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90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的关心,也多谢骠骑将军的关心。”诸葛亮挥挥手,起身将狐忠送出大帐,拱手告别。狐忠出了营,翻身上马,在几个卫士的簇拥下,飞奔而去。

  一直站在帐外的杨仪跟了进来,脚刚跨进大帐,他就按捺不住的说道:“丞相,怎么能同意李严的这个计划呢?”

  “为什么不能同意?”诸葛亮笑笑,坐回案前,摊开笔墨。“他们出兵襄阳,配合孙权出兵江淮,曹魏必然不能再用兵关中,正好给我们机会,何乐而不为?”

  “可是……”

  “你担心襄阳兵力不足?”诸葛亮瞥了杨仪一眼:“放心,如果魏霸愿意助阵,兵力虽然不占优势,却也不差,还是有取胜机会的。”

  “丞相……”杨仪真的急了,跺跺脚,大声说道:“我担心是不是他会败,我正是担心他会胜。”

  诸葛亮目光一闪,沉默了片刻:“胜了不好吗?如果能收复荆襄。对兴复汉室大有裨益,有何不好?”

  杨仪还待再劝,诸葛亮摇了摇头:“威公,马上就要出兵萧关,你要准备的事还很多,不要再纠缠这件事了。我还要给魏霸写信,你去忙吧。”

  杨仪沮丧的长叹一声,转身出了帐。他觉得丞相这个决定非常失误。李严出襄阳,有魏霸助阵,就算不能大胜。至少也有机会打平。而关中却遭此重创,到时候李严肯定会压丞相一头,对丞相眼前的形势显然不利,可是丞相居然还同意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因为马谡和姜维的连接失利。让丞相信心不足。抑或是他有其他的想法?

  杨仪摇着头,唉声叹气,百思不得其解。

  ……

  狐忠赶回成都。将诸葛亮的意见汇报给李严,李严大喜,却并不安心。他知道,如果出征,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魏霸肯不肯帮忙,肯帮多少忙。在仔细权衡之后,李严同意了关凤等人离开成都,并派狐忠带领数十名卫士保护她们赶往临沅,顺便和魏霸敲定协同出兵的事。

  狐忠马不停蹄,又来到了临沅。

  临沅很热闹,魏霸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孙权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孙鲁班出嫁的程序按部就班的开始操作,使者在临沅和武昌之间穿梭不停,临沅城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费祎是最忙碌的人,他不仅要在双方之间协调,又是媒人、司仪一肩挑,还要不断把事态的进展报告给关中的丞相,简直是脚打后脑勺,没有一刻消停的。

  相比之下,魏霸是最清闲的,他除了每天按惯例出城巡视,操练自己的亲卫营之外,就是和赵统商议出兵的事。因为夏侯徽成功的说服了孙鲁班,她因此也成了潘子瑜的闺密,两人形影不离,这也让赵统有更多的时间陪着魏霸。

  此刻,两人站在一架沙盘前,沉吟不语。

  他们对出兵襄阳的形势很不乐观。

  根据手头不太完整的数据分析,魏军在秋收之后,能够征集到五万人马,其中驻扎在新野的司马懿统领的荆州军团就有近两万人,驻扎在宛城的曹睿禁卫军两万余人,还在驻扎在许昌一带,由陈群统领的一万余机动兵力。如果孙权虚应故事,不肯出力,那驻扎在寿春,由满宠率领的扬州军团两万余人随时有可能加入战团,魏军的总兵力将达到七万人以上。

  而蜀汉军能调动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五万,这几乎是蜀汉目前除了关中兵团之外能抽调的所有机动兵力。这五万人也不能全部参战,至少要留出一万到两万人来监视孙权,以免他趁火打劫。不管是魏霸还是赵统,对孙权都不太放心。

  “你这便宜阿舅可真是让人头疼,以退为进,既卖了个人情,还给自己创造了机会。”魏霸揉着眉心,抱怨道:“我看他用心不良,不能不防啊。”

  赵统将手里的小旗插好,瞥了魏霸一眼。对魏霸的这种说话方式,他已经习惯了。

  “他有心用计,还要看你是不是愿意上当才行。”赵统淡淡的说道:“就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我不赞成你参战。你如果不同意参战,李严未必敢有那么大的底气,他也许不一定会出兵。”

  “我也不想参战。”魏霸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摩挲着胡须:“只要能把曹睿的注意力从关中挪开,给丞相争取一点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目前北伐的条件还不成熟,再等几年……”

  “北伐的事可以再等几年,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你却必须去办。”费祎一头闯了进来,兴冲冲的说道:“伯仁,赶紧收拾一间上房出来,赵老将军来了。”

  “什么?”魏霸和赵统同时叫了起来。

  “干什么?”费祎眼睛一瞪,笑道:“你们不愿意?子玉,是不是怕你师父抢你的风头?伯仁,你还想再让赵老将军在关中喝一次喜酒?”

  “不不不。”魏霸和赵统连连摆手,相互对视一眼:“我们求之不得呢。”

  “这还差不多。”费祎一摆头,使了个眼色:“那还不出去迎接?”

  “已经到了?”魏赵二人再次吃了一惊,不过随即又释然了。赵府甚至整个临沅县范围以内戒备森严,可是赵云是什么身份,他要长驱直入,还真没人敢拦他。

  魏霸不敢怠慢,立刻拉着赵统出了府,刚出门,赵云率领二十骑正好赶到府前,也没有什么号令,二十名骑士就齐唰唰的勒住了战马,二十匹战马站得整整齐齐,仿佛是列好了队一般。

  魏霸和赵统并肩奔上前去,神情却截然相反。赵统尴尬的站在马前,躬身施礼,一脸愧疚的说道:“父亲,你来了。”

  魏霸却是眉开眼笑,一把抓住赵云的马缰,一脸喜色的说道:“师父,你可来了,这可太好了。累了吧,快下马,进府喝两杯,解解乏。”

  风尘仆仆的赵云看了一眼热情的弟子,又看了一眼拘谨的儿子,轻轻哼了一声,翻身下马,举步进府。魏霸紧紧的陪在一旁,叽叽呱呱的说个不停,赵统却低着头,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进了府,就看到潘子瑜跪在庭中,低着头,只露出修长的脖颈。

  “妾身潘氏子瑜,拜见阿舅,迎接来迟,万望恕罪。”

  赵统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赵统一眼,赵统尴尬的看着他,一句话也不敢说。他娶潘子瑜的时候,赵云还在关中,事先也没有什么媒妁之言,都是后来补办的,更何况还有孙鲁班的事扯在里面,他都不知道怎么向父亲解释,一看父亲这张黑脸,他就知道父亲非常不满意。

  “师父,嫂子是老关将军都督荆州时的主簿潘承明的女儿,知书达礼,贤惠无双,和师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

  “我知道。”赵云打断了魏霸滔滔不绝的夸奖,连去世多年的关羽都抬了出来,终于绷不住脸,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我和潘承明过往虽然不密,却是知心的好友。我赵家能娶到他的女儿,我心甚慰。孩子,起来吧。”

  赵云曲身虚扶,潘子瑜连忙站了起来,赵云上下打量了潘子瑜那张有些羞怯的脸,点了点头:“嗯,和小时倒是差得不多。”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璧,摊在手心看了看,递给潘子瑜:“孩子,这个是该给你的,虽然迟了点,想来你也不会怪我。”

  潘子瑜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却清楚这件古色古香的玉璧肯定非常重要,否则赵云不会这么说。她的目光越过赵云的肩膀,却看到赵统脸上一脸的喜色,冲着她连连示意。潘子瑜抿唇一笑,收璧入怀,躬身施礼:“多谢阿舅,请入内堂稍待,待子瑜入厨,为阿舅作羹,补新妇之礼。”

  按照惯例,新人成亲第二天早上,新妇要早点起床,给阿舅阿姑作羹煮饭,以示入门,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赵统和潘子瑜成亲至今,也没见过赵云的面,当然谈不起来,今天赵云登门,虽然是为了迎娶孙鲁班而来,潘子瑜却要抢在孙鲁班面前作羹,以示自己先入门在先。

  潘子瑜转身去了厨房,赵统按捺不住喜悦,和魏霸一起陪着赵云进了内堂。赵云却没有坐在堂上,而是径直进了书房,看着那插满了小旗的沙盘,赵云眼神一紧,回过头,看着魏霸,沉声道:“子玉,你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吗?”

  魏霸笑了起来:“大概能猜个七八不离十吧。”

  赵云眼皮一抬:“那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师父来了,我为什么不笑?”魏霸哈哈大笑:“我真的非常开心。”

  (未完待续。。)

  ps:加更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正文 第645章 绣衣小密使

  魏霸就是再笨,也能知道赵云这时候从关中战场赶到荆州来,不会只是为了参加赵统的婚礼。赵统娶潘子瑜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准备时间,关中当时也没有战事,他都没来,现在却来了,当然有婚礼之外的原因。

  而且费祎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发自肺腑,赵云为什么来已经昭然若揭了。

  “丞相让我来的。”赵云开门见山的说道:“他觉得襄阳之战很有必要,又怕你放心不下后方,所以让我来帮你。”

  赵云顿了顿,又笑道:“我老了,沙场征战怕是不行了,看家护院还可以。”

  魏霸也笑了:“师父,荆州安定,正适合养老。你就安心在荆州呆着吧,想呆到什么时候就呆到什么时候。不过,我还是希望师父能够长命百岁,至少等我们拿下常山,让你回家看一眼,你说是不是?”

  赵云感慨的点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气魄,不像我们这些老朽,气弱血衰,没什么斗志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师父,心不老,人就不老。”魏霸走到沙盘前,将小旗一个个的拔下来,拢作一团,送到赵云的手里:“师父,拳怕少壮,谋要老成,这运筹帷幄的事,就交给你了。”

  赵云白须掀动,看着魏霸,哈哈大笑,反手将小旗拍在魏霸手中:“我说了,我是来看家护院的,打仗的事。我不管,你们费心吧。呃,我今天一路奔了一百多里,又累又饿,你们不会忍心听我肠鸣如鼓吧?”

  魏霸也大笑,反手握着赵云的手:“师父,那你今天有口福了。嫂子的厨艺,那是这个。”他挑起大拇指,表情夸张的说道:“天天吃她做的饭,包你乐不思蜀。你看。我现在就不愿意离开临沅了。”

  三人互相看看。会心而笑。几句寒喧之间,已经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魏霸在临沅的这些天,潘子瑜天天下厨,手艺娴熟。没多一会儿。就端上来一案佳肴。荤素搭配,清香扑鼻。赵云一看就赞了一声,赵统欣喜的看了潘子瑜一眼。指了指腰间的玉玦,又比了个圆满的手势,潘子瑜心领神会,脸生薄晕的走了。

  魏霸和赵统陪着赵云吃完了饭,便说起了关中的战事。魏霸从邸报中知道了一些总体战局的情况,也从魏延、诸葛亮的来信中了解到了一些,但文字描述毕竟简略,听赵云来讲就详细多了。

  “马谡之败,在乎突然,曹植以快打慢,以强凌弱,这没什么好说的。”赵云淡淡的说道:“马岱之败,只是差之毫厘,失乎千里,若不是临阵犹豫,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姜维之败,却是经验不足,中了夏侯霸的虚张声势之计。他之前数月的战绩可圈可点,本不当犯此大错。不过,正如马谡一样,经此一战,姜维的心性会大有提升,丞相不愿意处置他,而是自己担下了主要的责任,也是情有可原。”

  “这么说来,进步最快的倒不是姜维,而是丞相。”魏霸微微一笑:“姜维没有成为马谡第二,倒是沾了不少光,他应该感谢马谡才对。”

  赵云抚了抚胡须。“可惜,从马谡的态度来看,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感激可言。子玉,马谡和丞相……是不是有什么矛盾?”

  “师父,你这话不应该问我啊,你和马谡在一起的时间更多,难道不比我更清楚。”

  “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可是马谡心机太深沉,我不是太看得懂他。我知道他心里有芥蒂,可是……”赵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魏霸也没有接他的话头,换了一个话题道:“丞相极力促成襄阳之战,他就没想过这其中的风险吗?”

  “丞相是个谨慎的人,他既然同意,当然是有所考虑。”一提到即将开始的战事,赵云有些漫不经心,兴趣缺缺。“我听说你说过一句话,丞相虽然不善用奇,正兵却是无敌。可是在我看来,那只是在战场上,如果是朝堂上,丞相是正奇皆无敌,李严嘛,嘿嘿……”

  魏霸明白了,感激的点了点头。赵云这句话已经提醒得很清楚了,他能在风云诡谲的蜀汉朝堂上坚持这么多年,没点眼力是很难生存的。

  “我和师兄讨论了很久,觉得出兵襄阳还是没多少胜率,不如再等几年,这一次只要虚张声势,解关中之围就行。”魏霸说道:“我本来以为丞相会同意我的看法,没想到他却赞成李严的建议,要大战一场,莫非是关中的形势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

  “关中的形势虽然危急,可是还没有到崩溃的时候。丞相着急的是萧关的陈式,如果不救,陈式和一万精兵必然溃败,萧关失守,如果救,就要与张郃决战,这必然是一场恶战,丞相没有足够的实力,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所以他希望你们出襄阳,逼着曹睿撤走张郃,他不仅能保住关中,还有机会再议陇右战略。”

  赵云沉吟了片刻:“以我之见,丞相既然同意李严的建议,并且要求你参战,一定会做好安排,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安排是什么罢了。”他笑了笑,“如果让我猜,我想陈叔至这次也许会参战。”

  魏霸心中一动,却什么也没说。襄阳之战与其说是一场战场上的较量, 不如说是一场蜀汉内部朝堂上的较量,这里面有复杂程度远超过战场上的形势。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大有深意,稍一疏忽,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不得不小心应付。

  ……

  狐忠很快也到了,与他同行的还和魏霸的母亲邓氏、关凤。除此之外,邓氏的闺密李氏和她的女儿兰儿也跟着来了。不过她们不会在这里长住,只是一次难得的远足而已。

  老妈来了,魏霸当然要亲自去迎接,夏侯徽不敢怠慢,也拉着潘子瑜一起去了江边。见了面,邓氏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儿子,笑得泪花点点,拉着魏霸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才在李氏的劝阻下,勉强收住了眼泪,由夏侯徽服侍着上了车。

  关凤走了过来,瞥了一眼远处殷勤的夏侯徽,瞪了魏霸一眼:“又怀上了?”

  “有吗?”魏霸一脸茫然:“不知道啊,没听她说。”

  “哼,就你会装傻。给你介绍中一个重要的客人。”关凤一侧身,后面突然跳出一个少年,大叫道:“哈哈,镇南将军,你认得出我吗?”

  魏霸愣了片刻,突然如梦初醒,吓了一跳,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掉出来,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姊姊,你……你怎么把她给带来了?”

  “你以为我想啊。”关凤叹了口气:“是她自己混上船的,要不是她在过巫峡的时候兴奋得大喊大叫,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少年一听,顿时像被戳破的气球,没精打采的问道:“你认出我是谁了?”

  “堂堂皇后的妹妹,我能认不出来?”魏霸苦笑道:“你都快嫁人了,怎么还翘家?莫非是想和谁私奔?”

  “嘻嘻,我要私奔,也是和关姊姊私奔啊。”张星彩拉着关凤的手臂,得意的笑道:“不过,我这次却不是翘家,我是绣衣使者,奉有皇帝陛下的密旨,到荆州来做暗探的。你瞧,我这儿还有陛下的手诏呢。”

  张星彩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塞到魏霸的手中,魏霸接到手里,鼻端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不由得心神一落,不由自主的瞟了张星彩一眼。张星彩脸一红,咄道:“快看,要不然治你大不敬之罪。”

  魏霸掩饰的一笑,连忙专心看密诏,密诏上只有两句大白话。

  第一句的意思是:让这个烦人精别再回来了。

  第二句的意思是:照顾好她,要不然皇后不会放过朕,朕的幸福就托付给爱卿了。

  魏霸很无语,刘禅同志这是被张星彩小姑娘烦到什么程度,才会下这样的密诏啊。他挠了挠头:“这个……张密使,你还有什么秘密任务,没有写在这上面的?”

  “既然是秘密任务,那能告诉你吗?”张星彩星眸一翻,竖起两根手指:“如果你不赶我走,我可以透露其中两项。”

  “哟,还有好多项啊?”魏霸夸张的说道:“那你先说说看,是哪两项。”

  “我奉陛下密诏,一是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吃的没给陛下送去,二是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玩的,没告诉陛下。哼哼,你懂了吗?”

  魏霸眨着眼睛,仔细的想了想:“我想我明白了,就是要先让你吃很多好吃的,然后再让你玩许多好玩的,收买你,然后你就帮我在陛下面前说好话,是这个意思吧?”

  “聪明!”张星彩老气横秋的点点头:“怪不得那些人都要做密使,原来密使这么好玩啊。哈哈哈,这次我赚到了。”

  “有很多密使吗?”魏霸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当然……”张星彩忽然意识到说得太多了,连忙捂住了嘴,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

  魏霸一脸深以为然的笑道:“我觉得也是,像张密使这样的密使,天底下哪能找出第二个来。”心里却道,荆州真是越来越热闹了,老子这么低调,还是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啊。

  (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票!

  正文 第646章 针尖对麦芒

  临沅接连来了两拨重要的客人,一时间热闹非凡。随着婚期的临近,魏霸麾下的诸将不论远近,都派出了使者,带着重礼来庆贺,就连远在新城的魏风、冯进等人也派出了代表,这其中就包括孟达的外甥邓贤。

  在客套寒喧之后,魏霸直接把邓贤引入了偏院。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原本的太守府已经住不下了,魏霸现在暂住在潘家,和太守府隔得不远,来往很方便,却又不会被无关的人打扰。

  潘濬投降孙权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武昌,家属也大部分在吴郡,住在临沅的人并不多,潘家老宅就空了下来。潘子瑜出嫁的时候,这座宅子连带奴仆都成了潘子瑜的嫁妆。潘子瑜大部分时间都跟着赵统,不怎么在家住,如今魏霸没地方住,潘子瑜当仁不让的就将自己的宅子让了出来。

  侧院很安静,围墙很高大,墙上有影影绰绰的卫士,卫士手里扶着寒光闪闪的武器,让围墙看起来更加高大,似乎连外面的声音都被隔绝了。

  两人刚刚入座,邓贤就笑道:“闻说镇南将军要参战,镇东将军非常高兴。两次与将军并肩作战,合作非常愉快,希望这次也一样。”

  魏霸苦笑着摇了摇手:“你别着急,这还只是一个意向。我们既然并肩作战过两次,我也不瞒你,我不赞成这次大动干戈。骠骑将军的意思原本是由镇东将军出击,牵制一下宛城的魏军,为丞相分忧。我担心镇东将军兵力不够,这才建议骠骑将军亲自统兵。不料他却将我拉了进去,要和魏军大战一场,说实话,我非常不赞成这个方案,到现在为止还在和骠骑将军商议,看能不能取消这个决定呢。”

  邓贤眼睛眨了眨,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

  魏霸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拿来了几封信:“这是我和丞相、骠骑将军讨论这场战事的往来书信,你可以看一看。”

  邓贤疑惑的看了魏霸一眼,摇摇手推辞道:“书札我就不看了,我相信将军。”

  魏霸也不推辞,将书信又收了起来。邓贤的话说得漂亮,其实指责的意味非常浓。他特别点出他现在的官职,又提醒他们这将是第三次合作,其实就有说魏霸抢功的意思在里面。魏霸第一次去新城的时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丞相府参军,只是一支奇兵;第二次去的时候,就已经是真正的丞相府参军,实际成了大军的智囊;而这一次再去,已经和孟达平起平坐了。

  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襄阳城了魏霸的福地,孟达反而成了陪衬的。原本这次出兵襄阳是以孟达为主,连吴懿都装病不出面了,现在不仅多了骠骑将军李严,又多了与孟达平级的魏霸,孟达又成了陪衬,这让孟达心里非常不舒服。

  可是魏霸的态度让邓贤有所jg觉,他意识到可能李严所说的话并不是实情。也许是李严意识到孟达可能的情绪,所以特地把魏霸推到了前面。但是魏霸既然敢把和李严、诸葛亮来往的信疏给他看,那足以证明魏霸刚才所说的并不是虚言,魏霸的确没有和孟达争功的意思。

  邓贤的态度缓和了些:“那将军以为,这次攻击襄阳,可行吗?”

  魏霸咂了咂嘴:“有骠骑将军亲至,居中调度,又有镇东将军临阵指挥,我想纵不能大胜,想必牵制的作用还是有的。”

  邓贤叹了一口气,他听出魏霸的意思了。这一仗原本是想趁魏军主力在关中的时候,孟达偷袭宛城,起一个奇兵的作用,现在李严接连变计,时间拖延了下来,魏军又有了准备,已经由奇兵变成了正兵,实在没什么太多的机会。能像魏霸所说,能保持不大败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想到此,邓贤反而放下了包袱,既然不是什么大功劳,和李严争也没有意义了,就让李严去打吧,万一出了事,也好有个个儿高的扛着。

  ……

  八月,临沅迎来了两件大喜事。

  一个是武陵太守赵统迎娶吴国的公主孙鲁班。大家都很清楚,孙鲁班出嫁的阵仗虽然很隆重,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再嫁的公主,可是临沅的百姓都清楚,赵府君的正房妻子是临沅潘家的姑娘潘子瑜,公主身份再高,也不过是个平妻。

  这让临沅人觉得与有荣焉,一个个好像占了吴国多大便宜似的。

  二是一个多年未见的大丰收。武陵是最先被蜀汉收复的一个郡,虽然因为与吴人靠得太近,并没有成为魏霸屯田的重点,可是临沅的条件无疑却是武陵郡最好的,再加上赵统、廖安用心,临沅的屯田成果并不比其他地方差。经过两年的整治,临沅今年又风调雨顺,一个意外的丰年突然出现了多年来一直为吃饱饭而犯愁的临沅人面前。

  双喜临门,临沅到处都是洋溢着节ri的气氛。

  中秋过后,征兵令也送到了各乡各聚,筹备了多时的襄阳之战终于进入实质xg的准备阶段。因为魏霸部分恢复了兵役制,所有适龄的男子都在征召之列,所以各县都开始忙碌起来。

  打仗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兵,二是粮。粮只要集中起来就可以起运,兵却不是集中起来就能上战场。一提到兵法,很多人都会想到神机妙算,出奇制胜,其实那只是兵法中的一小部分,如何征集兵源编成步伍,再加以训练,将普通的百姓训练成能够上阵的士卒,使他们能够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如何开拔行军,如何扎营休息,这才是兵法的主要内容。

  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谈到各种用兵之法,如果基础不扎实,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不可能取得胜利。就像当年的黄巾军,号称百万,最后却被区区数万官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练兵,是兵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历史上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就是说他擅于练兵,堪称一代名将,只是“应变为短”,用奇不足,所以才不能成济大功。后一句历来有争议,但前一句几乎是公论。

  两者相较,前者是基础,毕竟实力才是决定xg的因素,如果实力不足,仅仅寄希望于出奇制胜,那也只是书生之见。西方兵法重练兵之法,轻奇变之谋,重视技术改进,最后打败了以谋略著称的东方帝国,称雄世界,便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

  魏家父子的兵法传承自吴起,吴起用兵就最注重练兵,魏武卒便是其练兵思想的集中体现。魏霸的jg兵思想更上一层,他从来不认为把壮丁们集中起来,每人发一把刀就能上阵,那是乡民械斗,不是真正的战斗。用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和让他们去送死一模一样。

  所以魏霸的征兵声势很大,进展却非常慢。他先派出亲卫营的jg干人手到各县去选兵,并不是适龄的人都可以入选,只有那些身体强壮,通晓基本格斗技能,而且本份忠诚的人才能入选。兵役制恢复才两年,好多百姓还没有农闲时练武的习惯,能够满足要求的人非常少。忙活到九月底,李严都从成都出发了,魏霸也没能征足兵源。

  在李严的接连催促之下,魏霸先安排赵统押运粮草起程,他给赵统配备了一万jg锐,这一万jg锐可不是新征召来的,而是这两年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常备兵,战斗力毋须多言。

  就连孙鲁班这种没心没肺的女人看了那些士卒和装备,都不得不承认魏霸对赵统这个师兄那是没话说。新婚之后,孙鲁班如愿以偿的可以陪在赵统身边,一起奔赴战场,心情大好,看着魏霸这个大恶人都能露个笑脸了。

  魏霸和赵统交待了之后,上下打量着一身劲装的孙鲁班:“公主,穿成这样,是打算伉俪并肩上阵杀敌?”

  “不行吗?”孙鲁班眼皮一翻,带着些许得意的说道:“我打理家务比不过子瑜,力气总比她大一些。夫君上阵杀敌,我帮他解解甲,总是没问题的。”

  “我说公主,你不会携夫潜逃吧?”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

  孙鲁班一愣,随即跳了起来,指着魏霸大叫道:“怪不得你迟迟不肯动窝,原本是怕我们大吴抄你的后路啊。我可告诉你,就算他肯逃,我都不会逃。我还要等着我们大吴的将士生擒你的那一天,看看你的衰样呢。”

  “咦,你就是那个被镇南将军抓走的公主?”张星彩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眨巴着大眼睛,盯着孙鲁班上下打量了一番:“穿得这么利索,会打架吗?要不我们打一架好不好?”

  “这是哪来的野孩子?”孙鲁班眼睛一翻,提高了jg惕。她知道魏霸的夫人关凤身边有女卫,武技可不低。她虽然身体结实,也会两下花把式,真要和人开打,那可不够看的。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一个孩子打了,那可丢人丢大了。

  “野孩子?”张星彩眼睛一翻,袖子一卷,双手叉腰,用比孙鲁班还要大三分的声音骂道:“你敢骂我是野孩子?你搞清楚一点,我姊夫可是大汉天子,比你阿爹那个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吴王可尊贵多了!你这公主才是野的呢。”

  (未完待续。)

  正文 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更,求月票)

  孙鲁班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放肆的小丫头是谁。她早就听说临沅来了一个小魔头,背景深厚,既是蜀汉皇帝陛下的小密探,奉使来看荆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又是故车骑将军的女儿,当今皇后的妹妹,和魏霸的夫人关凤是闺密,和魏霸的宠妾夏侯徽是表姊妹,更是和魏霸的妹妹魏英兰是蜜里调油的好姊妹,在临沅城简直无人敢惹。

  没想到这个小魔头今天找上她这个大魔头的门上来了,居然还当着这么多年的面说她是个野公主,孙鲁班顿时一蹦三尺高,卷起袖子就要开骂,赵统一看形势不妙,咳嗽了一声,伸手拦腰抱起孙鲁班,扭头就走了舱,一边走一边说道:“夫人,开船了。”

  “不行,你让我下来,我要和她分个胜负。”

  赵统脸一虎:“她是个孩子,你自己已经生了孩子,赢了她不值得骄傲,输了却是奇耻大辱。你要是不怕丢人,你就出去,不论输赢,留在临沅,以后有的是机会和她切磋。”

  一听让她留在临沅,孙鲁班顿时软了。她眼珠一转,觉得赵统说得有理,不过她还是不服气:“我不能就这么被她骂了。”

  “报仇的机会多的是,一切都等我立了功再说。”赵统换了一副笑脸:“现在只有这才是大事,你说是不是?”

  孙鲁班不甘心的点点头,拍拍赵统的脸,撅着嘴,撒娇道:“夫君,你一定要立大功啊,超过魏霸,以后就不用被他欺负了。”

  “那要看你父王是不是守信了。”赵统叹了一口气,“我这趟差事难办啊,带着一万人,还有大量的粮草,要在你们吴国的境内行军,部下偏偏又是和吴人不对付的蛮子,稍有差池,就有可能酿成大祸。不出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谈得上立功。”

  “那不用怕,不是有我嘛。”孙鲁班拍着胸脯,大包大揽。“你放心,我父王能让魏霸进入南郡,还能拦着你?这一片地儿是我的外叔祖管着,只要你的手下不过分,没人敢拦着你。”

  赵统点点头。在吴国境内行军,魏霸之所以把这个重任交给他,又让孙鲁班同行,就是因为负责这一带的是孙鲁班的外孙祖步骘的防区。有孙鲁班这面不太讲理的大招牌,就算有什么事,步骘都得担待一二。

  “夫人,这次真要靠你了。”赵统的脸一阵阵发烧,暗自骂魏霸太缺德,让他施美男计,这要是传出去,得被那帮袍泽笑死。“魏霸说了,到时候还要借重你的身份,要送一件大功给我呢。”

  “是么?”孙鲁班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只要能让你立功,让我干什么都行。”

  码头,关凤走到魏霸身边,瞪了好斗小母鸡一般的张星彩一眼,有些担心的说道:“夫君,把这个刁蛮公主留在赵统身边,会不会有问题?”

  “没什么问题。”魏霸坏笑道:“她这个人脑子简单,为了能和赵统在一起,连正妻的名份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不能做的。我跟你说吧,要想打赢这一仗,我还就得指望她呢。”

  “那你什么时候起程,我跟你一起去。”

  “我?”魏霸看看关凤,微微一笑:“不急,这仗啊,有得打。有机会,我们就出手,没机会,我们就在一旁看着。”他又叹了一口气:“他们都太心急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

  关凤闻言,也叹了一口气。她何尝不知道这一战时机并不成熟,不过是因为内部斗争而激发的,这样的战事通常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

  张郃接过诏书,颓然的站了起来,眼神中掩饰不住失落。

  他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接到让他转战南阳的诏书。

  关中秋收已经完成,诸葛亮正在整装待发,很快就要来救援萧关,正是他围城打援,在萧关附近重创诸葛亮的最好时机。诸葛亮现在有兵两万多人,又调来了镇北大将军魏延,总兵力接近三万,全是步卒,长途跋涉三百多里而来,而他麾下三万多人有一万两千骑兵,就算诸葛亮再擅长阵地战,他也有较大的把握击败诸葛亮。

  更何况他非常清楚,诸葛亮就剩这点实力,他根本不敢和自己拼命。

  这是进入关中的最好机会,他需要的只是一批粮草,可是皇帝陛下没有给他送来粮草,却送来了一纸让他率军增援南阳的诏书。

  他没有争辩,他知道皇帝陛下给过他机会,可是他没有能抓住。如今蜀汉军出兵襄阳,南阳危急,皇帝陛下要他暂时放弃关中,增援南阳,也是迫于无奈。

  “将军……”田豫yu言又止,他和张郃一样清楚,张郃这一走,收复关中的最好时机就丧失了。

  “国让,不用再说了。”张郃拍拍田豫的手:“到了宛城,我会向皇帝陛下请罪,你和秦将军好好配合,特别要留心步度根、柯比能那些人。他们就是一群狼,不管平时看起来有多么温顺,一旦中原有事,他们就会露出獠牙,狠狠的咬你一口。既然关中暂时不可图,还是花点jg力,把后方打扫干净吧。”

  田豫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秦朗也走了上来,和张郃告别。他话不多,但是很诚恳,这段时间,他从张郃身上学到了很多用兵之道,受益匪浅。

  两天后,张郃带着田复和一万jg骑,匆匆的赶往南阳。田豫和秦朗商量了一下,觉得仅凭剩下的人马无法攻克萧关,也只好遗憾的放弃了对萧关的包围,退守榆中。

  正在赶往萧关途中的诸葛亮接到消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虽然率兵赶来救援,可是他实在不想与张郃对阵。张郃为了能进入关中,可以不惜一切?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