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4章

作品:杀禅|作者:千顷寒|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4 10:19:21|下载:杀禅TXT下载
  他又捏住大黑那把又长又厚的头发。“这可不行。碍着刀子。”

  差役也拈着那把头发估量着。一般都是把头发盘在头顶打个结。可这一把实在太浓太厚了,结起来可费工夫。“剃光他。”

  差役先拿来一把大剪刀,把大黑后面的头发都剪短;然后用剃刀在大黑的头皮顶上粗暴地刮——当然不会刮得多仔细,大黑的头皮出现一道接一道的血痕,可是他没有动一动眉毛。

  “啊……这是什么?……”剃头的差役这时指着大黑那原本被长发掩盖的额头。

  额头中央有一颗黑色的东西。坚硬而且暗哑,不像是痣。四周有肉芽包围着,形状像把镰刀。

  小毛子也看见了。他瞪着眼看了一会儿,再次无法控制地大笑。这次连差役的巴掌也止不了这笑声。小毛子双颊变得更肿大。他一边流着痛楚的眼泪,一边继续放肆地笑着。

  猛烈的太阳,照射在大黑那个血疤淋漓的光头上。

  籽镇的衙门连囚车也没有,差役只是把三名死囚双腿间的绳索放长了,然后像赶猪般把他们驱过镇里最大的街道。

  街道就叫大街,没有其他名字,已经是籽镇最繁盛的地方,然而还是破屋处处。仅有的商业就是几家吃店和一些卖粮油用品的小铺,主要是做外来旅人的生意,几乎全属于秦老爷和本地另外两名土豪所有。

  大群衣不蔽体的露宿者,有老人也有小孩,或坐或躺在吃店旁边的暗巷里,等待偶尔从店内泼出街的残羹剩吃,还有可以乞讨的外来人。

  小毛子和哈哥低着头,因为身体被绑缚,加上多次的殴打,脚步走得蹒跚。只有大黑仍然挺直高大的身子走着,半点儿不像带罪的犯人,安然迎接两旁投来的目光。

  走在行刑队伍最前头的是孙二。他手里提着一柄沉重的双手砍刀,刀鞘用厚厚的牛皮缝制。他今天清早就起床,花了许久把刀锋仔细打磨好。他对自己这份工作十分骄傲——在籽镇衙门跟那三个土豪的府第以外,他是这儿少数能够靠双手养妻活儿的人。

  跟随在行刑队伍后的人群开始增加。

  几乎每张脸都泛着没有光泽的蜡黄,脸颊深深凹陷,每条腿走路时都拖着沉重的步伐。若非大白天,外人看见会以为是一群准备迎接新同伴的怨鬼。

  终于到达大街中央一片铺着沙石的空地。籽镇没有正式的刑场,所有镇内的集会仪式都是在这儿进行。空地的东角有一根旗杆,是整个镇最高的人造物,此刻杆子并没有挂上任何旗号。

  镇知事和手下的文武佐员,早在空地的一座简陋帐篷底下等候。知事那身光鲜整洁的官服,跟四周枯黄的街景与人群形成强烈的对比。

  就在行刑队到达时,空地上突然开始刮起几阵罡风。众人都不以为意。在这种关西高原的地方,这是常有的事情。

  知事用宽袍掩着脸,以免沙尘刮进眼睛。“快点完事,好回去。”他催促说。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差事。若不是州府那边摊派下来,要每镇在这个月内杀几个流贼,他才懒得理会——籽镇的衙门只有一队五人的巡捕,好不容易才抓到那对小毛贼。为了凑够交付的人头,他还得自掏腰包跟秦公子买那汉子。知事心里已经在盘算,明天又要立个什么名目向镇民收钱,好填补这笔支出。

  在空地四周围观的镇民已经有一、二百人。即将看见杀人的场面,可他们也不是特别兴奋。饿着肚子看戏,总是聊胜于无。他们也都知道,衙门抓得了的,也不会是横行高原的那干马贼。

  不过,那个面目身姿皆异于常人的汉子,倒真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绝对不是本地人。不知打哪儿来,千里迢迢死在这种穷地方,也可真冤枉……

  差役把三人硬生生按倒跪在地上。小毛子和哈哥的膝头碰上灼热的沙石,吃痛呻吟起来。差役从后面把他们腿上的绳子收紧,再把全身的绳结检查一次,这才退开。

  孙二拔刀出鞘。几乎有一掌宽的刀刃反射着猛烈阳光,令人无法直视。他把刀背搁在肩上,张开腿站在大黑旁边,那形貌有如贴在庙宇门口的守护天神。

  看见刀光,人群的情绪也不觉高涨起来。

  “啊……”排在大黑旁边的小毛子仍在呻吟。他很渴。可是他知道在这种时刻,已经连一碗水都不可奢望。

  “……奉州府命,镇衙门日内拿得以下一干马贼,皆犯有杀人越货、奸淫妇女之罪……”知事仍然用衣袖遮着眼睛,嘴巴熟练地念着。

  “我想起来了……”小毛子别过头瞧着大黑。“你又说,只要我愿意一生都不再作贼,就可以活下去……”

  “是的。”大黑点点头,脸上毫无恐惧之色。连在旁看的孙二也感到有些讶异。

  “……经本官审问,各判斩首之刑……”知事继续念着。

  哈哥垂头闭目,全身剧烈颤抖,口中又再吟着当天向土地神祈求的祷文。

  “好……”小毛子竟然露出笑容。“假如你现在可以解开这身绳子站起来,旁边这哥儿又砍不死你的话……我这生再也不作贼!”

  孙二听见了,瞪大着眼睛。

  “真的吗?”大黑问时的表情非常认真。

  “真的。”小毛子的脸容却像在说一个恶俗的笑话。

  “……现经本官验明正身……”知事接过文佐递来的行刑令牌。“立斩胡某、毛某、哈某三贼……”他已准备把令牌丢出去。

  这时大黑的肩颈关节突然活动起来,本宽横的双肩往下沉到不可能的位置,胸肋的骨头奇诡地往内收缩,整个上半身像骤然变小了一圈。他抖动扭转几下,那原本紧勒在身上的绳索立时往下褪。

  知事、差役和围观的群众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小毛子的嘴巴张大得可以塞进一个拳头。孙二呆立原地。

  手臂上的绳结也松脱后,大黑的肩关节回复原位。他又伸手扒去腿上的绳索,然后站了起来。

  知事猛地丢出令牌,口中猛喊:“快斩!快斩!”

  孙二双手提起砍刀,大大吸了一口气,也不管大黑的颈项已经高过自己的头颅,手臂拉弓正想砍出去。

  大黑的眼睛直视着他。

  风又再刮起来。

  这一刹那,孙二从那双深深的眼瞳里,看见了一股超越凡人的力量。他明白了一件事。

  ——这不是一个我杀得死的男人……

  他的砍刀软软垂下来。

  “你们全部上!”知事惶然向众差役下命令,可是他的声音被猛风盖过了。

  阳光骤然消失。

  众人仰首。这才看见,一大片乌云掩蔽了太阳。

  首先是一滴、两滴……豆大的雨点降下,瞬间就变成一阵雨幕。

  人群欢呼着摊开干瘦的手掌,迎接那期待已久的甘霖。有的开始奔跑往空地中央,簇拥向大黑。

  原本还想向大黑围攻的差役们,看见了这一幕,开始慌乱地向后退却。

  涌到刑场里的人越来越多。连没有来看行刑的人,也开始从大街两头涌现。

  知事手里还紧握着监斩的令牌,仍然想呼唤部下控制这场面。这时才发现身边的部下不知何时全部逃光了。

  下一刻,他被人群吞噬。

  黄昏时,大黑仍然盘膝坐在空地中央。雨早已停了。

  遥望大街远方的天空,有两处冒起了焚烧的黑烟,是衙门和秦老爷府宅的所在。

  仍站在大黑身边的是小毛子、哈哥和孙二,还有几个镇民。他们瞧着大黑的眼神,就如瞻仰庙堂里的神像。

  “我们……”小毛子望向衙门那边的焦烟。“……不如明天一起逃吧。”

  “为什么要逃?”大黑的表情依旧沉静。

  “干下这样的事……州府那边的兵马早晚要来。”

  “我们能逃,镇里的人可逃不了啊!”

  “可是……官军一来,我们就死定了。”哈哥仍然无法相信刚才发生的事情,声音还带着颤抖。

  “世上没有必然的事情。”大黑站起来说。“只有因和果。还有人的意志。”

  小毛子听得似懂非懂,可是他没有再嘲笑。“你是从哪儿听来这些话的?”

  “你忘了吗?”大黑朝他微笑。“那些书啊,我从里面读懂的。”

  “那么以后我们要怎么办?”小毛子沉默了一轮又问。

  大黑蹲下身子,抓了一把沙,让沙在指缝之间溜走。

  “已经十年了……”

  他再次站起来,伸手指往东面的远方。

  “十年前在那儿,我亲眼看见了:在最高的城楼上,换了另一面旗帜。”他的声音有如梦话。“可是十年了,我去过许多地方,发现天下根本没有任何改变。我看见许多人像这里的人般捱饿。我最爱的亲人就是活生生饿死的,我最害怕看见饥饿……”

  他的眼睛似乎超越了遥远的空间,再次看见他手指瞄准的那个地方。

  “我明白了。饥饿是不会消失的,直至那儿的主人换了另一种人。”

  “哪种人?”小毛子问。

  “穷人,像你们。”

  籽镇的暴民占领了全镇的第三天,大黑亲手造了一面旗帜。

  镇里没有染料。于是他用了三种东西来染色:青草的汁液、泥土、牲口的鲜血。

  当天,这面绿、黄、红的三色旗帜,高悬在空地旁那支旗杆上,乘着高原的风飘扬。

  镰首的旅程,经过十年后终于完结。

  接着的,是斗争。

  第二章 三世诸佛

  三艘撑着巨大青布帆的雄伟商船,沿着漂河顺流而行,在两条快船领航下,徐徐驶进位于北岸的埠头。

  埠头前早已聚集了三、四百人跟三十多辆马车。其中占多数皆是“大树堂”的汉子,由“漂城分堂”掌柜田阿火亲自率领;其次为漂城知事阮琪玉、总巡检黄铎,以及他们手下的一众役头及文佐;其他则是本地多名有力的豪商。

  他们从早上开始就在这里,等候一个乘船而来的人。

  帆船终于停泊稳妥了,中间那艘率先降下了厚实的朱漆船板。十几个一身白衣的年轻男子奔上了岸,一个个身手异常矫健,成两列站立拱卫在船板两侧。

  帆船的主人这时才踏到船板上,脚步沉稳地徐徐登岸。河风吹得他那雪白的丝袍微微飘扬。他的身材几乎比埠头里所有人都要矮,可是他们瞧着他时都带着仰视的目光。

  “六爷!”

  田阿火那只独目发出兴奋的光采,迈着大步上前迎接。

  四只手掌相握在一起。田阿火故意使了点力,却发觉狄六爷的手掌也有股不小的抗力。

  “六爷,这么久没见,身手可没搁下呢。”

  狄斌以微笑作答。盖着胡子的脸仍旧白,只是比从前略为圆润。身躯却较年轻时宽壮了不少,恰有一股与地位相称的稳重感。

  其他来迎接的官商全部焦急地瞧着远处的狄六爷,很想快点上前跟他招呼。但是即连知事大人,亦不敢擅自越过“大树堂”汉子的护卫线,只好呆站在原地,脸上尽量挂着灿烂的笑容,期望狄六爷的留意。

  狄斌却仿佛完全看不见他们,仍站在岸边往两旁眺望。漂河的风景已跟往昔大大不同。七年前漂城官府筹集巨资——主要的金主当然是“大树堂”,征购沿岸上下游百里内的大量土地,将之掘去以扩阔河面,并在河道多处施行挖深工程,完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