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1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眼都不看周胤一下,这欺心的伪君子指的是谁,自然是不言而喻。周胤气得七窍生烟,撇撇嘴,不屑一顾:“也不知道要怎样的不知羞耻,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潘子瑜突然停住了,松开赵统,两步跨到周胤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周胤:“你想知道是谁说的么?”

  “不想知道也知道了。”周胤一缩脖子,毫不退让的说道。

  “原本你早就知道是公主说的。”潘子瑜忽然笑了一声:“看来公主说得没错,你就是屡教不改的败类。周家真是不幸,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倒先死了。”

  “你……”周胤气得咬牙切齿,却不敢再骂。他可以不把潘濬放在眼里,却不敢当着潘濬和朱绩的面说孙鲁班的不好。他后悔莫及,这和孙鲁班的仇还没解开呢,怎么又得罪她了?都是潘子瑜这个阴险的女人,这不是给我挖坑嘛。他恨恨的跺了跺脚,扭头就走。

  潘濬和朱绩也是尴尬不已。这……还是那个知书达礼的潘子瑜吗,这可比孙大虎还孙大虎啊。

  ……

  潘濬解开了心结,接纳了赵统,魏霸趁势打铁,邀请他们一起参加除夕的守岁。魏霸的理由很简单,现在汉吴双方正在谈判,你们不是俘虏,而是盟友,充其量算人质。既然不是敌人,那有什么仇恨解不开的?你看潘将军的女儿都要和赵中郎成亲了,以后就是一家人嘛。

  潘濬心疼女儿,感激赵统保住了女儿的清白,当然要给点面子。周峻是个厚道人,不好意思拒绝,朱绩无可无不可,周胤却是窝了一肚子火,抱着存心要在酒席上闹事才去的。看着他那份横眉冷目,一副心存不良的模样,关凤心里来火,提醒魏霸道:“这人是个不识抬举的莽夫,我看还是赶出去的好。”

  魏霸笑了:“来的都是客,怎么能赶呢?我倒要看看周大都督究竟生了个什么样的儿子。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们不仅在要战场上打得他落花流水,在酒场上,同样也要让他输得鼻青眼肿。”

  “就你能耐。”关凤没好气的瞥了魏霸一眼:“那么好的酒,给这样的蠢货喝了,你也不觉得可惜?”

  魏霸四处看了一眼,扭过头,凑到她的耳边。笑道:“姊姊,你当我是随意之举吗?”

  关凤以为他要亲她,脸一热,伸手就要推开他,听了这话,不免诧异的说道:“怎么,你还有其他用意?”

  “当然。”魏霸诡异的笑道:“你知道媛容身边那个铃铛是谁吗?”

  “不就是一个侍女吗,我管她是谁。”

  “她是甘宁的小女儿。”

  关凤愕然,半晌才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干什么。”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你以为只有蜀汉争权夺利?吴国一样如此。当年那些南征北战的老将6续离世,他们的后人在江东身份尴尬。论功绩,他们没有父辈辉煌,论实力,他们不如本地人雄厚。在仕途上,他们远远没有江东人来得顺利。孙权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得不顺从江东人的意思,非江东人受到排挤,举步维艰。甘宁一死,他的儿子甘瓌就被贬了,这周胤虽然有本事,能打仗,可是你也看到了,他为人处世非常差,就是个蠢货。这样的人,能在江东混得下去吗?”

  关凤诧异的低声问道:“你想把他争取过来?”

  魏霸点点头。

  关凤斜睨着魏霸,嗔道:“我就说嘛,你怎么对这个蠢货这么客气,原来是这么想的。不错,这竖子虽然不成器,可他老子周大都督却是江东重臣。他的儿子如果归顺了我们,想来孙权会非常丢脸。可是如果他要留住这个蠢货,恐怕又是个祸害。嘻嘻,这可不是进退两难么。子玉,你这可是攻心计啊。没想到你除了打仗有一套,玩这些阴谋诡计也有一套。”

  “还是夫人懂我。”魏霸毫无愧色的点点头:“我就当你是夸我了啊。”

  “去你的,还没成亲呢,谁是你的夫人。”

  “快了快了,要不我们也一起把事儿给办了吧?”

  “你休想。”关凤眨了眨眼睛,抿唇笑道:“这可是大事,我要回到成都,堂堂正正的嫁进魏家,可不想就这么草率。”

  “不会吧,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你不会希望你的孩子到时候叫媛容的孩子叔叔吧?”魏霸眼珠一转,涎着脸凑了过去。“要不,我们先办正事儿?”

  “滚,你这脑子里一天到晚都想些什么啊?”关凤恼羞成怒的推开魏霸,抬手作势要打。

  第519章 自力更生

  建兴八年的春天,成都很热闹。

  丞相诸葛亮正在准备北伐,大量的文臣武将随军北行,从各地征发的士卒像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头已经离开成都北门,伸向逶迤的大巴山,尾巴却还在成都之南。

  与北伐的队伍相比,去荆州的队伍就显得非常寒酸,起行的人们除了自己的家人,几乎看不到送行的故旧。虽然丞相出面,证实了镇北大将军魏延的话,却没有打消众人的猜疑。不少人都怀疑诸葛亮出面支持魏霸不过是避免与魏霸的正式决裂,而武陵是个陷阱的本质并没有变,去武陵,不仅意谓着要和魏霸一起冒险,更意谓着与丞相正式分道扬镳,这其中的风险也许更大于武陵的风险。

  在如此巨大的风险面前,很多人保持了沉默,陈祗最终就选择了观望,他甚至没有来为陈祎送行。不过陈祎也不孤单,来敏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去武陵。他这么做,倒不是对魏霸有信心,而是因为他实在没什么选择了。诸葛亮对他的评价非常差,从汉中回来后,曾经说过“来敏乱群,有甚于孔文举”这样的话,因为这句话,来敏赋闲家中,闭门思过。他已经年逾六旬,在仕途上没什么希望,做一个教化蛮夷的大儒,留名后世,能在《儒林列传》占一席之地,对他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与来敏同行的还有一些商船,陛下刘禅、皇后张氏带头募捐,东拼西凑,集结了二十多万石粮食送往武陵,这些是魏家、关家、张家、马家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庄园里的余粮拼凑起来的,刘禅为此亲自赶到丞相府。和诸葛丞相商量了半天,丞相才同意从少府调拨了五万石米。

  来敏站在船上,看着远处的成都城,长叹了一声:“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成都,看到陛下。”

  陈祎笑眯眯的说道:“来公,姜太公八十方遇文王,你才六十出头,身体又好。肯定有机会看到陛下兴复汉室,涤荡中原。将来云台之上,也会有来公尊颜的一席之地呢。”

  “小竖子,又来忽悠老子。”来敏笑骂了一句,心情宽松了些。“形容云台之上。我不敢奢望,但希望能看到陛下定鼎洛阳,我就心满意足了。”

  “来公,就算陛下定鼎洛阳,南阳也不可能成为帝乡了。”

  “你懂个屁。”来敏眼睛一翻:“南阳虽然不是帝乡,可是荆襄系却是朝廷栋梁,又怎么会差?万一被你猜中了。丞相在关中遭遇魏军主力,无法破局,最后还要小魏将军突破宛城,直插洛阳。又怎么能少得了南阳父老相助?”

  陈祎连连点头,半真半假的说道:“来公高见,小子不能及也。有来公这样的大儒相助,小魏将军一定能有机会立功。”

  ……

  费祎站在临沅的城头。看着远处的船队缓缓驶留临沅,赶向辰阳。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与他并肩而立的张温笑了一声:“文伟,现在可以签约了吧?”

  “可以签了。”费祎偏着头,打量着张温:“惠恕,我的任务完成了,你呢?是不是也要为自己打算打算了?你不会自欺欺人,相信孙权真的会计往不咎吧?”

  “我能怎么办?我的家族全在吴郡。”张温苦笑道:“大丈夫,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全而置家族于不顾吧。”

  “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费祎诡异的笑了。

  “什么办法?”张温打量了费祎一眼,也不禁笑了,用力捶了他一拳:“有什么话就快说,别跟我装高深。”

  “你张惠恕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清楚,何必一定要我说出来?”

  “你是说……学潘濬?”

  费祎点了点头:“我想你也明白,如今三国并立,实力都差不多,但是我大汉是正统,道义上无人能及。如今关中入手,荆州也踏进了一只脚,丞相、马谡和魏霸老中青三代人都是当世英杰,将来的天下肯定是我们大汉的,江东也不能例外。你既然因才高而为孙权所嫉,何不舍末求本,归心大汉?如果你与我大汉的某个重臣结亲,孙权多少会有所忌惮,纵使不用你,也不敢伤了你性命。”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抚夷将军,领武陵太守魏霸不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哈,我就知道你费文伟没安什么好心。”张温笑了一声,瞪了费祎一眼:“你当我和来敏一样傻,看不出丞相的这欲擒故纵之计?魏霸,他能在武陵活多久还是个问题,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陪魏霸一起死,还不如我现在这样呢。”

  费祎淡淡的笑着:“惠恕,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当我没说过。再过几个月,你就是想求我,我也不会再替你牵线了。君子见机而作,很显然,你还没有这样的决断。”

  “且!”张温不屑一顾。“你真要愿意帮我,还是挑个稳妥一点的人选吧。”

  “行,我帮你留意着。”

  ……

  随着成都来的最后一批物资运到了辰阳,魏霸终于授意廖立结束了与吴国的谈判。孙权这个年过得非常不好,潘濬等人被魏霸扣在龙岩滩,为了保住这五千多精锐,孙权每天要从长沙、零陵调拨大量的粮食,他不仅要供应潘濬等人,还要承受魏霸无耻的盘剥,同时供养魏霸的部下。这样的消耗不仅太大,而且非常窝心,他不想再多等一天。

  所以,孙夫人被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成都,而从成都来的物资也毫发无损的通过吴军的驻地,大模大样的进入辰阳,孙权不想让魏霸有任何拖延的借口,他不想再多供魏霸一天,他只想把潘濬等人接回来,然后开始围剿魏霸、反攻武陵的战略部署。

  魏霸对此心知肚明,费祎在谈判的同时,他也开始忙碌起来。一方面,他派人去雄溪部落宣威,另一方面,他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溆浦、辰阳一带的稻田,准备春耕。外来的援助毕竟有限,要想在武陵站稳脚跟,自力更生才是重点。

  对于依靠武陵那些散落在山谷间的零星耕地能否自力更生,魏霸比任何人都有信心。一来蛮人一直就是这么生活的,有了他的帮助,蛮人肯定可以活得更好。二来在他记忆中,太祖能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打造出一个南泥湾,他现在的条件要比太祖那时候强多了,凭什么不能丰衣足食?

  要想发挥知识的力量,魏霸就必须先改变那些知识分子的心态。这年头的读书人一心想读圣人书进入仕途,做一个拱手而治的官僚,却没多少人愿意把精力放在实业上。魏霸只能以身作则,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为蛮人造福上,治军的事只能交给关凤来负责。

  魏霸和李譔一起,首先在辰阳建起了一座学堂,把来敏先安顿下来,通知各部落的精夫们,让他们把适龄的孩子送到学堂来读书。为了避免蛮子们有送人质的心理抗拒,他为学堂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不仅可以免费食宿,将来还可以优先进入官府任职。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跟着大儒读书识字的诱惑,又有四大部落的精夫领头做榜样,不少蛮子心动了,很快送来了自己的孩子,没多长时间,学堂就招满了一百多个小王子、未来的小精夫什么的小蛮子。

  孩子当然不能自己一个人来,不少部落的头领亲自赶到了辰阳,一方面护送自己的心肝宝贝来上学,另一方面也是要当面向魏霸求援。去年那场大战,吴军毁掉了他们即将成熟的庄稼,绝大多数部落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果不向魏霸求援,他们很难坚持下去。

  魏霸早有准备,为了这一天,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勉强准备妥当。廖立从长沙运来了粮食,陈祎从成都带来了粮食,他又从吴军手里讹诈了不少粮,再加上历次缴获的粮,东拼西凑,他总算能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了。

  不过,魏霸没有简单的把粮食给蛮子就算完事。他把那些头领们留在辰阳,抓紧时间教他们怎么围水造田,怎么利用水车提升江水,用来灌溉,又打造了大量的铁制农具送给他们。

  魏霸的用意很实在,他需要让蛮子们提高生产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才有余力和动力来支持他。可是蛮子们却从魏霸的热心和慷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意,他们交口称赞,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神将一个命令,他们随时可以集合待命。

  蛮子们心直口快,喜欢谁,就不吝惜夸赞,神将恩泽百姓的美名就这样通过蛮子们的嘴传了出去,接着又被那些来往于交州的商人们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驻扎在严关的吕凯和槐根也听到了这些风声,他们非常紧张,严禁雄溪部落的部众和商人们接触。然而言语就像风,无孔不入,关于神将的消息还是随着那些商品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雄溪部落,在一张张嘴和一只只耳朵之间传播。

  吕凯觉得事态严重,他向孙权发出急报,从各种迹像来看,魏霸有可能会出兵严关,进入郁林,请孙权立即支援。

  接到吕凯的求救,孙权浑身偏头疼,坐立不安,烦躁莫名,只好催车来到辅国将军府,向6逊问计。

  第52o章 利益交换

  6逊倚卧在榻上,盯着眼前的地图看了很久,轻声叹了一口气:“大王,召吕凯回来吧,他已经被魏霸打破了胆,担不起守护交州的重任。”

  孙权哈着腰,托着腮,碧眼闪了闪:“为什么?”

  “魏霸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动攻击。”6逊转过头,打量着瘦了一圈的孙权,轻声解释道:“春耕在即,魏霸现在最重要的是种地。诸葛亮进驻关中,益州的粮赋要全力支持关中,根本没有余力支持魏霸。若再误了农时,魏霸拿什么来养活那些蛮子?”

  “那吕凯就是虚惊一场?”孙权松了一口气。“我把你的意见告诉他,让他安心便是了。”

  “倒也不完全是。”6逊缓缓的摇摇头:“魏霸一时半会的无法发动真正的攻势,可是不代表他就会坐等。我猜,他一定是先攻心,让雄溪部落的蛮人心动,然后再实施强攻,可取事半功倍之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凯如果一个应对不妥,魏霸就有可能真的发动攻击。”

  孙权眉头微皱,觉得6逊说的有道理。可是,对于6逊替换吕凯的建议,他并不赞同。吕岱刚刚战死龙岩滩,这时候把吕凯撤回来,恐怕吕凯会有意见。而且,步骘损失惨重,吕凯还有三千真正的精锐,他是江淮系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怎么能留在后方,而不放在前线?对交州最熟悉的就是步骘和吕岱,现在步骘脱不开身,吕岱战死,由吕凯来控制交州,保护交州是最合适的,他可不希望交州又落入江东人的手中。

  这样的心思他不能对6逊说。只能沉默。

  6逊无声的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孙权的心思他也猜得到,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他不能说得太多,否则孙权肯定会有想法。

  “伯言,你好好养伤,荆州的战事,我还指望你呢。”孙权抚着6逊的手,打破了难堪的沉默。“趁着诸葛亮进驻关中。无力东顾的机会,我们尽快将武陵夺回来,才有余力西向。”

  “大王,你还想西向?”

  孙权愣了一下。“当然,如果让诸葛亮占稳关中。有了养马之地,将来不仅魏国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也不能独善其身。伯言,你的意思是……”

  6逊欠了欠身:“大王,你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想得自然是不差的。可是目前看来。诸葛亮要想占稳关中绝非易事,魏国君臣不会坐视他占据陇右,这一战,必然是全力以赴。”

  孙权静静的看着6逊。一声不吭。

  “总体来说,蜀汉力量稍弱,魏国实力稍强,而更重要的是。蜀汉骑兵的数量不足以和魏国抗衡。能保持不败,守住关中。便是诸葛亮的极限。双方在关中僵持,是最大的可能。”6逊握起拳头挡在嘴边,咳嗽了两声:“大王,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然而在胜负未分之前,我们露出反攻的意图,却不是明智之举。蜀汉胜,不是我们希望的,可是魏国速胜,同样也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希望他们在关中多僵持一段时间,这样,我们才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孙权沉吟半晌:“那就让魏霸占着武陵不走?”

  “武陵大半是山地,产出有限,得之不为有,失之不为无,让魏霸占一段时间又何妨?忍一时之辱,以待可趁之机,若能让汉魏两败俱伤,而我独强,且不更好?”

  孙权眼神闪烁,犹豫不决。他知道6逊说得对,在诸葛亮和曹睿没有分出胜负之前,抓紧时间恢复实力,而不是为了武陵一郡主动攻击魏霸,确实是最稳妥的方案。去年两次大战,对吴国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吴国急需疗伤的时间。

  可是,他又担心魏霸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壮大。如果说诸葛亮是一条老卧龙,那魏霸就是一头幼虎,如果不趁魏霸立足未稳,诸葛亮又全力应付关中战事的时候夺回武陵,万一养虎为患,等魏霸羽翼丰满,对吴国的伤害可能更大。他现在夺取了武陵,还觊觎着交州,也许会夺取整个荆州,进而攻取江东。

  针对孙权的担心,6逊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大王尽管放心,诸葛亮不会坐视魏霸的壮大的。魏霸狂悖,犹胜当年的关羽,诸葛亮不可能不加以提防。最近是从成都来了不少人,可是大王注意没有,这些人都是诸葛亮弃用的人,与其说是魏霸请来的,不如说是诸葛亮故意送来的,让他们死在武陵,总比他亲自下手的好。来敏来武陵,和当初曹操送弥衡到荆州有什么区别?”

  “他不仅想借魏霸的手,还想借我的刀?”孙权突然醒悟:“这是把魏霸当共叔段啊。”

  6逊笑了:“大王真是举一反三,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事,大王却是一点就透。”

  孙权哈哈大笑,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转了几圈,停住了脚步,仰脸看着外面的蓝天,思索了片刻:“伯言,若果真如此,我们是不是该吹点风助助势?”

  “大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6逊笑道:“接触可以,但是也不能不防魏霸。诸葛亮虽强,却垂垂老矣,魏霸虽弱,却正当年少,对他可以利用,却不可不防。否则将来诸葛亮一死,蜀汉还有谁能制得住他?我们岂不是助纣为虐,养虎自伤?”

  孙权笑了起来:“无妨,诸葛亮虽然老了,你却正当壮年,克制魏霸,绰绰有余。”他转过身,目光炯炯的看着6逊:“既然要作壁上观,那我是不是该让曹睿也放心一些?”

  “一切全凭大王圣心独断。”

  ……

  五月,春风吹绿了山坡,也吹绿了潺潺的江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不仅溆浦、辰阳附近的稻田全都种上了稻子,就连深山里面也开辟出了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稻田。有了水车提水。灌溉的面积增加了两倍,看着山坡上一块块像镜子一般的水田,蛮子们欢欣鼓舞,魏霸也非常欣慰。

  如果能顺利的秋收,自给自足应该不成问题,最大的难关就算渡过去了。

  “太初,等秋天来,就可以用新米酿酒招待你了。”魏霸笑嘻嘻的对刚从成都赶来的夏侯玄说道:“你看,你那些玄理只能空谈。我这些匠人的技艺却可以改天换地。”

  夏侯玄撇了撇嘴,故意做出不屑一顾的架势:“不过挖了几个坡,造了几架水车,多收了几斗米,你以为就能改变你的劣势?一旦孙权决定来攻。沅陵以东的稻田,都是替他种的,你一颗都吃不着。”

  “我知道啊,所以我才会把精力放在山里。”魏霸道:“他要是有胆量再进山,我才佩服他呢。”

  “你当他是傻子,还进山和你打游击?”夏侯玄白了他一眼:“除了这些勉强能糊口的稻田,你还有什么收获?”

  魏霸遗憾的拍拍手:“还真没什么。上百万枝的箭杆算不算?”

  夏侯玄沉默了片刻:“勉强也能算吧。”他看看四周没人。压低了声音说道:“能不能提供一点箭杆给我?”

  魏霸嗤的一声笑了起来:“你还真逗,汉魏双方在关中厉兵秣马,我父亲和兄长都在前线,你来向我要箭杆?我把箭杆给你。射我的父兄?”

  夏侯玄眨眨眼睛:“你不给,孙权会给,会稽的箭竹不比你这儿的差……”话音未落,魏霸就瞪起了眼睛。夏侯玄连忙改口道:“当然了,你这儿生产的箭杆质量好。价钱也便宜,可是你也清楚,现在孙权为了能让魏汉双方打得更惨烈一些,他宁愿少赚一点。”

  “孙权和你们走得很近吗?”

  夏侯玄点了点头:“你把他打惨了,他只能向我们示好。两个月前,他将庐江的人马撤过了长江,南郡的人马现在又大多在西陵,我们得以将扬州战区的两万大军调往关中。”

  “这么说,你们在河东集结了超过五万人马?”

  “嗯,还有陇西的三万大军。”

  “看来曹睿真的急了。”魏霸笑着,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忧虑。曹睿集中八万大军,夺回关中的意图非常明显。诸葛亮不仅在兵力上没什么优势,在兵种上同样处于劣势,能不能守住关中,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凉州是魏国铁骑的根基,当然不能失守。”夏侯玄很坦然的说道:“夺回关中是势在必行。子玉,你如果真想为你父兄着想,是不是该给我点好处?”

  “你勒索我?”

  “当然不是。”夏侯玄一笑:“最多只能说是交换吧,我不白要你的好处。”

  “那你能给我什么好处?”

  “一个生财之道,蔡侯纸的配方和工艺。”夏侯玄拍了拍胸口:“你有用不完的竹子,有了蔡侯纸的工艺,你可以造出大量的纸来换钱。”

  魏霸怦然心动,却没有立刻答应。夏侯玄愿意把蔡侯纸的工艺配方给他,当然不可能是他个人的意愿,这很可能是魏国君臣的一计,目的无非是想在蜀汉内部培植能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的敌对力量,同时获得荆州出产的战略物资荆竹。他占领武陵之后,很快就将箭杆的加工工艺自动化,现在每天生产的箭杆以十万计,除了供应武陵本地之外,还大量供应北伐的主力。汉军的强项就是弓弩,箭杆的消耗非常大,魏国地处北方,竹子的来源有限,要想支撑大战,从南方购买竹子来制作箭杆是很正常的事。

  他是需要蔡侯纸的工艺,可是,这些箭杆一旦提供给魏国,很可能就会射到老爹和兄弟的身上,这么做,是不是应该?

  第523章 夺兵

  “仲英,你又何必惹将军生气。”周峻赶上两步,追到周胤身后,责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将军唯一的一次败绩就是辰阳之战,何必当着这么多的人面刺激他。”

  “我不是要刺激他,是他们故意陷害我。”周胤掐着腰,余怒未消。

  “好啦,江东人和江淮人争权夺利也不是一天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为此生气。”周峻也有些黯然。江淮人在江东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让他怀疑当初追随孙家是不是值得,早知如此,不如依附曹操,以周瑜的能力,又何必这么辛苦,以至于英年早逝。他出了一会神,又收回心绪,提醒道:“仲英啊,不是我说你,你也这么大了,该收收脾气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当初在龙岩滩谨慎一些,不和魏霸那么亲近,将军也不会这么待你。”

  周胤懊恼的拍了一下额头:“我哪知道他们会想这么多,我只是和魏霸多喝了几杯酒,想多了解一下他的脾气,好为以后对阵做些准备。他们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在魏霸手下吃了苦头,又不肯虚心向学,却在我身上找由头。”

  “那你自己就不能小心一些?”周峻也有些生气了,厉声说道:“君子不处嫌疑之地,魏霸是我们的敌人,你又何必与他亲近,平白招人口舌。”

  “我觉得魏霸那个敌人比他们更痛快,至少不像他们这么卑鄙。”周胤耸了耸肩,低声嘀咕了两句,怏怏的走了。周峻气得跺跺脚,只好跟了上去。

  ……

  严关是一座雄关。

  从中原一路南行,越过长江。经过江南腹地,再循山谷前行千里,就会遭遇五岭。越城岭是五岭中最西的一个,当年秦始皇派五十万秦军征服岭南,其中一路就是经由越城岭进入岭南。为了能将中原的粮食运往岭南,秦始皇下令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凿了灵渠,沟通流向长沙的湘水和流向番禺的漓水。这是一个堪称奇迹的水利工程,充分展现了秦人那足以让后人目瞪口呆的工程技术。

  后来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王国。吕后时曾经准备攻打南越,赵佗就在灵渠以南建了一座城,用来抵抗来自中原的大军。那座城后来就叫越城,在越城以北二十里,有大严关。即常说的严关。严关建在两山之间,用巨石垒成三丈高,五丈厚,二十丈长的城墙,西侧是凤凰山,东侧是狮子山,山石壁立。易守难攻。

  在严关西北不远,又有小严关。小严关呈东西走向,也是建在两山之间,东西各有一座关门。中间有长约二三里的坪地,可以驻兵。小严关和严关成犄角之势,来敌欲攻其一,后背必然会遭到另一关的袭击。在狭窄的关前谷地中,又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量的人马。兵力再多,也只能望关兴叹。

  有了这样的雄关,南越王国才能维持近百年的国祚,直到汉武帝时代才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要攻克这样的雄关,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这么说,自严关立关以来,还没有被人强行攻破的经历。有这样的雄关为倚重,经过半年的休养生息,吕凯基本上已经稳定了军心,就连雄溪部落的蛮子都渐渐接受了现实。虽然他们也想像其他的部落那样分享神将的恩泽,可是看到严关两侧的山崖,他们对神将的传说又不免有些怀疑。这样的雄关,就算是神将来了,也要犹豫再三吧。

  有了这样的底气,槐根才敢不把相夫派来劝降的使者放在眼里,吕凯才能安心的在城中等候魏霸的到来。他不怕魏霸来,他就怕魏霸不来,他要用魏霸的首级来祭奠父亲的在天之灵,洗涮抛下父亲逃命的耻辱。

  接到6逊派人送来的警报,吕凯不仅不紧张,反而感到非常兴奋。

  “希望他这次是真的,而不是又一次虚张声势。”吕凯坐在城墙上,把玩着手中的玉杯,眯着眼睛,看着被城池两侧的山崖逼仄得只剩下一条狭缝的天空,阴森森的说道。

  “我看将军可能又一次要失望了。”刘阐微笑着,不紧不慢的接了一句。“魏霸若是真能攻破严关,我就承认他真是什么神将。不过,我想他就算是真的神将,恐怕也无法攻破严关。”

  “那是,有将军指挥,有这么多勇士,魏霸即使来了,也只有一个下场。”槐根大声笑道,豪爽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惊起几只山鸦。

  槐根年近五十,虽然只有七尺高,却骁勇剽悍,当年是相夫麾下的一员猛将。相夫随马良出征,他被委以留守山寨的重任。后来刘备在夷陵大败,蛮王沙摩柯战死,相夫失踪,生死不明,槐根就顺理成章的做了雄溪部落精夫。本来他的日子过得很平静,直到有一天,刘阐打上门来,要让他做蛮王。

  在沙摩柯之前,蛮王就是雄溪部落的精夫,那时候,雄溪部落是武陵最强大的部落,作为雄溪部落的一员,槐根不管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与众不同的尊敬。本来,相夫有望成为新的蛮王,槐根也能靠蛮王更近一点,可惜,相夫输给了沙摩柯,蛮王成了沅陵部落的骄傲。

  相夫做精夫的时候,槐根从来没有考虑到自己能做蛮王,因为他非常清楚,相夫的能力在他之上,就算蛮王之位回到雄溪部落,也和他没什么关系。如今沙摩柯死了,相夫下落不明,蛮王之位突然之间离他是哪些之近,如果有吴人的帮助,成为蛮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要论实力雄厚,就连楠溪的飞狐也要逊色三分,他为什么不能做新的蛮王?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刘阐进驻雄溪,接着又派人说降楠溪,吕凯、朱褒亲自赶到沅溪,准备用武力强迫沅辰部落低头。交出盘瓠令,然后就可以统一五溪,威胁益州的南中。可是谁也没想到,相夫突然回来了。

  面对突然出现的相夫,槐根很犹豫。相夫曾经是他的精夫,可是现在,他才是雄溪部落的精夫,这些年,是他在为雄溪部落的生存费心费力。相夫一回来,就要让他将多年努力的成果拱手相让,这让他无法接受。

  于是,他在欢迎宴上绑住了相夫,把他送给了吕岱。既讨好了吴人。表了忠心,又解除了一个心腹之患。一切本来可以就这么解决,但是后面的事却让槐根无论如何也意想不到。

  相夫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的身后还有一个魏霸。魏霸击败了吕凯,擒杀了朱褒,压服了楠溪部落,又用公主孙鲁班换回了相夫。这一点。是槐根最后悔莫及的。早知道如此,他就应该直接杀了相夫,永绝后患才对。相夫死里逃生的消息传到雄溪,对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有人对他出卖相夫的行为深恶痛绝,一方面又对魏霸愿意用公主来换回相夫的行为表示赞同。虽然他杀了几个领头的,用血腥的手段震住了所有人,可是他清楚。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除根。

  要想消除这些不良影响。他就要再杀相夫一次,彻底的杀死他,同时还要杀掉魏霸,剥下他身上那层神将的光辉,让所有的人看看,相夫追随的人不过是一个装神弄鬼的骗子,根本不是什么神将。

  他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奋力向前。

  “精夫,你手下的那些人怎么样?”吕凯侧过脸,眼睛却看着城墙上一只爬动的蚂蚁。

  “请将军放心。”槐根拱拱手,恭敬的行了一个汉礼。“到时候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们雄溪部落的勇士一定会冲杀在前,绝不后退。”

  “精夫的勇猛和忠诚,我当然没有任何担心,可是魏霸那竖子惯会虚张声势,他在辰阳广开稻田,摆出一副恩泽天下的模样,明眼人当然知道他不过是骗人,可是难保会有人被他骗了。你要小心的笼络部下,告诉他们,不管魏霸费多少心机,开多少稻田,只要我们守住严关,用不了一年半载,他就会被饿杀,到时候,他开的那些稻田都是你们的战利品。”

  槐根眼皮一跳,连忙躬身道:“多谢将军。”

  “那些稻田是你们全部落的,可是蛮王之位却是你一个人的。”吕凯抬起眼皮,静静的看着槐根:“只要你能协助刘参军守住小严关。”

  槐根用力的拍打着胸脯:“将军放心,你就把小严关交给我……不,交给刘参军吧,我一定全力协助他,保证不出差池。”

  “既然精夫这么有信心,那我们就分一下工。”吕凯轻声笑了起来:“刘参军,你和精夫一起,率三千人守小严关,我拨五百精锐给你做亲卫。”

  槐根一愣,眼神有些紧张。三千人守小严关,那也就是说,吕凯至少要从他手里夺走两千多雄溪部落的精锐。

  “精夫,有问题吗?”吕凯注意到了槐根的眼神,脸上在笑,眼神却变得凌厉起来。“我给你两千人的装备,换你两千勇士帮我守大严关,大战之后,人,你收回去,装备,还是你的,你看如何?”

  槐根眼珠转了转,权衡了起来。吴军的装备一直是他眼馋的对象,雄溪部落的勇士没有制式武器,除了偶尔能缴获一些战利品之外,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木盾、竹弓、木矛,和吴军的制式甲胄、环刀铁矛相比,这些武器都太原始了。现在吕凯愿意提供两千人的装备给他,可以让他的三千人发挥出六千人的战斗力,算起来,他还是占了便宜的。

  槐根很快做出了决定,豪爽的拍着胸脯道:“连我槐根本人都听将军的号令,我的部下当然也全凭将军安排。将军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第524章 虎头蛇尾的宣战

  战船溯江而上,沿着雪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