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什么的也不缺,但他却缺乏孤注掷的魄力。他想举解决权臣的问题,但他走的却是最最稳妥的办法,而没有想着去出奇制胜。这不能说不好,小心谨慎也不是什么毛病。只是,太小心了就是错误了。隐忍的时间太长了,谁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的雄心会不会满满消磨掉。即使没有消磨掉,那有朝日成功了,他又会怎样?会不会像唐武宗样,隐忍多年后,发泄得太厉害,结果命呜呼。何况,齐威王也不是没有胜算。他认为齐国的官员大多没有靠向他,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这并不完全是官员的错。他们确实没有投靠齐威王,但大部分官员也没有跟齐王作对。他们之所以这样观望,只是在观察齐王,看他是不是值得他们辅佐而已。旦齐威王展现出他的能力,他们定会有所表示。
只是,齐威王“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透这些,他现在正个
如今,那位点醒齐威王的邹忌还没有出现。不过,慕容建中自然是不想齐威王还要再蹉跎几年。他劝道:“大王身在局中,却是没看清。齐国大臣不是不忠心,而是他们要忠诚于个英明的君主。大王为了将来能鸣惊人而隐忍不发,骗过的不仅是佞臣,连忠臣也起被大王瞒住了。只要大王能展现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个值得辅佐的明君。那么我相信,群臣定然会欢欣鼓舞,纷纷为大王效力。扫除佞,安定齐国,指日可待。如今大王的力量已然足够,再加上群臣的支持,为何还要犹豫不决,迟迟不反击?”
齐威王听了慕容建中的话,顿时愣住了。他确实是没有想过这点。他之所以犹豫不决,迟迟不敢有什么过激的动作就是怕群臣反对。如今被慕容建中点醒,他才恍然大悟。
齐威王立即起身,向慕容建中拜了礼,道:“先生真是语惊醒梦中人。请受寡人拜。”
慕容建中赶紧站起来避开。开玩笑,君王的礼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受的。
他赶紧说道:“大王不必如此。这是涓应该做的。”
尽管如此,齐威王还是坚持把这礼拜完。尽管他知道慕容建中已经避开了。
齐威王行完礼,重新坐下,微笑着看着慕容建中说道:“先生,我们现在可以谈论国事了。”
慕容建中也笑道:“涓求之不得,敢不从命。”
他们商议了政变的事宜,还有随后的善后工作也做了些安排。讲完这些,齐威王还意犹未尽,拉着慕容建中继续交谈。他们交谈的内容不仅是齐国的国事,还有天下各诸侯国中发生的大事。慕容建中为齐威王分析了天下大势,也为齐国未来的发展做了初步的计划。直到深夜,齐威王才意犹未尽地派人将慕容建中送回驿馆。
...
(
正当齐威王和慕容建中意气风发要在齐国大展手脚的时候,令他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
齐国的西边强大的邻国——魏国,见齐国暗弱齐威王装逼装得有些过头了,以为齐国好欺负,举兵入侵齐国。
此时的齐国虽然也是天下强国,但跟魏国相比却略有不足。而且,齐国的军队战斗力并不算强,面对强悍的魏武卒,齐兵都有些畏惧不前。再加上君王暗弱,朝堂混乱,君不君,臣不臣。这样的情况也影响到了军中。此时的齐国根本无力抵抗魏国。
“砰!”齐威王愤怒地拍着案几,案几上有个竹简,是齐国大将田忌派人从前线送来的战报。田忌本在北疆,听说魏国入侵,马上带领军队前去增援。但还是没来得及。如今魏国已经攻占齐国三座城池,兵锋正盛,田忌与魏军交战,没有取胜,还损失了好些兵马。只得紧守城池。同时,他又派人到临淄求援。这封战报也是他的求援信。
齐威王现在真的很恼火。他倒不是怪田忌无能。魏国突然入侵,齐军措手不及。田忌能当机立断赶去救援,虽没有取胜,但也挡住了魏军。否则,损失会更大。他恼火的是魏国。
他和慕容建中已经制定好了政变的计划,正准备实施。没想到却碰到这档事。为了安定人心,使前线不至于发生兵变。那个计划也只好暂时停止了。
实际上,慕容建中是建议齐威王当机立断,马上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局面,再由他持节到军中,主持大局。可是,齐王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冒险,他想在局势稳定下来的时候再说。
慕容建中郁闷得几乎要吐血了。都这个时候了,谨慎有个毛用啊!
他又提出由他领军去抵抗魏国,收复失地。
齐威王不好意思地告诉慕容建中,他现在没办法安排他。特别是军中。他在军中的亲信实在不多,能拿得出手的唯有田忌。他总不能让庞涓代替田忌。这不是寒了他的老臣子的心嘛!
慕容建中理解齐威王的顾虑,但他也因此更加郁闷。
婉儿见他烦闷,就提议出去散散心。
慕容建中想这样也好,就同意了。
于是,他们骑马来到临淄郊外。
郊外的风景秀丽,绿树青山,鸟语花香。慕容建中深吸口气,郁闷之情也消散了些。看着妹妹担心的样子,他不禁安慰道:“婉儿,哥哥没事。我庞涓,岂会被这样点挫折打败。”
婉儿看到哥哥放松下来的表情,也开心地笑了。
这时,个骑着白马,穿着骑装的人从树林里出来。
婉儿笑着对慕容建中说道:“哥哥,相逢即是缘分。我们去跟他打个招呼吧。”
慕容建中无所谓地点点头。
两人骑马走近来人。看,是个大约十二三岁,长得非常漂亮的少女。
婉儿马上向她打招呼:“这位妹妹,你好。你也来这里玩吗?”
少女看到他们二人,气质卓然,容貌出众,顿时有了好感这也是个颜控,也有意结交对方。马上笑着对他们说道:“我叫田夕,是将军田忌的女儿。很高兴认识你们。”
田忌。婉儿愣,没想到她是田忌的女儿。她偷偷看向她哥哥,田忌也算是哥哥郁闷的原因之。
慕容建中此时有些恍惚,他倒不是被田夕的容貌所摄,也不是因为田忌。他看到田夕的时候,恍然想到他和独孤伽罗第次见面的场景。那时候,他们还分处相互敌对的阵营。他们第次相处并不融洽。但他还是深深记住了那个穿着骑装,英姿飒爽的女子。他的妻子,他爱的人。
“哥哥。”婉儿见慕容建中半天没有反应,叫道。
慕容建中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失态了,赶紧向田夕道歉。
田夕并不在意,反而邀请他们去她的家里。
婉儿高兴地同意了。
慕容建中却拒绝了。他现在想到独孤伽罗,心里正乱,想自己好好静下。
婉儿有些生气地说道:“哥哥,田夕妹妹这么热情地邀请我们,你怎么不答应呢?”
慕容建中安抚婉儿,说道:“婉儿,哥哥有些事要好好想想,想自己个人静静,你和田夕去吧。自己小心点。早点回来。”
婉儿无奈,只好说道:“那我走了,你自己也要小心。”
慕容建中点点头。站在那里,看着她们离开。
他看着变得僻静的郊外,遥望远方,喃喃地说道:“伽罗,你在哪儿?”
他没想到他会这么思念独孤伽罗。在他不知不觉中,独孤伽罗在他心中的分量已经这么重要了。有那么瞬间,他甚至想抛开切,找到独孤伽罗,跟她白头偕老。管他什么任务,名留青史的。
第17章 庞涓4
( 良久,慕容建中才平复心情。他不是把儿女情长当成切的人。他很快就放下了对独孤伽罗的思念。又开始思索他的名留青史的任务。
他从郊外回到驿馆,思索了有大半个下午,但还是没点头绪。
不是他想不出办法。而是他想出办法也没用。
齐王无法让他领军。为了不让田忌难堪,齐威王也不敢让他去田忌军中。这无疑断掉了他通往成功的最好的捷径。不过,即使他不去前线,他还是有办法解决齐国的窘境。此时,他的心里就至少有三套解决方案。可是
慕容建中苦笑,齐威王可能个都不会采用。他实在太老成,太谨慎了。
此时的慕容建中不得不反思,他到齐国,投效齐威王,到底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齐威王是个有为的君王,是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能采纳谏言,任用能人,励志图强,在他的带领下,齐国必能更上层楼。他不失为个明君。
可这样的君王却并不适合他。他擅长的是奇谋。无论是在战略布局上,还是战术指挥上,都带有定冒险成分在。在他看来,虽然奇正各有优缺点,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何不用奇谋,出奇兵。如此可大大减少时间。资源的消耗。鬼谷子针对他的特点,将《吴起兵法》传授给他。当然,也不是说他不会用正兵。他用兵能正能奇,只是大部分时候,因为任务需要,直用兵偏奇。
至于其他两人。孙膑为人忠厚正派,鬼谷子传授他田穰苴说出“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的那位牛人的兵书《司马法》。教导孙膑使用正兵,乃至于“不战而屈人兵”。当然,私下里,鬼谷子还把《孙子兵法》传授给他;而李腾这个奇葩,鬼谷子虽然对他略有微词,但也是悉心教导。居然把《六韬》就是传说中的太公兵法传授给他。《六韬》可不止是部简单地兵法,里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政治,经济等等。对于李腾来说,这真的是最适合他的书。
慕容建中有时候真觉得鬼谷子偏心。孙膑就算了。他怕孙膑这样的老实人吃亏,多给他点福利也没什么。更何况,《孙子兵法》还是孙膑的祖辈写的。可李腾那货怎么也得了《六韬》这样的好东西。虽然他也得到《吴子》,但还是忍不住有些吃味。
幸好他心胸没有原主庞涓那么狭窄。他只是抱怨几句就放下了。
慕容建中不知道的是,鬼谷子这样做自有他的深意。慕容建中只要得到《吴子》就足以纵横天下。而孙膑,则是因为怕他吃亏。至于李腾,他既然知道他的野心。又不忍放弃这样的璞玉。就竭力把他拉到正轨。姜太公和周文王都是心怀天下的人。太公兵法里面提出的很多政治思想,很多政治主张,都是比较温和。大多数言论都是为天下万民计。他是想潜移默化地改变李腾那种激进的思想。
不过,慕容建中早已经放下这件事。他认为自己没必要计较这些,他已经得到它所想要的,何必追求那些多余的东西。他现在正心扑在他的任务上。
只是,他现在却有些犹豫。他明白,齐国虽然很不错。对于本来的庞涓而言,也是个好去处。但却不适合他。他需要的是更有魄力,更有决心的君王。他又仔细想了下,发现最适合他的居然是魏国。如今魏国当政的是魏惠王。虽然后人对他的印象不怎么好,认为他志大才疏,识人不明。信任庞涓,误使孙膑入齐。不听忠告,错失商鞅。他让魏国个堂堂霸主之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这些都是魏惠王怎么也抹不去的污点。但魏惠王也不是无是处。他比同时期的其他君王更有魄力。对认定的人才有着非般的信任。比如历史上庞涓在桂陵战失利,他没有责怪庞涓,也没有惩罚他,而是让他重整旗鼓,重振魏国声威。经历过高演的事,慕容建中对于这件事异常敏感。他可不想再次无缘无故被人算计。
只是,齐威王虽然不能用他,但却很欣赏他,也很尊重他。自从他来到齐国,直对他以礼相待。他并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怎么能就这么弃齐之魏呢!
魏齐互为敌国。就算他再怎么回避,也避不开。只要他在魏国为将,总有天会率领魏武卒和齐军作战。到时候,他要如何自处?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齐威王这时候却派人来宣读密旨。
慕容建中以为齐王有什么任务要交代他,就接下了。可是,他猜到了结果,却没想到这个结果那么让他始料未及。
“什么?大王让我入魏?”慕容建中吃惊地看着使者,说道。
使者回答道:“齐国如今内忧外患,内有权臣,外有强敌。齐国现无将军之席位。大王希望将军入魏,引导魏国进攻他国。齐国之危机自然能解。”最后,他还加了句:“这是大王的原话。”
慕容建中没有想到,他有朝日居然要玩无间道。
他深深地看了使者眼,深吸口气,说道:“请齐王放心,待庞涓处理好在临淄的些事物,即日便入魏。”
使者点点头,回去向齐威王回命。他每天注意到,慕容建中对齐威王的称呼不再是大王,而是齐王。
他这是不准备跟着齐威王起往战国版的无间道。他从来都是个骄傲的人。他从来不屑于玩这些。虽然,他在战场上也经常用计谋,也就是所谓的阴谋诡计,但他直认为那些都是战争的艺术,是值得他探索,使用的。而无间道这种所谓地政治艺术,他不仅没有兴趣,而且还极其厌恶。再者,他之前好好考虑过了。齐国确实不适合他。不仅是君王,它的士兵的战斗力他还真看不上。居然这么轻易就被魏兵给打败。他实在想不明白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是怎么赢得。难道孙膑真的有那么神奇的能力?
可怜的娃还不知道自己穿越的并非正史,而是雷点颇多的历史剧《战国》。在这部大作里,齐王和魏王互相玩无间道。这次齐军的败北,主要还是田忌实在太给力了。他首先不着痕迹地向魏国透露齐军的部署。等齐军败局已定的时候,他才赶到。至于田忌之后组织齐军抵抗,而不是放魏军长驱直入,完全是魏王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没有马上让田忌暴露。
而不知道这些的慕容建中鄙视完齐军的战斗力之后,就愉快地决定去魏国。他这次入魏,是真的入魏。是去为魏国效力,而不是当齐国的卧底。
婉儿回来的时候,看到慕容建中在收拾行李。奇怪的问道:“哥哥,你这是要去哪里?”
慕容建中默默地收拾着行李,说道:“婉儿,我们要离开临淄了。”
婉儿吃惊地问道:“离开临淄?那我们要去哪儿?”
“魏国。”慕容建中斩钉截铁地说道。
婉儿看着慕容建中,问道:“哥哥,你刚下山的时候,没有选择魏国,现在却要入魏。我想知道你的理由。”
她知道哥哥在齐国遇到挫折,到现在还没能发挥自己的才 ...
(能。可她也十分清楚,他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现在不过在齐国几天,就马上收拾行李离开齐国。这其中定然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原因。
慕容建中摸摸她的小脑袋,说道:“婉儿,这些事你不用管。哥哥有自己的理由。相信哥哥好吗?”
婉儿阵沉默,最后还是点点头。不管怎么样,她都应该相信她的哥哥。
慕容建中对于婉儿的信任很高兴。
他对婉儿说道:“婉儿,我先去大梁见魏王。你要先留在临淄。等我在魏国站住脚再来接你。”
婉儿诧异地问道:“为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跟你起去?”
看着还不了解状况的婉儿,慕容建中心中叹。这个时候,婉儿在齐国才是最安全的。他到魏国,前途未卜,何苦让她也跟着受苦。他只是劝说道:“你不要问了。婉儿,听话,在临淄等着哥哥来接你。”
“哥哥。”婉儿不舍地说道。
慕容建中为她顺了下头发,叮嘱道:“你在临淄,要切小心。如果可以,就住进田夕的家里。她是你的好朋友,也是个坦荡的人。那里很安全。”
听了他的话,婉儿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她当然知道田夕是个好人。可她们认识也不过天。才天时间也谈不上有多少交情。现在哥哥却不得不把她托付给个才认识天的人。他到底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慕容建中看到婉儿欲言又止的表情,苦笑下,却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如果他跟婉儿说了实情,他保证,他绝对出不了这个门。明天的太阳也未必能看见。他只能憋着什么也不说。
当夜,很平静地过去了。
第二天,慕容建中带着婉儿去拜访田夕。把婉儿托付给她照顾,得到田夕的保证之后,他就启程去大梁。
只是,这路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平静。
慕容建中脚踢开面前的黑衣人,挥舞着手中的长刃,趁黑衣人愣神的瞬间,给他补上刀。确认他已经断气,他也不管地上是不是干净,有没有血污,直接屁股坐到地,大口大口地喘气,他必须好好休息,保存好体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袭击。
自从他离开临淄,就不断有人袭击他。这已经是第五波袭击了。这几次袭击,次比次凶狠,尽管他的武艺不错,在北齐他就跟着段韶和斛律光练就身骑射的本领。但双拳难敌四手,要不是他有“神器”相助,都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活着。
他不由地摸摸手中的长刃,就是因为它,他才能每次都化险为夷。这是上次任务的奖励。这把刀身狭长,非常像武士刀的长刃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屠龙刀。不要误会,此屠龙非彼屠龙。它可不是玄铁铸就,能号令天下的屠龙宝刀。它的主要材料是精钢。而它之所以也叫屠龙刀,据系统说是因为在铸造它的时候加进去宇文护这个屠龙高手的血。虽然听起来挺玄乎的,好像很不靠谱。但你还别说,这东西还是挺好用的。下子就销断了敌人的武器主要还是战国的锻造技术太低,用的大部分是青铜武器,而且它好像有震慑人心的功能。直面它的敌人,会不由自主地被其所摄。在他们愣神的时候,慕容建中直接用屠龙刀解决了他们。感觉好像很玄幻的。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还有什么比他穿越的事情更玄幻。
看着手中的神兵,慕容建中不禁满意地笑了。每个武者都希望有把属于自己的兵器。这把长得像长剑的屠龙刀真心不错。
“现在已经到了齐魏边境,等到了魏国就应该安全了。”慕容建中盘算着。然后,又皱皱眉头:“幸好,没有让婉儿跟着来。不过,到底是谁想杀我?”
难道是齐王?
随后,他又推翻了他的想法。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要杀他的人肯定是齐国的人。那些黑衣人进退有据,很有章法。很明显是隶属于军队的。在齐国境内能调动军队的,这个人的能量不小啊!
只是,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里的人使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阴损手段。即使齐威王这样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君王也不是王道之君。他越发觉得诡异,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好像切都很正常。
想到纠结处,慕容建中甩甩脑袋,干脆不想了。
“不管了,先到大梁再说。”
接下来的路途倒是很平静,那些人也没有再追杀他。他很快就进入魏国。
魏齐边境某山上。
个身戎装的人站在山头,看着渐渐远去的慕容建中,诡异地笑了笑。
“庞涓下面就看你的了。”
“将军,我们就这么放他走吗?”将军身边的人问道。
将军转身,看着他,说道:“没事了。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说完,信步向山下走去。
将军身后,随侍不可置信地握着手中的匕首。匕首的另端已经深入他的心窝。他双目圆瞪,死不瞑目地倒下,没了声息。
第18章 庞涓5
( 几日后,慕容建中来到大梁,魏王在之前已经得到消息,他刚到就被送往别馆休息。等待魏王下朝之后召见。
对于他这位鬼谷子的弟子,魏王很重视。他特地派人驾着自己的车去接慕容建中。可谓是非常礼遇。
慕容建中虽然嘀咕着魏王是不是热情过头了,但他心里还是非常满意地。这货就是个闷马蚤。
魏王身着深色华服,年近四旬,留着短须,剑眉横立,双目炯炯有神,显得很威严。他仔细打量了番慕容建中,微不可查地点点头。说道:“先生果然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等慕容建中坐下,魏王吩咐人上酒后,举起酒爵,说道:“先生入魏,姬茔不胜欣喜。欲以国事相托,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慕容建中连称不敢。
魏王放下酒爵,郑重地看着他,说道:“先生何必谦虚,先生大才,我正要求教于先生。”
慕容建中赶紧说道:“不敢当,魏王说吧。庞涓洗耳恭听。”
魏王长叹声,说道:“经寡人祖,父两代经营,魏国实力雄厚,国力已然是七国之最。吴起将军在魏国的时候,更是率领魏武卒纵横天下,未尝有败绩。寡人继位后,时时不忘继承祖辈父辈的遗志,希望有朝日能带领魏国称雄于天下。却不想,寡人才智有限,不仅没有为我大魏国开疆扩土,还屡屡失地。尤其是西河。多年来,西边的恶秦,念念不忘西河之地,年年带兵侵犯。魏国虽胜多败少,但也不堪其扰。被恶秦强占了西河数座城池。”
说到秦国的时候,魏王咬牙切齿,恨不能现在就生撕了秦君。
魏王稳定下情绪,说道:“如今的魏国,虽然因为吴起将军的遗泽,还屹立于天下强国之列。但也只是自保有余,却进取不足。先生可有良策,成寡人之志,兴魏国之霸业?”
慕容建中沉思片刻,说道:“涓愚钝,须臾之间,仅得几点愚见,希望能帮助大王。”
慕容建中谦虚,魏王可不认为他只是几点愚见。既然能被鬼谷子收为弟子,定然有过人之处。他颇为感兴趣地说道:“哦,说来听听。”
慕容建中说道:“大王可派人取来魏国地图,涓为大王细细分析。”
魏王吩咐道:“为先生取来天下的地图。”
慕容建中眼中闪,明白魏王是在表明自己的志向。
地图取来后,慕容建中摊开看,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确实是天下的地图。但地图上七国的版图却跟实际上有些不样。如今魏国的七百里西河之地,已经被秦国逐步蚕食了近两百里,那些地方已经不受魏国控制了。可魏王却还是把它们标记在魏国的版图上;齐国西疆的三座城池在不久前刚刚被魏国攻取。但它们虽然被魏军控制,但现在还算不上是魏国的领土。而它们现在也出现在魏国的版图上。
这张图纸是新的。明显是魏王不久前派人制作的。
魏王却点都不觉得不尴尬,站起来向慕容建中行了礼,说道:“先生请讲。”
慕容建中开门见山地说道:“魏国虽为天下强国。但却有三患。”
慕容建中指着地图最中心的那块,说道:“大王请看,这是魏国。魏国实乃四战之地。东临齐,北接赵,南连楚,西毗韩秦。四周可谓强敌环视。无论魏国有什么动静,都被其他几国所探知。而且,魏国版图狭长,东西相隔甚远,救援不易。若东西方同时有战事,则首尾不能相顾。旦四方邻国同时攻打,魏国士卒只能疲于奔命。此患也。”
“魏王有天下之志,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征战四方。而且,把握住切对魏国有利的机会,积极争取。我不能说这样不好。个有志于天下的君王正当如此。但是,大王却有些操之过急了。几乎把所有的邻国都得罪了。若魏国要称霸中原,在外没有个强有力的盟友是不行的。而且,大王要开疆扩土,征伐国,该国国君见抵挡不住,定然会求助于他国。他国未必与彼相善,然因与魏国相恶,定会出兵相助。到时候,魏国即使不损兵折将,也要无功而返。此二患也。”
在历史上,魏国两次对外战争,本来已经战胜赵国和韩国。甚至都占领了赵国的国都了。却因为他国的救援不得不撤退,失去了吞并赵国南部的机会。
魏王听后不断点头。这些都是他直以来烦恼的。这个庞涓都分析到点子上了。魏王问道:“不知先生可有解决之道?”
慕容建中点点头,说道:“涓既然说了。自然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解决的是外交困境。与魏国接壤的主要国家有秦国楚国齐国赵国韩国。其中秦国与魏国有不解之仇,是绝不可能和解的,更逞论结盟。齐国屹立于魏国东方,是魏国今后最大的对手,齐魏必有战。大王可以与齐国相善,但绝不能与之结盟,免得今后失去先机。而南方的楚国是大王最有可能争取的。我闻楚王有大志,心要取淮泗,意图举吞并吴越之地。只是,楚国却忌惮齐国会插手此事,又担心秦国和魏国会趁虚而入,所以才迟迟不敢动手。只要大王派使者到郢都,向楚王许诺,不干涉楚国攻取淮泗,并在楚国东征的时候牵制秦国,楚王定然大喜。再派使者到临淄,以新攻取的齐国三城为礼,得到齐国不干涉的承诺。如此来,楚王定会视大王为兄弟,将女儿嫁魏国。魏楚成兄弟之国。魏国的南疆就有了个强大可靠的盟友。”
魏王深深地看着慕容建中。把慕容建中看得心里毛毛的。他才收回目光。他点点头,说道:“先生为何不提韩赵两国?此二者与我魏国皆属三晋。是为兄弟。”
慕容建中摇摇头,说道:“在家的亲兄弟尚且会生分,何况是分了家的兄弟。韩赵与魏虽都源于晋国,彼此却不是条心的。韩赵各有各的心思。而且,比起楚国来,更加不好拉拢。而且”
魏王正听得入神,听他停住卖关子,有些急切地问:“而且什么?”
慕容建中看看左右,示意魏王。
魏王挥手,左右皆退下。
慕容建中这才说道:“大王,您若想巩固魏国,进而称霸天下,则必攻韩赵。韩国的河内赵国的晋阳是膏腴之地,也是战略要地。只要能得到这两块地盘。魏国之危锐减。只要防守住太行山山口和济水的渡口就可阻挡赵齐的大规模入侵。而且,取得晋阳之后,可以在那里建立后勤要地,为西河诸城提供援助。即使秦国再来攻打西河,因为有了晋阳为后盾,应付起秦国来,也就轻松多了。若是得两人河内,则魏国东西疆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不再是由北方条狭窄的通道连接了。”
魏王听后,拍案,欣喜道:“先生果然见识不凡,才干过人。此二策出,我魏国今后便能稳如泰山。”随后,又道:“先生谋划的事尚且不急,今早西河探子来报,恶秦得知我魏国主力攻打齐国,以为有机可趁,正在秦都栎 ...
(阳集结大军,不日将会犯西河之地。倒时西河定然危急,寡人欲拜先生为上将军,统领魏武卒,救援西河,驱逐恶秦。”
慕容建中没有想到,居然有这样的意外之喜。他不过是第次见魏王啊!
虽然内心激动不已,但慕容建中还是不卑不亢地向魏王行礼,并向魏王约法三章,同时也是提出魏国第三大忧患。
“大王,救援的事先不急。涓临行前要与王约法三章。请大王答应我的请求。否则,西河之战,前途尚未可知。”
魏王笑道:“上将军尽管说吧。只要寡人能办到。定然满足上将军。”
慕容建中说道:“此乃臣之恳求,亦是魏国之患。”
他继续说道:“我观魏国士卒虽悍勇不见当年。但法令不同,进退不。显然是平时疏于进行战阵训练。或者是为将者重无用而忽视了士兵间的相互配合。旦开战,整支军队就像散兵游勇样,遇到懂得兵法的将军,那可是会全军覆没的。兵之于军,如血之于人。岂能如此儿戏?望大王下令整治三军;得叶而知春秋,国之兵器尚且如此,何况其他。李悝变法,在于使魏人明法度,知进退。如今魏国进退失据,动乱无数,正是因为法度不明。请大王重拾李悝之法令,振兴魏国;最后,司马穰苴有言: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涓领军期间,军中事务,自有涓做主。”
说完,他跪下,道:“庞涓无礼。请大王恕罪。”
魏王微笑着扶起他,说道:“上将军乃是肺腑之言。寡人岂会不允?上将军去准备下吧。明日寡人在点将台拜将,顺便为上将军践行。预祝上将军凯旋,到时,寡人还有大礼相送。”
慕容建中又是礼,欣喜地拜谢魏王,然后回去准备。心中发誓要好好报答这份知遇之恩。
慕容建中退下后,魏王突然说道:“公叔丞相,你可以出来了。”
魏王话音刚落,从内室走出个年近六旬,须发皆白的人。正是魏国丞相公叔痤。
魏王指着对面的座位,让公叔痤入座。
待公叔痤坐下后,魏王问道:“公叔丞相,你看庞涓如何?”
公叔痤说道:“依老臣之见,庞涓的才华不输于吴起。假以时日,他会是另个吴起。”
“哦。”魏王看着公叔痤,说道,“老丞相对他的评价竟然如此高。”
要知道,公叔痤可是跟吴起共事过的。他虽然赶走了吴起,但对吴起的才能,他直是赞不绝口。现在他竟然说庞涓会是下个吴起。魏王感到不可思议,更多的确实欣喜。
公叔痤侍奉魏王多年,当然知道他为何而高兴。如果庞涓能真心为魏国效力,当然是好事。但庞涓的身份却有些特殊。
他不由提醒道:“大王可看了齐国的来信。”
魏王说道:“自然是看了。齐王怕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白白把庞涓这样的良将送给寡人。如此大礼,寡人为何不收?”
公叔痤大急,说道:“可是,大王,庞涓未必是真心为魏国的。就从他献上的几条计策上就可见斑。其言可诛啊!”
魏王奇怪地说道:“老丞相何出此言?”
公叔痤说道:“齐国如今羸弱,庞涓不仅不劝大王攻取,还要将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城池还给齐国,他的心难道不在齐国吗?不仅如此,他竟然还叫唆大王交恶我三晋之国。韩赵与我国同属三晋何忍攻打。再者河内与晋阳也不是轻易就能攻取的。韩国的河内也就罢了。赵国的晋阳,那可是真正的硬骨头啊!当年,赵毋恤面对其他三卿的围攻,退保晋阳。却以仅剩的晋阳保住了赵氏,并且最终击败智氏,复兴赵室。赵国对它的感情极深。而且,它又是赵国宗庙之所在。攻取的难度太大了。即使最后能占领,赵国也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赵会跟恶秦般,像条疯狗样,不断袭扰我国。”
魏王摆摆手,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寡人相信自己的眼光,庞涓绝不会干那样的事。他或许是另有打算。”
魏王放心,公叔痤却并不放心。他还是决定好好看着这位新出炉的上将军。
多年的君臣了。魏王岂会看不出公叔痤的担心,他宽慰道:“公叔丞相放心吧。寡人也不是那么好骗的。”
公叔痤只好点点头。
魏王想了想,又说道:“老丞相说庞涓是下个吴起。他的才能寡人已经知道了。却不知他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跟吴起样。”
公叔痤当然知道魏王说的是什么。凭心而论,吴起实在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才干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认可。可他的人品,也被许多人鄙视。齐国攻打鲁国,吴起向鲁公自荐。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公犹豫不决。于是吴起杀妻求将;乡人诽谤吴起,吴起怒之下,居然杀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他热衷于名利,连母亲去世也不回家。吴起当年因为这些事,被许多名人鄙视。其中就有孔子的学生曾参。
公叔痤也不喜欢吴起,所以,当年他才用计赶走他。至于现在的庞涓
公叔痤想了番后,说道:“老臣听说,庞涓有个妹妹。”
魏王闻弦歌而知雅意。他马上吩咐道:“老丞相,你马上派人出使齐国。可以把三城交还给齐国。但庞涓的妹妹也要作为附加条件。”
“附加?”公叔痤脸惊讶地看着魏王,问道:“大王,你真的要用庞涓之策?”
魏王闭上眼睛。微微点头。
公叔痤知道魏王不想多言,识趣地没有再问。回去后,也按照魏王的吩咐去办了。
当魏国的使者到了临淄,以三城为代价,换取齐国的承诺和婉儿时,齐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齐王以为这是慕容建中有意帮助齐国。自从慕容建中为他出谋划策之后,齐王就认为他是他的人。却没有想过,慕容建中根本没有说要认他当主公。齐王也没有分封他。他们唯的牵扯只是那次谈话。所以,慕容建中从来都不是齐国的臣子。
但齐王却没有看透这些,还指望着他能牵制住魏国。
而被齐王所期望的慕容建中正率军前往西河。那里有场硬仗在等着他。此战的凶险,将不逊于他与宇文护在洛水的那仗。
第19章 庞涓6
( 次日,魏惠王在大梁城西拜将。(” r”_b”> 拜慕容建中为上将军,领军三万救援河西。
临行前,慕容建中再次向魏王强调:“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魏王满口答应。
慕容建中这才带军出发。
三日后,西河的求援急报送到了魏王的手里。魏王只是淡淡地看了遍,就放在遍。让信使回去等待援军;
又过了三天,西河守将又送来战报。称西河告急,希望大王从大梁发兵救援。魏王又遣返使者;
此后多日,西河方面都没有送来战报。魏王本以为西河之危已解。谁知道,十日之后,公叔痤直接将此时也在西河少梁城的太子申的封信送给魏王。
信上先是关心问候了番魏王。又回忆了下当年在安邑魏国故都和大梁时,魏王对他的疼爱,父子情深,难以忘却。然后又讲了他在西河的生活,同时也说了下西河的重要性。讲到现如今秦军压境,攻打少梁城甚急,少梁危急,西河危急。如若再不派援军,那么少梁就保不住了。他姬申从小听从魏王教诲,虽年纪尚幼,但也是有骨气的人。少梁是魏国先辈打下的领土,他誓与少梁城共存亡。如若少梁城破,他也不愿做秦国的阶下囚。最后,他恳求魏王看在父子情分上,同时也为魏国着想,赶紧派援军。要不然,他们父子只能再相见了。等魏王百年之后,他继续侍奉父亲,尽孝心。
这封信言辞诚挚,情真意切。虽然有夸大西河的局势的成分,但这也无可厚非。魏王想起昔日与太子的相处。太子还小的时候对他的孺慕之情。再看看这封信,不禁声泪涕下。
魏王忙问公叔痤:“上将军出发已经半个月了。按照行程,从大梁到少梁,最多十日便能到达。为何西河还不断告急?”
公叔痤生气地说:“大王不知,庞涓带兵救援,开始昼夜加急,不过三日便到了上党。谁知,此后直到了上党之后,逗留了好阵。随后,行军的速度就急速慢了下来。到现在还没有渡过河水黄河。隔岸坐视少梁危急,却没有渡河救援。实在可恶。”
魏王听后,不禁眉头大皱。
公叔痤见此,再接再励地说道:“大王,庞涓如此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