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71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吟了片刻,又惋惜的摇了摇头:“可惜,若不是要对付丞相,这倒是一个收拾魏霸的好机会。这次让他逃过去,下次哪来这么好的机会啊。张郃这样的人终究只有一个。魏国大概不会再有第二个。”

  “那又如何。魏霸没有战马牧场,终究还要仰仗父亲。父亲不给他战马,用不了几年,他就算是精骑百万。也会慢慢的羸弱下去。不堪一击。”

  李严得意的笑了两声。连连点头:“不管怎么说,丞相死之前,我还要借他的力。不能看着他被丞相制住。只是我帮他续命,他也得给我点好处。这马铠的价钱也太高了,我得跟他谈谈。”

  李丰也禁不住笑了起来。父子俩相视而笑,心情舒畅。

  ……

  成都,丞相府。

  杨仪站在诸葛亮的面前,白晳的面皮胀得通红,他看着诸葛亮,急不可耐的说道:“丞相,魏霸枉杀大将,罪不可赦啊。不趁此机会处置他,岂不是助长他的气焰?”

  诸葛亮以手抚额,眉头轻皱:“威公,我有些累了,此事稍后再议,容我思量思量。”

  杨仪无奈,只好躬身请退。他离开之后,诸葛亮轻叹一声,对还坐在一旁的蒋琬说道:“公琰,威公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那么急躁?费文伟现在忙着谈判的准备事宜,没空顾及他,你有时间多劝劝他。”

  蒋琬点了点头,也起身去了。

  屋里只剩下诸葛亮和诸葛恪叔侄二人。诸葛恪整理了一下衣摆,嘴角挑起一抹浅笑:“叔叔,你担心魏霸狗急跳墙?”

  “魏延战死,魏霸损失惨重,一时乱了心神,也是有的。杀了王平,的确有些不当,可是处置魏霸,王平就能复生吗?魏霸虽然顽劣,野心也不小,可正因为如此,狗急跳墙不太可能,可是他若再受挫,以至于心不自安,举措失当,我担心东南不稳啊。”

  诸葛恪的笑意越来越浓:“那叔父的意思,是要安抚魏霸一番了?”

  诸葛亮瞥了诸葛恪一眼,反问道:“若依你的意思呢?”

  诸葛恪高深莫测的笑了笑:“依我的意思么,就算不处罚魏霸,让他回家丁忧三年,也总是可以吧。”

  “谁来负责东线战场?”

  “难道除了魏霸,就没有其他人可以负责东线战场?”

  “有。”诸葛亮不假思索的说道:“可是我找不出一个人能压制得住6逊。”

  诸葛恪脸上的笑容顿时一黯,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半晌,他抬起头,默默的看着诸葛亮:“叔父,这么说来,你还怎么对付魏霸?”

  “对付魏霸不是一件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诸葛亮淡淡的说道,眉宇间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元逊,我把姜维安排在凉州,是让他积攒力量,等李严犯错。我原本打算找个机会把你安排到江东去,在魏霸犯错的时候——比如像现在这种情况——由你来接替魏霸。可是,现在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现在把你派过去,你能控制得住局面吗?”

  诸葛恪哑口无言,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了。这个机会是好,可是这个时机不成熟。

  诸葛亮轻声叹息:“我看,6逊大概是指望不上了,要把他和魏霸分开才行。元逊,我打算让你去江陵,负责这次和魏国谈判的事情。”

  诸葛恪诧异的看着诸葛亮,谈判的事不是由魏霸和费祎负责吗,怎么突然要他去江陵。他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笑笑:“魏霸要丁忧,不太适合负责这件事,你就代表丞相府去吧。毕竟,这件事原本就应该由丞相府安排的。”

  诸葛恪恍然大悟。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32章 腾挪

  建兴十二年冬,镇东大将军魏延战死,车骑将军魏霸、荡寇将军魏风护送遗体返回荆州。天子下诏,赠车骑将军印绶,谥曰忠,考虑到其长子魏风、次子魏霸皆先以军功封侯,故以三子魏武嗣爵。

  魏家是义阳人,义阳现在已经划入大汉疆域,自然无须再费周折,魏霸直接把魏延的遗体运回了义阳,然后在义阳住了下来,准备操办丧事。

  魏延本人人缘不好,可是他毕竟是追随先帝的老臣,更重要的是他儿子魏霸现在是威名赫赫的车骑将军,蜀汉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将,所以来吊丧的人特别多。魏霸和从成都赶来的主母张夫人商量之后,决定停灵三个月,大肆操办一下,以示哀荣。

  汉人重孝道,丧事本来就够繁杂的,魏霸又有心大操大办,那就更有些收不住了。

  义阳,一时成了魏家的义阳,到处都是和魏家丧事有关的人。

  魏风是嫡长子,魏武嗣了爵,理所当然的成为丧事的主要代表,迎来送往,他们都必须出场。可是最忙的却不是他们,而是魏霸。魏霸除了要配合操办丧事之外,还负有更艰巨的任务。

  继承魏延政治遗产。

  虽然魏延在政治上是个穷鬼,仇人不少,朋友不多,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魏延做了这么多年的重将,多少还是有点人脉的。如今死后哀荣极盛,天子降诏赠谥。原本有一些不太亲近的现在也成了至交,不远千里的赶来吊丧。这是一个广结人脉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抓住。

  在很久之前,魏霸就和主母张夫人有过默契。张夫人虽然遗憾自己的儿子魏风被庶子魏霸压过风头,可是她也清楚,魏风着实不是玩政治的材料,要和魏霸争风,只会引起内讧,反被外人钻了空子。与其如此,不如主动让贤。由魏霸来主持魏家。相信以魏霸的性格,自然不会亏待了魏风。

  有了这个默契之后,她才会让习夫人从成都回到襄阳,其后的形势证明。她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现在魏延战死。魏家家主的位置空了出来。张夫人就主动提出,由魏霸来做魏家的新一任家主。

  家主不是那么好当的,担负着整个家族的重任。外人看到的只有家主的威风,却没几个人看到家主要承担的责任。魏家大小数十口,部曲三千家,涉及到上万人,再加上新朋旧友,至亲故交,头绪之繁忙,绝非魏风那种头脑简单的人所能担任的。

  即使是魏霸也被这些事折腾得疲惫不堪。好在大局还有张夫人掌控,身边有夏侯徽这个才女帮忙,事情总算处理得妥妥贴贴,没出什么纰漏。

  这一日,诸葛恪来到了义阳,拜祭了魏延之后,被人带到了魏霸的书房。

  两人分宾主落坐,诸葛恪仔细的打量了魏霸一眼,很诚恳的说道:“将军,你瘦了。”

  魏霸诧异的看看诸葛恪,沉默片刻道:“家父不幸辞世,事务繁杂,岂能不瘦?”

  诸葛恪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魏霸不待见他,这话是变相的让他有话快说,不要啰嗦。他们原来虽然是敌人,可是一直很谈得来,现在他成了诸葛亮指定的继任者,和魏霸站到了对立面,就没有那么亲近了。可是魏霸现在口气这么生硬,却不是因为他们是敌人,而是魏霸要示强。在实力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他更要示强,以打消丞相府的一些想法,正如他当初悍然斩杀王平一样。

  诸葛恪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奉丞相之命,与费文伟一起负责谈判事宜,不日即将奔赴许昌。将军可有什么要交待的么?”

  魏霸拱起了手,淡淡的说道:“我现在是丁忧在家,不问国事。既然丞相安排你来,想必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就按照丞相要求的去办便是了。”

  诸葛恪坚持道:“将军虽然丁忧在家,可是你还负责东线战场,岂能撒手不管?”

  “东线战场的事,我已经在奏疏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丞相难道没看到?”

  诸葛恪为难的呲了呲牙:“对将军的建议,丞相有些不解之处,还想和将军商榷一番。”

  “哦?”魏霸貌似疑问的拉长了声音,端起了案上的清茶,静听下文。

  在送上彭城之战报告的时候,魏霸就已经拟好了东线战场的人员安排。彭城一战,他意外受损,原本的计划无法执行,必须做出调整。他把6逊放在首功,请求朝廷将6逊由吴将转为汉将,并由颍川移驻徐州,驻彭城,负责东线战场的整体事宜,自己则退回荆州守孝。

  这个方案不仅是他和6逊互换了位置,而且有另外的功效。

  诸葛亮当初同意6逊居中路,不仅仅是因为6逊一直驻守在这一带,主要还是想把6逊拉拢过来,利用6逊来隔断魏霸和李严的联系,将来好各个击破。不料6逊不顾诸葛亮的示好,主动和魏霸亲近,诸葛亮的计划全部落空。

  现在魏霸要让6逊代替自己坐镇东线战场,其实就是将扬州的好处让给了6逊,以换取他的继续支持,自己则回到荆州坐镇中路,既可以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又和李严靠得更近,便于从关中补给战马。将来一时实力恢复,再次出师北伐,他就是中路大军的统帅,李严、6逊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岂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

  “将军,彭城一战,若是司马懿及时跟进,事将奈何?”

  “若司马懿及时跟进,我现在就不能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

  “司马懿错失良机,以至于张郃白白战死,彭城失守,曹魏左翼空虚,为何却没有受到惩处?”

  魏霸瞥了诸葛恪一眼,微微一笑:“丞相是怕6逊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将军明见。”

  “那依丞相的意思呢?”

  “另择他人负责东线战场,6逊依然在中线,两面夹持,不让他有坐大的机会。”

  “谁?”

  “马忠。”

  “马忠啊。”魏霸呷了一口茶,沉吟不语。

  马忠是诸葛亮的死党。在诸葛亮执政之前,他的官职是汉昌长。建兴元年五月,诸葛亮开府,召他任门下督,建兴三年正月,诸葛亮准备南征,就先任命他为牂牁太守,其后一直坐镇南中。他当然有能力,能在牂牁那种蛮荒之地做太守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出大纰漏,足以证明他的手段。可是他能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升任二千石,却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结果。

  马忠还是巴西郡阆中人的代表。他和曾在李严身边做卧底的狐忠是表兄弟,和刚刚被魏霸斩杀的王平也是同郡知交。巴西郡阆中人在刘备时代曾经显赫一时,黄权就是其中的代表。夷陵一战,阆中人损失太大,一直没能缓过气来。现在,诸葛亮和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点,想借阆中人的力量破局了。

  “马忠恐怕没有指挥数万大军的经验吧,骤然上任,是不是合适?”

  “将军所虑甚是。不过,张郃战死,曹魏如今也是力不能攻,正是让马忠熟悉情况的时候,再配以良谋善士,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不知是什么样的良谋善士?”魏霸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诸葛恪:“元逊兄是不是又技痒了?”

  诸葛恪微微一笑:“我哪有这个本事。这次先去谈判,如果立有微功,准备再到镇北大将军麾下历练几年。”

  镇北大将军是魏霸为6逊请封的军职,诸葛亮安排诸葛恪到6逊帐下听令,怎么听都觉得有问题。而且,东线由马忠代替,中路依然交给6逊,以后慢慢由诸葛恪架空,魏霸干什么?在家丁忧?

  魏霸觉得好笑,但是他没有反驳,反而点了点头:“丞相的建议,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一个人的道理终究不够全面,不由再请大将军议一议吧。至于我,就不参与了。你看,我实在是忙得很,把家父的丧事办完之后,只想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将军节哀顺变。”诸葛恪客客气气的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诸葛恪退出书房之后,魏霸又想了好一阵,不禁冷笑。他让人请来了马秉。马秉是马良的儿子,马谡的侄子,这次是代马谡来吊丧的。他的从妹就是诸葛乔的遗孀马氏。

  “你来之前,有没有见过丞相?他身体怎么样?”

  马秉一听就明白了:“丞相虽然每天练习云手,服用参汤,可是公务太忙,身体一直不太好。入秋后,又添了咳血的毛病。黄夫人到处求医问药,都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原来如此。”魏霸点了点头,打量着马秉,话锋一转:“你父亲去世之后,你好象一直在做骑都尉?”

  “是的。”

  “习惯么,想不想挪个位置?”魏霸笑道:“带兵打仗太凶险,你不怕?”

  马秉笑了起来:“我又不是叔叔那样的将才,哪有带兵的本事,只是一时没有更好的去处,只好领着骑都尉的俸禄混混。”

  “去牂牁做几年太守如何?”

  骑都尉比二千石,是个闲职,牂牁太守二千石,实权在握,两者看起来级别差不多,实际上不可同日而语。马秉听了这句话,不禁大喜,拜服在地。“多谢将军提携。”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33章 姜是老的辣

  “我要病了。”魏霸说道。

  李丰诧异的看着魏霸。魏霸脸色有些灰暗,眼圈也有些黑,看起来气色的确不太好。他连忙安慰道:“子玉最近太忙了,大概是累了,多休息就好了,想来是不碍事的。”

  魏霸眨了眨眼睛,重新说了一遍,一字一句:“我要病……了。”

  李丰尴尬不已,转过头,看着法邈。

  他们俩人是从关中赶来参加魏延的葬礼的,其间少不了和魏霸私下接触。魏霸在彭城之战中实力损失严重,魏家积攒多年的武卒、重甲士,以及刚刚组建的骑兵几乎损失殆尽,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要想加快恢复的速度,免不了要向李严求援,所以李丰这次过来是以施恩者的姿态来的。他表面上很客气,神态中的得意却表露无遗。到了义阳,第一个讨论的问题就是马铠的价格问题。

  魏霸当时没说话,但是看得出来,他很不高兴。后来有一段时间,他一直没见李丰。李丰也无所谓,他知道这时候魏霸使点小性子是有可能的,但是让他真正和李家父子翻脸,他还不敢。

  李丰有恃无恐。

  现在听到魏霸说自己要病了,李丰下意识的以为魏霸又在耍心眼,等魏霸重复了一遍,他才意识到魏霸可能另有含义,只是他听不出来而已。

  他只好向法邈求援。

  法邈咳嗽了一声,和魏霸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人要对付将军?”

  魏霸点了点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虎落平阳。丞相否定了我的建议,要调马忠主持东线战事,又要把诸葛恪塞到6逊帐下。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我只好病了。为家父治丧完毕之后,我回封地去养病,家兄会在义阳守墓。少将军,你们也有小心,战事凶险,不比成都安全,千万不要让关中有失。”

  李丰这次终于听明白了。诸葛亮要逼着魏霸兄弟守孝丁忧。把他们暂时赶出军队。以魏家兄弟的实力。完全剥夺他们的军权显然不太可能,可是利用这个机会,以道德的名义迫使他们暂时无法动弹,那却是完全可能的。魏霸暂时退隐。那李严就失去了策应。他将独自面对诸葛亮的反击。

  魏霸为什么会被迫退隐?因为他打了败仗。实力受损。以魏霸的能力都有可能失手,谁能保证李严就不会打败仗?正如魏霸所说,天下没有不败的将军。除非你不领兵作战。只要在前线,就有可能失败。只要失败,实力必然受损。

  魏霸的实力之雄厚,非李严父子敢望其项背。他受挫之后都要暂时忍一忍,何况李严。

  李丰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现在他知道,魏霸受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次损失太大,我要重建武卒和重甲士,骑兵也要重新组建,花钱的地方太多,马铠的事一时半会的顾不上了。少将军,真不好意思,这笔生意做不成了,你的损失,我会补偿给你,还请在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希望他不要怪罪于我。”

  李丰又急又怒,他只是要压价而已,魏霸更狠,干脆不卖了。这可怎么行,他还指望着马铠来增强关中的实力呢。现在诸葛亮要对付他们父子,如果实力不足,岂不是雪上加霜?

  “这个……子玉啊,你要用钱,可以说嘛,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呢。”李丰陪着笑说道:“再说了,不要生意了,岂不是手头更紧?价钱的事,我们好商量嘛。我们父子和你合作多时,在这种时候,还能不帮衬你?”

  魏霸拱手施谢:“感激不尽,只是缺口太大,我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将军伸手。我知道大将军也不容易。”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损失了两万多人,仅将士抚恤就是一笔巨款。我所辖区域的税赋怕是不够用,少不得还要丞相府再襄助一下。如果不够,再请大将军慷慨解囊。”

  李丰惊得瞠目结舌,魏霸这招够狠的啊,他不仅截流了所辖州郡所有的财税,还要向丞相府伸手要钱,这得要多少钱?要知道就目前而言,蜀汉朝廷最大的税赋来源就是魏霸治下的荆州、交州,益州的税赋仅够朝廷正常的开支,根本支援不了其他地方——当然就算有,诸葛亮也不可能拿出来给李严——关中目前就靠魏霸输血才能稳定,如果魏霸断了供应,那关中怎么办?

  李丰的额头沁出了冷汗,他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为了马铠的价格和魏霸讨价还价,现在被魏霸反咬一口,这个损失可大了。

  魏霸也不看李丰,转头对法邈说道:“伯远,关中治的祭酒们来了没有?”

  “来了几个。”

  “找时间请他们来一下,我想招集天师道的祭酒,为家父招魂。”

  “这个是应该的,我去联络就是。”

  魏霸点点头,起身送客,把还没回过神来的李丰送出了大门。出了门,风一吹,李丰这才惊醒过来,连忙拉着法邈说道:“伯远,这可如何是好?”

  法邈拍拍李丰的手:“少将军,你忘啦?车骑将军的事是军务,军务要由大将军做主,大将军不点头,丞相府是做不了主的。魏车骑如今有难,大将军伸手帮忙,正是施恩的好时候啊。”

  李丰恍然大悟,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如释重负。

  过了两天,习夫人派人通知李丰,请求取消马铠的定单,并奉上了违约金。李丰哪里敢收,好言相劝,不仅没敢压价,反而主动要求,在没看到一片马铠的情况下,先全额支付所有的货款,助魏家先渡过难关再说。

  与此同时,他写信给李严,通报了诸葛亮要对付魏霸的情况。李严接到消息,又怒又气,气的是魏霸到这时候了,还不忘要挟他,怒的是诸葛亮居然这么大胆,在打击魏霸的同时还要打击他。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时候和魏霸翻脸没什么好处,李丰的决定虽然有些草率,却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他随即派人给魏霸送去了马铠的货款,同时给魏霸写了一封亲笔信,信誓旦旦的说会与魏霸共进退,一定不会让诸葛亮得逞。

  然后,他以大将军的身份,给成都发了一封公函。

  ……

  “啪”的一声,厚厚的账本被扔在了案上,诸葛亮气红了脸,怒视着廖立:“公渊,你这副丞相就这么做的?魏霸说不交赋税就不交了?”

  廖立翻了翻眼睛,抬手从腰间摘下印绶,搁在诸葛亮面前,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你!”诸葛亮勃然大怒,看着廖立远去的背影,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汉代官员辞职是最容易的,连辞职报告都不用打,印绶一交,拔腿就跑,工作自然由副职接手。廖立把印绶交给他,更是连交接工作都免了。

  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才发现廖立的态度有问题。

  廖立一直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人,他想做官,他想做高官,当初被贬,就是因为他不满自己的官职太低。现在他居然把副丞相这样的官职说扔就扔了,这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当然不相信廖立会视富贵如粪土,活到廖立这把岁数了,他能改得过来才怪。廖立这么做,只有一个解释,他以多年的经验察觉到朝堂上又要起波澜,为了避免被误伤,他干脆先辞职。

  或者直接点说,廖立根本不想支持他,更不想被魏霸误会,所以趁早撇清自己。

  诸葛亮转了两个圈,看到空荡荡的案几,这才意识到廖立辞职带来的严重后果。别看廖立跟他不是一条心,也没有承担丞相府所有的公务,可是廖立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经过廖立这一道关,至少有七成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他只要再复查一下就行。就算如此,他还累得不行,廖立一撂挑子,那些公务全压掉他身上来,结果会如何?

  这是要我早点死么?

  诸葛亮看着杨仪、蒋琬,一时无语。

  杨仪眼巴巴的看着诸葛亮,舔了舔嘴唇。

  ……

  向朗放下了书,摸着光溜溜的额头,沉吟了片刻:“看来这一仗虽然吃了点亏,倒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这小子又进步了,这一招以退为进,又要让丞相为难了。”

  马谡掩着嘴笑了起来,连连点头:“我听顾家那小子说过一句话,说丞相在守,魏霸在攻,主动权在魏霸,丞相终究是赢不了的。本来呢,我还有点不太相信,可是现在看来,还真被他说中了。魏霸就算是吃了亏,依然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就像彭城那一战一样,他是宁可死人,不肯失势啊。”

  向朗眉头一挑:“顾谭?”

  马谡点点头。

  向朗沉吟片刻,打量着马谡,花白的眉毛挑起又放平:“幼常,你只当个闲话听听,就没感觉到一点危机?”

  马谡愣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至于吧?”

  “不至于?”向朗冷笑一声:“顾6是姻亲之家,6逊既然决定支持魏霸,顾家能落后?我看你是在成都呆久了,心养宽了吧。是不是打算和我一样养老?”

  马谡笑容一僵,无言以对。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34章 白头搔更短

  锦上添花人人会,因为风险小,当然收益也小。高手都是雪中送炭,风险大,收益也大。

  魏霸春风得意的时候,人人都知道投奔他不会错,现在魏霸遇到麻烦了,恐怕不少人会打退堂鼓。这时候,眼力就非常重要,魏霸会不会一蹶不振,直接关系到是否投资能不能收回来的问题。政治斗争中,站错队可是很严重的。

  马谡和向朗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知道魏霸的底气和手段,他们也和诸葛亮没有回旋的余地,就算魏霸一蹶不振了,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去和诸葛亮套近乎。

  但是这远远不够,他们和魏霸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的加固,不能让别人插进去。马谡把顾谭的话当个闲话听听,可是向朗却意识到顾家可能会采取行动。他虽然年纪大了,却比马谡更敏锐,所以才说马谡在成都闲得心宽了。

  马谡也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这个问题。

  他们当初可是拼了身家性命支持魏霸的,如果到了最后,反让顾家、6家成了魏霸的心腹,后来者居上,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向公,多亏你提醒,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要做就抓紧时间做,机会不等人。”向朗重新拿起书,“我相信魏子玉那小子,他既然没死在张郃的手里,想来就是天数了。”他顿了顿,又道:“这也许是一个机会,幼常啊。我们和他之间的联络太少了,要加强一下才好。”

  “如何加强?”

  向朗皱了皱眉,刚要说话,向条快步走了进来。见马谡在座,他拱了拱手,也没多客套,直截了当的说道:“廖公渊自免了。”

  “什么?”马谡大吃一惊。

  向朗眼神一缩,有些遗憾的一笑:“廖立果然又快了一步。”

  马谡看看向朗,明白了向朗的意思,脸上有些惭愧。向朗站起身来。拍了拍肚皮:“魏文长为国捐躯。只派子侄赴祭怕是不够,这样吧,幼常你留在成都,警惕一些。我老了。一把年纪。也该回家了,死之前还能看看家乡的风貌,也就不算客死他乡。”

  “父亲。何出此不祥之言?”

  “什么不祥之言,老子早过了耳顺之年,听什么都无所谓。”向朗摆摆手:“文豹,给我收拾行李,我要回家去。”

  “喏。”向条躬身答应。

  ……

  向朗上书乞骸骨,立刻震动了成都朝堂。

  诸葛亮关中之战后,向朗就辞去了军务,回家读书。按理说,他没有爵位在身,是一个庶民,要回家的话,只要官府关具一份路传就可以了,根本无须上书天子。

  然而他却这么做了。除了表示一份老臣向天子告别之外,更是告诉朝堂上的人,他向朗,荆襄系的元老,要回荆襄老家去了,要去给魏霸站班。

  他代表的是整个荆襄系。除了杨仪等特殊的几个人以外,就算那些在诸葛亮和魏霸之间摇摆不定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要思量思量,少不得来送个行,带上几句话,表示一下对魏延的致敬,表示一下对魏霸的慰问。

  在这时候表明态度支持魏霸,可比之前说十倍的话都顶用。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成都,自然也传到了诸葛亮的耳中,传到了赵云耳中。

  当天晚上,赵云难得的把赵统叫了来。

  “公主最近可有什么举动?”赵云没有遮遮掩掩的,开门见山的说道。

  赵统摇摇头:“最近事情太多,我不敢让她出去招惹是非,一直关在家里,连孙夫人那里都没让去。”

  赵云点点头,对赵统的安排很满意,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夸赞,接着说道:“管好她的嘴,还是远远不够的。子玉彭城受挫,对江东的威慑不足,我担心孙权怕是又要沉滓复起。江东如果乱了,不仅对子玉不妥,对我大汉更是不妥。”

  赵统连忙向前凑了凑:“父亲的意思是……”

  “你请旨陪公主去一趟吴郡吧。”赵云抚着胡须,沉默了片刻,又道:“去请孙夫人出面,陛下信任她。至于丞相那里,我去说,我想他不会反对的,江东乱了,不是他希望的结果。”

  “父亲所言甚是,我立刻去办。”赵统连连点头。

  ……

  听说赵云登门,诸葛亮非常意外,他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蒋琬提醒第二次,他才连忙站了起来。还没等他下堂,赵云已经快步走了进来,躬身下拜。

  诸葛亮连忙扶住赵云,朗声笑道:“老将军,今天怎么有空到这儿来?”

  “家里吵得慌。”赵云咂了咂嘴:“还不是魏霸那个小竖子,当初他不肯娶公主,把公主推进了我的家门,现在他倒清静了,我的耳根子却不得安生。”

  诸葛亮立刻明白了赵云的意思,一边把赵云往堂上让,一边说道:“公主可能也是离家久了,在成都又没什么朋友,回家散散心,也放就好了。”

  赵云连连点头:“还是丞相高明,一语中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诸葛亮笑了起来。赵云一开口,他就知道赵云的意思了,赵云没说的,他也能猜得到。不过,他知道赵云专门来找他,不会是为魏霸开脱,更多的是不希望看到东吴出事。就他而言,他也不希望东吴出事,能有赵云这样的老臣从中斡旋,他当然求之不得。

  “文长战殁,国家折一栋梁,按理说,我也应该去见他最后一面。”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可是你看我这身体,实在是经不起风波了。老将军,让伯仁从义阳走一趟吧。”

  赵云点点头,转身打量着诸葛亮的脸,眉心微蹙:“丞相,你最近……疏于用功啊。”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我没有老将军那样的好心性,事情一多,就顾不上练习了。子玉在彭城受挫,朝野震荡,我也很难处理啊。按说,败军折将,不罚不足以服众,可是文长战殁,他情绪不稳,我又不忍心太过责罚他。老将军是他的师父,他一向敬重你,伯仁和他亲若兄弟,就让伯仁劝劝他吧。如今他身居高位,可不能像以前一样率性而为,否则,我到时候也无法对陛下交待。”

  赵云沉吟片刻:“丞相,彭城战事,有结论了吗?”

  “还没有。”诸葛亮反问道:“老将军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云笑了起来:“我久不问事,哪里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只是我忝为子玉的师父,多少也教过他几天用兵之道。就我对他的看法而言,他似乎不是那种疏忽大意的人。丞相,他从你处得益甚多,你怎么看他?”

  诸葛亮的笑容淡了,他沉默着,良久才说道:“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张郃也非庸才,我在陇右、关中多次和他对阵过,这人用兵的确有高明之处。子玉受挫,也不是不可能。”

  赵云颌首附和:“丞相言之有理。”然后就没有再说什么。坐了一会,他起身告辞,诸葛亮将他送到阶下,赵云转身婉拒,再一次打量着诸葛亮的脸色,说道:“丞相,如果有可能,还是多注意休息,多练练云手。这云手虽然简单,功效却着实不错,合大道至简至妙之义。我无所谓,可是丞相关系到国家安危,这身体还是要保重的。文长走了,三足折了一足,若是丞相再有所不讳,独木可就难支了。”

  诸葛亮眯了眯眼睛,不是太明白,刚想再问,赵云微微一笑,转身大踏步的走了。

  诸葛亮站在阶上,百思不得其解。他今天和赵云的对话看起来没几句,可是内容很丰富,两人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根本不需要说得太清楚,只要点一下,对方就能明白了。可是赵云最后说的这几句话,他实在不明白。三足中的一个是魏延,那是不用说了,剩下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他,剩下的那一个呢?

  而且,这针对的又是谁?魏霸么?

  诸葛亮隐隐能感觉到一点头绪,可是他怎么也猜不出赵云具体的意思,只得暂时放在一边,重新考虑彭城之战的后续处理。

  在向朗高调返乡之时,赵云来见他,除了江东的安危之外,自然还是为魏霸说话。可是赵云和向朗不是一样的人,他不需要向魏霸表示什么。他的出发点更多的还是国家的安危。

  魏霸打了败仗,却不能处置他?赵云特地指明张郃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是在提醒他不要太过份,否则当年他和张郃对阵,特别是第一次北伐时,在陇右的战事难免会被人重新提起。这一点让诸葛亮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有些愤怒。

  向朗明着支持魏霸,廖立宁可辞职,赵云这样的老臣也明着暗着的示意他不要太过份,什么时候魏霸居然积累了这么多的人气,自己又什么时候成了孤家寡人?

  诸葛亮自问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是想到眼前的境遇,他却有些怀疑起来。

  难道真是我做错了,这才被众人所弃?

  诸葛亮在台阶上坐了下来,无力的抱着头,稀疏的白发锁不住发簪,发簪慢慢的滑落在台阶上,“叮”的一声,清脆入耳。

  (未完待续。。)

  正文 第935章 不离不弃

  魏霸彭城受挫,伤亡兵力和魏军差不多,实际损失远远大于魏军,特别是属于他们父子的私人武力几乎损失殆尽。诸葛亮以为,魏霸这时候应该老实一点,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强势。趁着魏霸无力出手的机会,先想办法夺回李严手中的兵权,然后再视情况对魏霸做出处置,或许可以将这个隐患消弥于无形。

  不料,魏霸受挫之后,不仅没有忍让,反而更加强硬了。先是请出天子节杖斩杀了王平,然后又以抚恤将士为借口,拒绝上交所辖地区的的赋税,摆明了要将治下的州郡变成自己的私人王国。

  莫非魏延一死,他就不打算再忍,准备割据一方?

  诸葛亮意识到形势远远比自己预料的要复杂,不管魏霸是色厉内荏,还是肆无忌惮,这个威胁终究是要除掉的。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任何迟疑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诸葛亮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

  一想这件事,诸葛亮就觉得悲哀。就目前而言,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养子诸葛乔英年早逝,最亲近的亲信马谡成了对手,现在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侄子诸葛恪,可是诸葛恪独力难支,内外难以两顾,把他派到军中去了,朝堂上就没人接手。

  诸葛亮万般无奈,只得提拔杨仪为副丞相,接替廖立处理丞相府的公务。与此同时,他以赵统要陪孙鲁班前往吴郡安抚孙权为由,让董允任光禄勋。兼领虎贲中郎将,接管了宫中的兵权。得到这个消息,赵云上书请辞,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去卫尉之职,归家养老。诸葛亮接受了赵云的辞呈,任南阳人陈震为卫尉。

  就在成都朝?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