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部分阅读

  ……

  特雷克斯基的朋友们来庆祝他的乔迁之喜,居住在楼上的邻居找到他,严厉地警告他噪音太大。不得已,特雷克斯基只能让朋友们离去。当他独自烦乱之际从窗户向外望去时,发现对面窗户里的人依旧用同样诡异的目光盯着他。

  心情不好、休息也不好的特雷克斯基精神状态格外欠佳,在办公室里,他和邻居的尴尬关系经常被同事们拿来开玩笑。一天,特雷克斯基在楼下买烟时意外地看到了斯特拉,斯特拉带他到朋友家聚会,在斯特拉的请求下,特雷克斯基带她回家过了夜。

  特雷克斯基女邻居来访,她拿出一张请愿书让特雷克斯基签字,她想赶走这幢楼里的一对可怜母女,特雷克斯基拒绝了,原因是那对母女并没有妨碍到他的生活,女邻居恶狠狠骂着离去。一天,当特雷克斯基回到公寓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家被翻得很乱。第二天,房东基先生来了,他警告特雷克斯基不要再干扰邻居的生活。特雷克斯基十分气愤,告诉基先生自己一晚上都在警局,因为他的家被盗了,谁知房东反而责怪了他,因为他的做法损害了公寓的名誉。受不了邻居“迫害”的他逃到了斯特拉家中,并且看谁都像自己那些可恶的邻居,他向人求助,说邻居们阴谋要害他,但是没人相信他。

  终于,特雷克斯基崩溃了。深夜,他步前一位房客的后尘,同样从窗户跳了下去。

  画外音

  本片关注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一种惊悚的氛围中,通过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异化过程,表达了波兰斯基对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从主人公特雷克斯基一出场,观众就看出这个人有些郁郁寡欢,他对人谨慎的态度和他的精神状态表明他长期承受着一种精神压力,而这种精神压力为后来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第二华人站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5)

  影片开始时,特雷克斯基要找一个寓所,而他所找到的公寓主人明白地表示自己并不欢迎他。这是一栋很奇怪的公寓,公寓里的人们都过着清教徒一样的生活,在这里,正常的欲望和娱乐被认为是奢靡和不合时宜的。这让特雷克斯基本人感到十分尴尬,这就引出了特雷克斯基的社会身份。

  特雷克斯基的社会身份是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的,他是一个法籍波兰人,无论是房东还是警局的探员,都对他这种社会身份暗含鄙夷。而这栋奇怪的公寓,事实上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什么人都有,有生活严谨作风良好的类似于法国没落贵族的房东先生,有看起来热情实则刻薄的女邻居、有神经质的一对母女,有奇怪愚蠢的看门人,还有一个每次在他那里买烟都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烟的酒吧老板,如果再加上特雷克斯基自己,这就构成了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特雷克斯基本来脆弱的心理一旦碰上了这栋有着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寓,所有的事情开始逐渐失去控制。

  从他进入这间公寓开始,一切都变得不正常。他发现自家的水管轰轰作响,对面房间经常有些诡异的人在偷窥他,衣橱里挂满女人的衣服,邻居们不苟言笑拒人千里,这些就像一个巨大的阴谋一样在逐渐吞噬他。导演导引着观众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随他开始一次次反抗和自省。

  可以说,特雷克斯基从扮上女装意图挑衅周围环境那一刻起,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在一种近乎黑暗和绝望的气息中,特雷克斯基完成了自己的阴郁转身,他开始终日坐在凳子上用薄弱的力量为自己壮胆,也许房间周围都是在鄙夷他、偷笑他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迫使他想要逃离,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失去了判断力。他在门镜里看到一张张变形的脸,变形的脸就像这个变形的世界,这个门镜就像他自己的眼睛,是一种具有标志性意味的变形象征。

  特雷克斯基开始生活在一个变形的世界中,他的精神面临崩溃的状态。这使得观众不能不思考,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压抑和疯狂。特雷克斯基最终选择了跳楼,他的邻居们都在谴责他这么做很不理智且给别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根本不关心他是一个受伤快要死去的人,一种极度的冷漠清楚地在观众面前展开。在他被送进医院后,恍惚中,他仿佛看到了斯特拉来医院探望自己,他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惊叫,他终于明白了前一个房客为什么跳楼自杀了。

  导演在片中为观众细致地展现了一个人被异化的具体而真实的过程,也创造出一种诡异怪诞的气氛,正是在这种极致的气氛中,特雷克斯基的心理转变才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是推动特雷克斯基个人悲剧的直接力量,而特雷克斯基不是第一个,也决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次有关寻找记忆的旅程

  《失忆》

  memento

  剧情点击

  相片褪色,血液倒流,子弹回膛,死去的人惊声尖叫……

  清晨,莱昂纳多?谢尔比和自称是他朋友的泰迪来到一个废旧的仓库,在仓库里,莱昂纳多射杀了泰迪,并瞬间忘记了这件事。

  时间倒流,莱昂纳多?谢尔比知道自己是一个保险推销员,他记忆中反复闪现着一个被杀的女人和自己跌跌撞撞的画面,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不久后,莱昂纳多烧掉了妻子留给自己的遗物,并把生活的唯一目标确立为替妻子报仇。然而莱昂纳多自从妻子被奸杀后,就得了短期失忆症,他不记得自己几分钟前做过些什么,这使得他的报仇之路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6)

  在失忆中,莱昂纳多“发明”了一套特殊的生活方式,他每到一处、每做一件事都会用相机拍下,并把照片贴在房间里。莱昂纳多给自己纹了身,身上纹满了重要的线索和仇恨的话语。在给妻子报仇的过程中,莱昂纳多结识了自称是警员的泰迪和酒吧女招待娜塔莉,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可以帮助他找到凶手,而失忆的莱昂纳多只能凭借自己的纹身和照片来判断他们的话,经过一番比较,莱昂纳多觉得娜塔莉的话更可信。

  莱昂纳多记得自己有一个保险客户赞森美,赞森美与自己一样也患了短期失忆症,赞森美的妻子不相信这一事实,希望能够治愈赞森美,于是经常提醒赞森美为自己注射胰岛素,终于因为胰岛素注射过量离开人世。莱昂纳多始终记得这件事虽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记得。

  警员泰迪和酒吧女招待娜塔莉都暗示莱昂纳多对方不可信,泰迪自称是莱昂纳多的朋友,而娜塔莉告诉他自己和他有同样的仇人,而莱昂纳多无法判断他们的话是真是假。

  莱昂纳多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于是他根据快照记载和娜塔莉留下的线索抓住跟踪他的人,然而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凶手。莱昂纳多接到电话,和泰迪一起来到一个废旧的仓库,莱昂纳多根据自己仅剩的记忆杀死了他认为的真正凶手,并且迅速地忘记了这一切。

  意识到自己杀了人的莱昂纳多在尸体面前惊慌失措,泰迪在莱昂纳多的逼迫下告诉他真正的凶手早就被他杀掉了。负责莱昂纳多妻子案子的警员泰迪一直在做毒品交易,他经常在和一些罪犯作交易后,利用莱昂纳多来除掉那些与自己做交易的人,将他们说成是凶手,让莱昂纳多不断杀人。

  莱昂纳多快速在快照背面写下了“不要相信他,杀死他”的字样,下一秒钟,种种真实又被他遗忘。这一次,莱昂纳多把枪指向了泰迪,在反复的自我询问中扣下了扳机……

  画外音

  影片第一个镜头中那张渐渐褪色的相片,就像人慢慢消退的记忆。记忆让莱昂纳多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失去记忆的莱昂纳多究竟是被世界孤立,还是遗忘了世界?在导演诺兰眼中,世界就是由所谓的记忆碎片构成的,记忆之于世界,就如同陨石之于星体,在星体还存在的时候,它是构成星系的一部分,一旦星体爆炸,碎片穿过气层燃烧陨落,对于宇宙而言,它就只是碎片,但零星的碎片并非毫无意义,它曾经真实存在过,记忆的碎片也并非毫无意义,它提醒着一种无法抹杀的事实,一种曾经真实的存在。导演诺兰就是紧紧抓住这一独特的视角演绎来这个由记忆碎片构成的故事。

  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永远是电影创作者探讨的一个主题。在《失忆》中,世界是纷乱而复杂的,而在莱昂纳多这里,他是通过快照、刺青、纸条来认知世界的,靠这些东西来生活,所以在影片开始,我们对他的杀人产生好奇,接着通过对他零星记忆的了解便对他产生了同情,莱昂纳多是一个因妻子被奸杀后得了失忆症的可怜男人。

  电影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段落,这是导演的匠心所在。黑白段落采用正叙的手法,而彩色段落则是倒叙,两个段落在一个点上结合并且交叉进行,一段段的故事就如同记忆碎片般散落在各处,诺兰不失条理地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使杂乱的叙事变得清晰。导演冷静地讲述着非故意的过失杀人和非过失的故意唆使的故事,让观众跟随这些记忆碎片去试图找回莱昂纳多失落的记忆,并从中寻出蛛丝马迹。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7)

  莱昂纳多这个人物的设计本身在叙事中就充满了颠覆性的意味,导演从精神层面来探讨一个有着创伤记忆的男人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寻求自己的定位,又是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我们知道在哲学中存在着一个命题,就是人认知世界的手段,在莱昂纳多这里,刺青和快照这种属于后现代文化产物的物品成了主人公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

  影片充满着悬疑的气息,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让我们窥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混乱与不可知,莱昂纳多的伤痛、仇恨,娜塔莉的放肆与狂野,泰迪的阴险狡诈,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如此地复杂,随着故事的发展,莱昂纳多与这些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被一步步揭示出来。

  导演让整部电影充斥着谋杀的悬疑氛围,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观众进行了一次极端的精神之旅后,蓦然发现,这个现实世界已经失落了,失落在人们内心深处,而人只有通过选择遗忘才能在麻痹的状态中继续活下去。或许导演本人不得不选择一种看似趣味横生实则残忍的角度来提醒人们,这个世界的罪恶与美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并不会随时间而流逝!

  非正常回忆之旅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st year in marienbad

  剧情点击

  这是一栋有着巴洛克建筑风格的酒店,华美的有着精致浮雕的穹顶,长长的深邃的走廊,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各处回荡。在酒店剧场,一群锦衣华服的人安静地坐在各自的椅子上,大家都注视着台上的那出戏。戏结束时,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或是谈论着上流社会的丑闻,或是谈论着个人情感……

  一个身穿黑衣的女人靠墙站立着,眼神呆滞而茫然,她身旁的男人在和周围的贵妇、绅士们聊得很投机,女人却备受孤立,从旁经过的男人看到了女人,也看到了她的孤独,男人和女人说话,告诉她自己了解她的痛苦,然而女人对男人没有任何印象,男人却说是她忘了。

  男人和女人的丈夫玩一种游戏,结果每回都是男人输了。男人提醒女人,两个人是去年在花园里结识的,或许是在马里昂巴德,并再三强调只有自己才能理解女人。女人最初拒不承认自己认识他,然而男人能够说出两人结识的时间、地点,甚至谈话的内容,女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个男人。女人在人群中越来越不受欢迎,男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她。男人为表明自己真的认识女人,就拿了一张女人的照片给她看,女人不记得自己拍过这张照片,男人说是自己为她拍的。

  女人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自己身边,然而丈夫似乎十分忽略她,女人渐渐地疏远了丈夫,并渐渐相信了男人的话。男人说了更多的细节,并且说起了去年他曾经要求带女人离开,而这话吓到了女人。女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女人的丈夫先一步离去,女人不知道他是否走掉,然而男人已经进来了,女人的丈夫朝屋子里开了一枪……

  男人再次请女人离开这儿,女人仍然对男人有怀疑,然而周围压抑的气氛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挤压着她,女人对男人的提议有些动心,女人的丈夫也感觉到了女人对自己的态度有些转变,他容忍了女人的行为。女人收拾好了行李,却告诉男人自己想再给丈夫一个机会,男人表示自己是理解的。晚上的戏剧就要开始了,然而女人却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而没有出席,她觉得,如果丈夫心里有自己,他会提前退场回来。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8)

  铃声响起,戏剧散场,女人说不清是失落还是解脱,在男人的注视下,女人遵守诺言,伴随着男人一步步离开了这个酒店……

  画外音

  这是一部谜一样的电影,没有人明确地知道它究竟表达了什么,只是在黑白影像中,看到一个抑郁的女人、一个还算清晰的男人,和那个所谓正常的女人丈夫。影片只有大量的对白和旁白,在几近不知所云的暧昧气氛中,一个女人开启了自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回忆之旅。

  电影中众多人物的对话像谜一样困扰着观众,观众找不到哪一句话具体是由谁说出的,也不知道他们具体都在说谁,说什么,他们说得更多的是一种现状、一种虚伪、一种意识形态的内容。也许这是蓄意的,导演蓄意让观众找不到声源,无从追究。一个女人的出现是随着众多庞杂人物的调度之后才被人于不经意中发现的,观众只能看到一张充满压抑的脸,一双茫然的眼睛,睫毛下长长的阴影,虚弱的笑容。她独自站立着,一手搭着肩,随意地靠在墙上,慵懒中带几分颓废,她自始至终就这样暴露于镜头下。一时喃喃自语般的表述,一时又惶然地不知去何方,一个不记得自己究竟做过什么的女人。当摄影机随着女人到处走访时,充满光影的世界让人看到了女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时空的跳跃和荒诞亦是这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一秒人物可能还在大厅里,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下一秒人物就身着简单飘逸的夏衣站在阳台上,可能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走廊中,华丽的房间里。而作为男人和女人相识重要标记的雕塑,具体位置也是不能确定的,它有可能如人物一般存在于走廊上,或是湖畔,或是庭院中,总之,人物在哪儿,人物需要它在哪儿,它就在哪儿。记忆并不如人所想象般真实,然而又不能说记忆中的东西是真的不存在,因此,这更显示了陌生男人的话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电影中的时间是一种意识流的处理手法,男人和女人可以此时在此地说这句话,也可以彼时在彼地说下面的一句话,对话是连贯的,然而时间不是连贯的,女人此刻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说过的话,导演是为了给观众造成错觉,还是另有其因?这需要观众不断地去回味。

  电影中的很多情节是刻意不被展现的,作为观众必须要去猜测,不断地猜测,然后推翻,再猜测,因此,看这部电影,是需要去感受的,观众是不能够把自己束缚在“常识”中的,因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为打破“常识”而存在的。电影是一次奇特的探索之旅,而这次旅程,正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个片名一样,充满了迷雾和暧昧。

  梦是唯一的现实

  《八部半》

  eight and one half

  剧情点击

  吉多是一个患有肺炎的导演,他以作品的新奇构想和票房大卖征服了一大批演员和制片人,就在他准备投拍第九部反映人类末日和未来的影片时,医生的建议使他不得不住进了温泉疗养院。在那里,他遇到了老朋友马里奥,以及他年轻的妻子歌丽亚,马里奥整整大了这位新妻子三十岁,这让吉多感到吃惊。

  制片人和演员们整天吵闹着让吉多告诉他们,他想拍摄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却不知,吉多正陷入极端的个人烦恼中,他对即将开拍的这部影片没有任何灵感。作为一个男人,他具有十足的风度和魅力,他的情人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卡娜,她衣着永远时髦光鲜,谈吐却像个斤斤计较的小妇人,和卡娜在一起,吉多并不感到爱情的快乐。同时,他还有着一个妻子——路易莎,一个倔强、独立、聪明的女人。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位深埋心底的爱人——克莉蒂,她常常一袭白衣出现在吉多的幻想中,带着迷人的微笑,让吉多无法自持。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9)

  他时常陷入无法与现实划分界限的幻想中,在幻想中,现实的一切仿佛都得到了解答和弥补。当路易莎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时,他假意邀请妻子来拍摄地居住。当妻子发现了他的情人卡娜时,吉多轻松地否认了。妻子悲哀地对吉多说:“你对自己都不诚实。”

  吉多的制片人和演员们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追问着吉多影片到底何时开拍。吉多开始愤怒起来,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路易莎和他的冷战让他无可奈何。在幻想中,他被一群女人簇拥着,路易莎是一个勤劳、忠诚、毫不争风吃醋的女管家,他像个婴儿般被女人们疼爱着,同时,他又是她们的君王。但幻想毕竟是短暂的,现实与幻想的巨大落差让他不得不作出一个决定。

  在为拍摄电影所搭建的巨大火箭发射台前,制片人要求吉多在记者发布会上发言,公布他究竟要拍摄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吉多感到惶惑而恐惧,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要拍些什么。在他的幻觉中,记者们像魔鬼一样围住他,他躲在桌底,偷偷拿出制片人为他准备的手枪,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现实却是,场景最终被拆除,制片人告诉他,他的失败将会要了自己的命。

  失意的吉多再次陷入了幻想。在一个巨大的马戏团里,所有的角色聚集在一起,酝酿着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中有他美丽的情人和严肃的妻子,他的妻子告诉他,如果他能够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他的生活是可以重建的。

  在所有人欢快的舞蹈中,吉多的烦恼也解决了,至少在他的想象中解决了。

  画外音

  费里尼是一位值得全世界电影人尊敬的大师,他曾经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流露着浓浓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现实的批判。

  《八部半》是这位大师一生中最为独特和伟大的作品,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影片中,费里尼从现实主义的表达转向对人内心幻想和渴望的真实描摹,探索了人类心理对外在现实的影响。

  一部《八部半》便是一个人的心灵史。

  当我们观看影片时,往往惊叹于完美的场面调度、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造型和几近奢靡的华丽布景,然而更让我们震动的,则是主人公吉多的心理世界,在他儒雅聪明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焦虑的心,在探索人物内心时,费里尼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很深。

  影片中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如吉多在逃避现实时沉醉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他的亲人们都是成年女人,温柔地给他洗澡,抱他上床,然后安抚他睡觉。而在他成长为一个男人时,他便幻想能够拥有一个后宫,地点仍然在童年时的那座农舍,所有和他有关系的女人都是他的妻子,而他真正的妻子则像母亲一样负责照顾他的起居饮食。他甜蜜地享受着女人对他的疼爱,同时也残忍地定下了规则,凡是上了年纪的女人都要住在阁楼上,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打入冷宫”。起初,女人们差点暴乱,但随后,他像个王者般让她们乖乖温顺起来。这种幻想体现了吉多在男性意识觉醒时伴随而来的占有欲。

  而在精神方面,一直萦绕在吉多心头的是一个叫克莉蒂的女人,在他的幻想中,她永远是一袭洁白的衣裙,长着一张天使般的面孔;在对克莉蒂的想象中,总是充满着纯洁美好的事物,这几乎成了吉多的一种精神支柱。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10)

  现实总是比幻想悲哀,吉多与克莉蒂十多年后重新相逢,克莉蒂身着一袭黑衣(强烈的象征意味)。当吉多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克莉蒂时(一个男人,他并不爱自己的情人,也并不爱自己的妻子,而是爱着一个年轻的女孩,他渴望得到她的理解),克莉蒂的反应却打碎了他所有的幻想。幻想的破灭使焦头烂额的吉多重新回到了现实。

  没有统计过,费里尼在这部片子中究竟拍摄了多少个梦境,但所有的梦都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影片一开始的吉多被阻隔在拥挤不堪的马路上的梦境让人过目难忘。费里尼曾说过,梦是唯一的现实。

  当人们穿梭于费里尼设计的各种梦境当中时,能深刻地体会到吉多的矛盾,他的矛盾不是来自于别人,而是来自他过于庞杂的欲望和复杂的内心,而费里尼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用这部极度真诚的影片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极度疑惑:幻想是什么?人的欲望又是什么?我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究竟是什么左右了我们的脚步?

  踏上归途的心灵洗礼

  《野草莓》

  bsp;剧情点击

  79岁的伊萨克?博格教授终于获得了人们所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可他并未因此兴奋起来。入夜,伊萨克从噩梦中惊醒,虽然只是凌晨三点,他却叫醒了管家太太,告诉她自己要立刻开车回故乡。管家埋怨他是个自私的老头,因为他明知道自己很期待他的庆典,伊萨克的儿媳玛丽安也一起搭便车。

  伊萨克开车路过自己童年时代居住的房子,在一片空地上,他仿佛又看到了年轻美丽的表妹萨拉。萨拉安静地坐在林子中采摘野草莓,她要把这篮野草莓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失聪的叔叔,一切都那么美妙。伊萨克的弟弟来到这里,诱吻了萨拉,萨拉深觉对不起已经和自己订婚的伊萨克,伤心离去。在饭厅里,伊萨克透过玻璃窗看到了母亲、兄弟姐妹,看到了坐在台阶上的萨拉诉说着自己莫名的情愫和对伊萨克的歉意,在萨拉的心里,伊萨克那么美好但却高不可攀。

  一个名字也叫萨拉的年轻女孩叫醒了正沉浸在回忆中的伊萨克,看着和萨拉如此相似的面容,伊萨克答应了女孩要搭便车的请求。就这样,伊萨克、玛丽安和几个年轻的朋友一起上路了……

  途中,一对夫妇搭上了他们的车,却因互相吵闹而被请下了车,伊萨克看着他们想到了自己不幸的婚姻。途经加油站,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对他表示出无比的敬意,伊萨克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离开这个地方的抉择是否错了。伊萨克顺道看望了年迈的母亲,母亲冰冷的态度让玛丽安感到不适。辞别了母亲,伊萨克坐在车上开始昏昏欲睡。梦中,他又见到了可爱纯洁的萨拉,萨拉嘲讽着他的年龄,告诉他自己要嫁给他的弟弟了,伊萨克十分悲伤。接着,他又来到一个接受考试的地方,他记不起医生的职责是什么,他被控告了,教授带着他来到一片空地。在那里,他看到了妻子与别的男人偷情的画面,而妻子对他冷漠自私的控诉让他惊悸不已。伊萨克醒来后,玛丽安告诉他自己有了孩子,然而孩子的父亲也就是伊萨克的儿子却要她打掉孩子,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不幸福的家庭,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婚姻的怪胎,伊萨克闻言,心里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愧疚。

  到达兰德城后,管家和儿子已经在那里迎接他们了,在这里举行了伊萨克的荣誉庆典,在这重要的场合中,伊萨克却无法全神贯注,他游离于回忆之中。伊萨克对周围人的态度开始改变,众人惊讶的态度更让他感觉到自己往日的自私与荒谬,在年轻人和玛丽安的美好祝福中,伊萨克进入了梦乡。他又回到了自己最幸福的青少年时光,他看到了年轻幸福甜蜜的父母……漫漫长夜中,睡梦中的伊萨克微笑了。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11)

  画外音

  有人说大师的电影是令人费解的,然而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却在讲述着人最真实的情感,用了一种最真诚的电影语言。

  电影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而主人公伊萨克就是在这短短的24小时里回顾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美好,意识到了自己人生中所犯下的种种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虽然荣誉满身,心却是孤独的,他一生只关心他的研究,忽略掉了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东西,他有儿子有母亲,可他是没有亲人的;他有婚姻,可是他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亲情;他曾经拥有那样美好的生活,可是他亲手放逐了那一切,他迷失在自己所追寻的自认为最重要的研究里。现在,他已抵达人生暮年,他并不因此感到充实,空虚日甚一日,他越来越多地感到死亡的压力,越来越多地回忆起往昔——那些他可能几十年都从没真正珍惜过的人生美好。

  影片中的大多数的镜头都是固定的,正面对着人物的面部拍摄,人物脸上的表情一览无余,具有古典美的镜头画面营造出一种祥和安宁的氛围。优美的故乡风景,安静略带伤感的往昔回忆,一切都像一首诗一样美好。然而当所有的美丽沉淀到最后却在画面里形成了一种力量,一种让人反思的力量,安静的表面下其实波涛汹涌,就如同黄昏中伫立在风中老树下的苍凉的身影。整部电影中只有这一个画面是动态镜头,与前面铺垫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力量在霎那间击中观众的心灵。

  《野草莓》是超然、大气、优雅的:当伊萨克和年轻的朋友们弹起琴弦,缓缓地念着诗句的时候,时光仿佛真的在眼前流过,那短短的几分钟,能让人彻底地平静下来!当年轻的萨拉站在窗下向老年的伊萨克告别时,萨拉说“我最爱的是你”那一瞬间,人生无法复活的爱之美好携带着年少时的感伤消逝在悠远的光阴中,而观众心底的某根心弦也被悄然地触动了。

  在对往昔的不断追忆中,年迈的伊萨克释然了,他的心也找到了归途,没有人生的思辨,亦没有繁冗的忏悔,就这样,他静静地回归了。而现实中的我们,是否也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归途……

  阳光下的心理谋杀

  《泳池情杀案》

  swimming pool

  剧情点击

  一位生活在伦敦的中年女小说家莎拉,在她的《杜维探长》系列小说大获成功后,却厌倦了谋杀与侦探的故事,灵感的失落让她终日生活在压抑之中。她的小说出版商约翰向她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栋大别墅,那里阳光灿烂、风景优美,可以在悠闲的生活里等待灵感的到来。莎拉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来到别墅的莎拉感觉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一切都舒适惬意,院子里甚至有一个碧蓝的泳池,只是因为长期不使用而飘满了落叶和垃圾。

  新书的写作非常顺利,莎拉也渐渐熟悉了小镇的生活。

  一天半夜,莎拉突然听到了异常的声响,她悄悄拿着灯架走下楼梯,却看到一个陌生的美艳女孩,自称是约翰的女儿。从此,莎拉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这个叫做朱莉的女孩第二天清晨就开始在泳池里裸泳,她年轻姣好的身躯让青春已逝的莎拉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感觉。朱莉的私生活很混乱,常常带男人回来过夜,这使莎拉对朱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翻看朱莉的衣柜,并从朱莉的旅行箱里偷走了她的日记。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12)

  莎拉开始向朱莉表达自己的友好,为的是更多地探寻朱莉心中的隐秘,她了解到朱莉的母亲曾被约翰抛弃,从小失去母爱的朱莉才养成了放荡的性格。

  一天,莎拉在小镇上的餐厅认识了侍应生方克,方克对她似乎颇有好感,这遭到了朱莉的妒忌,朱莉故意将方克带回家,用美色挑逗他。在泳池旁边,朱莉逼迫方克与自己做爱,看到一切的莎拉难以入眠。

  第二天,莎拉在泳池边发现了陌生的血迹并且捡到了一只男袜,侦探小说家的敏感让她意识到,朱莉可能做了什么事情,她暗暗调查,发现方克果然失踪了。

  莎拉回到家,崩溃了的朱莉紧紧抱住她,向她坦白了一切,原来她对方克求欢不成,恼羞成怒之下用石头砸死了方克。知悉一切的莎拉极为兴奋,她帮助朱莉把尸体藏在泳池旁边的泥土下,并成功地用肉体迷惑了管家马修。

  朱莉在离开之前告诉莎拉,自己的母亲曾经写过一本没有发表的书,因为约翰嫌它太过温情,不够刺激,因而烧毁了书稿,但母亲留下了副本,交给了她,而现在能使这本书重见天日的人只能是莎拉。

  接下来的日子里,莎拉的灵感喷涌而出,她写出了一本独特的新作:不同于以往作品中只有冷冰冰的硬汉侦探情节,而是加入了女性的温情与哀伤。约翰并不看好这本书,莎拉早料到了这一点,她早已和另一家出版社签订了合同,他们对她的作品如获至宝。

  在莎拉离开出版社之前,朱莉却意外地出现,但莎拉惊异地发现,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朱莉,而一直出现在自己这一段生活里的朱莉竟然完全是一个想象的产物,原来这一切,不过都是一场不真实的想象而已。

  画外音

  一个是严厉刻板处于更年期的中年女人,一个是年轻娇美有着放荡生活的少女,她们如同冰冷的河水和炽热的火焰,却共同在一个游泳池边演绎了一场完美的谋杀。

  她们从彼此尖刻的对立,到互为同谋的默契和满足,以及最后洋溢着温情的母女情结,这一切的发生,都将女人间简单而复杂的关系展露无遗。本片导演是曾拍过法国八大一流女星参演的著名影片《八美千娇》的弗朗索瓦?奥宗,他对女性心理的深刻洞察力使得整部影片弥漫着浓郁的女性气息。

  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莎拉的转变,在故事的开始,影片营造了一个刻板、冷静,对生活极端挑剔的女人,她在地铁里对她的一个书迷否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房间必须清洁、窗户必须能晒进太阳,她拒绝肉食,不看电视,在夜间像夜行动物般写作。搬进别墅以后,她觉得自己可以过一段真正无拘无束的轻松生活时,朱莉的到来对莎拉来说就像晴天霹雳,夜晚时做爱的尖叫,清早一塌糊涂的盘子,还有朱莉那性感的身材,似乎都在残酷地提醒莎拉:你不过是一个清高的老女人,清高只是你的伪装,因为你不再拥有青春的一切。

  正是因为这样,尖锐的幽默产生了,观众们饶有兴味地欣赏着两个女人间微妙的争斗。莎拉在和朱莉斗嘴后报复般地偷吃朱莉冰箱里的烈酒和食物,一个中年女人气鼓鼓而又鬼鬼祟祟的脸,幽默感十足。而在朱莉的感染下对自己情欲的解放,使得莎拉的角色充满了引人回味的深意。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弗朗索瓦的技巧无疑充满了好莱坞式的学院派风格,剪接干净明快,节奏轻松紧凑,而到了下半部分,悬疑的色彩渐渐浓重,镜头开始散发出空洞而令人恐惧的感觉。一场发生在想象中的谋杀让莎拉体会到了与朱莉的亲密,这是一种女人之间微妙而隐晦的满足。在这场情杀中,莎拉充分享受了展露肉体带来的快乐,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严肃、自律,总是带着黑框眼镜的女小说家,竟然会穿一件鲜红的性感内衣,在露天阳台上露出自己依然美丽的双乳。

  第6场 心理的界限/梦境的迷宫(13)

  虚构是满足幻想的过程,在故事的前半部分,莎拉的生活被朱莉无情破坏,虽然她对朱莉满口戒律和道理,但她在肉体和精神上都是无法战胜朱莉的,因为她无法战胜自己;而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她的处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先是和解了与朱莉的关系,让朱莉对自己倾吐心声,尔后又让方克为自己神魂颠倒、使朱莉妒忌于自己的魅力,以至于一怒之下杀死了方克。在方克死后,莎拉又像一个慈祥的母亲般安慰受惊的朱莉,并且表现出自己智慧和冷静的一面,让朱莉无可选择地依附于她,共同完成了这次完美的谋杀。

  影片颇值得回味的是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些欲望,虽然难以启齿,但却炽热如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也许,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真的需要一个梦境,在那里,他或她永远是生活的主角。

  杀死爱情的红松鼠

  《红松鼠杀人事件》

  the red squirrel

  剧情点击

  深夜的海边,海浪翻滚,一个男人疯狂而绝望地踢打着路边的防护栏。远处一辆摩托车飞速驶来,冲破防护栏摔到了沙滩上,男人打电话叫了救护车,不停地和女人说话,然而女人似乎失去了记忆。男人与女人是素不相识的,但在医生索要女人资料的时候,男人却说女人是自己的女友,名叫伊丽莎,他还看着医生的胸牌顺口胡诌了一个姓氏,于是女人有了一个姓。医生在给女人做记忆测试,女人看着一些照片,脱口而出菲里斯这个名字。男人谎称自己是女人的同居男友,而女人看来也颇为认可这个身份。一天,在医生和护士疏忽之余,男人带着女人来到了红松鼠度假村。

  男人是“苍蝇”乐队的主唱基塔,乐队解散了,伊丽莎是他前女友的名字。两个人在红松树度假村过得很快乐,基塔不断地向伊丽莎编造着两个人从前在一起很美好的谎言。在红松鼠度假村的还有一对卡门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男孩是个游泳健将,伊丽莎说自己以前是一个游泳冠军,男孩不服气地和她比赛,结果却输了。伊丽莎和卡门夫妇的相处很和谐,基塔却警告她远离这家人。基塔再三地告诉伊丽莎自己不喜欢家庭,是不会结婚的。

  卡门的女儿像是梦游般地走到伊丽莎和基塔面前,男孩告诉他们自己催眠了这个女孩,然而伊丽莎却看到女孩调皮地向她眨眼,知道了女孩在做戏给他们看,基塔却相信催眠之说。

  夜晚,坐在一起共进晚餐的人们都很开心,广播里在广播寻找一个名叫索菲娅的精神错乱的女人,这个女人有一辆电车,并且车牌号码和伊丽莎的车牌号一样。伊丽莎方寸大乱,基塔却镇定地编织了谎言,说伊丽莎以前的丈夫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不停地迫害伊丽莎,直到四年前伊丽莎和自己相遇,而伊丽莎的前夫总会在8月22日这天播放这则寻人启事,因为这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基塔正边说边为自己的谎言自鸣得意之时,树上掉下了一棵松果,砸破了他的头。

  卡门的丈夫开车载儿子出去,没有准时回来,卡门十分担心。卡门的丈夫回来后,对卡门的态度不以为然,伊丽莎看不过眼,打了卡门的丈夫。双方正在僵持,男孩却告诉伊丽莎她背后有一个男人。

  一个长相凶猛的男人向伊丽莎走过来,伊丽莎顿时慌乱,男人自称是她的丈夫菲里斯,他说自己不能没有她,并当着众人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