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最好地点。不过司马懿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他一定也会派人去把守,正如木兰塞一样,吴军很难从正面突破。如果我们从背后袭击安桥塞,把吴军引进来,那就有足够的力量对司马懿产生威胁了。”
“好计!”周羽赞了一声。
张睎却沉默了片刻:“参军,把吴军引入房陵,可是引狼入室啊。”
魏霸笑了起来。他并不担心这个,孟达既然想脚踏两条船,那房陵肯定不可能成为蜀汉的一部分,以现在的形势,如果不引吴军入新城,那新城必然还会被司马懿夺去。与其如此,不如引吴军进来,把水搅得更浑一点。
水搅浑了,才可能混水摸鱼。而且以千余人袭击安桥塞,总比下山攻击司马懿的大营来得安全。
当然,这些内幕不能对张睎他们说,只要他们执行命令就行了。保持神秘感,也是做官的一个技巧。
见魏霸坚持,张睎不再反对。魏霸随即下令,留几个人在这里照看信号灯,自己带着人悄悄的离开了山头,连夜奔向安桥塞。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求推荐,求收藏!
6ao
第o93章 请将不如激将
夜间行军,而且是走山路,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活。即使是对于走惯了山路的蜀军来说,这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好在有熟悉地形的敦武等人引路,一路上倒也没出什么大的意外,第二天中午,他们赶到了安桥塞的后方。
安桥塞位于荆山西麓,竹山东麓,是两条山脉之间的一个河谷,粉水从其间流过,安桥塞就建在粉水之上最狭窄的地方,正好卡住河谷。
站在高高的山崖上往下一看,魏霸就乐了。安桥塞外大约五百步左右的河谷中,有一座军营,虽看不清大纛上的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吴军。不过他们被安桥塞死死拦住,无法前进。
安桥塞是汉中人修的,防的就是南面来的敌人,所以主要的防守设施都在南面,而北面的设施就相对简陋得多。在山中修要塞不容易,能省一点就省一点,谁也不会花精力去修用不上的城墙,除非你有异心。
古代官场有当官不修衙的说法,同样,在驻守边塞的将领中,修缮城池也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不该修城的地方修了城,或者擅自增大增高城池,都是一个很容易犯忌的事。
换句话说,吴军从南向北攻,那是非常难,可是魏霸要想从北往南攻,就要相对容易得多。更让他开心的事,安桥塞一片安静,显然守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背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敌人。
“唐千羽,你带我的手书,到吴军大营去一趟,告诉他们,准备入塞。”
唐千羽接过手令,匆匆的走了。他像一只猿猴,轻松自如的在山间穿梭,登山越岭,如履平地,充分展现了魏家武卒的强悍实力。
“周都尉,你准备攻,不强求成功,但是一定要全力以赴。”魏霸叫住周羽和张睎,开始安排任务:“张都尉,你作第二波攻击。注意敌方露出的薄弱环节,不要等我的命令,一看到机会就扑上去,以最快的度拿下安桥塞。”
“喏!”周羽和张睎轰然应喏,带着自己的部下到河谷间埋伏去了。
“王徽,你带着一百武卒,从山崖上下去,直接落到对方的城头,不求伤敌,只求打开塞门,放吴军入塞。”
“喏。”王徽应了一声,带着一百魏卒向安桥塞上方的山崖爬过去。这段山崖非常陡峭,一般人根本无法行走,可是对于魏家武卒来说,这却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
一切安排妥当。魏霸带着敦武等人,潜伏到安桥塞附近,居高临下的打量着山下的安桥塞。
安桥塞一片安祥,如果不是塞外的地面上还有些没有收拾的擂石滚木,以及不远处隐隐若现的吴军军营,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有一场恶战。
……
潘璋一手拿着一只羊腿猛啃,一手端着一只华丽的琉璃杯,杯中的美酒在灯光下荡漾,折射出柔和的光。他吃得很凶猛,仿佛吃的不是羊腿,而是敌人。
潘璋很郁闷,他率五千大军来援,却被挡在安桥塞前进不得。这倒也罢了,他根本看不起孟达那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也没真心想救他。他郁闷的6逊不相信他,居然派了一个叫6岚的书生来做他的监军。听听这名字,就知道他是靠6逊的裙带关系才入仕的。
攻城不下,再加上身边有不入眼的人,潘璋双重的不舒服。他在试探的攻击了安桥塞之后,就知道魏军在安桥塞有防备,以他的兵力无法攻克。这一点并不意外,他领兵多年,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可是这些道理经过6岚一提醒,他就无法接受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老子不懂,还要你来提醒?
潘璋现在有些进退两难。他既想攻破安桥塞,打那个书生一个耳光,又担心损伤太大,最后攻不下安桥塞,反而更加丢脸。
“父亲。”潘平一身锦袍,快步走了进来。他大约三十多岁,脸上涂了很厚的粉,唇上抹了朱,看起来唇红齿白,人品风流。
“什么事?”潘璋心情不好,看到儿子也没什么好脾气。他看到潘平手里有一封书信,眉头便皱了起来:“又是谁的信?”
“蜀汉魏参军的信。”
“蜀汉?魏参军?”潘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魏延?”
“不是,是魏延的儿子魏霸,他现在就在安桥塞的后面。”
“是吗?”潘璋跳了起来,将羊腿扔进盘子里,油乎乎的手在锦袍上揩了两下,伸手接过信。魏霸的信写得很简单,大意是说,我蜀汉的援军已经攻破木兰塞,正在赶往房陵的路上。闻说潘将军还被阻安桥塞外,特来支援。请潘将军作好出的准备,于塞门立阵,我将为将军打开塞门。
“真的假的?蜀军已经到房陵了?”潘璋将信将疑。
“父亲,使者就在帐外,要不你见一见?”
“快让他进来。”潘璋欣喜若狂,大声吼道。
唐千羽走了进来,抱拳施礼:“大汉丞相府参军亲卫唐千羽,拜见潘府君。”
潘璋从案后走了出来,打量着身材高大,一表人材,威风凛凛的唐千羽,不由得平添几分欢喜。他晃了晃手里的信:“你们的大军已经到了房陵了?”
“还没有,但是已经攻破了木兰塞,正在赶往房陵。”唐千羽不紧不慢的说道:“因为司马懿来得太急,房陵准备不足,岌岌可危。我家参军担心孟达不是司马懿对手,这才想请潘府君与诸葛都尉合力,击退司马懿,救援孟达。”
“诸葛都尉?”
“是的,是丞相之子诸葛乔领军,我家参军就是奉命辅佐参军征战的。”
“原来是诸葛乔那小子啊。”潘璋有些不以为然,心情冷了几分:“就凭他那点本事,能攻破木兰塞,你们不会是想骗我吧?你们来了多少人?”
“岂敢。”唐千羽从容不迫的说道:“我军只有万人,正如府君所料,原本是很难正面突破木兰塞的。不过我家参军献计,绕道上庸,从背后袭击木兰塞,一鼓而下。”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随即又收了起来:“正如此刻,只等潘府君列阵塞外,做出进军的准备,我军就可以帮潘府君打开塞门。”
潘璋眯了眯眼睛。刚才唐千羽脸上的笑容虽然短暂,却被他看得清清楚楚。这让他感觉到了一股无法忍受的羞辱。我堂堂的潘璋,还要你来帮忙?难道我还不如诸葛乔那个小子?
“多谢你家魏参军,我马上就开始攻击安桥塞,希望他的动作不要太慢。”
唐千羽大喜。他刚才的这一番举措全是魏霸授意,要的就是故意激怒潘璋。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智商会下降,特别是对于潘璋这样的武将,智商原本就不高,一旦被激怒,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潘璋真要听魏霸的安排,等着开门,那反而麻烦了。只有让潘璋先攻击,吸引守塞魏军的注意力,魏霸才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我家参军所言不虚,潘府君果然是江东难得的猛将。”唐千羽适时的拍了一句马屁。
潘璋大笑,拿起毛笔,在魏霸的书信上画了两个字,正是他的大名。“回报你家参军,我们安桥塞见。”
“喏,那就在安桥塞恭候府君大驾。”唐千羽再行一礼,躬身退出。
魏霸得到唐千羽的回复之前,便已经看到了出营列阵的吴军。随着吴军在塞前列阵,塞上的魏军也开始紧张起来,无数士卒在将官的指挥下,顺着斜坡爬上塞墙,张弓搭箭,对准城外的吴军。
居高临下,他可以将塞上的魏军安排看得一清二楚。魏军大致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集中在塞墙上,五人一组,负责大概三四步宽的塞墙,另一部分人手持刀盾,站在后侧的塞楼上,他们既是预备队,又是执法队,如果有人敢怯战后退,都会被他们杀死,如果有哪里出现缺口,他们就会冲上去填补。
这些道理老爹魏延讲过,师父赵云也讲过,不过今天魏霸却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他一边看,一边紧张的思索着待会儿的行动。虽说敌明我暗,胜利在所难免,可是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战斗,又岂能不小心谨慎。
就在魏霸紧张思索的时候,吴军动了攻击,五百多人扛着云梯,举着盾牌,冲出了大阵,直扑安桥塞的南墙。喊杀声骤起,战鼓声响彻云霄,这让正在安桥塞上方的魏霸非常震撼。这可比在远处看司马懿攻房陵真实多了。
吴军冲进百步,城头一声大吼:“射!”
“嗡”的一声闷响,上百具弓弩出了一声闷响,一阵箭雨从塞墙上倾泄而下。
“举盾——”奔跑的吴军阵中,一个都尉模样的人举起战刀,厉声狂吼。吴军齐唰唰的举起了盾牌,瞬间联成了一片,奔跑的阵型像是突然披上一层鳞甲,迅向塞墙逼近。
魏霸眉头一皱。这个潘璋不简单,仅从这些士卒在奔跑中仍然能做出这么整齐的战术动作,就可以看得出他的部下很强悍。把他引入新城郡,弄不好真是引狼入室了。
6ao
第o96章 两个书生
魏霸把那个魏将叫上了来。他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因为战败和受伤的原因,他的精神很萎靡。
“叫什么名字?”
“靳东流。”
“这什么名字?复姓?”魏霸一皱眉。这年头很少有双名的,倒是有不少复姓,前两天他就听过一个复姓叫成公,还险些闹了笑话。一听这人叫靳东流,不由得暗生警惕。
“不,姓靳,名东流,字昭明。”靳东流脸一红,有些羞恼:“我是贱民。”
魏霸有些莫名其妙,这哪儿跟哪儿啊,我问问名字而已,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见魏霸一脸茫然,靳东流反倒有些疑惑起来,他迟疑了片刻:“你……知道九品中正吗?”
魏霸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这么个东西。他一拍额头,突然有种怪异的感觉。九品中正,他有点印象,但是对内容却一点也不清楚,只知道和后世的官级品阶有些联系。
“陈群搞的那个?”
靳东流点点头,沉默良久,轻叹一声:“我家出寒门,如果不是骠骑将军提拔,我永远是下品。”他顿了顿,又苦笑一声:“也许能入下品都是不易,更大的可能是没品,以后要么做个农夫,要么做个小吏,哪有机会领兵征战立功。所以,你死了这条心吧,趁早砍下我的级去领功,不要浪费这些伤药了。我是不会投降你的。”
魏霸没有理他,反问道:“司马懿做了骠骑将军?”
“你不知道?”靳东流这次是真的诧异了。在他看来,诸葛亮在汉中驻扎了近一年,魏霸作为丞相府的参军,怎么可能对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这么大的事都一无所知?“就是不久前的事,按时日来看,你们的细作应该收到消息了吧?”
靳东流突然笑了起来,原本拘谨的神情莫名的有些松。“我知道了,你这个参军……有名无实。”
魏霸眉毛一挑:“是啊,我这个参军是有名无实,我就是倚仗着我父亲才做这个参军的。在丞相府,我算是标准的纨绔子弟,只能卖卖嘴皮子,打仗什么的,我根本不懂。”
靳东流刚刚放松的脸色顿时绷得紧紧的,眼角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两下,恶狠狠的说道:“就算你是天纵之才,逆蜀也不是我大魏的对手。诸葛亮一介书生,打打南蛮也就罢了,要想和我大魏作战,他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你别忘了,你的恩主司马懿也是书生领兵。”靳东流越着急,魏霸越淡定。看着这个魏将恼羞成怒,他有一种恶趣味的快感。虽然他知道司马懿是真正的名将,但事实上他到现在为止就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就和靳东流看诸葛亮一样,世人看司马懿也是如此。
“骠骑将军虽然是刚刚领兵,却久经兵机,他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又岂是诸葛亮能比的。”
“有人可能是个好军谋,但未必就能成为好将军。”魏霸嗤之以鼻,“如果你连这个都搞不懂,那我就更不好意思把你送去请功了。而司马懿用你这样的无能之辈,可见不是什么聪明人,他又焉能不败?”
靳东流哑口无言,他再能说,也否认不了一个事实。他这个被司马懿慧眼识中的人才,不是诸葛亮丞相府中一个混饭吃的纨绔的对手,不仅安桥塞被攻破,自己还被对方生擒了。
靳东流悔恨交加,他不仅悔恨自己的失败,更懊恼于自己给司马懿抹了黑。魏霸既然到了这里,攻破安桥塞,那前往木兰塞阻拦蜀军的胡遵必然也是败了。如此一来,魏蜀的联军都到了,骠骑将军又岂能不败?
靳东流仰天长叹,神情颓丧。
魏霸脸上挂着促狭的笑容,心里却非常恼怒。司马懿由抚军大将军升任骠骑将军这样的大事,丞相府肯定收到了消息,而诸葛乔肯定也知道,可是这么长时间,诸葛乔连提都没有提一句,这绝对是对我魏霸裸的无视。这种事都不通报我,可想而知有多少干系重大的事瞒着我。
臭小子,我把你当人,你把我当空气?
……
诸葛乔忽然打了个寒颤,握着笔的手半天没动弹,毛笔从手里慢慢的滑了下来,“啪嗒”一声落在案上。
“你说什么?”
傅兴看着目瞪口呆的诸葛乔,莫名其妙。不就是魏风攻破了木兰塞吗?虽然有些意外,但这都是计划之中的事,有必要这么惊讶吗?
“魏校尉……攻破了木兰塞,现在已经赶到申仪身后待命,请求夹击申仪。”
“真的攻破了木兰塞?”诸葛乔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魏风只有四千人,而木兰塞的魏军有三千人,又是守塞,优势很明显,他怎么可能一举攻克?
“真的。要是都尉不信,我把斥候叫来,当面向都尉汇报?”
诸葛乔连连点头。傅兴无奈,让人把魏风派来的斥候叫来,当面向诸葛乔陈述作战经过。诸葛乔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在魏校尉帐下身任何职?”
“我叫陈祥,字星睿,原本是魏参军的亲卫。上庸分兵时,奉命协助魏校尉攻取木兰塞,接应都尉。”
诸葛乔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这些都是魏霸的安排。他突然有些不快起来。魏霸自行其事,不让魏风来和他汇合,反而绕行到木兰塞背后,那也就罢了,怎么他人去了房陵,还派人控制魏风?
听陈祥说完了魏风奇袭木兰塞,魏军狼狈而逃的经过之后,诸葛乔眉头紧锁,沉思半晌:“魏校尉长途奔袭,又与魏军苦战一场,现在还有余力作战吗?”
陈祥躬身道:“我军大胜一场,此刻士气正旺。洵口没有了援兵,人心惶惶,正是大好时机。再者,司马懿包围房陵已经半个月,魏参军只有千余人,只能做疑兵,如果都尉不及时支援,房陵必破。一旦司马懿获得了孟达积累的粮草、军资,他就能在房陵站稳脚跟,于我军非常不利。请都尉三思。”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诸葛乔挥挥手,示意陈祥出去。傅兴不太明白他的意思,站着没动。诸葛乔看了他一眼:“仲简,申仪心乱,很可能会有异动,你们前军要留神些,不要大意。”
傅兴明白了,暗自叹了一声,转身出帐。
诸葛乔随即和杨伟商议了一番。要不要和魏风夹击申仪,攻破洵口大营,有两个问题要考虑。一是能不能顺利攻克,一是攻克洵口后,应该不应该去支援房陵?求孟达不是目的,拖住司马懿才是目的。可是如果不救,孟达被司马懿攻克,那他们的目的也无法完成。
不救,孟达有可能败。救,万一孟达缓过这口气,反而成了蜀汉的肘腋之患,那怎么办?
诸葛乔拿不定主意,杨伟虽然能说会道,引经据典,涉及到这么敏感的问题,他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他是诸葛乔的亲信,他父亲杨仪是丞相身边的亲信,对他们父子之间的微妙感情是再清楚不过了。
诸葛乔不能有任何失误,他杨伟同样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请宗参军来商议吧?”杨伟提议道。他实在不敢替诸葛乔做这个决定。
诸葛乔无声的苦笑,点头同意。
宗预很快赶来了,一听说魏风已经攻破木兰塞,准备与诸葛乔夹击洵口,他诧异的扫了诸葛乔一眼。“都尉,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立刻动攻击,拿下洵口,驰援孟达。孟达占据东三县,只是隐患,不会立刻生变,还有时间来解决。如果司马懿攻克房陵,那我们来东三县的任务就是失败了。丞相还怎么兵陇右?”
诸葛乔愕然,半晌无语。
宗预又道:“攻破洵口大营,我军可直抵房陵城外,以后上庸、西城两县,皆是我有,孟达还能赶我走?如果现在迟疑不前,司马懿攻克房陵后,利用孟达积累的军资,反攻西城、上庸,我们抵挡得住吗?进攻,立刻进攻!”
诸葛乔看着声色俱厉的宗预,不敢再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开始攻击。
在此之前,宗预又出了一计,让人去劝降申仪。申家根基在上庸,现在孟达已经叛魏,申仪如果不降,就夹在蜀汉和孟达之间。孟达和申仪不和,迟早会起兵灭了申仪,而魏军却救援不及。此刻你如果投降,不仅可以保有你的利益,而且你和孟达还是同僚,有丞相府保你,他就算有什么不满,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攻击你。
申仪据守洵口大营,见蜀汉军从自己的背后冲出来,还押着一大堆魏军的俘虏,就知道木兰塞失守了,魏军已经败了。他不知道房陵的情况如何,但是他对司马懿没什么信心,生怕孟达胜了,自已会如宗预所说两面受敌,被孟达公报私仇。左思右想之下,干脆投降了。
申仪一降,魏风和诸葛乔合兵一处,立刻交出了自己代管的那些人。诸葛乔留下少量的人接收洵口大营和木兰塞,自己带着八千大军,裹胁着申仪的两千多人,一起向房陵赶去。
——————求推荐,求收藏!
6ao
第o97章 功亏一篑
孟达无力的扶着城墙,嗓子干得要冒烟。他低着头,翻着眼睛,看着远处山头上的那个飘浮在空中的汉字,露出无奈的苦笑。这个蓦然出现的援军曾经一度鼓起了士气,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真正的苦战。司马懿像是了疯,接连攻打了两天两夜,房陵几度告急,不得已之下,他只得派人升起双兔战旗向山头上求援。不知道是实在太远,对方看不清,还是对方不肯救,反正山头上除了那个汉字不分日夜的在空中飘荡之外,没有看到一个援兵。
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看不到援兵,城里的人再度陷入绝境,在司马懿不计代价的猛攻下,快要撑不住了。孟达已经感受到那种绝望的气氛下隐藏的危险暗流,他虽然不知道究竟来自于谁,但他能感觉得到。
他是几次背叛故主的人,又怎么会感觉不到部下即将背叛的危险味道?
然而对于这种还没有作的危险,他只能预先提防,却不能先下手为强。没有真凭实据就杀人,只会激起更多的恐惧,加自己的灭亡。
看着那个“汉”字,孟达嘴里苦。他相信,这是自己酿下的苦酒,只能由自己喝下。不管对面有没有真正的援军,他相信自己都看不到了。他自己做的事,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也不会奢望能瞒过诸葛亮。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他太清楚不过了。从建安十六年认识诸葛亮开始,到现在十八年,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远非常人可比。
所以他没有奢望真能回到蜀汉,正如诸葛亮也从来没有奢望他能够真正的回蜀汉一样,这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互相利用,本就是官场上的惯例。
不过,现在看起来他孟达要输了。司马懿来得太快,又不计代价的猛攻,不攻克房陵誓不罢休。他的部下人心不稳,援军又指望不上,除了决一死战,他只有坐以待毙。
他相信,司马懿不会再给他投降的机会。当初他投降曹魏,到洛阳拜见魏文帝曹丕时,司马懿就建议把他扣留在洛阳,而不是让他回到新城。现在魏文帝已经死了,夏侯尚也死了,司马懿又抓住了这个绝佳的借口,怎么可能不斩草除根。
老天,我命休矣。孟达看向巍峨的秦岭,忽然悲从中来。飘泊万里,我再也看不到家乡了。
……
魏军中军大帐,司马懿沉默的坐在案后,一手托着腮,死死的盯着跪在他面前的胡遵。胡遵奉命镇守木兰塞,不料一支蜀汉军队从他背后杀了出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一把火将木兰塞烧成灰烬。
木兰塞被攻破,胡遵的三千人只回来两百多,连胡遵本人都受了伤。那洵口的结果会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区别只在于是被打败还是被劝降,以申仪那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理,投降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换句话,蜀汉的援军很快就会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万人,看起来不多,可是司马懿自己清楚,经过这半个月的猛攻,他的损失也非常惊人。三万大军现在折损近一万,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更要命的是,他的粮草已经告罄了。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立刻撤军,饿着肚子回襄阳,虽说狼狈一点,还不至于崩溃。只是这样一来,他这一次就是彻底的惨败而归。之前击败诸葛瑾的战功将成为一个笑话。他面对的将是无数人或惋惜,或鄙视的目光。前者如陈群,或者如张郃。
另一条路:继续猛攻,在蜀汉援军到来之前攻克房陵。他知道孟达准备了很长时间,房陵的粮食很充足。只要他攻克房陵,不仅可以得到粮食的补充,还可以恢复士气,然后据城而守,击败蜀军只是意料之中的事。蜀军领兵的将军是诸葛乔,那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个办法风险很大,但是一旦成功,回报也非常丰厚。更重要的是,经过半个月的猛攻,房陵离破城只有一步之遥。两天两夜的攻击不仅击溃了房陵城里因为援军到来而激起的士气,而且破坏了房陵的城防,他相信,只要再咬牙攻击一天甚至半天,他就可能进入房陵城。
战,还是撤,这是盘旋在司马懿心头的两只乌鸦,聒噪得他心神不宁。
“胡将军,你先下去休息吧。”司马师见父亲沉默不语,知道他正在权衡利弊。他不想让胡遵等人现父亲的犹豫,立刻把他们赶了出去。胡遵一声也不敢吭,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子元,是战,还是撤?”
“战亦可,撤亦可。”司马师淡淡的说道:“要战,就不计后果,赌一把,胜负由天定。要撤,就立刻撤。纵有一时的蹉跎,只要父亲还活得好好的,还怕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司马懿瞥了司马师一眼,笑了。他知道司马师已经完全猜到了自己的心思,也考虑到了两种方案的后果,甚至猜到了接下来的一切。他很满意。在这种他都有些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司马师却能有这样的冷静和决断,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等夏侯尚的丧期过了,为父就替你迎娶夏侯徽。”
“一切全听父亲安排。”司马师想了想,又问道:“父亲,诸葛亮陈兵汉中已经将近一年,孟达选择在这个时候起兵,自然是替诸葛亮吸引我军的兵力。我们要不要通知朝廷,提醒夏侯懋小心?”
司马懿摇摇头:“曹子丹在洛阳呆得太久了,还是让他活动活动,回他的关中去吧。”
司马师正要再说,突然有人来报,吴军援兵已经到三十里之外,正在迅赶来。
司马懿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双拳握得紧紧的,眼睛瞪得溜圆。司马师也变了脸色,厉声吼道:“多少人?谁领的兵?”
“看战旗,应该是潘璋,人数大概在五千人左右。”
司马懿父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说道:“不可能!”
五千人攻破三千人防守的安桥塞,哪怕领兵的是东吴的悍将潘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司马懿愣了片刻,忽然明白了什么。“子元,我疏忽了。”
“是的,我们的确疏忽了。”司马师也反应过来了,苦笑一声:“一定是西山的那些蜀汉军赶到了安桥塞。如果没有他们从背后袭击,靳东流不会丢失安桥塞。”
司马懿长叹一声:“必然如此。不知道这人是谁,可是我敢断言,此人将来必然是我们的劲敌。”
司马师点点头:“不错,这人将来必是我们的劲敌。”他思索片刻,又道:“父亲,那现在就不用多考虑了,我们撤吧。”
“撤吧!”司马懿抚着胡须,摇了摇头:“天意,这真是天意。”
……
魏霸押着靳东流刚刚离开安桥塞不久,就接到了司马懿撤退,房陵之围已解的消息。他皱了皱眉,勒住了缰绳,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
诸葛亮的目的是要孟达拖住司马懿,绝不是简单的接应孟达。司马懿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撤军,对诸葛亮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更让他头疼的事,他还把潘璋引进了新城,是功是过,现在还很难说清楚。不过,可以想象的是,新城的形势更复杂了。有了吴军撑腰,孟达的底气更足,他不会轻易向诸葛亮低头,要保持半独立的地位更加容易。
他本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魏霸一边想着心思,一边对被缚着双手的靳东流说道:“你的恩主像个丧家之犬跑了,大概也没想得起来关心你一下。”
靳东流受了重伤,走不得路,所以难得的享受了一下级俘虏待遇,躺在担架上,被另外两个俘虏抬着走,就跟在魏霸的身边。这次袭击安桥塞,魏军没有任何防备,除了跑掉几个斥候之外,所有的人和东西都成了魏霸的战利品,仅是战马就有一百多匹。对于缺马的蜀汉来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魏霸心情好,对靳东流这个送礼的态度当然也不错。不仅给他坐担架的待遇,还有事没事和他扯两句。
靳东流面无表情,他已经习惯了被魏霸调侃了。他想了一会儿,说道:“既然不能取胜,迅撤出新城,保存力量,择机再来,这才是最明知的选择。我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不值得他挂在心上。如果他犹豫不决,那我会感到很失望。”
魏霸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
靳东流躺在担架上,将魏霸的表情看在眼里,嘴角一挑:“魏参军,要担心的倒是你。新城有吴军,你们要想吃掉孟达是不可能的。接下来,这里会牵扯你们更多的精力,你还是想想自己的麻烦吧。”
“我有什么麻烦?”魏霸嘿嘿一笑:“顺沔水而下易,逆水而上难。要想由新城反攻汉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说了,我就是个参军,马上就要回丞相府去安生日子,这里再麻烦,也麻烦不到我的头上。我抓了你这么一个将军,又得了这么多战马,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吧。”
靳东流紧紧的闭上了嘴巴。他现,要和魏霸斗嘴,自己可能永远没有赢的时候。——————ps:在同期的新书中,老庄的更新字数不敢说最多,也敢说名列前茅,为此还提前三天下了新书榜,足可见老庄的态度是诚恳的。老庄在此,依然很诚恳的向诸位表白:强推了,这是老庄上架前的最后一个推荐,求推荐,求收藏!让老庄能够体面而充满信心的上架,开始新的一个月的冲刺!总之一句话,你们让我写得嗨,我就能让你们看得嗨!
6ao
第1oo章 忍气吞声
事情展这一步,不仅孟达没有预料到,魏霸同样也没有预料到。他的本意只是想打倒潘璋,让他不要那么嚣张,同时打压一下孟达的气焰,在接下来的吴蜀之争中先占点上风。没想到那些武卒下手这么狠,居然一口气把潘璋的亲卫全给宰了。
如果孟达是诚心投降,那倒也罢了,所有的事都可以推到孟达头上。现在孟达把诸葛亮坑他的事都抖落出来了,显然不可能再投降,那这事儿怎么办?真和孟达换命?
魏霸的心里很乱。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如果预料到有这个情况,他根本不会进房陵城。
魏霸挠着眉心,苦笑道:“这么说,你是铁了心,不肯向我大汉投降了?”
孟达反问道:“你觉得呢?”
魏霸摇摇头:“孟将军,我跟你说实话吧,我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现在我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这事太复杂,已经出了我的能力。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了你们,然后向外闯,看能不能及时的闯出去。”
孟达的脸色顿时变得很精彩。
孟达把这件事告诉魏霸,也是变相的向魏霸施加压力,希望魏霸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判断能力,他才好说服魏霸,让魏霸跟着他的思路走。在他看来,魏霸再聪明,毕竟年轻,经验欠缺,处理这种涉及到多方利益的事情远非他能够办得到。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只猜到了一半,魏霸的确是没什么经验,可是他有一个让孟达无法接受的处理方法。
我先杀了你们,然后再往外冲,冲得出去算命大,冲不出去拉倒。至于吴蜀之间的那些烂事,我不管了。
魏霸可以不管不顾,把所有的后果都扔给诸葛亮,可是孟达不能。要是这么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孟达的命肯定是没了。
孟达连忙摆摆手:“你不要急,这件事,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还有办法?”魏霸将信将疑。
“当然有。”孟达看了潘璋一眼:“他们父子还没死吧?”
“应该没有,只是晕过去了。”
“那就好。”孟达暗自抹了一把冷汗。“现在只是一个误会,而且是潘璋先向你挑衅的,死伤也就是几个亲卫的事。我想吴王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和我大汉翻脸。当然了,有些意见是难免的,可是只要丞相派人去解说,这件事肯定能解决。”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能骗你吗?”孟达都快急哭了,他生怕魏霸坚持实施他自己的突围方案,不得不主动替魏霸出谋划策。唉,跟这种不要命的愣头青打交道真难啊。
“那你怎么办?”
孟达无奈的苦笑道:“我还能怎么办?只好重归大汉旗下,才有能力和吴魏对抗了。”
“那你和丞相……”
“兵不厌诈,我只好吃这个闷亏了。”孟达咬牙切齿的说道:“好在我孟达命大,没死在司马懿的手里,既然如此,便是天幸,还敢有什么奢望。”
魏霸打量着孟达,他从孟达看似豁达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恨意,将来和诸葛亮之间必然还有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那是诸葛亮的事了,我管不了那么多,眼下最重要的是我能脱险。相信以诸葛亮的腹黑,孟达这货迟早还是个死。
“既然如此,那就烦请孟将军安排一下吧。不过,你最好不要离我太远。”魏霸咧嘴一笑:“你也知道的,我现在很紧张。”
孟达无语。你紧张,我比你更紧张呢。
孟达随即让人叫来了医匠,查看潘璋父子的伤势。相对来说,潘璋看起来虽然很平静,其实伤得很重。他先是被魏霸一拳击中心窝,导致心跳紊乱,后被魏霸一膝砸在胸口,连结实的胸甲都瘪了一块,肋骨断了两根,好像扎破了左肺,一咳嗽就吐血。潘平看起来很惨,其实就是肩骨受了重伤,其他的倒没什么问题。
孟达软?br />shubao2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