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样一个结论,她说大部分的癌症病患,都是在十到十五年时间里,因为自身生了一些无法接受的挫折和打击,很多是身心上的,造成情绪瞬间下跌到谷底,一直没有再提起来。当这种不好的情绪维持了大约十年之后,您整个人身体状态就会迅速病变,产生所谓的癌症。所以人的心念才是身体健康的根本。官强61更新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二节 生命答案(2)
所以说,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您千万不能与您的家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气氛中进餐。这一节偏重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来在后面章节的,临时提前,主要考虑其对饮食的重要性。
很多人进餐的时候还要呵斥小孩子,这一点十分不好,老人常说,不要在饭前打骂孩子,是很有深意的。想想您的孩子含着泪吃下东西,会健康吗?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一上桌子吃饭,整桌人的情绪都会受其影响。整张脸绷得紧紧的,好像您欠了他的,翟鸿森老师讲得对:您不要做情绪的污染,情绪就是一种最大的环境污染。我们看面相:人的眉目各一边,合在一起像个“艹”头,再看下面鼻子和鼻翼合在一起就是“ ”字,下面一张口,整张脸不就是一个“苦”字吗?您要愁眉苦脸的,绝对就很苦。看面相,似乎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可是别忘了人生苦短、快乐则长嘛。您要想在餐桌上多吃上一顿饭,就请您改变您的面相吧。官强62日更新于中文
您的心念一动,尤其是当您利益他人这个念头一起,您就已经得到很大的好处了,而不必等到他人来回馈。反之,当您起恶念的时候,不用等到恶报,您的身心当场已经受到自己错误念头的摧残。有一个小孩听了《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之后,正好他一进家门,他家的保姆就说:我好讨厌您!她本来是与这个孩子开玩笑,结果这个孩子马上抱着自己的双臂说,您不能这样说我,我的身体有百分之八十都被您害了。小孩体内的水含量相当接近百分之八十,我们看小孩都水灵灵的,就是因为他们体内水含量更高。您看孩子一听,他马上就知道了坏话会损害自己,而自己讲坏话对自身的影响最大。当孩子有这种念头的时候,他讲话就很有警觉性,所以您给他扎下正确的观念,错误的东西就不容易侵蚀他。官强62日更新于中文
从水的事例,让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利人一定利己,害人一定害己。知道这样的真相后,我们就要让自己的人生时时走在利人利己的道路上,这才是我们抉择人生的正确态度。因此,做人时时起心动念都要慎思,古人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就是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您的念头不对马上就要转变,否则您的身体会受到影响,您的后代子孙会受到影响,为什么现在出生后的小孩很难管教,是胎教无意中影响力还是您早就把自己的恶念埋藏于自己的基因中了,值得我们深思。官强62日更新于中文
一个人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与人打交道中度过的,所以五伦关系是一个人要经营好的,这种经营就是一种修行,从水的启示我们要学会慎言、慎思,尤其是要慎思德行;继而学会判断、明辨,再慎行。当我们深思以后,就知道养育孩子、教导孩子德行是最为重要的。把孩子德行的根扎好,才能让他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课外班异常之多,对孩子的艺能也一定要专注,不可以学杂,您要慎思,修行讲究一门深入。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博学多艺,增长广泛兴趣,这固然很好,就怕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养成不专一、不敬业的坏习惯。另外,我们规劝身旁的亲友,也要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讲,用什么态度讲,要时时慎思。您不慎思,往往太急切、急躁,就会把好事做成坏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结果造成自己的苦恼。官强62日更新于中文
我们教导和劝导一个人,有一个前提要满足,这个前提就是信任,如何赢得他人信任呢?就是要建立好关系、懂得多付出,多问候,常常用关怀的语言,我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都要自内心,不能虚伪巧对,当您用一种自内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时,对方一定能够感受到。信息时代,我们常常看到网聊、手机聊,包括短消息,一定要运用得当,否则一个短消息,甚至一句话都会害人害己。人情练达的功夫就是常常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这样人与人的信任度自然会提高。当您学会有能力去洞察他人的需要,进而很好的去协助他人时,您才能与之建立好的信任,信任一旦建立,您才能够教导、规劝他。这就是教育和规劝人的艺术。官强62日更新于中文
我们说身体健康是一生很重要的基石,怎么样让自己生活得健康,吃得健康,也要好好慎思,好好学习。时时有谨慎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做正确的思考判断。正确学习的顺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学完之后,当下时时刻刻都要用。我们讲的,您也不可能照单全收;要依经典,不能依人,要对照通行证《弟子规》上的去做。“依法不依人”,您要对照孔夫子的教诲,时时刻刻用圣贤教诲来生活与处事。圣贤教诲对应的是人的善良本性,它不是某一个人讲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当您顺从圣贤人的教诲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您本性的智慧就开了,到最后您就是顺着自己的性德、本性的善良去处事做人,您就法喜充满、其乐融融。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二节 生命答案(3)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水,这一生命的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水是五行之母;它是区别于地球与已知所有星球的氢氧化合物。正所谓日用而不知,我们对水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同样我们对水,一知半解,十分模糊。从江本胜博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里面我们可以感悟到饮食中水的重要性,这也是后来第四节里面我专门谈到“无饮不食”的道理。――官强64中文更新
毕业于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文理学部国际关系论学科的江本胜博士以全新的方法研究水,拍摄水结晶体与物理定律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触和觉察来提醒我们,实在是一种福音。我们看看他的实验是怎么一回事:将一种水分别放到5o个有盖的玻璃皿上,放进摄氏零下2oc以下的冷冻库中冰冻3小时。如此一来玻璃皿上会因表面张力而突起圆形、直径大约一厘米的冰粒。将光线投射到一个个突起的冰粒上,同时用显微镜观察,便可看到“水结晶”的形象。当我们用各种不同的音乐:贝多芬、萧邦……;用各种国家语言:英文、中文、德文、意大利文、韩文……说“谢谢”等,所表现出来的“谢谢”的水结晶,所呈现出的图案是六角形结晶,十分美丽,清楚可见;当您用骂人的话,如“混蛋”、“恶魔”等,这时水呈现出的结晶则和重金属是一样,是细碎的结晶,而您不理不睬、弃之不顾的水会更加速臭……当您用“我们一起做吧”,这时水的形状就非常完整规则;用“给我做”的命令口吻,水的形状散乱,无法结晶。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结论:一句好话的震撼力,会将一切性质带往好的方向;一句恶言,则会将所有的事物都引向破坏。――官强64中文更新
请您记住这个结论,进一步看,语言是心灵的展现。面对生活的心态,会改变人体7o?的水,且展现在身体上。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心灵相对健康;正是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一个人心灵扭曲,便会使周遭一切扭曲,从而影响全世界;这种情形当然还有救,那就是“爱和感谢”。所以当您用“爱和感谢”时,将会引导全世界向良性转换。
在试验中,请不要用自来水,江本胜博士在做实验时现东京的自来水不能用,因为日本的自来水在消毒的过程中用“氯”,将天然水的美丽结构全破坏了。而大自然的天然水不管出自何处,在试验中展现的晶体都异常美丽。――官强64中文更新
从使用大自然天然之水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有时要反思我们所谓的文明,不是所有的水都要净化的,有益的细菌对人体是必须的。我们引申一下,看看现代的产房对婴儿如何,越是进步的医院,产房冷气就开得愈强。因为在产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接生时需要很大的体力,为了避免满头大汗,所以把产房的温度设定得很低,根本没有考虑到在这个房间里最重要的客人――将要出生的婴儿之需要。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时,周围的温度是摄氏36到37度,外面的冷气却开到摄氏18到2o度,差了近2o度。婴儿一出来没穿衣服,就暴露在这么冷的气温下,不但要剪除脐带,还要称体重,折腾一下就是一、二十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再强的身体也受不了。官强64中文更新
我们看6o到7o年代许多电影或电视,如果剧中有生小孩的场面,常常看到的是产房的布置密不通风,当确定要生了,立刻就得烧热水。热气腾腾的产房中,您看到产妇和助产士必定满头大汗。我们都是最爱小宝宝的,就是在这样的产房里,婴儿是最舒服的,温度和母亲的肚子里最接近。在这样的环境出生的婴儿,受到寒气伤害的机会就最小,这才是最合乎健康的环境。现代超低温的产房,就算有最好的设备和医生,并且完全消了毒,也是最不卫生的。那是为医生和护士准备的环境,不是为真正的主人翁――婴儿准备的。所以,有经验的李叔叔常常说他看见有的小孩脸上寒气很重,现代有不少儿童胆道阻塞的比例愈来愈高,很可能和产房温度有密切关系。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产房温度愈低的医院出生的小孩,得这个病的比例应该愈高。我从李叔叔那里得到这样的中医推导认为:当婴儿在接生时受了寒,肺里的寒气会克制胆的功能,使婴儿的吸收能力大为降低。由于营养的吸收不良,对婴儿的伤害很难估计。轻微的不过使婴儿长期体弱多病,严重的可能造成育不全,如果由此造成的脑部育不全,影响就太坏了。所以说,饮食和谐之前还得有一个和谐的身体,这个和谐的身体怎么来,一切皆在道法自然。――官强64中文更新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三节 欲不可长(1)
第三节欲不可长
“欲不可长”实在是祖先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片良苦用心啊。生活在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学说,生活上清静无为,特别注意养生。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养生论》。这篇文章讲述了人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注意养生,才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地。他在书中还特别提到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生百病。这些养生常识对我们今天的保健养生仍具有借鉴意义。俗话说“病从口入”,生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饮食习惯的不和谐造成的。官强65更新
没有健康的身体还会影响人的和谐,影响人的性格。许多文学大师都在研究“红学”,我对此有些怀疑,如果仅仅为了研究某人的亲戚甚至拐弯抹角的去研究出“某某是某某的干女儿的外甥女”之类的东西,既是时间的浪费,也是《红楼梦》的悲剧,当务之急应该写一些导人向善的文学著作,这才是正道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是因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世界和人类的关注,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的作品就隐隐流露出对人类核武战争的隐忧。我认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体弱多病是造成其多愁善感、小器尖刻的直接缘由,这就是一种病态人格,我们不能排除社会是造成她这种性格的最大原因,但是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很多疾病都跟心情、性格和心理变化有关。心情忧郁的人常常患神经性疾病或消化不良;相反,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性格纵然豪放,心情也不会开朗起来。
我们祖先说“欲不可长”,自有其高明之处。常说的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节制这些,可能一生都要落入的追求,不能自拔,这样的人生走过来就会很空虚,甚至造成很多难以挽回的事情,追悔莫及。官强65更新
第一关就是“财”关,关于“财”,我在后面“人财和谐”中要具体谈到,这里先作一伏笔。我们先看“食”,就是要节制吃东西的。现在人吃东西不节制,不管酸甜苦辣、不论动物还是植物,只要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拿来吃,吃到最后很多物种都灭绝掉了。我们必须了解整个动植物跟我们是生命共同体,当很多物种都灭绝的时候,整个地球的生态就会失衡,生态一失衡,整个环境、整个食物链就会受到巨大的破坏。人也是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一分子,到了最后就会引来祸患。很多人不相信因果与报应,认为是佛家的东西,我在此不做评述,我们只讲科学。大家都熟知食物链、生态平衡,这些真真切切都是科学的东西。人的食物链一断,生存都成问题,如何谈展,更不要说建设了。就说我们种植的植物,我们看到上面有很多昆虫,我们人类就要消灭它们,不让它们吃蔬菜或水果。人觉得自己可以主宰一切,认为只要把这些虫都杀完了,我们就可以吃到好的菜。但是真正有判断力的人去菜市场买菜都选有虫洞的,为什么?因为有洞咬的代表还有虫在,代表没有喷农药。这样才是绿色的蔬菜。官强65更新
我们来看一下,科学进步是不是就代表人的生活会更好?不一定。农药的明是科学进步,但是农药的明却让我们人三餐服毒,三餐都在吃农药。依据数字显示(以台湾为例),按照农药的用量,台湾一年一个人平均要分到二点七公斤的农药。很多农民种的菜自己都不敢吃。农民喷农药原本是用一种,到最后一种没效,就用两种,两种又没效,用三种,每一桶农药里面是往往加了三种以上剧毒农药一起喷,没有喷洒经验的农民还没有喷到一半自己就昏倒了,因为农药会挥,到最后自己闻得太多昏倒了,只好送医院急救。所以,现在农民有经验了,十点以后保证不喷,因为白天十点以后太阳热力增加,一照射会使农药挥很快,怕跑不及,所以喷农药要在太阳照射之前进行。官强65更新
当然,我们三餐服毒也不能全怪农民,因为很多人买菜偏要买那些看起来很大,也没有虫咬过的,而这种菜里面都已经没有营养了;往往正常生产的菜都有虫洞,我们不要虫咬过的菜,种植的农民当然要打农药防治虫害了,正所谓消费决定生产会怎样做,这也是因果的一种。所以当我们消费的意识慢慢正确了,生产自然就会去修正。官强65更新
如今,全球已经开始推广有机耕作,就是恢复自然种植的一种方法,有机肥用多了才会让土壤肥沃起来,而不能再用农药去喷了。我们在农村都知道,以前父辈们挑粪施肥,土壤很肥沃,而当土壤很肥沃的时候,所有从这些土地里长起来的植物抵抗力就很好。可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土地不是施有机肥,而是施化学肥料,化学肥料都用是化学制造,没有太高的营养,而植物长期施用化肥,因为没营养,土地反而慢慢贫瘠了;越没有营养,植物生长就越没有抵抗力,一没有抵抗力就会招来虫子,结果您又喷农药,造成恶性循环,把大地也毁了。您看现在很多田地喷农药、用化肥用上十年左右,这块土地就会荒耕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地球的土地一点一滴就会被破坏掉。因此保护大地就要从我们吃东西开始,可以说吃东西就是举手之劳的环保。您吃肉,人们就要更多的去种谷类来养活肉类,还会砍伐很多原始森林来获得土地,这样做得不偿失。人和地球息息相关,当我们顺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让土地遭受农药摧残,大地才会恢复生机。官强65更新
说到自然,我会在下一节《自然和谐》里详细谈到。大自然有一个很微妙的法则,就像您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您,不管人也好,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您踢石头一下,它就会回敬您一下,科学的讲就是“反作用力”。您称赞花朵,花会开得很美丽。同样,您要这些昆虫绝子绝孙,它也会要您绝子绝孙。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喷农药下去,而万物都有求生的本能,您喷药下去,小虫子就开始基因突变,一变化,农药没效,您继续再加强,它就继续突变,到最后您杀不了它,却伤害了自己甚至被农作物毒死,因为您吃这些作物,相当于把这些剧毒农药吃下去了。为什么现在患不孕症的人愈来愈多,值得我们深思。所以人不能纵欲,否则到最后危害的还是自己。对于植物如此,对于动物更不能为了满足我们的食欲,大量用杀虫剂或用荷尔蒙、抗生素。官强65更新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三节 欲不可长(2)
您看现在居然不到十岁的女孩就来月经了,我们要警醒一点:来得愈早寿命愈短。人类应该静静思考,为后代子孙着想,不要为了一个小小的嘴,把自己的生命,把后代子孙的生命乃至把宝贵的地球都耗上了,这样太不理智了。所以吃东西我们要冷静。――官强66日更新
如果您吃不出食物的原味,自然也活不出做人的原味。所谓万事万物、万物类相,相由心生,很多事都是由心而生,人心一定要活得真实、有情。很多人活在表面中、活在麻木中,这种活法不会产生人生之乐趣,这种乐不是真乐,是完全麻木的。举个例子,我们说食物的吃法,现在很多都不是真的食物味道,也是拿来麻木用的,因为调味料一大堆,煎煮炒炸,您的舌头都被调味料骗了,吃不到食物内蕴的甘甜,吸收不到食物的那种能量,现在的调味料更是五花八门,您想要番茄味、青菜味、土豆味等等都可以。甚至连空气混浊,也要碰点什么空气清新剂。所以,人类的要节制,对我们吃的、用的食物要认真加以辨别。――官强66日更新
其实您吃一些有机的蔬菜、水果,吃后自己都觉得很有力量似的,小时候在农村,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包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这些所谓有毒害的东西,没有吃那些加了荷尔蒙、抗生素的东西,身体慢慢就处于一种无毒的干净状态,而您的身体愈干净,对脏的东西就愈敏锐,一吃食物就知道。您长期不吃味精,如果突然叫您在外面餐馆吃饭,一吃您马上可以判断,一定加了味精。因为您的舌头很敏锐,绝不可能吃不出食物的原味,更不会活不出人的味道来。――官强66日更新
当然人的味道不是财、色、名、食、睡,人的味道是仁、义、理、智、信,这才是人的常道――五常之道。当一个人能够仁,处处替人着想,当一个人处世都是遵循道义,谦恭有礼,又很有智慧,处处能够通权达变,言出必行,很讲信用,当您看到这样的朋友,您会自内心的欢喜,您会从心里生出一种崇敬之意,这才是真正做人的味道。一个人要活出做人的味道,一定要先把根基扎好。当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他的一生能够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加紧学习仁、义、理、智、信等五伦大道之理,让其扎根于我们的内心。――官强66日更新
“食”过了是“睡”,这里讲的“睡”不仅仅指睡觉而已。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真正睡觉了。睡觉是一种休息,我们吃五谷杂粮,体内“机器”的运转也要有时间停歇,要通过睡眠让器官新陈代谢一下,这才是睡觉的真义。“睡”有诀窍,一是不能睡过了,充足适当即可。按照科学家的提法说三、四十岁的人每天睡六个半小时到七个小时就足够了,年长一点的老人家睡六个小时或五个半就够了,这些都是顺着我们整个身体的机能来确定的。而小孩年纪小,处于身体育期,体内器官都在生长,就要睡八个小时到九个小时,小孩睡觉充足会让他成长得好,也会让他的免疫系统提升得很快。二是“睡”要当时,正当或恰当的时间。人类最强的解毒系统是肝脏,人体整个血气的行走,根据中医理论,肝脏正好处于十一点到一点,胆是一点到三点,因此这四个小时最好都能睡觉。也许这几个小时会让很多人为难,因为晚上十一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其实,夜生活的地区文明不容易高度展,我们看看文明高度展的地区常常都在比较寒冷的地方,您看欧美国家,您看中国黄河流域这些文明,所处的地方天气都比较冷,天气一冷,早睡早起,遵循的是道法自然。――官强66日更新
谈到“睡”,很多人已经养成睡午觉的习惯。但是午睡要睡多久,很多地方给孩子午睡的时间几乎都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那不是孩子要午睡,而是大人要午睡。周末在家,一到中午,我家小孩子从不睡午觉,你斥责他睡觉,也是要躺在床上睁开大眼睛望着,后来我专门去幼儿园观察午睡的小朋友,也是有很多小朋友睁开眼睛不想睡觉,为什么?我想我们不能拿大人的感受去和小孩子比较。按照中医的理论,小儿为纯阳之体,我们看见小孩子“小”常常一柱擎天,小孩并没有什么,完全是因为体内的纯阳之气造成的,所以小儿伤于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其原因就是六气易于化火,这也是为什么祖先说“要使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的原因吧。那么为什么我们大人要睡这么久?因为我们中午吃的很饱,大鱼大肉,结果脑子里面的血液都往肠胃跑去了。因为肠胃负担太重,脑部血液要往胃肠跑,这一下来,脑子昏昏沉沉就很想睡觉,这一睡下去最容易昏死过去,当然不至于死人,只是睡得跟死人差不多。所以吃饱饭应该走一走,以助消化。当您中午一睡就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他起来的时候就会没有精神,而且感觉头很痛,因为缺氧。人体血液循环到中午的时候达到最高点,也就是新陈代谢的最高点,您一睡,等于从最高点瞬间降到最低点,这可不是自然之道。我一般午时小睡半小时左右,很多时候一忙起来,就只需入静15分钟即可,下午照样精神充沛,入静比单纯的睡觉又高了一层次,这在以后的篇幅中要讲到――官强66日更新
所以说您中午很想睡的时候,只需要睡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就可以了,等于缓和一下血液循坏,这时您起来做事就特别有劲。人在最累的时候睡一下,会觉得神清气爽,可以说这时的投资报酬率最高,效果自然最好。我们睡觉也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休息,不要因睡得太长,把我们人生的大好时光都耗废了,这是不明智的。熬夜更不好,熬一天夜要三天才能补回来,所以说“身有伤,贻亲忧”,年轻时候逞强斗胜,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到最后您会后悔莫及。――官强66日更新
为此,我们说睡觉要懂“法”,我们也从睡觉悟到了人不能睡得糊里糊涂,更不能活得啥事都不明不白,人要明理。通过节制“睡”的让我们能直面人生的一些挑战,用智慧去处理人生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当您明白后,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使您的人生越过越有意义,从前我也是一个贪睡之人,后来真正确定每天五点起床的目标以后,自己的人生也产生了很大变化,老祖宗说得好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当您能在清晨不受打扰的做事,当您能不慌不忙的为家人烹饪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时,您的内心是喜悦、幸福的,您一天的工作也是有条不紊的,自然您整个的人生也是循序渐进、良性展的。我们不要到最后觉得人生茫茫然,后面我们的“通行证”――《弟子规》里说“事勿忙,忙多错”就是这个真理,不要小看这六个字,人活着千万不能“忙”,忙就会糊涂、忙就会茫茫然不知所终。您看我们祖先造字很有智慧:“忙”是“心”加上“亡”,代表一个人心死了,所以忙的结果会让自己陷于不明不白、陷于茫茫然中去,所以人要活得清醒,活得明白。――官强66日更新
我们现在很多人学艺术,您说好不好?当然学艺术很好,懂得怎样去欣赏和鉴赏,但是假如学过头了,把生活搞得很糜烂,那就不好。我们看到不少艺人,曾经飞黄腾达,结果三、五年后变成街头卖艺。这倒无可厚非,养家糊口自然说的过去,就怕很多艺人忘记了艺术是用来陶冶人性情的,不是用来赚钱的,更不是赚了钱之后去纵欲的。这就是“德”与“才”的问题了,所以有才能而没有德行,人生还是会空忙一场,甚至于造孽,让青少年误入歧途。德是根本,不少艺术人一有钱而无德,身处别样的环境下,就十分容易沾染财、色、名、食、睡,生活会过得很不正常,甚至于沾染毒。(前些日子《懂你》的演出就因为吸毒被抓一样,明星的败坏会伤很多年轻人的心的,官强补记)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人的已经不能再暴涨了。中庸之道讲得好,任何欲求都要节制,都不可以太过,更不可去占有。当您懂得节制,您就会少生烦恼多长智慧。――官强66日更新
节制必须要改过迁善,这也是我们修身的一个重点。迁善之前要改过,您的过失不改,纵然在行善,也要大打折扣的。这就好比您拿桶在那里加水,可是桶的下面破了两个洞,您再怎么加水都要漏光啊,所以未论行善,须先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就是孔夫子说的“知耻近乎勇”,您要先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继而勇敢去改过。现在人很少去了解我们的祖先圣贤在想什么,反而觉得圣贤人跟自己想的一样,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看很多人写《论语新解》,意思是把《论语》重新解释,把自己提升到孔老夫子一般高,让人看了很难受。现在人每天想的不离财、色、名、食、睡,每天想着哪一家餐厅又开了,我们一定要去吃个痛快,哪一家能吃爽的;还有哪里剪头特别贵又特别好看,现在的影星又穿哪个牌子的衣服,您每天聊这些,自己的智慧能起来吗?聊这些孩子教育能成功吗?所以现在我们说要换心、换脑,就是要改正过去错误的观念,真正做到改过迁善。――官强66日更新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四节 无饮不食(1)
第四节无饮不食
在本章《饮食和谐》开篇我就已将姚淦铭老师百家讲坛的精华总结了出来,姚老师将老子的饮食之道归结为三点:为腹不为目、五味令人口爽、味无味。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最高深的道理,老子的智慧在饮食中也可见一斑了。官强68日于更新
我们今天的现代人对于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健康就是1,所有的东西都是跟着健康后面的o,没有健康,就没有了1,后面的o(代表了金钱、别墅甚至亲人)就没有了,正所谓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越重视,死于无知的人却更多。官强68日于()更新
无饮不食是我今天要谈的一个重点,什么叫饮食?很多人真正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我们祖先为了让后人记住和传承,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字中,“饮食”这两字就已经把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信息储存下来了。您看,饮食,饮食,古代一顿饭要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个是“食”,就是饭食;一个为“饮”,所谓的饮料,流质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吃一顿饭,一定要有这两个元素。您早上吃饭,有豆浆也罢,有牛奶也罢,喝水也罢,这都属于“饮”;您吃白饭也罢,吃鱼肉荤菜也罢,吃素菜也罢,这都属于“食”,二不可偏废。记得当初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和班上一个同学,因为家贫无资,我们两人就在食堂打一碗开水,就两个馒头,就这样度过了几年的学生生涯,现在想来,真是日用而不知,无意中蕴合了饮食之道。当然,用白开水就馒头那是最穷困的一种吃法,富有的吃法就多了,不仅有饭,还有荤素菜,还可以有酒、有果汁等等饮料。然而,不管您是富有的吃法还是穷苦的吃法,只要暗合饮食之道,就是最好的吃法,现在想来真是险中有险,幸好没有直接拿着馒头就去上学了。官强68日于()更新
当我读到孔子称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时的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被颜回感动了,现在想想,我也为自己和同学当初的饮食而感动。最让人感动的是颜回吃的虽然只有一竹篮饭,一瓢水,十分艰苦,可是颜回却很乐观,每天高高兴兴的,顿顿吃得美滋滋的,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了。我去广东,现广东人喜欢喝早茶,您看广东人多懂得饮食之道,他们吃饭时,先喝汤,正所谓“吃饭先喝汤,身体似韭黄”,我用韭黄比喻,就是苗条之意。你看,这种智慧是先“饮”再“食”。看看今天的人,早上匆匆忙忙上班,啃着面包,或烧饼就出了,或提着豆浆、喝着牛奶,这都不算一顿正规的早饭,如果您两结合,或啃着面包,再加上一瓶矿泉水,或是牛奶就是一顿正规的早饭了,这就符合了有“食”有“饮”两个元素了,别小看这两个元素,饮食最高深的智慧就在里面了。再美的美食,如果缺少了某个元素,就不能称为最好的饮食了。官强68日于()更新
有人就要说,我们现代人饮食多丰富!天南海北,生猛海鲜,从中国的几大菜系吃到西餐,从筵席吃到快餐、小吃,什么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意大利的馅饼、韩国的烧烤等等,可以享受到种种口福。古代人能吃上啥,别小看老子那个时代的饮食:商代的美食很多,就说其中一道:当初商代著名的厨师宰相伊尹,他就向商王介绍:肉之美,“牦象之约”(《吕氏春秋&p;p;8226;本味篇》)。象之约,就是大象的鼻子,也有学说是大象腰部的肉,极其鲜美。到清代,象鼻被列为御膳之肉类,满汉全席中把它列为“山八珍”之一。我们想一下以前云南名菜还有有“红烧象鼻”、“三夹象鼻”等,北京民族饭店的“蒜子烧象鼻”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名菜。当然现在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就不能吃这美食了。官强68日于()更新
在前面,我们谈到素食之道,您如果经常进餐吃的都是肉食,身体难免变成酸性体质,科学家现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会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迅速下降,就会引起肾虚,我们前面说过肝肾同源,您的肾一虚,那么肝也就会虚,进而引起您身体的代谢循环变慢,血气凝滞,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垃圾。量的积累就是质的变化,这时身体内一些内源性疾病就会出现,大量酸性垃圾在淋巴组织细胞系统里堆积,这时组织细胞就会癌变。这也是现在许多人患淋巴癌的成因,淋巴癌在我国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病主要就是病与中、青年人,而且男性患比女性多。(前两天我们还看到某著名主持人走了,让人痛心,官强补记)当然,患不一定就是因为吃肉过甚,但吃肉过甚确是患淋巴癌的成因。官强68日于()更新
第四章 饮食和谐 第四节 无饮不食(2)
所以说,老子谈到“为腹不为目”,就是说,吃饭填饱肚子就可以了,食物够用就可以了,腹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因为我们的肚子就这么一点容量。目一般是眼睛,老子用“目”来代表了耳、口、心、行等,深奥的意义就是说千万不要让五色把人的眼睛搞盲了,让五味把口的味觉搞错乱了,让打猎把人的心智搞疯狂了,让难得的宝物把人的品行搞坏了,见《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此王弼有个注释说:“为腹以物养己,为目以物役己。”十分哲学,人要活着就要靠外物来养活自己,保养自己,比如吃、穿等,吃饱了,穿暖和了,这就行了,这叫“为腹”。您看“五味令人口爽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