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章

作品:信手拈来|作者:|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3 06:17:04|下载:信手拈来TXT下载
  疲庋娜斯谛⌒难郏挥行┤讼肮咝缘匕岩徽怕榻谧约菏掷锏构吹构ィ厶诹税胩欤胺棚ァ焙汀暗闩凇钡募嘎室廊缓艽螅庋娜斯谟淘ィ挥行┤讼不犊谥心钅钣写剩不栋炎约撼龉呐瓢谠谝黄穑蠡诘靡庋娜瞬豢按笥茫挥行┤嗣评慈ト绶纾绞趾笠膊挥每矗讣庖话淳涂梢跃龆ㄈチ簦雠聘纱嗬洌溆谝荒钪洌庋娜诵愿窈浪右玻绻荒苡蔷褪墙裉旎鸩缓茫魈煲欢ㄆ炜檬ぃ?br/>

  总而言之,麻将首先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件宝贝,是国粹!然后是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再就是可以看出道德和人品的区分。限于篇幅的缘故,不能一一道来,那中间还有天地人和、哲学政治、雅俗共赏,等等,只好留待以后慢慢道来。如果你正好碰巧在看这篇短文,那能问你一声吗?

  “朋友,会打麻将吗?救牌如救火,我们三缺一!”

  给点阳光就灿烂

  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是个股民,而且是个老股民。屈指算来,也有十多年的股龄了,记得刚开始投身股海的时候,那种狂热、认真和执着至今想来还是很令人怀念的。那时候,每天四个小时端端正正地坐在云集路建行营业部(那时还没有改为国泰君安证券)大厅的长条凳上,或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争论国事、关注经济,或是跳将起来、满怀信心的填上一张委托单递给柜台里的小姐买卖股票,希望自己能够慧眼识珠、而且胃口很大,一抛千金连眼睛都不眨(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自助委托系统,更谈不上网上交易了);那时候,曾经订过《中国证券报》、买过《证券周刊》、听过电台的股市播报、还写过好几本厚厚的炒股心得。前不久在翻箱倒柜的时候,还津津有味的重温了当时的情景,不过已经没有当时的激情,也没有了当时的认真了,只是自嘲的笑笑,咕噜一句:“逝者如斯夫,不知昼夜。”也就把那些笔记本扔到废旧收购站去了。

  我从来都是个纯技术派,永远记得一个赫赫有名的股市大师说过:“股市就是江湖,出来闯荡,手上连根烧火棍也没有,岂不是自取灭亡?”(大意如此),我不懂经济分析,也不懂政治风云,更不懂波浪理论,想都没想过幕后交易,但我相信最基本的macd、kdj、rsi和ma。还是一位华尔街的股神说过:“绝大多数技术指标都是从这几个指标中间衍生出来的。”(原话如此),所以我对技术指标的提示从来深信不疑,可以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决胜把握,错误的只不过就是由于自己贪得无厌,或者是鬼迷心窍,听信了一些注册大师的鼓吹。但在极端的行情中,技术指标却也会出错。拿近一点的例子作证,2007年4月,各种指标开始在提示顶点即将到来,到了5月底就岌岌可危了,但基金主力却一鼓作气,将股指推到6000点以上,在那段时间里,所有的指标全在高位钝化,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是技术所能提示的了;而这一轮的暴跌,则是顺势而为,只不过调整的幅度过于太大,下跌的速度过于太快,有些叫人叹为观止罢了。

  不能不承认中国的股市从创办以来就是“政策市”,大起大落的关键也就在于管理层的喜怒哀乐和某些人的心血来潮。上涨的时候一片叫好声,那些决策人物却默不作声,任其自由发展,于是就像神舟火箭似的一飞冲天,高得令人咂舌,创造出多项世界纪录,还会有经济学家跳出来为之歌功颂德,说这样的上涨完全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下跌的时候哀鸿遍野,那些大人物也是默不作声任凭股指如同郭晶晶的高台跳水,快的令人眼花缭乱,几个月就能将市值蒸发、缩水大半,也是今古传奇了。还是会有经济学家出来进行辩解,说是价值高估、挤出泡沫,也叫贻笑大方了。所谓成也萧和、败也萧何,政策的导向有时候认真琢磨,的确叫人哭笑不得。

  不过我始终认为股市的涨跌是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就如同技术指标所提示的那样,潮起潮落、涨涨跌跌很正常,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万物都在周而复始之中。我相信一位大师的名言:“政策干预只会延缓股市运行的速度,却不会改变股市运行的方向。”(一个字都没有错)。从中国股市的历史也可以看出端倪,上一次印花税的提高,被嘲笑成“半夜鸡叫”,股指在下沉了几天以后却继续高歌猛进,直到达到新的高峰;这次降低印花税也是一样,不过公布的时间稍稍提前了一些,股指暂时止住了下滑的势头,但叫人迷惑不解的却是为什么机构还在大肆减仓呢?这些人难道不认为是特大利好吗?难道就不该给新上任的领导同志一个人情和面子吗?令人费解,不过在随后的几天里,主力还是一起发力向上,收了一个漂亮的阳线。

  最近每晚都在坚持在看湖北卫视的证券节目《天生我财》中的《左道财门》,主要是一些嘉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有些发人深省。他们认为,对股指上涨的最大推动力来自股改的对价政策的推出,才释放了大家压制已久的做多的热情,也才宣告了长达数年的熊市的彻底结束;而这一次股指出现崩盘似的大跌,则是因为大小非的解禁。这才叫真知灼见、一针见血,这才叫一语惊醒梦中人。嘉宾还对股改以后的新股上市依然留有非流通股迷惑不解,莫非几年以后再来一次股改不成?莫非几年以后再让全国股民大喜大悲一次不成?我喜欢这样就事论事、喜欢这样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喜欢这样君子坦荡的提出自己的疑惑的股评家,而那种不痛不痒的评论、左右逢源的解释、模棱两可的观点早就被大家唾弃了不听也罢。

  无论从基本面、政策面和技术面上看,股市由于在短时间下跌过快,应该有一个休养生机的喘息机会,从周k线和各项技术指标上看,由于连续杀跌,移动平均线偏离太远、连续出现了超卖的信号,而技术指标连续在低位钝化,所以反弹是可以预期的,上涨也是可以预见的。有人说新的箱体在2500——4600点之间,我有些半信半疑,希望如此,但绝不敢相信有些专家乐观的看法,说这是新的一轮牛市又开始了,根据何在?在下绝不敢苟同,因为从股市的月k线上,怎么也看不出反转的信号,不过就是让大家喘息一下而已,不过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希望能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红五月!进货也好、赚钱也好、减亏也好、逃命也好、红五月让大家充满希望!

  因为在股市上又看见了久违的长红、因为在电视上看见了股民欢欣鼓舞的笑脸,因为在报纸上看见了套红的大幅标题:给点阳光就灿烂,于是就写了这篇文章以作纪念。在结尾处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方言很重的老师给学生朗读了一首题为《卧春》的古诗,要求学生听写,朗诵如下(括号里是学生听写的):《卧春》(我蠢)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卧枝伤恨底(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易透达春绿(一头大蠢驴)。强烈建议大家用拼音输入法试试,一定很有趣! txt小说上传分享

  墙角一枝梅

  这是我第一次打开人家的博客主页,因为人家已经来过几次,有来无往非礼也,盛情难却,也只好忐忑不安的前去回访了。所谓天外有天,所谓耳目一新,所谓眼前一亮,所谓出乎意外,都是对墙角一枝梅的博客主页的第一印象,也许有人会寻踪而去,得出另一种看法,对不起,我是少见多怪,井底之蛙,千万不要和我一般见识。但我当时的确被镇住了,还有这么好的博客!也在心里有些暗自嘀咕,天哪,博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于是就佩服之至了。想想也好笑,在此之前,我竟然没有上过任何一个人的博客,不论是名噪一时的徐静蕾,还是一塌糊涂的朋友和家人的,我发誓!

  墙角一枝梅在《明星的零距离接触》中写了她对某个人夺冠的喜悦,(没听说过,该不会是电影金鸡奖的那个遭人嘲讽的双黄蛋吧?);她在《女人的天空》里用撒娇的口吻说道:“女人向来是需要疼需要爱的。”(赞成!不过也得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才是,河东狮吼谁受得了?);《抓紧时间爱》里面写了一些对于七年之痒的看法,(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女人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着的。);我把《燕赵乡情》上的照片看了好多遍,(列祖列宗知道,我也是那个“风萧萧易水寒”的家乡人,虽然如今在西陵峡畔听山民唱那首原生态的“山路十八弯,”自己和儿子的籍贯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河北易县!);《遗失的美好》有些淡淡的张爱玲的味道;《出去吹吹风》多好,小女儿多好。(只是我不喜欢《荆棘鸟》,《雪在烧》似乎看过,却忘得精光,有机会,请她把她的小丫头的照片传一张看看,一定挺有趣的。)

  墙角一枝梅也说了一些演艺圈的故事,我不感兴趣,也不想看,只是在飘过的时候,看到那段大家传闻说是大人物要来,最后却是坐在身边的卢奇,有些暗自发笑,不过我只是匆匆浏览了墙角一枝梅的博客首页,知道人家笔耕勤奋,后面还有若干篇,便头都要大了:原来博客也可以做得如此精致,还有如此美丽之处,早知道就干脆跑到qq空间里胡乱写些心得去了,免得在这里丢人现眼,相见成拙了。

  其实原本我没有注意过博客,是《新浪网》硬塞给我的,我想在《新浪论坛》的《原创工作室》里发表连载长篇小说《门板挡不住》,也就顺便在《新浪博客》里转载了,一个多月过去了,很少关心,我想在网上写点东西,在《qq空间》与《新浪博客》之间犹豫了很久,还是在《新浪博客》发表了,这就看见了墙角一支梅的留言,很短,也很真诚,我就打开了她的博客主页,也就打开了一扇新的空间。

  墙角一枝梅是个女性,有一个想考上重点初中的女儿,自然还有一个很不错的丈夫。看过她发表在自己博客上的一幅照片,没看清,只知道她穿上迷彩服也是很英姿飒爽的。头发不错,长相不错,身段也不错,与身边的那个面包女人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其实我不知道这个笔名叫墙角一枝梅的女子叫什么,在哪里,干什么的,多大了,是多愁伤感还是泼辣大方,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因为这与我无关,我只是偶尔点击了人家的博客,看了一些人家写的东西,有了一些开阔眼界的感觉,也有了一些自愧不如的普通网民而已,就像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谁一样。

  墙角一枝梅肯定是个女性,一个很细腻的女子,文章的分类用的是“一触即发,二龙戏珠,三言两语,四脚朝天”,令人叹为观止。除了文字如同潺潺流淌的清泉,还有些温馨的音乐,那种感觉的确很令人回味。我想把她加为好友,也想订阅她的大作,忙活了半天却不知从何开始,我几乎点击了人家博客上的所有的地方,却点出了一些她的个人资料,有些很庸俗,(我连铁凝的《平凡的世界》都看不完,她凭什么喜欢她?);有些却有个性,(有些时尚的感觉,也有些妩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