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8章

作品:木遇林风|作者:丢丢|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3 03:31:06|下载:木遇林风TXT下载
  海城。

  海城昨夜下了一夜的雨,空气湿湿的,路面稍稍结了冰碴。早上,校园门前的人行道人流稀少。人行道的一侧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树叶已经掉光,枝丫孤零零地指着四方,但仍显苍劲,树枝形似龙爪,另一侧挨着环形开放式的路边花园,树的品种比较丰富,高大的、脱光了树叶的银杏树,高傲地昂着头。垂柳的叶子虽然没有之前光鲜,残留的绿色似乎昭示着它的活力。针叶松的叶子已经枯黄,风吹过时,不断有叶子纷纷扬扬飘落,打着转,铺在路面。

  杨柳背着双肩包,从这条路上走过。她要去前边的公交站,然后坐公交去火车站搭乘火车。先到北京,再在北京换乘去红城的火车。

  红城火车站。

  折腾了几十个小时的林风和小薇各自背着双肩包出了站台。

  小薇从出租车上下来,和车里的林风道别。林风坚持着要送小薇先到家的,然后再让出租车送他自己回家。

  西郊外的一片平房,大概有十几户人家,在傍晚的飞雪中显得孤独和冷清。只有那缕缕的炊烟告诉人们这里还有人住着。

  旁边的大河,她小时候经常在岸边捡石头,现在肯定结冰了。河的对岸是一大片白桦林,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她会跑过河上的拱桥,到林子里和小伙伴们捉迷藏。

  河的下游几公里处就是叶小薇爸妈以前的单位…国营皮革厂。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单位之前给盖的公房,现在都买断给了职工。效益好的单位都已经在市区盖了楼房,但皮革厂因为效益不好所以盖楼的计划一拖再拖,现在基本无望了,因为厂子已经承包给了个人。以前的老职工都下岗了。

  为什么厂子效益不好?北方皮革厂的皮鞋、皮具成本高不说,款式和舒适度和南方的东西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红城各大商场、超市卖的皮具都是南方的东西。

  小薇推开了大门,院子很大,菜园子被雪覆盖着白色。灯光亮着,他看到爸爸妈妈在厅里的灯光下包着饺子。顿时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叶家的平房共有四间,南北朝向。正门进来是一个客厅,进入客厅后,左手和右手各有一道门,左手门也就是西面进去是叶时代夫妇的卧室,穿过这个卧室还有一个卧室就是叶小薇的卧室。客厅的右手也就是东面是厨房。所有的房间都是在内部串联起来。也就是正门进来以后是客厅,客厅向右手走就是厨房。客厅向左手走就是叶时代夫妇的卧室,再向左走穿过他们的卧室就是叶小薇的卧室。

  厨房里有一个灶台,这个灶台不仅用来做饭而且承担着整个房间的供暖。灶台产生的热量通过铁管传到各个房间的暖气片。因为这片区域离市区比较远,不在市里集中供暖的范围内。叶时代在皮革厂就是锅炉工,所以自己家里的暖气系统就是他自己设计和制作的。

  叶小薇冲了进去,“爸,妈。”

  “闺女回来了。可想死妈了。”朱敏红放下包了一半的饺子跑过来抱住了小薇,眼睛里湿湿的。

  “行了行了,快让闺女把包放下来。”叶时代拍了拍手上的白面,从小薇的肩上将背包卸了下来。

  “我闺女瘦了。”朱敏红双手扶着小薇的肩膀细心端详着。

  “现在没事了。我们有钱了。你就好好读你的书,不要担心学费的事了。”

  “怎么了,我爸爸找到工作了?”小薇抬头看朱敏红,又看看低头包饺子的叶时代。

  叶小薇无意间发现爸爸的鬓角上有了些银丝,一阵心酸。心里想着,上学走的时候爸爸头上好像还没有白发。

  “你就读好你的书就好了,其他的什么也不用考虑。”叶时代一脸的严肃。

  “要不你就和孩子说说,这终归是大事情,小薇也大了,这些事情也有必要让她知道。”

  叶小薇顺势坐在桌子边的椅子上,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她很累了。

  叶时代没有说话,低着头将盖帘上的饺子摆齐。

  朱敏红端着一盖帘的饺子去了厨房。厨房灶台上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将饺子下到锅里后,然后用漏勺沿着锅沿轻轻地推动着饺子,以免饺子报团。她若有所思,脸上带着惆怅。

  看到叶时代不说话了,叶小薇也没有多问,她起身拿起桌子上的另外一盖帘饺子去了厨房。炉灶里的蜂窝煤吐着火苗,锅上的蒸汽向上弥漫开来。叶小薇的心里一阵温暖,这里有她的至亲,有她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影子。在这里她有安全感,就像在风浪里打鱼归来的小船能够停靠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那样踏实。

  “放在灶沿上,别老端着了,怪累的。”朱敏红慈祥地笑着说。

  “没事,还好,回到家就没有那么累了。”

  朱敏红将煮好的饺子盛在盘子里,接过叶小薇手里的盖帘。“你去给你黄婶家送一碗去。”

  “哦!”

  叶小薇端着盘饺子正要出厨房,听到客厅里传来了一阵说话声。

  “大学生回来了?我家炖的鱼,我妈让我给你们拿一条。”

  “快坐,书郎,要不一起吃吧。”叶时代在厅里招呼着。

  “不用了,我爸妈还等着我呢。”

  叶小薇太熟悉这个声音了,是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黄书郎。虽然她一直看不惯他游手好闲的样子,但离家半年,听到这声音她多少还是有些亲切。

  “黄鼠狼,等一下,把这饺子拿走。”叶小薇一副傲慢的样子。其实她也不想这样,大概太熟了,从小吵架她就从来不吃亏,而黄书郎虽然总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也从来不会将叶小薇的失礼放在心上。

  “这孩子,书郎都成大人了,怎么还叫人家的外号?”叶时代一脸的尴尬。

  “没事,叶叔,小薇不是一直这么叫我么?”黄书郎嬉皮笑脸道。

  “大学里好玩不?谈恋爱了么?”

  “什么呀,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懒得理你。”叶小薇狠狠地瞪了黄书郎一眼。

  “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朱敏红端着饺子从厨房来到客厅。

  “快,书郎,一块吃吧。小薇不把你当外人,每次都这样,别生气呀。”朱敏红笑着道歉。

  “没事,叶婶。邻居们都说我俩是青梅竹……,那词儿叫啥了,哦,青梅煮酒一起长大的,就像兄弟,我咋能怪她。”黄书郎又是一阵嬉皮笑脸。

  叶时代夫妇听完以后,哈哈大笑。

  “无聊!”叶小薇甩出这么一句话。

  “你现在每天在家干什么?有事做么?”叶小薇一副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没干嘛。打算过一阵去学开车呢,学会了,去找个开车的活干。不能老是呆在家里,这样下去,我爸妈要把我逐出家门了,说养不起我了。”

  “行,开车是个手艺,你叶叔我过一阵也买一辆车,准备大干一场,打算靠它翻身呢。”叶时代来了兴趣。

  “叶叔是老司机了,我可不能和您比,你要是买车,到时候让我也碰碰。”

  “你先学会再说吧。”叶时代一副极其不信任的样子。

  又闲聊了几句,黄书郎端着饺子回去了。

  “我爸说买车是咋回事,咱家哪有钱买车?难道真发财了?”叶小薇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一边问道。

  “你就跟孩子说吧,她也是大人了,有权利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朱敏红看着一直沉默的叶时代。

  “我已经把房子卖了,准备买车。”叶时代抬起头轻描淡写道。

  “啥?”叶小薇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但她又确信自己没有听错,爸爸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刚刚还沉浸在幸福温馨中的家将会不复存在?

  “房子卖了,我们住哪?”叶小薇的声音有些哽咽。

  “是因为我上学没学费么?我可以自己去挣,不用卖房子呀。”叶小薇用质疑的眼神看着叶时代,脸上的表情透着悲伤。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爸爸有自己的道理。你快和孩子说说,别让她着急。”朱敏红看到叶小薇脸色已经不好看了,赶快催促丈夫解释一下。

  “闺女,你别着急。爸爸卖房子不是因为你,不是为了给你凑学费才卖房子。我这完全是为了我自己或者说是为了我自己的理想做出的决定。我知道你一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心里震惊不小,但是,等你听完我的解释,你就会理解爸爸,并且会支持爸爸。”叶时代语重心长地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还记得一起坐火车追寻梦想么?那些梦想总像永远不会开放的花,有一天回过神来,发现,花已经谢了。

  第32章 相片疑云1

  叶小薇听到爸爸这样说,她的情绪也稍微平复了一下。因为从小她就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听到爸爸说起自己的理想,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短视影响爸爸的前途。

  “这次的决定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你听听有没有道理。”叶时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商量着什么。

  “国家经济形式不好,大批的工人失业,尤其像我和你妈妈这样在国营单位干了半辈子,两口子一起下岗的都不在少数。今年红城市里建了一栋一栋的楼房,白天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晚上从新楼区经过,就会发现一片一片的楼区都黑着灯,根本没有人住。”

  “这和我们卖房有什么关系?”叶小薇非常不理解。

  “还不明白么?现在房子供应过剩,在很长一段时间房子将会失去投资的价值。不说市里,就说我们皮革厂这片区域,原来十几户人家,现在还剩下几户?经济条件好点的都去市里买,都搬走了。市里的房子无论医院、学校、菜市场、交通等配套,还是房子的质量都比这里好得太多。这里的房子还有个致命的硬伤,就是不能集中供暖。”

  “咱家的暖气不是蛮好的么?我觉得挺热乎的。”叶小薇反驳道。

  “闺女,你知道不?咱家光这蜂窝煤一年要花多少钱呀?如果是集中供暖花不了这么多钱。”

  “嗯,是,这蜂窝煤挺费钱,而且还脏,看看咱家这房子每年都要刷,你爸说这个倒是有点道理。”朱敏红附和着,随后又低头吃着碗里的饺子。

  “这些我都不觉得是问题。从小长到大,我也没觉得上学、去医院、去坐车哪里不方便。我就喜欢咱家这宅子、这院子,还有外边的风景。我们房子旁边的大河、白桦树就是我的伙伴,我离不开它们。”叶小薇有些激动,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你看看西郊小学,你小的时候每个班级至少有三四十人,你看看现在,整个学校还不到三十人,一个班级就五六个人,据说这个学校很快就会撤掉了,孩子们将来都要去市里上学了。为什么?周边的产业不行,没有新增人口。以前皮革厂效益还算可以,厂职工的子弟加上其他为皮革厂配套的人员,周围还有些人口,现在迫于生活压力都走了。”

  “是呀,听说西郊小学现在老师都比学生多,没有学生,老师们的日子都不好过,据说很多都辞职不干了,要么去做买卖了,要么转行作别的了。”朱敏红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是想,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我去做点什么。把房子卖了,正好有个朋友要转让出租车,我想接手过来,这样每个月就会有固定收入,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把房子的钱赚回来。到时候我们到市里去买房。”叶时代温情地望着女儿,眼里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是,正好你黄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