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章

作品:纨绔出仕|作者:冰点沸点|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1:20:40|下载:纨绔出仕TXT下载
  馈?br/>

  其实李睿提出的要求有些荒唐,出于对自己外甥的信任和知识分子的谨慎,李文骏满足了李睿的要求,同时也充满了疑问。

  李睿抑制住激动的情绪,脑子一转,道:“我今天出门时,听说你们集团的龙门起重机在昨天傍晚吊装时出现了问题。这台三百吨级的龙门起重机不是小舅您亲自主持设计生产的嘛,所以我听了以后就着急了。而且那玩意听说有几千吨重,万一塌下来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人都会砸成肉酱。”

  李睿故意说的很夸张,想起当年真实的发生的事故,也不由的不寒而栗。

  外甥难得这么关心自己,李文骏的神情缓和下来,不过想到李睿提到昨天吊装时出现了问题,神情再次一肃,朝王天宇问道:“吊装出现了什么问题?安装公司那边上报了没有?”

  按照当年李睿了解到的情况,倒塌前一天的傍晚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但负责安装的矿务局机械安装公司瞒报了情况,第二天上午又艹作失误,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果然,王天宇摇了摇头道:“没听说有什么问题。”

  “走,过去看看。”李文骏果断地摆手道。

  “小舅,会不会有危险?”李睿连忙拉住李文骏道。

  “没事,我已经让小王通知现场那边停下来了。”李文骏拍了拍李睿的手,露出一丝微笑道。

  三百吨级的龙门起重机,起重龙门吊高约五十米,横梁跨度一百米,重量两千余吨。吊装现场两边的龙门已经高高的竖起,百米长的大梁已经提升到约三十米的半空中。两边的龙门架上站着十几个安装工人,下面也有不少人在铺设管道电线什么的。

  看到眼前的情景,李睿心中暗叹,怪不得当年死伤惨重,这么一个大家伙砸下来,带动两边的龙门一起倒塌,这些人还哪有什么活路。

  “李总,怎么让我们停下来了?”一个戴着安全帽,手里握着对讲机,精干瘦小的中年人跑过来。

  看到他,李睿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场事故的罪魁祸首,彭州矿务局机械安装公司的经理齐存伟。

  “老齐,昨天傍晚吊装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怎么没有上报?”

  作为省政斧直属的矿务局机械安装公司的经理,齐存伟的级别是正处,再者李文骏也知道他的背景,所以尽管提出疑问,但语气还是客气的。

  齐存伟一愣,心中顿时暗骂:又不知道是那个多嘴的,把这点小事给捅上去了。这个李文骏一向对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很严,齐存伟连忙笑着解释道:“就是一些小问题,我们完全能够解决,所以也就没有上报。”

  “到底什么问题?”听到确实有问题,李文骏盯着齐存伟问道。

  齐存伟大大咧咧道:“就是昨天傍晚在提升大梁的时候,上面的小车碰到缆风绳。昨天天色晚了,就停了下来。今天我打算在里面的缆风绳稍微松一点,稍微调整一下角度,让小车过去。”

  李文骏抬头仔细看了看,果然大梁上的艹纵小车碰到了龙门架刚姓腿内侧的缆风绳,上不上去了。

  龙门起重机的刚姓腿是不能移动的,但设计允许有一定的偏斜幅度。在吊装期间,两边各有两根缆风绳固定。

  “放松缆风绳,紧靠一根强度够不够?你们有没有经过测算?”李文骏是个严谨的人,皱着眉头问道。

  “李总,你放心吧!绝对没问题的。我们公司以前安装龙门起重机碰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再说放松的时间很短,不过几分钟,不会影响刚姓腿的稳定。”齐存伟满不在乎的说道。

  “别把话说的这么满,这是三百吨级的龙门起重机!你们以前安装的不过都是几吨、几十吨的。你看看现场这么多人,一旦塌下来,这些人全得完蛋。”站在后面的李睿忍不住说道。当年齐存伟就是因为这种态度,偏信“经验”,违规指挥,才导致事故的发生。

  齐存伟认识李睿,这个名声不太好的计委工业处副处长,他压根没放在眼里,刚才也没有主动打招呼,听到李睿话里带刺,顿时板着脸道:“李副处长,话可不能这么说。内侧固定的缆风绳有两根,放松一根完全没问题。你看看下面我们还有测量基准的经纬仪,时刻可以监视发生的偏差。”

  要不是李文骏也在,齐存伟甚至懒得跟李睿废话。

  李文骏对龙门起重机的安装并不怎么内行,看到齐存伟一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样子也有些犹豫,毕竟大梁已经吊了一半,如果再放下来,重新进行测算,调整方案,势必要影响工期,同时也会造成一部分经济损失。

  看到李文骏不说话,李睿连忙又道:“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齐经理初中毕业没有?牛顿力学所说,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这是初中物理最简单的道理。你要放松缆风绳,且不论另外一根能不能承受强度,只要放松一根,两边的拉力就会不对称。别说几分钟,哪怕松懈一点点时间,牛顿力学的演示就会发生。”

  齐存伟被李睿挤兑得哑口无言。同时也提醒了李文骏,这是个近两千多吨的大家伙,的确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不得半点侥幸。

  “李睿说的对!老齐,让工人把大梁先放下来。安装方案要重新进行调整。”

  齐存伟张了张嘴,心里虽然不服气但也无从反驳。听了李睿的话,他的心里也有点没底,三百吨级的大家伙,他们公司也是第一次安装,万一真要是出事,他也不敢想象。看了看态度坚决的李文骏和一脸冷笑的李睿,咬了咬牙冲着现场项目经理喊道:“没听见李总吩咐啊!把大梁放下来,停工!”

  第四章 跟以前的人生告别

  液压提升的大梁缓缓地降了下来,除了管道铺设和电气安装等辅助工作依旧进行外,大梁吊装工作暂时停工。

  想到刚才自己的犹豫,差点被齐存伟蒙混过关,李文骏也是一阵后怕。对现场彭工集团的技术人员和监理狠批了一通,严令新的方案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允许在出现今天这种情况。

  “小睿,今天也幸亏过来。”上车后,李文骏拿餐巾纸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道:“本来按照工期大梁昨天就该上去,早上上班的时候我注意到大梁没有架上去,就准备到现场来看看。这个老齐胆子也太大了!象他这样搞,不但危险不说,刚姓腿很可能会发生偏差,到时候还得返工。”

  李文骏此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今天已经在鬼门关下走了一圈。他接受李睿的建议,及时让齐存伟他们停工,不但挽救了自己姓命,同时避免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安全责任事故,也使得现场二十多名工人逃过一劫。

  而李睿却正处于一种极度的兴奋中,原先他还在担心历史的车轮会不会按照原有的轨迹继续向前滚动,但现在事故避免了,小舅就在自己的身旁活蹦乱跳地唠叨着。原来这一切因自己的重生而改变了。

  “对了小王,你安排一下近期我看有必要加强安全生产这方面的教育。象今天的事,纵然是机械安装公司的责任,但现场不是还有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监理吗,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为什么不及时汇报?”

  李文骏滔滔不绝,开车的王天宇连连点头称是,唯有李睿一言不发。

  “小睿,再想什么呢?”李文骏扭头注意到李睿半仰着头,微张着脸,脸上似笑非笑,肌肉时不时抽搐两天,伸手推了推他。

  “哦,没什么。”李睿擦了擦已经淌到嘴角的口水,朝着李文骏嘿嘿笑道:“我正在倾听李总的训话。彭工集团效益这么好,这完全跟李总的矜矜业业分不开的。”

  李文骏别的都好,就是有点话痨,为此李睿经常受不了。

  听到李睿有意打趣自己,李文骏也笑起来,轻轻拍打了一下他的脑袋,“臭小子,没大没小的。”

  尽管李睿平时吊儿郎当,但李文骏对这个外甥还是十分宠溺的。姐姐死的早,姐夫靠不住,老早就再婚了,有了后妈就有后爹,所以李睿跟没爹没娘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再者父亲去世后,李睿也是他除了妻儿以外唯一的亲人。

  “还有件事,原本想晚上你过来吃饭的时候跟你说的。老宅那边的邻居带话过来,前段时间下大雨,后院的两间小屋塌了。这段时间我没空,你有空的话回去看看,找人把房子修一修。”

  说着,李文骏特意加重语气道:“虽说老宅是你外公留给你的,但我还是那句话,老宅不能卖。”

  李家在解放前是彭城市南桥县的大户,祖上世代书香门第。特殊时期后外公被下放,老宅也被没收,里面住进了十来户人家。七八年外公平反后,经当地政斧努力收回了一个完整的院子交还给李家。房子修过一次,外公离休后就住在老宅颐养天年直至去世。临终前指明老宅留给外孙李睿。

  外公去世后李睿先是在燕京,后来回来也是在彭城市区生活工作,从来没有回去过。房子年久失修,李睿刚回来那会李文骏就让他回去看看,把房子修一修。结果李睿随口一句:“破房子还要来干嘛,还不如卖了。”把李文骏气的够呛。

  这些都是年少无知时的蠢事,李睿想想都脸红。原来直到他在香港发财以后,才想到南桥的老宅,这才里里外外把老宅修复一新。每年清明回来给外公、母亲、小舅上坟的时候住几天。

  看到李睿低头不语,李文骏叹了口气道:“老宅是你外公留给你的念想,也是我们李家的根。你放心吧,修房子的钱我来出,晚上来家里吃饭,我就把钱给你。”

  “不不不,既然外公把老宅留给我,我就有义务把房子修好。明天我就回南桥去看看。”李睿连忙摆手道。

  听到李睿这么说,李文骏顿时露出欣慰的笑容,道:“这样最好,不过你也不要客气,这事我早就跟你舅妈商量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车子早已停下,王天宇也没有打扰他们舅甥两人的谈话,悄悄地下了车。

  “好了,我上午还有个会就不留你了,我让司机送你回去。记得晚上到家里来吃饭。”今天李睿的态度很端正,李文骏也很高兴,拍了拍李睿的肩膀,打开车门下车。

  李睿让司机把自己直接送回了市政斧家属院。李睿平时上班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说早上就已经跟处长骆新打过招呼了,也就懒得再去单位。

  回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早上匆匆出门,早饭没吃,原先神经绷紧还不觉得,人一旦松弛下来,就感觉肚子咕咕叫。

  家属院门口对面有家叫客再来的小饭馆,这家饭馆的老板手艺不错。李睿平时不开伙,又嫌食堂里饭菜不合胃口,一般没什么应酬就在这里解决一下。

  两个凉菜,两荤一素三个热菜,上来先干完一碗手擀面,再要两瓶冰镇啤酒,然后慢悠悠地小酌起来。

  这里的客源大部分来自对面的家属院,中午大家基本上都在食堂解决,只有到了晚上人才会多起来。

  今天中午的生意格外清淡,店堂里空荡荡的只有李睿一个人。因为是老顾客,老板不计成本地特意打开了五匹的大空调。

  凉风呼呼地吹着,呷着清凉的冰啤酒,原本放松的情绪开始慢慢地拢回来。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李睿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舅的危机渡过了,如果和原来一样辞职经商,赚个几亿甚至几十亿应该很容易吧。但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吗?李睿自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