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浅自然也看到了折颜,她蹙眉想了一想,施了个诀,隐去了周身的仙气。
稍后见着玉清之时,白浅还尚未理顺自己紊乱的思绪,一路默默无言。反是玉清一改往日冷冰冰的神情,似是心情很好。
白浅终是开口问了玉清为何急着寻她,玉清答非所问,只关心白浅为何心绪不稳。
白浅默了半晌,方才将仙娥的说话说与玉清听。末了,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微微有些走神。
玉清听罢,却笑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倒该好好谢谢这群仙娥才是。”
白浅正因着刚才的事心乱不已,听着玉清的语气,不禁有些来气,“你谢她们做甚?”
玉清低头抚弄着琴弦,面上却是一片柔和,“我今日急着寻你,原是有了解除碧云珠封印的方法。不曾想,这群仙娥倒帮了我一个忙。不过不急,我且一件件说与你听。这碧云珠的封印若无东华加持,断然无法阻我这些年。如今三清梵音法会开坛在即,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若得此人相助,解除碧云珠的封印不过举手之劳。”
白浅已料到是谁,“莫非便是道德天尊?”
玉清点头道,“正是。道德天尊便是太上老君,此人居离恨天之上,不问世事已久。法会既开,若能得他兜率宫内的符箓化了符水,便可解碧云珠之法力。”
白浅不解道,“这符水有何用处?”
玉清只淡淡道,“当年我受了劫火之伤,这符水能化万物,自然也能消了这业障。你若能求得符水,便能拿回所有记忆了。”
白浅终是雀跃起来,执起玉清的手道,“这也不难。明日我便去太清境寻道德天尊。”
“还有一事。”玉清微笑道,“此刻说与你听,却最是适合。”
“什么事?”白浅奇道。
“便是你与夜华这一桩姻缘的来历。”玉清勾起嘴角,“也是时机让你看清了。”
“我与夜华的婚约不是天族与青丘定下的么,还是折颜与父亲亲自与前任天君说的媒,”白浅疑惑道,“你说的来历却是何意?”
玉清微笑道,“自然不是这般简单。”
她站起身来,走至碧云珠下站定,“穷我之力,还能还你的也不过是成亲前的记忆罢了,此刻便还与你罢。若想取回剩下的部分,就要靠你自己了。”说罢抬起手一挥,余下的四颗明珠已碎了一颗,化为点点流光映入白浅的眼帘。
白浅对自己的这一桩婚事从未有过丝毫疑虑,虽得回记忆后也想过当年折颜为何应许了天君将她的未婚夫婿换人这等荒唐的提议,却也觉得这委实与青丘的作风甚是相符,便也没有多想。只是记忆回归的此刻,见着壁障外折颜初见夜华时的神色,她却有了困惑。
“折颜为何要如此做?”她侧着头问一旁的玉清。
玉清却不言语,只一拂袖,折颜心里的计较已让白浅听见。
“这太子生得这般模样,元神竟也与墨渊如此类似,想来定是有些渊源。小五在青丘守了墨渊七万年,墨渊若不能醒来,她与太子成婚,倒也算全了她一心相守的心意。”
白浅心头大震,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似是思虑了半晌,开口却说起了另一件事,“玉清,我且问你,你如何能知晓折颜的想法?”
玉清展颜笑得甚是欣慰,“问得好!你终是问这问题了,我还以为你一直察觉不到,还在苦恼待何时告诉你呢。”顿了一顿,方才说道,“你在昆仑虚学艺之时便总被墨渊说爱偷懒,这些年过去也不见长进,自然不明白我的功用。想来当年若水河畔的司音上仙若有今日这等修为,也不至一扇过去,只扇倒几个翼族士兵而已。这等大材小用,也委实亏了昆仑虚法器震慑四海的威名。”她慢慢踱到壁障前,目光幽然不见底,只伸手轻触在壁障之上,“我自有形那日起便与墨渊在一处。他炼制法器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时长日久,我便发现自己能轻易摄取他所思所想。”
“摄取……”白浅细细回味着这个词,似有所悟。
“对,就是摄取。”玉清轻声道,“摄取所见之人的所思所感,摄取宿主的仙气修为,如此这般。”她顿了顿,似在思索要如何措辞,“我的能力全然不似昆仑虚的法器。无论是轩辕剑还是东皇钟,俱是那般秉正忠直。故此墨渊时常自省因何会炼出我这般性情的法器。于炼制之初便时常告诫于我,要我修身养性,不可任性妄为。然他却并不知晓,我的功用并不全是摄取,还可归还。”
“归还?”白浅一头雾水地看向玉清,颇不明所以。
“正是归还。他人若以十倍法力击来,我便以百倍归还。”玉清徐徐道,“主人修为越高,我便越能发挥这等用途。便是三清来战,但凡有你今日这等修为,一旦我解开了封印,也是不怵的。”
“既有这般能耐,你又何以被碧云珠封印?”白浅说出了她的疑惑。
“因我与它系出同源,道法相克。”玉清叹道,“碧云珠若非墨渊所做,断然无法克制于我。”
白浅听她如此说,终是点了点头。想起刚刚折颜的所思所感,不由得又默了一默。
壁障外的往事仍在继续。她瞧见金莲化了人形,投生天宫,也瞧见了他被金睨兽所伤化了原身为她所救,为与她在一处假装受伤倒在她的面前。她注视着她在凡间枯等他的日日夜夜,还有他明明有婚约在身,却执意要与她行的合卺之礼。她尚不能消化为何自己能那般天真信了他的话,便被天宫那难熬的岁月彻底击垮。到后来她望见那漆黑中的一片茫茫血色,还有诛仙台上解脱的一跳,终是明了了一切的始终。那之后的一切她似已想通,喝了忘情之水,与他的再遇,他眼中失而复得的欣喜,一切的一切,仿佛是在看旁的人演绎一场场欢欣苦楚,煞是精彩,却于己无干。直至墨渊甦醒,夜华却祭了钟。
“你可想通了么?”玉清轻声问她。
“想通了又如何?”她低声浅笑,神色却黯然了些许,“左不过是一场阴错阳差的孽缘。若还有留恋,当日我便不会去跳那诛仙台,想要了断一切。结魄灯碎之时,我便已有了计较。他去之后,我整日醉生梦死,也不过是念着逝去之人的好。”她顿了顿,垂下头去,“纵然知晓这些,又有何用?米已成炊,木已成舟,再难更改。”
玉清笑叹道,“我从前便知你于风月之事甚是迟钝。今日明白了,却也不晚。只看你是否愿找回自己的真心。”
白浅抬起头看向她,“真心?”
“世间之事,总难圆满。”玉清凝视着膝上的琴,“本以为是金玉良缘,到头来却是阴错阳差。一朝幡然醒悟,却又物是人非。只一颗真心不甘蒙尘而已。你若信我,便尽力取回剩下的记忆。”她指了指头上悬着的碧云珠下所剩的最后三颗明珠,“真心便在那处。” 白浅抬起头来看着那明珠,暗暗下了决心。
“好。”
夜华匆匆赶到太晨宫的时候,距离天枢星君告诉他折颜上神被东华帝君请上了九重天已过去了整整一盏茶的工夫。他踏进殿门时,就已觉察出了不寻常的气氛。他快步走进殿内,向着东华和折颜草草一礼。
折颜坐在下首,望见他进来,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东华一身紫衣倚坐在榻上,手里捏着一只素釉的茶盏,面上仍是寻常神色,只是蹙起的眉宇之间似有山雨欲来的凝重。
“帝君,折颜上神。”夜华沉着脸,躬身道,“今日可有急事唤我?”
“也不是什么急事。只不过法会在即,若因失察出了什么纰漏,到时却不好收场。”东华徐徐道,“天君,你日日与天后在一起,竟毫无所觉吗?”
“帝君所指的是?”
“你竟不知白浅已得回了玉清昆仑扇么?”
“什么?”夜华这一惊非同小可,“玉清昆仑扇不是与伏羲琴一道被封印在昆仑虚之下了么?浅浅这些年来从未踏出过天宫一步,如何能拿得回玉清昆仑扇?”
“我们错就错在以为那扇子被封印在昆仑虚之下便可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折颜叹道,“却忘了十年前昆仑虚易主的事。我猜便是那日昆仑虚震动引起结界碎裂,被那扇子得了机会破咒而出。”
“我今日在园子里时,忽而被一卷竹简砸到了头。之后便见白浅来要那竹简,我瞥见她衣袖里隐隐藏着个扇坠,这才发觉她已然拿回了玉清昆仑扇。”东华放下手中的茶盏,“想来那年你来过问我她身体每况愈下之事,我想个中情由定与这扇子脱不了干系。”
“我这就去找她!”夜华听罢,一刻待不下去了,转身便走。
“等一等!”折颜见状一把拉住他,“你冷静一点,且待片刻。”
“上神,若浅浅果真十年前便拿回了玉清昆仑扇,那这十年她会不断耗损元神只有一个解释,”夜华顿了顿,方才痛心疾首道,“那定是她想拿回与玉清昆仑扇一同被封印的记忆,铤而走险,以元神之力对抗碧云珠。”言罢,了悟一般喃喃道,“难怪……难怪奈奈说她去了藏书阁,所查的全是……”
“明日法会开坛在即,我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东华忽道,“碧云珠上曾有我护法加持,断无解开封印的可能。不过若得老君相助,却另当别论。”
“老君已不问世事数万载,确然说不准会如何。”折颜沉吟道,“不管怎样,且待明日再说。若真有万一,便……再效仿那年一回罢。”
夜华自太晨宫出来,极目远眺,天清气朗,芬陀利池边一片碧树繁花,枝繁叶茂。暖风煦煦,宁静且柔和,与往日并无任何不同,然伸出手来却一丝也无法握于掌中。
『浅浅,你又要离我而去了么。今次,你又要去何处?』
第4章 风烟散 之四
◎风烟散之四
很多年后夜华孤身站在南天门云蒸霞蔚的高台上向昆仑虚方向望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三清梵音法会前的那一夜。白浅在他不远处与散学归来的阿离头碰头地说着话,她一身白衣,面上带着与往日相同的笑意,螓首蛾眉,风华绝世,那双秋水映月似的明眸在摇曳不止的灯影下熠熠生辉,让他移不开目光。她和他仿佛寻常夫妇一般,似乎期间相隔着的几百年光阴与心与心间断裂的千沟万壑全然只是他妄想的蜃景,她还是她,还是那个视他为天地的素素,还是那个为他醉生梦死的白浅。他执起她的手,抬眼望着她眸中的晖光,将她的一颦一笑刻入灵魂深处,他说,浅浅,不要离开我。
回答他的只有她一丝沉默而轻柔的浅笑,似近又远,缥缈得无法触及。
那夜他与她互道晚安后,合衣相拥而眠。
只夜华永不会知晓白浅那夜自与他相见起便越发冰冷的心。她在树冠上瞥见折颜匆匆赶去太晨宫,不多时夜华也到了,这自然不是什么无心的巧合。夜华自太晨宫回来,面色便十分不好。他沉着脸,看她的眼神似在质问又似在探寻,却不发一语。
她略一思索,已然会意。
待入睡之后,她施了个诀,将夜华沉入梦境,起身出了长升殿。
她于这殿中的人和事已全无留恋。
腾云到三十三重天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据说太上老君所居的兜率宫便在这离恨天的一片无边的瀚海云端之间。此刻夜幕低垂,天边的一丝晨光穿透沉沉夜色,将远方云海的边际染成一片赤红。白浅初次到此,确然不知这兜率宫原是建在这云海中的一座仙山之上。而这云海若无老君口传之诀,断断是无法渡过的。她站在云端这头想了想,以老君的修为,自己前来此地必是早已知晓的。若他愿助自己一臂之力,自会开启这法门。若他不愿?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