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章

作品:官像|作者:朝令夕改|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0:10:04|下载:官像TXT下载
  那个,我怎么就没听说孙乡长还有一个小姨子呢?你小子跟我开玩吧?”

  徐才边摇头边笑,说:“服了服了,我看你也是真有事,我就不逗你了,你还是办正事去吧。行了,你晚上也别因为孙乡长的小姨子睡不着觉了。我告诉你吧,大嫂管她养的那猫叫‘小妹’,大嫂的小妹,不就是乡长的小姨子吗?”

  赵未平上去就给了徐才一拳,笑骂道:“你小子在这儿等着我呢,你可不吃亏,我就知道你小子没长好下水!”

  赵未平看了看时间,说了句“没工夫跟你扯皮子了”,就往外走,和徐才分了手,急急地去会老同学蒋玉雯。

  赵未平和蒋玉雯都是成田人。上师专的时候,两个人学的是同一个专业,在一个班。蒋玉雯是系学生会主席,赵未平则是宣传部长。两个人都是学校里风云人物。由于工作上接触比较多,加上又是老乡,所以二人之间感情比较真诚单纯,处得比较密切,比较坦荡。别看蒋玉雯人长得漂亮,端庄贤淑,可脾气秉性和她的外貌却截然不同。生活中的蒋玉雯活泼开朗,为人仗义,说话办事麻利干脆,风风火火,性格像个男孩子。而仪表堂堂的赵未平则才华横溢,说写俱佳,是公认的才子,但性格却有些内向,喜欢独处。平时,赵未平习惯管蒋玉雯叫领导,私下里则管比自己大几个月的蒋玉雯叫“大姐“,有什么窝心事都愿意向她倾诉,让她帮着拿主意。蒋玉雯也很有个当“大姐”的样子,处处关心赵未平,照顾赵未平,支持赵未平,用蒋玉雯的话来说他们的关系“贼哥们儿”。在大家的眼睛里,这两个人绝对是天生地就郎才女貌。可他们自己却从来也没议论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感到彼此的关系很纯很真。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才使蒋玉雯猛然发现,原来在自己的心里对赵未平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哥们儿”感情,还有着更深更复杂的情愫。

  那是毕业前夕,蒋玉雯和赵未平双双被校方告之,希望他们做好留校的准备。而就在这之后不久,赵未平告诉蒋玉雯,同是成田老乡,被誉为“班花”的何粼粼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情,问她怎么办。

  何粼粼这件事发生之前,蒋玉雯似乎从来也没认真考虑过自己与赵未平的关系问题,自然也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赵未平究竟在自己心目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半道里杀出个为所欲为的何粼粼,直到这时,蒋玉雯才发现原来赵未平在自己的心里是那样的不可替代。

  蒋玉雯一连几天魂不守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眼前总是抹不去赵未平的影子,越不想偏越放不下,正应了李清照的那句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蒋玉雯怨恨自己愚钝,怨恨自己无心,更怨恨赵未平在感情方面的浅薄与苍白。

  蒋玉雯对何粼粼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好看法,感到这个外表长得温婉可人仪态万方的何粼粼太世故太虚荣,她公然宣称上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追求自己的所谓幸福。为了能够留在省城,何粼粼先是与本校的一位老师打得火热,不料被老师的爱人发现,闹得沸沸扬扬,结果是那位老师受到了处分,被调离了教学一线。何粼粼并没有对众人的异样目光感到什么,依然我行我素。不久,何粼粼又同别的系的一个本地官员的公子谈得热火朝天,这些事情赵未平不应该不知道啊!

  蒋玉雯决定要搞清事情的原委。经过私下里打听才知道,那位官员已经失势落马,何粼粼已同官员的公子分道扬镳了。

  蒋玉雯提醒一下赵未平,好好考虑考虑何粼粼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选择,让他心里有点儿数儿。出乎蒋玉雯预料的是,初涉爱河的赵未平早已被何粼粼的火热和疯狂所俘获,正幸福得满脸甜蜜眼中放光。蒋玉雯才说了几句,赵未平就显出了不耐烦的神情,说他对何粼粼的过去能够理解,追求幸福无可厚非。蒋玉雯一听快要气疯了。她突然感到眼前的赵未平怎么变得这样陌生?这样不可理喻?更为他的态度愤怒不已。然而,蒋玉雯第一次没有按照自己的脾气办事,而是用沉默压抑了自己的愤怒。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蒋玉雯觉得自己除了苦笑之外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从此自觉地与赵未平拉开了距离。

  渐渐的,赵未平发现了蒋玉雯的这种变化。

  一天,二人处理完工作从学生会办公室出来,赵未平追问蒋玉雯:“为什么最近你不爱理我了?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蒋玉雯保持着沉默,一言不发。

  赵未平不依不饶,再三追问,蒋玉雯这才慢慢转过身。

  赵未平惊讶地发现,蒋玉雯的眼里竟然挂着晶莹的泪花。

  此时的蒋玉雯全然没有了平日的风风火火,脸上是从未见过的凄婉和无助。

  赵未平一见懵了,急忙问出了什么事。

  望着满脸懵懂的赵未平,蒋玉雯无法说出心中的苦楚,只能无奈地摇了一下头,说:“你就别问了,没出什么事。”

  赵未平倔强地说:“不对,一定是出了什么事,要不你不会这样,这不是你的性格。你必须告诉我,到底怎么了?”

  心里酸楚已极的蒋玉雯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歇斯底里地冲赵未平大吼一声:“你不许问!”然后猛地转身跑去。

  毕业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而不幸的消息也接踵传来——赵未平的留校名额被别人给挤占了。

  听到这个消息,何粼粼没有去安慰赵未平,而是气急败坏,其反应远比赵未平本人激烈得多。

  何粼粼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地质问赵未平:“你像个老驴老马似地给他们卖命,到头来他们就这样对你你就认了?为什么不去争不去闹?你比别人矮三分吗?”

  赵未平反问:“你说的轻巧!去跟谁争?跟谁闹?”

  何粼粼说:“去跟校长,跟处长,跟班主任,跟一切不让你留校的人!”

  赵未平望着怒不可遏的何粼粼说:“为什么?”

  何粼粼问:“为什么?你说为什么?你不能留校,我们怎么办?”

  赵未平不解地追问:“我能不能留在学校跟我们怎么办有什么关系?”

  何粼粼号啕大哭,几近昏厥。

  到外地实习的学生们纷纷返校了,而何粼粼并没有回来,焦急等待着的赵未平最终等来了何粼粼的一封信。

  信上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俩人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从前的那些海誓山盟,只能适合在花前月下,在脱离现实的地方,而一旦触及实际生活,单靠那些情话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何粼粼再也没有露过面,就像从空气中蒸发了一样。

  赵未平的情绪一落千丈。

  他不愿意相信这一切,可又不能不相信这一切。

  就这样,赵未平带着感情上受到的巨大伤害结束了自己的初恋。

  一时间,赵未平像变了一个人,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嘴起泡尿黄尿睡不着觉,整天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什么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就等着扛行李卷回家了。

  蒋玉雯看在眼急在心里,几次试图劝说赵未平,可都无济于事。

  奇怪的是赵未平并不怨恨何粼粼,他还是那句话:对何粼粼所做的一切表示理解,认为何粼粼追求幸福无可厚非。

  后来,赵未平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让他伤心的城市,回到家乡,到乡中心学校当了一名本校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初中老师。蒋玉雯则留在了学校工作。不久,经朋友介绍,蒋玉雯嫁给了一个省政府机关的干部。

  蒋玉雯给赵未平写过一些信,可是赵未平从来也没有回过,二人从此断了联系。

  事情到此好像就全部结束了。(本章完)

  第十章 预料之中

  导读:“我们老肖家还没有当过处长的呢。”肖一世不无感慨地说,“我大爷家的大哥当过科长,那在我们家就地位老高了,被供得像祖宗似的,那牛的。孰不知,在我们单位,就连扫厕所的都是科级。这回……”

  肖一世撇着嘴,眼角眉梢掩饰不住那种暴发户似的得意。

  蒋玉雯用无奈的眼神望着肖一世,欲言又止。

  “我既是厅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也是进厅里时间最短而提得最快的处级干部。”

  肖一世咧开嘴,吐出浓浓的烟雾。在烟雾中,肖一世的笑脸发生了突兀的变形。肖一世一手夹着烟,一手掐着腰,好像他现在就已经是副处长了。

  正文:当金色的秋风再一次吹遍省城的大街小巷,高大的法国梧桐摇曳着恋恋不舍的枯叶,蝉儿渐渐收敛起几近干涩的吟唱的时候,蒋玉雯的生活也顺理成章地掀起了新的一页。

  这一年的十月一日国庆节,蒋玉雯结婚了。

  爱人叫肖一世,比蒋玉雯大四岁。大学毕业后,考进了省直机关当上了公务员。

  当朋友把肖一世介绍给蒋玉雯的时候,她发现身材高挑,举止斯文的肖一世竟然与赵未平有几分神似。

  蒋玉雯后来承认,她的这段短暂的婚姻,与那几分神似密不可分。

  应该说,最初的婚姻生活是新鲜的,甜蜜的。

  蒋玉雯留校后,当上了本系的辅导员,而丈夫肖一世在单位也颇受器重,是单位里首屈一指的笔杆子。据小道消息透露,他已被列为单位第一后备干部。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极有可能在年底就被提拔为综合处副处长,由此成为该单位历史上最年轻的处级干部。

  领导们亲切的微笑,无声的赞许,使得肖一世感到巨大的幸福与昏眩。

  生活绽放出迷人的玫瑰色,使人兴奋不已。肖一世整天满面红光,在激动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氛围中徜徉。

  天空中渐渐飘起了细细的绒绒的雪花,不时传来的急不可耐的炮竹声充满着新的渴望与期待。空气中弥漫着的硝烟味儿,人们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时时提示着人们:新年到了。

  早上,肖一世早早地就起了床。光着大腿站在地上。

  蒋玉雯睡眼朦胧地问:“天还没亮呢,你起这么早干啥?”

  肖一世脸上泛着红晕,眼睛里放着红光。

  “今天应该出结果了。”

  蒋玉雯知道肖一世说的“出结果”是什么意思。不觉也兴奋起来。

  “你穿上衣裳,别冻着。”蒋玉雯提醒着肖一世。

  肖一世对蒋玉雯的提示充耳不闻。他点燃一支香烟,一边吸一边在屋子的地上走来走去,浑身上下充满着躁动。

  “不容易啊,不容易!”

  肖一世像对着蒋玉雯,又像是自言自语。

  蒋玉雯仄着身子,望着转来转去的肖一世,细细体味着他的“不容易”。

  肖一世是当地人。家里没有什么背景。父亲是一名锅炉工,母亲在年轻时是街道的一家小企业的工人。家里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都不高。

  总体上说,肖一世是一个内向的人,感情比较脆弱,既容易激动,豪情万丈,又容易受伤而萎靡不振。但始终很有主见,也很固执。用蒋玉雯的话说是“倔”,颇有一些自以为是。

  这次单位提拔,肖一世所在的综合处情况比较复杂。就一个副处长的位置,却有三个人来竞争。

  在这三个竞争者中,有一个资历最老的,有一个关系最硬的,而肖一世是属于干活最多的。

  在机关的推荐中,肖一世名列综合处副处长人选的第一位;在厅党组的讨论会上,肖一世还是排在第一位。

  主管综合处的副厅长拍着肖一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