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部分阅读

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作者:潇湘馆妃子|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1 23:17:38|下载:红玫瑰与白玫瑰TXT下载
  先叮嘱过男方,心心特别的怕难为情,务必要多请几个客,凑七八个人,免得僵得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宴席的座位,别把陈良栋排在心心贴隔壁。初次见面吧,双方多半有些窘,不如让两人对面坐着,看得既清晰,又没有谈话的必要。姚先生顾虑到这一切,无非是体谅他第三个女儿不善交际应酬,怕她过于羞人答答的,犯了小家子气的嫌疑。并且心心的侧影,因为下颔太尖了,有点单薄相,不如正面美。

  到了介绍的那天晚上,姚先生放出手段来:把陈良栋的舅父敷衍得风雨不透,同时匀出一只眼睛来看住陈良栋,一只眼睛管住了心心,眼梢里又带住了他太太,惟恐姚太太没见过大阵仗,有失仪的地方。散了席,他不免筋疲力尽。一回家便倒在藤椅上,褪去了长衫、衬衣,只剩下一件汗衫背心,还嚷热。

  姚太太不及卸妆,便赶到浴室里逼着问心心:〃你觉得怎么样?〃

  心心对着镜子,把头发挑到前面来。漆黑地罩住了脸,左一梳,右一梳,只是不开口。隔着她那藕色镂花纱旗袍,胸脯子上隐隐约约闪着一条绝细的金丝项圈。

  姚太太发急道:〃你说呀!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尽管说!〃

  心心道:〃我有什么可说的!〃

  姚先生在那边听见了,撩起脚管,一拍膝盖,呵呵笑了起来道:〃可不是!他有什么可批评的?家道又好,人又老实,人品又大方,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去!〃

  姚太太望着女儿,乐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搭讪着伸出手来,摸摸心心的胳膊,嘴里咕哝道:〃偏赶着这两天打防疫针!你瞧,还肿着这么一块!〃

  心心把头发往后一撩,露出她那尖尖的脸来,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红到鬓角里去。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姚太太见她笑了,越发煞不住要笑。

  心心低声道:〃妈,他也喜欢看话剧跟电影;他也不喜欢跳舞。〃

  姚太太道:〃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怎么老是’也’呀’也’的!〃

  姚先生在那边房里接口道:〃人家是志同道合呀!〃

  心心道:〃他不赞成太新式的女人。〃

  姚太太笑道:〃你们倒仿佛是说了不少的话!〃

  姚先生也笑道:〃真的,我倒不知道我们三丫头这么鬼精灵,隔得老远的,眉毛眼睛都会传话!早知道她有这一手儿,我也不那么提心吊胆的──白操了半天心!〃

  心心放下了桃红赛璐珞梳子,掉过身来,倚在脸盆边上,垂着头,向姚太太笑道:〃妈,只是有一层,他不久就要回北京去了,我……我……我怪舍不得您的!〃

  姚先生在脱汗衫,脱了一半,天灵盖上打了个霹雳,汗衫套在头上,就冲进浴室,叫道:〃你见了鬼罢?胡说八道些什么?陈良栋是杭州人,一辈子不在杭州就在上海,他到北京去做什么?〃

  心心吓怔住了,张口结舌答不出话来。

  姚先生从汗衫领口里露出一只眼睛,亮晶晶地盯住他女儿,问道:〃你说的,是坐在你对面的姓陈的么?〃

  心心两手护住了咽喉,沙声答道:〃姓陈,可是他坐在我隔壁。〃

  姚先生下死劲啐了她一口,不想全啐在他汗衫上。他的喉咙也沙了,说道:〃那是程惠荪。给你介绍的是陈良栋,耳东陈。好不要脸的东西,一厢情愿,居然到北京去定了,舍不得妈起来!我都替你害臊!〃

  姚太太见他把脖子都气紫了,怕他动手打人,连忙把他往外推。他走了出去,一脚踢在门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震得心心索索乱抖,哭了起来。姚太太连忙拍着哄着,又道:〃认错人了,也是常事,都怪你爸爸没把话说明白了,罚他请客就是了!本来他也应当回请一次。这一趟不要外人了,就是我们家里几个和陈家自己人。〃

  姚先生在隔壁听得清楚,也觉得这话有理,自己的确莽撞了一点。因又走了回来,推浴室的门推不开,仿佛心心伏在门上呜呜咽咽哭着呢。便从另一扇门绕道进去。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他向心心正色道:〃别哭了,该歇歇了。我明天回报他们,就说你愿意再进一步,做做朋友。明后天我邀大家看电影吃饭,就算回请。他们少爷那方面,我想绝对没有问题。〃

  心心哭得越发嘹亮了,索性叫喊起来,道:〃把我作弄得还不够!我──我就是木头人,我也受不住了哇!〃

  姚先生姚太太面面相觑。姚太太道:〃也许她没有看清楚陈良栋的相貌,不放心。〃

  心心蹬脚道:〃没有看清楚,倒又好了,那个人,椰子似的圆滚滚的头。头发朝后梳,前面就是脸,头发朝前梳,后面就是脸──简直没有分别!〃

  姚先生指着她骂:〃人家不靠脸子吃饭!人家再丑些,不论走到哪里,一样的有面子!你别以为你长得五官端正些,就有权利挑剔人家面长面短!你大姊枉为生得整齐,若不是我替她从中张罗,指不定嫁到什么人家!你二姊就是个榜样!〃

  心心双手抓住了门上挂衣服的铜子,身体全部的重量都吊在上面,只是号啕痛哭。背上的藕色纱衫全汗透了,更兼在门上揉来揉去,揉得稀绉。

  桃太太扯了姚先生一把,耳语道:〃看她这样子,还是为了那程惠荪。〃

  姚先生咬紧了牙关,道:〃你要是把她嫁了程惠荪哪!以后你再给我添女儿,养一个我淹死一个!还是乡下人的办法顶彻底!〃

  程惠荪几次拖了姚先生的熟人,一同上门来谒见,又造了无数的借口,谋与姚家接近,都被姚先生挡住了。心心成天病恹恹的,脸色很不好看,想不到姚先生却赶在她头里,先病倒了。中医诊断就是郁愤伤肝。

  这一天,他发热发得昏昏沉沉,一睁眼看见一个蓬头女子,穿一身大红衣裳,坐在他床沿上。他两眼直瞪瞪望着她,耳朵里嗡嗡乱响,一阵阵的轻飘飘朝上浮,差一点晕厥了过去。

  姚太太叫道:〃怎么连静静也不认识了?〃

  他定睛一看,可不是静静!烫鬈的头发,多天没有梳过,蟠结在头上,像破草席子似的。敞着衣领,大襟上钮扣也没有扣严,上面胡乱罩了一件红色绒线衫,双手捧着脸,哭道:〃爸爸!爸爸!爸爸你得替我做主!你──若是一撒手去了,叫我怎么好呢?〃

  姚太太站在床前,听了这话,不由得生气,骂道:〃多大的人了,怎么这张嘴,一点遮拦也没有!就是我们不嫌忌讳,你也不能好端端的咒你爸爸死!〃

  静静道:〃妈,你不看我急成这个模样,你还挑我的眼儿!启奎外头有了人,成天不回来,他一家子一条心,齐打伙儿欺负我。我这一肚子冤,叫我往哪儿诉去!〃

  姚太太冷笑道:〃原来你这个时候就记起娘家来了!我只道雀儿拣旺处飞,爬上高枝儿去了,就把我们撇下了。〃

  静静道:〃什么高枝儿矮枝儿,反正是你们把我送到那儿去的,活活的坑死了我!〃

  姚太太道:〃送你去,也要你愿意!难不成’牛不喝水强按头’!当初的事你自己心里有数。你但凡待你父亲有一二分好处,这会子别说他还没死,就是死了,停在棺材板上,只怕他也会一骨碌坐了起来,挺身出去替你调停!〃

  静静道:〃叫我别咒他,这又是谁咒他了?〃说着,放声大哭起来,扑在姚先生身上道:〃啊!爸爸!爸爸!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可怜你这苦命的女儿,叫她往哪儿去投奔?我的事,都是爸爸给安排的,只怕爸爸九泉之下也放不下这条心!〃

  姚先生听她们母女俩一递一声拌着嘴,心里只恨他太太窝囊不济事,辩不过静静。待要插进嘴去,狠狠的驳静静两句,自己又有气无力的,实在费劲,赌气翻身朝里睡了。

  静静把头枕在他腿上,一面哭,一面噜噜叨叨诉说着,口口声声咬定姚先生当初有过这话:她嫁到熊家去,有半点不顺心,尽管来找爸爸,一切由爸爸负责任。姚先生被她絮聒得五中似沸,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好容易朦胧睡去。一觉醒来,静静不在了,褥单上被她哭湿了一大块,冰凉的,像孩子溺脏了床。问姚太太静静到哪儿去了,姚太太道:〃启奎把她接回去了。〃

  姚先生这一场病,幸亏身体底子结实,支撑过去了,渐渐复了元,只是精神大不如前了。病后发现他太太曾经陪心心和程惠荪一同去看过几次电影,而且程惠荪还到姚家来吃过便饭。姚先生也懒得查问这笔帐了,随他们闹去。

  但是第四个女儿纤纤,还有再小一点的端端、簌簌、瑟瑟,都渐渐的长成了──一个比一个美。姚太太肚子又大了起来,想必又是一个女孩子。亲戚都说:〃来得好!姚先生明年五十大庆,正好凑一个八仙上寿!〃可是姚先生只怕他等不及。

  他想他活不长了。

  心经

  许小寒道:〃绫卿,我爸爸没有见过你,可是他背得出你的电话号码。〃

  她的同学段绫卿诧异道:〃怎么?〃

  小寒道:〃我爸爸记性坏透了,对于电话号码却是例外。我有时懒得把朋友的号码写下来,就说:爸爸,给我登记一下。他就在他脑子里过了一过,登了记。〃

  众人一齐笑了。小寒高高坐在白宫公寓屋顶花园的水泥阑干上,五个女孩子簇拥在她下面,一个小些的伏在她腿上,其余的都倚着阑干。那是仲夏的晚上,莹澈的天,没有星,也没有月亮,小寒穿着孔雀蓝衬衫与白子,孔雀蓝的衬衫消失在孔雀蓝的夜里,隐约中只看见她的没有血色的玲珑的脸,底下什么也没有,就接着两条白色的长腿。她人并不高,可是腿相当长,从阑干上垂下来,格外的显得长一点。她把两只手撑在背后,人向后仰着。她的脸是神话里的小孩的脸,圆鼓鼓的腮帮子,小尖下巴,极长极长的黑眼睛,眼角向上剔着。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红嘴唇,微微下垂,有一种奇异的令人不安的美。

  她坐在阑干上,仿佛只有她一个人在那儿。背后是空旷的蓝绿色的天,蓝得一点渣子也没有──有是有的,沉淀在底下,黑漆漆、亮闪闪、烘烘、闹嚷嚷的一片──那就是上海。这里没有别的,只有天与上海与小寒。不,天与小寒与上海,因为小寒所坐的地位是介于天与上海之间。她把手撑在背后,压在粗糙的水泥上,时间久了,觉得痛,便坐直了身子,搓搓手心,笑道:〃我爸爸成天闹着说不喜欢上海,要搬到乡下去。〃

  一个同学问道:〃那对于他的事业,不大方便罢?〃

  小寒道:〃我说的乡下,不过是龙华江湾一带。我爸爸这句话,自从我们搬进这公寓的时候就说起,一住倒住了七八年了。〃

  又一个同学赞道:〃这房子可真不错。〃

  小寒道:〃我爸爸对于我们那几间屋子很费了一点心血哩!单为了客厅里另开一扇门,不知跟房东打了多少吵子!〃

  同学们道:〃为什么要添一扇门呢?〃

  小寒笑道:〃我爸爸别的迷信没有,对于阳宅风水倒下过一点研究。〃

  一个同学道:〃年纪大的人……〃

  小寒打断她的话道:〃我爸爸年纪可不大,还不到四十呢。〃

  同学们道:〃你今天过二十岁生日……你爸爸跟妈一定年纪很小就结了婚罢?〃

  小寒扭过身去望着天,微微点了个头。许家就住在公寓的最高层,就在屋顶花园底下。下面的阳台有人向上喊:〃小姐,这儿找您哪!您下来一趟!〃小寒答应了一声,跳下阑干,就蹬蹬下楼去了。

  她同学中有一个,见她去远了,便悄悄的问道:〃只听见她满口的爸爸长爸爸短。她母亲呢?还在世吗?〃

  另一个答道:〃在世。〃

  那一个又问道:〃是她自己的母亲么?〃

  这一个答道:〃是她自己的母亲。〃

  另一个又追问道:〃你见过她母亲没有?〃

  这一个道:〃那倒没有,我常来,可是她母亲似乎是不大爱见客……〃

  又一个道:〃我倒见过一次。〃

  众人忙问:〃是怎样的一个人?〃

  那一个道:〃不怎样,胖胖的。〃

  她和百顺吃的是菜汤面疙瘩,一锅淡绿的黏糊,嘟嘟煮着,面上起一点肥胖的颤抖,百顺先吃完了,走到后阳台上,一个人自言自语:〃月亮小来!星少来!〃

  阿小诧异道:〃瞎说点什么?〃笑起来了,〃什么’月亮小来,星少来’?发痴滴搭!〃

  她进去收拾碗盏,主人告诉她:〃待会儿我们要出去。你等我们走了,替我铺了床再走。〃阿小答应着,不禁罕异起来──这女人倒还有两手,他仿佛打算在她身上多花几个钱似的!

  她想等临走的时候再把百顺交给对过的阿妈,太早了怕他们嫌烦。烧开了两壶水,为百顺擦脸洗脚,洗脖颈,电话铃响,她去接:〃哈啰?〃那边半天没有声音。她猜是个中国人打错了的,越发仿着个西洋悍妇的口吻,火高三丈锐叫一声〃哈啰?〃那边怯怯的说:〃喂?阿妈还在吗?〃原来是她男人,已经等了她半天了。〃十点钟了,〃他说。

  阿小听听主人房里还是鸦雀无声。百顺坐在饼干筒上盹着了,下起雨来了,竹帘子上淅沥淅沥,仿佛是竹竿梦见了它们自己从前的悠叫卖食物,四个字一句,不知道卖点什么,只听得出极长极长的忧伤。一群酒醉的男女唱着外国歌,一路滑跌,嘻嘻哈哈走过去了;沉沉的夜的重压下,他们的歌是一种顶撞,轻薄,薄弱的,一下子就没有了。小贩的歌,却唱彻了一条街,一世界的烦忧都挑在他子上。

  第二天,阿小问开电梯的打听楼上新娘子为什么半夜三更寻死觅活大闹。开电梯的诧异道:〃哦?有这事么?今天他们请客,请女家的人,还找了我去帮忙哩。〃还是照样地请了客。

  阿小到阳台上晾衣服,看见楼下少爷昨晚乘凉的一把椅子还放在外面。天气骤冷,灰色的天,街道两旁,阴翠的树,静静的一棵一棵,电线杆一样,没有一点胡思乱想。每一株树下团团围着一小摊绿色的落悠唱下去,在那宽而平的嗓门里没有白天与黑夜,仿佛在白昼的房间点上了电灯,眩晕、热闹、不真实。

  绍兴姑娘唱的是:〃越思越想越啦懊啊悔啊啊!〃稳妥的拍子。汝良突然省悟了:绍兴戏听众的世界是一个稳妥的世界──不稳的是他自己。

  汝良心里很乱。来到外滩苏生大厦的时候,还有点惴惴不宁,愁的却是另一类的事了。来得太早,她办公室里的人如果还没有走光岂不是窘得慌?人走了,一样也窘慌。他延挨了好一会,方才乘电梯上楼。一推门,就看见沁西亚单独坐在靠窗的一张写字台前面。他怔了一怔──她仿佛和他记忆中的人有点两样,其实,统共昨天才认识她,也谈不上回忆的话。时间短,可是相思是长的──他想得太多了,就失了真。现在他所看见的是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平凡的少女,头发是黄的,可是深一层,浅一层,近头皮的一部份是油腻的栗色。大约她刚吃完了简便的午餐,看见他来,便将一个纸口袋团成一团,向字纸篓里一抛。她一面和他说话,一面老是不放心嘴唇膏上有没有黏面包屑,不住的用手帕在嘴角揩抹。小心翼翼,又怕把嘴唇膏擦到界线之外去。她藏在写字台底下的一双脚只穿着肉色丝袜,高跟鞋褪了下来,因为图舒服。汝良坐在她对面,不是踢着她的鞋就是踢着了她的脚,仿佛她一个人长着几双脚似的。

  他觉得烦恼,但是立刻就责备自己:为什么对她感到不满呢?因为她当着人脱鞋?一天到晚坐在打字机跟前,脚也该坐麻了,不怪她要苏散苏散。她是个血肉之躯的人,不是他所做的虚无缥缈的梦,她身上的玫瑰紫绒线衫是心跳的绒线衫──他看见她的心跳,他觉得他的心跳。

  他决定从今以后不用英文同她谈话。他的发音不够好的!──不能给她一个恶劣的印象。等他学会了德文,她学会了中文,那时候再畅谈罢。目前只能借重教科书上的对白:〃马是比牛贵么?羊比狗有用,新的比旧的好看。老鼠是比较小的。苍蝇还要小。鸟和苍蝇是飞的。鸟比人快。光线比什么都快。比光线再快的东西是没有的了。太阳比什么都热。比太阳再热的东西是没有的了。十二月是最冷的一月。〃都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就可惜不能曲曲达出他的意思。

  〃明天会晴吗?──也许会晴的。〃

  〃今天晚上会下雨吗?──也许会下雨的。〃

  会话书的作者没有一个不是上了年纪的人,郑重而噜苏。

  〃您抽烟吗?──不大抽。〃

  〃您喝酒吗?──不天天喝。〃

  〃您不爱打牌吗?──不爱。我最不爱赌钱。〃

  〃您爱打猎吗?──喜欢,我最喜欢运动。〃

  〃念。念书。小说是不念。〃

  〃看。看报。戏是不看。〃

  〃听。听话。坏话是不听。〃

  汝良整日价把这些话颠来倒去,东拼西凑,只是无法造成一点柔情的暗示。沁西亚却不像他一般地为教科书圈住了。她的中文虽然不行,抱定宗旨,不怕难为情,只管信着嘴说去。缺乏谈话的资料,她便告诉他关于她家里的情形。她母亲是再醮的寡妇,劳甫沙维支是她继父的姓。她还有个妹妹,叫丽蒂亚。她继父也在洋行里做事上,薪水不够养活一家人,所以境况很窘。她的辞汇有限,造句直拙,因此她的话往往是最生硬的,不加润色的现实。有一天,她提起她妹妹来:〃丽蒂亚是很发愁。〃汝良问道:〃为什么呢?〃沁西亚道:〃因为结婚

  〃汝良愕然道:〃丽蒂亚已经结婚了?〃沁西亚道:〃不,因为她还没有。在上海,有很少的好俄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也少。现在没有了。德国人只能结婚德国人。〃汝良默然,半晌方道:〃可是丽蒂亚还小呢。她用不着发愁。〃沁西亚微微耸了耸肩道:〃是的。她还小。〃

  汝良现在比较懂得沁西亚了。他并不愿意懂得她,因为懂得她之后,他的梦做不成了。

  有时候,他们上完了课还有多余的时间,他邀她出去吃午饭。和她一同进餐是很平淡的事,最紧张的一刹那还是付账的时候,因为他不大确实知道该给多少小账。有时候他买一盒点心带来,她把书摊开了当碟子,碎糖与胡桃屑撒在桌上,她毫不介意地就那样合上了书。他不喜欢她这种邋遢脾气,可是他竭力地使自己视若无睹。他单拣她身上较诗意的部份去注意,去回味。他知道他爱的不是沁西亚。他是为恋爱而恋爱。

  他在德文字典查到了〃爱〃与〃结婚〃,他背地里学会了说:〃沁西亚,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么?〃他没有说出口来,可是那两句话永远在他舌头尖上。一个不留神,难保不吐露那致命的话──致命,致的是他自己的命,这个他也明白。冒失的婚姻很可以毁了他的一生。然而……仅仅想着也是够兴奋的。她听到了这话,无论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一样的也要感到兴奋。若是她答应了,他家里必定要掀起惊天动地的大风潮,虽然他一向是无足重轻的一个人。

  春天来了。就连教科书上也说:〃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有一天傍晚,因为微雨,他没有骑自行车,搭电车从学校里回家。在车上他又翻阅那本成日不离身的德文教科书。书上说:

  〃我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

  然后穿衣洗脸。

  洗完了脸之后散一会儿步。

  散步回来就吃饭。

  然后看报。

  然后工作。

  午后四点钟停止工作,去运动。

  每天大概六点钟洗澡,七点钟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