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章

作品: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作者:猫王|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22:44:23|下载: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TXT下载
  从体重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并不仅仅代表脂肪,体重增加与减少也并不只是体内脂肪的增加与减少。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相同基础条件的人群中,肥胖者的体重一定超过正常人的体重,所以体重是判断肥胖的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说,因为体重超过正常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肥胖者。

  医学研究指出,人体健康的变化经常反应在体重上,体重过重或过轻都表示机体可能有潜在或正在发生的健康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体重长期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将处于最佳状态,这对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将会产生极大的帮助。

  如何测量体重?

  体重的波动受很多因素影响,同一个人的体重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刻可以相差1千克以上,比如吃饭或喝水前后、睡觉前后、大小便前后所称量的体重就会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只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上下波动,属于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差异带来的误差,在测量体重时,应选择在每日、每周或每月的相同时间以及相似条件下进行。最好选择在清晨起床排便后、早餐前,或沐浴后赤脚穿内衣裤时进行称量,并记录下当时的实际体重,然后再和以往的记录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清早起床去称体重的时候,由于昨晚进食的食物已经消化了,你的体重可能会显得“轻”一些;当你进食后去称体重的时候,体重可能又回升了。同样的道理,当你穿着厚厚的毛衣裤和皮鞋去称体重,与你只穿内衣裤和光脚去称时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误差微不足道,但通过观察发现,这种误差有时可高达2~3千克。

  称量体重的时间间隔,则要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如果生活十分规律,每天的饮食和运动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选择1个月甚至3个月称量一次。如果你正在“发福”,或者最近一段时间生活、饮食、起居等情况变化较大,或者你正在选择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控制体重时,可以每周或每2周称量一次。

  下载

  另外,选择一个准确的称量仪器也很重要。为了能准确地测出体重,称量仪器的敏感度要小于千克,并且测量前还要进行校准。

  如何观察体重的变化?

  定期称量体重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和以前的记录进行对比,这样便可观察出体重的变化。体重变化一方面用来判断自己体重是否符合标准,同时也可以协助医生发现病情。如果在饮食和运动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往往预示可能存在某种疾病。

  什么是肥胖?

  很多人认为,肥胖只不过是体重超标、脂肪过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常常了解和看到的多是肥胖者一副体态臃肿的表象,而对于肥胖给身体内部带来的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损害并不完全了解。肥胖不仅仅使身体形态发生改变而影响美观,更严重的是它打乱了我们身体内部的代谢环境,使原有的和谐有序的状态变得杂乱无章,最终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而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化为多余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人体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比例,会使人的健康、形体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肥胖是脂肪过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想看

  第一章 肥胖相关概念及基本常识(2)

  从综合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来看,肥胖实质上是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即热量“收大于支”,多余热量便转化为脂肪囤积于体内,使体内脂肪细胞增殖(对儿童而言)或体积增大(对成年人而言),进而导致体重超标,影响形体美观和身体健康。

  需要强调的是,肥胖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体态上的变化,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一种能促使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疾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bsp;如何判断肥胖?

  一般用来衡量肥胖的指标及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重指数(bmi)法

  体重指数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

  1997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专家会们把肥胖界定为疾病,《世界健康报告2002:减少风险,促进健康生活》(the 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把肥胖列为十大健康风险之一。同时,专家们提出了测量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国际标准bmi(body mass index),即:

  体重指数(bml)=体重(kg)÷身高(m)2。

  根据这一标准,当bmi≥属体重过(超)重;bmi在~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体重指数≥30kg/m2为肥胖。肥胖又分为三个级别:bmi在30~之间称为级肥胖;bmi在~称为2级肥胖;bmi≥40kg/m2为3级肥胖。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体质并不完全相同,一些国家又根据自己国家人群的特点,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国人群的体重指数分类标准。2003年,我国肥胖工作组汇集了1990年以来我国13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总计24万人的健康数据分析,制定出我国的肥胖标准:bmi在~为正常;bmi在~为过重;bmi>28 kg/m2为肥胖。

  需要强调的是,bmi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18岁以上)的成年人。

  例如,某成年男子体重为85千克,身高为米,那么其体重指数为:

  bmi=85÷()2≈。

  根据体重指数对照表可知,该成年男子身体属于预胖型肥胖。

  再如,某成年女子体重为80千克,身高为米,那么其体重指数为:

  bmi=80÷()2=80÷=

  根据体重指数对照表可知,该成年女子身体属于1度肥胖。

  通常情况下,bmi能够反映出身体的肥胖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群体中应用 bmi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用bmi标准衡量可能属于肥胖,但实际上并不肥胖;而对于处在衰老时期的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的肌肉组织不断减少,而脂肪组织不断增加,即使他们的bmi在正常范围内,但也有可能属于肥胖。所以,这样的特殊群体不能单纯依靠 bmi来确定他们的肥胖程度,选择测定身体脂肪含量的方###更为准确。

  2.腰围(bsp;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常用来衡量腹部肥胖程度,特别是对于那些体重指数虽然正常,但腹部脂肪多的人。腰围超标可以作为独立诊断肥胖的指标,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腰围超过正常标准,即使你的体重正常,也一样被视为肥胖。

  专家们指出,当一个人腰围超过厘米时,可以认定其体重超重,健康可能会出现问题。此时应提高警惕,避免肥胖症的发生。当腰围达76厘米或以上时,可以判断这个人已经发生肥胖。当男性腰围达102厘米或以上时,女性腰围达89厘米或以上时,可以诊断为中、重度肥胖。

  专家们建议,肥胖者每天最少应运动30分钟以上,健康的减肥速度是每周减少~1千克体重。绝大多数的肥胖者只要将体重减轻10%,健康状态就会有较大的改善。

  至于此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东方民族,目前尚未得到进一步验证,大家只需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3.腰臀比(bsp;腰围与臀围长之比(whr)也是检测肥胖的指标。腰臀比作为评价肥胖的方法源自国外,评价标准的制定基于对白种人调查的数据,当腰臀围长之比 (bsp;第一章 肥胖相关概念及基本常识(3)

  关于腰围、臀围的测量部位,目前还没有完全标准化。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在清晨未进食条件下,保持直立体位,用力将肺中的空气呼出后屏气进行测量。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umb),臀围为臀部的最高点(最大围,gl)。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在糖尿病流行病调查方案中提出的腰围测量点是自肋骨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abab),臀围则自股骨大粗隆水平进行测量。

  第一种测量方法比较简便,患者很容易理解,在临床上使用的最多。第二种方法则往往需要先请医生告诉患者具体的部位后才能进行测量。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作为人体测量学指标,在估计肥胖程度上,“bmi法”和“腰围法”比“腰臀比法”更为实用。

  我国肥胖者大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即使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及腰围、臀围之比大于正常者仍属肥胖,对健康危害仍大。其危害程度依次为:苹果型,梨型,均匀型。有戏言:“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4.腰围与身高比计算法

  日本虎之门医院研究小组公布了一个简单计算肥胖程度的新指标。根据这一标准,腰围和身高比在以上者易患一些常见病。

  这一标准是根据虎之门医院就医的8500名病人实际情况制定的。医生们对病人腰围和身高逐个测量,然后在进行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腰围和身高比超过以上,高血糖患者为1%,高血脂患者为,腰围和身高比低于,高血糖患者为,高血脂患者为。专家指出,这些标准对那些腹部肥胖,使用正常标准不太适用者最为有效,而且计算方法简单,便于普及。

  5.简易计算法

  成人标准体重:男性=(身高-80)x(千克)

  女性=(身高-70)x(千克)

  儿童标准体重:年龄x2+8(千克)

  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范围,超重20%属轻度肥胖,超重 50%属重度肥胖。

  6.精确计算法

  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人”: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50

  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人”: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48

  体重大于标准体重30%~50%者为中度肥胖

  体重大于标准体重50%者为重度肥胖

  7.标准体重计算法

  标准体重也叫理想体重,简易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如果身高在155厘米~165厘米,应减去100;身高在 166~175厘米,应减去105;身高在176~185厘米,应减去110。例如身高160厘米,减去100,标准体重应是 60千克;身高170厘米,减去105,标准体重应是65千克。

  用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若实测体重高于标准体重的~为超重,~为轻度肥胖,~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假如你的身高是175厘米,实际体重是85千克,则标准体重=175-105=70(千克)

  85÷70x100%=121%

  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1%,所以体型属于轻度肥胖。

  8.标准体重指数法

  人体标准体重的指数是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