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9章

作品:官像|作者:朝令夕改|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0:10:04|下载:官像TXT下载
  赵未平深知,蒋玉雯同何粼粼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

  何粼粼是那种纯粹的裸的爱的表白,只要她想做,就不会任何顾忌,就会不管天不管地,为了爱情而疯狂,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为了爱情而撕掉道德的矜持的伪装,像燃烧的火焰把你整个焚化掉,用不着你去思考、去主动,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

  蒋玉雯则不同。

  不能说赵未平不了解蒋玉雯,可又不能说是真正了解她。

  在赵未平的眼睛里,蒋玉雯所展现给他的,或者说他所了解的,是那种端庄,理性,尊严,包容……,而这一切似乎又都与爱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赵未平觉得,与蒋玉雯在一起,可以谈理想,谈追求,谈人情,谈世故,可以谈天,也可以天地,而惟独与“爱情”靠不上边,好像一谈到这方面的东西,就会俗不可耐,就会亵渎了蒋玉雯,贬低了蒋玉雯。

  爱情是究竟是什么东西?需要如何去表达?需要如何去维护?需要如何保持持久的灼热?对于这些问题,赵未平作为一个现代青年,决不缺乏理论思维,而在现实生活中,赵未平则没有多少发言权。

  这令他感到困惑而无助。

  洪水过去以后,准确地说是赵未平即将出任县委副书记的传闻甚嚣尘上之后,蒋玉雯和赵未平的联系很少,究其原因好像是在两个人之间缺少了能够引起共同关注的话题,另外也因为两个人闹了一点小摩擦。

  不久前,蒋玉雯让赵未平到她那里去一趟,说有重要的事和他谈。当赵未平急三火四地赶到蒋玉雯那儿后,才知道蒋玉雯找他来是为了给他介绍女朋友。

  蒋玉雯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台的苗苗你也认识,是全县有名的美女主持,她对你很崇拜,很有点儿意思,我想给你们撮合撮合,你意下如何?”

  赵未平一听就火了,他两眼紧盯着蒋玉雯问:“大姐,你没病吧?搞什么搞?”

  蒋玉雯不解地“哦”了一声,表情夸张地说:“你急什么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什么呀?你要愿意,我就给你撺掇撺掇,你要不愿意就拉倒,也犯不上急皮酸脸的呀?”

  赵未平把头拧向一旁,气哼哼地说:“胡扯。”

  “咋胡扯了?”蒋玉雯语气柔和,完全是一副老大姐的模样,充满耐心,“你说说,你到底是咋想的,你还拿自己当小孩儿呢?”

  赵未平转回头,凝视着蒋玉雯问:“你说我是咋想的?”

  蒋玉雯两手一摊,大惑不解地说:“怪事儿,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子,你咋想的我怎么能知道呢?”

  赵未平张大嘴巴,冲动地说:“我、我——”

  蒋玉雯催促道:“你说,你说呀?”

  赵未平长长打了个“咳”声,脑袋往椅背上一靠,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蒋玉雯一见赵未平的这个举动不觉也动了气,她“嚯——”地站起身,杏眼圆睁,面染愠怒地说:“我真服了你了,要让你说句话费死了劲!”说完,一甩手走了。

  事后,苦恼的赵未平想给蒋玉雯打个电话,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而这种事,又是决不可能去向别人倾诉的,赵未平只好自己独自承受,任晚上翻锅烙饼似的瞎折腾,直到筋疲力尽,昏昏睡去。等到了天亮,再去重复同样的过程。

  经过几天的煎熬后,赵未平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决定:自己一旦出任了县委副书记,马上就毫不犹豫地向蒋玉雯表明自己的感情,似乎那样便是顺理成章了。

  赵未平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兴奋不已,心情也因此开朗了不少。(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上浇油(5)

  导读:

  “你在等吗?”吕清问。

  “我感到是他在等。”蒋玉雯幽怨地回答。

  “他在等什么?”吕清不知道蒋玉雯说的“等”是指什么。

  “他在等某一个时刻。”蒋玉雯的语气里透出一种无奈。

  “是他进步的那一天?”吕清猜测道。

  “我想应该是吧。”蒋玉雯平淡地说。

  “那你准备怎么办?放弃到省里来的机会吗?”吕清有些焦急。

  蒋玉雯没有回答,只传给吕清一声长长的叹息。

  正文:

  赵未平主动给蒋玉雯打来了电话,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但这是一个和解的姿态,蒋玉雯也没再计较,就借此下了台阶。

  蒋玉雯发现赵未平仍然惦念着自己的去向,通话的语气显得有些抑郁。

  蒋玉雯没有就这个话题谈下去,想改善一下通话的氛围,就对赵未平说:“我在县里帮你物色了一套房子,你找个时间过来看看吧。”

  赵未平表现得有些心不在焉,嘶哑着嗓子说:“先别说房子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说为什么还没有动静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有没有什么消息?”

  话题又回到老路上。

  蒋玉雯无奈地摇摇头,故意以揶揄的口吻道:“你一下子问了我三个问题,我先回答哪一个好啊?”

  赵未平哭笑不得地说:“大姐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有没有什么消息?”

  这几天,蒋玉雯也正为这个事儿闹心,上下没少打听,都没什么准确消息,单凭直觉,蒋玉雯意识到肯定是出问题了,但这话不能告诉赵未平。

  蒋玉雯充分理解赵未平此时此刻的心情,别看现在没有准确消息,但他的心情却像一盆火似的,要是跟他说出自己的判断,那无疑会给他增添新的烦恼,就故意大大乎乎地说:“你别疑神疑鬼的了,啥事都要允许有特例。”

  赵未平心里还是没底,嗫嚅着说:“不是我疑神疑鬼,而是整的太让人闹心了。”

  蒋玉雯镇静地说:“我觉得你用不着多虑,煮熟的鸭子飞不了。你还是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赵未平苦笑道:“但愿如此,可煮熟的鸭子也有飞了的时候。”

  放下赵未平的电话,蒋玉雯也陷入了沉思。

  外面风言风语虽然不少,但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赵未平被作为副书记人选上报了市委,应该也不会是假的,可为什么到现在还如此的风平lang静,没有任何波澜呢?这会不会是狂风暴雨来临之前的先兆呢?但一想到钱似海也没有动地方,仍然稳坐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心里便释然了不少。

  这一段时间,同赵未平的关系该如何发展下去的问题也在煎熬着蒋玉雯的心。

  上次耍的那个小把戏,是她一时冲动的结果。事后,蒋玉雯认为自己的小儿科可笑至极。本以为这样做,能够逼赵未平说出点什么来,可那个平时伶牙俐齿的赵未平一到这个时候,就怎么也张不可他那金口玉牙,真是活气死个人。

  应该说,经过这场大水,使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新的升华,这种感情是那样冰清玉洁,无拘无束,是那样相互信赖,不分彼此,这令蒋玉雯感到欣喜,快乐,珍贵,兴奋不已。然而,洪水最终退去了,这种感情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在渐渐的淡漠消褪。蒋玉雯为此心绪不宁。

  在那些轰轰烈烈很有创意的日子过去以后,蒋玉雯一方面真切地盼望赵未平能够梦想成真,实现政治抱负。这种盼望,这种期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并不比赵未平本人逊色,因为在这里面,同样也包含了她蒋玉雯的付出与心血。而另一方面,在蒋玉雯的心灵深处又存在着太多无法抹杀地的顾虑,以至于不敢期待那个日子的到来。蒋玉雯有一种莫名的预感,似乎赵未平的成功之日,就是他们的关系完结之时。这种预感就像是一个驱之不去的幽灵紧紧地缠绕在心头。

  蒋玉雯了解赵未平的心路历程。

  赵未平出身贫寒,从小生活的困苦与拮据,使得他远离一切奢华,总是默默地躲在不为人所知的角落,而唯一能让他傲视人群的,只有他的刚强、聪慧与才华。大学的生活似乎为赵未平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但时隔不久他就发现,大学校园里所弥漫着的奢华、浮躁虚荣,与他渴望的生活是那样风马牛不相及。他无法适应,无法融入,只能保持自己。洁身自好和无人望其项背的才华,使得众人为之侧目,而这同时也使得赵未平犹如置身于象牙塔一般,让人感到高不可攀。这,反而更使赵未平远离尘嚣,独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直到有一天,市侩而又热情似火的何粼粼,把毫无心理准备的他,从孤独的世界中拉回到现实当中,赵未平不会谈恋爱,更不懂这样谈恋爱。他与何粼粼短暂而热烈的爱情是他的第一次,也是他的最后一次——蒋玉雯对赵未平做出如此判断——他唯一的一次恋爱是被动的,盲目的,突然的……

  那么,赵未平到底懂不懂自己对他的一片深情厚意?

  如果说他不懂,那他纯粹就是在装傻!但他不会表白,更不会主动表白。

  难道他会就这样永远把感情隐藏在心里吗?

  然而,爱情是需要表达的啊!

  蒋玉雯觉得有些头疼,可又无法不去继续思虑。她转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

  蒋玉雯承认,赵未平对自己的了解,在很大的程度上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他并不了解自己作为女人的另一面。他只了解自己刚强、自尊的一面,并不了解自己也有脆弱、需要关怀、体贴、呵护另一面。

  蒋玉雯感到,想捅破两个人之间的这层窗户纸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倒不是一定要指望赵未平会主动地向自己表白感情,就是自己主动去向他表白感情,也未必就不可以,但是他会接受自己的表白吗?

  蒋玉雯睁大眼睛,望着浩瀚苍穹中那一轮明月,想起《清诗纪事》中的一句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但愿结果不是这样的。”

  蒋玉雯幽忧地自语着,任纷乱的思绪,在寂静的夜空中放lang形骸,随意飘散。她不觉又想起吕清传来的信息。

  吕清告诉蒋玉雯,省电视台对她在整个抗洪期间的优异表现非常欣赏,准备调她的事基本定砣了,希望她能够抓紧时间去一趟,和台长具体接触接触,把事情最后敲定下来。

  令吕清没有想到的是,蒋玉雯似乎对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致,相反倒显得很淡薄。

  明察秋毫的吕清一语中的地说:“是不是因为和赵未平之间关系还没有弄出个子午卯酉?”

  蒋玉雯打了个唉声。

  “你在等吗?”吕清问。

  “我感到是他在等。”蒋玉雯幽怨地回答。

  “他在等什么?”吕清不知道蒋玉雯说的“等”是指什么。

  “他在等某一个时刻。”蒋玉雯的语气里透出一种无奈。

  “是他进步的那一天?”吕清猜测道。

  “我想应该是吧。”蒋玉雯平淡地说。

  “那你准备怎么办?放弃到省里来的机会吗?”吕清有些焦急。

  蒋玉雯没有回答,只传给吕清一声长长的叹息。(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二章 规定情境(1)

  导读:

  李森今天的腰板从来没有这样坚挺过,脸色从来没有这样红润过,精力从来没有这样充沛过。

  钱似海的讲话刚一结束,李森就带头鼓起掌来。

  会场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热烈并且经久不息。

  正文:

  钱似海亲自出马,到市里省里跑了一圈,当然,最重要的是拜会了雷同以后,回来后精神头显得大不一样,铿锵有力的话语,爽朗的笑声又开始在成田的上空回荡。看到钱似海的行为举止,李森又表现出应有的毕恭毕敬,其他的人也都有所顿悟。

  关于成田政治格局的未来,钱似海认为时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