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部分阅读

作品:汉献帝与曹操三女|作者:美眉歆|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2 20:13:46|下载:汉献帝与曹操三女TXT下载
  仆人们把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子,曹节又对卞太后道:“娘,我想把刘康喊来,让他认认你。”

  卞太后:“他已经认识我了。”

  曹节:“我让他正式认你是他的太姥姥,他是你的重外孙,你以后得保护他。”

  卞太后:“好吧。”

  曹节命秋兰去乾元宫让田珍把刘康领来,刘康到后,立即问候曹节道:“二奶奶好!”

  曹节指着卞太后道:“刘康,这是奶奶的亲娘,是你的太姥姥,快过来认认太姥姥。”

  凤飞太行(2)

  刘康给卞太后叩头道:“太姥姥好。”

  卞太后拉过刘康道:“刘康真乖,刘康你几岁了?”

  刘康:“我八岁了。”

  卞太后又问:“你想你爷爷吗?”

  刘康:“想。”

  卞太后:“你知道你爷爷在什么地方吗?”

  刘康:“知道,可是我没有去过。”

  卞太后:“不要紧的,过些天你奶奶身体好些了,就带你去看望你的爷爷。”

  刘康:“谢谢太姥姥。”

  卞太后:“入席吧。刘康,你愿意吃哪一样菜,太姥姥给你夹过去。”

  刘康:“都行,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这样的饭菜了。”

  席间,刘康忽然哭起来了。卞太后问:“刘康,你好好地吃着饭,怎么突然就哭起来了呢?”

  刘康:“我又想起了我爷爷,不知我爷爷还能不能吃上这样的饭菜?”

  卞太后:“好一个懂事的孝顺孩子,你不要哭,吃饭吧,明天太姥姥派人给你爷爷送去好吃的东西,你说好吗?”

  刘康:“谢谢。太姥姥真好。”

  这时,曹节向卞太后道:“娘,我想把汉帝赐给我的头饰上的那只金凤摘下来,给汉帝送到山阳,让他知道,我也会像那金凤一样飞到太行山去的,飞到他身边去的。”

  卞太后:“那该派谁去送呢?”

  曹节:“母亲可以太后的名义召见苗富,派他去,汉帝会最信任的。”

  卞太后:“行。”

  于是曹节命牛公公去颍阴向苗富传达了卞太后旨意,召他来许昌宫中。曹节包好“金凤”,托他去相府找老管家曹堂要匹快马,速去速回,苗富领命而去。

  苗富到了山阳,先到衙门中见到赵兴,赵兴领他到后堂见了山阳公刘协。赵兴道:“皇上,这就是为你给曹后传送血书的苗富,今天又有要事前来相见。”

  刘协:“谢谢你,恩人。”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苗富道。

  赵兴:“苗富,你是怎样把血书送给曹皇后的?”

  苗富:“我有个侄儿叫苗文,是一名皇宫卫士,我本想让他传送的,后来又怕他年轻人办事不牢靠,就又想起了相府总管曹堂。你们有所不知,曹堂在相府和尹夫人勾搭成奸,有一天正脱着光腚干那事情,被我偶然撞见,他说:‘老兄,你别把这事给我说出去,以后有用着小弟之处,你一说两个中,我决不说二话。’这事我听说得多了,见怪不怪,我没有给他声张。这次用着他了,我一说,他就满口答应了,亲自把那写着血字的绸子送进了宫中。”

  刘协问他道:“先生这次又为何事而来?”

  苗富:“我先请皇上看一件东西吧。”说着他从包裹中取出一只闪着金光的物件来,递给了刘协。

  “这是我当年赐给曹皇后头饰上的一只金凤。”刘协道,“不知这件宝物,为何会落到你的手中?”

  苗富:“是曹皇后特意让小民为皇上送来的。”

  刘协:“你怎么能进到许昌宫中去见到曹节呢?”

  苗富:“是卞太后派人召小民进宫的。”

  刘协:“金凤是曹节亲手给你的?”

  苗富:“是的,曹氏三女绝食,传遍颍川,上下惊动,卞太后、环夫人、李夫人,为救女儿性命到许昌宫来了。这几个月都在宫中各自照顾着自己的女儿,听说曹氏三女都闹着要来山阳呢。曹皇后亲自交代小民向皇上致意,她是一定要像这只金凤一样飞来太行山看你的。”

  刘协默默无语;把金凤放在心口,两行热泪从眼中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送妹

  曹节在母亲卞太后的精心照料下,脸色红润了,目光有神了,身体渐渐恢复过来,又有了昔日迷人的风采。

  曹节知道母亲是最疼爱她的。她心里想:既然母亲已经同意让自己去山阳寻找丈夫刘协,那就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必须借助母亲的力量,冲破哥哥曹丕设置的障碍,趁着母亲还在许昌宫中陪着自己,要尽快达到这个目的。

  凤飞太行(3)

  曹节向母亲卞太后道:“娘,我哥又封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还让他镇守许昌,你可以太后的名义召见他,让他派人送我去山阳吧。”

  卞太后:“没有你哥发话,他怎敢做主呢?”

  曹节:“你是皇太后,你的话连我哥皇上曹丕都得听,司马懿敢不听!真不行的话,你就说要回洛阳,要我同去,我到那里,要大闹金殿!”

  卞太后:“先召司马懿来,听他怎样回话再说吧。”

  曹节让牛公公去司马懿府中传卞太后旨意,召他进宫,司马懿来到许昌宫中,见了卞太后,叩头道:“微臣司马懿参见太后。”

  卞太后:“司马将军,曹节要去山阳,你派人送她去吧。”

  司马懿:“太后,您的命令让微臣为难了,魏帝已给微臣下有圣旨,让保护好他的三个妹妹,不准她们随便离开许昌皇宫。”

  卞太后:“我明天要离开这里,我要带曹节一同回洛阳。我带我的女儿走,你若不答应,我就只好让曹丕亲自来接啦!”

  司马懿觉得不好再抗拒,只得道:“微臣遵照太后旨意,派人护送就是了。”

  司马懿告辞走后,曹节命秋兰去请姐姐曹宪和妹妹曹华。两人一前一后相继到来,曹节向她们道:“姐姐、妹妹,我们本来是打算一同去山阳的,可是司马懿不许我们离开许昌皇宫,我们怎么能去呢?这必须让哥哥曹丕亲口答应我们的要求才行。我明天就去洛阳,我要去给哥哥曹丕大闹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曹宪:“妹妹去洛阳,还回不回许昌?”

  曹节:“如有可能,我就带着刘康直接去山阳了。”

  曹华:“那我也和你一块儿去洛阳吧。”

  曹节:“环夫人和李夫人都不同意你们去山阳,我看你们就暂时留在许昌宫中,我先去闯出一条路来,你们好走。”

  这时环夫人和李夫人也来了,环夫人道:“曹宪她要走了,我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去做针线活卖钱养活自己?”

  李夫人:“曹华若是走了,我就到街头卖艺,自己养活自己。环姐姐你不用愁,还可以去找曹宇嘛。”

  卞太后:“两位妹妹不要太伤感了,有我卞氏一碗饭吃,也要有妹妹们一碗饭吃,我不会让曹丕把事做绝。”

  曹节:“娘,你说得很对,以后就连柴嫔、杨嫱、牛公公、李公公他们也得很好安置,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

  曹宪和曹华同时道:“那我们就一块儿去洛阳吧。”

  曹节:“一块儿去也不很妥当,还是我先去吧,要是哥哥曹丕坚持不准我们去山阳,我就撞死在金殿上,随后你们就再也不要去求他了,自己一路讨饭往山阳去吧。”

  卞太后:“曹节走后,我还要再来看望你们的,要把你们母女也都安排好。我就先把曹节舍了,曹宪和曹华以后再说吧。”

  曹节随卞太后到洛阳后,先住在父亲曹操在世时的丞相行衙里。次日清早,她让秋兰照顾好刘康,自己乘坐行衙轿车往洛阳北宫去,正好魏帝曹丕已经在建始殿朝会群臣,卫士阻拦住曹节,不让她进入大殿。她就在殿外大吵大闹,司徒华歆亲自去看时,发现是曹节到来,扭头就又往里走。曹节大喊道:“华歆,你让我进去,我要见我哥哥曹丕。”

  华歆走到殿阶下对曹丕说:“陛下,你妹妹曹节来了,她一定是为去山阳而来闹事的。皇上千万不能答应她的要求,如果她们去了山阳,以后汉帝在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朝廷要采取果断措施,就不方便了。”

  这时,曹节已经跟了进来,门卫听她直呼曹丕之名,知道有些来历,就不敢硬行阻挡。她听华歆在向哥哥说话,立即道:“华歆,你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你怂恿我哥名为受禅,实为篡位,必欲置汉帝于死地而后快,你今当了司徒,捞到了好处,你不得好死!”

  曹丕立即命令百官退朝。

  华歆:“曹节,你现在已不是皇后,不得撒野,你辱骂本官,我也不与你计较,你若诋毁魏帝,罪不容赦,是要杀你头的!”

  凤飞太行(4)

  曹节:“你这个恶棍,你来杀我吧,我早就不想活了。”

  华歆一听,愣住了。曹丕只得自己亲自上阵说服妹妹:“曹节,你不要信口开河,混淆视听。我可以领你去繁昌城受禅台边,看两通受禅碑,一座碑书刻‘公卿将军上尊号表’,记载的是汉室的四十九位文武大臣联名写给我的信,也叫‘劝进表’,说明汉帝是受天意让位的,公卿将军们劝我接受汉帝的禅让。另一座碑书刻的是‘受禅表’,把汉帝禅位过程说得很清楚,汉室气数已尽,大魏当兴。汉帝下旨要把皇位禅让给我,我再三谦让,满朝文武都多次出来劝请,我才只好答应下来,在繁昌城高筑灵坛,举行了受禅大典。”

  曹节:“你弄这一套把戏,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以后照样有人比葫芦画瓢,用同样办法对付你或你的子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曹丕:“汉帝去山阳,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曹节:“骗人。”

  华歆:“野王、山阳、共城三个地方让刘协选择,他自己选择了山阳。”

  曹丕:“其实山阳是个好地方,北有太行山,南有黄河水,中间是肥沃的平原,河道纵横,翠竹成林,封汉帝为山阳公,那是他的福气。那确实是个富饶的地方。”

  曹节:“既然到那里能享福气,为什么不让我去享福呢?”

  华歆赶忙又接腔:“当然,那地方要是与许都和东京洛阳相比,还是显得有些荒凉的。你是魏帝的亲妹妹,陛下怎么好意思让你到那荒山野岭去呢?”

  曹节:“人的嘴都是肉长的,不是瓦瓮,打不碎,把东说成西,把黑说成白,都行。你们说山阳富饶也罢,说山阳荒凉也罢,反正我是要去山阳的,我早就说过,我要与刘协生则同床,死则同穴。”

  曹丕生气道:“好吧,你真要去山阳,为兄就成全你。你若到那里后悔了,为兄再派人去接你。”

  曹节:“好,我这就去向母亲辞行。”

  此时,卫士来报告说,杨彪从山阳回来了,在殿外求见。曹丕命令宣杨彪上殿。四个人用竹床把杨彪抬了进来。原来杨彪到山阳后,从马上摔了下来,腿部骨折,经刘协治疗,几个月后虽能下地活动,但不能行走,不敢骑马,是被抬回洛阳来的。

  曹丕:“光禄大夫,你完成了使命,朕感谢你。”

  杨彪:“不要再称我光禄大夫了,你看我这个样子,还能做官吗?”

  曹丕:“不然,还恢复你的太尉职务吧!”

  杨彪:“我曾任职汉朝的三公,正值世道衰乱,不能有尺寸的功益,如果再为魏臣,对于国家的选择,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曹丕:“公不必再辞让,朕赐给你延年杖和小桌几,谒请的时候,可以持杖而入,你还可以佩戴鹿皮的帽子。还要专门为你配备行马过门,遣派吏卒服务,以示优崇。”

  华歆:“杨公,陛下待你可以说是恩重如山啦,你去了一次山阳,虽然跌断了腿,得到的好处,可也真不算少呀。请你说一下山阳公刘协现在的情况吧。”

  杨彪:“汉帝不再绝食了,他要求让曹皇后去山阳,要带去他的孙子刘康。他想曹后都快想疯啦。”

  曹丕:“行。朕即派天使传旨给王业和李固,要他们在山阳做好迎接曹节的准备。朕将设御宴,为曹节妹妹送行。”

  可是,事情又出现了波折,曹丕接连闻报,太行山山洪暴发,济水、沁水、丹河、山阳河上的桥梁,都被冲垮,暂时无法通行。曹节开始以为是曹丕骗她,直到亲自询问了从山阳回来的使者,才相信是实情。

  等到沿途各河修好浮桥,曹丕就命弟弟曹林带兵护送妹妹曹节去山阳,他亲自送出上东门,兄妹依依惜别。

  桥会

  山阳公刘协时常拿出那只金凤在手中把玩着、观赏着,有时看着看着就发起呆来,眼前出现了幻觉:那只精致的金质凤凰,忽然变成了光彩照人的曹节的模样,和他耳鬓厮磨,百般亲昵,问短问长。他伸开手去拉她,那只金凤凰却掉到了地上。

  凤飞太行(5)

  随后的时日里,刘协想见到曹节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一开始,每天都要登上山阳城西边望京门的城楼上向西瞭望,后来干脆出城门,走过大石河上的五孔桥,来到对岸的承恩镇上去等候曹节的到来。

  这承恩镇与山阳城只有一河之隔,也在东西来往的官道上。传说原来叫恩州驿,周武王在孟津会见各路诸侯后,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商都朝歌时,来到了恩州驿西边的造甲店,驿城百姓赶到造甲店欢迎。

  武王为承谢驿城人的恩情,赐名“承恩镇”。镇上有竹货店、铁匠铺、怀药庄、典当行、粮食坊等,往来客商云集,和山阳城内一样热闹。这年,因为春夏无雨,旱灾严重。夏粮小麦歉收,有些农户颗粒无收,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因此这里的市场也就有些萧条。刘协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回城和王业、李固商议,免除山阳百姓这年夏季的田租,并上书朝廷,救济灾民。

  正在秋苗快要枯死的时候,天降了大雨。并且一连几次都是夜晚下雨白天晴,对秋庄稼生长十分有利。

  一天刘协又和赵兴走过大石河上石拱桥,来到承恩镇接曹节,又没有接住。当他们准备返回山阳城的时候,天忽然下起暴雨来,接着山洪也暴发了,从山上冲下了一些山民放牧的牛羊,有些牛羊角都被碰撞掉了,尸体漂流在河中,顷刻之间,大石河上的石拱桥也被洪水冲塌了,大石河的水面比平时宽出了好几丈,水又深又急,站在岸边上,就能听到水冲石头的滚动声,回城的道路被隔断了。

  赵兴:“皇上,今晚回不去了,我们就只好到客店住一夜吧?”

  这时刘协发现镇东头新开了一家“迎凤堂药店”,就对赵兴道:“咱先到这家药店避一避雨再想办法吧。”

  赵兴:“那就赶快去吧。”

  刘协:“到那里,你可千万别喊我皇上啦,招人耳目。”

  二人进了药店,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掌柜模样的人忙在柜台里站了起来,道:“欢迎先生光临,要抓什么药?”

  刘协:“看到掌柜新开药店,想进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怀药?”

  一个年轻的伙计:“我们这药店,各种草药倶全,四大怀药保证都是正宗地道货。”

  正在这时,又有人来买药了。

  一个年轻女人怀抱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子,小孩子号啕大哭着,年轻女人道:“我让孩子洗手,帮他撸一下袖子,只听他的手腕那里,‘咯嘣’响了一下,孩子就大哭起来,这该怎么办?”

  掌柜:“这里没有正骨医家,你还是快到别处去吧。”

  刘协:“让我来看看吧。”他一手捏住孩子的手腕,另一手拉住孩子小手捏了几下,孩子立即不哭了,没事了。

  年轻女人:“你是好医家,要多少钱吧?”

  刘协:“我不要钱。”

  这时又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妇女进来道:“掌柜哎,我家男人突然头痛头晕,耳朵嗡嗡叫,竖不起头来,腰膝酸软,连路也走不成了,你卖给点好药吧。”

  掌柜:“这得有医家开的方子才行啊。”

  中年妇女:“他现在不能出来该怎么办?”

  刘协听了:“我先给他开三服药吧,吃后头晕耳鸣能好,腰膝酸软也会减轻。”

  中年妇女:“那就多谢先生行好了。”

  刘协从掌柜那里接过纸笔,给她开了下列几样草药:怀地黄、山茱萸、怀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药店掌柜让伙计按方子所标重量抓了药,收了药钱,非常高兴,忙给刘协倒茶让座。

  这时又一位老妇人向刘协道:“请医家也给我看一看吧,我前些天受了凉,吃了几服药没有好,头里边一直像塞有什么东西一样,非常难受。”

  刘协给她把了脉,也开了几味草药。老太太取药付钱,连声感谢而去。接着又有一个年轻男子牙痛,“娘呀,大呀”喊叫着进来。刘协问掌柜可有针灸用品,掌柜递给了他,刘协在那人的虎口上,还有牙痛的那半边脸上都扎了针,那人立即止住了牙痛,笑着走了。

  凤飞太行(6)

  药店掌柜向刘协道:“我叫齐信,怀县人,新到这里开店,有幸巧遇神医,就请先生在我这店里坐堂治病吧,待遇从优。”

  刘协道:“我在这山阳城里住,不料石拱桥被冲坏,回不去了。今晚住宿恐怕还真得麻烦掌柜了,改日再来相谢。”

  齐掌柜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我们交个朋友,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

  刘协道:“免贵,姓刘。”

  齐掌柜道:“刘先生出手不凡,若能在此坐诊,一定能使小店生意兴隆。”

  刘协道:“好吧,我就在此干上三天,先试一试吧。”

  第二天,当地百姓就互相转告:“迎凤堂药店新来了一位神医,能医治百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承恩镇,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排成了长队。

  这时,李固将军骑着大马,带领数十名骑兵绕道找到这里。他看到赵兴在门外站着,就道:“赵公公,你把山阳公领什么地方去啦?”

  赵兴:“因河水阻隔,昨夜我和皇上就只好住在这里了。”

  李固命令随从牵过两匹马来,道:“赵公公,你和山阳公赶快骑马绕道回府,魏帝已下诏书,山阳公夫人曹节很快就来山阳。”

  赵兴:“你是说曹皇后很快要来山阳?”

  李固:“是的,山阳国相王业,亲赴洛阳前去迎接。”

  赵兴进去对刘协道:“皇上,你再不用日也盼,夜也盼了,曹皇后快来了。”

  这时,齐掌柜如梦初醒,才知道在此为老百姓看病的医家是汉帝刘协,忙上前跪下施礼:“小人有眼无珠,不知是皇上驾到,多有怠慢,还请恕罪。”

  刘协扶起齐信:“快快请起,我已不是皇上,只是山阳公而已。”

  赵兴:“皇上,李固将军来找你了,他说王业已经去洛阳接曹皇后,我们还是回山阳城吧。”

  刘协道:“没想到有这么多百姓来看病,我们怎么能立即离开呢?至少也得把有急病的人看完吧。”

  当老百姓知道在这里看病的,原是汉帝时,立即欢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固对着群众高喊:“这是山阳公,不能再呼万岁!你们散去吧,山阳公要回去了。”

  群众好像没有听到,还是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赵兴对大家道:“山阳公已经发话了,请大家互相关照,让有急病的人先看,慢性病人,以后再看,山阳公还要再来。”

  李固上前对刘协道:“山阳公,你不要再让末将为难了,赶快回城去吧,我派二十名骑兵护送你。我还得留在这里,给承恩镇的人说说修桥的事呢。”

  山阳公刘协:“现在汛期还没有过去,就先修一座吊桥吧。”

  李固:“不管修什么桥,也都需要资金呀!”

  齐掌柜:“我们捐银子!”

  有人喊:“我们出劳力!”

  有人喊:“我把家里的木料捐出来。”

  有人喊:“我们搜寻家里的废铁,打铁索,架铁索桥。”

  李固:“好,我找镇长、里长们商量一下,尽快在这大石河上修起桥来,山阳公好过来为大家看病,同时,我们还要在这里迎接山阳公夫人曹节到山阳城来。”

  有一位老人喊:“我们在这里修一座迎凤桥,迎接曹皇后!”

  没有过多少天,在大石河上就飞架起一座铁索吊桥。乡民们称之为“迎凤桥”。

  中秋节下午,曹节乘坐的追风轿车,来到了承恩镇。

  大路两边,河岸桥头都有卫兵守护,也有许多老百姓前来围观,都想一睹皇后风采,雀跃欢呼,人声鼎沸。

  曹节心里也非常激动,为即将见到刘协而兴奋不已。她暗自猜想着刘协这一年来会有什么变化,一定是瘦了许多吧。他见了自己和刘康,会怎样高兴呢?

  护送曹节来山阳的是被魏帝曹丕封为谯公的曹林,他顺路把姐姐曹节送来山阳,然后再回封地故乡去。王业去洛阳迎接山阳公夫人,同时,也接来了自己的夫人刘琰。

  凤飞太行(7)

  马拉轿车到了大石河桥头,吊桥上虽铺有木板,可是不便于行车,曹节拉着刘康从车上下来,刘康问道:“二奶奶,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曹节:“到了山阳城下了,你没看北边都是高山呀!那就是太行山吧。”

  刘康:“到了山阳,我爷爷怎么不来接咱们?”

  曹节:“会来的。”

  说话之间,桥东头果然走上几个人来,刘康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前边的正是他的爷爷刘协,后边还跟着几个人。那是赵兴和李固等人陪同刘协来迎接曹节的。

  刘康:“二奶奶,那不正是我爷爷嘛!”他说着就走上吊桥,向爷爷跑去。嘴里叫着:“爷爷,爷爷。”快跑到桥中间,突然跌倒了,急得刘协和曹节,都是大步流星,同时赶到刘康身边,各用双手拉住他的一只胳膊,把刘康扶了起来。刘康没有哭,而是弯起了双腿,在爷爷和奶奶中间打秋千,使得整个吊桥都晃动起来。

  山月

  夕阳无限美好,红似鲜血,圆如磨盘,大如伞盖。红日落山时,又出现了如火燃烧的晚霞,晚霞不断变换形状,似乎在红霞中呈现了一只金色的凤凰。

  刘协:“曹节,你看那晚霞中出现了一只金凤凰,好像在飞,正像你一样,飞到了太行,飞到了我的身边。”

  曹节:“我若真是那晚霞中的金凤凰,我就要让你骑在我的身上,然后,飞到那没有人间烦恼的地方。”

  刘协:“你来到了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使我忘却了一切烦恼。”

  曹节:“真的吗?我能给你带来欢乐?”

  刘协:“真的,我现在就很快乐。”

  刘康:“爷爷奶奶快乐了,要把我忘掉吗?”

  曹节:“不会的,我们最亲的还是你呀,刘康。”

  刘协和曹节拉着刘康在前边走着,其他人都跟在后边,走下了吊桥。

  山阳公刘协在府中设宴,为夫人接风洗尘,并招待曹林、王业、李固等人,表示谢意。

  席间,曹林:“山阳公,你虽不是皇上了,但仍然是我的姐夫,咱们是亲戚,我一有机会,就会来山阳看望你们的。”

  刘协:“谢谢。”

  曹节:“曹林,你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曹丕是我同父同母的哥哥,但我感到你比曹丕待我亲,你可要说话算话,不要忘掉姐姐。”

  曹林:“姐姐说到哪里了,我决不会忘了你,很有可能我还会接你回故乡谯县走娘家哩。”

  曹节:“曹林,以后你有了儿女,也一定要领他们来认一认我这个姑姑啊!”

  “会的。”曹林又端起酒杯道,“来,让我们大家为姐姐和姐夫在这中秋佳节团圆干杯!”

  大家一饮而尽。

  曹节:“李固,人家王业把夫人刘琰也接来了,回头你把夫人也接来吧,现在让我们为王业夫妇的团聚,也干一杯!”

  李固饮下一杯酒后,道:“是呀,你们都团聚了,我的妻子还在家里想着我呢。”

  刘协:“李固将军,你也把夫人接来吧。”

  李固:“好,我明天就走。”

  宴席散了,刘康要瞌睡了。赵兴把他领到安排好的房间,让秋兰照顾他睡觉。

  刘协同曹节回到住室,他对曹节道:“你一路辛苦,也早点休息吧。”

  “你着急什么,我还要赏月。”

  “去哪里赏月?”

  “到太行山上。”

  “哎哟,你太累了,还能登山?”

  “能,不累。”

  “天下共明月,在什么地方赏月都一样,何必要登山呢?”

  “不呀,我就要登山,我活了二十六岁,一直关在深宫大院,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心情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舒畅,我就是想上到太行山上,与你共赏圆月。”

  刘协拉着曹节,出城北门,向太行山走去。

  山阳城北门正对着太行山,因此就叫太行门。平时,一到傍晚就关闭了。中秋节这天,因去登山赏月的人很多,所以城门里外,都有兵士守卫,城门都敞开着。出门走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迎面的一座山头,比后面许多山峰都低一些,上面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人们称为赏月台,有曲折的石阶从下面一直通到上面。平时人们登上去,白天可以俯瞰整个山阳城的繁华景象。每到中秋节,这里便成了人们登高赏月的好地方。

  凤飞太行(8)

  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等到刘协和曹节登上太行山的赏月台时,一轮满月,已经悬在东南天际的半空,一会儿像黄金锣,一会儿变成白玉盘。

  两个人坐在一块山石上,曹节依偎在刘协的怀里,她向刘协道:“皇上,你看到了月宫中的嫦娥了吗?”

  刘协:“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我身边的这个嫦娥。哦,曹节,以后不要再喊我皇上啦,就喊我刘协吧。”

  “好吧,臣妾遵旨。以后我就喊你刘协。”曹节道,“你没有看到月宫中的嫦娥,我看到了,她在广寒宫中正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呢,就和我这一年在许昌宫中一样。自从你被迫离宫,我白天看着太阳,忧心如焚;晚上望着月亮,望断秋水。今天终于投入到你的怀抱里。我们再也不能分离。”

  “我是不愿同你分离的,只是怕你吃不了这里的苦哟。”

  “住山就不怕坡陡,来山阳就不怕吃苦。”

  “今天晚上,曹宪和曹华不知看到了这圆月没有?”

  “恐怕也是望眼欲穿吧。”

  “她们愿意来山阳吗?”

  “她们当然情愿来山阳,都想着你呗!只是环夫人和李夫人都不想让她们来,舍不得哪。”

  “那卞夫人就舍得下你吗?”

  “我娘明理,懂得我的心。”

  “你舍得老人家吗?”

  “俗话说,金凤凰,尾巴长,跟着男人忘了娘。为了找到你,我谁也顾不得了。”

  刘协亲着她,抚摸着她。谁知过了一会儿曹节竟然在刘协的怀中睡着了。直到赵兴把马拉轿车赶到山下,又上来找到身边,刘协才把她叫醒。

  赵兴:“皇后娘娘,快下山吧,夜里有寒气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修城伏虎(1)

  访僧

  清早,山阳公夫人曹节刚起来,王业的夫人刘琰就到府上来向她问安。见到曹节,刘琰行跪拜之礼道:“小女子刘琰特来向皇后请安,皇后万福!”

  曹节急忙扶起她:“王夫人快快平身,以后可再不要称我皇后,我是山阳公夫人,你是山阳国相的夫人,咱两个是平等的,你也不必来向我请安,咱两个人是同路到山阳来的,也算有缘分,你比我小一岁,以后就让我喊你妹妹吧。”

  刘琰:“我是一个独生女,能有你这么一个姐姐,那我真是高攀了,我作为妹妹,不是也得经常来给姐姐问安嘛!”

  曹节:“妹妹也是初来乍到,昨夜睡觉可好吗?”

  刘琰:“哎哟,别提了,一夜没睡安稳。”

  曹节:“我在路上来时就看出来了,王业和你感情很好,你给姐姐说句实话吧,是不是昨天夜里太亲热了。”

  刘琰:“可不是嘛,他夜里把我折腾得可不轻哩,临起床还又叫我陪了他一次。”

  曹节:“这是好事,妹妹若怀孕生孩子,姐姐我给你接生。”

  刘琰:“不瞒姐姐说,我心里就想要个孩子。”

  曹节:“我给你说个办法,你身上来后那十天半月时间,可要抓紧哟。”

  刘琰:“姐姐懂得这么多,为何你不快速要个孩子呢?”

  曹节:“我们有刘康一个孙子就行了。”

  这时,刘康正好睡起来了,他向曹节道:“二奶奶,你领我上山玩吧?”

  曹节:“可以呀。”

  刘琰:“姐姐,我就告辞了。”

  曹节:“妹妹,咱一块儿去吧,昨夜登山赏月,那儿本来可以俯瞰全城,但是夜不观景,看不清,正好白天咱们再去观赏一下吧。”

  刘琰:“好吧。”

  她们领着刘康到了太行门,守卫的兵士道:“辰时未过,不能开门,你们再等一等吧。”

  刘康:“太阳升起老高了,怎么城门还不开?”

  刘琰:“孩子想出去玩儿,你们早开一会儿门有什么关系?”

  守卫:“我说不行,就不行。时辰不到,我们谁也不敢开门。”

  一个猎人:“就这一座北门,又迟迟不开,太不方便了。”

  一个药农:“这规矩真该破一破了。”

  一个樵夫向她们道:“谁说也没有用,我领你们从西门出去吧。”

  曹节:“好吧。”

  刘琰:“这山阳城一共有几座城门,西门远不远?”

  老樵夫:“这山阳城的北门楼,正对着太行山,所以叫太行门;东边有两座城门,偏北的叫东阳门,偏南的叫通汴门,因为出城上大道可通汴梁城。南边城墙上的南门城楼四层,登到楼上可望到黄河,所以叫做黄河门。城西边也有两座门,偏北的叫西明门,偏南的叫望洛门,也叫望京门。可以西望洛阳。我们现在就绕到西明门上山去,不远。”

  刘康感到很奇怪,他就问道:“老爷爷,那为什么西门能开,北门不能开呢?”

  老樵夫:“这是多年来传下来的规矩,太行门前晌不过辰时不能开,后晌一到酉时就关闭。”

  刘琰:“为什么太行门关得那样早,开得这么迟?”

  老樵夫:“这里面有个传说,你们不像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

  曹节:“那就请老人家给我们讲一讲吧。”

  老樵夫:“传说这座山阳城,最早为战国时的魏文侯所建。他筑城的目的是为了北防燕、赵,西抗强秦,所以,从此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奇怪的事情是:国君派来的邑令和长官都干不长久,非死即病。后有个特别聪明的邑令,很会动脑筋,他被派到这里,上任之前,先派心腹之人来这里作了调查,并带来了一个风水先生。结果发现,太行山上有一座虎头峰,好像一只石虎,虎口正对着山阳城,山阳的谐音,是‘山羊’,山羊处在虎口之下,怎能不被吃掉呢?所以几任邑令都难干下去。这个邑令就按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城门下埋了一块大石头,叫垫牙石,老虎咬了这块石头,就折断了牙齿,所以山羊得以保全。这个到山阳任职的邑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山阳干了较长的时间。”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修城伏虎(2)

  刘康:“以后石虎又伤人没有?”

  老樵夫:“后来这里又来了一位邑令,以为埋了垫牙石,坐轿出入不便,就派人把垫牙石挖出来扔掉了,结果这个邑令又患了一场重病,险些丧命,很快离开了这里。接着又来了一个邑令,下令干脆把北门关死不开,后来遭到百姓反对,才规定下一条严格的开门关门制度,延续至今。”

  刘康:“现在还怕石虎吗?”

  老樵夫:“信不信,这是大人们的事情,你是小孩子,不用担心石虎把你吃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节和刘琰却不约而同都为自己的丈夫担起心来,都怕自己的丈夫受到石虎的意外伤害。

  曹节:“刘琰妹妹,你相信这个传说吗?”

  刘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不信吧,万一真正应验了,就会吃亏的。山阳公一来山阳,不是就大病一场嘛!”

  曹节:“那咱去藏梅寺请教一下智行禅师,他是一位高僧,看有何好的解决办法吧。”

  刘琰:“你认识大师?”

  曹节:“一说不就认识了。”

  曹节和刘琰去拜会智行禅师。大师看她们风度不凡,就向她们道:“二位女施主到来,使寒寺蓬荜生辉。敢问二位女施主为何事而来,贫僧自当效力。”

  曹节:“请问大师,这山上的石虎真能在夜里进山阳城伤害人吗?”

  智行大师:“叫贫僧说来,那是不会的。”

  刘琰:“那么为什么太行门还不敢正常开门呢?”

  智行大师:“请二位施主,只问与自身有关的事情吧。”

  二人齐道:“这事与我们有关,与我们的亲人有关。”

  智行大师:“我冒昧地猜一猜吧,你们莫非是山阳公夫人和山阳国相夫人吧?”

  二人:“是的,大师真有眼力。”

  智行大师:“我有个建议,请你们回去各自向自己的丈夫讲一讲,就是在太行门两边,各再开两道城门,分别命名为元、亨、利、贞门,百姓出入自由,客商来往方便,城门都有兵士把守,即使真有虎豹侵扰,也必然会被擒拿。”

  刘琰:“这样石虎就不会伤人吗?”

  智行大师:“人们四出擒虎,只怕石虎躲还来不及呢。”

  曹节:“山阳公也正有增开城门、方便百姓之意,正合大师之言,我们回去说说。”

  智行大师:“谢谢两位施主,欢迎常来。”

  曹节:“还有一事求教,只是不好启齿。”

  大师:“施主请讲。”

  曹节:“如果夫妻在一块儿时,男的很快就软下来,这该怎么办?”

  智行大师:“贫僧知道施主之意了,可以让丈夫服食枸杞子炖怀山药,就会好起来。当然,还得保持心情愉快和坚持锻炼身体。”

  曹节:“谢谢。”

  刘康在一边:“山药好吃,我也爱吃。”

  曹节:“好,回去买了山药,也让你吃。”

  曹节回府向山阳公刘协讲述老樵夫所说的故事,还有智行大师的建议。刘协道:“我同意增开城门,但一下子修筑四座城门,或许是八座城门,资金从何而来呢?”

  曹节:“大师说了四座,就不能少开;如有可能,南边也可再开四座。我要拿出私房钱,卖掉金银珠宝,所有贵重物品,都要换成钱,来修城门。”

  刘协:“我在许都把皇子四宫,命名为乾元宫、咸亨宫、吉利宫、万贞宫,现在还以元、亨、利、贞,命名四门,这好吗?”

  曹节:“城门修好,由你命名。”

  刘协让赵兴去把王业和李固请来商议。王业委派主簿章文负责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李固委派从事郎官王耐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刘协非常高兴,他提出来,希望在年底完成修门的主要工程。

  捐资

  山阳公夫人曹节捐出私房钱,增开城门。动工之后,此事轰动了整个山阳城。

  城中许多商家联合上书刘协和王业、李固,表示愿意捐资增开城门,修复残破城墙。百姓们也都纷纷自发参加修城劳动。

  修城伏虎(3)

  曹节向刘协道:“主公,我有个想法,可否把山阳城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