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部分阅读

作品:作秀为王|作者:芒果开动|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04:08:43|下载:作秀为王TXT下载
  思易约憾疾唤邮埽勖侨ゴ帐裁慈饶职。

  虽然,此次唐僧化缘被评论称为“精确点捐”——指向性非常明确的请求捐助——正如辽宁农民为救重病女儿写信求助6大富豪。形式之上添置唐僧一角,引人关注,但也只是丰富了看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因为,被唐僧“将了一军”的名人们已有防身之术,这正是辽宁农民求助事件中6大富豪提供的范本——石沉大海水波不兴能奈我何,更使比特背上“道德绑架”的骂名。

  其中的关键,笔者认为,唐僧化缘的点子不是不好,而是不新,拾人牙慧。试想,如果之前没有辽宁农民的写信求助6大富豪,此次唐僧化缘属于首创,那么,结果肯定大不一样,被“逼宫”的名人至少会有一人站出来,就像辽宁农民所求助的6大富豪中的一位一样,在媒体的大力追踪之下,最终表示愿意捐献。

  因为,他们也承受不起媒体铺天盖地的“为富不仁”的质疑啊!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光杆司令的头脑风暴(1)

  在招聘秀刚进入高潮时,应聘的人群中挤进来一个小个子男子,这人可不是来应聘的,他是《知音?打工》杂志的一名编辑,3年前就在他们的《知音?打工》上看过《无人喝彩,深圳作秀大王有明天吗?》一文。这次来深圳出差,在报纸的招聘公告上看到比特的公司要招人,便专门跑过来要会会这位大名鼎鼎的作秀大王,更要看看比特的招聘与别人有何另类之处。比特很是高兴,没想到小个子编辑更是兴奋,硬拉着比特一起吃中午饭。

  小个子编辑爆发力很强,在饭桌上,他拍打着比特的背,不停地嚷嚷着:你比特啊!真是没有想到你会有今天!我回去一定再给你写一篇《深圳作秀大王有明天》!

  两人在饭馆里引吭高歌,引得就餐的人和店员侧目而视。

  2006年9月12日下午4点,深圳市作秀时代企业策划顾问有限公司的最后一个业务员拿着工资,扬长而去。比特重新成为光杆司令。他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得重新招聘合适的人加入这个特别的公司。

  半个小时后,朋友破门而入:你比特招人是很难的!你头脑太不正常,头脑正常的人与你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更别说与你默契合作了。你就是去深圳最大的人才市场,也难招聘到适合你的人。

  这一句话让比特心里一动:两年前曾为一家婚介所招聘高级红娘就搞得红红火火,我何不为自己公司也来一场出彩的招聘秀?说不定这样就很容易招到理想中的另类分子了。

  怎么出彩?比特眉毛拧成两股绳,嘴里叨咕着招人,招另类人,另类招人。突然,他一拍大腿:看手相选人!对!找个算命先生,不,找个人假扮算命先生!

  比特的得意还没有抹去,沉思状的他就开始兀自嘿嘿乐开了:老张!——那个曾在百丐宴上帮过他忙的张哥,留有小胡子,个头也不高,平时还戴副眼镜,如果给他简单化装一下,肯定像个会看相的算命先生。

  此时,比特心里的那份甜蜜怎么也兜不住,乐得心花都漾出脸来了。

  可又一琢磨,老头?看手相?比特觉得还是有些欠缺:少了一样东西。美女!对,就是美女,这是比特永不懈怠的主题。习惯性思维让比特在策划里有了新的元素,并重新排列组合:老头、美女、看手相、招聘。

  色香味俱全。

  招聘不看学历只看手相,美女优先丑男靠后——这些元素的糅合,准能发酵出一篇不错的新闻来,对此,比特自信满满。可看相能见报吗?显然不能,报纸不会堂皇地宣扬迷信的。比特陷入沉思。

  给看相找个光明的理由,给看相找个光明的理由……比特心里不停地提醒自己。

  公司应该招聘些机灵的人,悟性一定要好。

  机灵。

  比特如醍醐灌顶:何不假借看手相来试探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口才和心态呢?况且新闻点也没问题了。

  幌子中的幌子,高!

  比特为这个高潮迭起的头脑风暴最终落定而兴奋不已。

  看手相实为考验应变力

  当晚,比特打了张哥的电话:“张哥,为报答以往你对小弟的支持,我现在想把你策划成为一名新闻人物……”但没想到老张对这个做法评价不高:“太丢人,不去!好赖我也是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啊。”

  比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操刀上阵。临了,还在网上约了两位美女网友前往助阵。

  20日,近9时,比特套上乌黑的长马褂,竖着衣领,戴着墨镜,在镜子前左转右转检查了一下行头,然后肩上斜挎一个黄色帆布背包,提上几个小展版,肩膀上扛着一幅米长的喷绘壁挂,急匆匆跑到公司楼下,与坐在出租车里的两位美女助手直奔位于罗湖区宝安北路的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

  比特的招聘展位是在前几天通过电话和传真预订的,他找到8号接待窗口,把名片递过去,女工作人员一看比特的名片,不顾比特还在眼前,大声招来同伴:“快看,快看!就是这个人。”原来,他们早在比特传真给他们的资料上了解到了这个怪人的奇趣故事。

  光杆司令的头脑风暴(2)

  比特在窗外笑了:我比特就是牛,有哪个人的名片能产生这种反应?

  比特交了700元,办理完手续,带着两美女以及应邀前来帮忙的曾先生走进了招聘大厅。比特的展位在厕所旁边,地儿有点偏。但他不着急布置场景,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一个短信:深圳人才大市场五楼g01展位有一公司另类招聘,不限性别年龄学历,限缘分,且看手相选人才,还美女优先丑男靠后。这是一个报料短信,比特念了两遍,就传递给了旁边的曾先生。

  曾先生按照比特的安排,反复看了几遍短信内容,站到墙角向深圳各大媒体报料。这时,比特与两位美女紧急布置场景,那幅巨大壁挂上,比特的漫画头像格外显眼。比特做事向来考虑周密,这不,连《南方都市报》对他“百丐宴”事件四个整版的报道他都悬挂在了展位的前沿上。

  在布置场景之前,比特的展位前就已经有20多人围观,他们是在深圳人才网和《深圳特区报》上看到作秀时代公司的招聘信息的,而且其中有不少人早知道比特其人。当一看见“美女优先,丑男靠后”的展牌,有更多人蜂拥而来。

  万事俱备,只差记者。

  比特看媒体的人还没有到,就让两助手先应付着前来应聘者的咨询,每接收一份简历的同时送人一张比特的个性名片,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回去在网络上多多了解公司背景,最好把一些想法和照片发至比特公司的邮箱。

  10点半,《深圳商报》、《晶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记者纷纷到场,看比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就问:“不是看手相招聘吗?怎么没有动静?”

  比特抬眼一看,记者已经基本到场了,就让其中一个美女让开座位,煞有其事地坐下来。

  第一位坐在比特面前应征的,是位气质不错的女孩。

  比特接过女孩的简历表瞟了一眼,右手伸向女孩:“把手伸过来,我看看你的手。”

  “干吗?”美女在大庭广众之下脸红了。

  比特没有正面回答:“你是不是没有洗手啊?”

  美女:“是没洗。”这女孩还挺机灵,坚持不伸手。

  比特笑笑,把手放下,对她说:“其实我不是真的要看你的手,我也不懂相术,只是想借此看你的反应,看你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我们公司的业务比较特别一些,要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技巧,脸皮也要厚。看你还是满机灵的,你过关了。给一张我的名片,你回去好好看看我们公司的网站,有兴趣就给我发一封邮件过来,写写你的感想,我们会在适当时候再通知你到公司面试。”

  比特低头在美女的简历上刚打了一个记号,抬头看见一名二三十岁的男子一脸笑容坐在眼前。

  比特: “把手伸给我。”

  男子: “给你看吧。”

  比特: “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男子得意地说: “看手相嘛,记者告诉我的。”

  比特: “你既然知道,就不用看了。”

  男子放下简历,要了张比特的名片,挤出人群。

  这时有一小伙递上一张简历,但并不坐下,他站着对比特说:“我朋友小黄很崇拜你,但今天她来不了,让我把简历从关外送来。”

  比特高兴地收下了。

  半个小时后,比特的电话响了:“比特先生吗?我是应聘你们业务拓展员的小张,刚才已经把我的简历交给你们一位小姐,然后回家看了你的网站,我喜欢你的做法和理念,想中午请你吃饭,单独聊聊。”

  比特在忙,谢绝了。

  过了20多分钟,30多岁的小张打车返回来,满头大汗喘着粗气从后面挤到比特面前,激动地讲了他的信心。比特答应过几天让他到公司谈谈。

  彻夜监控媒体报道

  简历一摞一摞地增加,比特看看差不多了,收摊要离去。围观的人群没有走,有些年轻人被比特的行为调动得热血沸腾,竟然要求比特给他们这些求职的年轻人讲几句话。

  比特也不含糊,张口就一句:“态度决定成败!”

  比特说:“年轻人找工作,要学会创造差异。要仔细想想自己能否给公司创造价值,如果能,就要缠到底。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你们不要灰心。我刚来深圳的时候……”

  比特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他刚来深圳的苦况:几年前,他来深圳的时候,从火车站一下车,身上就剩下137元,买了一份6元的地图,心疼了半天。开始找不到工作,小旅店的老板饭量小,每次叫快餐都让人家多加一些饭,然后分一半给比特。比特吃得很开心——虽然吃不饱,重要的是饿不死。

  一阵忆苦思甜,一片掌声如雷。

  下午1点20分,招聘圆满结束,这时比特他们才发现,早在一小时前其他招聘单位全撤光了。

  包括与小个子编辑同行的男子,一行6人在一家酒店吃喝到下午3点才回到比特的公司。比特数了一下收上来的简历,足足有600多份。比特打开电脑,qq人头攒动,比特加网友加到手软。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比特打开邮箱,发现里面只有10份网友的感想。这出乎比特意料之外。

  但比特的终极期待并不在这里,比特更关注新闻是如何报道他的。从次日凌晨1点钟开始,比特就开始坐在电脑前,监控几个门户网站对招聘秀的报道。

  几天来的疲劳和亢奋交织着,一感觉到困倦,比特就钻进洗手间冲凉,清醒一阵,再进去,再清醒……来来回回折腾到天亮。

  8点钟,比特看看新闻基本稳定下来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想象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就已经鼾声大起了。离比特几十米之隔的街道上、各大街口、角落的行人、公司上班的人都在传阅着来自深圳各大报纸报道的“比特作秀”的新闻。深圳新闻网做了《作秀大王比特开公司招聘看手相美女优先》一文:

  “‘作秀大王’比特开公司了,9月20日,他还在深圳人才大市场举办了一场另类的招聘,‘不限性别年龄学历,限缘分,且看手相选人才。’而且大胆地在招聘展位上贴出了‘美女优先,丑男靠后’的标语,声称想招到‘有缘分,能碰出火花的’、‘脸皮厚’的志同道合者合作。”新浪、搜狐、东方网、新华网、“美眉秀”等大大小小的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

  《深圳商报》的《新闻策划公司招工不看学历看手相》的导语是这样写的:“这家公司招聘员工不看学历只看手相!昨日,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的众多求职者纷纷涌至一家策划公司的招聘摊位。这家自称为‘中国首家专门制造新闻事件的策划公司’的现场招聘,引起了众多求职者的热议。有求职者质疑:这家公司到底是在招员工还是在‘作秀’?”

  9月22日,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节目以《不看学历看手相,不论能力论缘分》为题,点评了“招聘秀”。

  马斌说:“这话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广告词。《深圳商报》说,这家公司的名字就挺逗,叫做深圳市作秀时代企业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招聘会上,应聘人递上个人简历和求职书后,招聘部门突然冒出一句:请伸出手来看看你的手相!招聘摊前还挂着个大广告牌呢,上面写着:不看学历看手相,不论能力论缘分。这么多的招聘者原来是被这句个性的广告词给吸引过来了。应聘人要注意了,招聘公司应聘还要看手相,能聪明到哪去!”

  不知是北京离深圳太远,还是马斌离深圳太远了——比特找的就是聪明人,而且招来了不仅聪明的人。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公司成员从零回归到零

  上午9时,比特刚躺下一个小时,“笃笃笃”敲门声响起,还在睡梦中的比特醒来:“谁?干吗?”

  女声回答:“我来面试的。”

  比特迷糊中记得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通知人前来公司面试:“没有人通知你啊,是谁让你来的?”但不管怎样,有人这么有勇气找上门来,也是个可造之才,“在隔壁的助听器公司等一会吧。”

  比特跳起来,冲进洗手间,匆匆冲洗完,打开门,却不见人影——比特至今疑惑这个事情。

  比特重新倒下,很快又被手机铃声给吵醒了,男音:“比特老师,我是应聘的,现在你公司门口,你在公司吗?”

  比特:“我没通知你啊。”

  男音:“是没有通知,可我想要见见你。能不能进你公司不要紧,能与你说上几分钟话也是我的心愿。”

  比特将办公室门打开,进来一个身材高瘦的男孩,书生气很浓重,一看就像是贫困人家的孩子,显得很不自信,不够阳光。聊了十多分钟左右,比特没有留下他,但他还是满意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不停地有人来应聘,有通知的,有没有通知的,比特一概接见,最后只选定了两位:一位是小张,一位是小黄。

  比特说:选这两个人也是缘分。

  结果是,小张干了3天,小黄干了21天,都陆续离开了。

  比特说了对应的话:辞退两个人也是缘分。

  对于两个人的离去,比特说,我很挑剔,也很难伺候。自己出格,却要求别人完美。

  小黄对这个事情是这么看的:“他说我懒,这个有一点,我不怎么喜欢动。可我不是他说的那么高姿态的。”

  比特说的高姿态是说不好学。

  对于小张,比特是深感可惜的:他是个不错的人,傻得可爱也可气。

  小张来公司上班前,比特跟他实话实说:公司不用按时上班,晚来会儿早走会儿都可以,我10点钟才会起床,你要是没有什么事情就10点来,来不了给打个电话就行了。

  小张以为这是比特的客气话。

  第一天上班,小张就“迟到了”10分钟,进门的时候,满身是汗。

  比特问:“怎么热得这么狠?”

  小张:“在楼下跟出租车司机吵架了,我跟他说迟到了,他还给我绕圈子,害我迟到还收我30元!”

  比特又好气,又好笑。但对他这个特点,比特是很满意的——小伙做事认真。

  但没有两天,小张就露出他另外的缺点来了:莽撞。

  比特的公司主旨在于策划,在跟客户签订合同之前,一切准备都是谨慎小心进行的,有时候对策划的点子还要保密。

  比特说,小张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莽撞了,急功近利,铺垫做得少。

  两人终于无法再在一起合作。

  比特说:总得有人抬轿子,但不能总我自己来抬。

  事后,小张说:“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矛盾,只是在理念上有点儿区别。我走的时候,就跟他说,别一个劲儿穿黑衣黑裤子,买点别的衣服吧!”

  比特再次成孤家寡人。

  公司成员从零开始又回到零,比特在这个招聘会上得到了什么?

  比特说:近千个qq网友和持续不断的外地作秀邀请。

  对于比特,这700元的招聘费,值了。

  记者有话说:频繁出场,成了媒体的鸡肋

  是不是在作秀,不仅仅是求职者关心的问题。其实媒体面对比特的这场“招聘秀”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处理,也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比特作秀带有明显的商业痕迹,考验着公众的分辨力和媒体的抗诱惑力。

  媒体的新闻部,自然不愿意成为比特的“广告部”。但从新闻角度看,比特用看手相来测试应聘者是否机灵,这个点子的确很巧妙、很有趣,如果不报道,无疑又漏了一条好新闻。于是,比特在成名的同时,也成了捧红他的媒体的鸡肋。

  在比特的这场秀上,媒体遭遇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尴尬。如此考验媒体,这对比特来说,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假如比特失去了媒体的支持,遭封杀的话,那么他的策划、他的商业目的,也就无从达到。

  如果比特还如此坚持张扬地挂出自己的名字,招摇过市的话,长此以往,新闻很难说能够对比特这个人保持长久的兴趣——喜新厌旧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属性。更何况媒体对比特本人的兴趣度早已经过去,它们只是看中了比特制造的事件本身。

  这次“招聘秀”,尽管好几家媒体都派出记者去采访了,但并没有见报。包括此前比特在深圳的许多精彩策划和“秀”,都没有出现在《晶报》的新闻上,原因也在于比特太过于抛头露面了,《晶报》宁可失去一个好新闻,也不做比特公司的免费广告部。所以,在新闻事件中有比特在场,无疑是画蛇添足:不停地被重复报道过的人,出现在事件中,会降低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

  所以,从新闻角度看,在未来的“秀”策划中,比特最好隐退到事件背后,让商业操作本身直接面对媒体的追击,如此才能消除新闻媒体的疑虑。而报道的顺利,就是比特的赢利。这是比特缺席的在场——这是从显身退居到幕后的策划方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特不能再做自己的“萧何”了。

  比特的这种失败,对策划界来说,也是一个教训。

  一个成功的策划者,可以在策划事件出来的时候,还在外地旅游,或者正在家里睡大觉。策划者不是明星,不是主持人,他没有必要在场——特别是做这种媒体策划的策划者,新闻注定了他必须成为幕后戴着墨镜的人。

  个人的策划风格越是隐藏得好,就越接近成功。在新闻事件的策划上成名,对个人的经济和自身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媒体也需要广告来赚钱,当它发现自己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后,它就会截断这条路。

  成功的策划人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很难预测,如果这本《作秀为王》面世后,比特的业务量是否能够增加。因为它可能在让比特成名的同时,让他的策划难度增加。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厕所里的火花

  2006年10月27日晚9时,比特坐在餐馆包房里看广东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作秀大王”的另类人生》,边看边不时地连连发出大声:“啊呀,这镜头没拍好!”“可惜了!我忘记说一句话了。”……

  这个专题片持续了六七分钟,是从26日那天下午比特在深圳的天安数码城澳葡街风味酒家的厕所秀开始讲起,用资料图片链接比特几年来在深圳的作秀活动。

  节目的诞生,要追溯到10月24日晚上。

  那天比特被哥儿们叫去水疗馆休闲。在大堂,哥儿们一脸兴奋,说刚才发现一个不错的广告位,还激动地强调说是很有价值、很有意思、谁的眼神都躲不开的广告位,让比特猜。

  比特哪里猜得着,左顾右盼没发现广告的影子。

  哥儿们笑笑,乐颠颠地把比特带到厕所。比特推门进去一看,厕所里真的有个广告牌子。位置就在侧墙上纸筒的上方,这是个多功能的广告牌,下面有三个挂钩,用来挂手机、包、衣服之类的轻便随身物。上面是镶在镜框里的广告,制作非常精致,档次很高。细看广告内容,原来是厕所广告位在招租。比特笑了起来:有点我的风格。

  看比特并不太感冒,哥儿们就给比特讲了些有关厕所广告的信息。

  厕所广告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在欧美一些国家,厕所广告做得很漂亮。日本有些地方的厕所,直接就将厕所的造型做成一个公司的标记图样。但在中国,厕所广告从一开始就被滥用了,国人喜欢在厕所里乱涂乱画,比如:在厕所里写些黄色段子,或者写讨厌的人的名字,再画些乱七八糟的恶搞图样,这是一直以来的中国厕所文化。

  由于一直遭受恶搞,国内厕所文化一直受到歧视。直到近几年,有些墙壁嗜好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在厕所里写小说,这时候,厕所文明才渐渐受到重视。有些不正当的生意人马上注意到了厕所广告的价值,在一些装修豪华的厕所开始做广告,把广告做成了“城市牛皮癣”,有些人居然还在大学女厕所里贴修复处女膜广告,引起一片哗然。

  朋友还在后面絮絮叨叨厕所广告位的好处,比特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好的,我要做广告,就做到便池对面的门上,让人蹲下后不得不看,除非他是盲人。我就不怕他们拿烟头烫我,朝我吐口水。

  哥儿们让比特投钱去做广告:这比你找业务员强多了!

  比特一听要自己投钱,心里就嘀咕开了。但他还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第二天打电话给厕所广告招租公司。

  神速般地来了两个人,一个老头,一个年纪跟比特相仿。

  比特咨询了一番,才明白政府正在清理户外广告,不管合同是否到期,都要拆除。这爷儿俩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做厕所广告。把广告做在厕所里,政府管不着。

  这两个人在办公室看了比特的网站,了解了比特的背景,比特就建议两家合作,免费给他们策划新闻,热炒他们的公司,而他们得在招商广告上,让出三分之一的位置来给比特的公司做广告。

  两人回去了,第二天将合同稿给比特发了过来:他们的厕所广告位可以按5折租给比特,即240元一个,酒店地址任意挑选,厕所位置任意挑选,另外还赠送100块正在招租的广告牌上的三分之一位置给比特用。

  比特一听,这买卖不错!

  但比特又发现合同稿中有一条款自己不能接受:如果工商局查起来,造成损失,由比特单方面承担。原来这家公司没有广告发布权。他们的理由是,比特太能折腾,太惹眼了,如果换成医疗、影讯、化妆品等广告,就可能不会引起工商管理部门的注意,很少会有这方面的麻烦。

  这个条件让比特把拿不稳,比特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合作机会。

  一个文明厕所广告的诞生(1)

  刚回绝了合作计划,比特的电话响了。是广东电视台的编导,打来电话问是否能够接受专访。这给比特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从痛惜厕所广告流产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他们没有牌照都能做,为什么我有牌照不能做呢?我还有媒体喜欢呢!

  他决定用厕所广告创意来做一次秀,说不定这还能引领中国厕所广告的改革呢。

  比特事先找了几家人气比较旺的酒店探了探路,有些不敢做,有些说要考虑一下,只有澳葡街风味酒家的老板邝国彬一听这个建议,就直起身子来说:“好,好,这个有点意思!”

  邝总一直在寻找一些创新的想法,来宣传他的澳葡街。但传统的媒体硬广告的方式见效并不大,这几个月投了许多广告都没有给他带来回头客。他也想过一些另类创意,比如在澳葡街门口养两只小猪,旁边放些食物,让来酒店吃饭的小朋友在门口喂小猪,培养爱心,也给他们带来乐趣。他想,或许一到周末,孩子就会缠着父母要来看小猪了。

  这个方案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比特就找上门了。邝总一听比特的建议,马上拍手赞成。他想啊,顾客在厕所待那么好几分钟,也怪无聊的,何不弄些好玩的东西,给解解闷呢?指不定客人见了这个厕所广告,觉得新奇,回去给朋友说了澳葡街的厕所有新奇的事情,这也算是口碑了。

  在邝总看来,餐饮文化不单是吃这么简单的,它必须像文化一样具有延伸性,而从餐饮走向文化就必须有独特之处,必须创新,才能吸引顾客。虽然他目前的生意很是红火,但这也是他不断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菜肴换来的。邝总不能让自己停下创新的步伐,按照他的话说: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进则退。

  比特见邝总对特别的创意比较感兴趣,就来劲儿了。于是,拿厕所广告古今中外地海侃一通。

  比特认为中国国内厕所那些牛皮癣和不文明的广告,都破坏了厕所广告的文明,厕所广告由于它独特的环境,应该需要有独特的创意才行,在厕所里贴文化广告,的确美观,但是效果并不好。值得借鉴的是厕所有趣的公益广告或者是漫画、笑话。但这些都不如比特想得妙:把自己从厕所介绍出去,用厕所来提升一个人的知名度,这在国内肯定是首例。

  这事搁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头像放在厕所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厕所是个不干净的、晦气的地方,把自己的头像放在那里不就是自找晦气吗?比特不这么看,在他眼里,厕所是个作秀的好地方,这个特殊的地方,匹配一个特殊的人是合适的:有谁看见过一个人把自己的大头像挂在厕所里的?一个大男人的头像笑呵呵地看着如厕者蹲在那里方便,必然会引起争议,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新闻点啊!

  邝总听得津津有味。

  比特一看事情有眉目,立马编辑了一个短信告诉熟悉的记者:比特要做厕所广告了!几分钟后,几盆冷水泼过来:到处都有厕所广告,你比特贴上去也不新奇。

  比特不甘心,死死咬着这个创意不放。

  干吗不在广告语、广告图片上下点功夫呢?

  比特想起来一个报纸报道过的宠物俱乐部的广告语:“养个男人还不如养条狗”,这个具有争议性质的广告语马上引来了媒体报道。比特对此记忆尤深。

  最经典的就是几年前在华强北深纺大厦旁的一个广告位,贴出来的招租广告几个月都没有人找上门来,结果一家广告公司包了这个广告位,打出一个广告语“等你来包”,还附有挑逗性的女子图片一张。这个广告语引来了媒体,紧接着又引来了工商局的人予以阻止。但那广告位不出一周时间,就被一家独具慧眼的企业高价租了下来,直到现在,很多人在途经那个广告牌时还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十几分钟之后,比特的创意升级了,手中的手机重新出现了一个短信:酒店厕所便池前大头像海报上广告语“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惹尴尬。地址:深圳市深南西路天安数码时代大厦裙楼二楼澳葡街风味酒家,找邝总。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一个文明厕所广告的诞生(2)

  几分钟内,比特手机短信铃声大作。

  比特慢条斯理地拿起手机,如同他意料的一样,记者们大为兴奋。

  比特再跟邝总落实第二天另类秀的策划,接着打电话给广东电视台。

  比特连夜到喷绘公司制作了200张a3大小的广告海报,将广告画面设计为比特本人漫画头像,头顶上是一行大字:“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

  头像下面就是两段文字:“比特其人:比特先生,另类广告策划人,专门策划影响力事件,被媒体戏称为作秀大王。曾成功策划深圳百丐宴、深圳高交会巨人秀、深圳高交会乞丐秀、华强北卖屁股秀等多起热点新闻事件,国内外数百家主流媒体有过专访或报道。在百度搜索作秀大王比特、头脑不正常、13556863212……。”再下面就是:“作秀大王有话说:因为有竞争,所以要广告……所以我只愿为好的产品(和服务)出谋划策。还有,因为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所以不要太计较哭的时候样子是否太难看。”

  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

  26日中午12点多。

  比特和深圳新闻网、广东电视台等几家媒体的记者、编导聚居在天安数码大厦的澳葡街包房里吃饭。服务员来来回回地听从比特的指挥,先在厕所去贴十几张广告投石问路。男服务员到男厕所,女服务员到女厕所,很快就把十几张小海报给贴上了。留出的几十个厕所位置,他要在吃完饭亲自去贴,好给记者拍下来。

  记者进去体验了一下,一抬头,就看见比特的大头像,黑乎乎地冲着自己怪笑,最上面写着“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下面就是比特的介绍。即使有文字解释不看隐私,记者还是感觉好像有人看着自己上厕所似的,很是别扭。

  在洗手间首先发现该广告的几个顾客感觉各不相同,有些觉得别扭,有些觉得新奇,有些说:很有必要,因为蹲厕所很无聊,可以看看解解闷儿。一位年轻的女孩子进去几分钟后出来,记者拦住她问看见作秀大王的广告没有。女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一抬头就吓了一跳,居然有个男人的头这么直对着我看,怪可怕的。但仔细看看文字,还蛮好玩的……”

  看到广告的大姐倒是蛮兴奋的:“厕所里有这么好玩的东西,的确不错……”男厕所反应就比较平淡,先生进去,出来后说:创意不错,可以解解闷儿,跟朋友还能有话题说呢。

  27日,深圳报纸纷纷报道。《深圳商报》《深圳作秀大王将自己头像广告贴进女厕所》,深圳新闻网《“作秀大王”比特将广告贴进厕所专门宣传自己》。

  报道出来后,引来了一些评论。

  大江网有评论《如此开发女食客“新灵感”,荒唐》:

  令人惊诧莫名的倒是酒店老板的那番高论(酒店老板:之所以免费提供场地给比特做个人广告,是想引导食客的新思维,开发食客的新灵感)。笔者左思右想,始终不得其解。从报纸配文图片来看,广告上的比特大胡子一个,脸上的肌肉被勉强挤出的笑容拉扯得七零八落。说得难听点,整个儿一个疑似拉登。试想,女食客与亲朋好友欢聚之际,为解一时内急,难免匆匆如厕。可人家猛一抬头,见到广告上一个龇牙咧嘴的家伙正冲着自己傻笑,那不知该有多别扭、多尴尬?

  还有,那句抓人眼球的广告语。“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字句间分明充满公开挑逗、调戏异性的意味。在这种低俗的语境中,绝大多数女食客估计惟恐避之不及,哪能开发出什么“新思维”、“新灵感”来?

  这位评论者只说对了一部分人的感受,但并不完全理解上厕所的人,更不理解比特。

  27日傍晚,广东电视台的人打来电话,让比特当晚九时留意广东电视台的报道。比特这才急慌慌地邀上几个朋友到处找有电视包房的餐馆,边吃饭边等着看报道。标题为《“作秀大王”的另类人生》的专题有六七分钟长,报道了此次厕所广告的策划活动,还有比特个人在几年里所做的策划案例。

  主持人最后的导语是这么说的:没错。人活一辈子,总得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张扬一点有什么不行呢?何况,一个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利用好了还可以创造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没理由不鼓励这些有想法的人。好好干吧,加油!

  事后,比特一直没忘记他的厕所广告。过了两天,比特还特地回到澳葡街厕所去看看,发现他的广告牌还好好地挂在厕所里,没有人拿烟头去烫他的脸,也没有人吐口水。比特很是庆幸,把这个现象解释为:选择厕所所在的环境很重要,澳蒲街酒楼来的都是白领,素质比较高。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记者有话说:揪着新闻的耳朵

  “不为看你隐私,只为你看广告”。这句广告语,正是比特此次策划的亮点,如果没有这个点睛之笔,比特连上新闻的机会都没有。而至于厕所广告真的能否开发“新思维”,不是比特的原意,比特不管,他只在乎能不能吸引媒体的注意。

  比特来深圳拼搏了几年,对媒体的脾气已经摸得很透了。他懂得好的新闻媒体,是不会置好新闻于不顾的。他走到今天,不需要找关系见报,不在乎新闻版面是否紧张,他只关心他的事情够不够大,够不够好,新不新奇,好不好玩。除此外,他不在乎其他。就像他自己扬言的那样: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比特这个比喻把自己和新闻媒体的关系都搭进去了,他就是那个会哭的孩子,而媒体就是母亲。媒体成就了比特的名气,而他是靠智慧的“哭”才找到了“妈妈”。

  现在的“比特”已经渐渐长大,从嗷嗷待哺的哭叫,到调皮捣蛋地揪着媒体的耳朵,呼唤视听的注意,他已经能熟练地从各个方面吸引媒体的注意力:活动没有出彩处,那就玩文字游戏,文字不行,那就用图片,图片不好,那就用道具,道具不行那就用人物……比特相信总有行的时候。

  比特自信地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人们,世界不是缺乏有意思的事情,而是缺乏发现有意思事情的眼睛和头脑。比特就有这样的眼睛和头脑,为此他能让媒体胃口大开。

  从嗷嗷待哺到揪着新闻的耳朵,比特的作秀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从迎合媒体的口味,到主动影响媒体的胃口,不能不说,比特为平民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打了头阵。

  但令人担心的是,比特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网络,他的风格已被悉知,有些媒体会为了转换观众的视觉,特意不报道比特策划的活动,这是新闻的怪脾气。有时即使他藏到了幕后,有些媒体都很容易识破,一来是因为熟悉风格,二来是媒体之间的交流合作紧密——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

  比特扬言要将他的秀,推广到大江南北,甚至走向世界,这也许是个让媒体缓解视听疲劳的好办法。能够想象,到哪里都有比特的新闻市场,到哪里他都能揪着新闻的耳朵,告诉媒体,百姓爱看什么。

  这个秀对比特来说,又让他再一次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他再一次被人记住了。这是不是一件好事还很难说。

  但这个秀毕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策划上来说,无疑是可取的。这对策划者来说,是个思维训练的课题。一个策划者如何挖掘切入点,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比特的策划总的来说,表现得比较细致,他能够死死抓住一个思维的流线条,一直走向目标。

  策划者如果没有这种死扣的思考精神,那什么都别干了。

  这个思维过程看似简单,但对最初开始走策划道路和准备走策划道路的人来说,比特提出了值得学习的方案。

  而对于商家,也应该转换思路,抛弃传统的广告形式,努力在地点、词汇等相关的偏僻因素上下手,获得最佳的广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