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5部分阅读

作品:短篇小说选集(一)|作者:卜尸boss|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3 13:48:11|下载:短篇小说选集(一)TXT下载
  好路过,看见个面貌清秀的乞丐,紧捏着本书,冻僵在路旁,不免生了爱怜之心,连忙叫仆人把他背回家中天宝救醒过来后,他又细细间了天宝的身世,不由对天宝深表同情,便把天

  宝留下,打算叫天宝当先生,教自己的女儿腊梅读书识字天宝当然求之不得,赶紧拜谢了王员外的救养之恩从此,天宝与腊梅师生相称,在王员外家勤恳地教书

  谁知时隔不久,出了场风波原来,腊梅长得如花似玉,十分美丽,而且贤淑温柔,无人不夸;天宝开始只管教书,时间长,老毛病又犯了,对腊梅想入非非,并且动手动脚起来,

  气得腊梅找父亲哭诉了番王员外怕这事传到外边,自己的女儿名声不好听,便在客厅里写了封书信,然后叫人把天宝请来天宝听王员外有请,不免心虚害怕起来,可到了客厅,见

  王员外面容和蔼如前,颗心才算安了下来,问道:“员外找我何事?”王员外说:“我有件急事,没有旁人可以信托,只好烦先生走趟”天宝说:“员外对我恩重如山,有事请直说

  我决不推辞”王员外说:“我有个表兄,住在苏州孔桥边,我想让你到苏州给我表兄送信信已封好,请你即日起程”说完,又给天宝二十两银子作盘缠天宝虽然舍不得离开腊

  梅,可又没有办法,只得依依不舍地上路了

  谁想到了苏州,天宝见到了不少孔桥,找了将近半月也没找到王员外表兄的住处二十两银子就要花光了,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决定打开王员外的那封信看看正是不打开也罢,

  打开,天宝不由羞愧难言只见信上写了四句话:

  “当年桥下冻乞,

  今日竟敢戏腊梅

  孔桥边无表兄,

  花尽银钱不用回”

  看完信,天宝恨不得投河自尽可又想:王员外救了我,又薄了我的名声,我为什么不能挣下二十两银子,还给王员外,当面向他请罪呢?想到这里,天宝振作起精神来他白天帮

  人划船,晚上买些书苦读三年过后,他不但积下了二十两银子,还成了苏州城有名的才子这年,恰逢科场开考,天宝进京应试,中了举人于是,日夜兼程,赶往家乡,去见王员外

  到了王员外家,天宝头顶二十两银子和封信,跪在地上,口称“有罪”王员外见跪倒在自己面前的举人却原来是天宝,要紧接过银子和信来但见信就是自己三年前写的那封,不过

  信的背面添了四句话:

  “浪子回头金不换,

  恩人堂前还白银

  三年表兄未找到,

  衣锦还乡做贤人”

  王员外悲喜交集,连忙把天宝扶起来,询问他这三年来的衣食住行,又亲口把腊梅许给天宝

  这“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佳话直流传至今

  花神

  盘古有两个儿子,个女儿他开天辟地后,叫他的大儿子司管九霄,为万神之尊,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司管九州,为人间之祖,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育出百花,给天地

  增美,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肺,他在将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包百花种子,说:“这是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座净土

  山,你可取担净土,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播种在净土中然后,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那里有个真水潭,不会蒸发,你可取垫水,灌浇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受真

  水滋润就会爆芽出土然后,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个善水潭,你可取灯水,对花苗喷洒,花苗得善水就会生长,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

  八里,那里有个美水潭,你可取担美水,滋润花骨朵,那些花骨朵得美水润育,就会开出千艳百娇的花朵来你可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秀”盘古说罢两眼闭

  立即化做座盘古山

  花神受了父命,按着父王的嘱托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担净土,摊在天石上,播了百花种子;然后向东向南向北取回真善美三潭之永,精心育花果然不假,

  这天百花怒放,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好看极了她喜气洋洋地报与玉帝,说她所育的百花开放了玉帝听了便随着妹妹来观看,看了百花争艳万紫干红的奇景,龙颜大喜,说道:“御妹

  不辞劳苦,在天上育出了百花,美化了天庭,使整个天庭变成为兄的御花园”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让你司管九霄,让二哥主宰九州,让我育百花给你点缀关庭,给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请哥哥助我臂之力,把这些洁净美丽的百花撒

  向人间”

  玉帝应允,立即选出百名美貌仙女,说道:“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所管现在你们可随意择花而采,采牡丹者为牡丹仙子,采荷花者为荷花仙子把你们各自所采之花撒向

  人间,陶冶人的情操,使人间向真向善向美”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御花园中穿梭往来,按各自的喜爱采超花来片刻工夫,各家仙子都把花篮采满了,然后手托花篮,手将花向人间撒去

  天女撒花,飘落九州自此,人间有了花

  牡丹花

  “黄河上游九道湾,九道湾旁有座山,山下有个洛阳城,洛阳城里出牡丹”这是民间流传的首歌谣史书上也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为什么洛阳牡丹甲天下呢?这里有个非

  常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邙山脚下住着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丈夫上山挖药砍柴,妻子在家纺花织布,日子过得很快活四十岁那年,他们生了个孩子,两人爱如至宝,取名叫英哥英哥九

  岁时,他爹死了,后来,他妈又得了个很奇怪的铂夜晚热,白天冷,面黄肌瘦,四肢无力为了治好妈的铂英哥每天跑着请医生看病抓药跑遍了周围九乡十八镇,还是没把病治

  好,英哥也累病了,他妈说啥也不让他再请医生了

  这天,英哥听别人说,邙山顶上有个仙人台,台旁长有灵芝草,谁要是吃了,能起死回生除百病英哥就瞒着他妈,偷偷向山里走去他走啊走艾不知翻了多少山,也不知走了多少

  路,只觉得山越来越高,路越走越陡,有些地方得脚蹬手攀向上爬当他快爬上山顶时,头也晕,心也跳,肚子饿得咕咕叫;头晕,手软,咕碌碌从上边捧了下来

  等他醒来的时候,见身边坐着个白胡子老头,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咕碌爬起来,问那老头哪里有灵芝革那老头问他要灵芝草干啥,他说:“俺妈得了个奇怪的铂俺要找灵芝草

  给她治病”那老头听了,摇摇头说:“芝草也治不好你妈的病”英哥听,伤心地大哭起来那老头见他哭得可怜,便问他怕不怕苦,他说:“只要能治好俺妈的铂再大的苦俺也能吃”那老头点点头,从身边摸出根碗口粗的大铁棍,递给他说:“你把它磨成块分厚寸长的小铁片,到那时我就有办法”英哥接过铁棍,二话没说就走了

  他在小溪边不分白天黑夜地磨起来磨呀磨呀,胳膊累肿了,手也磨烂了,滴滴的血不住地滴到铁棍上谁知那血滴到铁棍上,铁棍就缩小点,滴着滴着,那铁碗突然“啪”地

  声裂开了,从里面跳出把金光闪闪的小钥匙英哥慌忙拾起来,正要去找那老头,不料转身,发现老头就站在他的身后老头笑嘻嘻地说:“好孩子,真有决心!好了,好了,你可以

  去了那天上有个瑶池,瑶池里有个王母娘娘,在王母娘娘的花园里,有间小房子,那是王母娘娘的炼丹房你进去不可多拿,有粒仙丹就能治好你妈的铂”英哥问:“天那么高,我

  咋去哩?”老头说:“这好办”说着从腰际摸出只小葫芦,从里边倒出颗红药丸,递给英哥,说:“你把它吞下去”英哥吞下那颗药丸,顿时觉得体轻似燕,飘飘欲飞他向老头拜

  了三拜,然后,身子纵,冲天而去

  不会,只见大片亭台楼阁在五彩云中时隐时现,阵阵仙乐随风飘来,近前看时,门额上写着“瑶池”两个金字英哥按照白胡子老头说的,左拐右弯,来到王母娘娘的花园只见花

  园里面,奇花簇簇,异草铺地,座小房子上毫光四射,门上写着“丹房”二字,个比斗还大的石锁锁在门上

  英哥欢喜异常,急忙掏出钥匙,朝大石锁孔里努那石锁“哗啦”声自动落了,房门也跟着不推自开英哥进得门去,见桌上放着很多长脖子细瓷瓶,瓶里装满了仙丹他想:凡间

  有很多人得这种铂不如多带些回去,送给他们点,让他们也把病治好想着就脱下身上的布衫,狠命包起来就在这时,只听“嘡嘡嘡”阵锣响,英哥情知不妙,背起衣兜就跑原来

  王母娘娘得知丹房动静,带人直奔这里而来王母娘娘带人紧紧追赶,英哥想:背得多了跑不快出了南天门,就边跑边扔他想:这么好的东西,扔到人间不管谁拣着,都能治病看看快

  到邙山了,后面王母娘娘已经追了上来,便把衣兜抖,尽数倒了下去,想着妈妈只要拣着粒,就能治好铂心也宽了王母娘娘见英哥把仙丹全部撒到人间,勃然大怒,举剑朝英哥头上

  砍来,不料那剑却被拂尘挡着了原来是那位白胡子老头来了王母演娘气得双脚直蹦:“好哇!又是你这个老头,你还我的仙丹!”老头哈哈笑,说:“圣母息怒,只因天下百姓有灾难

  玉帝让老朽拯救,老朽才命英哥去借你仙丹用”王母娘娘听说玉帝有命,只好作罢,悻悻回天庭去了

  原来这老头是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对英哥说:“你撇下去的仙丹已入土化作棵棵仙花,你把仙花的根剥下来煎成汤,让你妈喝就好了”

  英哥回到家里,见母亲昏倒在门口,急得手足无措,忽然想起南极仙翁的话,慌忙到外边去找,只见房前屋后,溪边路旁,长满了很多没有见过的鲜花,那花千姿百态,鲜艳无比英哥

  知道这就是仙丹所化急忙挖了把,取其根皮,煎汤让他妈喝他妈喝下去,果然灵验,毛病很快就好了当时有很多人也害这种铂英哥也让他们喝,他们的病很快也都好了因为这花是

  王母娘娘的仙丹所化,人们就叫它“母丹”母丹因有仙丹灵气,开的花异常美丽,香气四溢,成为名贵花草,世上都称它天香国色后来,人们又发现这花分为雌雄两种,雌的称“牝”

  雄的称“牡”雌的,慢慢演变,成了芍药;雄的,人们又给它改名叫“牡丹”至今,人们还称牡丹和芍药是姐妹花

  李妈卖宴

  故事发生在个山城里

  在城南边的新关路上,有座四合院四合院的东厢房里,住着位退休工人李妈这李妈虽说已退休在家,可看上去身体倒还挺结实,脑子也比般人好使说出话来,谁也招架不了特别是她心中的小算盘拨得比谁都精,连西厢房的韩会计都算不赢她李妈的老伴已经去世,膝下只有个儿子,叫筑生,在外地工作

  这天,李妈手拿蒲扇,躺在行躺椅上想心事:儿子已经二十八岁了,该成家了听说他早已有了对象,也不带回家让自己看看,真是儿大不由娘啊李妈正想得出神,突然,听到院门“

  吱呀”声,只见筑生拎着个旅行包,和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姑娘走进来

  筑生说:“妈,这是凤鸣”这时,风鸣略带羞涩,但却甜滋滋地叫了声:“妈”李妈边高兴地答应着,边仔细地打量着面前这憨厚朴实的姑娘,嘴里不断地说着:“好!好!”筑生这次带凤呜回家,来让未过门的媳妇见见婆婆;二来告诉妈妈,他们打算最近结婚李妈听说儿子就要结婚,那肚里的小九九便算开了:自己就这么个儿子,婚事定要搞得热

  热闹闹,不能让亲友小看自己;再说;这些年送出去那么多礼金,也该趁此收回来了桌酒席起码可以赚它二十元,要是办它个十几桌,只十二吋的电视机不就稳稳地到家了

  不料还没等她开口,儿子说,他们准备回去后就参加单位举办的集体婚礼,不办酒这可打乱了李妈的如意算盘,她再三劝说!但儿子态度坚决,气得李妈又哭又闹,边数落筑生全不

  替她着想,害她不好做人;边呼天抢地哭着去世的丈夫,撇下她人好命苦,连孩子的婚事都作不了主

  筑生看着这种情况,压着火儿生闷气这可难坏了忠厚老实的风鸣姑娘她想:第次上门,就惹得老人哭闹生气,多不好啊她悄悄地扯了下筑生的衣角,示意他赶快平息这场风波筑生无奈,拿出三百元钱交给李妈说:“妈,不要再闹了!这是我和风鸣准备选购结婚用品的钱,你实在要办就办吧,不过我总觉得请客送礼是不好的”“你懂个屁!”李妈把将钱接

  过来,瞪了筑生眼,然后神秘地说,“放心,三百元钱到时决不少你们分,我还要给你们多加点钱添置东西哩”她掂了掂手中的钱,想了想,干脆将自己的两百元积蓄也凑上,办它个

  十六七桌,既体面又热闹?还能多赚点主意既定,她便开始张罗起来了

  你看她!顶着烈日,走街串巷送请帖;冒着酷热,四处采购经过她的艰苦奋斗,喜期前天总算切准备就绪

  第二天大早,太阳刚露脸就火辣辣的,又是个大热天掌勺厨师和帮忙打杂的忙得乱哄哄李妈里外应酬,上下招呼,简直象个指挥官整个四合院内,油香扑鼻,喜气洋洋

  下午四时许,客人们冒着酷暑,陆续来到了四合院李妈忙得汗流浃背,笑容满面地接待着众位亲友不知不觉已近六时,但是数数来的客人还不到请帖的三分之心想:照往常,这

  时候是第轮酒宴进入尾声了,可现在,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哟!

  原来!大家吃够了“请客送礼”的苦头,加上各级领导三令五申,报刊杂志大力宣传要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所以,除了那些至亲好友左邻右含以外,不少人便不来赴宴了

  挨到近七时,小孩们饿得嚷了起来,掌勺的厨师也等得直皱眉头没办法,将就凑足五桌人,宣布开席席间,客人们是怎样赞赏丰盛的酒宴,怎样夸奖她的精明能干,李妈概没听进

  去她急得个劲地想着:天哪,这么多人没来,存心整我呀!这么热的天,这么多的菜,我可咋办翱

  不知过了多少时问,客人们是怎样告辞的,李妈全然不知;厨师们是多久走的,她也全然不晓只是在同院帮忙的人把大筐大筐的菜往她家里抬时,她才咧嘴,带着哭声叫道:“我的

  天!这叫我怎么办哟”看着剩下这么多的鱼肉鸡鸭,新娘子凤鸣呆在旁不知所措;筑生噘着嘴直生闷气还是同院的老九叔皱着眉头说:“哎呀,大热天的,不赶快处理,还要折财呢”句话,更刺痛了李妈:折财?是艾不但筑生他们的三百元收不回来,就连自己的两百元也赔进去了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剩下的鱼肉往泔脚桶里扔?此刻她听到老九叔说到“处理”两字,顿时心里动对,当处理品,推到集市上去卖,能捞回分算分于是,她又不顾筑生的反对,风鸣的摇头,打起精神,央求老九叔借了辆三轮车,将大筐大筐熟的生的鱼

  肉菜肴统统装上车,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她就把车子拉到集市上叫卖了

  谁知又大大出乎李妈的意外,她原以为这贱价的东西到市上,马上会抢而光,谁知却是看的人多,问的嘴杂,真正要买的人却寥寥无几更让李妈生气的,当人们知道这卖的是宴席

  的菜肴,都哄笑起来,那尖酸刻薄言语飞过来,臊得她脸上阵红阵白,薄薄的嘴唇象被缝上,怎么也张不开正在这时,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同志来了,他们要李妈出示营业许可证和卫

  生检查证这下李妈好象当头挨了棒,张开嘴说不出句话来市管会同志看她没有证明,又发现她出售的食物有的已经变质,便严厉地批评了她,并按管理规定罚款十元象这样的失

  算,李妈有生以来还没有过此时她是又羞又急又累又悔,只觉得脑子热,眼前黑,便不知人事了

  ‘当她在医院的病床上睁开两眼,看看守护在她身边的风鸣和筑生时,心中阵难过:“孩子,我对不起你们我我做错了”说着,眼泪簌簌流了下来

  自食其果

  光明灯泡厂的甘厂长,结婚二十年来直没当上爸爸两口子到医院检查,也没查到谁该负主要责任就在甘厂长感到消甚少,前途渺帽,已经四十五岁的爱人终于有了

  十月怀胎苦功修完,眼看着今天就要生了!甘厂长高兴得合不蚂,手舞足蹈,大早就陪着爱人进了医院

  爱人进了产房,甘厂长就在门外等着谁知道,等了半天没有生,等了天还是没动静甘厂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边在产房门口溜圈子,边想:这孩子真调皮,恭候了你十个月

  还不出来,你妈肚子里好玩还是咋的?不怕你现在捣蛋,今后长大了老子教训你,要你知道你妈的肚子只是你的发源地,不是你和我躲猫猫的地方!

  甘厂长正要扒到产房门上瞟瞟,这时他厂里的供销科长袁胜礼急匆匆地赶来了

  “甘厂长,你还没生哪?”

  “啠课疑裁矗俊?br/>

  “哦,我是说您爱人还没生?”

  “生了,我还在这儿抱窝!哎,你来干什么?”

  “甘厂长,咱厂的灯泡卖不出去了”

  “怎么,前段时间销路不是挺好吗?”

  “可现在不但没人买,顾客和商店还提了不少意见”

  “什么意见?”

  “说我们厂产品质量不过硬,出的是骗人的”

  “岂有此理!”

  “有的要我们赔偿经济损失,有的要我们把‘光明灯泡厂’的牌子换换成‘黑暗灯泡厂’”

  甘厂长正想发作,忽然又忍赚自言自语地说:“换牌子行,我们换牌子!”

  “怎么,真的要换?”

  甘厂长笑眯眯地说:“既然‘光明灯泡厂’的牌子不吃香,我们就换个‘中国制造’的牌子!再把汉语改成英语,顾客看,哎,‘中国制造’这几个字英语怎么念?”

  ””

  “对,念起来朗朗上口,点不粘嘴,行,就这样!”

  袁科长耽心地说:“甘厂长,这样做合适吗?”

  “哎——,现在不是合不合适,而是能不能赚到钱的问题只要有了钱,不合适的东西也变得合适了还有,既然把中国话改成了洋话,那包装上的图案也要洋气些”

  “您的意思是”

  “贴几个外国姑娘在上面,要那些富有魅力的”

  “这些东西上哪儿找去?”

  “很简单,随便在哪本书上撕两张来复制下就行有人就喜欢这些,我们也算是满足顾客的需要嘛,哈哈”

  袁科长走后,外面又进来个老太婆甘厂长看,原来是丈母娘来了他赶紧迎上去:“妈,这么晚了您还来?喱您脸上怎么贴上胶布了?”

  丈母娘懊丧地说:“气死人了,昨晚屋里的灯坏了,今天去买了两个新的谁知道拿回家里安上后,拉灯,有个‘啪’的下爆了,钵碴子满屋飞,把我脸上螯了这么大个洞!也

  不知这灯泡是哪个缺德厂生产的!”

  “您没看看商标?”

  “看了,好象是光哎,是不是你们厂?”

  甘厂长正要分辩,产房门开了,出来个护士对他说:“你爱人叫你,进来吧”

  “好妈,您在外面休息,我去看下”

  产房里,产妇正在产床上痛苦挣扎,浑身上下大汗淋漓她死死抓住丈夫的手,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句话

  助产医生对甘厂长说:“你爱人岁数大了,胎位也不正,现在又精痞竭我们来互相配合,你和你爱人说话分散她的注意,我们抓住胎儿慢慢往外拖”

  甘厂长点头同意,立在产床边,用手轻轻拍着爱人,没话找话说:“喂,我丈母娘你妈咱们孩子他外婆说过,生孩子不能着急,如果着急,把气憋到孩子身上,孩子就要患气包那叫

  咱们的孩子多难为情,今后谈对象也不容易哎,你别睡着了,睡了就叫我声”突然甘厂长惊慌地叫起来,“医生,我爱人她她死了!”

  医生吓了跳,赶紧走到床前,见产妇脸色惨白,眼睛紧闭,动不动医生翻起产妇眼皮看了看,又听听心脏,直起身来大声说:“产妇休克,马上抢救!”

  谁知就在这时,突然产房里片黑暗,停电了可是,外面走廊里依然灯光通明,不象停电原来产房里的灯全坏了

  医生镇静地下着命令:“小杨,去值班室拿电筒;小方,去把电工叫来快!”

  会儿,小杨拿着电筒跑来了:“赵医生,不亮!”

  “废话,就是电灯不亮才叫你拿电筒嘛”

  “电筒也不亮!”

  赵医生按过电筒,摁了几下确实不亮她把电筒拆下看,灯泡是坏的!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小杨叫起来:“那是谁?”

  大家回头看,见产床前有个人亮着电筒,正对产妇上下照着

  原来,甘厂长的丈母娘坐在门外的椅子上睡着了,突然被赵医生的声音惊醒她抬头看,见产房里灯熄了,以为孩子生出来了,就走进来看

  下医生护士都在为电筒的事着急,没注意她进了产房,所以现在见有个人拿着电简照看产妇,都感到莫名其妙

  甘厂长见大家吃惊的样子,也感到奇怪:“怎么,不是你们叫我妈进来的?我还以为是你们叫我妈进来帮忙的妈,你照着电筒,让医生抢救”

  丈母娘把电筒高高举起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医护人员紧张地对产妇进行抢救

  当电工赶来换下坏灯管,产房里重放光明时,产妇被抢救过来可是,因为耽误了时间,婴儿被闷死了

  甘厂长顿时傻了眼,脸上的表情也凝固了他盼了二十年的孩子,而且眼看儿子那胖墩墩的身子就要被自己抱在怀里,谁料想猛然,甘厂长清醒过来,痛苦地喊道:“你们赔我的儿

  子!我儿子是死在你们手里的!”

  丈母娘和女婿的双边关系从来就是友好的,更何况丈母娘也盼着抱外孙,现在听女婿叫,丈母娘也痛心疾首地叫道“我的外孙哪你连外婆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丢下我们去啦——”

  赵医生同情地说:“你们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可是,今天的事太出乎意料了”

  甘厂长愤愤然道:“你们为什么不把灯管先检查下?为什么不换上新的?”

  护士小方不满地说:“这几只灯换上去不到星期,谁知质量这样孬,没谁动它就自己坏了”

  甘厂长问道:“这是哪个厂生产的?我要去控告他们!”

  [,]

  丈母娘也响应:“那个厂长不得好死,我咒他断子绝孙,当辈子孤家寡人!”

  正在收拾工具的电工师傅说:“这灯管不是别厂生产的,就是在电视里,报纸上登过,_还得过银质奖章的‘光明灯泡厂’生产的”

  “啊”丈母娘眼睛瞪得象鸡蛋大,抓住甘厂长的胳膊,抖动着嘴唇说:“你,原来就是”话没说完,两眼翻昏了过去

  甘厂长只觉得耳鸣眼花,天旋地转,两腿软,跟着丈母娘块昏倒在地上

  儿子和老牛才知道

  有对农夫夫妇,他俩有个心爱的儿子,从小喜欢读书老夫妇就为儿子积攒了钱,送他到城里上大学七年后,儿子完成了学业回到了家里年迈的父母为有个有知识的儿子而感到自豪

  天早晨,母亲去挤牛奶,可是这头新买的奶牛非常野当老妈妈去挤奶时,它就踢人老妈妈挤不了奶,就朝老头儿喊道:“出来,帮我制住这头牛啊”老头子走出来想抓住它,可这头牛还是不断地蹦呀,跳呀,踢呀,弄得他没了办法

  老头儿想了下,高兴地说:“咱们不用着急,我们有个上过大学的儿子,他读了很多书,有很多知识,他知道怎样对付这头野牛我去叫他来”老头儿把儿子叫来,给他讲了这牛的情况儿子认真地打量了会牛,然后说:“不必的,牛踢人就得先把背拱起,我们只要把牛背弄直就行了”

  父亲说:“我不明白,孩子不过,当然啦,你上过大学,比你父母懂得多把牛背弄直,我们还是会干的”

  于是,儿子戴上那副金丝边眼镜,又仔细地察看了牛的周身上下,然后说:“我们必须在它的背上压上块重的东西,就会把它的背弄直”

  “你要块什么重的东西呢,孩子?”父亲问道

  “噢,随便什么都行,爸,要很重的东西”“那好,可到哪儿去找到块重东西呢,孩子?”“你骑到它的背上去吧,爸,你就很重嘛”“孩子,你在学校呆久了,你忘了骑牛背可不容易,而且你要知道我已上了年纪了”“不过,爸,我把你的两只脚绑在彭上,这样你就不会跌下来了请骑上去吧”“好的,孩子,你要我骑,我就骑你比我懂得多啊”

  他们把牛拴在棵树干上,老头子费了好大劲,爬上了牛背儿子用绳子把父亲的两只脚绑在彭上可是当老妈妈去挤奶时,这牛又猛踢起来了它又踢又跳,老头儿吓得拼命地对儿子喊道:“快,快把绳子割断孩子!把绳子割断!我要下来”

  哪晓得儿子在惊慌中,不是把他父亲双脚上的绳子割断,而是把树于

  上拴牛的绳子割断了

  这下子,那牛撒开四蹄,驮着老头儿,狂奔起来它驰过田野,穿过树林,最后跑到了条肮脏的小路上路上有个村里的妇女走来,看到牛背上的老头,惊讶地问道:“你上哪儿去艾老哥为什么你骑这头奶牛呢?”

  老头气急败坏地说:“只有老天我儿子和这头牛才晓得哟!”

  红痣客巧诫“石单刀”

  明末清初时,在山东究州县外的八王庙村,有位姓石名云的青年,他父母早逝,单身人,靠耕种几亩薄田为生

  石云到了二十岁,长成了个脸如银盘目如朗星的堂堂棒汉,又结交了江湖上些朋友,练就身拳脚棍棒功夫尤其擅长单刀,堪称出神入化于是,便开了个“石云刀班”,收了

  四个徒弟,干起了壁的行当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江湖上“石单刀”的名声越来越响他走南闯北也确实未遇对手,心里不由沾沾自喜,便决定把“石云刀班”改名为“天下第刀馆”

  天,石云教徒弟们练武之后,正在堂上饮茶,忽听门下传报,门外有眉间有颗红痣的老者求见石云心想:个老儿找我何事?便说不见第二天,老人又来求见,石云仍然拒不见

  面谁知第三天,老人又来,因石云出门会客,又没见到老人生气了,要过笔墨纸砚,“刷刷”写下首打油诗,投笔而去

  石云回来,徒弟们把诗递上,石云看,只见上面写着:

  天下单刀岂称头,

  外嗟内叹别有由,

  有限空空如盲子,

  天长日久悔加羞

  石云看了,气得把诗稿撕得粉碎

  隔了两日,那老头又来了偏赶上石云外出押镖,四个徒弟齐上前围攻老头那老头微微笑,只转了个身,那四个徒弟便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石云回来听了此事,气得暴跳如雷转而想:个古稀之人,能如此轻松地把我四个高徒打倒,看来是来者不善

  石云想来思去,难咽下这口气,他要雪耻,决定离家出访,寻找那个眉间有颗红痣的老头算帐

  石云走出山东,逢街摆摊,临市搭台,卖技练武路上他那拳脚使人佩服,他那单刀技法谁见了都拍手叫绝晃两年,不但没找到,甚至也没听人说起江湖上有什么红痣老人他不由暗暗揣测:大概是徒弟们眼花看错了;再不就是此人看到我刀法精熟,不敢露面放肆了石云想到得意时,竟独个“哈哈”大笑起来这天傍晚,石云来到山西太原西乡个偏远小村此时他已囊中空空,又饥又渴,便打定主意,在此村过宿于是他来到小村子中央,扎下地摊,耍起武术来开始围观的人很多,可是渐渐地人都走光了,仅剩下少数青年和些孩子们石云只得施展他的单刀绝技来争取观众谁知来了趟滚地十八法,却也无人喝彩他又走了趟云横秦岭,仍然无人叫好石云无奈,便使出自己的压轴好戏——单刀云卷峨嵋式

  石云手握单刀,向围观者抱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俺石云乃山东究州人氏,今日到此,想挣碗饭吃现在俺给大伙儿走趟单刀,也叫大伙开开眼界如果大伙儿有不信俺单刀技艺,可在俺起刀之后,往俺身上泼水,若有半点水星泼到俺身上,俺就不叫石云,就叫石滚子,哈哈哈”

  听他这么说,从人群中站出位青年,说道:“姓石的,我看你也是莲藕孔里过风,是半通不通的货,我来试试!”

  石云大笑着说:“真看不出,沟沟汊汊里的人,说话也这么损好吧,来!来!来!”

  石云说完,便摆开架式起刀,看的人仍不言不语,冷眼旁观那个青年,当真提丁满满柳灌斗子水,就在石云把单刀的架式算之后,猛地朝他身上没去,只听“哗”的声没想到这斗子水竟全泼在那快如疾风般的刀片上,待石云收住刀势,人们再瞅他身上,真的没沾上滴水石云抬头再找那个青年,却不见了,他放下刀,不禁得意忘形地大笑不止,自吹自擂起来

  正当石云在卖艺遂时,那个青年又来到人群边,身后还跟来位白发老人那老人见石云边大笑大叫,边舞动单刀,不由面带微笑,频频点头他伸手接过青年人打来的柳灌斗子水,悄声叮嘱了几句

  青年人钻进场子里,叫住了石云,要二试石云的单刀

  石云见那个青年,便说:“你小子是个言而无信的娃娃!俺石某有言在先俺的单刀天下无敌其说你要试二回,即使试百回千回,也准输!来,来,来!”说罢,石云手里这把单刀舞得比刚才还快真是风缠刀走,刀带风旋,上下翻飞,难辨人形就在石云的刀技进入之际,只见那白发老人轻舒手臂,将那装满水的柳灌斗提起抛,偌大个斗子如同烘炉中进出的束火星,在石云的刀缝中擦过,不偏不斜,口朝下底朝天,“哗”声,端端正正地扣在石云的头上,这位骄横狂妄不可世的石单刀立刻变成了只落汤鸡

  “哗”人群中立即爆发了阵掌声和叫好声

  石云做梦也没想到,走江过海的老手,竟翻在了小河沟里他知遭遇到了高手,立即冲着白发老人,双膝跪倒,高叫道:“师父,徒弟找你数年了,哪想今天遇到,徒弟给你施礼了!”

  那泣老人犹豫了下,上前替石云摘下扣在头上的柳灌斗

  石云用手抹了下脸上的水,仔细辨认这位老人,但是他在老人的脸上搜寻了好阵,也没有找到颗红痣,心中大为恼火他原想要是他是红痣老朽,我还有雪耻机会,可今天又败在这个无名老儿之手,他悔恨自己刚才已在广庭大众之下口称师父,无奈何只好暂时忍下屈辱,跟着老头与青年同来到了他们的家中

  到了老人家中,老人安排石云洗漱饭后,摆上茶水,又寒喧了阵,那位老人家便自我介绍起来:

  “老夫叫黄玉,今年七十二岁,膝下无子在二十二年前,我出游山东时,在战乱中捡到,个儿子,起名叫黄金老夫因喜爱拳脚,生遍游全国,也曾结交了些武林高手你刚才的刀法,如果老夫没有记错的话,该是当今峨嵋山南山道长的单刀云卷峨嵋式不过恕老夫直言,你的招式虽然准确,但毕竟还不熟想当初,老夫与南山道长交往练此套路时,也曾被人甩了五项草帽扣在老夫头上啊哈哈哈,细想起来,愧得很艾哈哈哈”

  “噢,你也吃过这样的亏吗?”

  “亏是吃了,不过老夫算是吃堑长智其实,武林之中,南拳北腿,各尽其妙孔老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用在咱们武林之中,恐怕意义就更深刻了”

  黄玉老人这番话说得石云的脸上犹如八月十五云遮月——红白不定,只得以喝水来遮掩

  老人继续说道:“如今大千世界,物不思生便自封而死,人不思进也等于闭户而亡”

  老人家这两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石云,他想:山猫坐土墩——你冒充什么镇山虎,我不就是暂时输给你柳灌斗,你还有什么能耐?他心里这么想,脸上便露出老大的不高兴

  老人看在眼里,便顺势说道:“石云,如果你愿意的话,可否留下与老夫共同切蹉下走,咱们比试下,如何?”

  [,]

  老人这话正中石云心意,他爽快地说道:“晚辈正想求师父指教”

  黄玉老人说了声“随我来”,就领着石云出了正房,顺着条弯弯曲曲的窄甬道,来到了棵大慎下面这大树少说也有百年树龄,老人指了下树身说:“石云,你用力蹬脚看看”

  石云并不谦让,他束衣紧带,倒退十几步,气提丹田,发经串络,归于足底声响亮,“唰!”跑到树下,脚蹬去,谁知那大树却纹丝未动

  黄玉看看石云,微微笑,他倒退十几步,轻吸口气,双手叉腰,扭动身躯,开始下蹲,继而起步,脚下生风,身体倾斜,好似怪蟒翻身,就听“唰!”声响,双脚齐齐地蹬在大树之上,顿时树动枝椰把树上归巢的小鸟惊得离巢飞噪,半天才恢复平静

  石云见了,不禁暗暗咋舌

  黄玉老人走到石云跟前说道:“走,咱们去喝口水”

  石云开不得口,只得随着老人,回到小院当他们走过口水井时,黄玉老人停在井前说:“石云,老夫想喝口井水,你能给弄到吗?”

  石云想取水是用柳灌斗,想到柳灌斗,他就脸红发烧他问道:“师父,是用柳?”

  黄玉老人“哈哈”笑说:“不用柳灌斗,老夫要你用气!你试试吧”

  石云走近井口,向下望,井深约二丈有余明月直照井下水面,宛如面平镜石云心想:井这么深,如何能弄出水来呢?只得摇了摇头,说:“这个俺石云不能”

  老人家笑道:“看老夫的如何?”

  只见黄玉老人走到井边,弓身俯背,双手过顶,嘴对井口沉默了片刻,那井水奇迹般地泛起层涟漪,接着他微微后退,井口竞出现了根指头粗的水柱,晶莹透澈的水柱在明亮的月光中犹如攀援而上的银蛇,扶摇直上,真是妙不可言

  突然间,老人家向外吐了口水,急步向前,吐气入井,那如柱的水贯到底在老人家的气压之下,那眼井又变成了块巨石想堵而又堵不住的泉眼,井水顶着井沿向外涌泻

  看到这吸呼得神奇气功法,石云惊得目瞪口呆

  黄玉老人谈笑自如地说:“大丈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