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部分阅读

作品:漂泊家传奇--漂魂|作者:movepp|分类:玄幻小说|更新:2025-05-20 15:30:35|下载:漂泊家传奇--漂魂TXT下载
  裕盟遣斡氲阶槲岬墓ぷ鞯敝欣矗x客u堑牟斡耄敬卧谖倚5牧曜富岜涞梅岣欢嗖剩钟惺导市Ч挠跋炝头淞Α!

  袁丹凤等一批编辑对这个提议没有异议,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看法,比如说,不要领导莅临讲话,发个什么贺信就可以了。现场主要以联谊为主,进行现场作品评议交流,即兴赋诗等等。总之,既然发动文学爱好者参与了,一切官样程序就不需要出现了,否则,文学爱好者的热忱参与,就变成了绿叶来衬托领导这朵并不鲜艳的“烂花朵”了。

  刘梅趁热打铁,抛出了自己早就拟好的一份文学爱好者的名单,总共二十位文学爱好者。选择的理由,刘梅解释到:“主要是在《雪峰文学》上发表过作品的同学,并且作品有一定反响的同学。”其中,刘梅有意识地把肖骁霄列在了第十六位。

  社委会成员浏览了一下名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袁丹凤看到了肖骁霄的名字的时候,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不过,也觉察不出什么来。袁丹凤自己倒是很期待能够和肖骁霄多多接触一些,只是机会不多而已,现在正是很好的机会。

  文学社制作了邀请函,派送到文学爱好者的手中。在具体组织工作当中,刘梅决定从文学爱好者里面招募几个志愿者工作人员。

  理所当然,肖骁霄在志愿者工作人员当中。刘梅特地约出肖骁霄到田径场,想听听他的想法。况且,先前肖骁霄的“江湖风云”故事,对刘梅也是充满了好奇之心。与所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善于对异性“一见钟情”一样,肖骁霄不由自主地就喜欢上了刘梅。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还只是心里可以为所欲为,而在行动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矜持的。两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比较严肃地在谈论一个比较严肃的文学问题。

  不过,在开始,两个人只是默默地走在跑道上,无话可说。肖骁霄觉得有点难受,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在女孩子面前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怎么打破这样尴尬的局面?可惜,自己以前根本就没有和女孩子这样亲密往来的经验。

  好在肖骁霄还能够脑筋转过弯来,终于说道:“哎,不会就是要我出来陪你锻炼身体吧?”

  刘梅“扑哧”笑了,说:“是啊,一起出来锻炼不行吗?”

  说罢,脸微微红了。肖骁霄看着她的娇羞的脸,心里翻腾起层层涟漪,真想亲亲她红扑扑的脸丹。冒出这样“罪恶”的念头,肖骁霄连忙在心里说:“罪过,罪过!”不过嘴里却说道:“嗯?那么要看我有没有时间了。”话一出嘴,肖骁霄心里就后悔,怎么一点儿也不会逗她开心呢?

  刘梅显然没有对这句话有太多的内涵思考,眼睛扑灵扑灵地看看肖骁霄,终于切入了正题。

  刘梅先将前段时间和社委们商谈并且确定了的情况向肖骁霄做了一个大致介绍,然后说:“肖骁霄,我们想把这次的文学社团联谊会办出一些特色来,最好能够变成我们学生自己完全组织和掌握的活动,但是不知道要从那里入手。我们仿佛看到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活动,也知道了我们要做些什么,要回避一些什么。不过,总感觉很难抓住要点。”

  肖骁霄侧头倾听着刘梅说话,大脑在高速运转思维,这样一个活动的要点在那里呢?两人又默默地走了一段路,肖骁霄觉得自己的思路成熟了,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知道,这次谈话如果不能够给刘梅一个意外的惊喜,那么日后的往来可能比较“有点曲折”了。

  肖骁霄用一种颇有成熟想法的感觉说:“首先,我觉得我们不能够拒绝或者回避领导力量,我们现在这些活动,离开了领导或者得罪了领导后果都是严重的。社会就是这么一个庸俗的社会。既然庸俗领导了高尚的文学追求,自然有文学致命的地方。我们不能够逃避这样的现实。”

  听肖骁霄这么一说,刘梅多少有点意外,但是没有惊喜。她看着肖骁霄,想说点什么,却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表达。不知道这是肖骁霄的成熟或者还是他的谋略。没办法,只好噘噘嘴,扬了扬眉毛,继续洗耳恭听。

  肖骁霄微笑了一下,接着说:“第二,既然我们绕不开也不能绕开领导,那么我们就要使用或者借助领导的力量,尽可能多地把他们往积极方面使用。这就是说,领导也是一件道具,就看你怎么利用了。”

  刘梅觉得新鲜了,原来“小民”还是可以“使用”领导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那么,你觉得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刘梅不由自主地问道。

  肖骁霄认真地说:“这就是第三个问题了,领导来到现场了,无非就是祝贺、讲话甚至附庸风雅吟诗作画,留下墨宝这类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各个文学社、县文联来说都是虚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和拍了领导一回马屁,娱乐了一把,攀了一次关系,但是实际上什么实在的东西也没有。也就是说,大家讨厌领导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就是因为没有产生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是问题的症结。”

  刘梅好像总算开窍了,接过肖骁霄的话头,说:“所以,我们把领导往产生实在的效果的方向使用?”肖骁霄微笑着点了点头。刘梅沉思了一下,接着说:“那么这次领导来了,我们要“使用”他产生一些什么效果呢?”

  肖骁霄忽然觉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了,神采飞扬地说:“这是一个全局问题了,比如说,这次联谊会,我们需要达到十个实际目的话,那么我们就要统筹安排,领导莅临最容易达到那个目的最为容易,我们就使用领导去达到那个目的。”

  “噢,原来是这样!”刘梅恍然大悟地说:“这就说来,我们先前的准备工作是很不充分的,我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实际目的,很多时候还是按照自己的个人好恶和随心所欲在思考和准备这次活动,照这样下去,活动非弄砸了不可。”

  肖骁霄很开心,趁热打铁地说:“那么,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这次活动我们需要达到那些有实际效果的目的?”

  “嗯!”刘梅认认真真地点头。这时候,刘梅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脑子了,仿佛肖骁霄成了自己的救世主。

  不过,幸好现在大家都沉浸在美好的感觉里,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性格可能产生不良发展的微妙变化。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暂时美好的人生短暂瞬间,恰恰对这些正处在急于成熟成长的少男少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为,他们提出了更高的人生命题,那么,就让他们自己探索,去寻找到超越现实人生的一条道路。本来人生就没有绝对安全、十全十美的成长之路。

  肖骁霄基本上掌握了这次谈话的绝对主动权,一是因为刘梅对他某种程度上的“景仰”,或者说“好奇”。二是因为肖骁霄观点和看法确实在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让刘梅不但意外而且惊喜”的效果。

  但是肖骁霄没有丝毫的得意,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去了,已经觉得自己和刘梅站在了同一个命运线上,刘梅必须成功,他也必须成功。所以,他认真而诚恳地说:“一般说来,在我们现有的思维里,可能只是把这件事情当做开拓视野、得到锻炼,增加能力的好机会来看待,带来某种虚荣心的满足。其实这个目的并没有错,而是我们现在要变换一下思路,争取有新的突破。”

  刘梅美丽的大眼睛清澈明亮,仿佛纯净的心海里终于开始掀起了人生必须面临的风浪。驾驭这个风浪人当然是他,而风浪的来源,就是肖骁霄给她打开了潮水的闸门。

  看着刘梅静静的倾听,肖骁霄问她:“现在,你能够有些什么启发,有一些新的设想,你是这次活动的执行主任,你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了。”

  刘梅有点茫然,说:“哎,你说的都有道理,也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没办法把握住什么一样,要不――”刘梅停顿,笑着面对肖骁霄。

  肖骁霄赶紧问:“要不怎么?”

  刘梅调皮说:“你能者多劳,全部搞定算了!”说罢,黑亮的头发一甩,往前快速走了几步。

  肖骁霄连忙追上她,说:“好、好、好,一切包在我身上了。”

  这时候,肖骁霄和刘梅已经感觉到相当自然了,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和谐自然”的美好生活吗?自然,身处其中者,乃当局者迷。不过,来来往往过路人,也未必能够关注到这些美好的瞬间。一直到上晚自习的钟声响起,肖骁霄和刘梅才依依不舍地隔开一段距离,一前一后地回到了教室。

  此后,刘梅和肖骁霄再经过两次沟通,便召开社委会会议,综合各位社委成员的意见,就联谊会的具体实施进行最后的敲定。刘梅说:“在这次和志愿者的交流中,我觉得肖骁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高尚的活动,是不会拒绝世俗的内涵的。所以,文学在理想的本质内涵当中,应当是纯粹高尚的。但是文学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它就离不开世俗的组成部分。所以,这次我们联谊会活动,一定要化腐朽为神奇,把世俗的组成部分变成高尚活动的有益补充!”

  这个新颖的观点在社委们当中引起不小的兴奋效应,照刘梅这样说来,先前回避领导的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完全避免。也就是说,同学们组织活动的底气将十分地充足了。大家议论了一会儿,纷纷表示赞同按照这个思路搞下去。

  既然大家对思路没有异议,刘梅将这次活动期待能够达到的目的抛了出来。她清清爽子说:“这次活动我期待能够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既然县主管领导都要莅临,那么,县文联每年的活动经费非常之少,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活动中表达一下这个愿望,能够让领导知道县文联需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行。为什么我们表达的效果可能会有效果一点?因为我们是学生,领导看见了,可能会同情我们,说不准,会给县文联增加一点拨款。当然,尽管这些拨款可能不能够惠及我们,但是也算是我们这次对县文联最好的回报,因为县文联第一次将这样的活动给我们同学自己来办,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说道这里,刘梅看了看大家,期待他们能够发表一些看法。

  但是,社委陈丰云说:“我说主任,你还是把所有的目的都说出来我们再发表意见也不迟啊。”其他社委立即附和,觉得还是把目的全部说出来再讨论比较好。

  刘梅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假如大家纠缠于第一个目的,不能决定,那么后面的目的就没有办法说了。于是,她就滔滔不绝地说出后两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我们必须向姐妹学校展示我们雪峰中学的风采。而这个风采要从组织工作的完善、参加同学的素质和文学作品的优秀上得以体现。”

  刘梅接着说出第三个目的:“最后一个目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为将来走入社会学会一些各方面打交道的能力。”

  刘梅接着看了看大家,再说道:“完毕!”

  袁丹凤笑着看了看大家,接下话头,说:“我就快人快语,第一个说吧,我觉得后面两个目的很好的,我们无非也就是做这么一些工作。但是我觉得第一个目的可能有点不现实,这个我们能做的到吗?”

  场面停顿了一会儿,没有继续表示反对的或者支持的。刘梅看了看陈丰云,似乎期待他说点什么。此时的陈丰云似乎老谋深算,不愿开口。他迎着刘梅的眼光,在揣摩她的心里,他明白,自从肖骁霄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了之后,刘梅几乎对肖骁霄言从听计。此时是迎合她这种兴奋而不能自主的心里,还是反对或者是中肯呢?可是怎么反对?怎么中肯?陈丰云无从说起。可是,这个掩盖不住他心中的点点情绪,陈丰云也喜欢刘梅,不过,因为自己过早地肯定了这种喜欢充其量只是单方面的行动之后,他不好太多地表达出来,免得自我尴尬。如果这一切要是刘梅自己的想法,他肯定是要迎合的。

  想到这里,在刘梅再三期待他发表意见的眼光下,陈丰云终于发话了:“我觉得,我们本身不会对这件事情本身产生太多的利益问题,既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要采取一种注重过程而不太看重目标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往最好的目标去努力就是。所以,我认为我们太关注这个目标的终极问题没有太大的意思。”

  既然这个组织里面的核心人物都能够通过这三个目的,其他的同学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执行。这个时候,刘梅才发现,其实这样的活动也没有什么。自己和自己的队伍要作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各个学校的召集工作,县文联早就行政通知了。自己无非就是布置会场什么的。而各个社团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当前早上赶到,下午返回原籍。这不是一个屁大的事情吗?刘梅很泄气,筹划了半天,就这么一丁点事情。多少有点郁闷,于是就找肖骁霄。

  肖骁霄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好像没有对这次活动产生什么太大的实际影响。毕竟思路可能有突破的地方,但是上级领导可能还是出于一些不影响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样的活动充其量也就是做做样子,弄弄也就过去了,没有谁回来关注实际的效果,实际的效果还是每年的高考榜。

  但是,看到刘梅认真的模样,肖骁霄决定还是尽力想办法突破这个瓶颈。症结在于,执行者要不要和领导的思路一致。但是在肖骁霄这里,和领导思路一致,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可是完全和领导的思路南辕北辙,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事情根本就办不下去的。顺着领导的思路,尽量寻找新的亮点。肖骁霄明白,先前那三个目的,创意上还是很高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免是“乌托邦”。现在紧急的事情就是要能够做好一件事情,让大家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刘梅仿佛看出了肖骁霄的无计可施,不免有点泄气,但是还是宽慰肖骁霄,说:“骁霄,算了吧,现在做点事情是很难的,老师不支持,领导只抓升学率,什么都可以放弃的,我们还是算了吧。”

  肖骁霄很矛盾,在这个年龄,都是血气方刚,毛头小伙,什么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所有领导都是“混八蛋”,就我能。而自己总不能放手一搏啊,那么,学业要是有了一些差池,这个祸就大了。看来寻找亮点还得从大家本身的工作当中来寻找。本身的工作?本身的工作?肖骁霄赶紧转动自己的大脑,研究起本身的工作。刘梅是《雪峰文学》的头,这就是她的本质工作。而文学爱好者无非就是自己的作品得以流传。那么,《雪峰文学》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么?想到这里,肖骁霄眉头舒展开来了。

  漂泊家传奇--漂魂(6)

  刘梅看到了肖骁霄写在脸上的变化,感觉到有了新的发现。肖骁霄说道:“我们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了,而且尽量和我们的本身的工作相关联,或者干脆就是本身工作的一个延伸。这次联谊会,各个学校和社团不是要提交优秀作品么?干脆就借助《雪峰文学》编撰一本集子,编的好一点,肯定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刘梅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兴奋地说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县文联本来就说过,今年由于经费不足,本来就没有出作品集的打算,看来在这一方面我们肯定可以有一番作为。”

  肖骁霄也憨厚地看着刘梅,笑了笑。

  正如所有的工作一样,刘梅深深明白,一个工作不在于结果能够达到什么最完美的程度,而在于这个工作的策划过程和筹备阶段所获取的乐趣,很显然,因为这个工作,自己和肖骁霄走得了很近,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联谊会如期召开,但是,县主管领导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莅临现场,贺信由县文联主任宣读。刘梅代表文学社团发言的时候,特地把期待县领导拨款支持县文联的文字临时删掉了。

  关于组织工作,县文联领导和学校主管副校长对刘梅赞赏有加。而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倒是很多学生对雪峰中学流露出了不少的羡慕,这在某种程度上让刘梅她们有一种虚荣被满足了的期待。

  自然,刘梅和她的同仁们努力和各个学校的同学主动交流,认识了不少的新朋友。至于编撰《雪峰文学――联谊会特刊》,因为期末考试如期而至,这就是明年的工作了。

  至于肖骁霄和刘梅,他们二人都在期待着来年的继续发展。

  第四章 逆风飞飏

  正如学校一直流传的“校诗”一样:春天不是读书天,夏季焱焱正好眠,夏去秋来冬已到,背好书包过新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肖骁霄回到了只能够在乡土文学上才能够表达爱意的小山村。

  与往年一样,今年又只有自己在家里陪父母过年了。自从父亲退休回到长河最贫困乡村杨林乡以后,兄弟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或者自己的工作,以往一大家子过年的那种热闹劲早已荡然无存。以至于肖骁霄多少次质疑这个社会,过年是不是一种陈规陋习,似乎很有革命的必要。但是对于世俗的力量而言,你是无可比拟它的巨大能量的,每年在这样的年尾岁末,它总得给活生生的人类捣鼓出一点什么事情来。

  作为学生,肖骁霄倍感过年的痛苦,现在的过年就像解放前杨白牢过年一样犹如“过关”:父母要问自己一年的考试成绩,亲朋好友拜年串门,问的谈的就是什么时候考大学,能不能考得上大学,以及考什么样的大学。

  对于这个小村庄而言,早已经结束了“自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的现实,也有人开始炫耀自己的儿子已经在美国或者德国什么地方的大学留学了。但是这给很多人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和攀比心里,在父辈们看来,张家的的儿子能够考上大学,凭什么我老肖家的肖骁霄就考不上大学?哪儿的话呢!总之,能不能考上大学,已经成为肖家乃至整个长河地区唯一的话题和唯一的大事。

  离过年还有三天,父母忙于置办年货,而肖骁霄郁闷地只能够呆坐在家里,看着黑白的电视机,机械地随着电视的思路,机械地喜怒哀乐。想不到,在二中读书的张桃花来访了。

  张桃花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生下来的。命运似乎也成全了张桃花,她真的像桃花一样灿烂美丽。比肖骁霄大一岁,但是却要高他两届,已经是高三了,今年七月份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是有张父深谋远虑的“科学依据”的。张父不知道从那里听说女孩子读书越早考上大学的几率就越高,所以,就虚报了张桃花的年龄,提前送她读书了。张桃花很争气,小学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让父母很自豪。似乎张桃花考上什么大学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说实话,对张桃花这个小村花,肖骁霄确实是很向往心仪的,毕竟面对美丽女孩子,那有不让男孩子动心的?除非是太监嘛。平常因为各自忙于自己的学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同一个村的少男少女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往来,大家只是从大人们的嘴中知道彼此的情况。

  今日张桃花登门拜访,恰好父母外出置办年货不在家,所以肖骁霄感觉到有点窘态,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毕竟自己算是见过场面的,还是把握住自己,招待工作做的井井有条。坐定,一起在“客厅”看电视。张桃花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她总是看着肖骁霄,可是肖骁霄却不敢直面她的眼光。而恰恰是这种胆怯的害羞,肖骁霄忽略了张桃花眼光力的留恋和期待。两人就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过年打算怎么过,都要到那里去拜年。

  闲话、废话扯过,两人闷坐了一会儿,张桃花忽地自然自语地、又像是对肖骁霄表白:“骁霄,你知道吗,我一直很崇拜你的……”

  啊!?肖骁霄心里陡地一惊,今天这个张桃花怎么啦?未等张桃花说完,肖骁霄赶忙打断:“桃花姐,你今年要考大学了。”

  张桃花听肖骁霄这样的“提醒”,脸色显得更加痛苦,但是肖骁霄却没有体会到这微妙的变化,终于成为永恒的遗憾。张桃花有点生气:“别提高考好不好?我自己很清楚,为什么所有的人除了高考还是高考呢?”

  肖骁霄有点手脚无措,没想到她会这么反应,一时间,只好站起来迷惑地看着张桃花。那里知道,张桃花也立马站了起来,并径直将自己的整个身体移到了肖骁霄的跟前。虽然是冬天,张桃花穿着厚厚的棉衣,可是肖骁霄还是闻到了桃花姑娘已经发育成熟的身体传递过来热辣辣的少女气息。桃花姑娘那坚挺高耸的胸脯,让他一下子汹涌澎湃起来,一股不可抑制的冲动几乎让他立马要抱起张桃花,吃掉她。很显然,张桃花在期待这一刻,因为她美丽哀愁的大眼睛已经微微地闭着,身体有点摇晃。双手在期待抓着一点什么……

  肖骁霄感觉到自己在劫难逃,毕竟桃花是自己第一个心仪过的女孩子,现在就在自己身边,也可以随手可得。可是,理性的力量在此时也是何等地坚强,刘梅的身影始终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肖骁霄终于在瞬间崩溃了自己原始冲动的力量,紧张地先让自己坐下来,然后说:“桃花姐姐,坐下来说话啊。”

  桃花显然很失望,她有点凄然地笑了一下,说了声:“骁霄,我回去了。”说罢,也不等肖骁霄说什么,终于有点机械地移步走了。

  肖骁霄反应过来之后,赶紧追了出去,却不知道,张桃花已经没了身影,可能回家了。肖骁霄有点虚脱一般的恐慌,今天是怎么啦?桃花姐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是在肖骁霄这个还相对比较单纯的大脑里面,他又能够明白什么呢?只是自己的那种冲动还没有完全消失,怎么办,屋里是不能呆了,于是走道村前的旷野里,面对跟前连绵起伏的大山,深深地呼吸,终于平静下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子里传来了三声清脆响亮的炮仗声,把肖骁霄惊醒了。在农村,临近过年,人们对这样的炮仗声十分地敏感,因为只有死人了,才有只放三个炮仗的,否则,至少都要在三个以上的。不过,这个也不奇怪,村里每年都有老人在这个时候去世。肖骁霄准备翻翻身子,再好好睡上一觉,这些事情,自有父母去关注的,等他们回来了,问问是那位大爷爷大奶奶去世了就是。

  可是,没有想到的就是,母亲已经走到了他床前来了。轻轻地叫他,是不是已经醒了。于是肖骁霄就问母亲村里发生什么事情了,是那个老人走了?母亲有点叹息地告诉肖骁霄:“桃花那黄花闺女,真可怜,昨天晚上喝了农药,药死了。”

  肖骁霄不可置信地猛地坐起来,想说了什么,但是很快又像傻了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终究而言,自己还能够说出什么来呢?母亲万般关爱地再次关照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睡下去,忙其它事情去了。

  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十点多种,天气有点阴冷,冷嗖嗖的寒风,实在让人只想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可是,在肖骁霄的大脑里,桃花姑娘已经变成了冰冷的躯体,和这寒冬融为一体,也许就感觉到不到寒冷了,但是也没有了温暖和欢乐。不知不觉之间,两眼饱含了热泪。肖骁霄用被子蒙住自己,擦干泪水,大脑一片空白。这时候,肖骁霄才想起了问题来,桃花姑娘为什么要自杀呢?她昨天白天来这里拜访自己,是不是有这特定的目的的,而且那时候她已经做出了断然的决定。但是,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这样的断然决定呢?

  由于过年马上就到,张父决定尽快让桃花入土为安。但是毕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临近立马过年,张父还是像安装自己的母亲那样来安葬张桃花。按照当地的习俗,在堂屋开路吊孝、请和尚念经、请地仙选墓地一样都没有少,只是时间是那么的仓促、紧凑。终于在新年来临前的一天里,桃花姑娘入土为安了,与寒冷的大地,永恒为伴。人们很快从这种并不关己的悲伤当中脱离出来,毕竟,过年是要高高兴兴的。

  看样子,没有谁知道张桃花在自杀前的一天来看过肖骁霄。否则,这将是有麻烦的。后来肖骁霄终于知道了,张桃花曾经留下过遗书,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自杀。遗书的内容也是人们断断续续传出来的。

  原来,在今年寒假放假之前,长河二中对高三学生做了一次自行决定的高考预考考试,也就是全年级前一百名才能够参加今年的高考。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提升二中的升学率。大家知道,这个升学率,就是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分母越小,升学率就越高。而长河二中,这些年来一直是升入大学的学生很少但是升学率却奇高。看来秘密就在这个高考预考制度当中了。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规定,这个高考预考制度早就在前几年就已经取消了,但是二中的老师们为了用高升学率换取一点奖金,私下里一直在执行这个陈规陋习。恰恰就是这样,这群丧失了基本为人师表的“狼师”们,却成了桃花姑娘的凶手。遗书中,桃花告诉父母,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就当做高考预考成绩。桃花姑娘在考试前很紧张,不小心犯了重感冒,昏昏沉沉的,考的一塌糊涂,总成绩排在第一百零二位。学校集体奉劝一百名之后的学生下学期就不要来了,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等到学校招复课生也就是“高四”乃至到“高十”学生的时候再来报名。自然,桃花姑娘感觉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好选择了这样“自决于江东父老”的极端之路。

  不合理的一切在青天白日里苟活着,而鲜活的生命却在寒冷黑暗的墓地里成为泥土,成为迅速消失的记忆。悲愤终于纠缠于肖骁霄了,可是谁能够改变这一切?谁又能够挽救回来桃花姑娘水灵灵的生命?

  村子里瞬间恢复了平静,人们似乎超音速一样忘记了桃花姑娘的委屈和悲哀。看来,吃人的教育制度之所以能够继续发威,那是因为这群麻木的躯体们的麻木程度,实在达到了无法想像的地步。现实是如此地需要改变,而有心杀贼之人却眼睁睁地无能为力。

  悲情终于笼罩了肖骁霄的整个心灵,他快要疯狂了。他很想到桃花姑娘的墓地上献一束鲜花,可是,这代表什么?还能够表达什么?这能够让她的长眠不至于寂寞?特别是这个时刻、这个年龄去做这个,又能够向长辈们表明什么?尽管献上一束鲜花,是那么浪漫和告慰人心的善举。但是肖骁霄的“理智”告诉自己,不能够这样去做,因为这种死亡是那么的蹊跷,任何人的任何善意举措,都会带来无穷尽的纠缠和麻烦。一个自杀的人,心中必有说不出的天大冤屈。可是肖骁霄马上有点鄙视自己:这不是理智,这是懦弱!

  年,就是那样过了。肖骁霄有了强烈诉说的冲动,他好想见到刘梅,尽快告诉她自己的悲愤,尽快让她消融自己的悲情。可是来到学校,肖骁霄忽然觉得,这跟刘梅怎么说呢?刘梅能够理解么?即使能够理解,那又能怎么样呢?看来自己要做也就是与所有麻木的躯体一样,尽快麻木。可是,血性天生注定自己麻木不了。肖骁霄在寻找答案,他太需要一个答案了。可是,在这样一个“猪圈”里面,甚至连“狗急了还要跳墙”的动作都做不了,因为他是“猪”。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

  最终,肖骁霄没有和刘梅说这一切,也就是说,没有谁能够知道肖骁霄在这个寒假里撕人心肺的心灵裂变。所幸的就是,终究还没有达到人格的裂变,这是甚为让人安慰的。肖骁霄慢慢地平静下来,终于开始思考与众不同的未来和不同凡响的人生。

  “猪君”皆挤独木桥,唯我嘲笑世人傻。

  肖骁霄仿佛看到了“万猪奔腾”的场面,在高考这个屠宰场,死的麻木。何为刀俎?吃人的教育体制!谁为鱼肉乎?我等新儒生是也!肖骁霄决定不再做这样受教化的“猪”,要做人。而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能够自由地思想,也能够在灵魂上自由地飞翔,更能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选择。

  这时候,开学才第三天,肖骁霄找刘梅,开始告诉她自己所要选择的人生。肖骁霄很矛盾,今日晚生皆为“猪”,还有谁能够来敞开心扉畅谈酸不拉唧的人生问题呢?人生就是考上大学,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最切实也是当今最辉煌的人生啊。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你他妈的还想什么?

  肖骁霄一边在拼命地否定自己的“人生”思考,另外一方面在忐忑不安地期待刘梅能够鼓励甚至和自己一起创造这样的“人生”。不过,对于这种“担心”,肖骁霄是不会让刘梅知道的,更加不能够让她感觉出来的。这毕竟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极为冒险的事情,不能够让她来做自己都无法把握的事情。

  这天中午,肖骁霄和刘梅趟过溪水,一起到廻龙洲头度过午休时间。两人一起坐在石凳上,平溪江上有点冷冽的春风刮来,肖骁霄才想起“春寒梢料”。他的手不由自主想去搂住刘梅,给她温暖,帮她驱寒。没想到刘梅却赶紧站起来,脸红扑扑的,说:“骁霄,我们还是走走吧,要不然会着凉的。”

  肖骁霄有点尴尬,窘态十足下,赶紧站起来,连忙说好。矗立洲头,远望是平溪江破峡而出的雪峰山,一个“v”形陡峭的两个山峰,就是传说中当年肖光鎏为救万民跳江殉道的地方,从这里看来,确实有一股超然的气势,让人无以复加地崇敬。而文昌塔与之遥相呼应,尽感往事越千年的沧桑。平溪江上的青龙桥横卧江面,并且自然而然地偎依着文昌塔,让人无限感慨这美丽独特的景观。再看桥下不高的水坝,形成了长长的一段小瀑布,却是那么的妩媚动人。倘若是温暖的春末,肖骁霄想,自己一定带着刘梅光着脚丫,在水坝上溪水,欢笑声中度过水样的年华。

  如此美丽的大地,在这块土地上,长河辈出的英雄们是怎么度过的呢?肖骁霄对自己突发而来的问题有点激动起来。对啊,他们的人生能够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么?肖骁霄的眼睛闪烁着兴奋光彩,说:“梅子,你想到过我们历史上的长河地区有多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吗?”

  刘梅侧仰着头,说:“骁霄,你的忧郁看不到了,眼睛里有了欢乐的光泽,我知道你有苦闷,你不说我也不打听,但是我想我们一定都要快乐起来,好吗?”

  肖骁霄只是有力地点了点头,微微眯着眼睛,眺望着遥远的天际。

  可是,刘梅却说道:“骁霄,你知道吗?你这样的神态好深沉和沧桑啊!”

  肖骁霄沉思地反问:“是吗?”

  于是两人离开洲头,开始往林子方向漫步走去。刘梅仿佛思考好了一样,说:“骁霄,刚才你说我们历史上的长河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我好像知道的不多,但是有两个人却是我能够知道的,就是民国的蔡锷和晚清的魏源,在我们一般的历史教材上都是写到的。至于其他的,恐怕要看看《长河志》一类的书籍了。”

  默默地走了一会儿,微微听见踏踏的脚步声。肖骁霄才说道:“蔡锷和魏源,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对他们毕竟还是了解不多啊。你的提议真的很好,我要去看看我们长河的地方志一类的书籍记载。”

  刘梅说:“太好了,我也对这类接近我们身边的历史很感兴趣,但是以前只是感兴趣而已,一直没有去看。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来看吧。”

  肖骁霄有点茫然地问:“可是我们到那里去搞到这样的书呢?”刘梅俏皮地说道:“哎,真笨,学校图书馆和县图书馆啊,学校用我们的学生证是可以借到的,县图书馆我早就有借书证的,包在我身上了。”

  肖骁霄说:“诶,也只能这样了,但愿两个图书馆能够有这方面书籍。”

  两人默默地走了很久,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什么是默契含情,唯有这宁静而一起移动的思想和飞扬的灵魂。

  正当肖骁霄和刘梅这两颗骚动而不世俗的灵魂在鲜活地逆风飞飏之时,雪峰中学学生会高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变革首先来自学校党委的一些变化,肖剑云老师正式担任校党委宣传部长并且兼任校团委会书记。

  肖剑云比较有魄力,决定比上届书记要有更大的作为,也就是说学生工作要有更大的魄力。而这种魄力要想对学生的素质产生突破性的裂变和提升,唯有鼎立支持学生自创性的学生工作局面。因为政治忌讳,不能够提出学生自治这样授人以柄的概念,但是肖剑云决定采取只干不说的策略,大力支持学生会自创新局面的工作。

  在这样的策略下,肖剑云将团委会第一副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的职务继续由进入高三的原职担任,但是大胆地提拔了才高一的李辰钰担任团委会第二副书记,授权李辰钰迅速挖掘人才,并且组阁上报于他。

  据传,李辰钰是雪峰中学自从有了学生会以来第一位在高一的时候就担任团委会副书记的学生领导人。这是一种极大的突破,给了李辰钰无穷大的想像空间和发挥舞台。少年人生,本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一旦得志,他们便能够天马行空,行云流水。

  李辰钰也大刀阔斧,本届团委会委员和学生会干部的组成,绝大多数都是高一的学生,形成了绝对垄断的局面。

  在这个“内阁”成员的组成名单上,肖骁霄是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分管《雪峰青年》并亲任主编和“雪峰高级中学第二届校园记者团团长”。而刘梅担任女生部部长,成为雪峰中学“女同胞们的最高行政长官”。

  内部消息传到肖骁霄和刘梅耳中,肖骁霄就戏说刘梅,说雪峰中学是中国未来某任全国妇联主任的摇篮。

  这种任命对肖骁霄的刺激是很大的,作为“少壮派”成员之一,与所有高一兄弟一样,大家对权力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而对正确使用权力的使命感也让肖骁霄深沉起来。

  总之刚刚开学的这两周里,高一普遍有一种亢奋感,各部门、各分管管理单位纷纷招兵买马,竞争已经呈现出来汹涌澎湃之势头。

  但是,更加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在李辰钰看来,学生工作当中,宣传工作可能是最有挑战力度的,一般说来,搞宣传工作的一定是同学关注的焦点,所以体现一个学生会有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宣传人才需要较高的要求。所以,任人不避亲,李辰钰正式公布的团委会和学生会的名单上,宣传部部长乐天云是高三的学生,明显是不用管事的。副部长除了肖骁霄以外,还有周勿是副部长,同时兼任广播站站长。杨思想也是副部长,同时兼任校黑板报主编。另外,袁丹凤担任团委会宣传干事,其他宣传委员也都是高三的学生。

  看来,这是肖剑云在非常情况下的一次非常的“点将”。高三、高二的学生基本上给个职务,就不管事,如此看来,高一的学生是他要非常培养的一批人。至于这个没有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