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李和进和菊花还有李想,在九十年代初期,回到果园场二队,看望了队里的领导和工人。队长已经是满头白发,见到和进夫妻依然是那样恩爱,他心里很开心,队长的腰已经有点驼了,但依然是那样乐观、健康。他的孩子也长大成人,在麻城市里工作。
望着已经变化的生产队,和进感慨万千,他走在机耕路上,寻觅着当年他的影迹。是汗水、是泪水、是热血、是悲是欢,此刻都在和进的内心里上演。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1)
八零年,一场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果园场。全场上下都被这场春风给惊醒,整日的开会,贯彻文件精神,分组讨论,制定承包方案。
一开春,各生产队都在忙碌着,按照场部的要求,先要将各对所有果树,逐一点数,登记造册,再按照树的多少,结合队里工人的人数,再平均分配给工人,不能平均分配的,就多分一点空地给他,少交些承包款。
由于是第一次将国有果树和土地承包给私人,场部也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行,整个承包方案在苹果树开花时,才完全确定。各家都分到属于自己家的果树,整个劳动场面相当火热。有的全家出动,有年老的长者,还有些是自己家的亲戚也纷纷来帮忙。劳动的场面是在吃大锅饭时难以见到的,各家的劳动进度也非常快,效益很高。天黑得不见五指,果园里依然有人在地里忙碌着,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每当天刚刚蒙蒙亮,果园里就有工人在忙碌,谁也不甘落后。经过工人们的辛苦劳作,果园管理得很好。县农业局、场部领导来视察,评价均很高。大家一致都说,还是承包到人,果园才管理得好,工人的干劲也足。
果树的收成分大年和小年,就是隔一年就会丰收。第一次承包给工人就遇上大年,果树上开的花,是一簇簇的,满枝头都是。只要不刮风,不下大雨,今年的收成已经明摆着,所以工人们的劲头每天都不减。
转眼到了五月底,果子已经挂满枝头。为了防止人去偷,每家就准备搭果棚,果棚跟吃大锅饭时期的果棚不一样。每一家都在自己家的承包园里,选择一个最佳的位置,搭建果棚,搬来了床铺,搬来餐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在果园里安家,一致到果子全部收完为止。果园里的整个气氛相当热闹,相互之间也更加团结,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看好果子,希望有一个好收成。大家的生活也会更好的改善,也从此要改变贫穷的现状。
六月中,果子开始上市,每家自己就守在自己的果园里,等水果贩子来进果子去卖。以前工人们没有经历过由自己来经营果子的买卖,第一次由自己当家作主来经营,一来是很自豪,二来是自己可以直接收钱。每一天果园里都热闹非凡,工人们真正的斤斤计较,和水果贩子争争吵吵,文钱必争。
队长也和工人们一样也分到了一片果园,他以往是领导大家劳动,而实际管理果园他的经验还不足,什么时候打药,打什么药,什么虫子在什么时候出现,他都不知道。但队里的工人还是视他为队长,和他仔细讲解,还帮他家打药,捉虫。这让队长心里很难受,他没有想到整个国家变得这么快,什么阶级、什么派别等等,现在说起来似乎有点搞笑,大家在施展自己各自的能力,还谁会想这些问题。队长看看队里的所有人,无论以前是批斗的对象,还是文革的红人,个个都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果园,对以前的事,似乎都已经遗忘,似乎像是没有发生一样。队长从内心里深深地感到,整个果园场确实变了,整个国家确实变了。你不相信还不行,因为这股春风来得很猛烈,任何人或任何物,都抵挡不住。
这股春风,让队长明白,无论以前你是什么类型的人物,你有多大本事,现在实行承包责任制,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有本事将果园管理好,收入多才是本事,才有能耐。队长自认不如队里其他的工人,他内心很羞愧,他走在他们面前,总是不自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队里的工人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的思想很简单,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指望自己管理的果园收成好,那才是本事。没有谁在嘴里明着说,谁强谁差,但暗地里却在比着。同样的果子你的价格卖得比别家的低,大到夫妻会打架,小到夫妻会吵架。女人多半会骂自己的男人没有用之类的话,男人们选择的是沉默不语,或是走到其他家的果棚里坐坐,聊聊天。女人在果子的买卖中,占据的角色很大,买卖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女人的一句话。来买果子的水果贩子,是既买,又拿,女人们的眼睛是绝不会放过的,哪怕拿一个,她们都要算钱,或是拿出来。也改变了吃大锅饭时,买一半送一半的方式。全因这些水果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保证。
由于今年的水果丰收,销售问题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来买的人有限。看着满枝头的水果,队里的工人个个焦急万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果子一天一天的成熟,光是掉在地上的就是一篮一篮的,工人们看着烂掉的果子,个个都很心疼。于是都找到队长,希望场部能帮助解决。
场部的罐头厂,先前只是做梨子罐头,而且只限于“康德梨”做罐头,但现在根据果子的收成和销售情况,不得不试验其他品种的水果来加工做罐头。工人们得知场部在着手解决果子的销售情况,个个脸上又呈现出喜悦的笑容。
场部又派人到县外贸公司联系,希望外贸公司能将水果销往国外。外贸公司的领导听取场部来人的介绍,也很感兴趣。随即电话联系省外贸总公司,向他们说明了本地水果收成情况,希望能找些销路。省总公司也满口答应愿尽力帮助,但告知这件事是有一个过程的,希望还是要多想些销售途径,免得误了销售期。
这件事让场部领导确实头痛,水果的成长那是不等人的,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如果头一年,就产生销售的问题,将大大影响工人们的情绪,来年的承包将很难落实。与中央传达的精神将背道而驰,上面的主管部门追究下来,场部领导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责任的。场长说虽然果树都分到个人,场部本来不再负责销售问题的,但现在看来,还得惯用以前的模式,走大锅饭时的形式,集体组织出去卖,卖一个是一个,减少一点损失。
于是,在镇区、在街道、在农村,都有果园工人的叫卖声。有的用拖拉机运,有的用板车运,有的用独轮车推着,总之能用上的全部用上。目的只有一个,今天推出去的一定要卖完,拉回去,就一分钱不值。有些村庄农民没有现金买,就提出用稻谷和鸡蛋换,工人们觉得这些东西反正也用得上,换就换吧,只要能将水果卖出去就可以。
场长对工人们这种随机应变的做法很赞成,并号召全场的生产队要积极推广这种做法,争取将树上的果子全部卖掉,一个不剩。
经过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各级部门的帮助,在八月底时,果园的水果基本都销售出去。迟熟的品种,场长说,干脆不再卖,到成熟时再下果,直接进果洞保存,在春节时再拿出来卖,绝对可以卖个好价钱。工人们觉得场长不愧是场长,确实有远见,个个都愿遵照场长的安排行事。
中秋节一过,果园里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家家户户就开始盘点热季水果的收入,短短三个月,基本上每家都收入几千元,比以前拿工资的收入翻了几百倍,工人们的喜悦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于是,各家开始规划自己的家庭,给家里添置一些家具,最为变化大的是,每一家都买了一台黑白“红梅”电视机。一下子将广电站的电视都买完了,人们都暗暗称赞,果园的工人都富了。上街不再走路上街,而是骑着自行车上街,全是清一色的“永久”牌自行车,穿着也开始讲究起来。一时间整个宋埠镇的供销社来买大宗物品的全是果园场的工人,只要见到是果园的工人来,售货员们都很举动地站起来,迎接着他们来购物,当工人们买到自己想购的物品离开时,又是弯腰,又是慢走的招呼着。这是果园自建场以来,工人最感到有地位的的时刻。
电也有了,不再停电,也不再是过节才有电,而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全有电。周围农村无不羡慕,果园实行的承包责任制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既响应了中央的精神,又让果园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从贫穷到富裕,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2)
生活得到了保障,来果园的人比吃大锅饭时多了很多,都想和果园人攀亲戚,哪怕沾一点光也好。队里有几个没有走的知青,一直是单身汉,来向他们说亲的络绎不绝,一下子成了紧俏“商品”,也让单身汉们乐得合不上嘴,个个左挑右选,像是要选出一个绝代佳人似的。
王明,是选择留在果园的一个知青。为什么留下来?他父母都已经双亡,家里没有什么亲人,自己不愿回到陌生的城市,果园里的一切对他太有感情,和场里的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比亲人还亲人,走当然是舍不得。谁又能忘记养育过的地方呢?
王明是知青中最有学问的青年人,他来果园二队,就一直没有丢过书本,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着,有人在他身边走过,他也全然不知,似乎进入到书的世界里。队里的工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喜欢看书?他说他父亲在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什么时候,书永远是你的良师益友!”他深深地记住这句话。王明在极度沉闷的年代,书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帮助他度过了每一天,他也从书里学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
队长常喜欢叫他秀才,凡是队里要开会或是写队里的年终总结,队长总是让他执笔,写完后,再念给队长听。队长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听王明写的报告之类的文章后,总是称赞不已,还在场部到处宣扬王明。整个场里基本上都知道“秀才”王明。
而王明已经是三十好几的男人,也没有找一个女人,一直是独自一个人生活。前几年,因为身份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女人敢靠近他,都躲得远远地,像躲避瘟疫一样。王明每天出工收工,也没有和更多的人接触,完全在自己的思想领域里生活着。现在时代变了,没有人再过问他们的身份问题,各自忙碌自己的生活,对待人的不再是批斗,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都是从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什么样的事没有经历过呢?人最基本的善良都呈现出来。
队里也分了一片果园给王明,大大小小的果树有三十多颗,而且正值壮年,正是果树结果的好时段。王明起早摸黑,总是忙碌不停,但他的习惯依然是口袋里塞一本书,再忙再累,也忘不了看书。队长经常来看望他,看看他的果园,看他依然是老样子就说:
“秀才,不能光看书,现在不像从前,现在是自己做自己得,你不做,就没有收入,你这个大秀才吃什么呀?”
“我的事都做了,看书也是休息。”
“你这秀才的道理就是多,我说不过你。秀才,你也不小啦,也该找个女人过日子,生活上也有个照应。冬天也有个人给你暖暖被子,你看你的样子,衣服脏不拉叽的,哪像一个年青人,我叫你大嫂替你找一个,行吗?”
“我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谢谢你的好意!”
“也该考虑了,别的知青都走的走,结婚的结婚,唯独你连考虑都不考虑,少见,少见。”
“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似乎还没有这种意识。”
“没有意识,你是不是男人,哪有男人不想女人的事?”
“我正常得很,只是我想考大学,国家刚刚恢复高考,我想去试试。”
“你有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生活,能考取是好事,要是考不起,你还不是要生活,你说是吗?”
“道理是这样,如果能考取,我的生活也会发生变化。”
“怎么变,你现在是果园场的正式职工,考取也要场部支持你,不给你开证明,你能去上大学吗?”
“你的意思,是一定要我安家在果园。”
“对,先要考虑现在的生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那我还得想一想,再说。”
“你今年的收成这么样?”
“还可以,总共卖了三千多块钱,除处肥料和农药,还收入二千多一点。比起往年不知强了多少倍。”
“秀才呀,附近农村有很多好的女孩,你还是挑一个吧,就是文化没有你高,但是持家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队长,你看你,又说到这个问题,我考虑还不行。”
“好,你考虑吧,有相中的和我说说,我帮你参考参考。”
“好的,到时再说吧。”
“你忙吧,秀才,我要去别的地方看看。”
“那队长你慢走!”
队长走后,王明也仔细想了想自己的事,队长说的也有道理,如果一直不考虑这个问题,队里的人以为我有问题,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如果真有自己看中的女人,就选择一个吧。以前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王明一点感觉也没有,今天被队长七说八说,把自己的心说动了。想到女人,王明隐隐感到浑身一阵燥热。看看自己的生活,的确一团遭,也应该有个女人来帮自己料理下。找什么样的女人呢?是农村户口还是在场里找个吃商品粮的,这也让王明为难,自己孤身一人,谈条件,自己根本就不能谈,找个农村户口的,以后的问题更多。场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半边户,日子过得相当的紧,日后子女上学,就业是件头痛的事。王明不得不考虑得远一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3)
自队长和王明谈了关于找女人的事以后,王明似乎一夜之间变了很多,最大的变化是很干净。王明其实长得不是很难看,他明朗,也是个可爱、讨人喜欢的青年。
每天出门,他似乎很爱打扮,喜欢照镜子,镜子不是很大,就挂在门边,只要一出门,就会照到王明。站在镜子前,王明总是左照照右照照,有时也不由自主地走到门边,用一把只剩几个齿的梳子,在头上梳几下,侧侧身,看有没有头发凌乱,衣服是否整齐。有时对着镜子撅着嘴巴,皱皱眉头,或是扮一个鬼脸。一切自己感到满意他才出门。
队里的女人都发现王明变了,知道他要找老婆。有心的就和王明直接地说,自己有个远房或是自己的表亲还没有找对象,要不要去说说。而王明的回答又往往让他们失望,王明说,自己的老婆自己找,又不是你们找老婆,看把你们都急得成什么样。女人们一听,个个都骂他神经有问题,不识好人心。自此队里的女人见到他都不再提给他介绍老婆的事。
王明倒是觉得这样清静很多。关于找老婆的事热乎了一阵后,队里也再没有谁提起过这件事,又恢复往日的平静。王明对这件事也不再向任何人提起,照样看他的书。
正当平静的生活在进行时,有一个女孩在注视着王明。她是场部医务室的护士,叫林巧玲,是麻城护校分配来果园工作的护士,刚刚二十出头,比王明小十多岁,人长得不算漂亮,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人的眼睛一漂亮,可以遮三丑。她夏天喜欢穿一条花格子的裙子,的确良的白衬衣,矮跟的凉鞋,留着齐耳的短发。冬天总是穿着一件黑色半长的棉大衣,脚上穿着一双黄牛皮做的皮鞋。棉大衣的领子上有很厚的毛领,天一冷,她总是将毛领竖得高高的,还在脖子上围着自己织的围巾。咋一看,像是一个冷美人。
林巧玲在果园没有什么亲戚,也属于单身的行列,也是场里唯一的女单身,自然很招人注意。可林巧玲是那种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日除上班,也没有和场里多的人来往。场里年青的小伙子总是没病没痛的到医务室去看病,其实就是想看她,林巧玲总也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对谁都一样。但还是让小伙子们不死心,来献殷勤的越来越多。
林巧玲心中其实有一个人就是王明。因为王明在场里名气很大,能写,文化底子较好,自然受女孩子们的注意。但王明不知道林巧玲对他有好感,他也没有在意一个普通的护士。
一日,王明发现自己的屁股上长了一个疖子,红肿红肿的,可能是夏天在果园里,蚊子咬得太多,身上的毒气太多,一秋凉,就发作,先是痒,一抓后,肿得越来越大。王明每天睡觉只能趴着睡,根本不敢坐椅子。实在难受,他就到场部医务室去,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治。
来到医务室,罗医生见王明走路一跛一跛地,就知道是长疖了,因为每年水果收获完以后,场里有很多这种情况,也不足为奇。
“王秀才,怎么啦?”罗医生也很喜欢和王明开玩笑。
“哎呀,罗医生,我这屁股上无端端地长了个大疖子,您帮我将它弄掉。”王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手扶着罗医生的办公桌,一支脚不敢落地。
“把裤子脱下来,给我看看。”
“脱裤子,这……?”王明难以为情地说。
“你还怕羞,不愧是秀才,脱吧,我看看才好治。”
王明看看医务室,林巧玲站在一旁配药,根本没有在意罗医生和王明的交谈,她只是用余光瞧了瞧王明,又迅速收回眼睛,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王明很不情愿地将裤子脱了下来,内裤始终不好意思脱,无赖情况下,罗医生就拉下一半看了看,用手在上面按了按,然后说:“秀才,你这个疖子还没有长熟,最好是等它长出来,把龙头拔出来,彻底断根,才算好。主要是要将身体的毒排出来,对身体才有益。”
“那还要多长时间?我每天难受死啦。”
“先上点药,帮助它扒毒,林巧玲,准备给王明上药,打个疤子。”
“知道,王明你跟我来。”林巧玲带着王明到隔壁换药房去上药。
林巧玲在一旁将药敷在纱布上,撕好胶布,走到王明身边,见王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说:“王明坐上这个椅子上。”
林巧玲所说的椅子是一个独椅,没有靠背。王明坐了上去,林巧玲又叫他将裤子脱下一半。王明停顿了一下,望了望林巧玲,她带着一个大大的口罩,只露出一双大大的眼睛,穿着一件宽松的白大褂,里面好像没有穿什么衣服,浑圆的胸脯隐约可见,黑黑的短发在王明眼前晃来晃去。王明不再敢看林巧玲,眼睛望着一边,将自己的裤子脱下一半,只露出长疖的地方。
林巧玲半蹲着身子,用酒精棉签在上面消着毒,还用力挤压着长疖的地方,痛得王明嗷嗷直叫,王明就回头看看。当他一回头,刚好看见林巧玲弯着腰,脖子处露出一个口子,由于林巧玲白大褂里没有穿其它的衣服,一对丰满,白白的乳房暴露在王明的眼前。王明是第一次见到女人的丰胸,眼睛直直的,随着林巧玲手一动一动地,乳房也随着晃动,深深地乳沟让王明看的眼睛发直。他一直侧着身子,林巧玲见王明没有叫,就抬头看看王明,两人的眼光一相与,林巧玲就觉得王明的眼睛里有些异样,完全凭着女人的直觉,林巧玲知道王明刚才在偷看自己的胸,她没有惊慌,稍作调整,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自己的工作。王明感觉到林巧玲发现自己在偷看,也不好意思再看,就将头侧了回去,呆呆地望着对面白白的石灰墙,脑里一片空白。
“好啦,王明,记住每天来换一次疤子。”
“哦,好,谢谢你!”
“不用谢,穿好衣服,你可以走了。”
“啊。”王明胡乱地将裤子提了上来,根本没有想到痛。离开换药房时,王明还回头看了看林巧玲。
“还有事吗?”林巧玲用大大地眼睛看着王明。
“没有,没有。谢谢你!”王明有些语无伦次,有些慌乱。
“已经谢啦,还要谢,你这人真有意思。呵呵……。”
“哦,那我走了。”王明提着还没有完全穿好的裤子离开了换药房。
一路上,王明的脑海里全是林巧玲的影子,他一跛一跛地,完全忘记屁股上疼痛。从那时刻起,王明的脑海里才有了林巧玲的印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4)
接连几天,王明会准时到医务室换药,也只和罗医生简单的聊上几句话,和林巧玲也只是点点头,走时说说谢谢,没有多的语言。林巧玲自那次以后,她在白大褂里加穿了件圆领衫,就是腰弯得再厉害,也只能看见她白白的脖子。林巧玲知道王明在观察自己,也没有当一回事,还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
其实,王明不敢再正面看林巧玲,只是在林巧玲转身时,偷偷看看她的背,然后又迅速移开目光,假装地看着别的东西。王明伪装得再好,也逃不过林巧玲的直觉。
在换疤子的时候,林巧玲看王明的疖子快要熟了,龙头已经很明显,尖尖的,红肿得更厉害。林巧玲小心翼翼地用酒精在上面擦着,手没有以前那么重。王明也感觉到林巧玲的变化,他也全装不知道,一个劲地叫着痛啊,痛啊。
回来的路上,王明走了近一个小时,痛得他浑身发汗 ,每走一步,简直是要他的命。场里的几个工人在路上和他打招呼,他理都没有理,他们看着王明难受的样子,说把他抬回去,王明坚决不让,说一个男人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还是男人吗?
就这样王明自己走回了自己的房间,一进屋,他迫不及待地扑向床,趴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嘴里还不停地哼哼着难受。他口很干,想喝点水,可是几次都没有爬起来,没有办法就趴在床上,等有人经过他门前时,再叫他们帮帮倒水喝。
整个下午,没有一个人经过王明的门前,实在是没有办法,他还是爬了起来,到了杯开水喝了,又继续爬在床上。睡也睡不着,王明就拿起书看,只要一接触书,什么痛苦都没有,床上的书,王明基本上都看了几遍,但他还是喜欢翻翻,温故而知新吧!
整个夜晚王明都没有睡着,早上的时候,他就根本起不了床。早饭还是队长送来的,队里的工人都各自在自己的果园里忙碌着,没有太多的人注意王明长疖的事,只有队长在意他。一大早,就叫老婆煮了一大碗瘦肉面给他吃,王明简直是激动万分,又是汗又是泪的大口大口地吃着。队长还问他,要不要紧,不行找人送到医务室换药。王明也是个好面子的男人,坚决不要,说等等看,如果能行自己走着去,队长也不知道他的疖子长成什么样,关键是王明不给他看。队长就没有再过问这件事,自个儿忙去了。
王明本想起来自己走,可是几次起来,一下地,一支脚根本就落不了地,裤子也很难提起,无奈还是躺在床上休息。
林巧玲从中午等到下午一直不见王明来换药,就对罗医生说:“罗医生,那个王明本来要来换药的,昨天我看他的疖子好像要穿头,今天没有来,肯定是穿头了,我想去给他换换药,再给他带点消炎药。您说可以吗?”
“哦,王明的疖子有一段时间了,你去看看吧,我给他开点消炎药,你就带去吧。”
“那我准备一下,等下我自己就去了。”
林巧玲背着药箱,带着罗医生给他开的药,抄小路赶到二队。她虽不是第一次来二队,但她却并不知道王明的住处。一到二队,就找到王会计家,让王会计带她去。王会计正忙着,就指了指,林巧玲就独自去了。
推开门,一股难闻的味道直刺林巧玲的鼻子。她看了看屋子,上方只有一张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屋子的下方是一个简易的灶。屋子里没有太多的东西,简简单单的。王明见林巧玲来了,他很意外,没有想到她会亲自来给自己换药。他动了动身子,想起来,可是由于疼痛,王明没有顺利起来,林巧玲见状,就叫他不要起来,她自己来看看。
林巧玲将王明的裤子脱下了一半,露出半个屁股,又将内裤拉下一点,可以看到长疖的地方。她小心翼翼地将纱布揭开,里面的龙头已经开了,血水和脓水,一起流了出来。林巧玲赶紧拿出纱布和棉签,帮王明擦掉,由于动了疖子,血和脓水越来越多,痛得王明趴在床上大叫。巧玲用力挤压着,她要将疖子里面的血和脓全部挤出来。王明的屁股上和内裤上全是血和脓。巧玲见状,转身关好房间的门,干脆将王明的裤子和内裤全部脱了下来。王明白白的皮肤暴露在巧玲的面前,很刺眼,巧玲不好意思细看,就拿着镊子夹着药棉,继续在疖子上面挤压着,更多的血和脓被挤了出来。王明痛得很难受,满头大汗,他回头看看巧玲,还在上面挤压着,他也顾不上害羞,对巧玲说:
“林医生,你轻点,好痛啊。”
“再忍忍,不挤出来,还会长的。”
“我痛死啦。”王明实在难受,他真的想大叫。
“一个大男人,这点痛都收不了,那女人生孩子那才叫痛呢。”
“可是我不能生孩子,我不知道,你就快点,还有多少没有出来?”
“快了,再坚持一会儿,我就会把你的龙头拔出来了。”
“我好痛啊。”
“你有来了,说了要拔龙头。你把屁股拱起来,这样好挤一点。”说完,巧玲用手帮助王明将屁股拱起。王明的整个下身完全暴露在巧玲的面前,王明偷偷地看了看巧玲,她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的迹象,两眼盯着王明屁股仔细地挤压着。
经过几次挤压,终于将疖子里面的脓和血,全部挤了出来,巧玲用酒精将伤口四周洗了几次,又将黄色的纱布,灌在裂开的伤口里,她说里面还有些脓没有完全清除,这可帮助将脓和血水吸出来,有助于伤口的愈合。王明什么也没有问,一切听她的安排。
包扎好伤口,巧玲又给王明打了针青霉素的消炎针。看见王明光着屁股趴在床上,衣服脏得不能穿了,就问王明:“王明,你有干净的衣服吗?”
“有,在那木箱里。”
“我帮你穿上,睡一晚,明天就好多了,注意不要用力,几天后就会完全恢复。”
“这真不好意思,要你帮我穿……。”
“这有什么奇怪,我是护士,我给别人穿衣多着呢。你又不是第一个。躺好,慢慢翻过身来,对,慢点。好,把眼睛闭上,不准看我。”
王明确实不好意思,一个大姑娘跟一个大男人穿衣服,而且是赤身裸体。王明闭上眼睛,但他还是眯着眼偷看了巧玲,他看见巧玲盯着自己的下身的曩物看了半天,但很快将眼睛移开,将王明的内裤穿上,依然是小心翼翼,怕弄痛王明。衣服全部穿好,巧玲就对王明说:“王明,可以啦,你趴着睡吧,我去帮你把衣服洗洗。看你的衣服脏得不成样子,这屋子里乱七八糟的也不收拾下,真是臭男人。”
“林巧玲,不要你洗啦,麻烦你真不好意思。”
“没有什么,不就几件衣服,很快的。”说着,巧玲已经将衣服收到脸盆里,准备洗。
趴在床上的王明,望着巧玲蹲在地上搓着衣服,心里很不是滋味。望着巧玲白嫩的手,浸泡在浑浊的肥皂水里,反复搓着一条裤子,看着她吃力的样子,王明几次想起来,阻止她不要洗,但屁股上疼痛一直很难受,实在是起来不了。
王明就用手撑着下巴,呆呆地望着巧玲。脑海里幻想着眼前的巧玲如是自己的女人该多好,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个女人,该是多么幸福!
“王明,你在做什么美梦。”巧玲已经将衣服搓完,望着床上的王明对着自己发呆,谁都知道在做什么梦,巧玲也是个明白的女孩,一眼就看出来王明的心思。
“嘿嘿,没有做梦,大白天哪有做梦的,你真会开玩笑。”王明自知被巧玲看出,很不好意思。
“你知道,医生最厉害的是眼睛,有病没病,就凭眼睛就可以看出。”
“有这么厉害,我领教了。”王明拿过一本书假装看着,巧玲说得他没有话回答。
“我去渠道洗衣服。”说完巧玲端起脸盆就走了出去。
“让我自己洗吧。”还没有等王明说完,巧玲已经走了。王明是不想让队里的人知道巧玲在帮自己洗衣服,这又会成为队里的新闻。其实王明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很感激巧玲,在危难时帮助自己。
巧玲很快将衣服洗完,凉在门前的绳子上,端着空空的脸盆回到屋里。又将屋里的东西简单的收拾下,用扫帚把屋子里的旮旮旯旯扫了一遍,给地上洒了点水,打开了窗户,整个屋子里的空气好多了。做完后,巧玲就背着药箱要走。
“巧玲,谢谢你,请允许我这样叫你。”
“名字吗,随你叫,不用谢啦,我还要回场部,明天记住去换药,要是中午没去,那我就下午来给你换。记住吃药,我走了。”
巧玲走了,王明看见整个屋子里,心里感到很高兴。自己每天只顾及脸面,屋里的整洁一点也没有顾及,还是巧玲来给屋子里开光。王明似乎闻到屋子里还有巧玲的体香,似乎对巧玲有点好感,只是在一瞬间萌发的想法。想想自己,巧玲怎么可能看得起自己呢?王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恢复了平静。第二华人站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5)
经过精心的治疗,王明很快恢复了。为此,王明特意买了些点心专门去感谢巧玲。巧玲见到王明已经完全康复,很高兴说:“你还很客气,这是我的职责。”
“谢谢你的照顾,我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随便买了点,希望你收下。”
“好,我喜欢,以后不要买东西啦!”
“那你忙,我走了。”王明见医务室里有很多来看病的工人,就不好意思再待下去,就离开了医务室。
回到队里后,正是吃午饭的时候,一大群工人围在食堂里吃饭,见王明来吃饭,就和王明开起玩笑起来。
“王明,屁股好啦!”
“王明,你的衣服洗得很干净呀,什么时候教教我们怎么洗?”
“王明,听说场部医务室的林巧玲看上你啦!”
“你们是吃饭都堵不住你们的嘴。不要瞎说,人家可是正经女孩,她只是帮帮我,看把你们兴奋成什么样子?”
“不那么简单吧,秀才,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的。”
“你们真的不要乱说,吃饭吧!”王明打好饭就离开了食堂,没有和工人们闲聊。他不想深说,说多了对巧玲也不好,沉默是最好的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里再没有人提起王明和林巧玲的事,人们渐渐地淡忘了。王明的生活恢复以前的平静。他依然有空就看书,写写东西。果园的事他也照样完成得很好,队长经常光顾他的果园对眼前的年青人,从心底还是很佩服,种果树王明还是有一套,他提倡的是科学种果树,打破了几十年来的习惯种法,科学剪枝,科学施肥,科学打药。经过队长的宣扬,场部就号召其他生产队的工人集体来二队参观学习,搞得王明不知所措,讲解的时候,常常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但依然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场长单独找王明进行交谈过,王明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要留在果园,其实到哪里工作都一样,都要努力,都要懂得知识。王明告诉场长,场里现在缺乏技术员很好管理果园,自己想报考农学院,进行专门学习果树的种植技术,然后再回到果园指导大家,让全体工人都懂技术,到时果树的管理就不成问题,是越管越好。
场长听后,感到惊讶,眼前的这个年青人的思想实在是难得,有这么远大的理想,而且愿意扎根果园,愿放弃回城的优越条件。同大家一起共同建设果园。场长以前知道大家叫他秀才,确实是个秀才,出口成章,而且具有极强的上进心,难得,实在是难得。场长从内心里想要帮助眼前这个小伙子,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也为果园培养好的接班人。
“王明,你的想法很值得称赞,我代表场委会,真心地谢谢你,有这么好的抱负,为了果园的未来,你宁可放弃回城,实在是精神可嘉。你想上农学院,我到县农业局看看有没有推荐指标,如果有,场里送你去读。”
王明听场长这番话,激动得不得了,站了起来,对场长说:“场长,我给您鞠躬,我真的想读书,想学习知识。我觉得管理果树也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很深奥的学问,需要系统的知识。如果能上农学院,我保证不辜负您的期望,学完一定好好为我们果园出力!”
“好,上学的问题,我负责给你办。”
和场长的一番交谈,让王明的内心豁然开朗,他仿佛看见自己背着书包走进大学的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王明在回来的路上是一路飞跑,压抑在内心多年的愿望,终于有实现的希望。他喜欢果园宁静,空气新鲜,还有憨厚的工人,他希望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6)
场里的经济自承包后一致很好,场部为了丰富工人们的业余生活,就规定每周六晚上,在场部广场,放露天电影,供工人们消遣。这一决定赢得全场工人的赞成,封闭多年的果园呈现出处处生机。每逢周六,各队工人早早吃了晚饭,带着椅子三三两两走到场部广场,那场面,那气氛,像是过年一样,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喜悦。
看电影也成了年青人交友的好地方。平时大家都忙于生产,彼此之间的交往有限,特别是未婚的男女平时哪敢公开谈话,只有在看电影时,在黑暗地角落,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谈天说地,无所不谈,个个开心。年青人无论在任何时代永远是活跃的分子,是时代的弄潮儿,走在社会的前沿,他们有新的思想,新的看法,敢说敢做。有了青年一代,处处充满生机。
王明也是年青人中一员,他也加入他们的交往中。林巧玲自然也是大家吹捧的对象,主要因为她是医务室的护士,哪个都要敬她三分,怕得罪她,下次生病时打针,就得挨她重力打针,非痛得你眼泪直流,更难受的是她推针时推得快快的,让你感到像是要掉心一样,难受极了。年青人总是将她围在人群中央,带些好吃的给她,而林巧玲还是不怎么领情。除非是王明送东西给她吃,她才接,所以场里的年青小伙子个个都像巴结她,只是嫦娥在高高的天上,他们巴结不到。这使场里的小伙们很嫉妒王明,处处给王明难堪。而王明确不当回事,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林巧玲就是喜欢他的这股较劲。
看电影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直到电影开始才安静下来。电影放的是《五朵金花》,很受老少的喜爱。王明坐在人群中央,仰着脖子,望着大大的银幕,放的是什么内容,他一点也没有看进去。坐在前一排的巧玲和几个女孩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巧玲也时不时回头看看王明,或是递给他一把瓜子,或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