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46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潘濬远赴交州之后,担任了交州刺史,主管交州的监察工作,消息早就送回临沅,潘濬的儿子潘翥、潘祕如释重负。现在魏霸亲临,他们当然要尽地主之谊。

  潘翥字文龙,三十多岁,身体健壮,武艺还不错。在吴国的时候,做过骑都尉,有过领兵经验。潘祕字文奥,还不到三十,相对来说要文弱得多,武艺也仅限于强身健体,书生气比较足。

  他们都比魏霸大一些,原本见到魏霸时有些拘谨,不过魏霸是个热闹人,很快就和他们说得眉开眼笑。潘翥还下场和魏霸比试了两下,魏霸对他的武艺非常满意。

  “文龙,你领过兵,可有水师作战的经验?”

  潘翥笑道:“吴国将领,多少都有水战的经验。其实水战和6战区别也不大,只要把战船当成战马就是了。另外,就是要通水性,否则落水就会很危险。我家就在沅水边,儿时偷偷下水游泳,没少被老爹揍。”

  魏霸大笑:“那文奥呢?我估计他不会水吧?”

  “他不会。他从小就是个书呆子,喜欢读书,不像我这么野。”

  潘祕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魏霸收起战刀,扔给敦武,洗了手,重新回到堂上。“潘公有福,女儿也是聪明贤惠,两个儿子一文一武,俱是人才,着实让人羡慕。二位,天下未平,你们可不能就此闲居养老啊。”

  潘翥和潘祕互相看了一眼,兴奋不已,连忙躬身行礼。

  “愿为将军效劳。”

  “潘家偌大的家业,不能不留一个人守着。”魏霸笑道:“我也不能太贪心,要不然潘公以后会对我有意见。你们兄弟两个商量一下,谁愿意远行,谁愿意留守?”

  潘祕沉吟片刻:“我是个书生,做不得大事,还是由兄长出仕吧。将军征战四方,用得上兄长这样的人。”

  魏霸笑笑:“文奥兄,你这么说,恐怕不见得是真心话吧。”

  潘祕尴尬的笑笑。

  “你是不是怕我介意你的身份,不敢真用你,所以干脆把兄长推出来?”

  “这个……”潘祕满脸通红,他的心思被魏霸说中了。他之所以推荐兄长出仕,自己呆在家里经营产业,并不完全是因为兄友弟恭,而是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他的妻子陈氏是孙权的外甥女,身份敏感,魏霸不可能不了解这一点。与其被魏霸拒绝,不如主动退出,成全兄长。

  “我知道你的夫人是吴王的外甥女,不过,外甥女难道还会比从女更亲近?娶了孙氏宗室女的人我都敢用,我还不敢用你?”魏霸哈哈大笑,“文奥,你要守家,我不反对,但是守家不等于不可以出仕。以你的学问,我想就不需要我的推荐了,你直接去找邓太守,我相信他会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给你。”

  潘祕感激莫名,又有些紧张。魏霸看出来了,又道:“至于文龙,你可不能在家呆着了,先跟我去一趟成都吧。如果辽东能够成行,你再随水师去一趟辽东。”

  潘翥本来还有些失落,听到这句话,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如果能随征辽东,那还担心什么立功的机会。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将军,你刚才说,你部下有人娶了孙氏宗室女,不知是哪位?”

  魏霸眉毛一挑,带着三分得意:“周大都督的儿子周胤,娶的可不是正宗的孙氏宗室?”

  潘氏兄弟惊骇莫名。周胤在魏霸的手下?周胤被贬的事不是秘密,可是他失踪的事却没几个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了魏霸部下?在吴国的时候,可是一点风声也没听说啊。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周家母子兄妹,已经在成都团圆了。”魏霸哈哈大笑。“可能是吴王觉得这件事比较丢脸,所以一直没有公布。你们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

  潘氏兄弟相视苦笑,这件事他们的确不知道。不过他们也能理解,周大都督的儿子投降魏霸已经够骇人听闻了,而太子妃也参与其中,事情恐怕更复杂,说不定太子都和这件事有牵连。涉及到王室的事没有小事,孙权不肯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也是情有可由了。

  仅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孙权的统治已经虚弱到什么程度,难怪老爹回到临沅之后,关凤上门来请,他就跟着去了交州。他大概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吴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主动依附魏霸,还给了关凤一个大面子,化解和关家之间的积年恩怨。

  当然了,这件事也许早就开始了,妹妹那么聪明的人,知道的内幕又多,不可能不早做准备。她把潘氏老宅送给魏霸做临时居所时,可能就为今天做好了铺垫。当年妹妹潘子瑜嫁给赵统,他们兄弟还觉得有些不值,现在看来,妹妹的选择简直是太英明了。

  这桩婚姻太值了。

  三言两语之间,潘家兄弟的前程就定了下来。潘翥连夜挑选了五十名部曲,担任了魏霸的牙门将,跟着魏霸起程,赶往江陵。而潘祕则准备了一番,赶往辰阳拜见太守邓飏。

  李丰早就接到了魏霸要来的消息,乘船赶到公安相迎。两人见面之后,自然是谈笑风生,相见甚欢。说笑了一阵之后,李丰把魏霸拉进船舱,脸上的笑容一收:“子玉,你准备什么时候起程去成都?”

  魏霸笑道:“怎么,我刚来,你就赶我走?”

  李丰笑着摇摇头:“怎么会呢,我恨不得你天天呆在这里。可是,大将军更需要你。”

  魏霸露出不解的表情。

  李丰叹了一口气:“丞相实在太厉害了,连出妙手,大将军有些支撑不住,急需你回成都支援。”

  魏霸眉头微蹙,沉吟片刻:“丞相在关中,久战无功,大将军胜劵在握,怎么会支撑不住?少将军,丞相究竟出了什么样的妙手,居然让大将军如此为难?”

  李丰苦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魏霸:“这是大将军的亲笔信,你自己看吧。”

  魏霸迟疑的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过了良久,他长叹一声:“我那老爹还真是……唉!”

  李丰目不转睛的看着魏霸,一句话也不说。魏霸为难的拍了拍额头:“这么说,我还真得早点赶往成都。不过,离开江陵之前,我想和少将军商量一下出师辽东的事。少将军,你看……”

  (未完待续。。)

  正文 第844章 远征计划

  诸葛亮回到成都,其实只办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住在宫里,每天和陛下刘禅谈心;第二件事,以皇帝的名义招魏延入宫,长谈了一番。他们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但是魏延出宫之后就派人到大将军府退婚,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丞相府一边。

  这两件事彻底打乱了李严和马谡的计划。第一件事还在预料之中,毕竟诸葛亮回来的目的就是要控制皇帝,把代言的权利从李严的手中夺回来,李严对此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诸葛亮会直接住在了宫里,根本不给他再和陛下单独见面的权利。

  第二件事却实实在在的是个意外。诸葛亮把魏延从关中赶了回来,不动声色的剥夺了他的兵权,魏延本来是非常恼火的,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和诸葛亮站在一起,谁曾想诸葛亮只和他见了一面,就把他又争取过去了。

  魏延本人并不重要,可他是魏霸的父亲。如果他态度鲜明的站在诸葛亮一边,那李严就有可能面临着失去魏霸支持的危险。魏霸本人再有想法,他也不和魏延正面为敌,孝道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根基,没有人敢轻易的做出不孝的事情。

  更何况诸葛亮还占着道义的高地,魏霸如果反对他,不仅不孝,而且不忠。

  这个罪名重得让人难以想象,就算是魏霸也承受不起。李丰如果要逼着魏霸做出这样的事来,他就成了万恶不赦的小人。

  面临这个情况。李严束手无策,只好写信给李丰,让他尽快摸清魏霸的心理,督促他坚定立场,不要被诸葛亮左右。

  如果刚才魏霸稍有动摇,那李丰就不是劝他入成都,而是劝他不要去成都了。既然魏霸决定要去成都和诸葛亮战斗,那他要求和荆襄水师将领见一面的要求也就可以接受了。

  商量出征辽东的战事,名义上说是要与李丰商量,实际上是和荆襄水师的将领们商量。而荆襄水师现在是李丰的部下。李丰不点头。魏霸就不能擅自行动。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急需魏霸的帮助,李丰不会轻易让魏霸和那些人接触的。这也是有求于人,不得不做出让步。

  ……

  冯进、傅兴并肩站在几乎延伸到大江中央的码头上,仰起头。打量着那艘如山一般雄伟的战船。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意。

  诸葛诞站在舷边。笑盈盈的看着冯进和傅兴,伸手相邀。十月份的战事结束之后,他和夏侯玄一起滞留在豫章。直到孙权答应了魏霸的要求,将豫章船厂“租借”给魏霸,又让张温担任了豫章船厂的船监,这件事才算结束,他率领一部分水师由鄱阳湖转移到洞庭湖。这次魏霸要西行,他率领水师护送,他的座舰暂时充任魏霸的旗舰。

  他非常享受冯进等人羡慕的目光。他也清楚,冯进、傅兴本来都比他更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只不过是因为机缘凑巧,他才能站在这里,作为主人欢迎冯进等人。

  “诸位将军,上来吧,将军在舱里等着呢。”

  冯进和傅兴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正准备谦让一下,头顶传来了一声愤怒的大骂:“冯文举,傅仲简,你们磨蹭个屁啊,非要老子亲自来接一下才满意?”

  话音未落,魏霸的脸出现在舷边,他瞪了冯进二人一眼,刚要再骂两句,忽然看到一个生面孔站在傅兴身边,连忙把话收了回去,收起了笑容,拱手道:“这位将军是……”

  傅兴连忙介绍道:“这是我兄长傅佥,现在官居虎威将军,也驻在江陵。”

  魏霸恍然大悟。他以前听傅兴说过,傅佥一直跟着李严驻在江州,算是李严的部下之一。现在李丰驻南郡,把他派到江陵来辅佐李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原来是伯同兄,久闻大名,今日才是见面,幸会幸会。”魏霸打开护栏,向外跨了一步,半只脚悬空,向傅佥抱拳施礼。“刚才不知伯同兄光临,有失礼之处,还请海涵。”

  傅佥不敢怠慢,连忙还礼。论军职,他比魏霸差了好几级,论身份,他也不比魏霸高,他可没资格和魏霸分庭抗礼。

  “将军客气了,舍弟能和将军如此亲近,佥非常感激。当年若非将军父子救助,舍弟也不可能有今日。一直未能当面致谢,实在惭愧。”

  “哈哈哈……”魏霸大笑着,邀请他们上船,在傅佥走到面前时,他抓住傅佥的手臂,将他拽上船,然后并肩向舱里走去。“要说当年的事,仲简才是我的恩人,若非他出手帮忙,天知道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子。”

  傅佥有些不太习惯魏霸的亲热,却又不好推开魏霸,只好跟着魏霸进了舱。冯进和傅兴跟在后面,自有诸葛诞接待。诸葛诞能说会道,妙语连珠,说得冯傅二人应接不暇。

  寒喧了一阵,李丰也带着人赶来了,见魏霸坐在席中,和傅佥等人说得眉飞色舞,前仰后合,不由得一愣。他原本以为,以魏霸的身份当然要最后出场,以示庄重,所以他才故意拖后一会儿,不想在魏霸面前落了身份,没想到魏霸早就出场了,还和一帮官职不如自己的将领说得这么开心。这哪里是堂堂的镇南将军,眼看着还要封王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少将军,你来迟了。”魏霸一把拽住李丰,亲热的把他摁在席上,笑道:“当罚酒三杯。”

  “我认罚。”李丰一边带着矜持的笑容入席,一边说道:“不过你得告诉我,你们都说了些什么,说得这么开心。”

  “还能说什么。”魏霸一边让人给李丰倒酒,一边笑道:“刚刚说到辽东的战事,大伙儿高兴,正在商量由谁来统兵。”

  李丰心中一惊,心跳都快了几分:“那你们商量定了没有?”

  “商量定了。”

  “谁?”

  “你猜。”

  李丰看着魏霸哭笑不得,心道这么重要的事,你当是儿戏么,还你猜。他犹豫了片刻:“将军自行?”

  魏霸耸耸肩:“我习惯了交州的阳光,对辽东没兴趣。”

  “那……夏侯太初?”

  “他去肯定要去,不过他担不起那么重的任务,只能作一名偏将。”

  李丰彻底糊涂了。“那……还有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李丰莫名其妙,眼前就这么几个人,除了他才说过的,还有谁,难道是冯进?魏霸这是要挖墙角么?

  “少将军,你自己啊。”魏霸大笑道:“要征辽东,不仅要征用交州水师,还要襄阳水师,也许还要征用吴国水师,再加上步卒,大军不下十万,除了少将军,还有谁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你莫非要让大将军亲自出马?”

  李丰的脑子嗡的一声,顿时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击得晕乎乎的。魏霸要把这么好的事让给他?

  李丰愣愣的看着魏霸,魏霸干笑了两声,凑在李丰耳边说道:“少将军,不是我想啊,实在是……出头的椽子先烂,与其让我一个人先烂,不如拖着少将军一起烂。”

  李丰“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心中的疑虑却因为魏霸这句粗俗之极的话而烟消云散。魏霸不是不想自己立功,他是怕功高震主,所以要拖着李丰一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现在也的确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

  李丰的心宽了,一副很随和的样子,瞪了魏霸一眼:“那也不能拖我下水啊,这么大的战事,我哪里担当得起。”

  “怕什么?”魏霸眼睛一翻:“你问问他们,有谁不愿意和少将军一起出征?”

  冯进等人唰的一声站了起来,拱拳施礼,齐声喝道:“我等愿意追随少将军,讨平辽东,恢复中原。”

  李丰吓了一跳,随即心花怒放。他满意的看着魏霸,递了一个你懂的眼神。

  “那你们说说,计划是怎么样的,如果可行,我上报与大将军,请他核准。”

  魏霸点点头,让人铺开地图,又指了指诸葛诞:“公休,你把我们的计划对少将军说一下,请他先审核一番。诸位将军,有什么意见,随时可能提出来讨论。”

  “喏。”冯进等人大声应喏。

  诸葛诞站了起来,指着地图,讲了一番筹备的情况。

  魏霸的这个计划很宏伟。交州水师不过是要调用大军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还要征用吴国水师,襄阳水师,还要征用一部分吴国的步卒,大军总数将达到十万人以上,大小战船近千艘。

  看着那一个个数字,李丰就觉得心跳过速,仿佛自己已经登上了雄伟的战舰,辽东在他的脚下颤抖,公孙渊穿着白衣,脖子上系着绳子,匍匐在他的面前,连话都说不出来。而在大海的那一侧,曹睿正面色苍白的看着他高大的背影。

  “这么大的规模,得要准备多久?”

  “少了不能少,也得两年。”魏霸说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战船,要跨海作战,又是少将军亲征,我打算给少将军再打造一艘更大的战舰。除此以外,还要为十万大军准备充足的粮草,军械,这可是万里远征,不能有任何大意。”

  李丰也从激动中醒过神来,为巨量的筹备工作感到头皮发麻。这得聚集多大的人才、财力、物力啊,打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动一动就得要钱。

  “人、船和军械,我都有办法解决,可是有一件事,非少将军不能解决。”

  (未完待续。。)

  正文 第845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什么事?”李丰很警惕,生怕被魏霸绕进去。

  “要征战辽东,不仅要有大量的战船,还要有足够的骑兵。”魏霸慢吞吞的说道:“所以,我们至少要准备一万骑兵,还要有通晓骑战的将领。否则,我们就算在辽东登6,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李丰心一凉,刚才的兴奋顿时无影无踪。一万骑兵?能有这样实力的现在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他看了一眼魏霸,忽然明白了,他这是想让他的父亲魏延统骑兵啊。魏延手下可不是正好有一万西凉精骑。

  “令尊镇西大将军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李丰半真半假的说道:“将军觉得如何?”

  魏霸意味深长的笑了:“少将军,你如果能把家父骗到辽东去,不仅我会感激万分,就连大将军都会松一口气。”

  李丰一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儿,他才会过意来,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指着魏霸,想笑,却又没笑出来,可是眼中却是掩饰不住的笑意:“魏子玉,你……太狡猾了,不仅给我下套,还要给令尊下套啊。”

  魏霸耸了耸肩,一脸无奈:“我也是没办法,要想助大将军成功,只有出此下策。我身为人子,不好出面,少将军提出此议,却是再好不过。少将军,互助互惠嘛,你说是不是?”

  李丰坏笑了两声:“我考虑考虑。”

  魏霸拱拱手:“少将军可得抓紧点,时间不等人啊。”

  李丰会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对他们父子的意义远比对魏霸父子的意义大。不把魏延从成都调开,魏霸就发挥不了作用,魏霸发挥不了作用,老子李严面对丞相诸葛亮就没什么胜算。说到底,这件事还是为他们父子考虑。

  不得不说,魏霸这个主意虽然有点损,却是把魏延从成都调开的一个好办法。以魏延的好战脾气,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有魏延这员悍将相助。辽东的战事又多了几分把握。天下最强的水师。天下最强的西凉精骑,再加上魏霸打造的无敌军械,不出意外的话,不仅公孙渊要俯首称臣。就是曹睿也不敢掉以轻心。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李丰开始琢磨起来。怎么才能说服父亲李严同意这个计划。

  在李丰想入非非的时候。魏霸和傅兴等人推杯换盏,畅谈未来。襄阳水师这些年没打什么大仗,李严取南阳的时候。开始阶段他们还很重要,到了后来,大军包围宛城,水师就成了辎重营,只能帮着运运军械、粮草,眼巴巴的看着步卒大军破攻宛城,转战昆阳,连战连捷,他们心里像是百爪挠心,别提多难受了。

  偏偏魏霸还不肯放过他们。去年三路大军伐吴,水师远航数千里,直捣吴郡,立下了奇功。然而立功的水师却是新建立的交州水师,统兵的人是名不见经传的夏侯玄和诸葛诞,还是魏国人,这无异于在自诩水战天下第一的冯进等人脸上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

  交州水师攻克豫章船厂的时候,冯进、傅兴两人坐在一起,喝了一夜的闷酒,哀叹自己的命运不济。这年头只有跟着魏霸才有大战的机会,也只有跟着魏霸,才有打胜仗的机会。没有魏霸打造的战船,就凭夏侯玄、诸葛诞那两个新丁能打胜仗?有了那么强大的战船,傻子都能打赢啊。如果让他们来指挥交州水师,他们保证打得比夏侯玄好上百倍。

  这就是命啊,谁让夏侯玄是魏霸的内兄,而他们现在却只能跟着李丰这个白痴混呢。

  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就像一颗种子,早就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几乎长成了参天大树,要从他们的嗓子眼里捅出来。现在魏霸提议集合交州水师、襄阳水师,再裹胁着吴国水师远征辽东,这么宏伟的计划,他们怎么肯置身事外?

  这个机会再错过去,他们的下半辈子就只能以泪洗面,悔恨终生了。

  所以,他们对这个宏伟的计划都报以万分热忱,一个个建言建策,力争把这件计划设计得更加完美,无懈可击。

  魏霸在江陵呆了三天。这三天里,李丰等人几乎就没下过船,没日没夜的讨论这个计划,最后得到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里面详细的条列了需要准备的物资,调集的人员,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皇皇近五万言,各种图表近三百张。

  等魏霸最后拿出计划书的草案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最后的成果如此丰厚,他们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居然完成了这么一个周密的计划。

  真正对此有准备的大概只有魏霸和法邈,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计划。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几个月的准备,那些看起来信口提出的想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所以现在才拿出来,而且是以集体智慧的方式拿出来,只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而且要把李丰推到前台。

  现在,这份厚厚的作战计划书封面上,李丰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位,后面是一长串的名字,几乎囊括了荆襄系武人的所有重要成员。仅凭这分名单,就没有人敢轻视这份计划,否则就是对整个荆襄系武人的藐视。

  魏霸辞别了李丰、冯进等人,带着他们殷切的希望,逆水而上。

  ……

  正月十五,上元节,廖立风风光光的回到了成都。

  算起来,他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没有在成都公众面前出现,自从被贬至汶山,他就从蜀汉朝堂上消失了。上次接到魏霸邀请,从汶山贬所赶赴武陵的时候,他曾经在成都短暂停留,不过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刚刚恢复自由身的布衣,无颜在昔日的同僚面前露面,只能悄无声息的经过,以免被那些曾经被他羞辱过的人看见。

  十年之后,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出现在成都了。这一次,他挟风雷而来。人还没到成都,风声已经传到了成都。

  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镇南将军魏霸的奏疏已经以六百里加急送到了成都。

  魏霸的态度很明确,廖立治理交州有方,才能卓著,当予以升迁。他没有明确的说应该升什么,但是他的意思很明白,廖立是先帝当年简拔的人才,足以和诸葛丞相比肩,在诸葛丞相病重,无法理政的时候,应该让廖立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为诸葛丞相分忧。

  这简直是要让廖立代替诸葛亮担任丞相的意思。

  换了别人说这句话,大概要被人笑话不自量力,可是魏霸说这句话,却说得理直气壮,任何人都不能不认真斟酌。魏霸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只不过是四镇这一的镇南将军,可是他的影响力却足以和大将军李严、丞相诸葛亮比肩,是平级的另外三个将军无法比拟的。谁都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魏延只是个镇西大将军,而他本人又实在太年轻,仅以他的战功论,他现在至少也是个车骑将军,甚至可以做骠骑将军。因为各种原因,朝廷一直在压制他的官职,应该给他补偿。廖立是他最得力的助力,他推荐廖立出任高官,谁敢当个笑话看?

  最先给出反应的是大将军李严。对李严来说,廖立不掌兵,不会涉及到兵权,对大将军府没有威胁,他回到成都任职,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丞相府,对他李严没什么影响,还能拉近和魏霸的关系,何乐而不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把廖立这样的人才从魏霸的身边拉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李严派出了很隆重的欢迎队伍,就差亲自来迎接了。

  马谡也来了。廖立是武陵人,又非常自负,人缘并不好,和荆襄系的关系一般。马谡来迎接他,就等于代表荆襄系接受了他。在此之前,魏霸作为荆襄系的一员已经给了廖立足够的重视,荆襄系再排斥廖立,就等于不给魏霸面子,马谡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丞相府的情况最尴尬。廖立这次回来,显然是要和丞相府争权的,而当年被他批评的那些人大部分也是丞相府的,比如郭攸之、王连等人,包括向朗、文恭这样资历很深的老人,都是廖立看不上眼的,如今廖立高调回归,他们来迎,弄不好就会被廖立这个狂徒当面羞辱,如果不来,又显得丞相府没度量,所以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由蒋琬这个脾气最好的老好人来了。

  看到蒋琬,廖立打量了他半天,最后说了一句:“公琰,丞相病重,是因为你无能。”

  蒋琬的嘴角抽了抽,勉强笑了笑,装没听见。

  廖立摆了摆袖子:“丞相在哪里,我要见他。你们听不懂我的见解,只有丞相才能明白。”

  蒋琬暗自叹了一口气,沉吟片刻:“丞相还在宫里。”

  廖立眉头微皱:“病还没好?”

  蒋琬摇了摇头,忧心冲冲。廖立来者不善,丞相府还真没有人能应付他,只有请丞相亲自出马。可是丞相身体不佳,能有体力和他交锋吗?

  (未完待续。。)

  正文 第846章 第一击

  廖立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病床上的诸葛亮。

  偏殿里有淡淡的药味,诸葛亮吃的药并不在这里煎煮,这些药味是因为诸葛亮一直在吃药,每一个毛孔里都散发着药味。

  听到廖立的脚步声,闭目养神的诸葛亮睁开了眼睛,侧过头,看看廖立,轻声吩咐了一声,旁边侍候的两个宦者立刻上前,将他扶了起来,在他背后垫上两个软的靠枕,然后躬着身退了出去。

  “公渊,失礼了。”诸葛亮歉意的笑笑,手掩在唇边,咳嗽了两声。

  廖立缓步走上前去,俯身打量着诸葛亮的脸,叹了一口气:“丞相,你还真是顽强啊。”

  诸葛亮抬起眼皮,无力的看了他一眼,也叹了一口气:“奈何。”

  廖立撩起衣摆,在诸葛亮对面坐下,从怀里拿出一部装订好的帐簿,放在案上,伸手推到诸葛亮面前。他的手指细长,被交州的阳光晒得有些黑,却非常健康,瘦而有力。

  “丞相,休息得够不够,要不,我简单的说一下,你有空再细看?”

  诸葛亮闻言,目光一寒,盯着廖立看了半晌,又无奈的摇摇头:“公渊,看来你在交州数年,还是没能修身养性,执念反而越来越重啊。”

  廖立微微一笑:“丞相不也是如此,都病成这样了,还不肯放手,难道不是执念?”

  诸葛亮眼皮耷拉了下来,仿佛睡着了。根本没听到廖立的话。廖立却不以为然,自顾自的说道:“丞相,你是当世最聪明的人,任何人的心思都瞒不过你,可是你偏偏不明白自己。你才五十四岁,就病成这样,是谁的罪过?你怨不得任何人,只能怨你自己。你看看,和你年龄相当的人那么多,哪一个像你这样。要靠这么多药维持?”

  廖立吸了吸鼻子。长叹一声:“知人易,知己难,丞相,你足够聪明。却不够智慧啊。”

  诸葛亮无声的笑了笑:“公渊千里迢迢的从交州赶回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些?”

  廖立摇摇头:“当然不是。我为什么回来,丞相自然是心知肚明,又何必遮掩呢。莫非你觉得我廖立愚笨。不配和丞相交锋?”

  “放眼天下,谁敢看不起你廖公渊?”诸葛亮惋惜的说道:“如果庞士元还在,以他的傲气,也许会这么说,我却不敢。公渊,魏霸为什么不回来?”

  “谁说他不回来?他只是慢一点而已。”

  “慢一点?他是等我死了再回来吗?”

  “丞相为什么不说是他希望你能多活几天呢?”

  诸葛亮眼神一凛,凌厉的目光落在廖立的脸上。廖立平静如常,根本不为所动。他迎着诸葛亮的目光,慢条斯理的说道:“丞相,魏霸只是敬重你,并不是怕你。如果你认为他是怕你,才不回成都,那你会很失望的。”

  诸葛亮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声音沙哑低沉,却非常坚决:“他什么时候回来?”

  廖立伸手拍了拍案上的账簿:“你为什么不先看我的报告,到时候和他交锋的时候,也好言之有物?”

  诸葛亮目光一闪,慢慢的落在那本厚厚的书上,眼角抽了抽。过了一会儿,他重新看向廖立,廖立的嘴角带着一抹笑容,一抹有几分嘲弄的笑容。

  “丞相,你现在没有弱点。”廖立笑了起来,却笑得非常凄凉,非常落寞。“因为你到处都是弱点,虚弱得不堪一击。我不想和你交锋,因为我不想趁人之危。”

  诸葛亮的眼中露出一抹浓得化不开的悲哀。他看出了廖立眼神中的怜悯,这是第一次有人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他。这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向来只有他给予别人,却没有人能给予他。即使是当年赤壁之后名扬天下的周瑜,也不能用这种眼神来看他,更不要说当时的廖立了。

  可是,今天廖立却在怜悯他,而且是那么的坦然。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极力控制着自己的不安。“公渊,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我虽然身体不佳,却没有到连公文都看不了的地步。”

  廖立点点头:“那我什么时候再来?”

  诸葛亮闭上了眼睛:“三天,三天以后,你再来。”

  “喏。”廖立应了一声,起身离开。转身之前,他深深的看了诸葛亮一眼。

  听到廖立的脚步声消失在殿外,诸葛亮慢慢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廖立留下的那份账簿上。他伸出手,旁边的宦者立刻上前,将账簿拿起来,双手递到他的面前,却紧紧的捏着边角,用恳求的目光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摇摇头:“传太医令来,另外让人去丞相府传杨仪入宫。”

  宦者低下了头,松开手,缓缓退了出去。出了门,抬起袖子,抹了抹湿润的眼角。

  ……

  刘禅站在宫墙上,看着匆匆走向偏殿的杨仪,胖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廖立刚刚入宫求见丞相,也没说几句话就走了。他一走,丞相就让人传太医令,太医令在偏殿里呆了一会儿,也很快出来了,有些神不守舍,险些一跤摔倒在地。

  刘禅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本想去探望丞相,可是想想又放弃了。他实在怕看到丞相那副脸,那副眼神。丞相的眼神让他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责任,是因为他无能,才把丞相累成这样。即使丞相已经累得奄奄一息,还要撑着病体操劳国事,尽力维持着朝廷的稳定。

  刘禅不喜欢这种眼神,所以他尽可能的避免与丞相碰面。虽然他们都在宫里,相隔不过数步,可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主动去见丞相。

  看到杨仪入宫,他估计事态很严重,廖立的到来肯定给丞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否则他不会这么慎重,紧急召杨仪入宫。杨仪刚刚接任丞相长史,诸葛亮在宫里养病,丞相府的事务主要由他处理,他非常忙。

  莫非是廖立带来了魏霸的消息?刘禅虽然不太管事,也知道廖立不是丞相的对手,当年他被丞相贬到汶山时,一点脾气也没有。有资格做丞相对手的人,只有李严和魏霸,甚至可以说只有魏霸。大将军李严原本很张扬,可是丞相回来之后,他就彻底的偃旗息鼓了,半个多月以来,李严一直窝在大将军府。

  刘禅觉得李严是怕丞相,他不敢和丞相面对面的交锋。他也许不甘心就此罢休,但是他自己不敢露面,只能等。等谁呢?当然是等魏霸。

  而从丞相这些天来的表现看,他似乎也在等魏霸。他把丞相府的事务交给杨仪等人处理,自己在宫里养病,就是养精蓄锐,等着魏霸回来。

  刘禅有些期待,这个当年替他写作业的魏霸现在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居然让丞相如此慎重,让大将军如此倚重。

  ……

  偏殿内,杨仪翻看着廖立留下的账簿,他看得很快,一边看一边掐着手指,以让人目眩的速度心算。

  他刚刚把蒋琬迎接廖立时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诸葛亮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他能感觉得到诸葛亮的心情有些紧张。

  廖立一回到成都就来宫里拜见丞相,又递上了这么厚的一本账簿,其用意非常明显,他就是替魏霸打前锋的。在魏霸回来之前,他要和诸葛亮先较量一番。

  他因此非常担忧。诸葛亮的身体有多差,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一直卧床休息,诸葛亮也许能多撑一段时间,如果继续像以前一样劳心劳力,诸葛亮很快就会将这些天积累起来的体力消耗殆尽,甚至可能因此撒手人寰。

  可是,他又无法劝诸葛亮放手,跟随诸葛亮这么多年,诸葛亮是什么脾气,他太清楚不过了。他现在只能希望自己能帮上诸葛亮的忙,如果能以他过人的计算能力击败廖立的挑衅,也许可以为诸葛亮争取到更多的休息时间。

  杨仪全神贯注,迅速的翻看着账簿,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破绽。忽然,他停住了,眼睛盯着帐簿的一页纸上,半天没有动弹。

  诸葛亮感觉到了杨仪的不安,睁开眼睛,看向他。

  “丞相,你的……”杨仪捧起账簿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