟,才沉沉入睡。
一直到9月份,雷鸣都在为销路发愁,王海叫小弟们到全市各市场去活动,把经销干辣椒的商户都关照了一遍,要地以后不能经销其它商户的干辣椒,否则后果自负。商户们也自觉进纳怀实业的干辣椒,因为纳怀实业的货好价低,赚头大,但销量还是一直上不去,在没有新加工的情况下,库存还有七千多斤。
本省市场就那么大,怎么折腾都不会有大的起色。雷鸣试着到菜市去卖青辣椒,一天也赚几百元,但是他不可能天天去做那个苦力营生。
9月1日,是雷鸣去武县看分配结果的日子,雷鸣吃过早饭,在西院呆到10点多,才到县人事局去。
第24章再起炉灶
雷鸣到县政府大院内人事局的时候,已经近12点钟,大部分看分配结果的毕业生已经离开,人事局办公楼的走廊上一个人也没有。
雷鸣走进干部科办公室,办公室里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在整理档案。见雷鸣进来,青年男子就过来招呼。
“要办什么事?”
“我叫雷鸣,要看分配结果”“你就是雷鸣?”
在整理档案的中年女人看过来。
“我就是”雷鸣说。
直到很多年以后,雷鸣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他。全部近200个毕业生中,雷鸣是受到米县长“特别关照“的一个,要不是县委潘书记交代所有的法律专业毕业生都要分到“公检法司”米县长可能会把雷鸣分到他所能见到的最差的最远的单位去。
雷鸣被分到武县司法局,要求9月15日前报到。雷鸣直接就领取了介绍信。
“公检法司”俗称“司法机关”但公安有警官、检察院有检察官、法院有法官,司法局在字面上没有官。可见司法局在司法机关中的地位了。
有的干部连司法局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可以说,司法局没有特权,更没有什么油水。
今年县里来了两个法律本科毕业生,都是三流大学毕业的,都分到县法院去了,六个法律大专毕业生,其中法院要了三个,检察院要了两个,雷鸣被米副县长指定分到司法局,公安局要的都是公安专业的毕业生。
今年还有9个法律中专毕业生,也都分到法院和检察院,只有雷鸣一个人分到司法局。
雷鸣不知道这个结果,所以他也没多想。
城关镇镇长把事情前后都告诉了米县长,米县长得知雷鸣今年毕业分配,就给他摆了一道。
县人事局的人也纳闷,这个小伙子怎么得罪了姓米的。
雷鸣没有想那么多,他也不知道那么多。
回到家中,告诉了家人,就到西院忙去了。
太爷没说什么,爷爷奶奶没说什么,妈妈也没说什么,就是爸爸在晚上吃饭时,在饭桌上和雷鸣谈了一会:“司法局我没什么印象,好象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还有什么调解之类的吧,你不是喜欢当律师吗?那也还可以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都会有前途的,我们局几个局领导,除开一个副书记外,其它都是从基层做出来的,我大小也是个处级干部,我是从基建队做起的”“实业公司的事,你上班后就少管些,法人代表是你妈妈,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业余时间你可以管一管,上班时间你不能管,不能影响你工作”雷鸣低头吃饭,对父母的话,他一个劲地“嗯”雷鸣只告诉父母还欠外债5万元,如果他们知道还欠10万元,雷鸣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
父母对雷鸣三兄妹没怎么管教,可以说管教极松。雷鸣他们在外面干了坏事,父母也不会责怪太多,他们认为儿女自己会有他们的思想,只要不犯法,就不会太严格地管理。
但是,励志教育却不少,从大道理上的为人民服务到小家庭的光宗耀祖,都没少灌输给他们,小时候,只要发现有叫化子从村里经过,父母都要带他们出来教育一番,村里或者社会上发生了违法犯罪的事,父母也会让他们分析并查找原因。
父母不知道的是,正是他们讲过太多的案例,让雷鸣从小就对反侦查有了研究,以致于后来对法律产生了兴趣。这是雷鸣的秘密。
如果以应试教育为衡量标准,至少他们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雷鸣好歹也算考出去了,弟弟雷宁考上了重点大学,妹妹准备升高三了,是全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成绩在年级也是中上水平,如果不出意外,也会是重点大学的料子。
吃过晚饭,雷鸣就去西院,从家里到西院,不到200米的路程。
路上不少人家已经吃过晚饭,到公路上乘凉来了,见到雷鸣,纷纷打招呼。
罗少武他们已经吃过饭了,王莹在洗澡,雷鸣就和罗少武坐在院子里谈事情。
罗少武说榨油机已经调试好了,今天已经试榨一次,效果不错,明天就可以对外加工:“如果这一季能榨一万斤花生,也有五千元利润”纳怀村民素来有自己种花生的习惯,但往年都运到粮站去换油,今年雷鸣买了一台二手榨油机,村民能吃上自己种的花生榨出的花生油,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没有象往年一样用花生换油,等雷鸣对外加工后再说。
别的地方加工费要收一斤一元,花生麸还无偿给工坊,雷鸣定价也是一元,但花生麸还给农户,或者按三角一斤收购。
按雷鸣估计,上榨油机械投资2000多元,这一季至少能收回成本,就赚机械钱。
不一会,王莹就过来了,王莹刚刚洗过澡,头发还是湿的,披散下来,穿了一件连衣裙,象一个大学生。
雷鸣见人齐了,就交代,明天起王莹去市场管理门面,明天一早就出发,要带行李,西院由罗少武和技工两人负责。
西院现在也没什么事,大家也没有意见,何况大家都希望少老板早日盈利。
王莹经历了太多事情,已经放开了,这个这么帅的少老板两次救了自己,她早就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她,所以直到现在,她都没有讲过劳动薪酬。
罗少武见雷鸣把事情交代完毕才八点多钟,就提议马上开始榨油,因为已经有一些农户已经把花生米送来了,罗少武也做好了烘干等前期工作。
雷鸣也不反对,几人马上打开榨油车间通往公路的大门,装机启动,不一会,油香就飘流在附近的村户,纳凉的人们纷纷过来围观,看到纯净的花生油从管子流出,大家都很兴奋,纷纷赞扬雷鸣为大家做了件好事。雷鸣就给大伙发烟。
以前大家到粮站换油,大家总觉得不放心,不知道油里掺了多少水,是不是用好花生榨出油,有的人甚至去几十里外的地方去榨油。
直到晚上12点多,围观的人才渐渐散开。雷鸣估算,附近差不多500户人,按每户榨100斤计,就有5万斤,就算只有3万斤的量,利润也不错,毕竟前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看来上一些短平快的、本地农村需要的项目才是正道。
第二天一早,雷鸣就去叫王莹,王莹只带那个从酒家里逃出来时带有挎包,还是穿昨天晚上洗澡后换上的连衣裙,关发绑在脑后。连衣裙把她的身材衬托得淋漓尽致,让雷鸣觉得一阵眩晕。
要不是王莹说她已经有了小孩,没有人会认为小腹扁平的王莹已经为人母,其实王莹也刚刚满20岁,为了结婚,她家人帮她改大了年龄。
上午九点,雷鸣和王莹就到了十里亭菜市在干货区刚刚租下的门面。
门面是王海帮忙租下的,位置中上,但全市场租金最低。门面分两开间,上下两层楼,内部有楼梯,楼下有50平方米,都是铺面,楼上面积稍微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