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死里逃生来到这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他们开始在集体农庄干活。没人欣赏他们所受的城市教育,只有他们的双手还有点用,尽管他们比较虚弱。那些几乎走不动的人就用他们从城里带来的东西换面包、土豆,或为孩子换牛奶。我们那儿的妇女都可怜这些来自列宁格勒的孩子们。
要是有人有奶牛,他们就会让这些逃难的孩子同他们自己的孩子坐在同一张饭桌旁,拿土豆、牛奶给他们吃。但也有人趁火打劫,聚敛不义之财。即使是城里人最后仅有的几件旧衣服,他们都尽可能在讨价还价中占大便宜。
若论贪婪,尼尔卡堪称冠军。她不是坐等城里人来跟她交换,哎呀,不。她要拿上篮子,里边装上鸡蛋、猪油和一瓶牛奶,走门串户去跟人交换。
“你们家住着狐狸吗?”她总这样问。“狐狸”是她用来称呼逃难的城里人的,因为她说他们是在列宁格勒自己的洞穴中被烟熏出来的,而且她也想让人知道她不在乎人们批评她贪婪。她总是到投宿者住的地方问他们:“想换东西吗?那好,让我看你都有什么。”
人家主动给她的东西她都不要。
“给我看看你所有的东西。我要挑一挑。”她看看,摸摸,然后再给价。她总是讨价还价,而那些人累困交加,不愿争吵,只要有这些食物,要什么都给她。
尼尔卡就这样不断进行掠夺,直到她家整个屋子都塞满了东西:时髦的高跟鞋、阿斯特拉罕外套、毡靴、毛衣领。她甚至还弄了一大堆帽子。我们庄的女人经常嘲弄她:“你用这些城市帽做什么呀,尼尔卡?你是不是打算为你的菜地做稻草人?”
尼尔卡通常回答说:“我打算在这些贱人身上发财致富,谁让他们不保卫他们的城市而逃跑呢?另外我也想过过列宁格勒的生活。所以这些帽子会派上用场的。”
这就是她的打算。
除了旧衣物,尼尔卡也用食品换现钱。就这样贪婪地盘剥那些可怜的城里人,简直是明火执仗地抢劫。而她却大言不惭地说:“我赚的钱足够贴满四壁,就像城里的房子一样。
我的钱足够花到我入土,剩下的也够我儿子用一辈子的。“
尼尔卡自家也住有投宿的人,一位年轻女人,带着个孩子,是个小女孩。她无依无靠,所以让尼尔卡剥夺得一干二净。他们说这个投宿的人是爱讲卫生的年轻姑娘,她清除了尼尔卡房间中的所有蟑螂、臭虫,唯独苍蝇幸存下来。于是有人送给尼尔卡一些浸过苍蝇药的纸条子。她把这些纸条放进盛水的盘子里,上面再放一点糖,苍蝇落上就死。但那个列宁格勒姑娘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中毒。一天,小女孩偶尔看到盘子里有糖,她把糖吃了,还把盘子舔了个干净。
不一会儿小孩就开始肚子疼。母亲匆忙找到尼尔卡说:“给我孩子点牛奶。她中毒了。”
但尼尔卡说:“先给钱。”
她立刻找出自己的箱子,把剩下的所有东西都倒了出来。
但尼尔卡早就知道她还有哪些破烂货,于是不屑一顾地说:“这儿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用所有这些东西换一缸子牛奶吧,不然你女儿就会死。”
她把一切都给了她,直到最后一只袜子。然后她给孩子喂了牛奶和水,这才算救了孩子的命。
那件事发生以后,庄里的女人说尼尔卡:“你做事这么绝是要遭报应的,人不惩罚你,老天爷也惩罚你。”
事情果真如此。
命运考验了尼尔卡好长时间。首先是通过她儿子。为了使儿子免于上前线,她花了许多钱行贿,说他儿子有玻但最后人家要的钱太多了,连她自己都觉得儿子值不了这么钱,所以就让他去了。这已是战争的最后的一年了。
“或许他会安然无恙。”她说:“而且他应该走趟德国,没准儿还能带回战利品来。”
他儿子根本就没到前线,火车在半路就被炸了。她伤心了一段时间,但这丝毫没能使她对别人仁慈些,她照样试图掠夺所见到的一切。她丈夫也没能从前线回来,对此,她处之泰然:“有这么多家产,不愁找不着男人,我还会有儿子的。”
后来币制改革打破了她的美梦。战后进行币制改革,所有的钱一夜之间全换了。尼尔卡大把的票子没来得及兑换,因为她没有把钱存在银行,而是藏在了无人能找到的地窖里。她的钱突然成了一堆废纸,这对她来说可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精神完全崩溃了。第二天,她一大早就走出家门,把皮毛大衣、套装挂到自家的苹果树上,把所有的鞋一字排开放在大门口,把内衣、丝袜搭在院墙上,然后进了屋。全村的人都来看热闹,“尼尔卡回心转意了?”
他们决定进屋去看看她怎么了。进得屋来,人们看到她正往墙上贴钱,一边贴还一边唱。这女人真的疯了。
尼尔卡看上去并不吓人,而且人们还是同情她,就像同情倒在墙脚下的醉汉、乡里的白痴一样。不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是怎么疯的。冬天、夏天她都还可以,可一到秋风扫落,收集树着点儿吧,舞刀弄棍的别闪了腰。”
那媳妇可不是个善茬儿,跟婆婆不依不饶。儿子拉了这个拉那个,也不知谁是谁非。媳妇打算把动刀子的事捅到民兵那里,她男人只好连哄带求,劝她可怜可怜老太太吧,她毕竟是自己的亲妈呀。打这以后,他妈再无事生非找碴儿打架时,他就站在媳妇这边。
过了些日子,媳妇怀了孩子。一天她身子不舒服,提前下班回家,躺在床上就睡了。也不知在这以前婆媳俩又闹了什么别扭,反正老太婆见儿媳睡熟后,操起斧子就朝她劈去。
不止砍了一下,她把人都剁成了碎块儿。这还不够,她还想治儿子一顿。儿子回来后,她谎称媳妇看病去了,还递给他一碗香喷喷的肉汤。等他喝完后她问:“你媳妇的味道香不香啊?”
等他明白过来自己吃的原来是媳妇的肉时,简直气炸了。
老太婆被抓了起来。我们都觉得给判得太轻了:“怎么不把她崩了呢。留这种恶婆子干什么?”
后来,有一天点名时不见“蚂蚱”。所有的犯人都排好队站在那儿,卫兵在营里四处搜寻。我们还以为她逃跑了呢。卫兵最后在开水房发现了她,用一根旧电线吊死了——幸亏她没有多少分量。这老婆子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可后来还是良心发现,心里开始感到不安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能相信。也算是老天有眼吧,总想报复别人的人最后自己也遭了报应。人应该宽容大度,不要斤斤计较。俗话说得好:怀恨在心的人会失去一只眼睛。
这没准儿跟白眼有点关系?忌恨和报复真能把人的眼睛变白的。
“我不想跟你争,吉娜,”爱玛说道,“听了你讲的,我们才知道了人类堕落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但从表面上看,还有什么能比报复仇人更解恨、更痛快呢?所以你那句俗语没有说完全,应该是:怀恨在心的人会失去一只眼,忘掉仇恨的人将失去两只眼。”
大家听了都宽慰地笑了。吉娜的故事太令人压抑了。
下面轮到娜塔莎讲,她先说:“我也不知你们二位谁说得对。我的眼睛还不至于变白,倒是变黑过。有人能把你气得两眼发黑,连心里都觉得发黑。不知别人怎么样,反正我一到这种时刻就很难把握自己。有时我会绞尽脑汁想办法报复那些惹我的人,可就是想不出好办法来,好像怎么报复都难解自己的心头之恨。等怒气消了之后又觉得后怕: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里值得去报复呢?好在我的怒气总是停留在意念阶段,所以还不至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我只好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位朋友的故事。她成功地报复了她的负心郎,自己也没惹出任何麻烦。”
故事之三
工程师娜塔莎讲述,说的是一个女人用打电话的方式来报复她的负心郎。
我有个朋友叫卓娅,她有个情人,但他们的关系并不好。
两人总是若即若离。卓娅比她的情人奥利戈年龄大,学历也高,这大概是他对她不满意的原因。他们多次中断来往,通常是因为奥利戈又找了新的女友。但他是个无聊的男人,新交的女友很快就会抛弃他,于是他又去找卓娅。这个傻丫头总是原谅他,每次都不会拒绝他。有时谈到结婚或生孩子的问题,奥利戈总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没房。后来他开始攒钱,打算买一间同人合住的房子。他要卓娅也攒些钱借给他。
他说:“我们会有自己的小屋,那样我们就能和睦相处了。”
自然,卓娅并不把房子看得那么重要,她不像奥利戈那样,认为非得有了房子才能认真考虑结婚。实际上她差不多已经是他的妻子了:她给他洗衣服、做饭,他生病时她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她真的爱他。这就是每当新的尝试失败后他总是又回来找她的原因。
一年过去了,他们用积攒的钱买了一间合居的房子。奥利戈搬了进去,他们开始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俩人用从朋友们那儿搜罗的一些破旧家具布置了他们的小屋。不过,两个人的想法不同,奥利戈总想把这间小屋弄成舒适的单身房间,以便带别的姑娘来玩,而卓娅则想它应该是她俩的家。只要关系稳定,表面上有个家庭生活的样子,她愿意不考虑结婚。
我常常笑她傻。如果奥利戈喜欢花儿,她就会从植物园偷来种在花盆里。她会编织,给他织了床罩、台布、椅罩,尽力来打扮这个小窝。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生活在一起,她妈妈还来过一次,见俩人的情况很正常,很合适,也就承认了他们的关系。卓娅是个打字员,她开始带些外活回家来做,一心想尽快把这个小家装备起来,弄得更舒服些。她没有自己的打字机——一个打字员的工资买不起这玩意儿——但奥利戈有一台,他在报社工作。于是,他俩轮流使用这台打字机,用赚的钱买了冰箱和收录机。
一天,夜里两点时响起了电话,我抓起听筒,说话的是卓娅,声音听起来疲惫不堪:“我可以去跟你一起过夜吗?奥利戈刚把我赶到街上来,我没办法去我母亲那儿。”
“当然可以。来吧,坐出租来。”
半小时后,卓娅来了,看上去已不成人样,几乎站都站不稳。“家里有伏特加吗?”
我拿出伏特加给她倒了一杯。为了不影响别人,我们去了厨房。她喝了酒,然后坐在那儿,一句话不说,双臂抱着肩,浑身颤抖着。
“哎呀,怎么回事?”
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她说:“再给我倒点酒,用大杯。”
咕咚咕咚喝完一大杯酒,又接着呆呆地坐了一会儿,她终于缓过点劲来:把头埋在桌子上,开始痛哭起来。谢天谢地,我想,事情总算有了转机。我把她揽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试图安慰她。“别在心里憋着,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卓娅这才说了她与奥利戈之间发生的事。
像通常一样,她先下班回家。做饭,打扮,然后等她心爱的人回家。当他回家时,卓娅马上注意到他好像有什么心事:他进门时没吻她,没立即坐下来吃饭,而是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自个儿吹着口哨,想着事情。过了一会,他对她说:“卓契卡。这几天我有许多事要做,要经常用打字机。你能不能去你妈那儿呆几天?”
“我去我妈那儿干什么?我的活已经干完了,打字机你就用吧。我可以想法干点别的事,比如洗衣服,我不会碍你的事。”
于是,他又心生一计:“瞧,亲爱的,我邀了几个朋友明晚来家聚会。我答应他们好长时间了。你在场会有些尴尬。”
“怎么会呢?我肯定不会是你不邀请的朋友吧?况且,你的朋友们都认识我,也都挺喜欢我,我也很想见他们。”
但奥利戈早就准备好了回答:“当着报社同事的面还是有些尴尬。我们还不是夫妻,要是人家看到我们同居会怎么想呢?所以我想咱俩今晚举行个家庭聚会,没别人。我专门买了瓶香槟,还买了点菜。”
卓娅不知再说什么好,只得去准备快餐。然后,他们拉开椅子,放上盘好听的音乐,开始坐下来共进晚餐。卓娅感觉不错,已经忘了刚才讨论的事。奥利戈则开始同她谈论起她原来的那几个男朋友。当初,他又找了几个女朋友,不理她了,而为了摆脱孤独和寂寞,她总得找人相伴啊,卓娅是个聪明姑娘,但遇到男人就犯傻。于是她把当初那事的经过又向他交待了一番,尽管他早就听腻了,而奥利戈借机盘问她,并假装吃醋,试图挑起争端。但卓娅很明智,及时转换了话题。她知道自己没有耐性,而奥利戈恰恰知道怎样利用这一点。
奥利戈等了一会儿,然后放下酒杯,把卓娅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