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79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管什么样的女中豪杰,一涉及到孩子,就乱了方寸,成了护雏的母鸡。”魏霸越笑越开心,伸手将关凤揽在怀中,拍着她的背道:“好啦,今天就把话说开,省得你整天心思重重的。阿舅在天之灵看到了,岂不以为是我毁了他的虎女?”

  关凤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推了魏霸一下:“那你说,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姊姊,我过了年才三十啊。”魏霸感慨的说道:“你现在就想着分我的家产,是不是太急了些?”

  关凤一愣。脸色大白,连忙坐了起来,连连摇手道:“夫君,你误会了,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好啦好啦,我开个玩笑,别当真。”魏霸笑笑,双手环抱着关凤的腰,将她抱到自己的身上:“就按正常人活六十岁而言,我至少还有三十年时光。三十年之后。这几个孩子都已经成年。我还能让他们呆在家里吃闲饭?管他嫡子庶子,都赶出去,自己找食吃。”

  “赶出去?”关凤哼了一声,不相信魏霸说的话:“那你把谁留下?”

  “把闺女留下。”魏霸说道:“男人。就要出去闯。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比娇生惯养的好。历朝历代,为什么出了那么多无能的皇帝?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世道,他们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这是圈养的猛兽有什么区别?有尖利的爪牙不用,反过来只会伤了自己。”

  “那你把他们全赶出去,会不会有危险?”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不经历水与火的考验,又怎么能淬炼出最锋利的战刀?”魏霸摇摇关凤:“现在你知道我的安排了,如果怕洋儿受苦,现在就可以退出竞争。”

  “退出?”关凤眉毛一挑,英气迸现:“我的儿子怎么能退缩呢?”随即又有些犹豫:“只是……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万一……那怎么办?”

  “那简单。”魏霸挤了挤眼睛:“抓紧时间多生几个。”

  “我都一把年纪了,还生?”

  “你什么一把年纪啊。”魏霸哭笑不得:“就凭你从小习武练就的好身体,生到五十岁都不成问题。你难道怕我养不起吗?我现在也算是一方豪强,家大业大,多生几个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现在不生,难道等到我和丞相一样老的时候再生?”

  说着,魏霸翻身将关凤压在身上,坏笑道:“捡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就开始……日吧。”

  关凤双手捂脸,羞怯不已。

  ……

  魏家兄弟一行赶到义阳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魏武早就知道两个兄长要来,收拾好了院子,只等他们入住。魏霸和魏风一起拜见了主母张夫人,也同时看到了有孕在身的环儿和庞夫人。

  在襄阳,魏霸和庞林见了一面。本来这只是涉及到利益谈判的一次无聊会面,结果却让魏霸有些意外收获。

  庞林在魏国做过钜鹿太守,还爵至列侯,对冀州的情况非常熟悉。魏霸和他交谈过之后,大有受益,想请他入幕。庞林拒绝了。他说,当初我们是被迫无奈才降魏的,魏国两代君主对我们不薄,官至太守,爵至列侯,我现在虽然回家了,却不能忘恩负义,反目成仇。

  魏霸同意庞林的决定。这个时代的人有时候是偏激一点,但有时候还是有古直之风的。不过,庞林说,我受魏主之恩,不能进入你的幕府,我的侄儿庞宏没有这样的义务,他可去帮你。至于我,我会以私人的身份给魏主曹睿写信,劝他重新谈判。当然了,谈判的事不能由你决定,要由天子下令才行,这个环节就由你来负责,我可以先给曹睿写信,征求他的意见。

  魏霸答应了,庞统的儿子庞宏因此入幕,这次跟着魏霸一起来到了义阳。

  庞宏和庞夫人是堂兄妹,见了面,免不了要交流一些情况。得知庞家在刚刚结束的会面中取得了不小的利益,庞夫人心情愉快,嘱咐庞宏一定要认真做事,把自己的脾气改一改,不要意气用事。

  庞宏的本事怎么样还不太清楚,可是他的脾气却直接继承了庞统,又臭又硬,还是个大嘴巴,察颜观色四个字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在魏霸这样的后世人看来,这是不懂事,可是在当代人看来,这却是名士风范。庞统当年就是这副德性,攻克涪县的时候,庞统曾经面斥刘备,让刘备下不了台。

  你可以说他是不通人情世故,可是有时候人简单一点也很可爱。庞宏就是这样的人。

  庞氏兄妹在一旁说话的时候,魏霸也陪着主母张夫人说话。魏风向张夫人提出请求,希望她能出面向魏霸说情,让他早点出征。闷在襄阳快三年,都把他给憋坏了。

  张夫人半晌没有说话,她最后问魏霸道:“子玉,你是什么态度?”

  魏霸躬身道:“阿母,兄长骁勇善战,如果能出征,当然是一员悍将,对我来说,求之不得。可是,彭城一战,父亲阵亡,我自己也险些命丧疆场,实在是让我怕了。如果为富贵,我可以向阿母保证,兄长从现在开始,不需要为富贵而冒一点风险。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少了他的,将来若有成功之日,封疆裂土,不在话下。”

  张夫人点了点头:“子玉,这一点,我相信你。不过,你也看到了,你兄长是个闲不住的人啊,他天生就属于战场,让他闲居弄儿,好象有些为难他了。”

  魏霸看了挤眉弄眼的魏风一眼,无奈的笑道:“那阿母的意思是让他上阵?”

  “我也不想,可是我也拦不住他啊。”张夫人笑道:“他自己都有了孩子,我管不住他了。管得住他的人,管不住他的心。”

  “既然如此,那我听阿母的便是。”魏霸正色道:“军中自有规矩,到了军中,你就不再是我的兄长了。这一点,我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魏风眉开眼笑:“你放心,我懂得规矩。”

  “那好,你在襄阳等着,先组建亲卫营,全部装备新式合金甲胄。数量你自己看着办,只要资金许可,多多益善。”魏霸说道:“我给你安排一个重要的任务,你等消息便是。”

  “还要等啊?”魏风顿时大感失落,他还以为年后就能跟着魏霸一起去东海作战呢。

  “你刚刚答应的,一切行动听我指挥,现在就想反悔?”

  “没问题,我等你的命令就是。”魏风连忙挺身受命。

  “兄长,那我呢?”魏武一看,怦然心动,急不可耐的提出了要求。

  “你啊,现在的任务是再给阿母添两个孙子。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哪儿也别想去。”

  “凭什么啊?”魏武眉毛一竖,不服气的叫道:“我就一个夫人,要再生两个儿子,至少还得三年。三年时间,你们都把仗打完了,我还打个屁啊!”

  魏霸笑道:“我帮你出个主意,请阿母帮忙,给你物色两个出身好,能生养的女人做妾,也许可以把时间缩短一点。”

  张夫人眉梢一颤,立刻明白了魏霸的意思:“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子烈,你也不要急,开春之后,我就张罗这件事,争取一年之内让你出征。”

  魏武翻了个白眼,没有再说什么。他从心底有些憷魏霸,现在又有主母出面,他更不敢耍蛮。

  包括魏霸在内,不管他们兄弟在外面有多蛮横霸道,到了家里,在主母张夫人和生母面前,他们还是很克制的。这一点,也是张夫人能够将魏家交给魏霸的原因之一。

  从后院出来,魏霸三兄弟正勾肩搭背的走着,迎面走来了小妹魏英兰,魏霸一拍脑袋,大叫一声:“子柔,子烈,你们看,我们是不是把一件大事给忘了?”

  “什么大事?”魏风、魏武一头雾水。

  魏霸笑笑,站在魏英兰面前,摸着下巴,上下打量着有些局促不安的魏英兰:“你们俩真是失责啊,英兰妹子都十九了,你们就没觉得有什么事忘记做了?”

  魏武恍然大悟,自责道:“是我的失责。不对,上次提到这事的,可是英兰妹子似乎……”

  魏英兰走了过来,拉着魏霸的手臂就走,魏霸眼珠一转,心领神会,跟着她走到僻静处,笑嘻嘻的说道:“妹子,心中有人了,不敢对阿母说,要阿兄帮你做主?”

  魏英兰红着脸,点了点头。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62章 我家有妹初长成

  建兴十五年二月,车骑将军魏霸再一次来到了麋岛,随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十艘巨舰,三万水师。

  麋岛成了一个大军营。

  魏霸蛰伏交州的这段时间里,麋岛也没有什么大动作,与其说是一个军事基地,不如说是一个有武装保护的商业基地。南来北往的商人在这时歇脚,做生意,由交州、荆州甚至益州而来货物在这里卸载,然后装上青州、兖州的生丝、辽东的鹿茸、人参和貂皮之类的特产,再返回南方或长江。

  麋芳打仗很一般,可是做生意很有头脑,麋岛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条,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麋岛几乎已经快要取代洛阳,成为长江以北最重要的大市。这个新兴的大市对长江以南的重要城市比如吴县、江陵影响不大,但是对洛阳、邯郸、临淄、蓟县等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大城影响非常深远。

  在魏霸的规划中,麋岛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海军基地,更是一个汲取魏国金融血液,让魏国在不知不觉中衰竭的抽血机。

  这些年,麋芳究竟赚了多少钱,没有几个人知道,只知道麋岛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麋岛商船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而搭载的费用却越来越少。顺其自然,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商贾愿意搭乘他的货船到麋岛来交易。即使魏国的幽州刺史陈泰、冀州刺史裴徽、兖州刺史钟毓以及青州刺史王凌想出了各种办法,依然无法阻止这股潮流。

  钱财如水。商人逐利,也像水一样无孔不入。仅靠堵截是堵不住的,而要和麋岛争利,王凌等人也有点力不从心。

  麋芳挣的钱,有相当的一部分用来供养夏侯玄麾下的水师,加固麋岛,经过这几年的经营,麋岛已经成了一座永不沉没的超级巨舰。

  魏霸巡视了全岛,对麋芳、夏侯玄等人的工作非常满意。在魏霸来之前,夏侯玄是这里的总负责。经过几年的战事考验。他已经由一个名士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面膛黝黑,身体壮硕,声音宏亮。总给人一种指挥作战的激昂。

  看到夏侯玄。夏侯徽感慨不已。夏侯玄越来越像父亲夏侯尚了。

  大概是因为血缘的关系,魏征也一下子喜欢上了夏侯玄,跟前跑后。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像个小尾巴似的,搞得魏霸都有些妒嫉了。

  “我儿子怎么跟你这么亲,你们也没见过多少面啊。”

  “外甥像母舅。”夏侯玄笑着,将魏征抱在腿上坐好:“正因为不常见面,才会特别亲。”

  “你自己呢?”魏霸不动声色的问道:“今年也二十八了,事业有成,也该娶个正妻,好好过日子了。有没有心仪的对象?”

  夏侯玄笑了笑:“这些年忙于征战,又都是在些蛮荒之地,哪里顾得上谈婚论嫁?再等几年吧,等天下平定,再娶妻不迟。实在不行的话,我反正也纳了妾,生有二子一女,到时候选一个作嗣子就是。”

  “身边一个看中的都没有?”魏霸又追问了一句。

  夏侯徽忽然灵机一动。她看了魏霸一眼,魏霸眨了眨眼睛,夏侯徽顿时如梦初醒,不禁觉得头皮一阵发麻,险些落下泪来。夏侯玄见了,关切的问道:“嫒容,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夏侯徽连忙掩饰的笑道,低下头,抹了抹眼角。她走到夏侯玄身边,将缠在夏侯玄身上的魏征拉了下来,同时冲着夏侯玄挤了挤眼睛。夏侯玄不解其意,魏征却叫了起来:“我要和阿舅在一起,我要和阿舅在一起。”

  “别闹,阿舅要和阿爹说正事,你去陪关大母和兰姑姑,快去。”

  魏征撅着嘴,行了一礼,一溜烟的跑了。

  夏侯玄有些意外:“关夫人和兰姑娘也来了?”

  “嗯,带出来散散心。”魏霸坏笑道:“我那英兰妹子年纪也不小了,上次和李家的婚事被丞相给搅了,至今还没有嫁人。在家有些不好意思,干脆跟我出来散散心。唉,这姑娘什么都好,就是不务正业,不学点女红什么的,偏偏喜欢谈玄论道,真是烦人。”

  “谈玄论道有什么不好,难道以她的身份还要亲自做女红?”夏侯玄一本正经的说道。

  夏侯徽都快急疯了,忍不住啐了一口:“你是不是打仗把脑子打坏了,到现在还听不出来?”

  夏侯玄一愣,随即闹了个大红脸,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个……这个……不会吧?”

  “不会你个头!”从来不说粗话的夏侯徽忍不住破了戒,转身走到魏霸身边,伏在他肩上说道:“夫君,这都怪你,非要让他领兵作战。看,和那些粗人在一起,都变笨了。”

  “笨一点好,太聪明了,我反而担心。”魏霸拍拍夏侯徽的手,笑道:“太初,话也挑明了,你什么态度,给个话吧。我魏家的姑娘不愁嫁,你要是不喜欢,我也不能勉强你。”

  “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父虽故,家母仍在,容我向家母请示一下,如何?”

  魏霸点了点头,同意了。夏侯玄的母亲曹氏是曹真的妹妹,夏侯尚死了,曹氏还在。夏侯玄兄妹在蜀汉的这几年,每年都要派人到洛阳请安,只是一直没有见过。别看夏侯玄领兵征战,可是在魏霸的安排下,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和魏军正面作战。再加上曹氏的出身,她在洛阳的日子虽然不怎么好过,却也没人敢为难她。

  夏侯玄是玄学创始人之一没错,可是这儒家的道德习惯,他还是遵守的。纳妾无所谓,要娶妻,当年要先征得母亲曹氏的同意。不过,这只是一个形式,曹氏怎么可能不同意。这件事就等于定下来了。

  夏侯玄对魏英兰谈不上什么好感,但是也没什么恶感,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娶魏英兰为妻,对夏侯氏来说当然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别说不讨厌她。就算是讨厌。恐怕他也会欣然从命。

  不远处的山坡上,正和关凤挽着手,欣赏着麋岛风光的魏英兰满面通红,魏征刚刚把经过对她们说了一遍。魏英兰又羞涩。又紧张。手指绕着衣角。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好啦,你兄长替你出面,这件就算成了。”关凤拍拍魏英兰发热的小脸。嗔道:“小丫头,怪不得平时总和你嫒容嫂嫂那么近,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嫂嫂,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是嫌弃我这个嫂嫂没学问?”

  “更不是啦。”魏英兰扭着身子,娇羞的说道:“我和嫒容嫂嫂亲近,是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长嘛。你那时候跟着兄长在武陵,我哪有机会见到你。天天跟着嫒容嫂嫂厮混,当然亲近一些。”

  “理由还挺多。”关凤半真半假的说道:“小丫头,我可告诉你,你兄长原本不是这个打算,他心里另外有人选,这次回来,本来是准备和你说的,没想到你已经有了意中人。他不想委屈你,就没开口。不过你要嫁给夏侯,他也有担心,和我说了,我劝他不要顾忌太多,误了你一生,他才同意替你做主的。你嫁了如意郎,可不能忘了嫂嫂我的功劳。”

  “放心,放心,若是成了,一定不会忘了嫂嫂的大恩大德。嫂嫂可当着我兄长的半个家呢。”

  “油嘴滑舌。”关凤捏了捏魏英兰的鼻子,叹了一口气:“也真是难为你兄长了,和丞相斗了十年,也没见他这么费心费力的,我不是心疼你,我是心疼他。”

  “是啊,这十年,我兄长像是老了三十岁似的。”

  关凤默然,长叹一声。她突然转过头,见夏侯徽站在不远处,双目通红,正用手绢拭泪,不由得一愣,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刚来。”夏侯徽走上前来,挽着关凤的手,叫了一声“姊姊”,便已经泣不成声。

  关凤犹豫了片刻,将夏侯徽揽在怀中,轻轻的拍着她的肩膀:“好啦,好啦,是姊姊我心眼小了。”

  “不是姊姊心眼小,是妹妹我太紧张了,处处用心,生怕有无妄之失。”

  魏征仰着头,眨着眼睛,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堂上,夏侯玄铺开了地图,慨然道:“你准备先取哪里?”

  魏霸眉头微皱:“你先把沓县的情况说一说。我之前的计划是先取沓县,时过境迁,也不知道这个计划还能不能实施。”

  “计划的确有变。”夏侯玄微微一笑:“陈泰任幽州刺史之后,派人会晤了公孙渊。后来又与王凌联系,在营州、沓县增兵。不过……”他顿了顿,“虽然有变,却不影响我们先取沓县。”

  魏霸眼皮一抬,看向夏侯玄。

  “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和洛阳取得了联系。如果你还愿意信守承诺,他可以放弃辽东,甚至一部分青州。”夏侯玄在地图上大致划了一条直线:“北海以东,都可以给你。这么大的战功,应该可以让你封王了。”

  魏霸沉默片刻:“不行了?”

  夏侯玄点点头:“太医说,肯定熬不过今年夏天。现在到处找巫医,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

  魏霸想了想:“只能是魏郡或者谯郡,冀州肯定不行,这是取乱之道。”

  夏侯玄低头道:“好,我把你这个意见转达给他。”

  魏霸又道:“不要管洛阳什么态度,沓县立足于自取。不仅要打,还要打出气势。不打出点威风来,我怎么证明自己。”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63章 强者归来

  三月,南风渐起,魏霸率领四万大军绕过成山角,浩浩荡荡的向沓县挺进。由十四艘巨舰为核心组成的庞大舰队,向青州、幽州宣告了魏神将的归来。

  这个消息以最快的传遍了整个青州,并迅速蔓延至冀州、幽州。

  驻扎在辽西郡的幽州刺史陈泰收到了消息,一面向洛阳汇报,一面与燕王公孙渊联络,希望他能够同意魏军从辽东和青州两个方向进入燕王属地,以便更好的支援燕军,与魏霸作战。

  公孙渊为此很纠结。

  彭城之战后,他过了几年安生日子。觉得魏霸也不过如此,并不是战无不胜。彭城一战,连老爹魏延都战死了。如今魏霸再一次兵发辽东,气势更盛,已经不是第一次八千人的规模,战船多得数不过来,仅巨舰就有十四艘,这种规模太吓人了。

  公孙渊不知道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守住沓县。如果能守住,击败魏霸,不仅可以再一次证明魏霸并非不可战胜,而且能向魏国展示自己的实力。在魏国日渐虚弱,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他也许可以再做一段时间的燕王。如果让陈泰、王凌等人入进辽东和营州,那就算打败了魏霸,也跟他没什么关系,陈泰、王凌大概是不会再退出去了,他这个燕王从此也别想自由自在。

  可是,尽管他在沓县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他依然没什么信心。如果因为不接受魏军的援军而丢了沓县,对士气的打击也是不小的。

  就在公孙渊的纠结中。魏霸的舰队到达沓县。

  沓县,就是后世的大连市北的金县一带,著名的大连湾现在还没有正式名字,只是因为海湾外的三座小岛而取名三山湾,后来又约定俗成的称为明珠湾。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座岛像海上的明珠,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在这里主持工作的是6家的6明朱6姑娘。

  6明朱已经从成都辞职,回乡之后,就转战辽东,负责大半个辽东的商业往来。沓县外的这个海湾是往来船只停靠的海湾之一。她经常在这里出现。两年多来。她以过人的精明得到了众人的认可,这个海湾也就慢慢的变成了明珠湾。

  沓县就是明珠湾的西北。明珠湾北侧向东,有一个伸入海湾的半岛,东西约三十里。南北约十来里。有两座小山。两山之间有一大片平地可以耕种。邓艾就在这里屯田,驻扎有水师步卒三千余人,既负责明朱湾的安全守卫。又负责招揽辽东的流民。

  也就是说,即使魏霸蛰伏在朱崖的时候,对沓县的压力也没有减轻。这几年,邓艾和镇守沓县的燕军交过几次手,虽然没能攻克沓县,但是沓县的守军也不敢轻易出城,沓县以南的这一片海域和6地其实已经落入邓艾的手中。因为水师的实力差距明显,燕军对营州的控制名存实亡,营州的燕军不得不向青州求援,这也是陈泰要求公孙渊同意王凌正式进入营州的底气所在。

  魏霸的战舰进入明珠湾,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邓艾和6明朱。

  6明朱曾经与魏霸为敌,不过现在他们已经不是敌人了。6逊与魏霸是盟友,6家与魏霸关系密切,她能在明朱湾经营自己的事业,和魏霸的支持也密不可分。

  “6姑娘辛苦了。”魏霸笑眯眯的说道:“镇北大将军很关心你啊。事业固然重要,生活也要留意,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吧。6家精通易学,应该知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

  6明朱含笑应道:“将军交州蛰伏三年,如宝剑含光,脱咄咄逼人之意,却多了几分温情,现在习惯给人做媒了么?”

  魏霸愣了一下,随即又泰然笑道:“老话说得好,宁挖三座坟,不拆一桩婚,可见撮合婚姻是大善行。我这也是行善积德啊。”

  6明朱很无语,只得装聋作哑,当没听见,说完了公事就起身告辞。

  “这老姑娘,还是那么傲娇啊。”魏霸捏了捏鼻子,“士载兄,说说你的方略吧。在这里住了三年,想必对攻打沓县有不少想法吧。”

  邓艾站了起来,躬身致意:“将军,沓县左依山,右傍海,公孙渊的大将柳毅在此经营了三年,城防很坚固,若可强攻,损失不小,不符合将军复出之威势。”

  魏霸静静的听着,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邓艾的意思很明确。攻沓县,却不以沓县为唯一目的,而是以沓县为点,以周围三十多里的范围全部纳入了作战区域,北部前锋一直推到北丰县一带。邓艾说,辽东与东夷接壤,公孙度征服高句丽、扶余之后,这些人就成了公孙家的佣兵,一旦攻击辽东,公孙渊必然会发动高句丽人、扶余人来援,甚至鲜卑人、乌桓人都有可能加入。这样一来,以沓县为诱铒,迫使四面八方的人马来就,当然要比攻下沓县之后,四处追逐的好。

  魏霸很满意,邓艾的战略很大气,足见他的眼光高出众人一筹,当初把他从夏侯玄麾下独立出来,让他独领一部,在沓县屯田还是对的。

  得到了魏霸的夸奖,邓艾并没有沾沾自喜,把一个人推到了魏霸面前:“将军,这个战略有仲恭的不少心血,对高句丽、扶余的了解,最初都来自于他在宫里看到的档案。”

  魏霸打量着毋丘俭。三年不见,毋丘俭瘦了,不过眼神更锐利。

  “你还在沓县啊。”魏霸感慨的说道:“我本来以为你会找机会逃回洛阳去的。”

  毋丘俭叹了一口气:“本来是想逃回洛阳去的,后来听说将军没死,所以又留下来了。”

  “哦,我没死,你就不逃了?”

  “将军没死,迟早还会卷土重来,经此一战,只怕其势更烈。我逃回洛阳,就算不再领兵作战,以后也难免再为将军之民。既然如此,又何必再逃。”

  魏霸无声的笑了起来:“有意思,有意思。河东毋丘,果然有点底蕴。”他顿了顿,抬起头,看着毋丘俭:“有没有兴趣独领一部?”

  毋丘俭愣了一下,拱手道:“将军有兴趣,我就有兴趣。”

  魏霸一拍手掌:“士载,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你的副将。我给你们两万人,多长时间能拿下沓县?”

  邓艾笑了:“我准备多打一段时间,一直打到没有援兵来为止。”

  魏霸哈哈大笑,站起身来,拍拍邓艾的肩膀:“那好,沓县交给你们两个,我到渤海走一趟,告诉那几位好朋友,我魏霸又回来了。”

  “多谢将军。”邓艾、毋丘俭喜不自胜,躬身领命。魏霸给了他们两万兵,又不限定时间,完全按照他们的战略进行,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这是任何一个将领都不敢奢望的信任。特别是毋丘俭,他由一个降将一跃而成为邓艾的副将,独领一部,已经不弱于那些拥在巨舰的水师将领。这是对他眼光的认可,也是魏霸对他最后的测试。以前测试的是态度,现在测试的是他的能力。如果能打好这一仗,给魏霸重新归来开一个好头,荣华富贵岂在话下。正如魏霸所说的那样,河东毋丘,将因他而兴。

  将攻打沓县的任务交给了邓艾、毋丘俭之后,魏霸率领两万水师继续西行,进入渤海湾。

  魏霸出兵的消息立刻惊动了青州刺史王凌,王凌不敢怠慢,请田豫立刻率领骑兵三千奔赴东莱。魏霸西行,田豫也在岸上缀着,保持警戒。

  与此同时,邓艾和毋丘俭大张旗鼓地发动了对沓县的攻势。毋丘俭率领八千步卒,两千骑兵,兵临北丰县,在北丰城墙设下了阻击阵地。邓艾在他的身后设下了第二重阵地,真正的沓县城下反倒没有什么兵力,只有两千多斥候,切断了沓县和外界的所有通道,将沓县封锁起来。

  沓县守将柳毅只来得及传出一封军情紧急的军报,沓县就成了孤城。

  封锁沓县的同时,邓艾又让6明朱在来往的商旅中发布消息,说车骑将军魏霸率领大军十万,兵临辽东,先取沓县,再取营州,然后将以沓县为基地,向北挺进襄平,攻取整个辽东。

  真真假假的消息迅速涌向襄平,涌入燕王公孙渊的耳朵中。

  公孙渊快疯了。他知道魏霸这次回来肯定要立威,但是他没想到魏霸会有这么大的威。大军十万,这恐怕是个假消息,但是魏霸在攻打沓县的时候还兵分两路,恐怕兵力也不会少到哪儿去。他和太子公孙渊,大将卑衍等人商量以后,觉得攻打沓县的大军至少有三四万人,如果不救,沓县大概支持不了太久。于是,公孙渊发出征召令,命令靠得最近的高句丽出兵救援沓县。

  从魏霸顺江而下,兵临麋岛,公孙渊就知道大战在所难免,早就通知各属国准备出兵。高句丽当然也不例外。高句丽王宫已经准备妥当,就在边境待命,公孙渊的命令一到,宫就率领两万高句丽步骑杀向沓县。

  得知高句丽出兵的消息,毋丘俭大喜,随即移师沓县东,准备迎头痛击。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64章 辽东第一战

  东沓东一百五十里,一个叫塔子城的小聚落,高句丽王宫就驻扎在这里,一脸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出去!别影响老子吃饭!”

  沛者(高句丽官名)得来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王,万万不可啊。”

  “万万不可什么?”宫勃然大怒,将手里的羊腿扔在案上,指着得来破口大骂:“你以为就你聪明,我这个王什么也不懂?从去年离开王城开始,你就得巴得巴的说个不停,好象就你明白事理。魏霸是厉害,这点我知道,可是他再厉害,不是也打败仗了?更何况燕王都说了,他本人不在东沓,在那里的只是他的部将。我如果能他的部将都不敢面对,以后还有什么资格和他面对面?”

  “大王,谁说魏霸败了?”得来苦口婆心的劝道:“彭城之战,他面对的可是大魏名将张郃。双方两败俱伤,没有谁是胜利者。再者,公孙渊能和大魏比吗,连大魏天子现在都不敢和魏霸面对面交锋,公孙渊又凭什么……”

  “公孙渊不成,本王更不成,是不是?”宫瞪起眼睛,脸胀得通红,用力的挥了挥手臂:“你回王城吧,别再在这里扰乱军心,看得本王心烦。”

  两个卫士抢了上来,拖着得来就走。得来文弱,不是两个身强力壮的卫士对手。他嘶声叫道:“大王,听臣一言,劝莫因小利而招大祸啊……”

  “真烦!”宫唾了一口唾沫,气呼呼的坐了下来。连吃饭都没了胃口。他知道得来说得对,从长远来看,和魏霸对抗是没什么好处的,既然连强大的曹魏都不是魏霸的对手,公孙渊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高句丽对公孙氏又没什么好感,他们是被公孙度、公孙康父子打怕了,不得不服。现在公孙渊要倒霉,他恨不得加一把火。

  可是,投降魏霸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首先要看看魏霸究竟有没有那样的实力。如果实力不足。魏霸暂时无法占领辽东。那他就要另外考虑了。魏霸可以随时撤走,他怎么办?公孙渊缓过这口气来,肯定要报复他啊。

  所以,这次率领两万大军赶来。与其说是支援东沓。不如说是看看魏霸的实力。魏霸如果真的很强。那就投降魏霸,转过来捅公孙渊一刀,如果魏霸没那么强。暂时还是小心一些,帮助公孙渊击败魏霸,守住东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实在不行,往大山里一躲,魏霸能拿他怎么样?

  这么好的主意,得来就是不明白,还好意思自称智者贤士,啰啰嗦嗦的说个不停,让人心烦意乱。

  宫决定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再有一天的路程,就有可能和蜀汉军接触了,今天可能是他最后一个安睡的夜晚。

  宫喝了点酒,呼呼大睡。

  就在宫因为得来生闷气的时候,毋丘俭指挥着战船悄悄的靠了岸。

  接到高句丽大军到达的消息,毋丘俭和邓艾商量了一下,决定主动出击,打高句丽人一个出奇不意。他们估计,高句丽人赶来救援东沓,并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支持公孙渊,公孙度、公孙康父子杀了不少高句丽人,他们不可能不记仇。

  可是,这不代表高句丽人就可以信任。这些蛮夷从来都只服强者,要指望他们的忠诚,那是不现实的事。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打痛他们,然后再给点甜头,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听话。

  毋丘俭熟悉这些东夷的心理习惯,知道他们很谨慎,双方相距一百里以内,他们就会非常小心。要偷袭他们,就必须走得更远,在他们产生警惕之前。

  而蜀汉军有这样的条件,利用战船的运输能力,他们可以在一昼夜之间将大军转运两三百里,而且将士们根本不用赶路,有时间养精蓄锐,积攒体力,行船的任务交给水手和风就行了。

  只要找到合适的港口停靠战船。

  他们在东沓这么久,早就把附近的地形摸熟了。

  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战舰远海航行的能力,毋丘俭将大军转移到了塔子城的东侧十来里外,从天色微亮开始登6,天色大亮时,一万步骑已经完成了列阵。

  毋丘俭一声令下,亲率八千步卒开始向宫的大营进发,两千骑兵则由毋丘秀率领,隐在步卒大军的背后,伺机出机。这两千骑兵中有一半装备了新式马铠,算是有史以来第一只成建制的重甲骑兵。

  魏霸现在手下没什么骑兵,算上亲卫骑,总数也不超过四千。他把其中的两千骑兵交给邓艾和毋丘俭,是对他们的莫大信任。毋丘俭为此感激莫名。当初在白狼山,他已经见识过装备了马铠的骑兵威力,不过那时候他是被屠戮的一方,现在,他将是屠戮别人的一方。

  毋丘俭当然要好好利用这一千重甲骑,将他们的威力发挥到极致,以不负魏霸对他的信任。

  宫还不知道毋丘俭给他准备了这么大的一份礼,听说有敌人来袭,在短暂的惊慌之后,他很快又冷静下来,并且有些得意。对方不到一万人,就算是精锐,也未必能把自己怎么样。何况对方没能及时发动,给了自己足够的反应时间,偷袭已经成为正面作战,这有什么好怕的呢。

  紧张之后的释然,在不知不觉的松懈了宫的警惕,他没有往深入想,只是派出斥候继续打探,同时下令大军迎战。

  后军的五千步卒率先和毋丘俭亲自率领的蜀汉军接战。

  战鼓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惊飞了山林中的飞鸟和草丛中的走兽,一场大战就在不期然间爆发了。

  双方一接触,宫就意识到了问题比他想象的更严重,蜀汉军的装备精良,杀法强悍。双方还没接触,对方就推出了几十辆厢式的东西,紧接着,如蝗的箭雨倾泄而下,射得那些大部分只有皮甲的高句丽将士人仰马翻。箭雨又密又急,射程又远,杀伤力远远超过了宫的认知范围。他知道汉人的弓弩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