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部分阅读

作品:超级工业强国|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13 15:20:43|下载:超级工业强国TXT下载
  《超级工业强国》

  作者:小黑醉酒

  内容简介: 他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重生在了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技术员身上,凭借着超前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前进的路途中如鱼得水,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不仅创立了让自己和中国傲立于世界的超级工业帝国,更是赢得了众多的红颜知己,尽享齐人之福,一步步踏上了世界的巅峰。

  超级工业强国全集下载

  第一卷 第一章 命运的玩笑

  更新时间:2o13-o3-o1

  1988年夏天,河东省黄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东升倚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的一棵大树,神情茫然。

  如果赵东升没有记错的话,昨天晚上他还在纽约参加公司举办的年终酒会,期间觥筹交错,气氛很是热闹。

  由于喝了不少酒,赵东升只是倚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打了一个盹,结果一睁眼就莫名其妙地回到了三十年前――1988年,拥有了这个名叫赵卫国的男人的躯体。

  赵东升的脑子里现在很乱,两个截然不同的记忆互相撞击着,令他有些分不清楚哪个记忆是虚幻,哪个记忆是现实。

  一个记忆是关于赵东升的:赵东升,36岁,著名的跨国巨鳄――黑尔电子的首席工程师,由于无法忘掉因为救他而死的初恋女友白欣而一直单身,是女孩们眼中不折不扣的顶级黄金单身汉。

  另外一个记忆是关于赵卫国的:赵卫国,21岁,山南省人,以第一名的身份从京城鼎鼎大名的燕云大学机械学院毕业,分配到了河东省黄州市机械厂担任技术员。

  一个星期前,黄州机械厂家属院的一些小孩到厂区里的一个水塘游泳,一个小男孩不慎被水塘里的水藻缠住了脚,关键时刻是路过的赵卫国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水里,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那名小男孩,不过他却因为虚脱而溺水,被送进了黄州市最好的第一人民医院。

  因为在水中窒息时间过长,赵卫国被送进医院后就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的态度非常不乐观,估计赵卫国十有**挺不过来这一关。

  就在人们纷纷认为赵卫国已经救不过来,厂子里都已经开始准备他的追悼会的时候,赵卫国却在今天中午奇却迹般地睁开了眼睛,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赵东升。

  “操!”赵东升开始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等他明白过来自己的处境后顿时爆了一个粗口,感觉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惊愕之余,赵东升不由得感到一丝欣慰:赵卫国不仅科班出身,而且高大健壮,仪表堂堂,外形俊朗,属于第一眼就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那类人。

  尤其令赵东升感到惊喜的是,赵卫国裤裆里的小兄弟尺寸惊人,堪称“巨炮”级别。

  不过,让赵东升感到难以理解的是,赵卫国既然毕业于燕云大学,怎么会被分配到了黄州机械厂当技术员,这完全就不符合常理,可谓蹊跷至极。

  八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可是凤毛麟角,不像二十年后那样多如牛毛,并且由国家分配工作,省去了挤招聘会的烦恼和郁闷。

  尤其是燕大,高校界当之无愧的翘楚,毕业生是象牙塔塔尖的天之骄子,不是进入各部部委就是各大国企,再不济的也是各个省的省委和省政府,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来到黄州机械厂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难道是赵卫国在学校的时候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进而被人一脚踢到了黄州来?这是赵东升能想到的最合理的一个解释。

  可是赵东升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测,在他的记忆中,赵卫国性格和蔼,他搜遍了脑海中的记忆也没有找到赵卫国与人发生冲突的情节,也就是说赵卫国没有什么仇家。

  既然如此,那么又是谁在暗中整赵卫国的呢?这个问题萦绕在赵东升的心头,百思不得其解,同时充满了警惕。

  能将赵卫国一脚踢来这里的幕后人权势显然很大,有这么一个暗中存在的敌人无疑是一件极为危险和郁闷的事情。

  伴随着两个记忆缓缓融合在一起,赵东升的思绪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面对现在的处境他只有摇头苦笑的份了。

  赵东升非常清楚,既然回到了1988年,那么他从现在起既是赵东升,同时也是赵卫国,以后将以赵卫国的身份踏上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由于在病床上躺了太长的时间,赵东升下午被女护士掺扶着在院子里散步,与三十多年后相比,这个时代的空气清新宜人,天空也是一片湛蓝,令他有一种心旷神怡的舒爽。

  此时此刻,赵东升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年代的自己和白欣是否存在,毕竟他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里,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卫国,张副厂长看你来了。”行走间,一个声音从赵东升的身后传来。

  赵东升低着头向前走,他还没有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以为是在喊别人。

  “赵卫国,赵卫国!”接下来,那个声音不由得提高了音量,打断了赵东升的沉思。

  赵东升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那个声音是在喊自己,转身一看,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迎着他走来。

  青年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国字脸男人和一个戴着眼睛的年轻人,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拎着一些水果和补品。

  浓眉青年是赵为国在厂子里的同事王建军,与赵卫国住一个宿舍,可以说是赵卫国在厂子里仅有的一个朋友。

  而国字脸男人就是被赵卫国所救的那个小男孩的父亲,黄州市机械厂的副厂长张海山,戴眼镜的年轻人是他的司机李强。

  “张副厂长,实在抱歉,我刚才走神了。”赵东升见状连忙走了过去,伸出双手笑容满面地握住了张海山的手,一脸的歉意,态度十分的恭敬。

  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人际间的关系的处理游刃有余,自然不会以张家恩人的身份自居。

  “小赵,谢谢你救了我家虎子。”张海山对赵东升的反应很满意,笑着拍了拍赵东升的肩头,他是京城人,一口纯正的京片子。

  张海山口中的虎子指的是他的独子张虎,张海山的妻子赵梅并没有住在黄州,而是带着张虎在京城生活,每年暑假来黄州看望张海山。

  与昏迷不醒的赵东升不同,张虎只是呛了几口水,受了一些惊吓而已,在医院里待了一天就回家了。

  赵东升这一次不仅救了张虎,也间接挽救了一个家庭,使得张家不致于支离破碎。

  “厂长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赵东升微笑着松开了张海山的手,不动声色地去掉了副厂长前的“副”字,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张海山的一些资料:

  张海山出身军旅,曾经参加过七十年代末南疆的那场自卫反击战,荣立了一等功,两年前以副师级军官的身份转业来到了黄州市机械厂,担任副厂长一职。

  黄州市机械厂是黄州市副厅级的市属企业,市企业界数一数二的龙头大哥,职工数千名,福利待遇在河东省名列前茅。

  按照军地之间级别的对应关系,部队上的副师级对应地方上的副厅,虽然张海山是副厅级的干部,但是按照军官转业到地方降一级使用的惯例,他被安置在正处级别的岗位,故而成为了黄州机械厂的副厂长,严格来说属于高职低配。

  张海山在医院里待了半个多小时,临走的时候嘱咐赵东升好好养病,不要担心厂子里的工作。

  赵东升不顾张海山的劝阻,坚持亲自将他送到了医院门口,目送他乘坐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离开。

  回到病房后,赵东升将装有水果的袋子打开,一边和王建军吃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向他打探着厂子里的事情。

  由于赵卫国来黄州机械厂时间不长,对厂里的情况还不了解,因此赵东升打算从王建军这里获取厂子里面的那些恩怨纠葛和人际关系。

  有一句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派系,黄州机械厂这么大,自然不可能铁板一块,一团和气了。

  对赵东升而言,要想在黄州机械厂站稳脚跟,首先必须清楚厂子里的派系,这样的话他才能不犯一些低级错误,以致于走上一些弯路。

  王建军是机械厂子弟,二十二岁,比赵东升大一岁,十六时顶替了因公受伤的老爹成为了厂里的职工,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由于他就是在厂子里长大的,故而对厂里的那些恩恩怨怨是一清二楚,唾液横飞地将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东升。

  黄州机械厂有一正两副三个厂长,厂长白克明,副厂长武魁和副厂长张海山。

  白克明执掌黄州机械厂十年,底蕴深厚,厂里不少干部都是他提拔上来的,在厂里说话可谓是一言九鼎。

  不过,白克明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去年被打破。

  黄州机械厂原副厂长去年年中的时侯退休,黄州各方势力对空出来的副厂长一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都想将这个职位收入囊中。

  白克明向市里推荐厂总工程师方诚担任副厂长,理由是方诚对厂里的情况熟悉,同时也精通业务。

  与其他的竞争者相比,方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占有地利与人和,就当白克明以为方诚担任副厂长十拿九稳的时候,最后关头黄州铸造厂厂长武魁却调了过来,成为了新的副厂长。

  武魁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方诚,是因为黄州市市长古连城的推荐。

  第一卷 第二章 局势

  更新时间:2o13-o3-o2

  在去年黄州市市政府的换届中,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古连城接任了市长一职,背靠着河东省省长周浩然在黄州大展拳脚,想要干出一番业绩,作为黄州市的明星企业,黄州机械厂自然是他首先要拿下来的目标。

  由于古连城的支持,占据了“天时”的武魁在厂里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拥有了一批追随者,与白克明分庭抗礼,暗中争夺着厂里的话语权。

  白克明是黄州市市政府前任书记的罗铁军的人,罗铁军去年退居二线,调到省政协任副主席。

  现任黄州市市委书记冯水生是黄州市前任市长,自然对以罗铁军马首是瞻的白克明没什么好感,坐视白克明被武魁打压。

  不过,罗铁军虽然退居了二线,但与他属于同一阵营的关建国却出任了河东省的组织部长,因此白克明也算是间接与关建国有了一点儿香火之情,否则的话他早就被古连城给拿下了。

  相对于白克明和武魁的明争暗斗,张海山则要低调许多,他不仅是外地人,而且又是军转干部,在河东省没有丝毫的根基,所以没有参与到两人的权力争斗中去,倒也落得一个清闲。

  “据说张副厂长是来厂里熬资历的,时间一到就高升了。”谈起张海山,王建军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口将手里的半截香蕉吞进了肚子里,一边嚼着一边神秘兮兮地向赵东升说道。

  “熬资历?”赵东升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望着王建军,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事情明摆着的,张副厂长转业不回京城而来咱们厂,不仅地方小,而且还人生地不熟的,对张副厂长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王建军又剥了一个香蕉,边啃边说道,“虽然咱们厂比不上那些财大气粗的国企,但毕竟是省级重点企业,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张副厂长一来就担任了副厂长,背后肯定有人,估计来头还不小。”

  “噢~~”赵东升闻言点了点头,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王建军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张海山没有足够硬的后台的话,是很难担任黄州机械厂副厂长一职。

  而如果张海山有背景的话,那么他在厂里应该不会如此的低调,至少要突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他却没有任何建树,对厂里的事情不闻不问,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他已经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去向,黄州机械厂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踏板而已,没有丝毫的眷恋。

  晚上,夜深人静时,赵东升侧着身子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陷入了沉思。

  俗话说的好,既来之则安之,虽然赵东升不清楚自己怎么就回到了1988年,但是既然来了他就必须要以赵卫国的身份活下去。

  赵东升并不是那种甘于寂寞的人,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成为那家著名跨国电子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了,像另一个世界里一样,他绝对不会蛰伏在黄州机械厂这种小地方,就像张海山一样,黄州机械厂也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站点而已。

  与张海山不同的是,这个站点同时也是赵东升在这个世界的。

  赵东升暗自将白克明、武魁和张海山进行了比较,单从现在的形势上看,有了古连城支持的武魁行情最好,很可能挤掉白克明执掌黄州机械厂。

  可是从未来的形势来看,张海山绝对是一只实力雄厚的潜力股。

  现在摆在赵东升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弄清楚张海山的身份,看看他是否在京城有着雄厚的背景,如果张海山真的背景雄厚,那么赵东升决定投入到他的麾下,如果张海山的背景一般,那么赵东升就加入武魁的阵营。

  赵东升非常清楚,在这种权力争斗中只有站对了队伍,那么黄州机械厂才是他的福地,否则的话就只能被人打压了。

  至于如何摸张海山的底细,赵东升心中已经有了主意,那就是从张虎的身上寻找突破口,毕竟小孩子比较好糊弄,又不会说谎。

  打定了主意后,赵东升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缓缓进入了梦乡。

  赵东升在医院里住了十来天后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因此他在一个星期天出院了。

  张海山派李强开车将赵东升从医院里接了回来,请他到家吃午饭,以感谢他救了张虎。

  赵东升在张海山的家里见到了赵梅,一个挺有气质的漂亮的女人,正在厨房里准备着饭菜。

  赵东升先是恭敬地喊了一声嫂子,然后主动跑进了厨房,挽起衣袖噼里啪啦地一番忙活,又是切菜又是炒菜,赵梅反倒成为了看客。

  不久后,一桌丰盛的饭菜在赵东升有条不紊的忙碌中摆在了餐桌上。

  在另外一个世界,赵东升在吃的方面可是颇有研究,他几乎尝遍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同时也学了一手好厨艺。

  “小赵,你这一手是从哪里学来的,这菜做的简直比得上酒楼的大厨了。”张海山尝了赵东升做的菜后,对他的手艺是赞不绝口。

  “上大学的时侯跟着一个在酒楼当厨师的老乡学的。”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随便找了一个由头敷衍了过去。

  餐桌上的气氛十分融洽,赵东升故意聊起了南疆的那场自卫反击战,这使得张海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了那场战争的惨烈。

  两人边喝酒边聊,无形中拉近了许多距离。

  吃完饭,赵东升又抢先了一步去厨房洗碗和碟子,给张海山和赵梅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海山,这个小赵真的挺不错的。”赵东升走后,赵梅笑着向张海山说道,像赵东升这种即会说话又会办事的人可不多见。

  张海山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拿起报纸翻看了起来,心中对赵东升不由得另眼相待。

  正如王建军所说的那样,张海山来黄州机械厂是熬资历的,他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张家嫡系子弟,等时间一到就要去别的地方任职,所以他在黄州机械厂才表现得如此脱俗和低调。

  张海山本来想在部队上发展,不过因为老爷子发话了,他不得不脱下军装,乖乖地来到黄州机械厂修身养性,脱离了军旅而踏入了政界。

  张家的老爷子是军队的元老之一,几年前调入了中央,协助一号首长工作,是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张海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己的这个老爷子,小时候没少被老爷子用皮带打屁股。

  张海山在黄州除了司机李强外并没有什么心腹,赵东升不仅有学历,而且还聪明机灵,更重要的是他奋不顾身地救了张虎。

  如果赵东升的表现能令张海山满意的话,张海山打算将他收为己用,带着他一同去新的地方任职。

  与李强相比,科班出身的赵东升更能在仕途上对张海山提供更大的帮助。

  离开了张家,赵东升去了自己的住处,一栋墙体斑驳的五层楼的职工宿舍,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他的房间在三楼。

  赵东升推开房门时,王建军正和两名漂亮女孩在房间里谈笑,一名女孩穿着花格子裙子,另一名女孩穿着白裙子。

  根据脑海中的记忆,赵东升知道穿着花格子裙子的女孩名叫汪媛媛,是王建军的女朋友,去年进入的厂子,在后勤部门上班,至于那名穿着白裙子的女孩他则没有丝毫印象。

  “雨凝,这位就是救了我们张副厂长儿子的英雄,赵卫国赵技术员,燕云大学的高材生。”王建军笑着向那名穿着白裙子的女孩介绍赵东升,随后又向赵东升介绍穿白裙子的女孩,“卫国,这是媛媛的同学秦雨凝。”

  “你好。”赵东升闻言,微笑着向秦雨凝打招呼。

  “你好。”秦雨凝站起身,笑着向赵东升点了一下头。

  由于今天是星期天,王建军下午要和汪媛媛、秦雨凝去公园玩,因此邀请赵东升一起去。

  赵东升反正也没什么事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四人随后骑上停在楼下的自行车,谈笑风生地向厂外行去。

  八十年代,由于机动车稀少,自行车是城镇居民必不可少交通工具,更是年轻人们的最爱,只要有条件都会买上一辆。

  到了厂门口时,几辆装满了货物的卡车在一辆警车的引领下进入了大门,向厂区开去。

  赵东升一行人在门口处停了下来,让车队先过。

  “里面装的什么东西,这么大的阵势?”等车队离开后,赵东升瞅了一眼车厢上装的货物,笑着问向了王建军。

  “这是武副厂长从西德引进的一条流水线,据说花了两千多万。”王建军知道这些货物的来历,笑呵呵地回答,“有了这批设备,咱们厂的产品就能提升几个档次,在市场上卖上一个好价钱。”

  “两千多万?”王媛媛和秦雨凝闻言不由得砸了砸嘴巴,她们两个长这么大以来还从没有见过数额如此巨大的交易,如果换算一下的话,这两千多万相当于二十多年后的几个亿。

  第一卷 第三章 秦家的难处

  更新时间:2o13-o3-o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的市场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如此一来,国有企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陷入了转型的困顿,生产的产品由于缺少竞争力卖不出去,外面的欠款也由于多种原因收不回来,企业随之江河日下。

  等进入了九十年代,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恶果集中爆发,大量企业不是破产就是被兼并,被市场所淘汰。

  像别的国企一样,黄州机械厂现在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效益越来越差,武魁来到黄州机械厂后想着要大干一番,于是就想从国外引进一条先进的流水线,用来提升黄州机械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那条西德的流水线需要两千多万,黄州机械厂的账面上只有三百多万,虽然有一千八百多万的欠款没收回来,但他们同时也欠着别人一千六百多万的外债,也就是所谓的“三角债”,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钱。

  武魁之所以能在西德买下这条流水线,当然是古连城的大力支持,黄州机械厂是黄州的明星企业,古连城希望黄州机械厂能在他的任期内能重新焕发昔日的风采,成为河东省的龙头企业,这将是他的一项重大政绩。

  赵东升这个时侯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批被人们寄予了厚望的机器,后来竟然令黄州机械厂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引发了白克明和武魁的一场“血拼”,使得张海山意外上位,执掌了厂里的大权,也使得他的命运与张海山联系在了一起。

  街道两旁低矮的建筑、行人单调的服饰以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大街上,赵东升恍惚之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时光,心中感慨万千,也不知道父母怎么样了,他真想放下现在的一切回家看看。

  由于是星期天,公园里人山人海,不少人是全家一起来的,一派繁闹的景象。

  “给,请你们吃雪糕。”正当赵东升兴致勃勃地在公园里闲逛,回味着小时候的与父母一同来公园游玩的往事时,秦雨凝和汪媛媛买来了雪糕,交给了他和王建军。

  王建军接过雪糕后一口就咬下了三分之一,大口大口地嚼着,赵东升则将雪糕放进嘴巴里津津有味地吮吸着,回味着儿时雪糕的滋味,一脸的惬意。

  秦雨凝有些不解地望着赵东升,她很奇怪了,不就是一支雪糕吗,看赵东升的模样好像是在吃什么山珍海味一样。

  赵东升在公园里玩得非常尽兴,拍了不少的照片,晚上他做东,在一家饭馆请王建军和汪媛媛、秦雨凝吃饭。

  别看赵东升只是一个技术员,但由于毕业于燕大,因此是黄州机械厂技术科里实打实的正科级科员,有着初级工程师的职称,工资一个月接近三百块,而王建军虽然比他早工作了六年,但工资还不到一百,只是他的三分之一。

  赵东升点了很多菜,四人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吃得非常尽兴。

  临走的时候,餐桌上剩下不少没吃完的菜,赵东升喊来服务员将那些剩菜打包,让汪媛媛和秦雨凝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他和王建军的宿舍里没有冰箱,这大热天的搁一晚上肯定都馊了。

  秦雨凝和汪媛媛的家在两个不同的街区,赵东升在一个十字路口和王建军、汪媛媛分了手,送秦雨凝回家。

  赵东升谈吐风趣,一路上逗得秦雨凝娇笑连连,气氛十分轻松。

  秦雨凝家所在的小巷子里有不少人在乘凉,进入巷子后,秦雨凝微笑着与认识的人打着招呼。

  巷子里的人纷纷打量着赵东升,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暗地里猜测着他与秦雨凝之间的关系。

  “来都来了,进去喝口水吧。”秦雨凝在一个四合院门前下了自行车,笑着向赵东升说道。

  “下次吧,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赵东升觉得自己和秦雨凝是初次见面,就这么上她家里显得太过唐突了,于是微笑着找了一个借口婉拒。

  “雨凝,你爷爷昏过去了。”赵东升的话音刚落,一个年轻人急匆匆地从院子里冲了出来,见到秦雨凝后高声说道。

  “什么?”秦雨凝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将自行车往墙上一靠,抬步就冲进了院子。

  赵东升没想到秦雨凝家会出事,随后跟了进去。

  四合院里住着五户人家,房子低矮陈旧,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

  由于人多房少,每户人家都在门前的空地上搭建了房子,再加上胡乱堆放的各种杂物,使得院子看上去拥挤和杂乱。

  秦雨凝的家在院子南边,赵东升和秦雨凝刚走到屋门口,一个身材壮实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几名中年男女。

  “爷爷!”望见那名老人,秦雨凝的眼圈一下子就湿润了,跑上前关切地扶住了老人。

  这名老人是秦雨凝的爷爷秦易,背秦易的年轻人是秦雨凝的大哥秦强,后面跟着的那几个中年人中神情焦急的是秦雨凝的父亲秦大山和母亲刘翠娥,其余的人是院里来帮忙的邻居。

  秦易不久前忽然昏倒,吓了秦大山和刘翠娥一跳,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手忙脚乱地送秦易去医院。

  在四合院门口等了一会儿后,一辆拖拉机开了过来,那名赵东升先前在院门口遇见的年轻人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员的身旁,他是院子的住户,秦强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冯飞。

  拖拉机是冯飞从附近一个面粉厂借来的,面粉厂是街道上的产业,司机晚上就住在厂里,大家都是街坊邻居,司机自然会帮这个忙。

  赵东升与秦强等人将秦易抬上了拖拉机的车厢,然后爬上了拖拉机,伸手将宋雨凝拉了上来,跟着拖拉机去了医院,秦家遇上了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能一走了之。

  由于病情紧急,秦易被送到了黄州市最好的第一人民医院,值班的医生立刻对他进行了抢救,秦家人焦急地在抢救室外等待着消息。

  赵东升倚在墙上,右手五指有节奏地在大腿上打着拍子,从秦易的情况来看,他感觉形势并不怎么乐观。

  十几分钟后,抢救室的门打开了,秦大山等人连忙走上前围住了出来的医生询问秦易的情况。

  “患者的心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暂时只能对他进行保守治疗,要想治好的话必须去省中心医院,你们尽快将他送去省城吧。”医生摘下了口罩,神情严肃地向秦大山说道。

  省中心医院是河东省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医疗力量雄厚,医疗设施先进,在心脑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西北中南部地区很有声望,收治了不少心脑血管方面的患者。

  “省城?”秦大山的脸上顿时流露出愕然的神色,省城东平市距离黄州八百多里,这么远的路程肯定不能再用拖拉机了,要不然猴年马月才能跑到,况且面粉厂明天还要拉货,拖拉机根本就不可能去东平,这大晚上的要他去哪里找车?

  秦大山和刘翠娥都在区里的酒厂上班,酒厂倒是有两辆卡车,可是就像拖拉机一样,这两辆卡车明天还要拉货,根本没有时间送秦易去东平,否则的话就耽误了厂里的生产任务,看来他只有从外面租车了。

  “这个是大手术,先准备三千块钱吧!”医生随后的一句话使得秦大山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和刘翠娥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一百来块,除去日常开销根本就存不下什么钱,就是砸锅卖铁他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爸,车和钱交给我了,你和妈收拾一下东西,准备送爷爷去东平。”秦强知道家里的难处,咬了一下牙后转身就走。

  “你去哪里?”秦强还没走几步就被刘翠娥拽住了手臂。

  “我有一个朋友做生意,我去找他帮忙。”秦强冲着刘翠娥微微笑了一下,想要从刘翠娥的手里抽回手。

  “你好不容易与那些人断了来往,可不能再去找他们了。”刘翠娥清楚秦强的心思,死死地拽着他,怎么也不肯松手。

  “妈,难道你让我眼睁睁地看着爷爷离开我们?”秦强见刘翠娥看穿了自己的意图,苦笑了一声,神情黯然地望着刘翠娥,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刘翠娥闻言顿时沉默了,双目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赵东升在一旁冷眼旁观着眼前的一幕,从两人刚才的对话中他可以肯定刘翠娥口中的那些人绝对不是什么善类。

  秦强初中毕业就跟街上的混子搅在了一起,不是打架就是斗殴,两年前因为伤人被劳教了一年,出来后跟冯飞开始做生意,天南地北地四处闯荡,什么赚钱捣腾什么。

  原来秦强和冯飞一年下来也赚了上万块钱,只不过半个月前在南方的一个城市被人给骗了,血本无归,连吃饭的钱都没了,不得已这才回了家,准备重振旗鼓后再出去闯荡。

  “哥,爷爷不希望你去的,你别去。”秦雨凝走上前劝着秦强,话还没说完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第一卷 第四章 “男朋友”

  更新时间:2o13-o3-o3

  “放心,哥自有分寸。”秦强故作轻松地擦了擦秦雨凝脸颊上的泪水,然后从刘翠娥的手中抽出了手,大步向楼梯口走去。

  他小时候是跟着秦易在农村长大的,与秦易感情深厚,这个时候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眼睁睁地看着秦易死去。

  望着秦强的背影,秦雨凝不由得倒在了刘翠娥的怀里,泪流满面。

  “等等,或许我有办法。”眼见秦强到就要下楼,赵东升沉吟了一下,开口喊住了他。

  秦强闻言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狐疑地看着赵东升,周围的人也都好奇地看了过来,猜不出赵东升能有什么办法。

  “秦雨凝,跟我走。”在众人的注视中,赵东升冲着哭泣着的秦雨凝喊了一声,招呼上拖拉机的司机离开了。

  事到如今,赵东升岂能置之不理,任由秦强去找那些混混,他决定帮秦家一把。

  十来分钟后,黄州市机械厂家属院。

  拖拉机在一栋楼房前停了下来,赵东升和秦雨凝下了拖拉机,一前一后走进了中间的单元楼。

  “记住我路上跟你说的话吗?你现在的身份是我的女朋友。”在三楼的一户人家前,赵东升沉声问秦雨凝。

  “嗯!”秦雨凝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神情显得颇为紧张。

  随后,赵东升按响了门铃。

  “小赵!”房门很快就打开了,赵梅有些意外地望着赵东升和秦雨凝,不清楚两人这么晚了来这里有什么事情。

  张海山没睡,正在书房里看经济方面的书,他从部队上转业来地方,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学习,否则的话就无法在未来大展身手。

  “厂长,这是我的女朋友秦雨凝。”客厅里,赵东升先是向张海山介绍了秦雨凝的身份,然后将秦易病倒的消息讲了一遍,希望能从厂里借一辆车送秦易去东州,并且向财务上预支四千块钱,以后从他的工资里慢慢扣。

  “你写一个借钱的申请,我签字后你去找牛科长,至于车,你就去找小李,让他送小秦的爷爷去省城。”得知了事情的因果后,张海山瞅了一眼局促地坐在赵东升身旁的秦雨凝,点头答应了下来,那辆吉普车是他的配车,他可以随便支配。

  “谢谢厂长。”赵东升连忙向张海山道谢,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下秦家的麻烦可算是解决了。

  “我已经给省城的熟人打了电话,他已经联系了省中心医院,等小秦的父亲到了省城直接去医院。”赵东升申请的时候张海山打了一个电话,等赵东升将申请写好后,他一边在上面签字,一边随口说道。

  “真是太谢谢厂长了。”秦雨凝闻言站起身,颇为感激地给张海山鞠了一躬。

  赵东升心中却是在苦笑,如此一来的话,他和秦雨凝之间的关系可真的有些说不清楚了。

  “老张,这小赵不是单身吗?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女朋友。”赵东升和秦雨凝离开后,赵梅不无狐疑地问张海山。

  “年轻人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张海山微微一笑,走进了书房,对于他来说秦雨凝是不是赵东升的女朋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东升有了一个向财务借钱的理由。

  赵东升拿着张海山签字的借条去找了财务科的牛科长,牛科长已经接到了张海山打来的电话,随即去财务室给他取了四千块钱。

  牛科长是白克明的人,白克明管着黄州机械厂的钱袋子,任何动钱的事情都必须要经过他的点头他才可以。

  接到了张海山的电话后,牛科长第一时间请示了白克明,白克明现在与武魁斗得你死我活,绝对不会在这种小事儿上招惹在厂里保持低调的张海山,自然同意赵东升借钱了。

  从财务上借了钱后赵东升就去找李强,李强开着吉普车跟着他去了医院。

  正在医院里着急的秦大山见赵东升不仅借来了车和钱,而且还在省中心医院找了熟人,心中十分感激,不停地向赵东升道谢。

  毫无疑问,赵东升帮了秦家一个大忙。

  现场的几个邻居无不将赵东升当成了秦雨凝的男朋友,否则的话赵东升怎么可能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帮秦家,于是旁敲侧击地向秦雨凝打探着赵东升的身份。

  当得知赵东升是黄州机械厂的技术员时,大家不由得都为秦雨凝感到高兴,认为她为秦家找了一个好姑爷。

  “谢谢你,那些钱我会尽快还你的。”秦大山和秦强跟着吉普车去了东平,赵东升乘坐着拖拉机回到秦雨凝家的那个四合院拿他的自行车,离开前,秦雨凝将一张四千元钱的欠条给了他。

  “这钱不急,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也用不上。”赵东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随手将借条塞进了口袋里,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望着远去的赵东升的背影,秦雨凝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复杂的感觉,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

  赵东升今天晚上之所以帮助秦雨凝,完全是出于朋友间的道义,根本就没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