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9部分阅读

作品:霸蜀|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19 02:15:29|下载:霸蜀TXT下载
  一部分是天师道众。他们没有多少自保手段,遇到曹植,他们没有还手之力,只有投降的份。曹植打败了他们。就可以劫掠到粮草和民伕,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他们追上去,曹植就不敢轻易攻击那些民屯,他的粮草问题就无法解决。

  马谡同意魏延的看法有道理,但是他有更深的考虑。曹植一路向西,他不可能不知道诸葛亮的大军就在那里,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去,仅仅是为了和张郃里应外合,引张郃入关中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曹植西行就是为了引我们跟上去,然后让张郃从北面入关,进入关中东部呢?

  张郃和秦朗有四万人,他们行踪不定,你怎么知道他是在六盘山,还是在黄龙山?

  魏延也不得不承认马谡说得有道理。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还是吃亏在兵力不足,速度没有魏军快。原本还可以借地利拒敌人于国门之外,现在曹植破釜沉舟的杀入了关中,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外有张郃的四万步骑,内有曹植的万余亡命之徒,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顾此失彼。

  三人商量到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得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由赵云率领本部八千人守在长安,兼顾北部的关隘,马谡和魏延带领五千人尾随曹植而去,在汉中的援兵到达之前,尽可能的避免与曹植接战,只是保持监视,见机行事。

  ……

  马岱大步进了帐,向诸葛亮躬身行礼:“丞相。”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一脸平静的微笑。“伯瞻,训练的情况如何?”

  “进步很快,不愧是各位将军的亲卫骑,基础都不错。”马岱感激的说道。

  诸葛亮把各部数量不多的亲卫骑集中了起来,大约四千骑,全部交给马岱掌管。这是蜀汉军中唯一一支人数过千的骑兵,马岱非常清楚其中的份量,更清楚诸葛亮对他的倚重,是以对诸葛亮非常感激,言听计从。

  “能战么?”

  “有战事?”马岱虽然高兴,却没有得意忘形,这些人能不能战,还要看对手是什么人。如果遇上强敌,他们没什么优势可言。

  “有三千魏军骑兵,由黄龙山进入了关中,赵子龙、魏文长他们没有骑兵,追不上。估计很快就要到汧县了。”诸葛亮把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我想让你去迎战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你可有把握。”

  马岱沉吟半晌,拱了拱手:“请丞相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诸葛亮满意的笑了。他摆摆手,示意马岱不要着急:“你的部下刚集中起来不久,配合可能不够默契,我不强求你一定要战胜他们,只是要让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就行了。这里的屯田是我们坚守关中的希望,我不希望毁在他们的手里。你去,让他们收敛一些,要战,来找我便是了。”

  马岱松了一口气:“喏。”

  正文 第6o6章 意外之变

  马岱转身出帐,正准备离开,霍弋从远处快步走来,看到马岱,连忙问道:“马将军,是准备迎战夏侯霸去么?”

  马岱点了点头。 (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即可找到本站)

  “请稍等。”霍弋有些惶急的说了一声,转身进了帐。

  马岱有些诧异,能在诸葛亮身边做事的人都是为人稳重的,霍弋就是其中的典型,像今天这样慌乱的情形非常少见。他心里一紧,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想到此,马岱转身回到帐前,静静的等候着。

  霍弋快步进了帐,迎着诸葛亮诧异的目光,顾不得解释,先将手中的军报递了上去。诸葛亮连忙接了过来,迅速的看了一遍,脸se顿时一变。

  “曹植?”诸葛亮惊讶不已,“他怎么会领兵了,赵子龙没弄错?”

  霍弋苦笑不已。他第一眼看到军报的时候,也以为自己看错了。曹植以诗赋出名,从来没有听说他领过兵。姓曹的将领很多,会不会是赵云搞错了。可是他随即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赵云这个人很少出错,特别是这种重要的事情,他肯定会搞清楚了再报。

  诸葛亮转身走到案前,拿出地图摊在案上,忽然叹息一声:“这倒是我的错了。”

  霍弋不吭声,他在诸葛亮身边多年,诸葛亮眉头一皱,他都能大致猜出诸葛亮的意思。赵云出现这样的失误,自然是因为骑兵被诸葛亮调走了,他身边只剩下数量非常有限的战马,行动速度大受影响。如果他有成建制的骑兵,哪怕是三四百骑,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一个漏洞。

  “这么说,夏侯霸不是孤军深入。曹植这是破釜沉舟,单刃直入啊。”诸葛亮沉吟道,脸se变幻不定。这个消息太让人吃惊了。近两万步骑突入关中,必然对关中的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不能将这两万人尽快的击杀,关中很快就会被这一刀捅烂。

  “把杨仪和姜维叫来。”诸葛亮吩咐道,霍弋转身刚要走,诸葛亮又说道:“先让马伯瞻进来,另外,你不要张扬。”

  “喏。”霍弋转身出帐。走到马岱面前,躬身施礼:“马将军,丞相请你进帐。”

  马岱已经猜到有事,还了一礼,快步进帐。霍弋转身去了。

  “伯瞻。事情有变。”诸葛亮听到马岱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说道:“夏侯霸身后还有一万五千多步卒,是由曹植率领的,现在正在赶向潼关。不过,我怀疑他真正的目的是长安或者我们这里。以时间来计算,如果他的目的是这里,应该还有十天左右就能赶到……”

  “不。丞相,如果他急行军的话,也许五天就能赶到。”马岱打断了诸葛亮的话。

  “五天,不会这么快?”

  “可以的。”马岱解释道:“从潼关到这里。有驰道,一路上除了长安,没有什么人能挡住他,他如果急行军。大概五天就能赶到。当年的夏侯渊在陇右时,就以行军迅速著称。号称是三ri五百,六ri一千。潼关到此约七百里,五天完全可以赶到。”

  诸葛亮看着脸se严肃的马岱,眼中也露出些许紧张。马岱一提醒,他忽然想起了曹cao取江陵的事,那时候他的铁骑一ri一夜急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把刘备杀得落花流水。曹家的确有用兵神速的传统,曹植完全有可能效仿曹cao或者夏侯渊,违反兵家大忌,急速行军,以达到奇兵的效果。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五天内曹植完全有可能赶到汧县,甚至有可能还要提前一些。而他如果按十天来做作战计划的话,必然会陷入被动。

  实际上,他以曹植十天前进七百里来计算,已经够大胆了。但是他没想到还有更大胆的,三ri五百,六ri一千,我的天,就是骑兵也不能这么快?

  诸葛亮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惧,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姜维和杨仪并肩走了进来,他们的脸se一样难看。一进帐,姜维就急声说道:“丞相,曹植用兵有其父之风,不可大意。”

  “你说什么?”诸葛亮又吃了一惊:“你对曹植有所了解?”

  姜维点了点头,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我的同乡前辈杨义山曾经去过邺城,那时候正当曹植兄弟争储,曹植曾经招揽过他,与他论兵。据杨义山说,曹植幼年起就经常随父出征,曹cao讨伐关中时,曹植就在军中,是以对关中形势非常清楚。他用兵有父风,深得曹cao喜爱。关侯北伐,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形势紧急,曹cao曾经令他为将,增援曹仁,后来因为酒醉,这才没有成行。”

  诸葛亮骇然变se。当年关羽北伐,生擒于禁,对魏国来说形势有多么紧急,他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当时曹cao曾经想让曹植为将,足以说明曹cao对曹植的用兵能力非常有信心,否则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这么说来,曹植还真是一个隐藏不露的用兵高手?

  那他现在的奇谲一击就完全说得通了。

  “魏国何其多才,不仅有张郃这样的宿将,有曹真这样的疏远宗室,居然还有曹植这样深藏不露的皇族。”诸葛亮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元直、州平名声不显。”

  大帐时一时沉寂得可怕,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座山。有一个张郃已经够让人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一个用兵更加无迹可寻的曹植,而且已经杀入了关中,这可怎么办?在座之人对敌我双方的态势都有所了解,对曹植可能带来的影响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杨仪原本对曹植不太清楚,没有太当回事,现在听到姜维这么评价曹植,脸se顿时煞白,汗水顺着瘦削的脸颊不住的往下淌,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相比较而言,其他四人还算镇静,没有乱了方寸。姜维三人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看着地图,原本疏朗的眉微微的皱着,眉眼间是抹不去的忧虑。

  过了良久,他忽然叹了一声:“事已至此,急也无益于事。绍先,你准备纸笔和夜宵,我们好好的议一议这件事。”

  姜维和马岱互相看看,不明白诸葛亮什么意思,议事就议事,夜宵情有可缘,要纸笔干什么?霍弋却立刻明白了,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了。

  诸葛亮在案前坐了下来,把案上的公文规整了一下,放到一旁,然后摊开地图,不紧不慢的说道:“伯约,你还记得魏霸曾经说过的战术推演吗?”

  姜维一愣,忽然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随即又有些失落。魏霸的战术推演游戏他当然知道,不过他一直只当成游戏而已,包括诸葛亮本人也没有太重视,更没有正式采用过。现在诸葛亮郑重其事的要用魏霸的办法来解决眼前遇到的困难,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说明诸葛亮认可了魏霸的这个办法高明。

  “记得。”

  “那好,我们今天也试试用这个推演来解决面前的难题,理清头绪。”

  诸葛亮的声音虽然有些干涩,可是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恢复了平静,脸se也恢复了正常。他的冷静让其他几个人也受到了感染,纷纷围着案几坐了下来。诸葛亮抬起眼皮,看了姜维一眼,笑道:“伯约,你对曹植有所了解,用兵又颇有奇思,你就先来做曹植,揣摩一下曹植的心思,看看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奇谋诡计,如何?”

  姜维听了,jg神一振,也笑了一声:“好,就依丞相所言,我也胡思乱想一次。”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最适合模拟曹植的人应该是魏霸,要论用兵奇诡无方,他是最接近曹植的人。”

  诸葛亮微微一笑:“江山代有才人,又何必魏霸。”

  马岱也笑了起来:“丞相所言甚是,魏霸最大的长处不在于他本人有多少奇谋,而在于能发挥众人之力,从不同的方面考虑同一件事,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得。当初他是和赵广、关兴等人互相揣摩,如今由丞相来主持这件事,当然可以做得更好。”

  诸葛亮眉梢一挑,沉吟了片刻,笑道:“伯瞻倒是提醒我了,对这个战术推演比较熟悉的人,我们营里就有啊。来人,把关兴、张睎一起叫来,要玩,索xg就玩得尽兴些。”

  姜维随即转身出帐,让人去请关兴、张睎。

  关兴坐在自己的帐里,正在喝闷酒,忽然听说丞相有请,他撇了撇嘴:“又有什么破事让我去做?”

  来人看看关兴,客气的说道:“君侯当年在房陵时,可曾与魏镇南一起进行过战术推演。”

  关兴转了转眼睛,茫然的点了点头:“玩过,怎么,丞相也要推演战术?”他笑了笑,更觉得不可思议。诸葛亮要制定如何作战从来不与部下商量,就算是商量也是象征xg的,宣布更多于商议,除了特定的那几个人提几句无关痛痒的意见之外,一般不会有人自找没趣。至于他,更是只有听的份,没有置喙的资格。

  “你跟我开玩笑?”关兴斜着眼睛,看着来人,自嘲道:“老子什么时候窝囊到这一步,连你这样的东西都敢来和我开玩笑。”

  正文 最后24小时的求票单章

  这是老庄本月的最后求票单章。

  只剩最后24小时。

  一个月的努力,就看这最后的24小时能不能守住。

  成与败,荣与辱,千言万言,汇成三个字:

  求月票!!!

  请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让老庄感受到你们的力量。

  谢谢!

  (未完待续。)

  正文 第6o7章 又见郭淮

  关兴和张绍不同,他和诸葛亮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可能。(百度搜)就在去年年底,关凤正式嫁给了魏霸。虽然宾客不多,连魏霸本人都不在成都,是由小妹妹魏兰儿代替拜的堂,却是明媒正娶,完全符合程序。

  关家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魏霸一边,关兴也不能再指望和诸葛亮保持友谊,能维持表面上的客气已经是难能可贵。

  这也是因为魏霸到目前为止没有和诸葛亮撕破脸的缘故,并非关兴所能左右。既然魏霸愿意维系这最后的脸面,关兴也不会傻到主动惹怒诸葛亮。

  他毕竟不是当年说一不二的关羽。他和当今陛下之间的交情远远没有当年关羽和刘备那么亲密。

  不是他不想,是诸葛亮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所以听说诸葛亮要请他去议事,而且是战术推演,关兴敏感的小心灵一下子受伤了。他妈的,丞相欺负我就罢了,你一个小小的书吏也敢拿老子开涮?

  书吏很郁闷,他不知道怎么就触怒了关君侯,怎么说也说不通,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诸葛亮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他刚要说话在,已经赶到的张睎站起身来。“丞相,他一定是喝多了,我去看看。”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张睎快去快回。张睎出了中军大帐,来到关兴的营垒,一看到关兴气呼呼的模样,就忍不住的埋怨道:“定国,你这算什么?”

  看到张睎,关兴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不免有些讪讪。

  “你怎么来了?”

  “没时间跟你废话了。”张睎四处看了看,顺手端起身边的水盆,把一盆凉水全浇在关兴的头上。关兴没有防备。被淋成了落汤鸡,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叫道:“竖子,你想怎的?”

  “怎的?救你!”张睎一边说着,一边扯起旁边的大氅,拉起关兴就跑。关兴统领的是羽林郎,就在诸葛亮的中军旁,跨过一道垒就到。虽风和煦,可是浑身湿透的关兴被风一吹。还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一直走到诸葛亮面前的时候,他还在“哈欠哈欠”的打个不停。

  “怎么回事?”诸葛亮等人惊讶不已。

  “他在营里无事,正在喝酒。听说丞相有召,生怕糊涂误事,所以泼了自己一盆凉水,让自己清醒清醒。”张睎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让他换件衣服再来,他坚决不肯,所以……还请丞相恕他失礼。”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来人。快去给定国拿件干衣服来。定国,坐在火旁,暖和一下身子,大战在即。你可不能生病。”

  关兴就是再浑,这时候也不好顶撞诸葛亮,连忙谢过,坐在了火塘旁。霍弋主动给他让了一个位置。又拿来了擦脸的布巾和干衣服。关兴草草的擦了擦,又换上干净的上衣。抹掉清鼻涕,裹紧了衣服。

  诸葛亮把情况一说,然后把目光转向关兴:“定国,你先说说,魏子玉当初和你们做战术推演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步骤。”

  经过这一阵忙碌,关兴已经清醒过来,他回想了一下当年的情况,一一说来。在座的人中,他是最清楚这一套流程的,自然比只是在理论上知道的诸葛亮等人说得更到位,更何况还有张睎在一旁补充。听完了他的讲述之后,诸葛亮安排好了角se,大家一起开始推演双方的战术。

  战术推演需要改换自己的思维习惯,从更高的层次上观察整个战局,能更好的掌握全局的同时,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更繁杂,当然也需要每一个人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以诸葛亮的聪明,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战术推演,他也觉得有些吃力。好在参与的人无一不是蜀汉杰出的人才,一旦集中他们的力量,其威力也不同小可。

  经过一夜的战术推演,诸葛亮大致清楚了曹植有几种可能,更重要的是,他成功的稳定了人心,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变故虽然影响重大,却还不至于束手无策,总结出来的方案尽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搞清双方的情况,理清了头绪,总算不再那么慌乱了。

  关兴最后总结说:“魏子玉当年告诉我们说,战术推演不能当成真正的战术安排,只能作为一种参谋的手段,尽可能详尽的在客观上把握对方战术的可能,但是,双方排兵布阵,将领的作用不可低估,曹植又是第一次领兵,他的用兵手法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清,所以丞相也不能太依赖这种推演,还要留有余地,尽可能的在兵力上占据优势。”

  诸葛亮疲惫的笑了笑:“看来那一盆水浇得值,你现在说话非常清醒。”

  众人笑了起来,关兴有些讪讪,感激的看了张睎一眼。张睎无动于衷,仿佛什么也没感觉到。

  诸葛亮让人准备了一些早餐,大家聚在一起吃了,稍作休息,诸葛亮就下令击鼓聚将。

  半个时辰后,众将领命出营,马岱带着四千骑兵冲出了大营。

  ……

  夏侯霸率军攻破了一处军屯,军屯里的两百多士卒根本挡不住三千魏军,战斗很快结束了。魏军士卒毫不留情的打劫了所有的粮食,将营垒里的几头羊也全部宰了,大快朵颐。他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能享受就抓紧时间享受。

  夏侯霸抓着一块煮得半熟的肉,一口一口的啃着,忽然注意到一个俘虏神情不对。他指了指,两个亲卫走了过去,将那个俘虏从人群中揪了出来,推到夏侯霸面前。

  夏侯霸盯着他看了两眼,吃了一惊:“你是……郭伯济?”

  郭淮叹了一口气,站直了身子。他原本佝偻着,胡子拉碴,面容黝黑,话又不多,看起来像个木讷的农夫,可是一站直,立刻露出了与普通屯田卒不同的气质。

  “真是惭愧。”

  “你怎么会在这里?”夏侯霸有些手足无措的扔了手里的肉,在裤子上擦了擦手,拱手施礼:“魏霸从陛下手里讨去了赦书,你已经无罪了。以你的才华,怎么会……”

  郭淮苦笑一声:“我现在是个曾经试图逃跑的屯田卒,他们只知道我叫郭济,不知道我叫郭淮。”

  “逃跑?”夏侯霸恍惚有些明白了。他笑了起来:“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郭伯济,陛下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嘉奖你的。来,与我一起行军,建功立业。”

  郭淮摇了摇头:“我不能。”

  夏侯霸沉下了脸,郭淮知道他来了,没有主动来见,却躲在人群里,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现在郭淮又拒绝了他,他更怀疑郭淮的用心。

  “你不要想太多了。”郭淮叹道:“当初我被魏霸俘虏的时候,魏霸曾经让我发誓,可以不投降,却不能再与蜀汉为敌,否则,他立刻砍下我的首级。”

  夏侯霸眼神一闪,神情变得柔和了些。他对郭淮的经历很清楚,郭淮出仕的时候,先是任平原府丞,也就是曹植的平原侯府主事,曹丕不知道从什么途径了解到他,想办法把他召到自己的身边,让他做了门下贼曹。这件事又不知道怎么被曹cao知道了,曹cao又把他从曹丕身边招了过来,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一起征讨汉中。汉中之战后,郭淮就再也没有回到邺城,一直跟着夏侯渊在关中、陇右作战。

  郭淮的仕途波折,其中蕴含着曹氏兄弟争储的影子,不以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对这里面的情况也有耳闻。现在曹植领兵,郭淮想置身事外,也是情有可原的。至于对魏霸的承诺,谁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过,逼人违背誓言是不道德的,如果夏侯霸一定要这么做,也无法挽回郭淮的心,还会给人留下话柄。

  夏侯霸惋惜的摇摇头:“既然如此,那我不勉强你。你如果还想回老家,现在是个机会。我给你马和干粮,你一直向东去,如果遇到陈王,给我带个口信便是。”

  郭淮犹豫了片刻,他知道夏侯霸在做最后的努力,希望曹植亲自挽留他,否则根本无需让他带什么口信。他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夏侯霸的好意。

  送走了郭淮,夏侯霸又叹息了一会,有人来报,蜀汉平北将军马岱率领四千骑兵,正向这里急驰而来。夏侯霸一听,就站了起来,大声下令:“全军集结,准备出发。”

  牛金赶了过来,和夏侯霸并肩向前:“将军,迎战吗?”

  “迎战?”夏侯霸摇摇头:“我们不迎战,我们的目标不是击败谁,而是sao扰,让诸葛亮不得安生。超过五百人的兵马,我们一概不与接战,更何况是四千骑兵。一旦纠缠在一起,纵使胜了,也是惨胜,不值得。”

  牛金想了想,知道夏侯霸说的有道理,这是他们临行之前曹植再三关照的。可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又提醒道:“将军,蜀汉没什么骑兵,这四千骑兵很可能是蜀汉仅有的骑兵。如果能击败他们,就等于斩断诸葛亮一臂啊。”

  夏侯霸眉毛一挑,有些心动,他翻身上马,看了看远处,马鞭一指东北方向:“去杜阳。”

  牛金听了,顿时灰心丧气。杜阳在他们的东北方向,虽然算不上逃跑,可是也和逃跑差不多了。看来夏侯霸还是不敢和马岱对阵。

  ps: 十一月的最后一章,还剩两个小时,最后一次求月票!

  正文 第6o8章 士气可用

  马岱勒住战马,看着满地的鲜血,青烟袅袅的营房,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着。他奉命追击夏侯霸,要将夏侯霸拖住,最好能诱入诸葛亮的伏击圈,不料夏侯霸却不肯上当,甚至不与他接战,三千骑兵像一群饿疯了的狼,在关中腹地到处游荡,沿途所到之外,不管是军屯还是民屯,无一不被他的摧毁。人被杀死,粮食、牲畜被抢走,营房被推倒焚烧。

  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屯田就像一块肥肉,被夏侯霸东割一刀,西割一刀,割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亏得田里的庄稼还没有熟,否则夏侯霸会毫不犹豫的放火焚烧,就像当初田复他们烧掉上邽的麦田一样。

  那是马岱引以为耻的经历,可是他没想到,今天这一幕居然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马岱非常愤怒,也非常犹豫。他虽然率领四千骑兵,兵力比夏侯霸还多,可是他非常清楚,自己这些部下刚刚整合在一起,相互之间的默契还没有建立起来,要和三千魏军骑兵对阵,他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正因为如此,诸葛亮给他的命令才是牵制,是诱敌,而不是击败。

  可是,夏侯霸不与他接触,又一路逶迤向东北方面而去,他如果不追,只能看着夏侯霸肆无忌惮的破坏,如果追,就无法依靠诸葛亮的主力,只能du 1i作战。

  这一点,他们战术推演的时候已经预想到了,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等,只能忍。

  马岱的脾气好,能等也能忍,所以诸葛亮放心的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马岱左思右想。决定还是谨慎为上,这四千骑兵是诸葛亮的心血,是诸葛亮从各部那里巧取豪夺来的,可不能就这么葬送在他的手里。

  至于那些民屯、军屯的百姓和士卒,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了。

  接到马岱的报告,诸葛亮也无可奈何,他做了周密的安排,却无法克服这客观上的困难,只能被动的防守。更让他担心的是。高平的陈式送来消息,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张郃重新出现了,看他的行军路线,很有可能再次攻击六盘山。

  诸葛亮万般无奈,只得派姜维率领两万人前往乌氏设防。以免张郃趁机突入关中。对他来说,现在唯一的优势就季马瘦,骑兵的战斗力远远不如秋冬之季,对步卒大阵的威胁要小得多。

  短短两天,诸葛亮又接到了马谡的消息。马谡在鸿门意外被曹植击溃,长安情况危险,赵云兵力不足。不敢与曹植决战,长安附近的形势万分危急。诸葛亮忧心冲冲,夜不能寐,一夜之间。头发就白了一半。

  又过了两天,诸葛亮总算接到了一个好消息:魏延重创曹真大营,将曹真赶过了黄河,目前潼关安全。魏延率领两千人马与马谡合兵一处,正在追击曹植。而曹植正在向汧县方向急行。看样子是想与夏侯霸合兵一处,接应张郃入关。

  诸葛亮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虽然魏军向他集中,他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相比于张郃从东部突入关中,他更希望把战场放在西部,这样一来,他就无须长途行军,可以以逸待劳。以他手中的兵力,就算曹植赶过来,他大致还是有机会守得阵地的。

  为了能增加一些胜算,诸葛亮下令荡寇将军向朗、抚远将军赵广率军支援。向朗身边还有丞相参军王平,所以向朗可以亲自率兵前来,而原本协助赵广的马岱已经在丞相身边,所以他只能派人带了两千人马赶到汧县,自己只留下两千人守陇关。

  向朗等人到达之后,诸葛亮身边的兵力超过三万,就算是马谡和魏延不追过来,也有足够的兵力对付曹植了。诸葛亮的心稍微安了些,又派出霍弋率领两千人增援陈仓,护住关中通往汉中的路口,以免曹植转而威胁汉中。虽说曹植没有后勤补给,无法奔袭汉中,可是曹植已经疯了,谁能保证他不会再疯一次。

  诸葛亮不肯给曹植留下任何一丝机会,他要把曹植困死在关中,消除这个心腹之患。

  与此同时,他提醒马岱,曹植的步卒主力很快就要到达,你千万小心,与夏侯霸保持距离,以免遭到包围。马岱本来就非常谨慎,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更不敢大意。

  ……

  夏侯霸坐在胡床上,一边啃着半生不疼的牛肉,一边静静的盯着那张曹植给他的地图,半天没有说话。

  牛金抱着手臂,倚着战马,打量着远处的群山出神。他对夏侯霸连ri来的避战非常不满,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怨气了。

  牛金是陇西人临洮人,和当年董卓的女婿牛辅是同宗。牛家也是陇西临洮的大族,牛金更有陇西人的悍勇。在他看来,当初做大司马曹仁的部曲将时是这一生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曹仁也是一员勇将,其勇猛甚至还在逍遥津一战成名的张辽之上。江陵之战,他力主出击,结果被周瑜所围,是曹仁力排众议,出城击溃吴军,把他救了出来,足以和张辽在逍遥津的壮举相媲美。

  夏侯渊也是一员勇将,虎步西北,独行陇右,可惜夏侯霸却没有其父之风,一看到马岱就跑。牛金征战多年,屡立战功,却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更没心情装出一副笑脸去讨好夏侯霸。

  夏侯霸显然也清楚这一点,他也不怎么主动和牛金商量,一个人看着地图思考。

  “牛将军?”

  牛金转了一下头,诧异的看了一眼夏侯霸,见夏侯霸低着头,并没有看向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牛将军,你来一下。”夏侯霸没听到脚步声,这才转过头,看着牛金。牛金见此,这才确认自己没听错,连忙走了过去。

  夏侯霸咧了咧嘴,露出一口白牙。和满面的灰尘相映。“将士们是不是有怨气?”

  牛金撇了撇大嘴,没有说话。

  “士气可用否?”

  牛金茫然的看着夏侯霸,愣了半晌,才问道:“将军意yu一战了?”

  “当然要一战。”夏侯霸收起地图揣在怀里,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你不是说过吗,马岱这四千人可能是诸葛亮仅有的骑兵,击败他们,以后这八百里秦川就任我们驰骋了。”

  “可是……”

  “我不是怕他。我是在等机会。”夏侯霸打断了牛金的话:“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可准备好了?”

  “是吗?”牛金两眼放光,也不多问,连忙站直了身体。大声应道:“将军,我们都等着将军下令呢。随时能战,战则必胜。将士们被马岱追着跑,早就积了一肚子恶气了。”

  “那就再好不过,让所有人饱餐一顿,喂好马。这一顿,也许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顿了。”

  “喏。”牛金顿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大步流星的走了,老远的听到他打雷似的呼喝声。

  夏侯霸笑了笑,看着远处阳光明媚的天空,笑得很灿烂。眼神却冰冷。

  “马岱,既然你不敢来,那我就去。”

  正如牛金所说,被马岱跟在屁股后面追了三四天。魏军士卒早就一肚子火了。他们跟着夏侯霸一路杀到汧县,杀人放火。jiany掳掠,每一天都像是最后一天,每一顿都像是最后一顿,早就把什么仁义道德,慈悲怜悯扔到了脑后,他们是没有明天的人,带来的军粮已经吃完了,现在是靠抢劫生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抢不到粮食,面临着饿死的悲惨结局,所以他们肆无忌惮的做着一切所能做的事,毁灭遇到的一切,甚至不惜毁灭自己。

  他们对生死无所畏惧,在乎的只是自己痛不痛快。到目前为止,唯一让他们不痛快就是马岱。马岱追着他们跑,夏侯霸连接战的胆量都没有,让这些十足的亡命徒非常鄙视,心里的怒气也积攒到了极点。

  现在,夏侯霸决定反击马岱,就像在他们的心里扔进了一个火星,所有的怨气顿时化作一团火,熊熊燃烧。每一个士卒都被这团火烧得嗷嗷直叫,每一个人都杀气腾腾,就连战马都兴奋的嘶鸣着。

  半个时辰后,夏侯霸率领三千骑兵掉头,向尾随其后约二十里外的马岱杀去。

  夏侯霸端坐在战马上,身体跟着战马的步伐起伏,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之美。他用马鞭指了指牛金,等牛金纵马奔到面前,他大声叫道:“牛将军,给你五百人做先锋,敢战么?”

  牛金用力的拍着胸脯,大声应道:“有何不敢,当年在江陵,我敢面对周瑜的数万大军,今天又有何惧?我虽然年纪大了,却尚堪一战,请将军看我的。”

  “好,请牛将军先行,我随后就到。”

  “喏。”牛金踩着马镫,从马背上站了起来,拔刀出鞘。“陇西的汉子们,跟我来,击杀马岱,为陇右的父老报仇。”

  马超当年为祸陇右,死在他刀下的人不少,听了牛金这一声喊,他的那些陇西籍部下顿时红了眼,嗷嗷的叫着,纵马出列,聚集在牛金的身后,像一群闻到了血腥味的狼。

  牛金哈哈一笑,冲着夏侯霸一拱手:“夏侯将军,你是条汉子,不愧是征西将军的儿子,老牛多有得罪,击杀马岱后,再向将军请罪。”

  夏侯霸微微一笑:“击杀马岱,与诸君痛饮。”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走!”牛金咆哮一声,猛踢战马,冲出了队列。

  五百余骑狂奔而去。

  ps: 十一月已经过去,十二月开始,求保底月票!

  正文 第6o9章 稍纵即逝

  看着远处打马飞奔的斥候,马岱的嘴里是说不出的苦涩。(百度搜)

  跟了夏侯霸三四天,夏侯霸总是躲着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把方圆百里内烧杀了个遍。因为自知实力有限,又有丞相的嘱咐,他没有全力追赶,在保全了实力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威望大减。那些从各部抽调来的骑士原本对这次调动就不满,现在看到他这么软弱,更是把马家军都看扁了。

  就连那些扶风马家的人对他都有些不屑,私下里议论说,他只是依附诸葛亮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为此还把马超的女儿马文珊嫁给了安平王刘理。刘理才多大的孩子,比马文姗小好几岁,还尿裤子呢,娶什么妻,这分明就是马岱讨好诸葛亮。

  还有人说,马岱如此怯懦,简直是丢尽了马家军的脸,要是天将军马超领兵,哪里会让夏侯霸这么猖狂,扶风也不可能遭受这么大的损失。

  听到这些议论,马岱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他征战多年,早就见惯了血腥,也习惯了胜负,再有丞相的嘱托,他还不至于为了几句议论就乱了方寸。能把夏侯霸赶到边缘地区,他觉得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现在情况变了,他一直以为不会主动求战的夏侯霸居然返身杀了过来,一下子把他逼到了绝路上。迎战?必然是一场恶战,损失很可能会非常大,丞相会不满意。不战?满腹牢sao的士卒会不会因此四散而逃,不战而溃?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