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就抓了八千多,各种辎重更是堆积如山。最大的收获却不是这些,樊城的守军在城头上看了一夜,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等到天明,见蜀军重新将樊城团团围住,一排排的魏军俘虏跪在阵前,连司马懿的中军大帐都成了蜀军的战利品,所有人都知道骠骑大将军又一次败了,他们寄予厚刻的援军已经被蜀军击退,再不投降,只有与城池共存亡。
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忠肝义胆,短暂的犹豫之后,樊城守将打开了城门,两千多残兵出城投降。
樊城入手,吴懿立刻清理战场,安排城防。他的动作很快,刚刚收拾得差不多,斥候来报,两万魏军铁骑到达樊城东三十里,与司马懿的败军相汇,有可能再次赶向樊城。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暗自侥幸不已,如果不是当机立断,昨天夜里就大举反击,在魏军铁骑到来之前击退司马懿,他们现在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亲自率军突阵,直捣黄龙,大破司马懿中军的魏霸自然成了当之无愧的功臣。
ps:加更到,求月票!
感谢书友洁曦的万点打赏!
第319章 成功的秤砣
6逊眉头一挑,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你需要多少?”
魏霸开心的笑了起来:“不多,加上俘虏,我们现在总共有三万多人,将军需要多长时间攻城,就提供我们多长时间的粮食就行。”
6岚再也忍不住了,讥讽的笑了起来:“看来你今天的确是想来讹我们啊。”
魏霸笑得更加灿烂:“校尉说笑了,这怎么能说是讹诈呢。校尉久在将军身边,应该对我们的盟约略有所知。如果不是贵军一再拖延,我们又何至于此。不瞒校尉说,若不是吴将军坚持,我们现在已经撤军了。功劳,我们已经捞足了,接下来都是帮你们的忙。亲兄弟还要明算帐,我们虽是盟友,也不能白帮不是?”
魏霸捻着手指,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刚才也说了,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那不如现在就撤军,也免得大家不愉快。这讹诈二字,我可以受得,我手下的那些将士们可受不得。6校尉,君子慎言慎行,你要管好自己的嘴才行啊。”
6岚勃然大怒,霍的站了起来,戟指魏霸,就要大喝。魏霸眼皮一抬,寒光一闪,6岚被他看得一滞,顿时寒意彻体,已经涌到嘴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憋得他脸色通红。
6逊无动于衷的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斜睨着魏霸,接过了话头:“粮食倒也不是没有,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你如果答应我这个要求,我就可以供应你们粮食。”
魏霸收回阴森的目光,重新换上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将军说说看。”
“攻城不易,我希望你能把那天三百步外发威的强弩提供给我。”
魏霸眉头一挑,没有立刻回答。6逊胃口还真不小。居然看中了我的杀器。你是不知道千步弩,否则大概会直接要千步弩。只是这样的大杀器,我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别说是粮食,就是给金子,我也不能给啊。你看美帝国主义什么时候把最尖端的武器卖给别人的。
“将军应该清楚,这是我军的利器,是不可能提供给你们的。”魏霸笑了笑:“将军这个要求,过了。”
6逊眼神一闪:“你不能提供给我。那能不能帮我?襄阳城不是樊城,要想尽快攻克,可不是易事。”
魏霸忽然笑了起来:“将军,我怕你用不起。”
“我能提供几万大军的粮食,还能拿不出几千人的费用?”6逊微微一笑:“你太小看我了。”
魏霸摇摇头:“我们每一个弩手。都拿着相当于队率的军饷,特级射手的待遇更是相当于一个都尉。三千人的战车营,至少有三十个特级射手,近六百个队率,将军,你确定你真用得起?”
6逊愣了一下:“当真?”
魏霸严肃的点点头:“绝无虚言。”
6逊沉默了,他摆摆手:“你再容我考虑考虑。稍后给你答复。”
“好,那就静候将军的佳音。不过,将军,请恕我直言。如果军粮不能在两天内送到,我们就只能撤军了。”魏霸拱拱手,转身就走。在离开大帐之前,他又停住了。向后退了一步,看着一脸怒气的6岚。咧嘴一笑:“6校尉,你既然精于易道,何不自已造几辆大弩?也省得求人啊。”说完,他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6岚气得嘴唇哆嗦,却不知道怎么反唇相驳,眼睁睁的看着魏霸走了。他转过脸,委屈的看着6逊和刚刚从帐后走出来的少女:“将军,明朱,你看这竖子……”
魏霸在的时候,不管魏霸多么出言不逊,6逊一直没有露出哪怕一丝怒容,可是现在,他却沉下了脸:“仲山,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养了那么多年的气,怎么还是如此鲁莽?”
“我……”
那位叫明朱的少女也淡淡的说道:“仲兄,你看不出来,他是故意要你生气吗?”
6岚张了张嘴,沮丧的低下了头。明朱转过脸,也有些不悦的说道:“将军,他如此无视我6家,着实可恨,应该给他一点教训才是。”
“怎么教训?”6逊无奈的笑了笑:“和他论道?你以为他真不懂易道?如果你看过他以易入武的那一幕,你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以易入武?”明朱诧异的睁大了眼睛:“易道还能入武?”
6岚不屑的说道:“他懂什么易道,他连经传都不懂。”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当然能够入武。”6逊想起魏霸那天轻描淡写的就击败了丁奉的场景,长叹一声:“真正的易道,又岂在残篇断简之间。如果你以为那几句经传就是易道,那才是舍本求末呢。”
6岚哑口无言。
明朱眼珠一转:“将军真要提供他们军粮,还要让他们的弓弩手来助阵?”
“如果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粮,为什么不这么做?让蜀军为我军出力,既能攻克襄阳重镇,又能减免我军伤亡,何乐而不为?”6逊沉吟道:“只是开销实在太大,明朱,你帮我核算一下,我们能不能支撑得起。”
“唉。”
6逊过了片刻,又有些自嘲的笑了起来:“怪不得诸葛亮会器重他,原本都是一样重术轻道,舍本求末之辈。”
……
魏霸回到大营,把讹诈6逊的事对吴懿、孟达说了一遍。这当然不是他临时起意,而是和吴懿、孟达商量好的。他对6逊说的并不是虚言,蜀军的确不想再战了。一是伤亡太大,孟达所部损失已经过半,加上其他人马的损失,蜀军总共损失过万。二是战功已经捞足了,再打下去,纯属替吴军卖命,说实在的,没几个蜀军将士愿意这么干,特别还是在吴军一直居心叵测的情况下。
樊城肯定是占不住的,迟早还要还给魏军,既然如此,又何必在这里硬撑?带着战利品回房陵,是目前而言最好的选择。之所以没有立刻就走,是因为消耗魏军实力的目标虽然达到了,可是消耗吴军实力的目标还没有达成,就这样走,魏霸有些不甘心。
6逊要他当炮灰,他要拉6逊下水,大家都没安好心。摆出强硬的姿势,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他的目标达到了。第二天,6逊就派人送来了一批军粮,只够三万大军吃十天的。6逊说,事关重大,他要向孙权请示,暂时只能给这么多。雇佣蜀军战车营作战的事,因为开销太大,也要向孙权请示,希望蜀军做好准备,一旦孙权的诏书到达,立刻渡水协助攻城。
魏霸很爽快的答应了。
孙权的诏书还没有下来,魏军却再次逼向了樊城。魏国的皇帝陛下曹睿亲自赶到,又带了两万禁军,包括两万铁骑在内,魏军总共将有五万大军驻扎在樊城之外,还有三万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连绵不绝的营帐,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
魏军虽然没有了水师,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截断汉水,战斗,首先在汉水的控制权上展开。屡败屡战的司马懿担任了前线总指挥,他在樊城两侧的汉水北岸扎下大营,日夜伐木打造障碍物,准备强行截断汉水。
蜀军也做了分工,孟达率五千余人守城,吴懿率领冯进等水6大军共八千余人为后援,严阵以待,竭力阻止魏军封锁汉水。为了安全起见,吴懿征得6逊的同意,在汉水南岸立营,与司马懿争夺每一个渡口,把魏军死死的挡在汉水北岸。与此同时,朱然也率部展开反击,死死的控制住樊城以东的汉水水面,不让魏军惹指。
争夺汉水的同时,6逊指挥大军,正式对襄阳展开了攻击。五万大军将襄阳团团围住,日夜攻打。
紧接着,吴王孙权率领三万大军从江陵出发,赶往襄阳。他让张温和费祎首先赶到襄阳,告诉6逊和吴懿,他带了大量的军粮前来,足够吴蜀大军吃两个月的,希望蜀军能够坚守樊城,给吴军攻击襄阳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时间,汉水南北烽烟滚滚,所有的主干道上全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一队队大军通过驰道赶往战场,运送粮草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
魏霸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目标总算是达成了。曹睿和孙权这两只大老虎被他成功的调到了襄阳,魏吴两国十几万大军聚焦在襄阳周围,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不管最后谁胜谁负,都会元气大伤,而蜀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万余人的伤亡。如果再算上得到的战利品和俘虏,蜀国还略有赢余,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典范。
有这样的成果,魏霸有足够的资本开心。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四两拨千斤的重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秤砣。
入夜,曹睿坐在刚刚立起的指挥台上,借着点点星光,看着远处如卧虎般的樊城,沉默得像一块石头。司马懿躬身站在他的一边,正如当年站在他的祖父曹操面前一般。
“你不用这么紧张。败在魏霸手下,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曹睿收回目光,在身前的几个人面前缓缓一扫,突然说道:“而且,你其实一点也不紧张,相反而有些轻松,对不对?”
司马懿脸色微微一变,撩起衣摆,缓缓的跪倒在地。
第32o章 手足与腹心
“陛下……圣明!”司马懿长跪不起,精致华丽的头盔放在一旁,露出扎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插得端端正正的发簪。◎点 en2 en2 e◎司马懿年近五十,头发中却没有太多的白发,看起来像是个四十岁的人。
看着司马懿卑微的身影,曹睿的眼神紧了一下,随即又化作平静。他岿然不动的坐在榻上,看着远处的樊城,任由司马懿跪在那里,也不叫他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天经地义。
随侍的曹宇嘴角微微一挑,随即又敛去笑容。刘晔无动于衷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孙资却低下了头。在曹睿的天子之威面前,他没有刘晔那么强的底气来保持平静。
“说起来,你也和魏霸交手多次了,你可有什么心得?”
曹睿平静的声音如刀似剑,直刺人心,司马懿伏在地上,看不到他的脸色。可是曹宇眼中却掠过一抹失望。曹睿这句话问得很伤司马懿的自尊,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却是有让司马懿继续统兵的意思,否则又何必问他,直接贬斥了便是。
“臣……略有心得,敢请陛下圣裁。”
曹睿微微颌首,司马懿虽然没有看到,却仿佛感觉到了,慢慢的抬起头,目光和曹睿交汇在一起。他很平静,一点羞愧或者紧张的样子也没有,相反有些兴奋的意思。曹睿轻哼了一声:“有何心得?”
“房陵之战,魏霸引吴军入塞,臣便觉得他善于借势。此次引吴军攻襄阳,不过是故技重施,并不奇怪。”司马懿不急不徐,缓缓道来:“逆蜀袭取关中。急需休养生息,又惧孙权袭取永安,是以在襄阳挑起事端,以解关中、永安之危,这又是一次借势。”司马懿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一次借的势规局远比上次为大,可见此子经过一年多的历练,眼界大开。将来必成我大魏之劲敌。”
曹睿拢在袖子里的手捻了捻,没有说话。
司马懿接着说道:“有此眼力,有此心计,固然难得,却不足为惧。我大魏人才辈出。陛下天心独运,在陛下面前,魏霸这等小智如萤火之于明月,不过得逞于一时而已。”
曹壑的眼角抽了抽,目光有些冷。
“然,魏霸有其独到之处,足以让我等为之警惕。”司马懿话锋一转。拱了拱手:“陛下,水师覆没之后,臣百思不得其解,然前些日樊城一战。臣险些被穿云一箭射杀,惊骇之下,这才恍然大悟。”
“哦,你悟出了什么?”曹睿的眼珠慢慢的转了一下。目光从樊城转移到了司马懿的脸上。
“魏霸用兵,在于出奇制胜。”司马懿一字一句的说道:“他的奇。不是指他用兵之道奇,而在于他的机械之术,能让他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他躬身拜了拜:“陛下,此处离樊城虽有千步之遥,可是臣为陛下安全计,还是请陛下小心为上。”
曹睿眉心微微一蹙,沉吟不语。刘晔却睁开了一直半眯的眼睛,嘴角撇了撇,带着些许戏谑的笑道:“骠骑大将军,你的意思莫非是说,你战败并非战败之过,而是魏霸有利器的原因?”
司马懿欠身施礼:“请子扬教我。”
刘晔哑然,张了张嘴巴,什么也没说,紧紧的闭上了。他不是挑不出司马懿的毛病,只是那些毛病都有些吹毛求疵,在天子面前说出来,无异于胡搅蛮缠。其实细想起来,司马懿虽然大败,可是他的战术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如果不是那穿云而来的利箭攻击了他的指挥台,直接摧毁了他的中枢系统,他又怎么可能溃败。按照常理来推测,司马懿的损失虽然会很大,但解樊城之围却没有太大的疑问。
司马懿的失败是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意外。正如此刻,如果魏霸能在数里之外发一箭,而且正中天子曹睿,魏军会毫无疑问的崩溃。这样的事,谁又能预料得到?如果说千步之外不可能一箭中的,可是在司马懿遇袭之前,谁又能想到敌人能在三四百步外一举击毁己方的指挥台?射程三四百步的强弩不是没有,可是谁也没见过能在战场上迅速移动,并且保持如此精确度的强弩。
这种事在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司马懿第一个撞上了,大败也就在情理之中,却不能说司马懿的战术有什么不妥。他也许有些冒险,却没有错,只能说他运气不好。
比如说曹睿现在被魏霸在千步以外一箭射死,那也只能说曹睿命不好,却不能怪他不应该站在这里。
由三四百步外的强弩,再想到蜀军以少胜多的楼船,刘晔也不禁心生寒意。不管是楼船还是强弩,魏霸的机械之术的确是他一直以来克敌制胜的利器,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他手里还有多少这样的利器。
未知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的恐惧,面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对手,谁敢保证自己必胜?
刘晔沉默了,曹睿也沉默了。他想得比刘晔更多,他现在觉得夏侯徽传回来的装甲船草图就是一个陷阱,魏霸借这个装甲楼船的技术占据了水师的优势,又利用魏国的人力物力给吴国增加了压力,一举两得。眼下最先进的楼船掌握在魏霸手中,就连吴国也不得不虚以委蛇,以避免和他发生冲突。而魏霸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优势,却是因为俘虏了魏国的八艘楼船。
以一艘楼船俘获八艘楼船,倚仗的就是魏霸的机械技术,只要这个技术还掌握在魏霸一个人手里,魏吴两国的水师就无法无视他的存在,哪怕是数量上占了优势,也未必就能保证胜利。
这种不确定感对人的心理威慑极大,对士气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曹睿松开手,抚弄着袖缘,借以抚平自己的焦虑。关中丢了,襄阳的战局又进展不顺利,今年春耕大受影响,来年的粮赋必然吃紧,大魏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这让他心急如焚,却又不能表露在脸上。
“那你对眼下的局势,又有何良策?”
司马懿欠身施礼:“陛下,蜀军出击,并非是想夺襄樊,而是为吴军创造机会。这一点,我想蜀人也不会心甘情愿,不过是迫于形势,为解关中、永安之危,只能如此。吴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只是襄阳是中原锁钥,他们不得不争。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明知蜀人的歹心,也只能全力以赴。”
曹睿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司马懿这句话说中了他的心病。关中重要,襄阳更重要。关中失守,大魏如断一臂,可是如果襄阳失守,那就是大魏的心腹之患了,洛阳将直接面对吴蜀的攻击,为安全起见,势必要迁都以避其锋。一旦到了那一步,大魏必然民心摇动。
这是曹睿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他要全力以赴,确保襄阳的安全。明知蜀国居心不良,明知吴国是趁火打劫,他也不能退让。
“诸卿,如之奈何?”曹睿的目光缓缓的从刘晔、司马懿等人的脸上扫过,声音显然有些疲惫。
司马懿把目光转向了刘晔,刘晔眉心紧锁,和司马懿对视了片刻。司马懿拱拱手,刘晔笑了起来,摇了摇头。司马懿苦笑一声:“陛下,襄阳与樊城,襄阳为重,吴军与蜀军,吴军为重。击败吴军,守住襄阳,则蜀军自退,樊城自然失而复得。若我军与蜀军纠结,且不说魏霸还会有什么意外之举,万一拖延了时间,襄阳失守,将追悔莫及。”
曹睿目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司马懿躬身道:“陛下,臣建议,以一部牵制蜀军,以主力突入汉南,先败吴军。”
曹睿沉吟道:“水师尽失,又如何才能把大军渡过汉水?”
“陛下,我军虽然没有水师,可是架设浮桥却还是能做到的。当初为了护住浮桥,马钧曾经设计了一种水下的障碍。蜀军攻击了两天,才把障碍清掉,而吴军对这种障碍无能为力,现在还在浮桥的东侧。若我军在襄阳以东再布一道障碍,足以保证大军通过浮桥。”
曹睿沉思着,半晌没有说话。吴军现在有五万人,还有三万人在路上。如果不能在他们会合之前击败一部,则襄阳的形势必然会变得非常危险。可是如果把主力派到汉水以南,也要冒着后路被吴军截断的危险。
这是大魏目前所能调动的最后主力,如果有什么闪失,那麻烦可就大了。
……
千步之外的樊城上,魏霸眯起了眼睛,凝视着远处的那个指挥台。实在太远了,他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在魏军的大营里看起来很显眼。不过,他不知道曹睿君臣正在上面商量对策,他正在为接下来的战事担心。
城里还有五六千人,虽然士气很高,可是苦战之后,将士们的体力都下降得非常厉害。现在还要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守住樊城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这种为吴军火中取栗的事,也不是他愿意做的。如何把战火引到吴军身上去,这才是最理解的结果。
魏霸想了很久,转身来找孟达:“孟将军,能不能把胡质的首级借我用一下?”
孟达愣了一下,笑了起来:“说什么借啊,那本来就是你兄长的功劳,我难道还要和他抢功不成。不过,你要胡质的首级干什么?”
“和曹睿套个近乎。”魏霸坏坏的笑了起来:“将军,你懂的。”
ps:继续求月票。嗯,今天下午要封推了,老庄有点小激动,当然了,加更是不言而喻的,求月票鼓励,老庄需要动力!
第323章 倒打一耙
魏霸虽然小心,可是他送俘虏出城的事情还是传到了6逊的耳中。[本文来自点 en2 en2 e]曹睿的答复迟迟没来,6逊却派6岚来了。
一见到魏霸,6岚就非常不高兴的质问道:“参军这是想背盟,与魏国交好吗?”
6岚话音未落,魏霸就跳了起来,顺手将一杯水泼在6岚的脸上,指着6岚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还好意思说我背盟?”
还带着余温的水从6岚的脸上流了下来,把他脸上薄薄的一层粉冲得左一道沟,右一道沟,看起来非常狼狈,温文尔雅的风度荡然无存。再被魏霸这么辱骂,他的脸顿时像充了血似的,眼睛也瞪了起来,张口就要反唇相讥。可是很显然,要论骂人,他的功力和魏霸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没等他想好怎么说,魏霸就数落起来。
“我们为什么结盟?是为了联手攻击襄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能夺取襄阳。只要不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对你们有好处,对我们却没什么看得见的利益。这样的事,应该你们冲在前面才对,现在倒好,我们拼死拼活,浴血奋战,你们却安闲的看热闹。该我们做的事,我们做了,不该我们做的事,我们也做了,为了能让你们夺取襄阳,完成盟约,我们什么都忍了。结果呢,我们要向你们要点粮,你们抠巴抠巴的只给了十天的粮。十天之后,是不是要让我们饿着肚子回房陵?”
魏霸越骂越来火,直接爆了粗口。
“老子为什么把俘虏送回去?是头猪也能想明白这是为什么,你还好意思来问?操你老母的,你们是不是不想打了?要是不想打,老子立刻撤兵回房陵,省得为了点粮食向你们这些不要脸的孙子说好话。”魏霸的唾沫星都喷到了6岚的脸上。最后来了一句更狠的结语:“我日你6家十八代先人,你还好意思说我背盟?信不信我抽你两个大耳刮子?”
魏霸的话像连珠炮似的,骂得6岚面红耳赤,最后那几句粗口更是骂得6岚哑口无言。魏霸根本没有给6岚解释的机会,他怒不可遏的指着6岚的鼻子说:“两天之内,你们不把我要的粮食如数送到,老子立刻撤兵回房陵。”说完之后,不等6岚反驳,他就把6岚轰了出来。
6岚狼狈不堪。他原本气势汹汹的来质问魏霸的,没想到却被魏霸骂了个狗血淋头。直到晕晕乎乎的回到大营,他也没有搞清楚状况,连自己是怎么离开樊城的都不太清楚。
面对语无伦次的6岚,6逊费了好多口舌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沉吟了良久。越想越觉得不安。
6逊说不上来魏霸有什么异常,因为粮食紧缺而送回魏军的伤残俘虏,道理上也说得过去,与魏军谈判以拖延时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可是6逊还是觉得不安,他总觉得魏霸很有可能又在耍弄什么诡计。为了安全起见。他一方面派人给魏霸传话,说粮食马上就到,一方面派人提醒孙权,请他加快速度。尽可能早点赶到襄阳,以保证有足够的兵力应付战事。说一千道一万,只有要足够的实力,任何阴谋诡计都难以实现。
与此同时。他加强了对襄阳以西蜀军控制地段的侦察,以防魏军偷渡汉水。在这一点上。他倒不是不放心魏霸——虽然他的确不怎么相信魏霸——而是因为吴蜀之间的恩怨,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后背放心的交给蜀军。
就在6逊疑神疑鬼的时候,魏军发动了攻击,司马懿亲率两万大军攻击樊城,曹睿亲率三万大军在襄阳东立下阵地,准备强渡汉水。
……
隆隆的战鼓声中,魏军推着各种攻城战具,缓缓向樊城逼来。
樊城的城墙本来就不高,护城池也不是很深,在此之前,孟达攻城时又将护城河填了不少,后来虽然花了不少力气浚疏,不过限于时间和人力物力,护城河对魏军的阻碍还是非常有限。
看着魏军渐渐逼近的人马,孟达眉头紧锁:“子玉,你说司马懿会不会强攻樊城?”
魏霸微微一笑:“怎么,将军怕了?”
孟达抚着胡须,嘿嘿一笑,脸色有些不太自然。他当然不怕司马懿,可是他怕自己的损失太大。虽然魏霸和吴懿答应用俘虏来补充他的损失,可是这些新降的人哪有跟了多年的人忠心耿耿。蜀军终究无法占据樊城,既然如此,那死守樊城就没什么意义了。他是想劝魏霸早就撤出樊城,反正蜀军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何必在这里硬撑,徒增伤亡?
“我不是怕,我是觉得不值得。”孟达看着城墙上忙碌的士卒:“谁不是父母所生,死在这里,不值得啊。”
“要说值得,谁死在这里都不值得。”魏霸伏在城垛上,看着城下越来越近的魏军,悠悠的说道:“好男儿,应该开疆拓土,纵使马革裹尸,也是死得其所。如今虽说各属汉魏,其实不还是炎黄子孙,大汉子民?兄弟阋墙,只怕将来外患丛生啊。”
孟达一时语噎,他来来是想提醒魏霸守樊城没意义的,没想到魏霸却引申得这么远,倒让他不好意思再说了。一想到如今的汉魏吴三国不久前还都是大汉子民,互相厮杀的人很可能还是乡里乡亲,他也不免有些黯然,长叹了一声。
“将军,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大概想不到这种情况有多严重。”魏霸直起身,拍了拍手上,掸去衣服上的灰尘。“冯翊以北,都是胡人的牧场,不见我汉家衣冠。幽并大部已经成了乌桓人、匈奴人的地盘,鲜卑人的残部,还在草原上游荡,一旦恢复元气,势必大举入侵。到时候就不仅是塞外非我大汉所有,只怕关中……”
魏霸瞟了孟达一眼:“将军的家乡,难免也会染上些腥膻之气。”
孟达皱了皱眉,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他虽说不是什么衣冠世族,可是身为关中人,华夷之辨还是根深蒂固的,汉人的那份骄傲却是深植在骨子里的。一想到自家的家乡——哪怕是阔别多年,记忆已经有些模糊的家乡——要被胡人蹂躏,他还是觉得非常的不舒服。
“子玉,你究竟是要帮吴人取襄阳,还是要帮魏人过河?”孟达挥挥手,把亲卫们赶开一些,和魏霸并肩而立,压低了声音问道:“如果只是为了重创吴人,我们大可不必和司马懿拼命啊,反正樊城又占不住,为什么不早点撤?”
魏霸摇摇头:“孟将军,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魏国和吴国相斗,现在如果就撤兵,任由魏军过河,吴人必然退走。襄阳之围一解,魏军还会追击吗?要想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只有让吴人先取了襄阳。襄阳就像一块骨头,孙权如果还没咬到,面对魏国这只猛虎,他可能只会在心里想一想。可是如果他已经把这块骨头咬到了嘴里,还肯轻易放弃吗?”
孟达忍不住笑了起来,魏霸这个比喻虽然粗俗,却也足够形象。如果孙权已经占领了襄阳,他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魏吴之间必然会不惜代价的恶战一场。只有那样,蜀国才能达成最终的目标。
他赞同的点了点头,又担心的问道:“可是如何才能攻破襄阳?”
“这件事,我也在考虑。”魏霸眨了眨眼睛,又笑道:“这就要孟将军守住樊城,容我有个考虑的时间。如果孟将军没有信心,那我就没办法了。”
孟达嘴角一撇,笑骂道:“小子,你少在我面前耍心眼。既要老夫拼命,还不肯欠老夫人情,是吧?”
魏霸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将军慧眼如炬,什么都瞒不过将军。”
孟达用力的拍拍魏霸的肩膀:“你放心吧,别说司马懿不会真的全力攻击,就算他真想强攻,我也不能让他轻易的得手。去年在房陵,他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一世英名,险些毁于一旦。这一次,我要好好的和他较量一番。上次他没被你射死,不是他命大,而是老天要他死在我的手里。”
魏霸忍俊不禁:“那我就看将军立功了,到时候将军可别忘了赏杯酒喝。”
孟达心情愉快,放声大笑,魏霸也跟着轻声笑了起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孟达不肯全力以赴。如果孟达为了保持实力而消极怠战,在6逊攻克襄阳之前就撤出樊城,那他的计划就会大为减色。他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激起孟达的斗志。如果孟达还是不肯,那只好把他换走,还是由吴懿来守城。
在他们的笑声中,魏军的弓弩手越过了护城河,到达城下百步,开始向城头发射压制。孟达脸色一寒,挥手下令发击。战鼓声突然炸响,城墙上的弓弩手开始反击。
“嗖!”
“嗖!”
箭矢飞驰声不绝于耳,弓弦的震颤声此起彼伏,战斗拉开了序幕,樊城再一次陷入纷飞的战火之中。
ps:第四更到,求月票。封推,大伙儿给老庄点面子啊,离分类前六只差2o票,就这么难赶?
感谢寂寞哥的万点打赏。
第324章 煽风点火
孟达背着手,在内城的城墙上来回踱着步,不时的看一眼安置在内城上的五百步强弩。这些已经曝光了的利器没有再掩饰的必要,再加上时间太短,来不及打造大量的守城器械,这些强弩就被派上了用场。这些弩的射速不如普通的连弩车快,必须用来对付有价值的目标,很自然的成了狙击对方将领的最佳利器。
这些利器原本都是由战车营的射手操作,可是孟达一看到这些好东西,立刻两眼放光,磨破了嘴皮子,不顾脸面的死缠烂打,一定要由自己的部下来操作。如果由战车营的将士操作,这仗打完,这些强弩自然就会收归战车营,可是如果由他的部下操作,那魏霸再想收回这些强弩,多少要有些不方便。
魏霸很清楚孟达那点小心思,不过此刻用人之际,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舍不是这些五百步强弩就套不住孟达这只老狐狸,所以他就睁一眼闭一眼的同意了。至于以后怎么向诸葛亮交待,就只能等到以后再说,诸葛亮能不能把这些杀器从孟达手里讨回去,也要看诸葛亮的本事。
得到了这些强弩,孟达非常高兴。他把这些强弩安排在内城的城墙上,虽然牺牲了一些射程,却提高了安全性。不管是魏国的弓弩手还是他们的霹雳车,要想击中这些强弩都不是易事。
经过几次交手,魏军加强了军械的改造,防护能力也大有增加,普通的弓弩已经无法奏效,霹雳车随即派上了用场。蜀军攻城时,大量的石弹被打进了城中,孟达进城之后。又把这些石弹收集起来,现在他的石弹储备可谓是非常充足,可以放心的使用。
“轰!”操砲手挥动木锤,猛砸霹雳车的插销,巨大的配重箱突然向下一沉,长长的木梢甩上了天空,石弹带着刺耳的鸣啸声,急驰而去。
操砲手们目不转睛的盯着各自发射的石弹,直到石弹落入魏军的阵地。他们估测一下误差,立刻发出各种口令,调整霹雳车的方向的配重,一时间,各种急促的口令在城墙上此起彼伏。短暂的沉寂之后。霹雳车再一次开始发射。
“啪!”一颗石弹击碎了魏军弓弩手的巨盾,巨盾裂成几块碎片,木屑飞舞,藏在巨盾后的弓弩手暴露在蜀军的面前。蜀军配合默契,哪里出现破绽,连弩车就会跟进,一口气射出数十只弩箭。让魏军将士来不及躲避。魏军也养成了习惯,他们不盯着城头的连弩车,却盯着飞空的黑点,一旦发现有黑点冲着自己来了。立刻向旁边躲,尽可能的避免受伤。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对城头的威胁便大大减弱,虽然司马懿安排了两千弓弩手。射出的箭还是不如城头密集,对攻城将士的掩护远远不够。也正因为如此。孟达可以从容的调出一部分霹雳车,集中攻击魏军的攻城车。
“啪!”“啪!”不断的有石弹击中攻城车,攻城车剧烈的摇晃着,一块块防护的木板被击碎,一支支绑了引火物的火箭准确的从破洞处射入攻城车的内部,冒出滚滚浓烟,引起一阵阵混乱的尖叫。
更多的箭矢射到,一架攻城车燃烧起来,里面的魏军将士被呛得承受不住,只能狼狈的从里面逃了出来。欢送他们的有蜀军的利箭,迎接他们有督战的亲卫营。一个又一个的士卒被砍倒在地,剩下的人被逼着回到战场上,登上另一辆攻城车,冒着如雨的箭矢和石弹,继续向城头逼近。
战斗,在矢石的呼啸和受伤士卒的惨叫声中展开。战况惨烈,就连那些离城墙足有两百步的督战队也感受了极大的压力。蜀军配备的强弩不时的射出一两枝如同步矛一般的巨箭,强大的杀伤力足以洞穿沉重的盾牌,?br />shubao2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