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说得很有信心。我笑着问道:“院长和你很熟悉吗?”“对!他是我爸爸的老同事。”我有点不理解,农民和院长是同事?我想把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搞明白。
于是我说:“能讲讲你的爸爸和医院院长做同事的经历吗?”小溪笑了笑,但是也没讲清楚,最后说:“反正他们熟悉,特别好,但是具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
小溪转移话题说:“邓老师,我有好多话题想咨询,但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干脆您说说我这个工作好不好,我是干护士?还是不干护士?”
我耐心告诉小溪:“我不能帮你做选择,你这两个问题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咨询时间是有限的,请你将自己最想解决的心理问题讲出来,我可以帮助你分析认识。”
小溪憨憨地笑着说:“明白了,那我想咨询一下我男朋友的事情。”她一边说一边笑,从那表情看她好像将叙述一个美好的故事。
小溪笑盈盈地说:“有好多男孩子追求我,但是我一个都看不上,他们真是的!”说到这里,她笑着观察我的反应。
我问道:“是什么原因使你一个都看不上呢?”
小溪有了精神,边笑边兴奋地说:“我转到一个科室,那里的年轻男医生就特别爱跟我逗,我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女生们都很羡慕我。”她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女生们羡慕你什么呢?”
“她们羡慕一些男医生喜欢跟我开玩笑,跟我闹,大家都认为这是男医生们喜欢我。”
“大家评价是怎样的呢?”
小溪抿嘴一乐:“呵呵,有的人说我真有男人缘,还有的说,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是不一样的。还说,他们喜欢听我说话的声音,好多呢。”
“你认为他们的评价与客观实际情况相一致吗?”
“是一致的!那些男医生对我还挺色迷迷的。”
“他们与你男朋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小溪大声地笑着说:“呵呵,我的男朋友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我问她:“我可以这样理解吗?你的男朋友是个医生对吗?”
“是的!”
我提醒小溪,“你说想咨询男朋友的事。”
小溪不紧不慢地说:“我男朋友叫小思,是个儿科医生,挺帅的,个子也挺高,好多女生都看上他了,有的还暗恋他,我们组的一个女生给他买了好多新鲜的橙子,他没吃,拿给了大家吃,特别点名让我多吃些。而我拿来了‘心里美’,削了一朵萝卜花送给他,他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当众夸我手巧,还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欣赏了好几天。后来小思医生向我提出来当他的女朋友,确立恋爱关系。这使我的同学都不理解,我也有点不明白,那么多女生,他怎么对我那么好呢?
“我经常不舒服,爱得病,他总是上我家来看我,小思比我大六岁。交往三个月的时候,他拥抱我,亲吻我,我俩很亲密,跟电影中演的一样浪漫——邓老师,这样会怀孕对吧?”这最后的问话着实让我惊讶:快毕业的护校学生竟不懂得受孕知识?我哭笑不得。
然而小溪又说她的学习很好,我开始怀疑她这些言语的真实性了。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也没有人陪伴她一同来咨询,我无法验证她口述的事实。但是我至少明白小溪有三点在撒谎:
第一、 她可能并不是一个在校的护士学生,我在跟她讨论医学护理知识时,她一窍不通,受孕怀孕的知识对于一个学医学专业并且即将护校毕业的学生来讲不会不知道;第二、 她很可能不在医院实习;第三、 上述小溪认定的小思医生与其建立的恋爱关系,可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假设。
因为这次与小溪的咨询主要是为了解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为以后的咨询打基础,我便简单讲解了受孕的基础知识。小溪表现得很热爱护士职业。解答一些问题之后,咨询时间已经结束了。由于小溪发散地表述,没有涉及到她问题的重点。
小溪意犹未尽,美美地说:“邓老师,我下周会准时再来找您的。我还有很多事情要说呢。”
这以后,小溪几乎天天给我打电话。尽管我时间很紧张,但是我还是尽量同她多交谈一会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她特殊的谈话方式,侧面多了解一些她的情况。
她感到很满足。她对我的评价:“邓老师,您比别人有耐心。”后来我得知北京广播电台与我做节目的主持人和一些电台的记者,都在她的毛遂自荐下同她有过接触,由于小溪总说自己有心理问题但却很回避谈重点,更愿意跟别人聊家常,所以很多人不得已拒绝她,因此小溪说我有耐心也就不奇怪了。
在电话中,小溪经常讲她和“男朋友”的话题,如:“昨天我想去看您,男朋友像个跟屁虫似的,总是粘着我,没有办法,让我走不开。”“那天我去广播电台,是小思陪我去的,但是跟主持人谈完就没有时间了,抱歉就没去看您。”
我每次都友好地说:“有时间可以带男朋友到门诊来跟我见见面呀,如果是咨询与男友的问题,也可以让他参与进来。”
小溪高兴地笑着:“一定有机会的!”
可是以后有半年的时间,小溪没有电话来,再接到她打来的电话时,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压抑,没有了过去那种兴奋的情绪,她告诉我:“我得卵巢癌了,已查出来了,就要做手术了。”
我对这个不幸的女孩子深表同情,“爸爸妈妈都知道了吧?”“邓老师,我才不告诉爸爸妈妈呢!让他们着急、伤心干什么?”
我在电话里劝她说:“小溪,遇到这样的大事,是应该告诉父母的,他们完全能经受住挫折,分担病情带给你的压力,帮助医治你的疾病。父母可以给你最有效的支持,你可不能忽视他们的作用,要相信父母。这对你的病情有好处的。”
小溪哽咽地说:“我听您的话,我会告诉父母的,听了您的话让我感到踏实。”
我问她:“你男朋友知道了吗?”
她坚强地说:“我得了这病,我都没事,他哭得很伤心,天天都来看我,不让他来,他不听话,我借着这事和他吹了。”
听她这么说,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吹了?此时你需要他的帮助啊。”
“可是我不愿意耽误他,还是让他找别人去吧,他特别爱我,哭着求我不要做出分手的决定,我不干,我得讲道德,我不能太自私,对不对?”
面对她坚定的口吻,面对她的遭遇,我心情也很沉重,问道:“你需要我帮助做什么事情吗?”
“不用了,您那么忙!有您的安慰和您的理解,我知足了,再见!”
“好!我劝你多听医生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愈后应该是有希望的,我等着听你的好消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及时告诉我,再见!”
挂上电话,我想了很多。小溪所讲的事情,让我对她充满了同情与担心。她需要人们的关注和关爱。我彻底抛弃了原来对小溪的怀疑,虽然她从那次见面之后就没有再见过她。
大概又过去了三个月,这一天,我接到小溪的来电:“邓老师,您好!我是小溪。”声音清晰、明亮,仍旧甜美。
我高兴地说:“你好!你的身体怎么样?听起来你恢复得不错吧?”
她呵呵笑道:“不错,做了手术,非常成功,是我爸的同事——那个院长亲自做的。没有转移。”
“你现在身体恢复怎么样?谁照顾你?”
“身体恢复得很好,在家傻吃傻喝,又胖了一圈,爸爸妈妈照顾我。”
“你的男朋友也出了不少力吧?”
“邓老师,男朋友不是吹了吗?来过几次,我都不见他,现在彻底断了。我没告诉他手术,邓老师,我现在是秃头,因为化疗造成的,所以不能去看您,等长出头发再去看您。我还想问,医生告诉我切了一侧的卵巢,不影响结婚生孩子,真是这样吗?”
“医生说的是正确的,你不用有负担,你仍然是个正常人,准确地讲,你仍然是个有生育能力的女人。”
“谢谢您!”
又过去多长时间,我已不记得了,只记得是在周六上午,那天我值班。咨询了一上午,我感到很疲惫,快下班了,电话突然响起,犹豫之下,还是拿起话筒,“你好!邓老师,我是小溪。”
“噢!小溪你的身体还好吧?”
“邓老师我一点都不好。”
“出什么事了?”
电话的那一头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
“阿姨,我出事了,急需您的帮助。”她改变了对我的称呼,“我昨天在回家的路上被三四个人……”
她又开始沉默。
我焦急地问她:“出了什么事?”
“我被人轮奸了!”小溪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的心紧缩成一团,命运为什么对这个女孩子如此不公平,她得不到美貌,失去了健康,现在又遭到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讲非常严重的伤害。
“很长时间我没有与您联系,我挺忙的,护校毕业了留在了实习医院,分在妇科门诊,工作比较紧张。昨天我去佛学会去找我的同学,晚上回家,快走到长途车站时,三四个外地民工,从后面抓住我的胳臂……”说到这里小溪哭了,“他们把我轮奸了!”
“在长途车站附近吗?”
“是的!”
我问她:“那里人比较多,人来人往,没有人发现吗?”
她说:“出事地点离马路有点距离,一个大土坡的背后。”
“你没有喊叫吗?”
“我不能叫,否则他们会要我的命,一个人始终拿刀顶着我。”
“晚上几点钟发生的事?”
“九点半发生的!”
公共场所遭到轮奸,不得不让我担心小溪心理与生理上受到的伤害,问道:“事发后,你怎样做的呢?那几个坏人呢?”
“他们跑了,我哭着在大街上来来回回地走,不知如何是好。我上了一个很高的楼房顶层,大概有二十三四层高,哭了一会,我决定跳下去,我无法面对这件事,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怎么什么事都让我赶上了呢?”说到这里,小溪呜呜放声痛哭。
小溪说的生活不公平,我理解,这是来自她内心的呐喊,我安慰她说:“生活的确不完全是公平的,就看我们每个人如何去面对,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勇敢、坚强、有信心地去面对,你当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啊,以后遇到这种想不开的时候,记得我愿意帮你分担痛苦,可以找我帮助你啊。”
小溪止住哭声说:“我想跳楼,但我没有勇气,于是我不停地打电话诉说,我给电视台、报纸都打了电话,凡是接到电话的人都很为我着急,给我出主意,让我立即报警。兴许还能抓住那伙犯罪嫌疑人,好多好人都在劝我别轻生,还都问我在什么地理位置,愿意开车接我并为我提供帮助,当时他们有的说还要通知广播电台某某热线广播此事,并要我收听。我不想引起那么大的关注,把手机关了。”
“我坐出租车里听着广播,播音员不停地请我开手机,询问我事态的发展情况,反复建议我报警!报警?我才不报警,报警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小溪继续说,“今天我开机后看到手机信箱都满了,什么短信都有,还有要寄给我钱的,总之都是温情的话和为我提供帮助,新闻热线还拨打了110,他们说警方随时接纳我,看到这些让我真的挺感动的。”小溪很欣慰地笑着,声音终于有了精神。
我关心地问到:“你怎么做的呢?”
她说:“您猜!”
我说:“通知父母,由他们陪伴一起……”说完后我焦急地等她的回答。
没想到她的回答竟然是:“我不报警,我把手机关机了。谁也联系不上我了,呵呵!”说完她就挂电话了。
我希望小溪能再跟我说说她的情况,我想试着在电话里帮助小溪。但是小溪挂机了,我没有反复给小溪打电话,这时候过于热情反而会起反作用。我感觉小溪会再联系我的。
果然,几天后她接着告诉我说,后来的几天里,她打婚姻热线,“反家庭暴力”热线,还把电话打到妇联,最后社会组织和警方共同做小溪的工作,说服她报案,她执意不从,这期间她在不停地打电话,一些团体也在不停地表示愿意向她伸出援手想帮助她。尽管她需要帮助,也愿意接受帮助,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人能说服她。
我担心小溪,便把电话打给小溪说的社会救助团体,和几个小溪所说的曾经求助过的热线。当我向工作人员做过自我介绍后,他们对小溪印象深刻,但是他们告诉我的情况令我大吃一惊。
原来小溪最终在多方劝说下,同意报警。警方也很重视小溪的案情。可在警方找到小溪,调查取证的时候,警察发现小溪自己的描述前后有很多矛盾,比如案发地点、人数、有没有凶器等等。后来经过医院检查,小溪处女膜完好,阴道也没有外伤。基本上排除了遭到轮奸的可能性。
我问:“小溪是从事什么职业呢?”
工作人员告诉我:“小溪初中毕业就一直待业在家,没有上班。这孩子告诉我们说她是心理咨询师。哎,没有一句实话——让我们好多人白白担心一场。”
挂上电话,我好一阵茫然若失。
一周后,我们终于在咨询室里见面。咨询过程中,她哭得很伤心,承认过去很多话都是撒谎。
小溪初中毕业后到处找工作,可是没有地方接受她,因为她学历低,更因为她的外形,许多人排斥她。小溪低头告诉我:“是的,残疾人都比我好找工作,而我——”她抬头看了看我,“邓老师,我不是19岁,是22岁了。”我轻轻地点点头:“你有你的道理,能告诉我为什么说是护校分配医院工作呢?”
小溪小声说道:“我想对您说这些,会离您近一点,好让您更能有兴趣关注我。跟您讲的小思医生与我交朋友一事全是我瞎编的,根本没有此事,从来没有异性喜欢我,就连我们村里的小伙子也没人与我亲近。长到22岁了,没有摸过异性的手。过去在班里,男生女生都讽刺、挖苦、嘲笑我,他们经常对我做恶作剧,人生挺没意思的。”
“小溪,就卵巢癌的事情你愿意说说吗?”
“同样是骗人的,我那时做的是阑尾手术,同病房里一个病人的妹妹得了卵巢癌做手术,她给大家讲的,于是我安在自己的身上了。我想这样您能对我更好,除去爸爸妈妈只有您对我最好了。”小溪头低下轻轻在哭泣,我握起小溪的手轻轻地拍拍,这个孩子需要关注,爱护和帮助——相貌丑陋不是她的错。
小溪被轮奸的事情同样是为了博得大家的注意力,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小溪的时候,她意识到这次的事件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自己已经驾驭不了了。于是之后的几天,小溪住在一家旅馆里,她不想面对任何人。当所有关心她的人得知事情的真相是一场虚惊的时候,大家对小溪态度的急剧转变令她快要崩溃了。
小溪伤心、悲哀,甚至真的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她还是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她决定要面对现实。
案例分析
对小溪家庭的分析
小溪在向我诉说真实情况的时候,告诉我爸爸妈妈很疼爱她,没有像许多农村父母那样重男轻女,更没有嫌弃过小溪的相貌和她肥胖的身材。小时候,他们一直告诉小溪说她很漂亮,很招人喜欢。
父母对小溪的爱,令我很感动。但是对孩子的爱、不愿意伤害女儿的自尊心不等于不告诉孩子实际情况。这样的后果是让年幼的小溪对自己的认识不客观,在与小伙伴及同学的交往中小溪得到的评价与父母的截然不同,而父母长期不切实际的褒奖无疑加大了小溪在得知自己外貌和身材真实情况后的心理落差,降低了小溪的心理接受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说,父母与实际不符的褒奖使小溪变得更脆弱。
从小溪上初中开始,通过种植果树、药材等等,小溪的家庭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父母对小溪甚至有些娇惯和溺爱。明明知道小溪的身材已经比较臃肿了,但是也没有帮助小溪控制自己的饮食,反而鼓励小溪多吃,认为“能吃是福”。因为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讽刺,小溪所以有厌学情绪,对学习也没有积极性,而且回避同其他同龄人接触交往。小溪的父母非但不鼓励小溪勇敢地走出家门,面对挫折继续尝试与人的接触,而是任凭小溪逃避现实,把自己封闭起来。与现实的脱节,使得小溪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不受任何打搅地为自己编织美丽精彩的虚幻经历。
文本分析
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认为小溪的相貌和外形无疑是小溪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起始原因,其实不然。如果小溪的父母能够让小溪对自己的外形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再辅以正确的引导,小溪对同学们施加的负面影响是会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就不会有小溪自己描述的那样——“在第一次听到同学对她的嘲笑时有崩溃的感觉”。可见还是小溪自己对外形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一方面小溪在父母的影响下,对自己的外形有了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小溪因为对外貌认识的偏差加上同学们的经常嘲讽,使得她认为“外形”无比重要,实际上是夸大了外形对人产生的作用。也正因如此造成小溪更加的自卑。
正是因为认知上的偏差,使得小溪把一切都归结于先天外貌上的不足而放弃了自己后天的努力。
但是小溪也是一个身心正常的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她也渴望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也期望获得异性的关注。当自己心理上渴望被重视的需求在周围熟悉的人身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小溪很自然地转向了陌生人。因为陌生人素未谋面,自己可以把平时编织的丰富人生传递给陌生人。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那种感觉令小溪非常满足,为了不断获得这样的满足感所以小溪不断加强自己遭遇和经历的曲折性,不但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还可以博得大家的同情与关爱。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和小溪深入咨询的过程中,小溪告诉我她经常希望有被强奸的感觉,并且不止一次梦到过自己被别人强奸了,所以才编造了最后那件让许多人揪心的故事。这种“被强奸幻想”在女孩子中间,并不是特例,更不是小溪自己认为的“性变态”。
这种幻想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女孩不敢表达自己的性需要或者认为自己的性需要是一件肮脏的羞耻的事情。但在“被强奸幻想”中女孩自己是以“被害人”的“被动接受”来体验性的,这种角色扮演会令女孩子释放罪疚感和羞耻感,全身心地体验性。另一个原因是女孩内心渴望更强烈更刺激的性体验。这种性幻想是解放传统道德及社会文化对女子性束缚的一种方式,也是释放自我潜意识对性禁锢的一种方式,绝对不是希望在现实社会中被强奸。
建议
给小溪的建议
1。 通过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个体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主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让小溪认识到相貌、外形在与人交往中占有一定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我同小溪探讨了两个命题:“性格决定命运”与“知识改变命运”。我告诉小溪提高自己知识层次和自身修养一样可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果能真诚友善自信地面对周围人的眼光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还可以获得友谊。
2。 针对小溪的自卑心理,我建议她每天做三件事:一是客观地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起床与入睡前都大声念一遍;二是搜集一些关于相貌格言或是相貌平凡的伟人和成功人士的名言,每天大声念两遍;最后是每天让自己做三件帮助别人的事,使自己希望被关注的感觉得到满足。
3。 鼓励小溪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第一个改变从让自己身材匀称做起。
4。 鼓励小溪要从自己的家中走出来,或去找工作,或参加一些技能培训班,让自己的生活圈子逐渐扩大,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给小溪父母的建议
虽然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必须要承认,孩子的相貌是有区别的。有的孩子长得漂亮,有的孩子长得普通,有的孩子长得不好看。如果自己的孩子相貌平平,作父母的应该怎么办?与事实不符的描述与夸奖绝对不是个好办法,因为不能杜绝孩子不与其他同龄人接触。比如小溪,虽然父母刻意呵护,但迟早小溪会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事实上如果让同龄的其他孩子评论的话,我们都知道童言无忌,孩子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家长告诉他(她)真实的情况:你并不是一个漂亮的人。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以相貌来评判一个人是很浅薄的,人的能力、道德修养与相貌无关,个人最终所收获的幸福也与相貌没有必然的联系。
后记
一段时间过去,小溪打电话来说:在她惟一一个好朋友、中学女同学的帮助下,她在一家佛教学会义务帮忙。她人勤快,经常主动帮助做些杂务,很开心。 她告诉我现在她正在努力自学高中的课程,理想是通过成人自考,学习更多的知识。我则鼓励她坚持脚踏实地地生活,坚持自己的理想,对生活要有信心,跟其他人交往中更要有自信。
导读
对于频繁更换性伴侣的女性来说,这种过去的性伴侣的爱情记忆和现有性伴侣的爱情记忆的替换,就会和她更换性伴侣的频率完全一致。换了十个性伴侣,就有十次替换。橡皮筋拉得多了就会失去弹性,何况是以物质结构的方式保存爱情记忆的神经介质,有了十个以上的性伴侣,这个区域的记忆能力就会几乎丧失。西方谚语说“多年的妓女比修女更加安静”,那是因为放荡生活已经让她们的感情麻木。
案例
瑶的母亲把瑶带来接受咨询时,她对我说:“您跟她多谈谈吧,我到外面转转。”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时,有时也选择逃避,这正反映出亲子之间缺少心灵的交流。
我把瑶迎进了咨询室。难以把眼前的她与父母所说的她联系起来:高挑的个头,纤细的身材,相貌虽不能算十分出众,但却有一种自然的秀丽。如果不是那苍白略带哀愁的面容,瑶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清纯。
谁都不会相信面前这个上高三的女孩经历是如此“丰富”:高一时与男朋友就有了性行为;在跟男友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同时与七个男孩有着性关系;高二下半学期和高三上半学期(一年内)堕胎四次;经常旷课,在一帮“哥们”众星捧月中混迹于网吧和迪厅;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身边其他女孩的男友“抢”过来,腻了之后再跟他分手。她一天抽一包烟,一次能喝五六瓶啤酒 。
瑶与许多前来咨询的问题女孩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女孩有这样的事都不会告诉父母,而瑶干什么都不背着她的家长。抽烟当着妈妈的面,知道自己怀孕让妈妈陪着去堕胎……说得客观一些,有些肆无忌惮,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瑶坐下后,很配合地开始有条不紊地向我介绍她的家庭情况:“我的家庭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优越:爸爸是某个集团的总裁,妈妈负责工程的监审。难得的是父母非常恩爱,父母从小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从小学习弹钢琴,早已考过钢琴九级),还学画画,学跳舞。
“学的东西不少,父母从来不强迫我,我也并不感到有压力。我在上高中以前是一个非常知道上进的女孩,但是在高中的那个暑假,我将自己改变得淋漓尽致,身边认识的人都说我和以前判若两人。”
“您要是感兴趣,我倒可以给你讲讲我的故事。”说这话时,瑶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挑衅,挂在嘴角的不屑似乎有种把她的故事“施舍”给我的感觉。在我的咨询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来引起别人注意的特有手段。瑶实际上是在试探我是否愿意对她关注。实际上,在她看似充满锋芒的背后,很可能藏着一颗无助而渴求理解的心。
“如果你有兴趣讲,我很愿意听。”我模仿她的口气说道。
“我有很多男朋友,你相信吗?”她再一次试探着。
“我要听你的故事就必须信任你,对吧?不过,我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我微笑地看着她说,心里感到有些庆幸——原以为我们之间的交流开始会比较晦涩,但实际上却是出乎意料的顺畅。
瑶开始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她的经历一五一十全告诉我。虽然大多数已经从她父母那里听过一遍,但听着像瑶这样天真无邪的少女讲述与她外貌身份截然相反的生活,还是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
“我的男朋友是弹贝斯的,在酒吧里,比我大三岁。我们是在我考上高中的那个暑假认识的,当时我和其他几个女孩第一次去酒吧玩……”
“去酒吧是高消费,你们几个都是学生吗?”我平静地问。
“那次是我过生日,我请客。其他有的时候是aa制。我以前看一些描写白领生活的书和电视剧,那里面都说白领一下班就去酒吧,在里面能发生好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遇见帅哥美女然后就一见钟情,或者就出现个一夜情什么的。总之,我挺羡慕的,觉得很有意思。
“我第一次与朋友去酒吧,便认识了他,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
“他人长得帅气,我看他第一眼便动了心。酒吧的灯光很暧昧,我的心跳得很剧烈。我知道自己一定爱上他了。
“演出完后,我们几个请他到我们这边坐坐,一聊才知道,我们两家住的特别近,当天晚上就是他送我回的家。从那以后,我经常去酒吧,很快,我们成了恋人。
“我对他特别好,给他买名牌衣服,买好吃的,我还花了三千多给他买了一块名牌手表。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大方呀?我觉得爱一个人,你就想为他做一切,很快,我便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他。
“可是,没多久,我发现他和其他女人也很亲密,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和其他女人亲吻、拥抱。”
“你看到这些后是怎么做的呢?”
“我很难受,但我什么也没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我只觉得被他耍了,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没和他分手,但是开始找别的男朋友。我最喜欢把我班上的女同学的男朋友抢过来,感觉特爽!真的,只要我愿意,就没有抢不到的,我长得还可以吧?再说,我家有的是钱,可以给他们买名牌衣服,可以请他们吃饭。那些男生被我一个一个的俘虏了。然后,我和他们上床,等他们真的爱上我后,我就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甩掉。”讲到这里,瑶的脸上有几分得意。
“他们的女朋友是如何反应的呢?”
“她们气愤伤心,联合起来孤立我——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坏?其实,我对人也好过。我班里有几个女同学父母离婚了,我经常买东西送给她们,可是她们让我太失望了。我和她们说,我爸妈感情很好,从不吵架。可她们却说不可能,她们说我爸妈的问题更大,说那只是火山爆发前的寂静,还说家里吵架才正常,要是不吵架夫妻俩更容易很快完蛋。”瑶认真地说。
“我知道,她们一定是在嫉妒我。于是我和她们也彻底闹翻了,现在,我在学校就是孤家寡人。”
“她们不一定是在嫉妒你,而是因为她们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她们以为所有的家庭都不和睦,她们的看法是片面的,你说呢?”
瑶想了一会儿说:“大概是吧?不过从她们说了以后,我觉得爸爸妈妈特虚伪,他们假装是在关心我,装作什么都听我的,真没劲。”
“为什么呢?”
“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有我的学习,给我零花钱,心疼我都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有一次,我问我爸,我家有多少钱,他说养我几辈子都够了,既然这样,我还上什么学?或许,我只是他们炫耀自己的一个筹码吧?我才不让他们得逞呢!您说,现在的人怎么都那么虚伪呢?”
“所以你就报复他们?”我问道。
“嗯!”瑶低着头回答。
“你觉得这样做快乐吗?”
瑶抬起头,我看到她的眼中噙着泪水。她摇着头说:“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开心,我觉得特无聊。我现在一个朋友都没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让他们讨厌……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在为什么活着……”瑶的声音哽咽起来,颤抖起来。
我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说:“你提的问题很好,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都回家想一想,下次来,我和你一起探讨。但我现在能肯定的是,人绝对不应该为了报复别人而活着,这样太累了,你说呢?”
瑶一边抽泣,一边点头,等她稍稍平静后,我对她说:“你如果仅仅想向我倾诉,你的目的达到了。可是,如果你想改变,还需要付出努力。”
“我当然想改变,可是……可是我担心改不了。”她嘟囔着。
“只要你想改变,就一定有希望,我支持你!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我们一同坚持最终就可以改变!!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第二,你还是要相信自己;第三,你要相信我。”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并真诚地对她说。
我看到瑶眼中一亮,但那一点亮光转瞬即逝。她对我说:“从何做起呢?我都不知道啊。”
“首先是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活,不是那种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快乐,而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在别人都认为你会消沉的时候,你让他们感受到你真正地生活在快乐中。”
“我不知道从哪能找到您说的那种快乐。”瑶苦恼地说。
“我至少知道,现在的你从网吧里,从迪厅里,从一心盼着你请他们吃饭、给他们买名牌衣服的男生中,是绝对找不到快乐的。你不断地更换性伴侣,也是不能找到快乐的。因为你清楚那是对你良知的践踏,你受过良好的教育,你懂得也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德行并被人尊重的人。那就试着上学吧,看看能不能在学校里找到快乐?”
“我们学校整天就是考试,哪有快乐的时候?”瑶泄气地说。
“我能理解你的担心,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也上高三了。她同她的老师有矛盾,同她的许多同学都有矛盾,所以整天也不想上学。但是后来她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在为自己储备资源,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任何人都不会给自己弥补浪费时间的机会。于是她改变自己,拼命地学习。一段时间后她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其他同学也渐渐都跟她好了。
“瑶,你可以试一试她的办法,也许你会发现学习功课要比费尽心思拆散两个如胶似漆的情侣容易得多。”
瑶答应听我的话回去试一试,我告诉她如果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再来找我。
瑶和她的母亲再次来到我们医院的咨询室是在两个星期后。
瑶曾有过七个性伴侣,一年之内四次流产,每次都是妈妈陪伴去医院堕胎,这对她和父母都是很深的伤害,也是瑶所说不快乐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就有了我们第二次见面。
“邓老师,我好难过!我真的按照您的话去做了。可是我做不到,班里的男同学和女同学都排斥我,我感到特别压抑,一天八节课,我六节课都在睡觉。所以我……我只坚持了三天,就不去上学了。说实话,这次我都不好意思来见您了,可我觉得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一件事儿,所以就鼓起勇气来了。”瑶能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逃避行为,并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自觉与妈妈前来说明自己存在的问题,是个很大的进步。我及时鼓励了她,给予她支持。
瑶低声地有点迟疑地说:“邓老师,我没有完成您的建议,我挺没用的,也不争气。”
“你已经很努力了,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帮助瑶分析,“你感觉其他同学都‘排斥’你,这说明你已经渴望融入同学当中了,只是你之前的一些行为让同学们不愿意接纳,不要着急,总是要有过程的。你应该先跟过去有基础的同学接触。在咨询中会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关键需要时间和给自己点耐心,你说好吗?”
慢慢地,瑶的眉头舒展开了,不住地点头说:“好的!”她妈妈面带淡淡的笑容对我说:“这两个星期中两次瑶出去会朋友,都跟我打了招呼。她不那么躁动,也不爱发脾气了。在家偶尔还能看看书,的确是个不小的进步。”
瑶有点不好意思,冲妈妈做了个鬼脸。妈妈有点伤感说:“女儿已经很久没有与我这样亲昵了。”
瑶对于我上次所讲的频繁更换性伙伴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事有很大兴趣,主动问了许多相关知识,我一一讲给她听。她听得很认真,看得出来,她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案例分析
对瑶家庭的分析
瑶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女孩子,这从她一次次抢别人的男朋友可以看出。而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与她从小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她生长在一个物质生活很丰富的家庭,再加上父母的娇惯和纵容,瑶的物质需求很容易满足。因为这些东西来得太容易,让瑶觉得,得到一切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对瑶的关心不够,缺少心灵深处的交流,瑶从小的快乐模式只是建立在物质上高人一等,一种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越感。
因此当她发现她的男友辜负了她时,她觉得很难接受,便采取了极端行为——抢别人的男朋友。在她潜意识中,她要用这种行为来向动摇她的优越感的东西进行挑战,证明自己只要想要,就能得到。并从中去体验价值感。
每个人的观点和认识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上家庭的烙印,会不自觉地继承父母的观点和认识。从瑶对待初恋男友、之后的男友和几个好朋友的方式来看,这实际上是在延续父母对待她的一种关心模式,即仅仅从物质上付出。瑶在同龄人中的孤独也再一次证明了仅从物质上付出是不够的。
这种单一的付出方式,让她很难和别人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她的内心是很孤独的,是很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
瑶在父母面前抽烟、喝酒、逃课,把怀孕的消息告诉母亲,这些看似叛逆的行为,在她的潜意识里,实际上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是在变相的索要父母对她情感上的关爱。而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获取爱情,同样也在表达她渴望被关注的需求。
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及时沟通解决,如果父母认识、解决问题的方式片面,不难想象孩子容易出现偏执。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这是家长最着急的事情,但是家长忽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厌恶学习的原因在哪里?这是青春期孩子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由父母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
文本分析
?
换源: