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 言 你需要是个聪明的病人/1
自我测试 你是聪明的病人吗?/5
聪明病人初级处方笺
1 选对医院找对医生/2
2 医院的诊疗程序/20
3 急诊面面观/29
4 检查和检验/49
5 处方药常识/61
你最需要的建议:真诚地结交一个医生朋友。掌握心肺复苏术。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在你居住的城市,离你最近、技术力量较好的急救中心是哪个?如果自己开车,你熟悉路程吗?
聪明病人中级处方笺
1 当个聪明病人之道/66
2 与医生交流的基本功/69
3 知己知彼:了解医生怎样思维/78
4 更高层次医患交流:参与决策/84
你最需要的建议:拥有一个可以真诚地向你提供帮助的医生朋友。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在与医生的交往中,尊重医生与自信同样重要。
聪明病人高级处方笺
1 安全度过住院的日日夜夜/96
2 安全度过手术的前前后后/121
你最需要的建议:睁大张飞的眼睛,做诊疗活动的监督者。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医院并不安全!
聪明病人秘密处方笺
1 拒绝伤害:关于病人权利/152
2 医德的晚市青菜价:不伤害/157
3 病人可能受到的伤害/160
4 保护自己拒绝医疗伤害之道/169
5 医道准则:希波克拉底誓言/201
你最需要的建议: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现状,树立正确的预期目标。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每日核对费用清单,有疑问随时提出。
前言
你需要是个聪明的病人
对待健康,几乎所有人都是乐观主义者——没人会想到自己有一天需跟医院打交道,更没有人会想癌症的悲剧会搬演在自己身上。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时候疾病是天上掉下的陨石,落在谁头上谁倒霉——于是平时我们肆无忌惮地透支着我们的健康,幻想着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如果疾病真的离我们这么远,为什么要去关心它呢!潜意识中,我们排斥着与疾病相关的一切概念:医学常识、医院、医生……我们宁愿追索千里之外一个明星昨晚的宿醉,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居家周边医院的情况,去了解一下一旦自己或家人发生意外,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找到及时而有效的医疗帮助。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走进医院的病人都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这一庞大机构一无所知:医院是怎样运作的;如何与医生更好地沟通;如何找到有益的帮助;如何避免成为医院这一“官僚机构”的牺牲品;病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对医院及医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自信与盲从是大多数病人的“通病”。他们走进医院时充满恐惧和无助,在这纷纷杂杂、由无数通道组成的医院中茫然无所适从,只能将一切决定权交予医护人员——然而,并非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值得托付。
在讨论如何当一名聪明病人的过程中,我同行的反应远超出我的想象。有些同行对此相当愤懑,认为教导病人“聪明”等于承认医疗行业有众多的“潜规则”(即便这些“潜规则”真的存在,作为医生,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站出来承认呢?);另一些同行则认为,鼓励人们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就是鼓动病人不信任医生,医疗行业是一个相当专业化的行业,治疗疾病的前提就是病人信任医生,讨论这个话题,不仅仅损伤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且最终受损伤的还是病人。然而我始终对以下观点深信不疑:目前的中国需要聪明的病人,聪明的病人不仅不会恶化医患关系,相反,会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会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会更积极地参与医疗决策;多一些聪明的病人,可以更好地监督医务人员中的害群之马,可以提防各种医疗骗局,净化中国的医疗环境。
我绝不认为揣着录音机走向医生诊室的病人是聪明的病人,也绝不认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对医生的所有做法都报以怀疑态度的病人是聪明的病人,相反,我认为他们是最笨的病人,或是最自以为聪明的愚蠢的病人!聪明是一种了然在胸的人生态度,不仅当一个病人需要聪明,你还需要当一名聪明的购物者,当一个聪明的爱人,当一个聪明的子女……真正的聪明绝不是斤斤计较、自以为是,而是一种对事物内部规律成竹在胸的智慧,是一种一切尽在掌中的大度。
你需要掌握一些医学常识(特别是一些急救常识,如心肺复苏术),同时你还需要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因为这是一个成人的责任。你对你的父母有责任,你必须敬爱他们,让他们有个健康的晚年;你对你的子女有责任,你必须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家;你对你的爱人有责任,你必须让他(她)感受到幸福。你需要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因为它与你及你亲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息息相关,你承受不起医疗过程中的伤害,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伤害有时在所难免,但你得确保它不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至少,你有能力把这种可能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对于中国的医疗行业,我们当然很希望能够完全地信任它,谁愿意在自己饱受病魔折磨的同时还需要劳心费神去提防医疗伤害呢,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将那些为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丧失基本职业操守的医院、医生剔除出去。鉴于目前中国医疗大环境良莠不齐的混乱状况,你尤其需要做一个聪明的病人;你当然希望毫无保留地去信任一个人,但前提是他值得你信任!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早已告诉我们,对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付出信任是何等危险的事。
你需要成为一个聪明的病人,你更需要具备一个病人的聪明。在本书中,我会让你看到一个聪明的病人应该需要什么,一个病人的聪明应该是什么。
郑佳鹏
2009年4月
自我测试:你是聪明的病人吗?(1)
测试一
1 真事。我的一位很年轻很有前途的同事在体检时查出了肝癌,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当医生进行剖腹探查时发现癌细胞已多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如果你是我,听到这一消息你会:
▲ 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还好这事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 挺可怜的!不过这种事如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命运!说
不定哪天也转到自己——转到谁谁倒霉!
■ 人生许多时候并不能尽随人愿!或许我也要更多地关注
一下自己的健康,自己拥有再多,没有健康有什么意义呢?
● 天啊!明天体检去!我与他是同事,工作环境相同,说不
定他是因为工作环境中的某种因素致癌!
2 你上一次体检的时间:
▲ 体检?为什么要体检?没病说不定查出什么病出来!
◆ 上一次跳槽时被强迫体检,花了我几百大洋,心疼!如果
公司免
费组织我就去!
■ 两年前,被家人催着去的,之后再没时间去了。
● 单位体检一般不会错过,自己定期一年进行一次体检!
3 报纸上不时有耸人听闻的各种“科学报道”:某种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某种食物不宜多吃……看到这类新闻,你的脑中会闪出什么观点:
▲ 哈,我从来不看这类新闻!——这些所谓的“专家”除了
会哗众取宠,像一群被狗撵的鸭子一样聒噪,还能吐出点
象牙来?
◆ 这类新闻看多了还是有免疫力的!不过,关注一下也无
妨,说不定他们说的是真的呢!
■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好的食物就不吃呗!小心点
为妙!
● 千万不能再吃了!赶快打电话告知亲友!
4 最近熬夜多了一些,同事都说我眼睛有点黄:
▲ 熬夜眼睛能不黄?让他们也熬几天试试!钱难挣呀!
◆ 真的假的?照照镜子去!不过,也是不能再熬夜了!这样
下去身体吃不消!
■ 眼睛黄?不会吧!先吃点退火的药试试,看会不会好一
点!今后打死不熬夜了!
● 眼睛黄?听说眼睛黄可能是肝炎!明天就去医院查一下!
5 连续加班几个晚上,牙龈有点肿痛。晚上一朋友请吃饭,有可能会闹到很晚:
▲ 去!有吃有喝还有玩——给个不去的理由先?大不了明天
好好睡一觉!
◆ 好朋友,叫吃饭不去似乎不够意思,不过得想办法及早逃
逸——先编好个恰当的理由!
■ 推掉!拖个病秧子身体去舍命陪君子不值当!
● 当然推掉!先去取点药再说!手机关机!
作者点评:尽管我们试图用以上问题来评价您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度,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评价既无法精确,也无现实意义!——谁不关注自己的健康呢?正如第1题,谁在听闻自己的朋友突患不治之症时不唏嘘感慨健康之可贵呢?但又有多少人会将这种感慨转换为积蓄健康的现实行动呢?我们不断告诫自己,要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但那颗渴望收获的心却总是将健康寄放在明天——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明天开始,做一个健康的人!明天!或许疾病会在午夜来临——而我们一直在期望明天!如果你的选择中更多的是▲或◆,这无可厚非,您是个乐观的人,您是期望明天的人,或许您的明天一如您所愿!——这是我真诚的祝福!如果您的选择中更多的是■或●,您是积极的人,也是懂得储蓄健康的人,虽然这并不能保证您与疾病绝缘——但我们相信,疾病离您可能会更远些!
测试二
1 你的亲人最近老说胃部不适,你费了很大的劲终于说服他明天去医院,你要陪着去,你会帮他做些怎样的准备:
自我测试:你是聪明的病人吗?(2)
▲ 什么准备?钱吗?我带啦!有病就去看,需要什么到时再说!
◆ 钱当然要啦!对了,提醒他将以前的病历带上!
■ 钱!病历!医保卡!对了最好明早不要吃饭,说不定要做
什么检查!还有,想办法看看这家医院是否可以七拐八拐
地找个熟人!
● 今晚就在网上做功课,了解一下可能疾病的基础知识;向朋
友打听哪家医院,哪位医生较为专业;动用朋友圈找熟人;
然后整理一下亲人的所有病历资料,准备好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2 请正确给以下行为排序:a。跟医生初步沟通,b。做相关检查,c。挂号,d。取药,e。交钱,f。等化验报告,g。听医生诊断,询问相关信息,开处方。
▲ abcdefg
◆ cabegdf
■ caebfged
● cabfged
3 这事是假设的,希望这种事在你的人生中不会出现:你的亲人有心脏病史,因为情绪激动,突然出现胸口剧烈疼痛,你会:
▲ 太突然了!赶快给家里其他人打电话!
◆ 背起亲人,跑下楼,立即上医院!
■ 打120!同时询问现在我该做些什么!
● 立即拿出急救药品帮亲人服下,打120,在电话里询问我还应该做些什么,联系亲人原来的医生。
4 你的一个亲人手术完两天,晚上你在床边陪护,突然患者说手术伤口有点痛,你会:
▲ 手术后伤口是有点痛,不痛才不正常呢!
◆ 到护士站找护士来看一下!
■ 找值班医生去!
● 打电话给主治医生,跟他说一下情况。
5 一个朋友生病了,而且病情比较复杂,涉及到外科及内科情况,于是经管医生不时需要请人来会诊,但是各科室之间经常互相推诿。今晚,朋友说吃了会诊医生开的药不舒服,怎么办?
▲ 谁开的医嘱找谁去!
◆ 直接找他们主任!谁叫他们互相推诿!再不行,我还要找
院长呢!
■ 先找经管医生吧!毕竟他是最直接的负责人嘛!
● 找经管医生,让他去协调解决!他是直接负责者,人家会
诊医生只是协助治疗!经管医生解决不了,我找主任去!
作者点评:程序,医院是充满官僚程序的地方!尽管似乎它更应该与人性关怀或便利相关!医生则是程序至上的一个群体,他们利用程序来保护自己!医院及医生的程序或许本身并不复杂,但对于一个焦虑及惊惶失措的患者而言,医院是一个程序的迷宫!除非你是当地的高官,或是医生的亲朋,否则医院不会轻易为你打破程序,这是现实!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很多医患之间的矛盾其实只是双方对程序的不同理解造成的。而且程序并非一无是处,往往正是程序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当一个聪明的病人,首先应该对医院、医生以及常规诊疗程序有所了解。如果你对以上各题有些疑惑,那我们为你准备了当一个聪明病人的初级处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医院、医生及其运作程序。
测试三
1 中国是个人际关系社会,办事找熟人几乎是一致的办事规则!阿弥陀佛,但愿我们都不需与医生打交道(这会使我的生存成问题!),但明显这不现实!好了,假设你有一个关于一般疾病的疑惑想咨询,你会:
▲ 去正规医院挂号,咨询一下!虽然我很讨厌医生,但谁让
我没有这方面的朋友!
◆ 同事小王的爱人是个医生,我让他帮我问问!
■ 我有一个同学恰好是医生,打电话问他!
● 有一个医生死党,我们隔三岔五就聚一下,这点忙他要帮
不好,看我怎么修理他!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自我测试:你是聪明的病人吗?(3)
2 不得不承认,在大多数人的就诊经历中,医生的脸色没有几次好看过(欠他钱了?),问他任何问题他都爱理不理,说话跟古董似的,越少越值钱。你觉得为什么与医生交流这么困难:
▲ 这样的医生真是欠扁,态度好一点会死呀!中国的医务人
员品质有问题!
◆ 医生太忙了,门诊的病人那么多!但这种医生的医德也有
问题!
■ 医生处于技术垄断地位,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病人只要
按医嘱治疗就行,医学这么专业,讲了病人也听不懂!
● 医生肯定有问题,但病人也有责任:不具备起码的基础知识,询问颠三倒四,不着边际!
3 “孕妇因丈夫拒绝术前签字死于医院”的事件发生后,我问了几位身边的非医务人员,关于手术前谈话,他们理解如下,你赞同哪一个:
▲ 手术前谈话,纯粹是医院及医生为了推卸责任,将风险
转嫁给病人!
◆ 我觉得这是医生的伎俩,手术前向你渲染多可怕多可怕,
等把你治好了,得,功劳全是他们的!万一出了事,也有
托辞逃避责任。
■ 这就是一个过场,一个医疗程序!手术前谁都得签,大小
手术都得签,没办法!
● 其实手术前谈话签字本意是为了保障病人利益,知情同意
权嘛,不能让医生为所欲为,但好好的一部经经常被念歪掉!
4 现代诊疗过程中,大型检查仪备(如ct、磁共振等)越来越多,医生动不动就开出一堆检查单来,我听到的抱怨如下,你认为呢?
▲ 以前的郎中一号脉就知道你患的是什么病,现代的医生,
离了机器啥都不会!
◆ 这么多检查,就是医院的生财之道!哪些进口设备,就是从
你口袋掏钱的工具!
■ 医生的仔细查体越来越少了,他们太依赖机器了,不过,
机器总比庸医可信!很多病,还真是没了这些仪器就诊断
不清,而且往往越高级的检查越能说明问题。
● 我觉得这些仪器还是很好的,关键是太贵了,还有医生有
时为了经济利益乱开检查单。
5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碰上过形形色色的病人,你猜如下的哪种人可以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最多的帮助:
▲ 拿着摄像机,威胁医生看不好病就法庭上见!
◆ 对医生赞不绝口,千恩万谢!
■ 想办法让医生知道他也懂得一些医学知识,但不卖弄!
● 让医生了解他的来头不小,是院长的某某关系。
作者点评:以上这些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即使是第5题中拿着摄像机的病人,其实也是大众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尽管没有一个医生会喜欢!医患关系首先是人际关系,沟通是首要的。就我所经历的种种医疗纠纷,真正有问题的少,大多是沟通不足所致!医生不愿有更多的医患交流,病人则常会产生误解!聪明的病人首先应该是善于同医生沟通、善于获得所需信息、善于保护自己的人。怎样更多地得到医生的支持,怎样在就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帮助,这将是我们在本书“中级处方”部分讨论的问题!如果你选择的更多是▲或◆,或许这部分内容对您的帮助会大一点。
测试四
1 如果不客气地说,很多中国的媒体都让人不能信任!我的一个好朋友患上了糖尿病,他拿着一份当地的报纸,上面推荐一种新药,赫然写着“根治糖尿病”,另有“中国中医研究院”“院士”“传统秘方”等字眼,他问我:这药能买来试一下吗。你的答案呢?
▲ 这还真不好说!当然现在骗子很多,但万一真的有效呢?
自我测试:你是聪明的病人吗?(4)
如果没有害处,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 报纸上、电视上骗子太多。真正的高手都在民间!我的一
个邻居糖尿病就是吃了成都的一个老中医的药好的!不要
棒打一切!
■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那是骗人的!
● 我觉得骗不骗人暂不下定论,还是去正规医院治疗时顺便
问一下大夫再说。
2 生病就得吃药——不吃药怎么算治疗呢?药物已经挤进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即使是健康的情况下也会吃药(保健品)。对此,你认为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有多大呢?
▲ 应该是起决定性作用吧,很多病确实是药到病除!
◆ 是药三分毒,其实真正有作用的药很少,大多数药物只是
医疗界欺世盗名、贪得无厌的招牌而已!
■ 生病的时候,药物还是挺重要的,至于保健品,我看那倒
没多大必要!
● 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有些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更
多疾病治愈关键是病人的免疫力、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3 药品回扣已经成为只有国家执法部门“不知道”的秘密了!如果你拿着医生处方到划价处一看,冷汗直冒。你会:
▲ 不拿药!到医院外面药店买买看!
◆ 再贵也得买,万一门口的药房买不到呢?万一买到假药呢?
■ 回去跟医生说说,看能不能少开点!
● 打电话问一下医生朋友,看哪些药是可用可不用的。只拿
真正起作用的。
4 现在民营医院正慢慢在壮大,一部分民营医院已经走出了专治“性病”“不孕不育”的低层次状态;对于铺天盖地广告的民营医院,你的态度是:
▲ 很多疾病,走了那么多大医院,都说没什么好办法,说不
定民营医院真有秘方呢!
◆ 我可以去试一下,但仍旧要很警惕!
■ 民营医院毕竟不规范,除非万不得已,我不会选择在民营
医院就诊。
● 其实也没有必要将民营医院一棒打死,可能对于某些病种
的治疗,民营医院会有优势,但除非有证据让我信任民营
医院的技术力量,否则,我仍会首选国营医院。
5 如果你的主治医生对你态度很恶劣,让你觉得在精神上受到了伤害,你会:
▲ 还是忍一忍吧,还在人家地头上住院呢!跟医生闹翻了对
自己治病没好处!
◆ 出院后想办法收拾他!
■ 私底下告诉他你的感受,希望他能尊重你的感觉!如果态
度依旧恶劣,将把情况向主任或院长反映。
● 向科主任说明情况,要求更换主治医生。
作者点评:这5个问题反映了你保护自己免受医疗伤害的能力,如果你选择的更多是▲或◆,或许你成为医疗伤害牺牲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中国医疗环境的混乱既有深刻的体制原因,也有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尽管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对患者伤害的事件每一秒都在发生,而且是普遍的存在,这其中包括经济性伤害、技术性伤害及行为性伤害。大众能保护自己免受医疗伤害吗?其实很难,医学是如此的高度专业,有如此多的“潜规则”,非医学专业人员由于掌握知识的不对等,是无力保护自己的!改变这种现状会涉及体制、社会以及行为道德规范等诸多复杂层面,实非个人能力所及。然而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做一些工作,为病人提一点建议、解几分疑惑,这就是本书“高级、秘密处方”中的内容。请记住:当你无力改变社会时,你只能尽力保护自己!
卷首
选对医院找对医生,了解医院的诊疗程序
患者特征:
内心对医院有莫名排斥,走进医院最大的感觉是茫然和恐惧,不了解医院的情况与基本的诊疗程序。
常见看病误区:
对所在城市的医疗状况一无所知,就医时不加选择或道听途说,不能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医院及医生。
你最需要的建议:
真诚地结交一个医生朋友。掌握心肺复苏术。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
在你居住的城市,离你最近、技术力量较好的急救中心是哪个?如果自己开车,你熟悉路程吗?
1选对医院找对医生(1)
当个聪明病人的关键:选对医院找对医生
我们拥有选择权——因为我们还未做出选择!这句显得很有哲理的话是相亲中的男女发出的感慨!尽管我对所谓的哲理名言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我知道这些看起来令人沉思的句子大多来自于几个留长发、患有抑郁症的青年,但是对于一个聪明的病人,或许以上的那句哲理名言甚为管用。病人在整个诊治过程中从来不会真正的强大,病人最强大的时候在于他还未走进医院之前,在于他还未做出选择之前!聪明的病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医院及医生,而错误的选择常常是一切灾难的开始,当你选择了一家不具备技术资质的医院,当你选择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当你丧失了你的选择权后,就意味着一场噩梦正要开始!
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在中国,传统医学是被提到与现代医学(我们称之为西医)同等的地位,这是被写入宪法的!尽管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现代医学已经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医疗市场,目前的统计数字是:全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85705家,这其中中医医疗机构仅有3009家;而且在这3009家中医医疗机构中,真正从事中医医疗工作的医生只占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的所谓真正中医师开出的处方有60%为西药。有一个事实几乎可以肯定,当你走进中国的任何一家县或市一级的中医医院,如果这家中医院把门口的牌子一摘,你绝对不会发现它和西医医院有什么差别。然而,尽管如此,中医中药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欢迎,也在一些领域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摆到了中国普通大众的面前: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人类的医学从一开始就热衷于编织谎言,如果你打开一位200年前的所谓医师的药箱(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几种药物有真正作用。他们深信不疑的放血及排除体内毒物(泻下),对病人的可能帮助与潜在的伤害难分伯仲;或许他们最大的作用在于给病人一个已受到医治可能将要康复的信心。他们的治疗依据最大可能是来自于1200年前某位名医的几本医书或许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经验及臆想,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消除。从发达国家到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替代医学(如正骨疗法、顺势疗法、中医中药、印地安医学等)并没有被完全地挤出历史舞台,反而更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中医中药被法定为和现代医学地位相同的主流医学(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国家,至于对错,见仁见智)。在美国,正骨医学是继现代医学形式之外的第二大医学形式,甚至于1953年美国医学学会也承认正骨医生是另一种医学专家。它的创建人安得鲁?泰勒?斯蒂尔(anderew taylor still)也是一名医生;拥有一种“神的灵感”;他认为疾病是由一块或多块脊椎骨脱位造成。在西方国家,有顺势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应用小剂量的自然物质可以加强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这种物质大剂量时会导致疾病,小剂量时却可以治疗疾病)、自然疗法(这种疗法的观点是疾病起因于人体中生命力流动受阻,治疗目的就是恢复人体能量的流动)、信仰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可以通过祈祷和笃信上帝的力量来促进治疗),其他还有中医中药、针灸、印度油按摩术、日本的指压按摩术等等(现在中国媒体经常将中医中药描述成在外国很受欢迎。其实,在西方国家,中医中药及针灸的市场并没有正骨医学、顺势疗法、自然疗法及信仰疗法的市场大)。即使在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会求助于这些替代医学之一。尽管和国外的替代医学一样,中国的传统医学支持者的证据来源于个人观察或对疗效满意病人的个体描述,而非科学实验,但这是人们对现代医学过度技术化取向、太非人格化、太体制化、太官僚化,在很多治疗领域失望的一种反应。
1选对医院找对医生(2)
替代医学绝不是没有价值的,也不能因难以用科学解释就下个“骗子”的称谓,它们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并在一些领域(如保健、人体功能失调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正因为替代医学很难用现有的科学手段来评定,所以就会有相当多的医学骗子集中在这一领域。他们将目光集中在现代医学没有取得明显成就的领域,如不孕不育、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毒性感染(乙肝、艾滋病)、慢性肾炎、晚期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等,或是利用现代医学治疗某些疾病方式痛苦,针对性地推出不开刀治疗,如肿瘤、痔疮、肛瘘等。
这些骗子的目的当然只是钱财,反正现代医学在这些领域也没什么好办法,试试别的方法也不能称得上是一种技术性伤害,充其量只是经济性伤害。但问题是,如果他们的虚假宣传,让患者有意不选择本来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取得很好疗效的治疗手段,而选择了他们所号称的可以“药物治疗”而让癌症患者失去了早期手术的机会,号称可以根治而让糖尿病患者失去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时机。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耻的刻意伤害吗?
大家该说了,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要选择替代医学喽!不!相反,我也经常选择传统医药为自己或家人进行治疗,而且自觉效果不错。所以重点并不在于现代医学与替代医学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选择,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现代医学会好一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替代医学。
●首先在疾病的诊断上最好选择现代医学。中医的诊断讲究辨症,即通过望、闻、问、切,综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四时五气”,来辨别病人的虚实寒热。尽管其具有整体思维的优点,却失于精确,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肺癌的患者如果首先就诊于中医,得出肺阴虚的结论对其治疗是怎样的伤害。现代医学尽管被指责工于还原论,被指责离开了仪器就无法看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如x光、ct、mr等极大延伸了诊断触角,至少尽可能地避免了危重疾病的误诊。当然,现在你走进任何一家中医医院,你也可以发现这些检查仪器,而且大多数西医医院有的检查仪器,中医医院都有;你也会发现中医医师给你的诊断也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我想这是传统医学的进步而不应该饱受“西化”的骂名。在身患疾病时首先选择现代医学,最好能明确诊断,或至少排除可能的危重疾病,绝不能满足于“某某虚”“某某实”的诊断,这些“虚”“实”的诊断下可能掩盖的是致命疾病,如癌症。
●以下疾病首先考虑选择现代医学。危重病的急症(如突发昏厥、高热、严重创伤及烧伤、药物中毒、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早中期肿瘤的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创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等)、器官功能衰竭(如心脏功能衰竭、慢性肾炎肾功衰竭、肝功衰竭等)、孕妇保健及分娩等,这些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已显示出明显优势,治疗方案也较为成熟。
●以下疾病以现代医学治疗为主,可辅以替代医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炎、肺气肿)、中晚期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这些疾病中运用现代医学正规治疗一般可良好控制症状,但辅以中医中药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华人小说吧 m.hrsxb
1选对医院找对医生(3)
●以下疾病以替代医学治疗可能会取得好的疗效。诊断难以明确的疼痛(头晕、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功能性疾病(如月经不调、失眠、身体不适、便秘、胃肠道功能失调等)、某些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日常保健、中风后遗症等,这一类疾病,现代医学所取得的成绩不多,以中医中药治疗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明了中西医的不同,我们又如何来界定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呢?好的医院、好的医生是否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如果有,这些标准又是什么呢?
中国医院是怎样分级的?
一般老百姓肯定也知道一点儿好医院,如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可是你会说,我又不在北京。比如,我怎么知道福建省的哪所医院好一点?简单一点,首先看医院的级别,在中国,医院的级别是这样评定的。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三级十等。目前中国医院最高级别是三级甲等,并没有三级特等!一般来讲,处在中国医院顶端的都是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省人民医院,还有解放军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各大军区总医院。在中小城市,一般是该市的人民医院及驻军的解放军医院技术较为全面。
怎样才能选对医院,到哪里去查找好医院
有的医院综合实力很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医院在各个领域都可达到如此水平。一家医院的声誉往往由优势科室的实力而提升,比如一提到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往往会想到北京协和医院;一提到肾脏病的治疗,人们往往会记起解放军南京总院;一提到骨科疾病,人们会想起北京积水潭医院;一提起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就会想起广州南方医院……这些优势科室的形成往往是几代医学专家勤勉一生的结果。这些优势科室是怎样形成的?首先有一位学科带头人,他拥有很高的学术威望。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形成一套成熟的治疗规范,一定的学术氛围,并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在当地形成一定学术影响力,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结果来这里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病种也越来越复杂,这也为这一科室治疗经验的积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最终,他们成为某一地区的专科中心,拥有良好的设备,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治疗该领域各种复杂疑难病种的成熟经验和一批专业人才梯队。
对于这些优势科室,他们的学术威望往往体现在这个科室的标牌上。在这些标牌中,最高级别是国家级的研究所或重点科室,再下来是省、部、全军的专科中心,大一点的城市也会有各种市级的专科中心,这些中心往往代表了该地区、该省或全国的技术水平。
评价一个科室的学术威望,还可以从这个科室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地位上初步判断。我们普通老百姓能评价一个专家的学术威望吗?——是的!当然可以,只要你学会利用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现在你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当然,要很准确、很客观地评价一个专家的学术威望,这办不到,而且这连绝大多数业内人士也办不到,但如果只是初步的、概貌的评价,这倒不难——而且对于普通病人早已足够!
1选对医院找对医生(4)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华医学会,现任的中华医学会会长是钟南山院士。这是中国各专业医生的联合组织,相当庞大,而且分专业组分得很细。这么说吧,全国的医生联合会是中华医学会,其中全国所有的消化内科医生的联合会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而骨科医生的联合会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以此类推,几乎各专业都有自己对应分会——这是全国的。中华医学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又有分会,比如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这个分会又按学科分出很多专业组,比如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消化病组,总之一句话,可谓组织庞大,分支复杂——尽管我还没发现这个组织干了什么替全国医生争取利益的事(我恰好也是会员之一,这没有值得炫耀的,只要你是医生,你又愿意交会费,你就可以成为普通会员)。相对于中华医学会,美国的医学协会则是力量超级强大,尽管美国的医学协会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似乎很不正面,因为只要是美国政府有一点想削弱医学的权威、特权或想减少医生收入的想法,美国的医学协会就会站出来反对,而且绝大多数是协会取得胜利——这个协会的辉煌战绩是:在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医学协会成功地阻止了所有威胁按服务收费体系的联邦政府卫生保健立法或者提倡的国家健康保险的通过。
那我们中华医学会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好吧,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全国骨科医师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科分会每隔几年都会选出这个分会的学术领导机构,也就是委员们及主任委员,一般而言,被选出的委员和主任、副主任委员在全国的骨科界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比如你想知道中国哪些医院的骨科好(说最好肯定不合适,没有绝对标准),上网搜索一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现任主任委员是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邱贵兴教授,副主任委员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陈仲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曾炳芳教授等,当然还别?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