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1部分阅读

作品:官场春秋|作者:幻影笛踪|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1 04:45:03|下载:官场春秋TXT下载
  钦庋桓鱿兀绕湫枰銮拷羝雀邪。〉比晃颐切枰氖侨惹槎蚨u那樾鳎粽哦行虻墓ぷ鳌

  先由计委李主任汇报。关隐达优雅地喝着茶,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很庄严的事情。规划本是宏观而抽象的,而他此时的憧憬却是具体而真切的。他希望从此以后,黎南会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今后各届县委都能一以贯之,不再李书记一套张书记一套。

  计委李主任汇报完了,大家就开始讨论。政协主席刘志善先发表了意见。不料他话说得委婉,意思分明是否定这个发展规划。

  关隐达事先没有想到刘志善会这样。平时开会,通常是大家无关痛痒地说一通,然后书记拍一板,事情就定了。关隐达早就看出这种决策程序貌似民主和科学,其实还是一言堂。因为看上去到会的各位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似乎体现了充分的民主,然后最高决策者集中大家的意见,做出决定。一些决定全局的大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好像谁也说不出这决策过程的毛病。这是民主集中制啊!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会上决策的事情,事先大家并不一定都接触过,情况不清楚。到会的除了县级领导,就是各部门的头儿,大家不可能熟悉各行各业的工作。只是会上临时发个材料给你,你一时还没吃透材料,你却要发言了。有时会议准备得仓促,材料都不一定发一个。再说,人在官场混得久了,难免学会了看风向说话,多半顺着领导的决策意图发表意见,所谈的无非是毫无意义的附和。大家发起言来,总是谦虚地说,我谈点个人意见,不一定对。可你别太指望他们会谈什么个人意见。你听他们滔滔不绝,更感觉他们像是在卖弄口才。不发言是不行的,大家会说你胸无经纬。万一没有说的,不妨把别人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如果重复了别人的话又觉得不好意思呢?就补充说,这一点,我同意某某同志的意见。

  关隐达想克服这种决策的弊端。他想下决心组织一批有头脑有责任的专业人员,组成一个松散型的决策咨询班子,就一些大的决策问题预先进行研究。再就是规范会议制度,凡是须提交县委研究的重大事项,务必事先准备好有关文字材料,并提前发给有关人员。现在,他构想中的咨询班子还没来得及成立,但这个发展规划参考过北京专家的研究成果,他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为了不让大家到会时不得要领,他指示计委提前就将发展规划的讨论稿送给各位到会人员。他原想这一次会议将开得很成功,没想到刘志善发表了如此高见。有不同意见本是正常的,只是刘志善用心不良。弄得不好,大家的思维让刘志善的发言一引导,接下来的意见就一边倒,关隐达的宏图大略就告吹了。

  刘志善一说完,关隐达就微笑着说,刘主席的意见很好。大家继续发表意见。这个讨论稿早就发给大家了,大家是不是认真看了?说到这里,关隐达吸了口烟,有意停顿了一下。在座的便不由自主地拿起几案上的材料。他猜想只怕有个别人不一定看过了。他环视一下会场,又说,请各位充分发表意见。我建议,大家发言不要说套话,直接人题。也不用忌讳什么,说自己想说的话。只要是大家自己认真思考过的意见,哪怕有些偏颇,我想也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是说自己的话,不要几句套话就敷衍了。刚才刘主席的意见就让我很有启发。当然也不一定对这么一大本发展规划提出全面的意见,重点提一提自己最关心或者最熟悉的也行。各种意见都可以提。讨论嘛,就是为了把这个规划弄得完善一点。

  关隐达反复说要大家说自己的意见,用意就是让大家别受刘志善的影响。他相信在座各位这一点理解力还是有的。

  王永坦接着发言,说,这个规划讨论稿在形成过程中,我同关书记听过多次汇报,有些意见都提过了,这里就没有具体意见补充。说完这几句,他便重复一下关隐达刚才讲的意思,让大家畅所欲言。王永坦现在虽然仍是代理县长,但地委已预先任命他为县委副书记了,所以他说话的分量便不同了,无形当中替关隐达加重了一块砝码。大家便按关隐达预想的那样,建设性地讨论下去了。

  大家整整讨论了一天,会议原则同意了这个规划。关隐达在拍板时,说到工业问题,全场鸦雀无声。大家最关心的也就是工业问题。他说,同志们,我县经济工作中最薄弱的是国有工业,这是我县财政紧张最主要的原因。但凡事都是辩证的,正因为我们的国有企业份额小,在当前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的包袱也就相对小了些。但无工不富,这是人们喊了多年的一句老话,我们不办工业不行。问题是怎么办工业?

  说到这里,关隐达似乎把头也偏成了个问号。会议室更加静了,好像大家都在思考他的提问。稍停片刻,他接着说,我们在规划中专门讲到了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大力支持私营工业的发展。请同志们务必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组织实施。今后,我们政府原则上不再投资办国有企业,至少在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之前,我们不再重新办。我们黎南的情况是赚得起赔不起。明摆着国有企业办一个垮一个,我们何必要做蠢事呢?

  经委舒主任听了这话,不由得脸上发红。关隐达便朝他笑笑,暗示一种安抚。他当然知道,国有企业办不好,怎么怪得上经委主任?可有些人自己没本事做事,偏好在一边说鬼话,说什么经委主任不该安排个姓舒(输)的,而应找个姓赢(盈)的。只是我们黎南的姓氏,一舒二向三张四李,就是没有姓赢的。企业哪有不亏的?

  经委舒主任好像明白了关隐达的意思,也会意而笑。关隐达就接着说,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出来,担心个体私营经济多了,会产生一个阶级。我想就此多说几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善意的,却又是糊涂的。我说如果钱多了就是资产阶级的话,那么我巴不得我们县里六十万父老乡亲都成为资产阶级。怕只怕老天一时还不会这么开眼啊!

  大家哄地笑了起来,大概是觉得关隐达这句幽默话很有意思。他也笑笑,但马上脸色又严肃起来,说,中央早就说过,请大家不要再在姓“社”还是姓“资”上作无谓的争论,可有些同志的观念就是一时改变不了。为什么这个观念如此难以改变呢?有人说这是“左”的观念,我分析还是封建思想在作怪,说具体一点,就是封建正统观念在左右一些同志的思想。

  也许封建主义这几个字人们早不太听说了,会议室里就有了悄悄的议论。关隐达便喝几口茶,缄默一会儿。下面自然就静下来了。他便继续说,中国历史上,凡是经历重大社会变革,总有一些人抱残守缺。也许这种人主观上是善意的,客观上却是有害的。譬如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有些开明之士就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所谓以夷之长制夷之短。但那时就有了夷夏之辩,认为只有华夏大帝国才是正统的,总担心学了洋人就变成洋人了。回过头我们看现在,所谓资社之争,同一百多年前的夷夏之辩如出一辙,一脉相承。夷夏之辩早已成为历史笑柄,只是我们为这个笑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那么我们为何不以史为鉴,反而硬要为历史留下新的笑柄呢?

  说到“笑柄”二字,关隐达脸上也有了笑意。但他心里却在仔细把握自己的笑。他想这会儿脸上的笑应是善意的笑,征求意思的笑,而不是一种自命高明的嘲笑。他认为一位成熟的领导,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嘲笑下级。他回首四顾,感觉同志们的脸上都有了笑容在响应他了,才又说道,有些同志听了这些话也许感情上受不了。是啊,我作为共产党员,站在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讲话,为什么反而成了封建主义?同志们,我不强调我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理论问题我们可以再讨论,但现实问题就容不得我们再争来争去了。如果有些同志硬要问我,我们鼓励和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阶级?我不是理论家,无法从理论上说服大家。但我想,至少可以叫他们为生产阶级。他们在生产啊同志们!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啊同志们!

  关隐达正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却见国税局长老刘在会议室门口探头探脑。他猛然想起地区国税局姚局长来了,老刘今天请假没参加会议,专门陪他们地区的顶头上司。关隐达答应过老刘,同王永坦一道陪他们姚局长吃晚饭。

  让地区姚局长等着也不像话,关隐达便三两句说完了散会。

  老刘见关隐达和王永坦出来了,笑吟吟迎上来握手,连说对不起,让关书记和王县长会都开不安宁。关隐达笑道,百姓都说,财政爹,税务娘,得罪一家就断粮。我们不敢怠慢啊。

  王永坦也笑了起来,说,是啊,得罪不起啊。

  几个人说笑着下楼来,分坐两辆轿车去了黎南宾馆。

  在宾馆前下了车,关隐达远远地就见周述站在那里打手机。他有意装着没看见的样子,继续同王永坦说着话。周述却立即对着手机说了再见,笑笑呵呵地伸出双手朝关隐达他们迎了过来。关隐达就猛然抬头,说,哦哦,是周大记者!什么时候来的?周述便说,今天上午到的。这次是专门为贵县税务部门来打工的。关隐达也不停下来,头也不朝周述偏一下,只边走边说,哪里哪里。你周大记者都说打工了,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去?周述便一路跟着。真的是为贵县税务部门打工哩。你们县纳税大户陈大友的事迹很感人,税务部门要我写个专访。我采访了一个下午,内容还很丰富。

  关隐达一听是来采访陈大友的,心里自然不舒服了。这事是不是王永坦安排的呢?他心存疑惑,就故意目视前方,不去望王永坦,免得让王永坦以为他想到什么了。但他突然不说话了,气氛自然就不随便了。周述以为自己哪句话不得体,脸不由得红了。

  王永坦大概感觉到了什么,就问周述,是税务部门向你推荐的典型吧?关隐达一听这话,就明白王永坦看出他的心迹了,这是在有意洗刷自己。

  周述忙说,是的是的。你们国税局刘局长专门同我联系的,还派人写了个事迹材料给我参考。周述说罢,目光就在关隐达和王永坦的脸上睃来睃去。

  刚才老刘同别人打了几句招呼,稍后了几步。这会儿赶了上来,正好听见周述的话,忙说,是的是的。这事我们还没有向县委汇报。现在我们县里个体工商业者的税收是个问题,需要树立正面典型,促一促。陈大友最近一次性主动缴税八万八,这在我们县是从未有过的事。

  关隐达心想,县里谁都知道,几个月前他下令逮捕陈大友,人没抓成,陈大友老娘还天天在他家门口蹲着,弄得他很没有面子。这事老刘不会不知道。那么老刘还请周述来宣传陈大友,这就不太寻常。关隐达明白眼前这几个人此刻都在注意他的态度,就说,要坚持两手抓,正面的典型要宣传,反面的典型要打击。反面的成了正面的也可以宣传,正面的成了反面的同样要打击。这应该像对待任何人和事一样,功过分明。关隐达这话看似套话,其实透露的就是他的心迹。他知道陈大友的问题,不是主动缴个八万来块钱的税款就可以了事的。但现在不妨糊涂一下,让他们宣传他去。

  快到餐厅了,见周述还侧着身子跟在后边,关隐达就说;周述同我们一块吃饭吧。周述还未答话,老刘忙说,是的,我们是这么安排的,在一块儿吃。

  关隐达从宾馆回家,刚进屋,陶陶就说,吴姐回来了,我碰到她了。关隐达口上哦了声,不说什么,就去了阳台上。阳台上放有一张靠椅,他心里乱的时候,喜欢一个人躺在这里静一下。黎南的夏天很凉爽,不知不觉就到秋天了。关隐达穿着衬衫,感觉有些清冷,问陶陶要衣服。陶陶拿了件薄夹克给他披上,说,你去年这时候还穿衬衣哩。夫人只是随便说说,关隐达心里却很有感慨,不知是自己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还是今年的气候作怪。

  陶陶洗衣服去了,他独自吸烟。他本是戒了烟的,现在又吸上了。陶陶说过他几次没有用,也就不说了。他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阳台上很快就烟雾缭绕了。吴姐上访的事,总让他心里放不下。这女人把小孩托给了亲戚,自己跑省里跑北京去了。社会上关于她告状的传闻越来越多,说什么省里和中央的领导接见了她,在她的告状信上签了字。

  陶陶总是三天两头把外面的各种说法带回来。关隐达就说,你怎么也相信这些了?上面有没有批示,首先我这县委书记应知道。她男人怎么死的,她男人生前有多大的问题,早就定案了。这是铁案,她到处哭哭啼啼就可以翻案?关隐达口上说得硬邦,心里却不踏实。吴姐这么闹来闹去,总会闹些个什么名堂来的。宋秋山多次打电话来,要他找吴丽做做工作,说她这样纠缠下去,影响不好。宋秋山电话里的语气总是沉沉的,他听着便觉寒气嗖嗖。上回在地区开会,宋秋山又当面同他说过这事。其实宋秋山到底担心什么,关隐达心里很清楚。吴丽自从那天哭骂着离开黎南,一直没有回来过,他也没有机会找她谈话。

  陶陶过来晾衣服,挥手撩着浓浓的烟雾,皱起了眉头。这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又是那部保密电话,铃声尖利刺耳。关隐达现在几乎很怕听到这电话铃声了。

  果然又是宋秋山的电话,寒暄几句,就说起吴丽上访的事了。关隐达说,我总碰不上她,自从她出去以后,一直没有回来过。宋秋山说,我听说她回来了,你可以去找她谈谈。

  放下电话,关隐达满腹狐疑。他不明白宋秋山对吴丽的行踪怎么这样了解。宋秋山越是关注吴丽上访的事,关隐达心里就越是忐忑。

  陶陶晾好了衣服,他说,是不是一起去看看吴丽?陶陶说,是该去看看。

  吴丽脸色蜡黄,病恹恹地弯在沙发里,见了关隐达夫妇,眼泪水儿就滚下来了,说,谢谢您啊!关书记啊!您同我老向都是好人啊,我清楚啊!我老向死得这么突然,这么奇怪,话都没有给我留下一句,我想不通啊……

  女人拉着他两口子的手哭诉,他根本就插不进话。又不好马上走,他只好耐着性子听着。陶陶一会儿竟进入了角色,也陪着吴丽哭了起来。

  关隐达见这场面无法做工作,就趁吴丽抬手揩眼泪摔鼻涕的空隙,劝慰道,你好好休息,多加保重。我们改天再来看你。

  关隐达两口子回到家里,进屋不到一分钟,听到有人敲门。陶陶开了门,见进来的是笑嘻嘻的周述。关书记,我来拜访一下您,不打搅您吧?

  关隐达站起来握手相迎,说,你说哪里的话?我们之间从来都是很随便的嘛。

  是啊是啊,老朋友了!周述说。

  关隐达递上烟,陶陶上了茶。关隐达又叫夫人切西瓜。周述就摆手说,别太客气了。关隐达说,这是中秋瓜,难得吃上了。

  晚饭前在宾馆,关隐达对周述并不太客气。周述躬着腰跟在他背后说话,那镜头可以想见,而这周述当初同向在远总是勾肩搭背。都说现在领导总喜欢同三种人混在一起,就是老板、记者和警察。当然谁也没说领导不可以同这些人混在一起,他们又不是阶级敌人。只是中间的微妙之处谁心里都有数。向在远基本上属于这一类领导。关隐达就要有意做得与他不同。不过周述这样的人,你可以不同他打交道,但得罪他也没有必要。关隐达便在家里尽量热情一些。

  周述吃了一块西瓜,连说这瓜好。关隐达就说,好就多吃些。便又递给他一块。周述推让一下,就接了。吃完,周述说,关书记,您当书记两三个月了,我还没为您效劳过哩。

  关隐达明白周述的意思,便说,不用宣传我啊。再说,我在书记位置上屁股都没坐热,又有什么值得宣传的呢?

  可以宣传您的新思路、新举措嘛。周述说。

  关隐达执意不让他宣传自己,说,我们县委很感谢你过去一段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还希望你今后更多地支持。我个人意思是,请你多宣传普通人,特别是那些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平凡人,包括这次你采访的陈大友这样的人。

  听说陈大友,周述的目光就特别起来。关隐达就清到周述一定也知道他同陈大友之间的过节了。他便只当没有这回事,表情淡然,说,宣传好这样的典型,对加强税收征管是有好处的。

  可周述仍说,我准备同省电视台记者站的人一道,好好策划一下,搞一个有创意的新闻,好好宣传一下您。

  见这个话题老是收不了场,关隐达只得说,到时候看看吧。但我想要宣传就宣传我们县委、政府一班人,不要突出我个人。工作靠大家干啊。

  儿子通通已睡了一觉,揉着眼睛起来撒尿。小鬼迷迷糊糊摇摇晃晃,差点儿撞在墙上。关隐达忙起身扶着儿子上厕所。周述这才说,不早了,我走了。您休息。关隐达没空,回头笑笑,说声随便来玩。

  陶陶从房间出来,看看壁上的石英钟,已是十二点过了。这个周述,说个没完,也不看时间。

  关隐达笑笑,不说什么。他猜想周述可能早就到他家敲门了,他两口子在吴丽那里,儿子通通没有开门。他俩回来时,周述说不定就在外面哪个阴暗的角落躲着。不然没有那么巧,他俩刚一进屋,他马上就敲门了。说不定周述因为听说了有关陈大友的事,觉得应到这里来一下,免得关隐达对他有看法。

  周述这几年对你没有这么恭敬啊。已经睡下了,陶陶又说。

  关隐达说,周述这个人,你我早就熟悉,还不了解他?

  这时,关隐达猛然记起应给宋秋山口个电话,可时间已是十二点半了。心想还是明天再回吧。

  这天上午,关隐达坐车从外面回机关,快到大门口了,正好见吴丽提着一个大包,从里面出来,左右看了看,马上钻进了厂一辆黄包车里,往火车站方向去了。她在家只待了两天,看了看孩子。依这女人从前的身份,怎么也不会去坐黄包车。现在不得不屈尊了,便显得有些躲躲闪闪。黄包车同关隐达的小车挨身而过时,他瞟了一眼,只看见了吴丽的几个瘦瘦的指头。这只手把车帘紧紧地拉着,不让外面人看见她。关隐达不禁默默感叹起这女人来。一个柔弱而又坚强的女人!她非要为自己男人的死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但他心里清楚,她这么跑来跑去,最多只会给地委增加些工作上的麻烦,事情本身不会有结果的。

  这时车内静无声音,关隐达便猜想,前座上的秘书小顾可能也在想吴丽这事。小顾原是他当副书记时带的秘书,他比较满意。他当县长后,本想将小顾从政法委调到政府办来,仍旧跟他跑。但怕别人说话,这样对小顾也不好,就只好带了政府办的小张。他当了县委书记,就有很多年轻人来争着当他的秘书,他都没点头。县委办主任熊其烈明白他的意思,就从政法委调了小顾来。小张仍留下来跟王永坦跑。

  小顾,你等会儿打电话给财政局,叫朱琴到我这里来一下。关隐达说。

  好的。小顾答道。

  两人这么一叫一答,心里就再没吴丽的事了。关隐达今天要找朱琴好好谈一次。财政这么穷,他们局里竟背着县委新买了辆本田车!弄得群众意见天大!

  朱琴,他妈的……司机小马冷不防说了这么半句。小马早就看出了关书记对朱琴有看法,他又是个喜欢参政的司机,就说这么半句探探关书记的口风,好借机再参谋几句。关隐达知道小马就这个毛病,反正不在乎他,便只当没听见。

  关隐达在办公室坐下不一会儿,小顾跑来说,电话打了,朱局长马上就到。说完又递给他一个文件夹。他打开一看,是一叠群众信访件,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反映建委和国土系统干部作风的。因县房产公司实力不强,县城住房特别紧张,县里只好鼓励城镇居民自己建私房。可从建房审批到最后验收,都要经过建委和国土部门,拜不尽的菩萨过不尽的关。正常的手续群众并没有意见,恨就恨有些人是喂不饱的鸬鹚,嘴巴张得河马大。向在远还抓什么“公仆形象工程”,简直是笑话!

  小顾只把文件夹放在他桌上,没有多说,就回自己办公室去了。但关隐达明白小顾的想法,因为他有意把这封群众来信放在最上面。小顾并没有想干预领导决策的意思,只是时不时不露声色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尽自己秘书的参谋职责。这也是关隐达欣赏这年轻人的地方。

  一会儿朱琴来了,进门就满面春风。关隐达深知这女人就是凭这张笑脸,才使她成为黎南县政坛上的不倒翁。他想让这张笑脸从此永远失去迷人的效力。

  我们正在开着局党组会,听说关书记召见我,我马上休了会,赶快跑来了。朱琴说。

  关隐达似笑非笑的样子,有意钻她的空子,说,你跑来的?坐你的新本田来的吧!我还打断了你开党组会,不应该啊!

  朱琴听出了关书记话中的意味,脸上不自然起来。关隐达为她倒一杯茶,语气平和地说,朱琴同志,我坦率地告诉你,你这回买车是错误的。关于这事,我桌上的告状信有厚厚一叠!

  朱琴显得很受委屈,说,我买了一辆新车,有人就有意见了?我当了八年财政局长了,财政收入连年增长,怎么就不见有人写信给县委要求表扬我呢?

  关隐达严肃起来,说。朱琴同志,你这个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财政收入增加,财政局固然功不可没。但财政是整个经济的综合反映,财政收入增加了,只能说明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财政收入单靠人去收是收不来的啊!你这话真不应出自一位财政局长之口。

  听了这话,朱琴就来了女人脾气,说,我的素质不行,县委可以另外考虑我的安排。

  关隐达吸了几口烟,笑笑说,你这是意气话呢,还是真心话?他不等朱琴开口回答,又抢着说,是意气话呢,我只当你没说。是真心话呢,我可以告诉你,县委对干部的使用安排会经常有所考虑的,因为情况不断变化嘛。

  见关隐达暗示了底牌,朱琴就紧张了,态度软了下来。说,王县长找我谈话时,我汇报过,这买车的钱是问省财政要的,不是用县财政的钱。上面给我钱买车,我何乐而不为?

  关隐达说,你坐了新车,是乐了,但百姓不乐。百姓哪里知道你用的是什么钱?既然当了领导,事事就得注意政治影响。我调来不久听说一个笑话,说文革时有个县领导,做了件新衣不敢穿,他老婆没有办法,只好在这新衣上缝了个补丁。他这才穿上。当然这也太过分了。大家都当笑话说,但我觉得这位领导注意影响的精神还是可取的。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就太不注意影响了。古人尚且知道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财政的钱怎么用,最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是人民群众!财政收入不是靠我们坐在办公室,从天下掉来的,而是老百姓干出来的!

  关隐达语调高了起来,外面都听得见。有人从走廊经过,就脸作神秘状。里面的朱琴老老实实坐着听训,不敢顶嘴。关隐达也发现自己太激动了,就放缓一些,说,哪怕就是从上面要的钱,也不一定硬要用来买车。

  朱琴申辩道,这钱是省里戴帽的,专门给我们买车。省财政局的同志体恤我们用车条件不好。

  你们如果把这钱投到别的地方去,拿去扶贫,拿去盖所小学,未必上面就会追究?我就不相信!你在财政干了这么久,路子都通,如果真的为县里多争取一些上级财政的支持,你就是大功臣!关隐达说。

  朱琴从未见关书记像今天这样同她谈话,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只好承认错误。她说了一大段检讨话之后,说,这车我们财政局用的确不合适,我建议交给县委。

  关隐达嘿嘿一笑,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我找你谈话,就是想占用你的车?我告诉你,我在黎南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只坐我的北京213。但我告诉你,这车你也不能坐。

  那怎么处理这车?朱琴问。

  你先把车交给县委吧,我们再研究一下。关隐达说。

  谈话完了,朱琴拉开虚掩的门出去。她刚出门,一阵风将门重重地摔上了,响声很大。她吓了一跳,生怕关隐达误以为她还在闹情绪,有意摔门。迟疑一下,她又回头敲了关隐达的门,关隐达说,请进。她推开门,站在门口笑吟吟的,问,关书记,车就送过来吗?

  关隐达在看文件,没有马上抬头,只答道,不急在这一会儿吧。

  朱琴还站在门口,笑脸扮得很春意,张着口说,那……

  关隐达这下抬起头了,说,马上送过来也行啊。你下去同其烈同志衔接一下。

  确信关书记已注意她的笑脸了,她才放心地轻轻掩上门,下楼找熊其烈去了。

  关隐达将那封反映建委、国土部门有些干部索拿卡要的信批给纪检和监察,要求从严查办,抓几个坏典型处理一下。

  到中午了,关隐达下楼回家。见财政局已把那辆新本田车送来了,停在县委办门前的坪里,很多人围着看。那些人见了关隐达,就笑着点头。关隐达只当没看见那辆车,径直回家了。

  下午上班,关隐达找王永坦商量,这车怎么处理。王永坦建议让关隐达用这车,说全地区也只有你这个县委书记坐国产车了。关隐达笑着摇头,说,让我坐这车,就成笑话了。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建议,在职的领导都不要用这车,干脆把这车交给老干局,作为老同志用车。向老干局明确一条,不能作为他们局里的日常工作用车,只专供老同志坐。这样我想别人也没有话说了。

  王永坦说,也只好这样。

  秋寒日浓,不经意就到初冬了。黎南的这个初冬,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与往常不同的气氛。

  纪检和监察部门配合作了两个星期的调查,在建委和国土局各弄了三个影响最坏的干部,形成文字材料,报到县委。关隐达在上面签了个原则性意见:按有关党员和干部管理条例,从严处理!

  这时候,关隐达才进行他藏在心里很久的行动。他同王永坦商量好之后,在常委会上提出来,免掉了现任的财政局长、建委主任和国土局长。女人就是女人,朱琴跑到关隐达办公室哭了一回。

  这事在县里引起的震动很大。朱琴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手腕的人物,建委主任和国土局长的资格都很老,他们三人都被关隐达下了,其他的头头脑脑也就服帖了。

  就在大家紧张兮兮的时候,关隐达决定召开全体部、委、局负责人会议,再一次部署加强“公仆形象工程”建设。他心里对这个工程有看法,却又只能利用这个工程。搞政治往往就是这么令人啼笑皆非。不过他想把这项工作抓实一点,不搞花架子。在常委会上讨论这事时,他提出,不用存在专门的“公仆形象工程办公室”。抓干部作风,县委这边有组织部和纪检委,政府那边有人事局和监察局,职责很分明。如果再搞这样一个专门的“公仆形象工程办公室”,一方面机构重复了,一方面又削弱了职能部门的职权。

  昨天县委办通知,上午八点半准时开会,不得迟到。关隐达八点十五进会场,一问熊其烈,所有人都到齐了。

  关隐达往主席台上一坐,台下鸦雀无声。时间没到,关隐达就坐在上面慢慢悠悠地喝茶吸烟。坐在前面几排的局一级负责人都把目光投向他,等着与他的目光对接。一旦碰上关隐达的目光,他们就点头微笑。关隐达也就略加颔首,表示回礼。但关隐达在主席台上,目光多半不注视某一处,而是一片茫然。谁也不看,又似乎谁都在他的视线之内,他这眼神很像他的岳父陶凡。

  八点半一到,关隐达示意王永坦。王永坦又看看主持会议的彭副书记。彭副书记就宣布会议开始,先简要说明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又说,下面,请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永坦同志讲话,县委书记关隐达同志最后将作重要指示。

  王永坦讲话时,下面的秩序也相当好。向在远时代,没有这样好的会议纪律。称几个月前的黎南为向在远时代,这是关隐达内心的小幽默。他知道这幽默只能由他个人间在心里独自享受。万万不可同别人说的。

  王永坦讲完了,关隐达接着说。他没有形成材料,只是凭口讲。他说,刚才永坦同志讲的,是常委会议认真研究过的,是代表县委的,请大家认真贯彻。我再补充几句。我认为加强“公仆形象工程”建设,最重要的是三条:一是抓领导,二是抓制度,三是抓奖罚。先说抓领导,同志们,组织上要我这县委书记抓全盘,全盘是什么?我理解,全盘就是在座的各位同志!只要你们以身作则,当好了公仆,全盘工作就上去了。但是,仅仅只是你们自己兢兢业业是不够的,还必须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人说,黎南穷,当干部吃亏,工作不起劲。我说我们现在的确面临着困难,干部的收入也的确不高,工资还时常不能按时兑现。但是,仅仅只是埋怨解决不了问题,大家都应反思一下。黎南有进步,我们都有功劳;黎南有困难,我们都有责任。既然我们当了干部,就应有担当责任的勇气。我在这里宣布一条政策:愿意留在干部岗位上干的同志,就要好好地干,大家共渡难关,共创辉煌。不想干的,可以留职停薪,可以申请调走。反正机关干部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请同志们回去同大家说清楚,一个星期之内拿好主意。这是这次加强“公仆形象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工作。先过了这一关,才谈得上当不当公仆。不然,一切免谈!

  关隐达这次讲话并不长,只讲了四十多分钟。下面的人老老实实记笔记。个别没有带笔记本来的,坐在下面就左不是右不是。开会记笔记,在黎南也早已成为历史了。现在开会,领导讲话都是白纸黑字印好了的,用不着记什么。再说,领导讲的反正都是些“普通话”,记也没有多大意思。

  自此,黎南县的“公仆形象工程”建设实实在在开展起来了。用不着下面汇报,关隐达自己可以感受得出。他的案头,群众的检举信比以往明显地少了。

  不久,记者周述又来了。他晚上拜访了关隐达,说,我听有人议论,你在黎南的声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任县委书记。

  哪里哪里。关隐达只是这么笑笑,也不想多说什么。

  周述说,这次我专门约了电视台的记者一道来,想策划一个好新闻,好好宣传一下你。现在农村在大搞冬种,你押运肥料下乡,这是一个好新闻。

  关隐达听这话很倒胃口。既然是新闻,还用得着这么策划?就是这些记者,搞些假新闻,把舆论工具的形象都搞坏了。再怎么样也用不着县委书记亲自押着运肥车下乡呀?可周述摆出的架势是专门来为你捧场的,你不同意反倒不领情似的。但他真的不想成为他们假新闻中的蹩脚演员,就只好推出王永坦。周述见关隐达执意不肯,就只好去找王永坦。

  第二天上班不久,就有一辆卡车开进机关里。卡车货斗罩了篷布,看不出里面装没装货。王永坦同司机握了下手,就爬上卡车。电视台的记者便录了像。录好了像,王永坦便下来,坐进自己的小车里,往他的联系点大坝乡上水村开去。采访车紧随其后,卡车便跟在采访车背后,供随时拍摄。

  其实这时车上还没有装上化肥。生产物资公司的化肥仓库在城东,而王永坦的联系点得从城西走。当领导的太忙,去城东装化肥耽误时间。他的秘书小张就同大坝乡书记吴开明挂了电话,说明意思。乡政府正好有一车肥料,应分到各村的,现在还没有分下去。小张同吴开明一商量,暂时借用一下这一车肥料。吴开明也乐得这样,一来这是县长要的,二来乡里可以多得一车肥料。小张最后交代,我们马上就到。请你安排好上肥的人员,同时派人通知上水村,组织村民迎车。

  运肥车快到上水村了,王永坦又上了卡车。采访车就拍摄了王永坦坐在驾驶室里的特写镜头。

  远远就见很多村民站在村口,那表情就像看西洋景。

  在村委会屋前,车停了下来。王永坦开了车门,微笑着下了车。吴开明刚才本是搭坐王永坦小车同时来的,这会儿却像刚见面似的,同村支部书记一道上前握手。又上来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握着王永坦的手,说感谢政府,感谢政府!王永坦就说,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你老人家健旺啊!可这老人家耳朵好像不太好,听不见王永坦的话,仍只顾说感谢政府,拉着他的手不肯放。可能村干部事先只附在她耳边教了这么一句话。

  吴开明见记者拍摄完了,就上前拉开了老太太。

  村支书请各位领导进去喝茶。王永坦说,这次就不坐了,下次再坐吧。还有急事要处理,得马上赶回去。村支书就很感激,说王县长这么忙,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送肥进村,太感谢了。

  王永坦交代吴开明,请你帮助他们分一下肥料,我就先走一步了。王永坦上了车,车的后灯女人撒娇似的眨了眨,车子在凹凸不平的村道上蹦几下,扬起了滚滚尘土。吴开明他们却还在后面对着尘土招手。

  第二天,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就播了这条新闻:县长送肥到田头,党的温暖进农家。关隐达在家看新闻,见王永坦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在农民面前和蔼可亲。记者拍摄了那位老太太的脸部特写,老人家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乐开了花。新闻说,王县长握着老人家的手问寒问暖,问她今年冬种还缺什么。老人家只是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各级领导!老人家笑了,她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一种丰收的喜悦!关隐达禁不住笑了笑,陶陶望了他一眼,他就说,这个周述!

  第三天,省里日报登出了周述采写的同题新闻。关隐达是在一楼县委办值班室随手翻到这张报纸的。他本不想看,但既然翻到了,又有干部在旁,就只好很关心的样子,测览了一遍。可当他放下报纸时,却隐隐瞟见这则报道被人用指甲划了一个大叉。他只当没看见,径自上楼去了。心想群众的眼睛到底是雪亮的。当领导的做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最多不明着说你罢了。

  关隐达政声日隆,宋秋山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宋秋山专门打电话把关隐达叫了去,同他谈了一个晚上。宋秋山狠狠地吸着烟,说,向在远的老婆三天两头跑省里,上北京,搅得上上下下有关领导不得安宁。上头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对我们地委这个班子采取组织措施。估计我和陆义都得调走。唉,都怪向在远,他怎么这么不经事,叫陆义一顿骂,就吓死了呢?还有他老婆,那个蛮劲,上面领导谁见了都头痛。要不是出了人命案,我就非得让组织上查个水落石出不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